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在社会金融生活中扮演着“准法律”的角色并在维护社会金融秩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貌,而且还可为当今社会规治民间借贷乱象提供历史参考。
     民间借贷习惯是关于民间借贷的习俗、惯例。认识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构成,需首先对这一时期民间借贷有一大致了解。本文正文开始即从负债率、负债额、借贷来源、借贷用途等四方面阐述了民国时期民间借贷概况。
     对民国时期民间借贷概况作了介绍后,本文描述和分析了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构成。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私人借贷、典当借贷、合会借贷、预卖(买)及赊借。其中,私人借贷的内容包括金钱借贷和实物借贷;典当借贷包括不动产典当、动产典当与典妻;合会借贷包括融资性合会、储蓄性合会、保险性合会、慈善性合会。
     在借鉴“法”的生成机制模式下,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机制可具体化为生成的原因、进路和资源。原因主要体现为利益、道义、政治和风土人情等。进路主要体现为借贷主体间的博弈,既包括债权人内部的博弈、债务人内部的博弈,也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博弈。其中,债权人内部的博弈可用智猪博弈模型来分析,债务人内部的博弈可以用囚徒博弈模型来解释,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可以用鹰鸽博弈模型来说明。民间借贷契约是生成民间借贷习惯的主要资源,借贷契约的扩散使得具有双边效力的契约条款逐渐转化为具有多边效力的民间借贷习惯。
     民间借贷习惯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规制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可细化为民间借贷习惯的自治调整机制、互治调整机制和他治调整机制;社会规制机制可细分为以信用为媒介的惩罚机制、以地位为媒介的压制机制和以关系为媒介的笼络机制。由于诸多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得民间借贷习惯的效用得以发挥,减少了借贷纠纷的发生。
     随着历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民间借贷习惯逐渐演化为现今社会中的多种借贷习惯。习惯从属于文化,借鉴文化的演化机制,可将民间借贷习惯的演化机制分为濡化机制与播化机制。在演化的当代形态方面,本文重点考察了一则借贷纠纷中所显现出来的习惯和借贷市场内的借贷习惯,通过对它们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比较研究,本文确证了现今通行的借贷习惯是源自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判断。
     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主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植根于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民间借贷习惯主要呈现出利益、道义和政治相互交织的图景;在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运作和演化过程中,其与借贷契约是紧密交融在一起的;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是借贷双方相互博弈而成,从而民间借贷习惯展现出了“近代民法”的特点。
In the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ivate lending customs played an associate law role in social finance field and played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finance order. Making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problem can attribute to know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radition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s well as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in administering the state of chaos.
     The private lending custom is some custom on private lending. It is necessary that to know the rough view of private lending in the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fore knowing the private lending custom at these days. The paper, at first, elaborates the rough view in lending cause, leverage, debts, and lending purpose. After that, the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shape of lending custom. Its contents include three aspects:common lending, pawn,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 Common lending includes money lending and lending in kind. Pawn includes mortgage land-house, wife, and chattels.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 includes financing, savings, insurance, charity.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customary norms of private lending custom mainly embodies mechanism of customary norms of private lending custom as cause, access, and source of generating mechanism by means of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law. Cause mainly reports interest, morality, politics, and local color. Access mainly reflects games between two groups, including game in the creditors and game in the debtors as well as game in the creditor and debtor.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ustoms includes mechanism of marketable regulation of customs of social regulation of customs. Especially, the mechanism of marketable regulation is divided into autonomous regulation. That is, regulation of mutual governance, and third-party regulation.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regulation is divided into punitive mechanism mediated by rural credit. Deposit mechanism mediated by social position and drawing over mechanism mediated by re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customs in the days of Republic of China evolve and expand to each customs of lending in today's society. The culture contains the customs, so we can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historical evolvement. With regard to contempor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folk lending is showing three main habit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s:roote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rural society, the private lending used to present a major interests,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of interlacing picture; In the private lending habits of the generation, the operation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with its loan agreement is closely joined togeth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private lending customs is to hire the lord a group interactive game, and paivate lending custom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ivil law".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3页。
    ②闵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③[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50页。
    ⑤“五朵金花”,起初称为“五朵花”,为(?)伯赞1957年时首次提出。“五朵金花”具体是指: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和汉民族形成问题。有关“五朵金花”史学研究范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参见张越:《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载《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①关于“新文化史”研究范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参见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该文分“西方新文化史中的日常生活”、“中国文化史与社会史的对接”、“中国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日常生活应是社会文化史的基础”四部分就“新文化史”的生成、历史、现状、走向等问题做了梳理。其中,还引用介绍了大量的当前国内外“新文化史”研究群体及其著述。
    ②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④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①岳谦厚、张玮:《传统、转型与革命: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一种模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
    ①中国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全国民间借贷利率学术研讨会综述》,《金融与经济》,1986年,第7期。
    ②张继焦:《民间借贷、民间信用与金融制度变迁》,《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③王含丹:《一种传统民间资金借贷形式:民间合会》,《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4期。
    ④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
    ⑤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⑥姜朝旭:《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⑦高玲:《浅谈“民间借贷”》,《西安金融》,1998年,第11期。
    ⑧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笔者之所以没有选用其它类似网络出版数据库检索系统,原因在于中国知网在学界有很大知名度:之所以没有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来检索,原因在于此系统检索出的结果有重复。
    ②吕美颐:《近代中国民事习惯在稳定家庭方面的社会功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①谢哲胜、常鹏翱、吴春岐:《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②俞江:《民事习惯对民法典的意义--以分家析产习惯为线索》,载易继明:《私法(第五辑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③蒋铁初:《明清民事习惯的证据功能》,《北方论从》,2007年,第4期。
    ④李哲:《民事习惯在法律实践中的意义》,《理论界》,2008年,第2期。
    ⑤王烈候:《民事习惯与民法渊源关系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⑥许中缘:《体系化的民法与法学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贝。
    ⑦周成奎:《中国法律年鉴2008》,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2008年版,第881页。
    ⑧高洪宾、邵增兴:《我国民法典与民事习惯关系探究》,载张礼洪、高富平:《民法法典化、解法典化和反法典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⑨赵万一:《相邻关系》,载王利明:《物权法名家讲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⑩谢晖:《精英、乡治与民间习惯》,载谢晖:《法林望道》,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①李岩:《中外名人名言精选》(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②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武昌平民借贷习惯》,《中外经济周刊》,1925年,第132期。
    ④倪松年:《吴江农民借贷概况》,《苏农》,1930年,第5期。
    ⑤《山东高密潍县之农村借贷》,《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4期。
    ⑥童德兴:《南京农民借贷方法》,《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
    ⑦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中国农村》,1935年,第6期。
    ⑧刘宣:《南宁市近郊农民借贷调查之所见》,《统计月报》,1935年,第11-12期。
    ⑨刘宣:《南宁市近郊农民借贷调查之所见》,《统计月报》,1936年,第11-12期。
    ⑩范烟桥:《应用作文法(借贷契约)》,《自修》,1938年,第28期。
    11朱博能:《中国农村间之借贷情况》,《东南经济》,1941年,第4期。
    12安希伋:《陕西农家借贷调查》,《中农月刊》,1942年,第8期。
    ①张羽生:《贵州之农村借贷》,《中农月刊》,1945年,第9期。
    ②《上海之典押业》,《社会月刊》,1929年,第12期。
    ③杨思温:《太仓钱会调查》,《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年,第2期。
    ④曹为祺:《海安乡村之合会制度》,《农村合作》,1937年,第4期。
    ⑤韩德章:《浙西农村之借贷制度》,南京:社会调查所,1932年。
    ⑥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北平:燕京大学经济学系,1935年。
    ⑦周仲陶:《借贷之意义》,《银行周报》,1924年,第45期。
    ⑧虞佑棠:《借贷的研究》,《商学期刊》,1929年,第4期。
    ⑨哲明:《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借贷问题》,《新中华》,1933年,第8期。
    ⑩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工商半月刊》,1935年,第14、15、16期。
    11李树青:《中国农民的借贷》,《民族》,1935年,第7-12期。
    12胡善元:《李景汉先生<定县农村借贷调查>略评》,《中国农村》,1935年,第11期。
    13包超时:《我国农民借贷的利率问题》,《钱业月报》,1936年,第7期。
    14卢显能:《中国农村借贷问题的研究》,《农村经济》,1937年,第3-4、5期。
    15刘自强:《中国平民借贷制度研究》,《文化建设》,1937年,第7期。
    16卢显能:《中国农村借贷问题的研究》,《农村经济》,1937年,第3-4、5期。
    17朱博能:《农村借贷利率之比较》,《闵政月刊》,1941年,第1期。
    18陶士奇:《借贷之原理》,《商学研究》,1942年,第1期。
    19严静山:《借贷相对辩》,《裕民》,1942年,第3期。
    ①王宗培:《中国合会方式之分类》,《银行周报》,1928年,第26、27、29期。
    ②季茀:《典当与农业金融之关系》,《东省经济月刊》,1929年,第2期。
    ③汤怡:《改革典当与救济农村》,《中国经济评论》,1934年,第7期。
    ④张孟昭:《乡村典当与农村仓库之比较》,《钱业月报》,1934年,第12期。
    ⑤朱轶士:《从合会之优点说到信用合作》,《农行月刊》,1936年,第6期。
    ⑥周启邦:《中国合会制度之检讨》,《中央银行月报》,1936年,第8-12期。
    ⑦陆国香:《中国之典当》,《银行周报》,1936年,第2、3、5、8、9、10、1l期。
    ⑧孙少川:《钱会研究及改造》,《乡村运动周刊》,1937年,第9期。
    ⑨龙友:《论农村之典当事业》,《企业周刊》,1943年,第15期。
    ⑩陈雪笙:《典当论》,《福建省银行季刊》,1946年,第3期。
    11中国农民银行农业金融设计委员会:《典当问题》,《中农月刊》,1947年,第7期。
    12陈新:《典当的今昔》,《商业月报》,1947年,第3期。
    13王宗培:《中国之合会》,南京:中国合作学社,1931年。
    14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5宓公干:《典当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年。
    ①韩德章、詹玉荣:《旧中国农村的高利贷》,《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
    ②郑庆平:《中国近代高利贷资本及其对农民的盘剥》,《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4期。
    ③二帆:《国民党统治时期浙江的高利贷》,《浙江金融》,1987年,第5、6期。
    ④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⑤李金铮:《论1938—1949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合作社的借贷活动》,《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Z3期。
    ⑥李金铮:《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农民借贷的停滞与缓解措施》,《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
    ⑦李金铮、邓红:《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
    ⑧李金铮:《私人借贷的新方式——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互借”运动初探》,《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①李金铮:《论1938-1949年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农贷》,《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②李金铮:《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
    ③李金铮:《民国乡村私人、店铺借贷的信用方式——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④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⑤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⑥俞如先:《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⑦俞如先:《清代民国时期闽西培田民间借贷利率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⑧俞如先:《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⑨俞如先:《清代民国时期闽西培田民间借贷利率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⑩彭凯翔、陈志武:《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11俞如先:《民间典当的中人问题:以清至民国福建闽西为视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2黎志刚:《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秩序——以民国云南为中心的考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3陈峥、宋永忠:《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借贷的特点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4刘启强、陈峥:《近代广西乡村民间借贷利率结构特点分析》,《沧桑》,2011年,第4期。
    15郑永福、李道永:《清末民初民间借贷中的民事习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①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②任传东:《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历史演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③钱浩、蒋映铁:《民国时期的浙江典当业》,《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④刘秋根:《明清民国时期典当业的资金来源及资本构成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⑤王裕明:《清末民初典当业当簿剖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⑥李金铮的《20世纪20-40年代典当业的衰落——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⑦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的典当业》,《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⑧张琼:《民国时期政府对四川典当业的管理与监督》,《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⑨张琼、杨天宏:《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的类别及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
    ⑩吴秉坤:《清至民国徽州田宅典当契约探析——兼与郑力民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1俞如先:《民间典当的中人问题:以清至民国福建闽西为视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2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业述论》,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13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4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5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6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7李建文:《中国典当制度研究——基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8徐畅:《“合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①单强、咎金生:《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②郑永福:《近代中国民事习惯中的合会与互助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常见合会种类及特点》,《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④吕利:《中国近代民间合会述略》,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⑤官正艳:《中国近现代合会研究——以法文化的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⑥靳艳:《中国近代合会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⑦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⑧李金铮:《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高利贷的比较》,《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⑨李金铮:《旧中国高利贷与农家关系新解——以长江中下游乡村为中心》,《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⑩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第5期。
    11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2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研究》,兰州大学硕硕士论文,2006年。
    13李金铮:《信用的坚守与危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民偿还债务之浅析》,《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14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5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16李金铮、戴辛:《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网络的形成考略——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李金铮:《金融互助组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冀中定县的摇会》,《中国工商业、企融史的传统与变迁——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②李金铮、邓剑:《在国家、社会与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③曲彦斌:《中国典当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④曲彦斌:《中国典当》,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⑤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⑥曲彦斌;《典当文献研究选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⑦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⑧李金铮:《民国时期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⑨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⑨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①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25日。
    ②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③[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81页。
    ①[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9页。
    ②陈支平、张先清:《读史为文廿余载—陈支平教授访谈录》,第12页。
    ①[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页。
    ②民间借贷之所以发生,其最大原因莫过于穷困。民国时期,各地民间借贷十分活跃,这与大多人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关。据日本学者田中忠夫指出:“据张镜予氏的结论,中国全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是在贫乏线以下的;但是依据依据最近的调查,例如江苏、浙江两省之丰饶地方的农家有百分之四十三.二至百分之五十九.四是尚且有收支不相偿的。这种农家,……只得照此差额的负债而一面补充,一面糊口而已。”(田中忠夫:《中国的农家经济及负债》,林缵存译,《农声》,1932年第160期。)
    ③需要说明的是,本章所述各地借贷多指农村农家农户之家发生的民间借贷。
    ④吴承禧:《中国各地的农民借贷》,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5日。
    ⑤数理推算公式:1×80%×60%。
    ⑥这一负债率与清末各地农家农户负债率大体相当。时人保珹指出:“我国农村负债的情形,……各省现金借贷家数占总家数百分比大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最低者为百分之四十一,最高者达百分之七十七。二
    ①《邵武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书》,《协大农报》,1946年,第3-4期。
    ①刘宣:《南宁市近郊农民借贷调查之所见》,《统计月报》,1935年,第11-12期。
    ②张羽生:《贵州之农村借贷》,《中农月刊,1945年,第9期。
    ①参见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342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第38贝。
    ②卢显能:《中国农村借贷问题的研究》,《农村经济》,1937年,第5期。
    ③参见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5页。
    ④《民国三十三年各省农村粮食借贷》,《中农月刊》,1945年,第4期。
    ⑤《农民负债情形之一例》,《合作讯》,1927年,第18期。
    ①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1982年,第108页。
    ②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第848页
    ③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第133贝。
    ④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金融志》(初稿),1984年,137页。
    ⑤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⑥茹春浦:《农民的负债与整理》,《农村合作》,1937年,第4期。
    ①《中华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第37页。
    ②铜山县民众教育馆:《铜山县八里屯农村经济调查报告》,《教育新路》,1932年,第12期。
    ①孙枋:《南京汤山249农家经济调查》,《教育与民众》,1934年的,第1期。
    ②《皋塘区百户农家负债之情形》,《教育与职业》,1930年,第110期。
    ③[日]田中忠夫,林缵春译,《中国的农家经济及负债》,《农声》,1932年,第160期。
    ④徐渊若:《农村负债整理问题之商榷》,《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年,第2期。
    ⑤刘宣:《南宁市近郊农民借贷调查之所见》,《统计月报》,1935年,第11-12期。
    ⑥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⑦程炳华:《南郑农民的负债状况》,《农业推广通讯》,1943年,第2期。
    ①李金铮:《民国时期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②菇春浦:《农民的负债与整理》,《农村合作》,1937年,第4期。
    ③王洪法:《我国农民负债之特质》,《文化建设》,1936年,第6期。
    ①张羽生:《贵州之农村借贷》,《中农月刊》,1945年,第9期。
    ②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载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45984页。
    ③郑槐:《我国目下之乡村借贷情形》,《农林新报》,1936年,第16期。
    ④王天予:《无锡北夏区的农村经济》,《农行月刊》,1935年,第11期。
    ①《邵武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书》,《协大农报》,1946年,第3-4期。
    ②[匈]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神州国光出版社1932年版,第426页。
    ③[日]田中忠夫,林缵春译,《中国的农家经济及负债》,《农声》,1932年,第160期。
    ①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中国农村》,1935年,第6期。
    ①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贝。下引用同书以《报告录》代替之。
    ②《山东高密潍县之农村借贷》,《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4期。
    ①《报告录》,第348页。
    ②《报告录》,第387页。
    ③《报告录》,第387页。
    ④《报告录》,第400贝。
    ⑤《报告录》,第399贝。
    ①《报告录》,第345页。
    ②《报告录》,第348页。
    ③《报告录》,第354页。
    ④《报告录》,第348页。
    ⑤《报告录》,第371页。
    ⑥《报告录》,第504页。
    ①《报告录》,第590页。
    ②《报告录》,第598贞。
    ③《报告录》,第371页。
    ④《报告录》,第376页。
    ⑤《报告录》,第512页。
    ⑥《报告录》,第584页。
    ⑦《报告录》,第376贝。
    ⑧《报告录》,第377页。
    ⑨《报告录》,第379页。
    ①《报告录》,第380页。
    ②《报告录》,第458页。
    ③《报告录》,第557页。
    ④《报告录》,第594页。
    ⑤《报告录》,第399页。
    ⑥《报告录》,第409页。
    ⑦《报告录》,第548页。
    ①童德兴:《南京农民借贷方法》,《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
    ②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工商半月刊》,1935年,第15期。
    ③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工商半月刊》,1935年,第15期。
    ④童德兴:《南京农民借贷方法》,《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
    ⑤《报告录》,第346页。
    ①《报告录》,第363页。
    ②《报告录》,第363页。
    ③《报告录》,第362页。
    ④《报告录》,第537-538页。
    ⑤《报告录》,第421页。
    ⑥《报告录》,第436页。
    ⑦《报告录》,第450页。
    ⑧湖北省襄樊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樊市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431页。
    ⑨荆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荆州地区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
    ①《报告录》,第406页。
    ②《报告录》,第563页。
    ③《报告录》,第566页。
    ④四川省简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简阳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345页。
    ⑤《报告录》,第601页。
    ⑥《报告录》,第598页。
    ⑦《报告录》,第364页。
    ⑧《报告录》,第372页。
    ①《报告录》,第376页。
    ①《报告录》,第376页。
    ③《报告录》,第379页。
    ④《报告录》,第396贝。
    ⑤《报告录》,第397页。
    ⑥《报告录》,第403页。
    ⑦《报告录》,第453页。
    ⑧《报告录》,第519页。
    ⑨《报告录》,第585页。
    ①《报告录》,第346页。
    ②《报告录》,第352页。
    ③《报告录》,第365页。
    ④《报告录》,第385页。
    ⑤《报告录》,第568页。
    ⑥《报告录》,第352页。
    ⑦《报告录》,第380页。
    ①《报告录》,第343页。
    ②《报告录》,第377页。
    ③《报告录》,第386页。
    ④《报告录》,第390贝。
    ①《报告录》,第486页。
    ②《报告录》,第389页。
    ③《报告录》,第571页。
    ④《报告录》,第503-504页。
    ⑤《报告录》,第603页。
    ⑥《报告录》,第526页。
    ①《报告录》,第536页。
    ②《报告录》,第543页。
    ③《报告录》,第348页。
    ④《报告录》,第349页。
    ⑤《报告录》,第537页。
    ⑥《报告录》,第543页。
    ①《报告录》,第583页。
    ②《报告录》,第352页。
    ③《报告录》,第354页。
    ④《报告录》,第345页。
    ①《报告录》,第373-374页。
    ②《报告录》,第345页。
    ③《报告录》,第364页。
    ④《报告录》,第392页。
    ⑤《报告录》,第395页。
    ①《报告录》,第389页。
    ②《报告录》,第389页。
    ③《报告录》,第346页。
    ④《报告录》,第346页。
    ⑤《报告录》,第434页。
    ⑥《报告录》,第346页。
    ⑦《报告录》,第374页。
    ①《报告录》,第397页。
    ②《报告录》,第604页。
    ③《报告录》,第367页。
    ④《报告录》,第393页。
    ⑤《报告录》,第373页。
    ⑥《报告录》,第385页。
    ⑦《报告录》,第381页。
    ⑧《报告录》,第387页。
    ①《报告录》,第372页。
    ②《报告录》,第377页。
    ③《报告录》,第377页。
    ④《报告录》,第348页。
    ⑤《报告录》,第348页。
    ⑥《报告录》,第397页。
    ⑦《报告录》,第372页。
    ⑧《报告录》,第604页。
    ①《报告录》,第372页。
    ②《报告录》,第430页。
    ③《报告录》,第384页。
    ④《报告录》,第345页。
    ⑤《报告录》,第345-346页。
    ⑥《报告录》,第346页。
    ⑦《报告录》,第605页。
    ⑧《报告录》,第386页。
    ⑨本文所指“实物借贷”,系一宽泛的概念,借贷过程中,凡出借与偿还涉及实物的借贷,都视为实物借贷。
    ①《报告录》,第346-347页。
    ②《报告录》,第351页。
    ③泌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泌阳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03页。
    ④《报告录》,第367页。
    ⑤《报告录》,第373页。
    ⑥《报告录》,第373页。
    ①《报告录》,第374页。
    ②《报告录》,第379页。
    ③《报告录》,第396页。
    ④《报告录》,第403页。
    ⑤《报告录》,第391页。
    ⑥《报告录》,第401页。
    ⑦《报告录》,第402页。
    ⑧《报告录》,第439页。
    ①《报告录》,第440页。
    ②《报告录》,第443页。
    ③《报告录》,第512页。
    ④《报告录》,第569-570页。
    ⑤《报告录》,第570页。
    ⑥《报告录》,第576-577页。
    ⑦《报告录》,第577页。
    ⑧《报告录》,第577页。
    ①《报告录》,第599页。
    ②《报告录》,第351页。
    ③《报告录》,第386-387页。
    ④《报告录》,第592页。
    ⑤《报告录》,第594页。
    ①《报告录》,第362页。
    ②《报告录》,第365页。
    ③《报告录》,第367页。
    ④《报告录》,第421页。
    ⑤《报告录》,第430页。
    ①《报告录》,第443页。
    ②《报告录》,第347页。
    ③《报告录》,第426页。
    ④《报告录》,第471-472页。
    ①《报告录》,第374页。
    ②《报告录》,第395页。
    ③《报告录》,第437页。
    ④《报告录》,第437页。
    ⑤《报告录》,第438页。
    ⑥《报告录》,第491页。
    ①《报告录》,第563页。
    ②《报告录》,第564页。
    ③《报告录》,第569页。
    ④《报告录》,第589页。
    ⑤《报告录》,第381页。
    ⑥《报告录》,第445页。
    ⑦《报告录》,第449页。
    ①《报告录》,第505灭。
    ②《报告录》,第386页。
    ③《报告录》,第391页。
    ④《报告录》,第393页。
    ⑤《报告录》,第439页。
    ⑥《报告录》,第434-435页。
    ①《报告录》,第449页。
    ②《报告录》,第508页。
    ③《报告录》,第509页。
    ④《报告录》,第391页。
    ⑤《报告录》,第422页。
    ①《报告录》,第54页。
    ②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2011页
    ①陈娟英、张仲淳:《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王支援,尚幼荣,王强:《故纸拾遗》(卷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安丘市委员会学宣文史委员会:《安丘文史资料》(第17辑),2001年,页265.
    ①《报告录》,第156页。
    ②《报告录》,第167页。
    ③《报告录》,第333页。
    ④《报告录》,第138页。
    ⑤《报告录》,第107页。
    ①《报告录》,第42页。
    ②《报告录》,第83页。
    ③《报告录》,第144页。
    ④《报告录》,第323页。
    ⑤《报告录》,第321页。
    ⑥《报告录》,第323页。
    ①《报告录》,第122页。
    ②《报告录》,第142页。
    ③《报告录》,第319页。
    ④《报告录》,第236贝。
    ⑤《报告录》,第244页。
    ⑥《报告录》,第319页。
    ①《报告录》,第315页。
    ②《报告录》,第321页。
    ③《报告录》,第236页。
    ④《报告录》,第255页。
    ①《报告录》,第237页。
    ②《报告录》,第244页。
    ③《报告录》,第254页。
    ④《报告录》,第37页。
    ⑤《报告录》,第21页。
    ⑥《报告录》,第307页。
    ①《报告录》,第301页。
    ②《报告录》,第254页。
    ③《报告录》,第323页。
    ④陈娟英、张仲淳:《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⑤陈娟英、张仲淳:《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贝。
    ①《报告录》,第122页。
    ①参见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参见宓公干:《典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00-201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金融》,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③黄文兴:《汉中当铺》,载近代中国典当业编委会:《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①徐静君:《哈尔滨典当业忆旧》,载近代中国典当业编委会:《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②赵景亨:《对兰州当铺的回忆》,载近代中国典当业编委会:《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③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参见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②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载近代中国典当业编委会:《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①参见徐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②山东省嘉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嘉样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5页。
    ③对于合会之起源,似乎没有盖棺论定,各持己见。郑启福通过考证,得出结论:“作为民间金触互助形式的中国合会,雏形于汉代,成型于唐代,初步发展于宋代。”(详见郑启福:《中国合会起源之考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章主旨不在于就“合会”作细微研究,所以,在此就不再就学界其他观点进行罗列。前引观点,仅作参考。
    ④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台北:华世出版社1978年版,页388。
    ⑤知非:《如皋的摇会》,《农行月刊》,1937年第1期。
    ⑥对于合会,依据不同,分类不同。另有“伸缩会类”、“标会类”、“堆积会类”、“缩金会类”、“杂类”之分。可参见王宗培:《中国合会方式之分类》,《银行周报》(上、中、下),1928年第26、27、29期。《银行周报》电子扫描版,可通过“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获取。其网址:http://www.dachengdata.com/search/toRealIndex.action。
    ①寿勉成、郑厚博:《中国合作运动史》,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17页。
    ②陈醉云:《农村经济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8页。
    ①《报告录》,第447-448页。
    ②《报告录》,第521页。
    ③《报告录》,第476-477页。
    ①《报告录》,第533页。
    ②《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③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页。
    ④何兹全、郭良玉:《三论一谈:何兹全、郭良玉伉俪自选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⑤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余融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387页。
    ①民国时期,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曾统一,“洋”与“钱”并行。“洋”,即银元,“钱”,即铜元。
    ②净因:《淮安的摇会制度》,《晨光》,1934年,第36期。
    ③参见王宗培:《中国之合会》,南京:中国合作学社1931年,第23-24页。
    ④《报告录》,第356页。
    ①李柳溪:《定县摇会的研究)(一),《民间》半月刊,1937年,第3期。
    ②沈致和:《标会之研究》,《商专月刊》,1936年,第6期。
    ③《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56期。
    ④赵子云:《旧时南京的标会》,《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5期。
    ①《报告录》,第515页。
    ②《报告录》,第364贝。
    ③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25页。
    ④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264。
    ①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贝。
    ②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①《报告录》,第379页。
    ②《报告录》,第565页。
    ③《报告录》,第566页。
    ④《报告录》,第578页。
    ⑤《报告录》,第578页。
    ⑥《报告录》,第369页。
    ①杨思温:《太仓钱会调查》,《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年,第2期。
    ①《报告录》,第404页。
    ②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168页。
    ①李金铮:《民国时期乡村借贷关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第264页。
    ②《报告录》,第578页。
    ③《报告录》,第578页。
    ④《报告录》,第445页。
    ①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②李金铮:《民国时期的乡村借贷关系——队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第132页。
    ③李金铮:《民国时期的乡村借贷关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第133页。
    ④冯和法:《中国农产物的原始市场》,《中国农村》,1934年,第3期。
    ⑤《报告录》,第573页。
    ⑥钱兆雄:《商业资本操纵下的无锡蚕桑》,《中国农村》,1935年,第4期。
    ①张宗弼:《浙江平湖农业经济调查》,《统计月报》,1929年,第3期。
    ②《报告录》,第377页。
    ③《报告录》,第569贝。
    ④《报告录》,第508页。
    ⑤《报告录》,第479灭。
    ⑥《报告录》,第374-375页。
    ①《报告录》,第512页。
    ②《报告录》,第381页。
    ③《报告录》,第597页。
    ④李金铮:《民国时期的乡村借贷关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第134页。
    ⑤郑槐:《我国日下之乡村借贷情形》,《农林新报》,1936年,第16期。
    ①《报告录》,第507页。
    ②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第46041-46042页。
    ③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第429、946页。
    ④吴辰仲:《浙江义乌县农村概况》,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9日。
    ⑤《报告录》,第389页。
    ⑥《报告录》,第572页。
    ①《报告录》,第598页。
    ①依照黄宗智的观点,由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适用的领域被称为“第三领域”,它是处于国家与社会、国家正式法律与农村非正式法之间的一个独立空间。
    ②F·W·梅特兰:“历史看上去确实是一张无接缝的网”。转引自[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序言)第2页。
    ③Friedrich A.Ilayek, Law,Legislation,and Liberty,Volume 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P82.
    ④周旺生:《法理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① Bruce. L. Benson:Custom Law with Bivate Means of Resolving Disputes and Dispensing Justiee:A Decription of a Modern System of Law and Order without State Coerction,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1990(3).
    ②[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序第8页。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李老黑口述,2011年8月。
    ②《报告录》,第244页。
    ③《报告录》,第287贝。
    ④吴向红:《典之风俗与典之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页。
    ①吴向红:《典之风俗与典之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页。
    ②《报告录》,第342页。
    ③《报告录》,第348页。
    ④《报告录》,第432页。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李老黑口述,2010年8月。
    ②俞江:《一张兴隆票:一个小家庭的破产故事》,《上海书评》,2009年2月22日。
    ①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民国政府颁布“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第348页。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④《报告录》,第138页。
    ①《报告录》,第333页。
    ①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丁“合作”经济学构想一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载《经济学研究))2000年第5期,第60-67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14页。
    ③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中共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1982年,第372页。
    ④《上杭民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转引自:《中国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1页。
    ①当前,已经有学者对高利贷问题给予了重新解读,其代表作及观点可参见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第5期。
    ②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1996年版,第62页。
    ③本书编写组:《淮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④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十地改革文件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60页。
    ①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王庄村张新房口述,2010年7月。
    ②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宋文玉口述,2010年8月。
    ①[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龚厚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社会科学杂志》,1946年,第1期。
    ①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宋文玉口述,2010年8月。
    ②开封市企明区水稻乡陈坟村陈德昌口述,2010年8月。
    ③《土地问题和反富农政策》(1931年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页。
    ④《反富农斗争的决义案》(1930年9月),江西省档案馆:《中同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7页。
    ⑤《江西苏区中共省委工作总结报告》(1932年5月),江丁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6页。
    ①何高潮:《地主、农民与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45页。
    ①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8页。
    ②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李三望口述,2010年8月。
    ②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9页。
    ①孙兆霞:《吉昌契约文书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40页。
    ①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①谢晖:《法律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②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宋文玉口述,2010年8月。
    ③C.K.Allen,LawinthcMaking,oxford:Clarcndonprcss,1966,P102 103.
    ①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张宝仓口述,2010年8月
    ②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王林敏:《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④汪丁丁:《在经济学和哲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灭。
    ①韦森:《经济学与哲帝: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中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②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③[德]埃克哈特·施里特:《习俗与经济》,秦海、杨煌东、张晓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整体多元效应,来源于演化博弈论学者培顿·杨,他认为虽然两个社会或者社群是从同一原初状态进行演化的,但在经过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这两个社会或者社群中所运行的可能是不尽相同的习惯,,从而培顿·杨就把不同地域“异化”习惯的这一演化机制称之为“整休多元效应”。
    ①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②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③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柏法律思想研究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①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①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思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页。
    ②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22页。
    ② Parisi Franceseo, the Formation of Customary Law (2001). George Mason Law &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01-06.
    ①[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②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78-79页。
    ①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宋文玉口述,2010年8月。
    ①[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②姚建宗、李宪明:《试论法律行为的社会控制》,《经济·社会》,1994年第2期。
    ①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9-80页。
    ②[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68页。
    ③George Simmel, The Number of Members as Determining the Sociological Form of the Group转引自[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
    ④[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①参见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10页。
    ①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单寨村张宝仓口述,2010年8月。
    ②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38-39页。
    ①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王庄村张新房口述,2010年7月。
    ②有关“社会嵌入”的具体理论,可参见其著作《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主要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也就是新经济社会学以及关系管理学的一些主要理论概念,运用其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过去以及现在的某些经济现象。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丘复主纂: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九《礼俗志》。
    ②民国档案:“赎典房屋”卷,全宗号106,案卷号688,宁化县档案馆藏,转引自俞如先:《民间典当的中人问题:以清至民国福建闽西为视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③[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8页。
    ④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李老黑口述,2010年8月。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赵清盘口述,2010年8月。
    ②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王庄村张新房口述,2010年7月。
    ③桑本谦:《私人间的监控与惩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②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2—19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②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③此处所言“会社”,即前文所提到的“合会”。
    ④[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贝。
    ⑥[英]S·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张守东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赵清盘口述,2010年8月。
    ②于语和:《简述民间法约束力的来源和表现》,谢晖、陈金钊:《民间法心》(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祉2004年版,第19页。
    ③王月峰:《民间社会权威演变初论》,谢晖、陈余钊:《民间法》(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④[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⑤[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7 页。
    ①陈鹏忠:《犯罪的民俗控制》,谢晖、陈金钊:《民间法》(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②周锦章:《角色危机与社会紧张:民国时期北平平民自杀样本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王庄村张朝富口述,2010年7月。
    ①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赵清盘口述,2010年8月。
    ②[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龚厚军译,上海: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③[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7页。
    ④[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龚厚军译,上海: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128页。
    ①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思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网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页。
    ②常明明《解放初期新区农民借贷的停滞与缓解措施》,《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3期。
    ①黄鉴晖:《中国钱庄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②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2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①习惯与文化,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些,借用文化的演化机制来解释习惯的演化机制是可以的。
    ②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文化的演化机制可以从“文化拟子”、“濡化机制”、“播化机制”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有关文化的演化机制,可以参见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7页。
    ③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 Goodenough 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in Report of the Sceenth Annual Round Table Meeting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Studies, 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①Kecsing. R.M. Theories of Culture转引自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0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载詹姆斯·A.道等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蒋文华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对于文化演化机制的探讨,本文主要借鉴了韦森先生的论述。具体参见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7页。
    ②钟年:《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①Dawkins.R.The selfish Gene转引自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①秋风:《立宪的技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③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李老黑口述,2010年8月。
    ①张永和:《信仰与权威:诅咒(赌咒)、发誓与法律之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当前,合会、典当、预卖(买)、赊借等传统借贷形式虽然在广大农村地区比较少见。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吴岗村现在已经没有这些借贷形式。所以,文中仅以私人借贷为例对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历史演化形态作一初步分析。
    ③仅从笔者所在村庄看,最近三年中以粮食、牲畜等实物为借贷对象的民间借贷非常少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处就不再以实物借贷进行举例分析。
    ①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思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5页。
    ①参见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①[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赵荣潜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71页。
    ①《报告录》,第514页。
    [1]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流县志》。
    [3]丘复主纂:民国《武平县志》。
    [4]王宗培:《中国之合会》,南京:中国合作学社,1931年
    [5]韩德章:《浙西农村之借贷制度》,南京:社会调查所,1932年。
    [6]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7]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8]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燕京大学经济学系,1935年。
    [9]必公干:《典当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年
    [10]陈醉云:《农村经济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11]寿勉成、郑厚博:《中国合作运动史》,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3]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
    [14]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台北:华世出版社1978年版。
    [15]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1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三辑),中共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1982年。
    [18]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本书编写组:《淮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2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2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4]江苏省金融志编辑室:《江苏典当钱庄》,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陈益民:《典当与拍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6]曲彦斌:《中国典当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8]曲彦斌:《中国典当》,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年。
    [29]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0]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49——1952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
    [32]姜朝旭:《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汪丁丁:《在经济学和哲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6]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1996年版。
    [37]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38]王铭铭、王思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何高潮:《地主、农民与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山东省嘉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嘉祥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4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3]曲彦斌:《典当文献研究选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44]李岩:《中外名人名言精选》(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45]何兹全、郭良玉:《三论一谈:何兹全、郭良玉伉俪自选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4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安丘市委员会学宣文史委员会:《安丘文史资料》(第17辑),2001年。
    [47]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48]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2—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9]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谢晖、陈余钊:《民间法》(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4]秋风:《立宪的技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谢晖、陈金钊:《民间法》(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7]周旺生:《法理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黄鉴晖:《中国钱庄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9]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0]桑本谦:《私人间的监控与惩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4]张永和:《信仰与权威:诅咒(赌咒)、发誓与法律之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王支援,尚幼荣,王强:《故纸拾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66]陈娟英、张仲淳:《厦门典藏契约文书》,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67]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8]谢晖:《法律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9]吴向红:《典之风俗与典之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0]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王林敏:《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2]李金铮:《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农民借贷的停滞与缓解措施》,《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
    [73]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74]李金铮:《信用的坚守与危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民偿还债务之浅析》,《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75]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76]李金铮:《金融互助组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冀中定县的摇会》,《中国工商业、金融史的传统与变迁——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1]周仲陶:《借贷之意义》,《银行周报》,1924年,第45期。
    [2]《武昌平民借贷习惯》,《中外经济周刊》,1925年,第132期。
    [3]王宗培:《中国合会方式之分类》,《银行周报》,1928年,第26、27、29期。
    [4]《上海之典押业》,《社会月刊》,1929年,第12期。
    [5]虞佑棠:《借贷的研究》,《商学期刊》,1929年,第4期。
    [6]张宗弼:《浙江平湖农业经济调查》,《统计月报》,1929年,第3期。
    [7]季茀:《典当与农业金融之关系》,《东省经济月刊》,1929年,第2期。
    [8]《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56期。
    [9]倪松年:《吴江农民借贷概况》,《苏农》,1930年,第5期。
    [10]哲明:《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借贷问题》,《新中华》,1933年,第8期。
    [11]净因:《淮安的摇会制度》,《晨光》,1934年,第36期。
    [12]童德兴:《南京农民借贷方法》,《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
    [13]《山东高密潍县之农村借贷》,《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4期。
    [14]杨思温:《太仓钱会调查》,《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年,第2期。
    [15]冯和法:《中国农产物的原始市场》,《中国农村》,1934年,第3期。
    [16]汤怡:《改革典当与救济农村》,《中国经济评论》,1934年,第7期。
    [17]张孟昭:《乡村典当与农村仓库之比较》,《钱业月报》,1934年,第12期。
    [18]李树青:《中国农民的借贷》,《民族》,1935年,第7-12期。
    [19]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中国农村》,1935年,第6期。
    [20]吴辰仲:《浙江义鸟县农村概况》,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9日。
    [21]钱兆雄:《商业资本操纵下的无锡蚕桑》,《中国农村》,1935年,第4期。
    [22]刘宣:《南宁市近郊农民借贷调查之所见》,《统计月报》,1935年,第11-12期。
    [23]陆国香:《湖南农村借贷之研究》,《工商半月刊》,1935年,第14、15、16期。
    [24]胡善元:《李景汉先生<定县农村借贷调查>略评》,《中国农村》,1935年,第11期。
    [25]沈致和:《标会之研究》,《商专月刊》,1936年,第6期。
    [26]郑槐:《我国目下之乡村借贷情形》,《农林新报》,1936年,第16期。
    [27]包超时:《我国农民借贷的利率问题》,《钱业月报》,1936年,第7期。
    [28]朱轶士:《从合会之优点说到信用合作》,《农行月刊》,1936年,第6期。
    [29]周启邦:《中国合会制度之检讨》,《中央银行月报》,1936年,第8-12期。
    [30]陆国香:《中国之典当》,《银行周报》,1936年,第2、3、5、8、9、10、11期。
    [31]知非:《如皋的摇会》,《农行月刊》,1937年第1期。
    [32]曹为祺:《海安乡村之合会制度》,《农村合作》,1937年,第4期。
    [33]孙少川:《钱会研究及改造》,《乡村运动周刊》,1937年,第9期。
    [34]刘自强:《中国平民借贷制度研究》,《文化建设》,1937年,第7期。
    [35]李柳溪:《定县摇会的研究)(一),《民间》半月刊,1937年,第3期。
    [36]卢显能:《中国农村借贷问题的研究》,《农村经济》,1937年,第3-4、5期。
    [37]范烟桥:《应用作文法(借贷契约)》,《自修》,1938年,第28期。
    [38]朱博能:《农村借贷利率之比较》,《闵政月刊》,1941年,第1期。
    [39]朱博能:《中国农村间之借贷情况》,《东南经济》,1941年,第4期。
    [40]严静山:《借贷相对辩》,《裕民》,1942年,第3期。
    [41]陶十奇:《借贷之原理》,《商学研究》,1942年,第1期。
    [42]安希伋:《陕西农家借贷调查》,《中农月刊》,1942年,第8期。
    [43]龙友:《论农村之典当事业》,《企业周刊》,1943年,第15期。
    [44]张羽生:《贵州之农村借贷》,《中农月刊》,1945年,第9期。
    [45]陈雪笙:《典当论》,《福建省银行季刊》,1946年,第3期。
    [46]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社会科学杂志》,1946年,第1期。
    [47]陈新:《典当的今昔》,《商业JJ报》,1947年,第3期。
    [48]中国农民银行农业金融设计委员会:《典当问题》,《中农月刊》,1947年,第7期。
    [49]韩德章、詹玉荣:《旧中国农村的高利贷》,《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
    [50]郑庆平:《中国近代高利贷资本及其对农民的盘剥》,《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4期。
    [51]中国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全国民间借贷利率学术研讨会综述》,《金融与经济》,1986年,第7期。
    [52]二帆:《国民党统治时期浙江的高利贷》,《浙江金融》,1987年,第5、6期。
    [53]钟年:《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54]姚建宗、李宪明:《试论法律行为的社会控制》,《经济·社会》,1994年第2期。
    [55]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56]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载《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57]钱浩、蒋映铁:《民国时期的浙江典当业》,《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58]徐畅:《“合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59]张继焦:《民间借贷、民间信用与金融制度变迁》,《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60]王裕明:《清末民初典当业当簿剖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1]刘秋根:《明清民国时期典当业的资金来源及资本构成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62]李金铮:《论1938—1949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合作社的借贷活动》,《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23期。
    [63]李金铮、邓红:《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
    [64]李金铮:《论1938—1949年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农贷》,《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65]李金铮:《私人借贷的新方式——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互借”运动初探》,《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66]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丁“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载《经济学研究))2000年第5期。
    [67]赵子云:《旧时南京的标会》,《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5期。
    [68]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69]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的典当业》,《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70]单强、咎金生:《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71]李金铮:《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高利贷的比较》,《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72]李金铮:《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
    [73]李金铮:《20世纪2040年代典当业的衰落——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74]李金铮:《民国乡村私人、店铺借贷的信用方式——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75]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6]岳谦厚、张玮:《传统、转型与革命: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一种模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7]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民国政府颁布“年利20%”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78]闵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79]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80]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1]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82]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第5期。
    [83]李金铮、戴辛:《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网络的形成考略——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4]王含丹:《一种传统民间资金借贷形式:民间合会》,《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4期。
    [85]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6]常明明:《解放初期新区农民借贷的停滞与缓解措施》,《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3期。
    [87]郑永福:《近代中国民事习惯中的合会与互助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8]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常见合会种类及特点》,《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89]张琼:《民国时期政府对四川典当业的管理与监督》,《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0]俞如先:《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借贷利率研究——以闽西培田为例》,《江西师范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91]俞如先:《清代民国时期闽西培田民间借贷利率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2]彭凯翔、陈志武:《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93]张琼、杨天宏:《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的类别及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
    [94]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25日。
    [95]周锦章:《角色危机与社会紧张:民国时期北平平民自杀样本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96]吴秉坤:《清至民国徽州田宅典当契约探析——兼与郑力民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97]俞如先:《民间典当的中人问题:以清至民国福建闽西为视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8]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99]李维庆:《近现代中国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77]俞江:《一张兴隆票:一个小家庭的破产故事》,《上海书评》,2009年2月22日。
    [78]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79]张越:《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载《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80]刘启强、陈峥:《近代广西乡村民间借贷利率结构特点分析》,《沧桑》,2011年,第4期。
    [81]李金铮、邓剑:《在国家、社会与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82]黎志刚:《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秩序——以民国云南为中心的考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3]陈峥、宋永忠:《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借贷的特点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84]郑启福:《中国合会起源之考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85]郑永福、李道永:《清末民初民间借贷中的民事习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86]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1]Parisi Franceseo, the Formation of Customary Law (2001). George Mason Law & Eeonomies Research Paper.
    [2]C.K.Allen, LawintheMaking, oxford:Clarendonpress,1966.
    [3]Friedrich A. Hayek,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4][美]约翰·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6][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8][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9][美]哈罗德·J.伯尔曼,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0][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詹姆斯·A·道等编著,黄祖辉、蒋文华主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英]S·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张守东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4][日]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5][法]爱弥儿·涂尔干,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7][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北京: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埃里克·A-波斯纳,沈明译:《法律与社会规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德]埃克哈特·施里特,秦海、杨煌东、张晓译:《习俗与经济》,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20][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21][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毙厚军译:《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