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本体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哲学上的本体论开始发展出直观、体验、诗思等不同于传统思辨的、类似文学的新思想方法,逐渐形成超越主客对立形而上学的趋势。本论文以这一趋势为严格学理背景,以文学本体论为中介,尝试建构小说本体论。在超越形而上学的现代视野中,小说本体论研究存在在小说中的显现,这一显现过程也是小说与存在的对话过程,而后者已经是小说的存在方式,即小说本体。论文吸收二十世纪意识哲学和解构哲学的学理成果,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入手,把小说的存在方式看作虚构意识和换喻语言这两极之间的动态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中,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富有多层次情感逻辑的小说世界被理性看护下的想像活动运作出来,它具体地显现出了客观的、富于深刻人文关怀的存在。
     第一章确立起小说本体论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有效性研究立场。这一立场以是否超越形而上学为界限,由文学的生成性、理论的生成性、文学与理论的不容性、文学与理论的相容性四个命题依次组成,贯穿始终,创造性统领起整部论文。
     第二章给出小说本体论建构的哲学性学理基础。从纵向历史层面和横向逻辑层面依次入手,详细地梳理哲学上的本体、本体论概念的本义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义,考察今天如何在超越形而上学这一根本立场上合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
     第三章分析文学与本体论的不容性。揭示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哲学优越于文学的地位及作为其形成根据的主客二分思维,进而探讨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指出形而上学并未耗尽本体论的内涵,文学有助于激发出本体论这种现代内涵。
     第四章分析文学与本体论的相容性。文学相容于本体论的通道是语言。我们充分吸收二十世纪“语言论转向”的学理成果后发现,文学语言的非工具性力量的显现,和本体论超越形而上学的现代追求是一致的,文学本体论由此成为可能。
     第五章分析小说本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本体论的生成性、文学的可区分性、小说超越形而上学的突出优势性、小说在泛文学时代的存在合法性这四个方面。
     第六章分析小说与文学本体论的不容性。不容既显性体现于小说本体的本质化,也隐性体现于对小说存在的本质主义理解,必须先清除这些形而上学成分。
     第七章分析小说与文学本体论的相容性。作为本论文的重点,本章集中探讨存在在小说中的显现,以及小说与存在的对话,由此分别引出小说和故事、语言的关系,在对虚构意识和换喻语言的动态交流的详尽考察中,自然引出小说本体。
     第八章从创作实践和接受实践这两维检验小说本体理论。展示小说本体如何在丰富多彩的小说实践中不断获得生命力。这也是建构一种现代文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小说本体论为新世纪人们寻求更美好的生存前景,提供了一块思想的基石。
Since the 1850s, Ontology has developed some new methods such as intuition, experience, poetic thinking, etc. These method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peculative ways, but are similar to literature. Hence it leads to the trend that metaphysical thinking model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has been gradually transcended. This dissertation is firmly set in thi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aking the Literary Ontology as intermediary agent, and makes an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ontological research of fiction. In the modern view of post-metaphysics, the ontological research of fiction focuses on the process that existence emerges in fiction. This process embodies a dialogue between fiction and existence, and it is nothing but the existential way of fiction. We call it the existence of fiction. This dissertation absorb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conscious philosophy and deconstructive philosophy in the 1900s, and embark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language, approaching the existence of fiction as dynamic exchange between imaginary consciousness and metonymic language. In this exchange, a new world of multi-layers of emotional logic that surpasses the realistic world is created out of the imaginative activity under the guide of reason. It is a world that sheds light on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profound humanistic concern. This dissertation has eight chapters. It is supposed to put forwar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eking of better future prospects in the new century.
引文
[1]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170页。
    [2]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3]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在页。
    [4]谢泼德:《美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5]怀特海:《观念的冒险》,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6]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7]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1]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3页。
    [2]芒索:《闺中女友》,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3]福克纳:《创作源泉与作家的生命》,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4]博尔赫斯:《文学只不过是游戏》,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41页。
    [5]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6]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7]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8]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9]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10]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1]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3]布鲁姆:《影响的焦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5]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46、254、49、362、382、17、362页。
    [2]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页。
    [3]王纪人:《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2-57页。
    [4]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例如从中西方思想源头看,苏格拉底认为须先论证为何人的本性不能单凭自然本原来解释,孔子却认为用宗法人伦的道德原理就能直接抓住人的本性(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101页),据此可能的是,西方人在批评一种理论前先解释清楚理论是什么,中国人则习惯率先表达对一种理论的否定态度。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17页。近世西方和当代中国都注意到了这个客观事实,并将之概括为“实践理性主义”(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2页)、“实用理性”(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5页)等。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2]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页。
    [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7页。
    [4]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5]卡弘:《哲学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87页。
    [6]弗兰克:《实在与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79-485页。
    [1]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2]古留加:《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4页。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页。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页。
    [5]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页。
    [6]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页。
    [7]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册,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8]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9]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0]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1]亚马多:《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2]罗曼·罗兰:《弗洛伊德与文学创作》,见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3]科塔萨尔:《像星球一样》,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386页。
    [4]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文学》,见艾略特等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5]桑塔亚那:《诗与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6]加塞尔:《什么是哲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页。
    [7]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1页。
    [1]王元骧:《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见《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王元骧:《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见《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1]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3]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4]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15页。
    [1]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2]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1]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2]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3]牛顿:《何为科学真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2]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3]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4]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7页。
    [5]阿德勒:《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6]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导言第7页。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94页。
    [2]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3]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4]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05-306页。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9页。
    [1]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2]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4页。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1]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5页。
    [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45页。
    [3]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4]胡寨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5]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6]一些学者认为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即经验世界。这一论断尚须辨析。胡塞尔在批评伽利略和霍布斯的主观性学说后接着指出:“如果我们生活的直观世界只是主观的话,那么,关于前科学和科学以外的生活的、与生活的实际存在相关的全部真理就失去了其价值。只有当这些真理含糊地表明(尽管是虚假的),在这个可能的经验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超越于它的自在的东西,它们才不会成为无意义的。”(《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可见,倘排除误译的可能,胡塞尔有时也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普遍因果性世界称为“经验世界”,在这种意义上讲,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是对立的;这当然不同于被胡塞尔在另一处地方和“感性世界”划上了等号的“经验世界”(同上书,第258页),在那儿,经验世界才等于生活世界,不妨来比较其定义和生活世界定义的高度一致性:“经验世界——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将之作为现实的经验世界来拥有的世界,作为赋予世界这个词以惟一原始意义的世界。”(同上书,第256-257页)其实,这种区分既见证了生活世界的狭义与广义之分,也说明了我们上一节谈到的经验的两种形态。
    [7]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8]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9]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10]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11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1]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248页。
    [3]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3页。
    [5]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2]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3]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7页。
    [4]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5]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6]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1]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2]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170页。此句中译似有问题:“在一般叙事体系里存在着一种未经批判的形而上学成分,它赋予了一种样式——叙事——以对其他样式的霸权,即小叙事的一种使它们能够逃脱合法性丧失的危机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主语是“一股叙事体系”,即大叙事,是它在对其它样式行使霸权从而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最后分句误把小叙事当成了主语,小叙事成了至高权威的具有者,这和利奥塔本意相悖,若在“小叙事”前加一“对”字,句意就清楚了。
    [3]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0页。
    [4]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9页。
    [5]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页。
    [6]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4页。
    [7]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5页。
    [8]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3页。
    [1]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9页。
    [2]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3页。
    [1]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4-75页。
    [2]泰勒:《形而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3]怀特海:《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4]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页。
    [5]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6]罗素:《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3页。
    [7]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8]詹姆士:《多元的宇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2-113页。
    [9]伊斯雷尔:《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1页。
    [1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1 潘尼卡:《看不见的和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1]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3]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4]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5]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导言第4页。
    [7]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1]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页。
    [2]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3]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4]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5]怀特海:《观念的冒险》,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6]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7]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礼2002年版,第25页。
    [1]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6页。
    [2]莫洛亚:《艺术与生活》,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0页。
    [3]约翰逊:《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8页。
    [4]方方:《面对评论家》,见林建法、傅任编选:《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7页。
    [5]毕飞宇:《我们是一条船上的》,见姜广平编:《经过与穿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6]王安忆:《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7]格拉斯:《与乌托邦赛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6页。
    [8]杜拉斯:《写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9]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10]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1 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1页。
    12 陈染:《不可言说》,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1]里德:《现代艺术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205页。
    [3]里德:《现代艺术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113页。
    [4]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5]奈莫洛夫:《诗人谈诗》,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1页。
    [6]瓦莱里:《文艺杂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7]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8]卡夫卡:《卡夫卡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页。
    [9]弗莱:《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1]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页。
    [3]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4]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3页。
    [5]瓦肯罗德:《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页。
    [6]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周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7]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8]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1]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页。
    [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5]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6]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11页。
    [7]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页。
    [4]沃林:《存在的政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1-152页。
    [5]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6]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8页。
    [7]值得一提的是,和这个观点的人文良知和关怀比起来,中国学界的接受态度要逊色得多,同样面对海德格尔“真理即非真理”这句含糊表述,一些对严格思辨缺乏兴趣的中国学者只用“亦见亦隐”四个字同义反复、小求甚解地随意打发了它(钱锤书:《管锥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页)。这种有趣对比其实展示了西方与中国对待理论的价值论立场和知识论立场之分,对此的深入探讨将颇具意义。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2]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0页。
    [3]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页。
    [4]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6页。
    [5]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页。
    [6]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5页。
    [7]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8]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9页。
    [9]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10]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5页。
    [1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1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1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1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15]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16]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6页。
    [17]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页。
    [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4]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5]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6]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7]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8]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9]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10]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6页。
    [12]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1]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27页。
    [1]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7页。
    [1]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2]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4]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5]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6]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40页。
    [7]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8]蒂里希:《政治期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9]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9页。
    [10]别尔嘉耶人:《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3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1页。
    [1]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6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3]柏拉图:《克拉底鲁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4]巴门尼德:《论自然》,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0页。
    [5]巴门尼德:《论自然》,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1-53页。
    [6]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7]柏拉图:《斐德罗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62页。
    [1]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4页。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5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7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7]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8]亚罩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8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3]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页。
    [4]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2页。
    [5]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9页。
    [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7页。
    [7]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0页。
    [8]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9页。
    [9]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4页。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1、300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2页。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9页。
    [4]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0-761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6]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2页。
    [7]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4-765页。
    [8]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68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0]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8页。
    11 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页。
    [1]这种运动相当于物理运动。
    [2]这种运动相当于化学运动。
    [3]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4页。
    [1]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3页。
    [2]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5页。
    [3]布兰:《柏拉图及其学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页。
    [4]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5]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6]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1]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2]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3]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4]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5]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6]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7]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8]柏拉图:《智者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9]陈康译注:《巴曼尼德斯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1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311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我认为苗力田译本下面这句译文的后半部分不妥:“思辨科学比其他学科更受重视,神学比其他思辨科学_史受重视。”(同上书,第121页)吴寿彭先生指出,在亚早士多德为思辨科学划分出的三种具体学问中,“神学”指天文学(《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37页),我同意这一解释,因为从上文看,神学与数学、物理学并列,同属包含在思辨科学范围内的自然哲学,而非指高于思辨科学的关于神的学说,亚氏只强调没有一种科学比神高尚,却未说没有一种科学比神学高尚,质言之,思辨科学与神学不是对立并举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就此而言,苗力田先生译作“神学比其他思辨科学更受重视”似易引起混乱。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1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98页。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1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l-63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页。
    [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1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1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5]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8]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1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129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16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1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18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9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20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10]亚坐上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1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1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16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1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18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19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20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2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2页。
    [1]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188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8页。
    [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6]波爱修:《波尔费留(引论)注释》,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3页。
    [1]安瑟尔漠:《宣讲》,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1-243页。
    [2]高尼罗:《为愚人辩》,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4-250页。
    [3]阿奎那:《神学大全》,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1-254页。
    [4]阿奎那:《哲学大全》,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两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7-268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6]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7]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9]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0]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1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页。
    1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1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15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3]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4]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6]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7]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9]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0]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1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8页。
    1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5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9页。
    16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7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8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19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20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2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2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7页。
    2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25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26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27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3]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4]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6]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304页。
    [7]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9]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0]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0页。
    1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1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1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6页。
    15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140、155、188、230、260页。
    16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185页。
    17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5页。
    18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9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20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2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1]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页。
    [3]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4]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6]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7]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9]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10]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
    1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1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1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1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15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16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17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18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19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20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1]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3]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4]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6]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219页。
    [7]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9]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10]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11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12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13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页。
    14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1]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2页。
    [3]黑格尔以范畴为知性概念,海德格尔住谈论范畴时同样小排除这一层内涵,只足把知性进一步视为在者,这从海氏在谈论在者时频频使用与黑格尔逻辑学重要概念一致的“知性”概念这点即可见出。根据三联书店1999年版《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统计,海氏对“知性”一词的使用达十九次之多,分别见第172、212、299、322、329、334、335、336、338、353、355、356、359、360、375、381、428、446、459页。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6页。
    [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1页。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2页。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0页。
    [8]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9]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4页。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0页。
    1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9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7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7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2页。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2页。
    [8]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6页。
    [9]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1页。
    [10]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6页。
    1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2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页。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1页。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4页。
    1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3-264页。
    1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8页。
    19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5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4页。
    [2]海德格尔:《存存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_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5页。
    [5]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4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页。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0页。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页。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页。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2页。
    1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2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1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6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3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92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4页。
    [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6页。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页。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9页。
    [10]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4页。
    1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3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362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8页。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9页。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7页。
    1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页。
    1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1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8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9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0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6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4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6、358页。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0页。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51—52、355页。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0页。
    [10]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页。
    1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3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3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2页。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7页。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0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4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1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3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6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8、328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页。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8页。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4页。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7页。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5-226页。
    1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2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8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7页。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2页。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3页。
    1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9页。
    1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9页。
    19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3、226页。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2页。
    2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7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2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2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2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2页。注意:海德格尔在这里标举的“带庖控制的操持”与“率先解放的操持”,和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标举的遮蔽的双重方式——“拒绝”与“伪装”,显然是对应的。在这点上显示出了海氏前后思想的—贯性。参见:《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_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8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0页。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1页。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7-78页。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8、419页。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5页。
    1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9页。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9页。
    1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4页。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2页。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1页。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0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4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5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39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4页。
    [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5页。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6页。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9页。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3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另参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4页。
    [3]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另参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3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5]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271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1页。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01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注释1。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0页。
    [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页。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3页。
    [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页。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0页。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0页。
    [8]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9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3]如德国学者布鲁格编的《西洋哲学辞典》“存有学”(按:即指本体论)条下就说:“过去通用的‘本体论'则意义欠清(‘本体'与‘现象'对立),存有则包括二者并超越二者”(台北国立编译馆1976年版,第299页)。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0-1161页。
    [8]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9]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7页。李氏其它著作也流露出这种把本体和现象并举、又把现象和功能等同起来的迹象,如认为魏晋言不尽意论“要求树立一种表现为静(性、本体)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理想,其中蕴涵着动的(情、现象、功能)多样现实性”(《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又如,认为“正因为‘天人合一',中国人很难将现象与本体分离,很难完全脱离这个感性世界去追寻或信仰纯灵或超验的世界”(《历史本体论 己卯五说》,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40页),这里,本体被视为超验之物,显然是在康德意义上说的。
    [10]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8页。
    [1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33、47、119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1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1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6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7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页。
    [1]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页。
    [3]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
    [4]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通用也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一些哲学家,如克罗齐也认为“‘起源'往往指艺术事实的本质或性格”(《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按此,本源当然也可以等同于本质。
    [5]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2]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5、49、59、65页。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2]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3]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4]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5]今道友信:《美学的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礼1990年版,第45页。
    [1]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2]贝西埃:《诗学史》,百化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40页。
    [1]柏拉图:《法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6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7页。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页。
    [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4页。
    [1]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2]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3]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4]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5]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6]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7]锡德尼:《为诗辩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8]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155页。
    [1]尼采:《看哪这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尼采:《超善恶》,中央编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3]尼采:《超善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4]尼采:《超善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5]尼采:《超善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6]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5页。
    [7]尼采:《悲刎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8页。
    [8]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8页。
    [9]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0页。
    [10]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1页。
    11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5页。
    12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45页。
    13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5页。
    14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34页。
    15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51页。
    16 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7 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18 德单达:《文学行动》,中国}l:会科学…版礼1998年版,第7吹。
    [1]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0页。
    [2]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3]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4]塔比亚斯:《艺术实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5]海雷斯:《现代艺术的美学奥蕴》,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6]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7]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8]茨威格:《三大师》,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1]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主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8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4页。
    [4]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1]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2]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0-121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149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1]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65页。
    [2]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页。
    [3]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海氏反对从想像力角度去把握诗与真理,显然与其对主体性立场的超越有关,这点似尚未引起足够注意,他的原话是:“在对作品之本质和作品与存在者之真理的生发的关系的本质性洞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疑问:根据幻想和想像力来思考诗之本质——同时也即筹划之本质——是否已经绰绰有余了。”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4]索绪尔:《普通语苦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0、253页。
    [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0页。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
    [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页。
    [5]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0页。
    [7]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页。
    [8]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48页。
    [9]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6页。
    [10]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0、11、21、23页。
    11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12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239、248页。
    13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8页。
    14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7页。
    15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1页。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3页。
    [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2页。
    [3]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24页。
    [4]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210页。
    [5]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27、171、175页。
    [6]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0页。
    [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9页。
    [8]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苦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5页。
    [9]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4页。
    [10]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0、129、143、189、262、266、269页。
    11 福柯:《什么是作者》,见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12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4页。
    13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1页。
    14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8-309页。
    15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06页。
    16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87、504页。
    17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页。
    18 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91页。
    [1]霍尔:《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页。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3]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4]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0-71页。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2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4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5页。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1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0页。
    [7]亚里士多德:《解释篇》,见《工具论》上册,中国大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8]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8-192页。
    [2]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3]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97页。
    [1]穆卡洛夫斯基:《标准语言与诗的语言》,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17页。
    [2]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3]利科:《言语的力量:科学与诗歌》,见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6-304页。
    [4]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244页。
    [1]理查:《文学与感觉》,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2页。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3]爱克尔曼:《哥德对话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7页。
    [4]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三诗人书简》,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5]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
    [6]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页。
    [7]杜拉斯:《写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1]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5页。
    [2]福柯:《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6-130页。
    [3]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页。
    [2]罗素:《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0-61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4页。
    [1]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0页。
    [2]卢伯克:《小说技巧》,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2页。
    [3]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页。
    [4]贝娄:《关于美国文学和小说创作》,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5]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6]王安忆:《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1]波利亚科夫:《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0页。
    [3]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
    [4]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5页。
    [5]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7页。
    [6]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7]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7]坡林:《怎样欣赏英美诗歌》,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8]布鲁克斯:《精致的瓮》,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361页。
    [10]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11 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12 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页。
    [1]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2]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3]瓦莱特:《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8页。
    [1]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页。
    [2]莫拉维亚:《关于长篇小说的笔记》,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3]格拉斯:《君·格拉斯访谈录》,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4]博尔赫斯:《博尔赫斯七席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5]洛奇:《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隐喻和转喻》,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365页。
    [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8页。当代美国小说家塞米利安一部小说理论著作的中译本里有这样的论述:“当亚里士多德说,懂得如何写好一出戏剧的人也就懂得如何写好一部小说时,我们应耐心地读下去。”(《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这里,不是中译出了错,就是作者出了错,因为亚里士多德不可能预知在他身后近两千年才出现的小说这种东西。
    [2]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3]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4]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5]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96-297页。
    [6]贝克:《戏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1]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27页。
    [2]威尔士:《论当代长篇小说》,见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81页。
    [3]艾思林:《戏剧剖析》,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页。
    [4]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5]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25-226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页。
    [2]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4页。
    [3]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99页。
    [4]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13页。
    [5]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0页。
    [6]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3页。
    [7]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3-74页。
    [8]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7页。
    [9]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10]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94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8-50页。
    [2]杜梅齐尔:《从神话到小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7-149页。
    [3]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8页。
    [2]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2页。
    [3]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6页。
    [4]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页。
    [5]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6]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2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6页。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页。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03页。
    [1]布雷德伯里、麦克法兰:《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但这是就整体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在局部手法上,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奥斯丁和福楼拜由描绘外在世界开始转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营造,已在某种程度上开现代小说“向内转”之先河(郑树森:《小说地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布雷德伯里、麦克法兰:《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页。
    [3]扎东斯基:《“向心力”》,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2]莫里亚克:《作家的创作个性》,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3]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4]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5]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6]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9页。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5页。
    [3]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1]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88页。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1]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2]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3]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4]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4页注18。
    [1]盖利肖:《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2]博尔赫斯:《博尔赫斯七席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3]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4]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5]莫拉维亚:《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6]肖洛霍夫:《讲话》,见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页。
    [7]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6、90页。
    [1]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2]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9页。
    [3]马尔克斯:《写作是莫大的享受》,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4]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和我》,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44-745页。
    [5]水晶:《两晤钱锺书先生》,见牟晓朋、范旭仑编:《记钱锺书先生》,大连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1]韩石山:《路上的女人你要看》,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157页。
    [2]卢卡奇:《小说理论》,见《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3]卢卡奇:《小说理论》,见《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Ⅳ。
    [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下册,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2]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5页。
    [1]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三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2]金庸:《金庸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3]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3]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7页。
    [4]马尔克斯:《与略萨谈创作》,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1]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1]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2]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3]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1]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4]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5]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6]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7]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8]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9]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10]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11 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2]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3]肖洛霍夫:《作家应把握住日常生活》,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4]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5]王安忆:《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66页。
    [7]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8]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2]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3]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4]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5]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6]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1页。
    [2]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3]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4]普鲁斯特:《驳圣伯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1]伍尔芙:《普通读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2]缪尔:《小说结构》,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46页。
    [3]阿米斯:《小说美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4]阿米斯:《小说美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5]阿米斯:《小说美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1]利维斯:《伟大的传统》,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12页。
    [2]昆德拉:《昆德拉访谈录》,见艾略特等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3]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1]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2]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6页。
    [3]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4]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5]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6]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7]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1]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2]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3]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4]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5]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2]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3]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4]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5]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6]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7]德布林:《叙事体作品的建构》,见艾略特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1]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9页。
    [1]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4页。
    [1]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2]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3]莫洛亚:《从普鲁斯特到萨特》,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4]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5]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6]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页。
    [1]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7页。
    [2]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页。
    [3]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8页。
    [1]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66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3]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4]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5]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页。
    [6]韦尔蒂:《我怎样写作》,见布鲁克斯、沃伦编:《小说鉴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90页。
    [1]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2页。
    [3]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7页。
    [4]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9页。
    [5]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3页。
    [6]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7]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1页。
    [1]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2]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16页。
    [3]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52页。
    [1]杜梅齐尔:《从神话到小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8页。
    [2]钱锺书:《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4-595页。
    [3]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9页。
    [1]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3]缪尔:《小说结构》,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67页。
    [1]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2]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3]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4]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5]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6]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7]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9页。
    [8]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页。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3]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4]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5]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7页。
    [6]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7]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9页。
    [1]王蒙:《风格散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0页。
    [2]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页。
    [3]俄康纳:《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4页。
    [4]辛格:《我的创作方式》,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5页。
    [5]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和我》,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48页。
    [6]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1]奥内蒂:《我喜欢人物和气氛》,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63页。
    [2]亚马多:《我的兴趣就是讲故事》,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67页。
    [3]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5]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6]杨绛:《关于小说》,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2页。
    [7]马原:《细读精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页。
    [8]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9]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10]周大新:《列夫·托尔斯泰的劝告》,见余中先选编:《寻找另一种声音》,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11]卡彭铁尔:《小说是一种需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1]芒索:《闺中女友》,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杜卡斯:《艺术哲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1]瓦莱特:《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叶兆言:《想起了老巴尔扎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六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4]马原:《阅读大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
    [5]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6]约翰逊:《小说——形式与手段》,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670-671页。
    [1]凯尔泰斯:《英国旗》,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1]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2]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见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3]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见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1]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见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2]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3]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4]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5]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注释1。
    [1]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4]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1]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1]韩东:《小说与故事》,见林建法、傅任编选:《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294页。
    [1]乌洛贝克:《基本粒子》,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1]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4页。
    [3]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1]杜拉斯:《生活历史·词·音乐》,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87-588页。
    [1]王蒙:《狂欢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1]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3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5]这里显示出康德美学的某种矛盾。康德是并不反对情感在鉴赏判断中的地位的,《判断力批判》第一节就开宗明义指出,鉴赏判断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其根据是主观的,表象在“情感的名义下”完全关联于主体的生命感(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他反复重申这个意思,认为“美没有对主体情感的关系自身就什么也不是”(同上,第53页),鉴赏判断是“建立在一种情感上”的(同上,第129页)。但在此康德又将快适也划入情感,称为“主观的感觉”,鉴赏判断对快适的排除遂有危及自身合法性基础之嫌。联系康德美学的整体才能发现,康德之所以不反对鉴赏判断中的情感,是因为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体感觉层次(那恰是快适所依赖的情感)、已经变得普遍共通了。
    [6]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7]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8]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7页。
    [9]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9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0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8页。
    [2]康德:《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3]江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2页。
    [1]莫里森:《语言不能流汗》,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2]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0页。
    [3]陈染:《不可言说》,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4]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5]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5页。
    [1]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3]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4]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5]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
    [6]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7]退特:《论诗的张力》,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1]卢卡奇:《小说理论》,见《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90页。
    [1]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2]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7页。
    [3]罗伯—格里耶:《快照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210页。
    [4]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21页。
    [5]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7]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页。
    [8]富恩特斯:《回忆与渴望》,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604页。
    [9]俄康纳:《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页。
    [1]缪尔:《小说结构》,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84页。
    [1]缪尔:《小说结构》,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2]莫洛亚:《从普鲁斯特到萨特》,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3]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1]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1]罗伯—格里耶:《嫉妒》,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5页。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1]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页。
    [2]马尔克斯:《写作是莫大的享受》,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1]亚马多:《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2]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3]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1]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3页。
    [2]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页。
    [3]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6页。
    [4]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8页。
    [1]海明威:《“冰山”理论及其它》,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9、85页。
    [2]海明威:《“冰山”理论及其它》,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3]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4]毛姆:《巨匠与杰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1]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2]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3]德利维斯:《小说技法探究》,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872页。
    [4]伍尔芙:《班奈特先生和勃朗太太》,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5]罗伯—格里耶:《快照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6]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6页。
    [7]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8]缪尔:《小说结构》,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54、421页。
    [1]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3页。
    [2]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页。
    [1]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193页。
    [1]德布林:《叙事体作品的建构》,见艾略特等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1]杨绛:《春泥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2]帕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
    [3]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6页。
    [4]芒索:《闺中女友》,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5]沃伦:《<春寒>:一段回忆》,见布鲁克斯、沃伦编:《小说鉴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77页。
    [6]马拉默德:《创作的乐趣与报偿》,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7]海明威:《散论四题》,见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页。
    [8]辛格:《写作上最困难的是故事的构思》,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9]奈保尔:《我相信人类的良知》,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页。
    [1]格拉斯:《谈文学》,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1]莫里亚克:《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页。
    [2]阿·托尔斯泰:《感觉、视点、结构》,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6页。
    [3]爱伦堡:《谈谈作家的工作》,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4]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8页。
    [5]亚马多:《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6]别雷:《我们怎样写作》,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7]伯尔:《莱尼和卡塔琳娜·勃罗姆》,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活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8页。
    [8]马尔克斯:《写作是莫大的享受》,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239页。
    [9]福克纳:《创作源泉与作家的生命》,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10]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和我》,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45-746页。
    11 莫里亚克:《作家的创作个性》,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状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1]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3页。
    [1]兰色姆:《诗歌:本体论札记》,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1]柏拉图:《伊安篇》,见《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0页。
    [2]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3]贝西埃:《诗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4]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89页。
    [1]巴金:《谈<秋>》,见《巴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2]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1]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2]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3]徐亮:《显现与对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4]徐亮:《意义阐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5]徐亮:《文论的现代性与文学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1]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7-89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3]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5]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6]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1]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5-76页。
    [2]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页。
    [3]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4]马尔罗:《创作的意志》,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12页。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1]Gadamer:Truth and Method,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1975,95.
    [1]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萨特:《厌恶》,见《萨特小说集》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89-590页。
    [1]罗伯—格里耶:《快照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2]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391页。
    [1]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2]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2]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3]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4]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5]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1]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2]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页。
    [3]布勒东:《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页。
    [4]布勒东:《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5]布勒东:《论活生生的作品之中的超现实主义》,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6]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页。
    [7]布勒东:《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2页。
    [8]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3-67页。
    [9]布勒东:《论活生生的作品之中的超现实主义》,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
    [10]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9页。
    [1]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263页。
    [1]威尔士:《理性:传统和当代》,见《哲学译丛》2000年第4期。
    [2]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3]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6-87页。
    [2]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页。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4]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7页。
    [2]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3]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4]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5]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96页。
    [7]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97页。
    [1]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韩石山:《李健吾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3]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9页。
    [4]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0、191页。
    [5]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8页。
    [6]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6页。
    [1]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3页。
    [2]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9页。
    [3]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8页。
    [4]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6页。
    [5]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9页。
    [6]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3页。
    [1]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8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5]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6]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2页。
    [7]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2]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3]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3页。
    [4]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5]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3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5]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6]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2-65页。
    [7]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页。
    [8]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页。
    [1]康德:《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4页。
    [2]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8-70页。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1页。
    [4]理查:《文学与感觉》,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7页。
    [5]莫洛亚:《从普鲁斯特到萨特》,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1]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1]海明威:《“冰山”理论及其它》,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3]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4]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
    [5]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页。
    [1]普鲁斯特:《复得的时间》,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2]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3]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1]帕乌斯托夫斯基:《文学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1]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2]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3]Wilhelm Dilthey: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 Sciences,Detroit,1988,72.
    [4]鲍亨斯基:《当代思维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页。
    [2]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3]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4]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5]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6]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页。
    [1]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2]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1]雅努斯:《卡夫卡对我说》,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2]马尔克斯:《与略萨谈创作》,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3]西蒙:《小说——无主题故事》,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90页。
    [4]西蒙:《与记者谈小说创作》,见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册,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451页。
    [5]凯尔泰斯:《奥斯维辛中隐藏的怜悯》,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页。
    [6]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3页。
    [7]博尔赫斯:《我这样写我的短篇小说》,见艾略特等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8]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1]德布林:《叙事体作品的建构》,见艾略特等编:《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313页。
    [2]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3]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葛兆光:《汉字的魔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1]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页。
    [1]杜拉斯:《生活历史·词·音乐》,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87页。
    [2]西蒙:《小说——无主题故事》,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90页。
    [3]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4]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2页。
    [5]马尔克斯:《写作是莫大的享受》,见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淡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1]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2]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1]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1]本涅特:《论小说写作技巧》,见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92页。
    [2]阿米斯:《小说美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1]王蒙:《沪上思絮录》,见林大中等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2]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1]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1975,71.
    [2]Gadamer:Truth and Method,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1975,99.
    [3]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4]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页。
    [5]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页。
    [6]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7]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32页。
    [8]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416页。
    [9]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页。
    [10]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1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2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13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101页等。
    14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417页。
    15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页。
    16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3页。
    17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18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8页。
    [2]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5页。
    [3]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6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5]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页。
    [6]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页。
    [7]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5页。
    [8]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9]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0、73页。
    [10]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页。
    11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1页。
    12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08页。
    13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14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15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8页。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1页。
    [2]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3页。
    [3]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5]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页。
    [6]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8-89页。
    [7]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页。
    [8]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6页。
    [9]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1]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页。
    [2]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页。
    [3]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0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5]海德格尔本体论思想与神学的关系需另文专题探讨。这涉及海氏前后期思想上发生的某些变化。但在我看来,《存在与时间》一书给出的基础存在论论证,已从根本上代表了海氏的本体论思想。
    [6]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页。
    [7]米勒:《小说与重复》,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2]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1]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1]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0页。
    [2]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47页。
    [1]蒂里希:《政治期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2]克罗齐:《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3]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4]格里芬:《超越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5]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6]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7]赫施:《解释的有效性》,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页。
    [8]休斯:《新的冲击》,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
    [9]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1]弗兰克:《实在与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注释1。
    [2]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3]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4]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103页。
    [5]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2]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3]鲍温:《小说家的技巧》,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1]北村:《文学是表达内心的方式》,见姜广平编:《经过与穿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2]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68页。
    [1]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页。
    [2]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3]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4]威尔逊:《我的观念小说》,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693页。
    [5]布托尔:《长篇小说的技巧》,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549页。
    [6]马原:《阅读大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1]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8页。
    [2]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3]芒索:《闺中女友》,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4]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5]鲍温:《小说家的技巧》,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1]纳博科夫:《〈堂吉诃德〉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5-77页。
    [2]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25、243页。
    [1]徐岱:《批评的理念与姿态》,见廖可斌编:《金庸小说论争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146页。
    [2]王彬彬:《文坛三户》,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5页。
    [1]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1]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黑格尔:《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尼采:《看哪这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尼采:《超善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伊瑟尔:《虚构与想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德里达:《多重立场》,三联书店2006年版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米勒:《小说与重复》,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理查:《文学与感觉》,三联书店1992年版
    瑙曼:《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三联书店2003年版
    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8年版
    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卢卡契:《小说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卢伯克:《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杜梅齐尔:《从神话到小说》,三联书店1997年版
    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阿米斯:《小说美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
    瓦莱特:《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狄克森、司麦斯:《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盖利肖:《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三联书店1998年版
    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坪内逍遥:《小说神髓》,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联书店2006年版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吕同六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崔道怡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
    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纳博科夫:《〈堂吉诃德〉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七席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诗论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昆德拉:《帷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罗伯—格里耶:《快照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日丹诺夫:《〈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日丹诺夫:《〈复活〉的创作过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卡夫卡:《卡夫卡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毛姆:《巨匠与杰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帕乌斯托夫斯基:《文学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帕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伍尔芙:《普通读者》,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伍尔芙:《伍尔夫读书随笔》,三联书店2006年版
    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劳伦斯:《劳伦斯论美国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康拉德:《文学与人生札记》,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杜拉斯:《写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考利:《流放者归来》,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
    加缪:《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三联书店1991年版
    萨特:《文字生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伯尔:《伯尔文论》,三联书店1996年版
    契诃夫:《契诃夫手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亚马多:《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茨威格:《三大师》,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
    卡彭铁尔:《小说是一种需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版
    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普鲁斯特:《普鲁斯特美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普鲁斯特:《驳圣伯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科塔萨尔:《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纪德:《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辛格:《海明威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芒索:《闺中女友》,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莱恩:《简·奥斯汀的世界》,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伍德:《沉默之子:论当代小说》,三联书店2003年版
    艾尔曼:《乔伊斯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威尔逊:《我生命中的书》,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布罗德:《卡夫卡传》,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雅努斯:《卡夫卡对我说》,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三联书店2002年版
    伍德尔:《博尔赫斯:书镜中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三联书店1991年版
    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莫洛亚:《从普鲁斯特到萨特》,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伯吉斯:《现代小说佳作99种》,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俄康纳:《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三联书店1988年版
    康诺利:《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巴罗内:《博尔赫斯与萨瓦托对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艾特伍德:《与死者协商》,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安忆:《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安忆:《王安忆读书笔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马原:《细读精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格非:《小说艺术面面观》,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杨绛:《关于小说》,三联书店1986年版
    杨绛:《春泥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王蒙:《欲读书结》,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郑树森:《小说地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叶兆言:《想起了老巴尔扎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抗抗:《大江逆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高行健:《文学的理由》,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版
    柳鸣九编:《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柳鸣九编:《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柳鸣九编:《意识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董衡巽编:《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李文俊编:《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瞿世镜编:《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叶廷芳编:《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林一安编:《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王宁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朱虹编:《奥斯丁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版
    王忠琪等译:《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
    刘保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
    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