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场自下而上的政府改革和建设运动,发端于我国加入WTO前夕少数地方政府面临社会环境和利益需求变化而进行的自觉调适。由于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型政府构建无法照搬西方的新公共服务改革,大体上采取了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在一些基本的操作性措施采取完以后,新的改革措施少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也没有过去响亮了,很多建设工作仅仅停留于表面,服务型政府构建陷入了欲行还难的困境,无法进一步向深层次推进。
     本文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视角出发,首先在中国语境下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特殊性进行了说明;其次在对社会治理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历程、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揭示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深刻影响;最后根据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分析了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条件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走向。
     从论文的章节安排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说明了本文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理路与内容结构。
     第二章首先阐述了人类历史上政府范式从统治型到管理型再到服务型的演进过程,论证了服务型政府范式建立的必然性;然后在中国语境下厘清了中国式的服务型政府范式——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旨在揭示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强大制约力量。该章首先梳理了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然后考察了在这一社会治理结构约束下中央政府进行政府体制调整的种种努力;进而指出由于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约束,这些调整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单向性的命令与绝对服从关系,巩固了原有的管制型政府模式。
     第四章旨在揭示在社会治理结构的纵向分化中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利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张力影响。该章首先分析了社会治理结构的纵向分化过程;然后勾勒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历史进程;最后阐释了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内在利益张力。
     第五章旨在揭示社会治理结构横向分化不充分形成的层级化社会治理结构是导致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陷入欲行还难困境的根本原因。该章首先阐释层级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然后分析了政府体系内部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瓶颈因素的积聚情况;最后多层次地考察了服务型政府构建所陷入的现实困境。
     第六章根据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说明了推动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必要性与着力点,指出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新形势下以新的思路对市场经济进行完善、对公民社会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走向,即未来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则应致力于观念、体制、操作三个层面,将政府的角色真正转变为服务主体。
     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两个重要结论:第一,社会治理结构变迁与政府模式转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超越服务型政府构建现实困境的关键是推动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第二,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形成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hich started in the conscious adaptation to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anged benefits need of a small number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ev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annot copy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ies of the West Country and adopted a "trial and error" strategy generally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fewer new reform measures, softer slogans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shallower work after some basic operational measures were taken in the period of pre-construction. Now,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has been in mire and cannot be advanced fur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article at first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describes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process and current pligh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hich is based on combing the changes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reveals that the changes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poses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this paper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equalization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tendencies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re also explored by the law of the changes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first chapter trie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ing background and the studying significance, describ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summaries, explain the relative theories, the studying method and the studying perspective, and outline the basic logic and structure of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history of mankind paradigm of government from the ruling paradigm to the administration paradigm and then to the service paradigm and clarify the necessity of service paradigm of government firstly; then illuminate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service paradigm of government: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alyzes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finally.
     The third chapter aims to reveal that the highly-centralized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a powerful force against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al mode. This chapter at fist combs the process of forming highly-centralized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n the efforts of the organizational adjustment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under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re studied. It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se measure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unidirectional command-obedience relations between higher level governments and lower level governments and solidify the original regulation-oriented governmental mode.
     The forth chapter aim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by the benefits ten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nduced by the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tion of original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chapter at fist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tion of original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outlined. This chapter also explains the intrinsic benefits tension cons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fifth chapter aims to reveal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a tight place is hierarchy-based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nduced by the inadequate 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 of original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chapter at fist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forming hierarchy-based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n the accumulation of bottleneck factor cons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the internal system of government is analyzed.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mprehensively.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point of propelling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by the law of the changes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chapter at fist points out the way of forming equalization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on the one h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balance the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interest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mperative to come up with new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and cultivating the civil society in new situation. Then it explains the tendencies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reveals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must aim at reinventing governmental role as service provider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idea, system and operation.
     All in all, the whole study intends to illustrate two important conclusions of this article: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transition of governmental mode and the key to surmount many difficul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to form a equalization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imary prerequisite of the equalization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the full use of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mplete change of municipal government functions.
引文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6.
    ②江泽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EB/OL].http://www.gwyl.com/shenl/shenlbkzn/200707/2205_3.html,2002-11-8/2010-9-21.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2.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2.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③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④韩庆祥观点,参见:戴菁.“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问题”——访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N].学习时报,2010-6-21(15).
    ①刘祖云.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①台湾地区法学界和日本法学界普遍把德语"Leistungverwaltung"译为给付行政。但是,陈新民等学者认为德文Leistung诚然借用自民法,有给付之义,但其本意也包括了“服务”及“贡献”之义在内。况且,福斯多夫提及警察的治安行为时,也使用"Leistung"一词,若将警察的“治安行为”译为“治安给付行为”,甚为不妥。另外,依福氏的意见,和“服务行政”密切相关的生存照顾概念具有双方性,不同于具有单方性的给付行为。参见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J].行政法学研究,2002,(2).
    ②谭宗泽,黎学基.服务行政阶段论——一种德国模式的研究进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政府[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1.
    ② David G. Mathiasen. The new public and its critics[J]. 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0, (1):90-111.
    ③ Terry L. Cooper,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1:63.
    ④张康之.论公共管理中的服务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0).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②[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6.
    ③网络化治理(Governing by Network)是斯蒂芬·格德史密斯(Stephen Goldsmith)和威廉哎格斯(William D. Eggers)于200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核心职责不再集中于管理人员和项目,而在于组织各种资源以创造公共价值;政府的角色不再是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者,而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价值的促动者,在具有现代政府特质的由多元组织、多级政府和多种部门组成的关系网中发挥作用。参见:[美]斯蒂芬·格德史密斯,威廉·艾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④杨占营.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J].探索,2003,(3).
    ① B. Guy Peters. 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M]. Kansas: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②蔡小慎,庞丹.Pierre城市公共治理模式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前沿,2007,(11).
    ③[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曹沁颖,吴巧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
    ④[美]迈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孔宪遂,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3.
    ⑤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9.
    ⑥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
    ① R. A. W. 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s[J]. Political Studies,1996,44 (4):652-667.
    ②也有人译为丹哈特,实际所指相同。
    ③[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④ Savas E.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M]. Seven Bridges Press LLC,2000.
    ① 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inzan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6):549-559.
    ①[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
    ③ 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inzan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6):549-559.
    ②王兴起,于永旭.转轨变型服务企业——试谈政府工业主管部门的改革[J].理论学刊,1985,(03).
    ③渝童宗.谈谈我国的政治体制的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6,(10).
    ④赵伯林.关于改革物资流通体制的探讨——对建立唐山市物资流通新格局的设想[J].中国流通经济,1988,(1).
    ⑤皮纯协,吴德星.90年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J].行政法学研究,1993,(2).
    ①陶学荣.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体制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②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4).
    ③张康之.公正行政是公共行政的新视点[J].南京社会科学,1998,(5).
    ④张成福.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基本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1999,(7).
    ⑤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①张康之.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J].人民论坛,2006,(3).
    ②王红茹.创建服务型政府有多难[J].中国经济周刊,2005,(25).
    ③杨光斌.我国现行中央-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3).
    ④井敏.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A].谢庆奎,佟福玲.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36.
    ⑤刘勇、徐晓林.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⑥蔡小慎,庞丹.Pierre城市公共治理模式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前沿,2007,(11).
    ⑦詹国彬.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①魏礼群.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J].求是,2006,(21).
    ②周兆君.论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1).
    ③范旭,刘伟.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创新型城市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8,(16).
    ④彭惠青.内源性发展视角下服务型政府与城市社区自治互动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⑤曾明,张光:市民需求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天津市调研数据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⑥原丁.论中心城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太原:山西大学,2008.
    ①秦羽.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宁波市鄞州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8.
    ②刘丽丽.服务型政府:社区自治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考——以苏州市沧浪区友三社区自治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09.
    ③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④孙萍,耿国阶,张晓杰.中国治理研究:引介、应用、反思与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8,(3).
    ①孔繁斌.治理对话统治——一个政治发展范式的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5,(11).
    ②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4).
    ③毛寿龙.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④杨占营.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J].探索,2003,(3).
    ⑤燕继荣.治民·治政·治党——中国政治发展战略解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⑥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⑦袁政.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学术研究,2007,(7).
    ①孙柏瑛.我国政府城市治理结构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②徐静.城市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一般分析框架[J].珠江经济,2008,(5).
    ③孙福金.美国城市治理的特点及对深圳的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6).
    ④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⑤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2.
    ⑥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2).
    ⑦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①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J].天涯,2006,(2).
    ②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③参见:(1)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
    (6).;(2)王智.“党-政府-社会”三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J].党政干部论坛,2007,(1).
    ①戴菁.“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问题”——访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N].学习时报,2010-6-21(15).
    ②刘建军.跨单位组织:“后单位社会”的治理结构[J].探索与争鸣,2003(8).
    ③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1).
    ④杨光斌.我国现行中央-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3).
    ①[美]史蒂文·普雷斯曼.思想者的足迹——五十位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M].陈海燕,李倩,陈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7.
    ①模式是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范性的标准形式;二是参照性的标准形式。而作为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范式至少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基础;二是群体所共同采用的实践规范。
    ②罗忠桓.政府范式比较分析与中国的阶段目标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①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7.关于人类原始社会和国家起源的论述,集中反映在恩格斯于1884年创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1.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5.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1.
    ①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6.
    ①罗忠桓.政府范式比较分析与中国的阶段目标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②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①这些国家政府改革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可参看:陈振明.政府再造一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战略与战术[J].公共行政,2003,(1).
    ①尚虎平.从治理到政府治理绩效:数据挖掘视域下的政府治理绩效评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
    ①刘祖云.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②汉语大词典简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2580.
    ③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025.
    ④厉以宁.公共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167.
    ①公共利益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只可能被描述而无法对其定义。
    ②任剑涛,王炜.政府与公共利益:代表还是代替[J].学术研究.2007,(10).
    ①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
    ②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③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5).
    ④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和内涵[J].理论参考,2006,(6).
    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0.
    ⑥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一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①[英]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2.
    ①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97.
    ②刘熙瑞.加入WTO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
    ①[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1.
    ②[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9.
    ①[美]珍妮特·Ⅴ·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9.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67.
    ②这种“经济人”假设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认为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1.
    ④[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4.
    ①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60.
    ②[美]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M].九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4.
    ①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②[苏]列宁.国家与革命[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4.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Z].194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1954.
    ①[苏]列宁.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A].列宁全集:第十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4.
    ②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1954.
    ①张鸿翼.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建立与终结[EB/OL]. http://www.yhcqw.com/html/kwgnew/2010/626/1062617215527G0D7600G1H3HDK54F6EF36.html, 2010-6-26/2010-10-1.
    ②吴晓林.1958-1978年间中国政治整合研究:背景、过程与教训[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①吴晓林.新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整合60年:过程、特征与挑战[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②吴晓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变迁[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290182.html,2009-10-30/2010-10-1.
    ③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108.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22.
    ②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③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5.
    ④相关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①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Z].1954-6-19.
    ②建国后到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以前,专区管辖的市称为“专辖市”,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以后,原专辖市改称“地辖市”。
    ③胡伟将其归纳为两次中央-地方关系的波动:第一次波动发生于50年代至60年代初,第二次波动发生于60年代下半叶至70年代,参见: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①朱镕基.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3.
    ②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388.
    ③周飞丹.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3).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81.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75.
    ⑥金太军,汪波.经济转型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J].管理世界,2003,(6).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协作区工作的决定[Z].1958-6-1.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Z]1958-4-11.
    ③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46.
    ④“四权”指人权、财权、商权、工权。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28.
    ⑥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59.
    ⑦毛泽东.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N].人民日报,1977-12-26(1).
    ⑧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72.
    ①张军,漫长.中央与地方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J].学习与探索,1996,(3).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1978-12-20.
    ①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5.
    ②胡耀邦.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EB/OL]. http://www.jxdpc.gov.cn/qtlm/qhwj/20060324/160722-3.htm,2006-3-12/2010-10-2.
    ③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4-10-20.
    ④赵紫阳.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上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061.htm,2003-1-20/2010-10-2.
    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Z].1990-12-30.
    ①江泽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9/content_1447497.htm, 2004-4-29/2010-10-2.
    ②三联生活周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EB/OL].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23/120918710118.shtml,2009-9-23/2010-9-21.
    ③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3.
    ①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3.
    ②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
    ①杨光斌.我国现行中央-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1982,1988,1993,1999,200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Z].1979,1982,1986,1995,2004.
    ④截至目前,国务院已经先后4次批准了19座城市为“较大的市”,即1984年10月第一次批准的唐山、大同、包头、大连、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青岛、无锡、淮南、洛阳、重庆共13座城市;1988年3月第二次批准的宁波市;1992年7月第三次批准的淄博市、邯郸市、本溪市;1993年第四次批准的苏州市、徐州市。《立法法》第63条进而将拥有立法权的地级市(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统称为“较大的市”。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Z].2000.
    ① Breton, Albert. Competitive Governments: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 Finan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3.
    ①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问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
    ②杨光斌.我国现行中央-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3).
    ③ Qian Yinyi, Barry Weingast.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1996,1(2).
    ①江泽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EB/OL].http://www.gwyl.com/shenl/shenlbkzn/200707/22053.html,2002-11-8/2010-9-21.
    ②姜晓萍.成都市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③梁小琴.成都:倾力营造“比较优势”[N].人民日报,2003-11-1(1).
    ④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工商局、公安局、市政公用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2]55号[Z].2002.
    ⑤参见:(1)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3]38号[Z].2003.(2)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3]59号[Z].2003.
    ①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焦作市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焦办[2000]42号文[Z].2000.
    ②焦作市构建“三级服务型政府”[EB/OL]. http://www.gdbb.gov.cn/detail.jsp?infoid=5045,2008-9-18/2010-4-4.
    ③很多学者认为2001年初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但从政府工作报告原文表述为“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政府从大量微观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规划实施、政策引导、执法监督、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www.lrn.cn/basicdata/govreport/provincegovreport/200805/t20080530_236556.htm,2008-5-30/2010-04-08),由此可见,当时南京市政府尚未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概念,但已意识到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①参见:(1)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03]45号[Z].2003.(2)饶会林.中国城市管理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7.
    ②徐匡迪:上海将首创“服务型政府”[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56066.h tml,2001-11-28/2010-4-4.
    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04]第19号[Z].2004.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务院2007年4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政府于2008年修订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
    ④邵海峰.大连建设服务型政府[EB/OL].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286/287/695/200103/30/49766.html, 2001-3-30/2010-9-21.
    ⑤孙春兰.孙春兰在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大连日报.2001,6(6).
    ⑥大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报告:大政办发[2002]130号[Z].2002.
    ①李天斌,单超哲.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在大连举行[EB/OL]. http://www.runsky.com/homepage/dl/cities/userobjectlai388345.html, 2003-12-3/2010-9-21.
    ②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意见:渝府发[2003]41号[Z].2003.
    ③姜晓萍.成都市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①刘祖云.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②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3-1(1).
    ③温家宝.200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1193.htm,2004-3-5/2010-9-21.
    ①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J].学海,2009,(1).
    ②王泽远,谭勇.焦作市荣膺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EB/OL]. http://www.ha.xinhuanet.com/add/hnnews/2004-04/02/content_1901920.htm,2004-4-2/2010-9-21.“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学术机构按照科学的评估程序和评选标准产生的政府创新奖。由于主办单位的中央学术机构身份,可以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视为中央对获奖创新项目的认可与褒奖。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2006-10-18/2010-9-21.
    ④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5.htm, 2007-10-24/2010-9-21.
    ⑤胡锦涛: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2/24/content_10533601.htm, 2008-2-24/2010-9-21.
    ⑥根据政府网站、新闻报道等渠道进行的统计。
    ⑦参见:(1)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市级党群机关和人大、政协机关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的试行意见:成委发[2005]35号[Z].2005.(2)吉林省政府.关于加强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05]20号[Z].2005.
    ①李军鹏.大部制改革下一步[J].南风窗,2008,(17).
    ②丁莹.政府部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采访记[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908/07103047717.shtml,2009-9-8/2010-9-21.
    ③肖百冶,李奇,毛正刚.李友民,李华芳.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经验全面铺开[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03/06317089918s.shtml,2005-10-3/2010-9-21.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Z].2004.
    ⑤刘颖奕,李天斌,单超哲.大连: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EB/OL]. http://www.gov.cn/jrzg/2005-12/05/content_117466.htm,2005-12-5/2010-9-21.
    ⑥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2号[Z].2007.
    ⑦大连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连市200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EB/OL]. http://www.mxwz.com/center/view.aspx?ID=55023,2009-1-12/2010-10-16.
    ①肖百冶,李奇,毛正刚,李友民,李华芳.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经验全面铺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10-03/06317089918s.shtml,2005-10-3/2010-9-21.
    ①诺斯认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的。”,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57.
    ③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J].战略与管理,2000,(3).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4.
    ②谢庆奎.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5-20.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①数据来自:(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②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①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①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①迟福林.危机挑战改革——2009’中国改革评估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7.
    ②骆海涛,颜英.政府救楼市正在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蔓延[N].南方日报,2008-10-16(B01).
    ①陈明明.民间组织成长的时问与空间[J].探索与争鸣,2006,(4).
    ②数据来自: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cws.mca.gov.cn/article/tjkb/201003/20100300060454.shtml,2010-03-05/2010-04-04.
    ①陈尤文.当前中国行政文化的变革特征[J].社会科学,1995,(9).
    ②张康之.论公共管理中的服务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Z].198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Z].1979,1982,1986,1995,200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Z].1982.
    ④如国家发改委、人保部设副部长(副主任)九人,商务部设副部长八人,公安部、卫生部设副部长七人,外交部设副部长六人,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设、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设副部长(副行长)五人。统计数据来自各部委官方网站。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②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③黄超.大部门制改革在“荡秋千”?[N].南方都市报,2009-12-23(DA13).
    ④杨向明.随州大部门制何时真正迈大步[N].楚天都市报,2008-2-28(A04).
    ①曾礼,陈文权,罗德刚.重庆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4.
    ②[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92.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7.
    ②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
    ③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
    ①史寅异,张小叶,杨洁.黑暗8分钟:违章摊主被城管拖到车内殴打致残[N].东方早报,2009-7-27(A2-A3).
    ②李星.申城近三日每天发生一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EB/OL].http://sh.xinmin.cn/minsheng/2009/12/10/3063877.html,2009-12-10/2010-9-20.
    ③苏岭.重庆最牛钉子户的两年“战斗”[EB/OL].http://news.163.com/07/0324/08/3ABAJQUN00011SM9.html,2007-3-24/2010-9-20.
    ④黄秀丽,赵一海.潘蓉:手持燃烧瓶的“勇敢女人”[N].南方周末,2009-12-3(A4).
    ⑤张东锋.成都自焚拆迁户唐福珍死亡[N].南方都市报,2009-12-2(A32).
    ⑥顾元森,刘向红.六合一民居半夜时分突遭挖掘机拆迁面目全非[EB/OL].http://xw.longhoo.net/2010-01/07/content_1039808.htm,2010-1-7/2010-9-20.
    ①陈霞.杜绝“钓鱼执法”不能止于道歉问责[N].新文化报,2009-10-27(3).
    ② Leonard Binder.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205-232.
    ①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9.
    ②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3-1(1).
    ①李燕英.对我国政府职权的法学思考[J].行政与法,2008,(2).
    ①国务院.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227号[Z].1997.
    ②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86号[Z].2007.
    ③参见:《地方组织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Z].2004.
    ①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5.htm, 2007-10-24/2010-9-21.
    ②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行业协会服务署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深府办[2004]69号[Z].2004.
    ③郑英.民间组织管理局昨挂牌成立[N].深圳商报,2007-6-11(A1).
    ④构建大商务、大城管格局成都政府机构改革提速[J].领导决策信息,2006,(19).
    ①新快报特约评论员.一正九副的“大部门制”正好踢足球?[N].新快报,2009-12-11(A02).
    ①古国真,徐刚,史玉梅.公共服务满意度深圳位居全省第二[N].深圳商报,2010-1-20(S2).
    ①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EB/OL]. http://cn.chinagate.cn/reports/rlfzbg/2008-12/26/content_17014765.htm,2008-12-26/2010-9-23.
    ②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粤府[2009]153号[Z].2009.
    ③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粤府[2009]153号[Z].2009.
    ④王悦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能力评价[J].城市问题,2010,(8).
    ①李炜光.城市公共服务收费的比较研究[EB/OL].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245.html, 2005-1-5/2010-9-23.
    ②武艺漩.昙华寺十月起收费翠湖也憋不住了[N].生活新报,2009-8-12(A15).
    ③陈诚.规划高架桥“跨”过三河场收费站[N].华西都市报,2010-1-20(2).
    ①[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8.
    ①[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3.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65.
    ①张成福,孙柏瑛.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
    ①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①[英]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
    ②[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4.
    ①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0号[Z].1998.
    ②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400号[Z].2004.
    ③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1号[Z].1998.
    ①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51.
    ②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行业协会服务署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深府办[2004]69号[Z].2004.
    ③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行业协会民间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办发[2004]19号[Z].2004.
    ④郑英.民间组织管理局昨挂牌成立[N].深圳商报,2007-6-11(A1).
    ⑤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的通知:深办[2008]66号[Z].2008.
    ①李舒瑜.民政部与市政府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重大改革项目将在深圳先行先试[N].深圳特区报,2009-7-21(A1-A2).
    ②李舒瑜.深圳社会组织改革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深圳特区报,2010-1-18(A3).
    ③钱吴平.深圳试水社团“无主管登记”[N].新京报,20l0-1-25(A20).
    ④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9.
    ⑤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①赵凌.我国年内出台新社团条例民间组织将获适度鼓励[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5-05-19/18026691153.shtml,2005-5-19/2010-1-20.
    ②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Z].2005.
    ①由于2006-2009年间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因此中间阶层与一般产业工人的收入比应适当提高到4-15倍,可参阅:陈步雷.壮大“新中间阶层”利于社会良性流动[EB/OL].http://news.sohu.com/20060926/n245530405.shtml,2006-9-26/2010-1-20.
    ②柳剑诏.明年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N].北京青年报,2009-12-22(B3).
    ①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4-191.
    ②[美]萨姆瓦.跨文化传统[M].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6.
    ①[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26.
    ①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48.
    ②桑玉成.服务型政府的职能[J].党政干部文摘,2008,(4).
    ①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 http://news. 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5.htm, 2007-10-24/2010-9-2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Z].2004.
    ①[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89.
    ①林尚立.协商政治与和谐社会:中国的国家建设之路[J].天津社会科学,2008,(3).
    ① James M. Buchanan: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32, No.125. (Feb. 1965), p1-14.
    ②温来成.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45.
    ①[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4-196.
    ①邱小健,田莉莉.关于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学券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②[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7.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7][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M].谭新娇,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10][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曹沁颖,吴巧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3][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政府[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5][美]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1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美]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M].九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M].扶松茂,丁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0][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与冲突分析[M].于寅,费剑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
    [21][美]迈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孔宪遂,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林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4][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葵阳,崔妙因,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5][美]萨姆瓦,波特,简恩.跨文化传统[M].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6][美]史蒂文·普雷斯曼.思想者的足迹——五十位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M].陈海燕,李倩,陈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7][美]斯蒂芬·格德史密斯,威廉·艾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8][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9][美]托里·戴蒙德.民主政治的三个悖论[A].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商务印书馆,1999.
    [30][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M].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1][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3][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4][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5][苏]列宁.国家与革命[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6][苏]列宁.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A].列宁全集:第十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7][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一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8][英]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0][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1][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2][英]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3][英]齐恪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6]B. Guy Peters. 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M]. Kansas: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47]Breton, Albert. Competitive Governments: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 Finan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8]Castells M.,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9]Charles R.Adrian, Charles Press. Governing Urban America[M].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7.
    [50]David C. Staffell.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ies[M].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00.
    [51]David Rusk. Cities Without Suburbs[M]. Washington.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1993.
    [52]Elkin L., City and Regime in the American Republic.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53]Jean-Marie Hurion, Jacques-Eraneois Thisse. Economics of Cities:Theoretical Perspectiv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4]Leonard Binder.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55]Neal R. Peirce, Curtis W. Johnson, John Stuart Hall.Citistates-How Urban Ameriea Can Prosper in a Competitive World[M]. Washington.D.C.:Seven Locks Press,1993.
    [56]Savas E.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M]. Seven Bridges Press LLC,2000.
    [57]Terry L. Cooper,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91.
    [5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9]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0]曾礼,陈文权,罗德刚.重庆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1]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
    [62]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3]陈潜.城市社会中间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4]迟福林.危机挑战改革——2009’中国改革评估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46.
    [6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7]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68]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9]冯云廷.城市公共服务体制:理论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0]傅小随.比较、前瞻与制度分析——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1]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2]古洪龙.政治博弈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73]顾朝林.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4]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5]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7]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78]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9]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5.
    [80]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81]井敏.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A].谢庆奎,佟福玲.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82]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3]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84]李伟权.政府问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5]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7]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8]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9]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0]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1]卢映川,万鹏飞.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2]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9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4]潘小娟.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95]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6]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7]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8]饶会林.城市管理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9]饶会林.中国城市管理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0]石国亮.服务型政府一中国政府治理新思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
    [101]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2]孙志刚.城市功能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03]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4]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5]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6]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8]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09]王晶.城市财政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0]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11]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13]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4]温来成.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115]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6]谢庆奎,佟福玲.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17]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8]谢庆奎.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119]杨宏山.府际关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0]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2]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3]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6]张成福,孙柏瑛.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7]张鸿雁.侵入与接替一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28]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9]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0]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31]张永桃.市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2]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3]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3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3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政府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36]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37]朱镕基.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38]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9][美]埃里克·D·沃克,费莎尔·Z·艾哈迈德.非政府组织何为?[J]. 刘铎,程宇,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140][瑞典]英厄马尔·埃兰德.伙伴制与城市治理[J].项龙,译.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2003,(2).
    [141][英]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J].刘继同,译.国外社会学,2003,(1).
    [142]Andrew M. Pettigrew. The Character and Significance of Management Research on the Public Servi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6).
    [143]Boeckelman K.The American Stat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J].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ivew,1995,27(3).
    [144]David G. Mathasen. The new public and its critics[J]. 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0, (1).
    [145]Houston David J. "Walking the Walk"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Public Employees and Charitable Gifts of Time, Blood, and Money[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6, 16(1).
    [146]Mossberger K., Stoker G.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egime Theory: The Challenge of Conceptualization [J]. Urban Affairs Reviews,2001,36(6).
    [147]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Regional Planning[J]. Issues of Regional Policies,1973:179-196.
    [148]Perry James L, Wise Lois R.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50(3).
    [149]Perry James L. Bringing Society In: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0,10(2).
    [150]Qian Yinyi, Barry Weingast.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996,1(2).
    [151]R. A. W. 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s[J]. Political Studies,1996,44 (4).
    [152]Renn Ortwin, Thomas Webler, Horst Rakel, Peter Dinnel, Branden Johns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A Three-Step Procedure[J]. Policy Sciences,1993,26(3).
    [153]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inzan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0,60(6):549-559.
    [154]Thomas JC. Public Involvement and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A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Public Managers [J].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1993,24(4).
    [155]Thomas R. Cusack. The Shapping of Popular 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 and Regime Performance in Germany[J].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9,29(4).
    [156]蔡小慎,庞丹.Pierre城市公共治理模式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前沿,2007,(11).
    [157]曾明,张光:市民需求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天津市调研数据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158]陈明明.民间组织成长的时间与空间[J].探索与争鸣,2006,(4).
    [159]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160]陈强,尤建新.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有为”[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161]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162]陈尤文.当前中国行政文化的变革特征[J].社会科学,1995,(9).
    [163]陈振光,胡燕.西方城市管治:概念与模式[J].城市规划,2000,(9).
    [164]陈振明.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战略与战术[J].公共行政,2003,(1).
    [165]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5).
    [166]邓大才.地方政府的主动制度供给是大国制度创新之源——对我国地方政府主动供给制度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4).
    [167]范旭,刘伟.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创新型城市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8,(16).
    [168]高小平,林展.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169]顾丽梅.新公共服务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5,(1).
    [170]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 究,2007,(1).
    [171]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172]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173]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74]黄光宇,张继刚.我国城市治理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0,(9).
    [175]姜晓萍.成都市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176]金太军,汪波.经济转型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J].管理世界,2003,(6).
    [177]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178]孔繁斌.治理对话统治——一个政治发展范式的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5,(11).
    [17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劳动,2004,(9)
    [180]李景鹏.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J].新视野,2004,(5).
    [181]李靖.在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5,(4).
    [182]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2).
    [183]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184]李炜光.城市公共服务收费的比较研究[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5245.html,2005-1-5/2010-9-23.
    [185]李燕英.对我国政府职权的法学思考[J].行政与法,2008,(2).
    [186]梁妍慧.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87]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6).
    [188]林尚立.协商政治与和谐社会:中国的国家建设之路[J].天津社会科学,2008,(3).
    [189]刘建军.跨单位组织:“后单位社会”的治理结构[J].探索与争鸣,2003,(8).
    [190]刘丽丽.服务型政府:社区自治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考——以苏州市沧浪区友三社区自治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91]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92]刘熙瑞.加入WTO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93]刘卓.基于城市治理中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及市民关系思考[J].理论月刊,2009,(02).
    [194]刘祖云.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195]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区政府理论的缘起[J].厦门大学学报,2004,(5).
    [196]罗远.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评析[J].学理论,2009,(29).
    [197]罗忠桓.政府范式比较分析与中国的阶段目标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198]马庆饪.关于“新公共服务”的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199]毛寿龙.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200]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课题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01]彭惠青.内源性发展视角下服务型政府与城市社区自治互动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202]皮纯协,吴德星.90年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J].行政法学研究,1993,(2).
    [203]蒲金燕,漆佳红.论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06).
    [204]秦羽.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宁波市鄞州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8.
    [205]邱小健,田莉莉.关于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学券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206]任剑涛,王炜.政府与公共利益:代表还是代替[J].学术研究.2007,(10).
    [207]尚虎平.从治理到政府治理绩效:数据挖掘视域下的政府治理绩效评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08]邵任薇.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途径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06).
    [209]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湖湘论坛,2008,(2).
    [210]孙柏瑛.我国政府城市治理结构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211]孙福金.美国城市治理的特点及对深圳的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6).
    [212]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J].天涯,2006,(2).
    [213]孙萍,耿国阶,张晓杰.中国治理研究:引介、应用、反思与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8,(3).
    [214]谭宗泽,黎学基.服务行政阶段论——一种德国模式的研究进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15]陶学荣.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体制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216]王红茹.创建服务型政府有多难[J].中国经济周刊,2005,(25).
    [217]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18]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4).
    [219]王兴起,于永旭.转轨变型服务企业——试谈政府工业主管部门的改革[J].理论学刊,1985,(03).
    [220]王悦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能力评价[J].城市问题,2010,(8).
    [221]王智.“党-政府-社会”三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J].党政干部论坛,2007,(1).
    [222]吴晓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变迁[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290182.html,2009-10-30/2010-10-1.
    [223]吴晓林.新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整合60年:过程、特征与挑战[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224]吴晓林.1958-1978年间中国政治整合研究:背景、过程与教训[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225]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226]谢菲.美国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J].城市问题,2008,(6).
    [227]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28]辛传海.新公共服务:是“顾客主权”还是“公民主权”[J].公共行政,2004,(5).
    [229]徐静.城市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一般分析框架[J].珠江经济,2008,(5).
    [230]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31]许丰功,易晓峰.西方大都市政府和管治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2,(6).
    [23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J].学海,2009,(1).
    [233]燕继荣.治民·治政·治党——中国政治发展战略解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34]杨光斌.我国现行中央-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3).
    [235]杨占营.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J].探索,2003,(3).
    [23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237]渝童宗.谈谈我国的政治体制的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6,(10).
    [238]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239]袁政.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学术研究,2007,(7).
    [240]原丁.论中心城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太原:山西大学,2008.
    [241]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4).
    [242]张成福.面向2l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基本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1999,(7).
    [243]张钢,徐贤春.地方政府能力的评价与规划:以浙江省11个城市为例[J].政治学研究,2005,(2).
    [244]张国平.从结构到主体:我国城市治理范式的重构[J].特区经济,2003,(12).
    [245]张鸿翼.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建立与终结[EB/OL]. http://www.yhcqw.com/html/kwgnew/2010/626/1062617215527GOD7600G1H3HDK 54F6EF36.html,2010-6-26/2010-10-1.
    [246]张军,漫长.中央与地方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J].学习与探索, 1996,(3).
    [247]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48]张康之.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J].人民论坛,2006,(3).
    [249]张康之.公正行政是公共行政的新视点[J].南京社会科学,1998,(5).
    [250]张康之.论公共管理中的服务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0).
    [251]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
    [252]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J].行政法学研究,2002,(2).
    [253]张贤明.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政治学研究,2004,(2).
    [254]张应祥,蔡禾.资本主义与城市社会变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255]张志斌.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56]赵伯林.关于改革物资流通体制的探讨——对建立唐山市物资流通新格局的设想[J].中国流通经济,1988,(1).
    [257]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J].战略与管理,2000,(3).
    [258]赵燕菁.从城市管理到城市经营[J].城市规划,2002,(11).
    [25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和内涵[J].理论参考,2006,(6).
    [260]周飞丹.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3).
    [261]周清杰,孙振华.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五大疑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62]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
    [263]周兆君.论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1).
    [264]周志伟.巴西城市化问题及城市治理[J].中国金融,2010,(04).
    [265]陈步雷.壮大“新中间阶层”利于社会良性流动[EB/OL]. http://news.sohu.com/20060926/n245530405.shtml, 2006-9-26/2010-1-20.
    [266]陈诚.规划高架桥“跨”过三河场收费站[N].华西都市报,2010-1-20(2).
    [267]陈霞.杜绝“钓鱼执法”不能止于道歉问责[N].新文化报,2009-10-27(3).
    [268]戴菁.“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问题”——访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N].学习时报,2010-6-21(15).
    [269]地方政府导入IS09000步子可以再快点[J].领导决策信息,2006,(35).
    [270]丁莹.政府部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采访记[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908/07103047717.shtml, 2009-9-8/2010-9-21.
    [271]构建大商务、大城管格局成都政府机构改革提速[J].领导决策信息,2006,(19).
    [272]古国真,徐刚,史玉梅.公共服务满意度深圳位居全省第二[N].深圳商报,2010-1-20(S2).
    [273]顾元森,刘向红.六合一民居半夜时分突遭挖掘机拆迁面目全非[EB/OL].http://xw.longhoo.net/2010-01/07/content_1039808.htm, 2010-1-7/2010-9-20.
    [274]胡锦涛: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2/24/content_10533601. htm,2008-2-24/2010-9-21.
    [275]黄超.大部门制改革在“荡秋千”?[N].南方都市报,2009-12-23(DAl3).
    [276]黄秀丽,赵一海.潘蓉:手持燃烧瓶的“勇敢女人”[N].南方周末,2009-12-3(A4).
    [277]焦作市构建“三级服务型政府”[EB/OL].http://www.gdbb.gov.cn/detail.jsp?infoid=5045, 2008-9-18/2010-4-4.
    [278]李军鹏.大部制改革下一步[J].南风窗,2008,(17).
    [279]李舒瑜.民政部与市政府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重大改革项目将在深圳先行先试[N].深圳特区报,2009-7-21(A1-A2).
    [280]李舒瑜.深圳社会组织改革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N].深圳特区报,2010-1-18(A3).
    [281]李星.申城近三日每天发生一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 [EB/OL]. http://sh.xinmin.cn/minsheng/2009/12/10/3063877.html, 2009-12-10/2010-2-5.
    [282]梁小琴.成都:倾力营造“比较优势”[N].人民日报,2003-11-1(1).
    [283]刘颖奕,李天斌,单超哲.大连: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EB/OL]. http://www.gov.cn/jrzg/2005-12/05/content_117466.htm, 2005-12-5/2010-9-21.
    [284]柳剑诏.明年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N].北京青年报,2009-12-22(B3).
    [285]骆海涛,颜英.政府救楼市正在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蔓延[N].南方日报,2008-10-16(B01).
    [286]钱昊平.深圳试水社团“无主管登记”[N].新京报,2010-1-25(A20).
    [287]三联生活周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EB/OL].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23/120918710118.shtml, 2009-9-23/2010-9-21.
    [288]邵海峰.大连建设服务型政府[EB/OL]. http://unn. people.com.cn/GB/channel286/287/695/200103/30/4976 6.html,2001-3-30/2010-9-21.
    [289]史寅异,张小叶,杨洁.黑暗8分钟:违章摊主被城管拖到车内殴打致残[N].东方早报,2009-7-27(A2-A3).
    [290]苏岭.重庆最牛钉子户的两年“战斗”[EB/OL]. http://news.163.com/07/0324/08/3ABAJQUN00011SM9.html, 2007-3-24/2010-9-20.
    [291]唐铁汉.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N].光明日报,2005-7-13(9).
    [292]武艺漩.昙华寺十月起收费翠湖也憋不住了[N].生活新报,2009-8-12(A15).
    [293]肖百冶,李奇,毛正刚,李友民,李华芳.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经验全面铺开[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03/06317089918s.shtml, 2005-10-3/2010-9-21.
    [294]新快报特约评论员.一正九副的“大部门制”正好踢足球?[N].新快报,2009-12-11(A02).
    [295]杨向明.随州大部门制何时真正迈大步[N].楚天都市报,2008-2-28(A04).
    [296]俞丽虹,黄庭钧,姜微.徐匡迪:上海将首创“服务型政府” [EB/OL].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 1/userobject21ai56066.html,2001-11-28/2010-4-4.
    [297]张东锋.成都自焚拆迁户唐福珍死亡[N].南方都市报,2009-12-2(A32).
    [298]赵凌.我国年内出台新社团条例民间组织将获适度鼓励[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5-05-19/18026691153.shtml, 2005-5-19/2010-1-20.
    [299]郑英.民间组织管理局昨挂牌成立[N].深圳商报,2007-6-1l(A1).
    [300]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创建服务型政府[EB/OL].http://news3.xinhuanet.com/video/2007-10/15/content_6883241.h tm,2007-10-15/2010-10-16.
    [301]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工商局、公安局、市政公用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2]55号[Z].2002.
    [302]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3]59号[Z].2003.
    [303]大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报告:大政办发[2002]130号[Z].2002.
    [304]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Z].2005.
    [305]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粤府[2009]153号[Z].2009.
    [306]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86号[Z].2007.
    [30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
    [308]国务院.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227号[Z].1997.
    [309]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400号[Z].2004.
    [310]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1号[Z].1998.
    [311]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0号[Z].1998.
    [312]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2号[Z].2007.
    [31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1993]第123号[Z].1993.
    [314]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第362号[Z].2002.
    [3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Z].1993.
    [316]吉林省政府.关于加强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05]20号[Z].2005.
    [317]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03]45号[Z].2003.
    [318]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04]第19号[Z].2004.
    [319]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Z].2008.
    [320]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行业协会服务署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深府办[2004]69号[Z].2004.
    [321]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3]38号[Z].2003.
    [322]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市级党群机关和人大、政协机关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的试行意见:成委发[2005]35号[Z].2005.
    [323]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焦作市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焦办[2000]42号文[Z].2000.
    [324]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的通知:深办[2008]66号[Z].2008.
    [325]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行业协会民间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办发[2004]19号[Z].2004.
    [326]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3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1978-12-20.
    [3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Z].1949.
    [3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Z].1979,1982,1986,1995,2004.
    [3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Z].2005.
    [3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Z].1982.
    [3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Z].2004.
    [33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Z].2000.
    [33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Z].1992,1995,2001.
    [33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1954,1982,1988,1993,1999,2004.
    [336]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副省级市苦干问题的意见:中编发[1995]5号[Z].1995.
    [337]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意见:渝府发[2003]41号[Z].2003.
    [338]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39]大连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连市200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EB/OL]. http://www.mxwz.com/center/view.aspx?ID=55023,2009-1-12/2010-10-16.
    [340]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4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4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4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34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4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46]汉语大词典简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347]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 68_5.htm,2007-10-24/2010-9-21.
    [348]胡耀邦.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局面[EB/OL]. http://www.jxdpc.gov.cn/qt/lm/qhwj/20060324/160722-3.htm, 2006-3-12/2010-10-2.
    [349]江泽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EB/OL].http://www.gwy1.com/shenl/shenlbkzn/200707/2205_3.html, 2002-11-8/2010-9-21.
    [350]江泽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9/content_1447497.htm, 2004-4-29/2010-10-2.
    [351]厉以宁.公共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352]毛泽东.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N].人民日报,1977-12-26(1).
    [353]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cws.mca.gov.cn/article/tjkb/201003/20100300060454.shtml, 2010-03-05/2010-04-04.
    [354]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lrn.cn/basicdata/govreport/provincegovreport/20080 5/t20080530_236556.htm,2008-5-30/2010-04-08
    [355]任永昌.任永昌同志在全市开展机关效能革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b.com/jyzy/ldl/20090317/928198_1.html, 2005-7-12/2010-9-21.
    [356]孙春兰.孙春兰在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大连日报.2001,6(6).
    [357]温家宝.200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1193.htm, 2004-3-5/2010-9-21.
    [358]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3-l(1).
    [359]赵紫阳.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上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061.htm, 2003-1-20/2010-10-2.
    [36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Z]1958-4-11.
    [36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 .htm,2006-10-18/2010-9-21.
    [36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协作区工作的决定[Z].1958-6-1.
    [363]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4-10-20.
    [36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Z].1990-12-30.
    [365]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EB/OL]. http://cn.chinagate.cn/reports/rlfzbg/2008-12/26/content_17014765.htm ,2008-12-26/2010-9-23.
    [3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3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7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37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372]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Z].1954-6-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