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契合:民族认同在两种村落模式间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湖北省鹤峰县中营乡三家台蒙古族村为研究个案,以三家台部氏蒙古族在两种村落模式间所表现出的民族认同为联系视角,并对其进行历时性比较研究后,我们发现这一支蒙古族在民族认同上表现出了差异与契合的二重性特点,即三家台蒙古族村的部氏蒙古族在不同时期不同村落模式中,其民族认同要么是以祖先和家族认同为主,要么是以民族身份认同为主,期间二者兼而有之,但各有侧重,而其契合性则表现为:两种村落模式下民族认同的主体没变,依然是部氏族人,认同的形式依然不出祖先认同、家族认同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圈子。接着,笔者对同一民族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村落模式间的民族认同所表现出的二重性进行了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三家台部氏蒙古族在民族身份认同的相关方面表现出了差异与契合的二重性特点。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三家台蒙古族村的部氏蒙古族在适应时空变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需要所致;二是三家台蒙古族村的部氏蒙古族与周边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利益交锋所致。从客观方面来看,也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不同的历史背景所致;二是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致。
     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为第一章,分三个小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理由及选题意义;第二节是与此研究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三节对文章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五章进行。第二章主要对文章研究个案——三家台蒙古族村的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主要回顾了蒙古族的发展历史,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三家台蒙古族村的部氏蒙古族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历史建构;第四章把部氏蒙古族的家族活动和社区状况纳入两大历史背景之中并运用民族认同理论中的根基论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述及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三家台蒙古族村成立前后的历史状况,把三家台蒙古族村成立前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置于国家——民族建构背景之下,并运用民族认同理论中的工具论对这支蒙古族及其成立三家台蒙古族行政村的心理动机进行了相关讨论;第六章主要运用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中的比较法,对作为同一民族主体的三家台蒙古族村的部氏蒙古族在两种不同村落模式间的民族认同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从而指出其差异与契合之处,并结合历史人类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较为合理的解读。最后一部分为结语,该部分主要在前文资料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揭示了民族认同在不同村落模式间的变迁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民族认同研究对国家民族政策制定以及民族关系处理方面的重要性。
This paper takes HeFengxian camp township in Hu-Bei province Three setsMongolian village as a case and takes the ethnic identity in two village models shownby BuShi Mongolian as to contact angle and carries on the comaprison, that is, afterthrough makes diachronic comparison to the ethnic identity of same nation indifferent village models, we find that the Mongolian i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borrowsthe differences and agree with dual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ree sets of Mongolianvillage of Mongolian'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different villages mode, the nationalidentity is either ancestors and family identity is given priority to, or national identityis give priority to, during both, but each has records, and the correspondence isbehaved for: two villages mode of ethnic identity, main body did not change, it is stillthe department clan, the identity of the ancestors still form identity, and family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circle. Then, the author of the same nationalitysubject in different time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of village model shown the dualcharacter of reflection, the result of the reflection i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which caused the three sets of Mongolian identity in the nation's related show thedifferences and agree with du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mainly includes two factors, one is the three sets of Mongolian village of Mongolianin time and space transform to Fahrenheit in the process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needsto be caused by; Two is three sets of Mongolian village of Mongolian's and thesurrounding his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of interests caused by theexchange. From the objective perspective, also mainly include two factors, one is the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different caused by;2it is caused by different humane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art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rom the structure: the first part of theintroduction is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re is three sections in it. The first quarterarticle mainly inttroduces the background, reasons and meaning of chooseing thetopic. The second section is mainly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lated to this field. The thirdsection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udy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The sencondpart is a main part, chapter five points. The second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maincase the green situation of three sets of Mongolian. Chapter3mainly reviewed theMongolian development hisory, and comined with the relevent historal genre toconstruct historicall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department’s Mongolian in threesets of Mongolian village during the green period. In the third chapter basically puts the departments activities and community of Mongolian family situation into twogreat history background and use the foundation theory of ethnic identity theroy todiscuss and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before and after established the three sets of Mongolian village. Then takes theproblems existed in two period into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country andnation. And use a tool theory of ethnic identity theory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motivation which the Mongolian and Mongolian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establishedthree sets of Mongolian village have exsits. Chapter6mainly uses the comparisonresearch among common research of nationalities to make a diachronic comparisonresearch to as the same nation to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hree sets of Mongolianvillage of Mongolian’s in two different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of village,and pointsout its differences and fit in, and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to make a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change of the father’s houses and national expression. The last past is the conclusion,which reveals the changeable regular of ethnic identity in different villages mainly onthe basis of previous materials and discusses. The last part is epilogue, this part of themain in the above material analysis and discusses, and on the basis of ethnic identityrevealed in different villages mode of change between law, and based on this, thenational identity research emphasize to the state national policy making and ethnicrelation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eatment.
引文
②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穆朝阳:《三家台蒙古村落调查记》,《寻根》,2010年第3期。
    ②唐胡浩,杨光宗:《三家台蒙古族村<部氏族谱>续谱活动的现代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参见唐胡浩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族村的个案研究》。
    ①费孝通著,戴可景译:《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甘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②雷翔,龙子建:《清代西部开发的民间文本——建始龙氏族谱个案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吴雪梅:《清代民族边缘地区宗族组织的形成与乡村社会转型——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中心的考察》,《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①(美)明恩薄著,秦悦译:《中国人的素质》,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②(美)葛学溥著,周大鸣译:《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③(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④(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清)顾彩,高润身主笔校注:《容美纪游注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①参见穆朝阳:《三家台蒙古村落调查记》,《寻根》,2010年第3期。
    ②注:以下内容参见《部氏族谱》。
    ①注:碑文并无标点,文章中标点系笔者为了断句方便而加。
    ②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①注:武陵地区是指湘、鄂、渝、黔四省(市)的接壤地带,国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
    ②注:根据徐扬杰的研究,自宋明以降,家族是在中国民间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制度体系。宋代之后的近代家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敬宗收族,人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办法是建祠堂和置族田。祠堂以敬宗,族田以收族。祠堂从精神上、族田从物质上团结宗族,从而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达到收族的目的。——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①同治《桑植县志》卷8。
    ②师范《滇系》。
    ③参见田敏著:《土家族土司兴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20页。
    ④光绪《利川县志》卷1。
    ①同治《宜昌府志》卷3。
    ①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道光)《施南府志》卷10,风俗志。
    ④孙秋云,崔榕:《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注:以下文中引文资料来自《部氏族谱》。
    ①注: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
    ①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②图道多吉主编:《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③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④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⑤注:以下内容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①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①图道多吉主编:《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②参见图道多吉主编:《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59页。
    ①注:本小节参见于唐胡浩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村的个案研究》。
    ②参见戚攻:《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本土化特征及趋势》,《理论学刊》,2001年第5期。
    ③(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④参见唐胡浩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村的个案研究》。
    ①注:以上事件引自唐胡浩的博士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族村的个案研究》。
    ②参见唐胡浩的博士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村的个案研究》中第五章中的相关总结。
    ③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④(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22页。
    ①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①宇晓:《瑶族的汉式姓氏和字辈制度——瑶汉文化涵化的一个横断面》,《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5年第4期,第113页。
    ②注:本小节所引用的数据均为现今三家台蒙古村成立前的三家台村的统计数据,本数据主要来源于鹤峰县退休干部祝锋所编写的《容美散论》一书。当时的三家台村的总户数为86户,总人口为364人,其中蒙古族194人,该数据中未包含附近几个村组的蒙古族人,由于三家台村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其他几个村组的蒙古族村民各方面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差不大,所以以上这些数据基本能反映出现今三家台蒙古村当年的整体状况。
    ③注:这里的两份表格及其数据转引自唐胡浩的博士论文:《民族认同变迁与现代性重构——三家台蒙古族村的个案研究》。
    ①注:由于考虑到论文中关于人名处理的需要,故选择人名首字母大写方式来处理。
    ②注:该表统计人数按村中年龄11岁以上的人,总人数为284人,其中还包括小学在读的学生。
    ①注:以上内容皆出自《鹤峰县志》(民国版),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收藏,1980年版。
    ①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重修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②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注:关于国家民族建构理论的定义及其内涵参见李安山先生的《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亚非论坛:《西亚非洲》双月刊,西亚非洲杂志社,2002年第4期。
    1.阿斯钢,特·官布扎布译:《蒙古秘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陈心林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武水流域一个土家族社区的实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3.费孝通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费孝通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7.鹤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鹤峰县志》,1990年版。
    8.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9.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马戎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4.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5.乔健,李沛良等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宋蜀华,陈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蒙古史纲要》,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8.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
    19.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0.王明珂著:《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1.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3.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庄孔韶著:《银翅: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6.祝锋著:《容美散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1.穆昭阳:《三家台蒙古村落调查记》,《寻根》,2010年第3期。
    2.唐胡浩:《三家台蒙古族村<部氏族谱>续谱活动的现代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唐胡浩:《民族自治村成立中的多方力量博弈——兼论民族认同意识衰落的历史根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唐胡浩:《论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唐胡浩:《民族认同研究回顾》,《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王志清:《从蒙古族人名特征看农区蒙古族文化变迁——以辽宁西部阜新地区烟台营子村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王志清:《集体的“再习俗化”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形成的民族志——以阜新烟台营子村为例》,《学术交流》,2010年第5期。
    8.王志清:《农区蒙古族村落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演变——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王志清:《农区蒙古族的语言态度与身份意识——以辽宁西部阜新地区的烟台营子村为例》,《西部蒙古论坛》,2010年第3期。
    10.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1.周建新,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马戎:《试论民族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3.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4.李强:《影响中国人口流动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5.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思考》,《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
    16.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7.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18.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9.罗贤佑:《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20.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1.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2.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3.彭兆荣:《无边界记忆——广西恭城平地瑶“盘王婆”祭仪变形》,《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24.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5.张伟明:《历史记忆与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26.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7.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论》,《南开学报》,2008年第5期。
    28.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南开学报》,2005年第5期。
    29.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1.祁进玉:《不同情境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家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刘娜:《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理路解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惠泽宇:《民族自身性与国家公民性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钟梅燕:《裕固族的族际通婚研究——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Abner Cohen,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 Hausa Migrants in Yoruba Tow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Charles Keyes ed.: The Dialectic of Ethnic Chang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ton Press.
    1981.
    3.Anthony D. Smith,1999, National Ident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1991, p.12. Mythsand Memories of the 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Charles Keyes: 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Concept of Ethnic Group, Ethnicity3:3:1976.
    5.Gunnar Haaland,“Economic Determinants in Ethnic Prpcesses,” in Ethnic Groups andBoundaries.
    6.J.G.A.Pocock,〝The Zdeal of citizenship since Classical Times〞,in TheorizingCitizenship,Edited by Ronald Beiner,1995,sate Unicer sity of New York Press,originally appearedin Queen’s Quarterly,Vol.99,No,1(spring1992).
    7.Leo A. Despres,“Ethnicity and Eesource Competition in Guyanese Society,” in Ethnicity andResource Competition in Plural Societies, ed. By Leo A. Despres, Paris: Mouton Publishers,1975.
    8.Michael Moerman,“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American Anthroplogist1965.
    9.Nathan Glazer&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Oxford Advanced Leamea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0xford University,ThirdEdition,1974.
    11.Paul R.Brass,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New Delhi,SagePublication,1991.
    12.Richard Schermerhom: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1970.
    13.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Grolier In corporated,International edition.vol.10,1997.
    14.Werner Sollors, Theories of Ethnicity: A Classical Read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