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贿赂犯罪是当今世界上存在最普遍的犯罪形式之一,它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各国刑法乃至国际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近年来,我国对党的廉政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把狠抓、狠打腐败现象作为该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法规,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犯罪的力度,通过采取多项举措使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如今贿赂犯罪的形式不再同于以往的贿赂犯罪,主要表现为手段的新型化和隐蔽化。国家工作人员直接利用职权或者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贿赂犯罪的现象越发减少,反而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边人”实施的贿赂犯罪日益猖狂。他们利用自己对国家工作人员形成的影响力,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实现一己私利。更有甚者,有些国家工作人员为逃避法律责任,矢口否认自己接受贿赂的事实,企图让其“身边人”做替罪羔羊。根据原有的法律规范,很难对上述新型贿赂犯罪进行规制,因此为了适应司法实践的需求,《刑法修正案(七)》增添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等新罪名。然而作为新出现的罪名,固然会引起司法界、学界的关注。其中讨论的最普遍的便是对本罪主体的争议以及疑惑,继而引发了探讨有关本罪主体立法不足的热潮。本文以《刑法修正案(七)》中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增设为背景,在对本罪疑难主体做出解读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法律在有关本罪主体的规定上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完善本罪主体提出了些许建议。
     第一部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述。该部分简单介绍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国内立法沿革和国际立法背景以及此罪的立法必要性。
     第二部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比较研究。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本罪主体的规定,然后分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对本罪主体的规定,最后介绍了我国港澳地区在惩治本罪贿方面所做的规定。
     第三部分我国对本罪主体的规定和不足。该部分首先是简单介绍了我国对本罪主体的规定,然后着重对本罪的疑难主体进行解读:一是近亲属的范围;二是关系密切人;三是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四是犯罪主体共同犯罪的认定。其次指出了本罪主体的立法不足:一是部分主体概念模糊不够明确:二是本罪主体的身份限定过于严格;三是欠缺对单位利用影响力的规制。
     第四部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立法完善和解释的明确性。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本罪主体的认定应当以“影响力”为本质;二是注重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三是借助相关法律解释明确“关系密切人”的概念;四是司法机关确立对“关系密切”的具体考察方法。
     第五部分结语,主要是对上述章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述。
Bribery crime is very common in the whole world. It harms to normal social order and hinders social development severely, so it becomes the aim that many criminal laws eve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fight against. Recently our country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and makes it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By various laws and regulations, our government strengthens the power to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There have great achievement and breakthrough in our anti-corruption work. However, we still have many difficulties to deal with. Nowadays, the forms of bribery crim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ld ones. They become new and hidden day by day. The rates of case, in which national officials use their authorities or take advantage of authority even status to commit bribery crime, declines gradually. Instead, bribery crimes committed by "the closely related" are rampant.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fluence to the national officials to seek personal interest by helping others to get unfair interest. Furthermore, some national officials deny the fact of accepting brib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punishment of the law and shirk legal responsibility by making "the closely related" scapego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gulate the new form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laws and norms. So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s in reality, adds many new criminal charges including the use of influence to bribe-taking. However, as a new crime, it is natural to draw lots of attention from the judicial world and academicals. Especially the dispute and doubt about subjects of the crime between experts and scholars produces the upsurge to research the shortage in legisl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ddition to the crime, the thesis analyses subject of the crime, then finds out the shortages of claus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first part is the outline of the crime. The content includes domestic legislation of bribery by taking advantage of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necessity to enact it into the law.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provision in , and then the provision of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Civil Legal System and Common Legal System. The third is the provision in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third part is the provision in our country and legislative shortage. It includes two parts:first, it introduces the five types of the subject, especially some subjects that difficult to judge:the first is range of close relatives; the second is "the closely related"; the third is whether national staffs can be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the fourth is identification of united crime. Then is about the legislative shortages:the first is some concept lack clarity; the second is strict identity restriction; the third is lack of control to crimes committed by units.
     The fourth part is some suggestion to improve in legislation:the first is making "influence" as the essence of the crime; the second is connection the domestic law with ; the third is introduction legal interpretation to make the concept clear; the fourth is establishing the means of investigate close relationship.
     The fifth part is conclusion. It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four chapters, and then sums up the contents of other chapters.
引文
①胡隽:“《论我国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公约》为参照”,载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刑事法学的当代展开》(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1页。
    ①参见赵秉志、王志翔、郭理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胡陆生:《刑法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刑法的完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①参见高博:“影响力交易罪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报》2005年第2期,第55页。
    ②《西班牙刑法典》第428条将本罪主体规定为“当局或者公务员”,而429条则以“私人”为主体,但两者实施的行为十分相似,即“利用职务或其他源于其人际关系或官职等,达成能直接或间接为前者或为他人谋取经济利益的决议的”。参见潘灯译:《西班牙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①参见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②参见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156页。
    ③《意大利刑法典》第346条:吹嘘本人在公务员或公职人员中的信誉,为自己或他人接受、要求或许偌给予钱款或其他利益,以作为自己向公务员或公职人员的行为报答的……。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①彭淑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0年刑法学硕士论文,第32页。
    ①《新加坡共和国刑法典》第163条:从任何人处为他人接受或企图取得酬金,作为施加个人影响诱导公务员做或不做公务行为的……起因或回报……。雷鸣:“斡旋受贿问题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论文,第2页。
    ②参见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③参见贺佩:“《联合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角下的影响力交易罪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法学硕士论文,第11-12页。
    ①《巴基斯坦刑法典》第163条:任何人为自己或他人,收受或索取任何人的酬劳作为诱因或报酬,运用个人影响诱使公务员做或不做职务上的行为,处……。彭淑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0年刑法学硕士论文,第32页。
    ①参见石磊:《澳门贿赂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参见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犯罪的理论和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参见于同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问题探析”,载曲伶俐主编《<刑法修正案(七)>及网络犯罪实务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①张仁传、杨庆:“如何把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关系密切人’”,http://jsfzb.xhby.net/html/2011-11/24/ content_463156.htm,2012年12月30日最后访问。
    ②张成法:《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页。
    ③参见刘为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解读”,《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18日第1版。
    ①参见李德民:“非正式组织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第9期,第24页。
    ②参见胡隽:“论我国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以《联合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载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刑事法学的当代展开》(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2页。
    ①参见汪维才:“论影响力交易罪的基本构造与转化适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683页。
    ②参见邢晓东、姜君颖:“影响力交易罪客观行为界定”,《当代经理人》2005年第15期,第98页。
    ①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七)>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8页。
    ①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七)>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258页。
    ①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七)>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255页。
    [1]赵秉志、王志翔、郭理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胡陆生:《刑法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刑法的完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潘灯译:《西班牙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6]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石磊:《澳门贿赂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犯罪的理论和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0]张成法:《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出版社2010年版。
    [11]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七)>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周道銮:《中国刑法罪名解释原由、发展与司法适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3]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吕天奇著:《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雷著:《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及其完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赵秉志主编:《香港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胡隽:“论我国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公约》为参照”,载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刑事法学的当代展开》(下)2008年版。
    [2]高博:“影响力交易罪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报》2005年第2期。
    [3]彭淑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0年刑法学硕士论文。
    [4]雷鸣:“斡旋受贿问题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论文。
    [5]贺佩:“《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角下的影响力交易罪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法学硕士论文。
    [6]赵佳:“《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的构成要件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刑法学硕士论文。
    [7]白海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刑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8]于同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问题探析”,载曲伶俐主编《<刑法修正案(七)>及网络犯罪实务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李德民:“非正式组织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第9期。
    [10]汪维才:“论影响力交易罪的基本构造与转化适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1]邢晓东、姜君颖:“影响力交易罪客观行为界定”,《当代经理人》2005年第15期。
    [12]李国雁:“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刑法学硕士论文。
    [13]孙璐:“论我国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山东大学2009年法律硕士论文。
    [14]刘宪权:“剑指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检察风云》2009年第23期。
    [15]林木、朴建伟:“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之探究”,《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263期。
    [1]张仁传、杨庆:“如何把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关系密切人’”,http://jsfzb.xhby.net/html/2011-11/24/content_463156.htm.
    [2]丁英华:“‘关系密切人’的范围:理解与适用”,http://www.zhlzw.com/lz/lzzs/490441_2.html。
    [1]刘为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解读”,《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18日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