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部社会生活,被网络社会交往的普遍化逻辑以不同的强度所贯穿。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同时发生、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信息网络以技术不断创新、功能向后兼容的方式迅猛发展,在全球尺度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深度渗透和全面覆盖;个体拥有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工具——网络终端(PC、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社会劳动、交往自由和意见市场上获得了更大自主性;社会组织在政府、公司和NGO(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这三种传统方式之外,出现了以价值认同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群体,他们不需要现实接触却能通过网络交往迅速组织起来并达成行动目标,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的“第四种力量——网络群体”。这三个过程的互动和它们所触发的社会反应,带来一个以网络中介为载体的新的支配性社会结构,即以网络社会交往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图景:一个新经济,即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个新文化,即真实/虚拟的文化。而深植于这种经济、社会和文化之内的网络交往逻辑,已经成为整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的社会运行与制度供给的基础。
     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社会交往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通过对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梳理和现实探索,努力发现和发掘网络社会交往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理论基础、理论主体和结论四个大的部分。
     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框架和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研究现状和评析以及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
     2、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一、二章。
     第一章“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重点回顾和梳理传统哲学思维中的社会交往观,为后续展开的网络社会交往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开头开宗明义地建立了社会交往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顺序整理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交往思想、现象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社会交往思想、社会资本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与社会交往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并结合网络交往现实进行了初步理论展开。
     第二章“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以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和特征为主线,分析网络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基础。这部分讨论了语言、交通、媒介和货币在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以及在“摩尔定律”、“梅特卡夫规则”影响下的网络社会交往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扁平化、两极化、集成化和协作化等特征。
     3、理论主体部分为第三、四、五章,讨论网络交往与社会(个体和组织)、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互动及影响。
     第三章“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分析了个体在网络交往中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特征,如网络交往对“六度空间”理论和人际交往“150原则”的创新与突破等,然后分别研究了网络交往对传统社会中的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第四章“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则着力分析了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协作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经济交往形式和发展特点,如“众包经济”、“长尾经济”、个体商业行为的可计量性、消费偏好分析、网络货币等。
     第五章“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关注了传统政治活动被网络交往所改变的现象、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网络交往对选举、政权更迭(如2011年上半年发生于北非的网络民主化浪潮)的影响,研究了跨国政治组织、地缘政治弱化、政见多元化、网络意见市场等概念。
     4、结论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结语。
     第六章“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典型文化现象如黑客文化、粉丝文化、网络语言、游戏文化等,总结了网络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及其时代特征,辩证地反思了网络社会交往对传统道德、法律和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冲击。
     结语是在对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和主体分析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指出网络社会交往的继续发展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和对社会个体行为组织形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把握和利用好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In the ag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life is penetrated by generalized logic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degrees. This phenomen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ollowing three simultaneous and interrelated aspects. Information network develops rapidly with continuously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backward compatible functions, which deeply penetrates in and fully covers on most aspects of world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dividual obtains network terminations(PC, notebook, tablet, mobile phone etc.) as tools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pread, which provided more independence in social work, communication freedom and opinion market. Different from government, company and 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 social organizations form network groups based on the same value identification. They can quickly gather and achieve action goals through network communication without reality contact. Such network groups become“the fourth power”. Interaction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and social reactions triggered by them bring forth a new social structure with network media as its carrier.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s core is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prospect goes like: new economy namely information economy/global economy and new culture namely real/virtual culture.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logic, which deeply rooted in such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has become the basis of social functioning and institutional supply in the whole interrelated world.
     Based on advanced social science of information era, this thesis makes deep research and syst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most active factor in social development‐‐‐‐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Taking Philosophy of Marxism as argumentation‐setting basis,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writer tries to find and reveal the internal rules. What’s more,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is constructed to serve for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hich are introduction, theory basis, main body of theory and conclusion.
     1. In introduction part,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introduced: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research status and analysis, general ideas and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2. Theory basis: chapter one and two.
     In chapter one,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ory’s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raditional social communication opinions are reviewed so as to lay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analysis. In the beginning, theory frame is constructed and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opinions, phenomenalism and existentialism, social capital theory, intersubjectivity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Habermas and Marxism. Then, primary theory analysis is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cts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Tak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medias’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as main line, chapter two makes analysis on the medias’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asis in the angle of Productivity. In this chapter, the following parts are covered: effects and new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raffic, medias and money; three steps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ore's Law and Metcalf Law;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3. Main body of theory: chapter three, four and five. This part is mainl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economy, politics and its influence.
     Chapter three make analysis on individual network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steps, motions and features, such a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to“Six Degree”and“150 principle”theories.
     Thereafter the writer makes research o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fluences on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economic communication forms and features in the background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with knowledge economy and global cooperation as its features. For example, it covers on Crowdsourcing economy, Long‐tail economy, accountability of individual’s Commercial activity, consumer preference,
     internet money etc. Chapter five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political activities’new phenomena, new features and new development rules. Research is made o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fluence on election, regime change and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geopolitics weakening, Political pluralism and network opinion market etc.
     4. Conclusion part: chapter six and conclusion
     Chapter six discusses on typical culture phenomena during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hacker, fans, netspeak, game culture. Then the writer sums up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s influence to culture and its features. What’s more,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s impacts to traditional morality, law and values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makes prospect to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s future base on theory part and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It is poin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has further impact on productivity’s improve and individuals’and organizations’actions. Grasp and take advantage of its rules has crucial and significant meanings on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44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8月,第1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52页
    2唐·泰普斯科特与安东尼.D.威廉姆斯合著,《维基经济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8月,第14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28‐2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26页
    2曼纽尔·卡斯特著,《千年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1曼纽尔·卡斯特著,《千年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1《论语·里仁》
    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29页
    1《朱子语类》卷十三
    2《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
    3《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4任继愈,张岱年等,《中国哲学史通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第303页
    5《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6任继愈,张岱年等,《中国哲学史通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第303—304页
    7老子:《道德经》,旧编本,第四十二章
    8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31页
    
    1《道德经·明道篇》
    2《墨子·非攻》
    3《韩非子·五蠹》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8‐29页
    2苗立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38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295页
    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62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05页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86页
    1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55页
    2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2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4页
    1培根,《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大著作,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63页
    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6月,第399页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6月,第401页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56页
    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145‐146页
    5卢梭,《社会契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4页
    6卢梭,《社会契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9页
    1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6页
    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巴黎)伽里玛出版社,1966年,第398页
    1穆尼埃,《存在主义哲学家》英文版,第72页
    1扎哈维,胡塞尔先验哲学交互主体性转折,《哲学译丛》,2001年第4期
    2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1月,第933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5页
    1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照良、杨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页
    2(加注:《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2年用法文发表,1953年首演,连演三百场。它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这样一出没有情节,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人物形象塑造,只有乱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插曲的戏剧,具有如此艺术魅力的秘密,就在于作者运用了荒诞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现实。它演奏了一首时代的失望之曲,反映了一代人的内心焦虑,使人们看到,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支柱,失去他人就等于无法生存。社会灾难、人格丧失、个性毁灭、自我中心和他者消逝,使生存和生命黯然失色,使存在不具备任何意义。主体间性从等待他人上场的焦灼和无聊中凸显出的独特的存在价值。)
    1 Fukuyama, F.,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1995.
    1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6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7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5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20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2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50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第45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第4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4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30‐31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2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0年12月,第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年6月,第5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72页
    3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2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7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39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4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4月,第263‐264页
    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0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79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7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121‐12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第55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第46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2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8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10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03‐1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33页
    2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L.A.White.The Science of Culture:A Study of Man and Civilization[M],New York:Grove Press. 1949. P355
    2 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77. P75‐76
    3 John Street.Politics and Technology[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2. P32
    4 Bruce Bimber.Three Face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A],Merritt Roe Smith and Leo Marx(ed.),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 :The Dilemma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C],Cambridge,MA: MIT Press.1994. P84
    1 John Aitchison. The Seed of Speech: 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7.
    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版,第30页
    1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1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1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2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237页
    3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1克莱·舍基著胡冰,沈满琳译,《未来是湿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95页
    2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12页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1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75页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73页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274页
    2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37页
    1杰夫·贾维斯,《Google将带来什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8月,第15页
    1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0期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2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页
    3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0页
    1 Abraham H.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Harper & Row Publisher,Inc. P 15‐22
    2 Schutz, W. C. FIRO: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58.
    1 Malcolm Gladwell: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 Little Brown,2000. p.179
    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47页
    1 U.S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1993a,preface。
    1 U.K. Cabinet Office,1999,the fifth part
    1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9页
    1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2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160页
    1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1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7页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8页
    3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6页
    1格林斯坦,《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38‐339页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7页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1 (Elisabeth Noelle Neumann)1974年发表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后于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全面阐述。
    2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伊丽莎白·诺尔‐纽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 :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中提出
    3谢新洲王宇,“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MODERN COMMUNICATION 2003年第6期
    4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
    1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第5页
    1 Shain, Yossi,Tamara Cofman Wittes:Peace as a Three‐Level Game: The Role of Diasporas in Conflict Resolution in Ambrosio, Thomas. 2002. "Ethnic identity group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aeger Publishers
    1安德鲁·查得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37页
    1安德鲁·查得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年4月,第32页
    1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8‐310页
    1莱斯格著,李旭沈伟译,《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1 Herbert A. Simon,”Information 101: It’s not what you know ,It is how you Know it,”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1998),p30‐33
    2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3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徐伟新: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6]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
    [7]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63
    [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3](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4](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15](英)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
    [1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7](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4](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
    [25](英)边沁:政府片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6](英)密尔:论自由,北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
    [27](英)密尔: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8](英)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9](德)尼采: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0](德)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1](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
    [33](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34](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
    [36](法)萨特: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 2007
    [37](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8](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9](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4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4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
    [43](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4](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5](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6](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7](美)德沃金:南京:至上的美德,江苏人民出版社会,2003
    [4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9](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0](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2003
    [51](法)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
    [52](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北京:三联书店,2001
    [53](法)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4](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55](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
    [56](美)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7](美)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8](美)亨廷顿:民主的危机,香港:求实出版社,1989年4月版
    [59](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0](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1](美)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2](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
    [63](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4](英)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5](美)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66](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7](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68](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9](美)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1](美)萨托利:民主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72](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73](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4](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75](英)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8
    [76](美)桑斯顿:信息乌托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77](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8](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9](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0](美)杰夫.贾维斯:GOOGLE将带来什么,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81](美)比尔·唐瑟尔:在线为王,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82](美)劳伦斯.莱斯特: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3](美)IBM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84]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5] [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6]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7]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8]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9]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90]余源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6
    [9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94]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95]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6]朱日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97]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99]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5
    [100]宋惠昌: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1]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
    [10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3]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4]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5]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106]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07]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108]韩庆祥:能力本位,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09]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北京:社会科学大学出版社,2009
    [110]蔡拓: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2]上海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政策法规选编(上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3]蔡海宁: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14]阿拉姆斯等:网络交易平台法律实务指引(上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5]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6]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7]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8]俞可平: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9]邱业伟:信息网络与民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20]孙占利:电子订约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21]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2]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23]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4]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黄胜进:《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匡瑾璘王丽丽张舒:《网络交往中的异化现象分析》,《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李国华:《网络交往的二重性及其对策》,《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5.计宏亮黄友生:《对网络交往中个性异化的反思》,《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6.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石海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构建网络交往的意义》,《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3期
    8.张诗曼:《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下的网络交往初探》,《商场现代化》2011年03期
    9.甘再清王静梅:《网络交往与人类自由的实现》,《前沿》2010年14期
    10.赵仁青:《论网络交往主体的异化与重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11.陈朝娟:《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0期
    12.李惠:《网络时代下的网络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解析》,《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13.杨广林:《网络交往存在的哲学悖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4.李志红陈雅莲:《网络交往——中介的革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5.陶东风:《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16.张倩于海艳:《探索和谐网络交往的伦理原则》,《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7.李志红齐超:《网络交往的伦理思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8.周成龙邢云文:《网络交往实践:交往实践的新形态》,《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1.曾玉梅:《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两种理论路径下网络社会交往的结构分析》武汉大学2010年
    2.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吉林大学2006年
    3.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4.侯志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吉林大学2006年
    5.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Abouchar,K., and Henson, J.(2000)”The World Wide Web as Political Public Space.”Paper presented to the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March. Agre, P.E.(2002)“Real‐Time Politics: The Internet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Information Society 18(5),pp.311‐31
    6. Dutton, W.H. (1999)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7. Davis,R.(1999) The Web of Politics: 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8. Gillies,J.,and Cailliau,R.(2000) How the Web Was Born: The Story of the World Wide Web(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9. Gurak,L.J.(1997) Persuasion and Privacy in Cyberspace: The Online Protests over Lotus Market Place and the Clipper Chip(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10. Hafner,K., and Lyon,M.(1996) Where Wizards Stay Up Late: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11. Laudon,K.C.(1974) Computers and Bureaucratic Reform: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Urban Information Systems(Wiley, New York).
    12. Margolis, M., and Resnick,D.(2000) Politics As Usual: The Cyberspace“Revolution”(Sage, London).
    13. Marsden, C.T(ed.)(2000) Regulating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Routledge, London) Naughton,J.(1999)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uture: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Weidenfeld and Nicholson, London).
    14. Noam,E.(2003)“The Internet: Still Wide Open and Competitive”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Issue Brief 1(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Oxfor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