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马人族群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将大理地区的民家、怒江地区的那马、勒墨划为“民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白族。民族识别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的那马人认为自己的语言、服饰、艺术形式等不同于大理地区的白族,一些人也因此称那马人为“那马族”,认为他们才是“最正宗”的白族。
     笔者在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语言、宗教信仰、节日等方面将怒江地区的那马人与大理白族进行比较,从学理上的考察来看,他们在语言、宗教信仰、祖源传说、节日等方面有内在的共通性,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民族识别将怒江地区的那马人与大理的民家划到同一民族有充分依据。
     当然,那马人的文化与大理地区白族在语言、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那马人对白族的认同,也不能成为那马人成为一个独立民族的依据。一方面,那马人接受了国家权力下建构起来的白族身份,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利用与大理白族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像“开益”(白语音译)这种艺术形式,来争取更多的关注。那马人强调白族身份或者是那马人身份与具体所处的情境相关,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那马人长期以来处在白族的边缘地位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争取在现实行政格局主导下的集体利益。
During the National Ethnic Classification Project (NECP) in1950s, Minjia people who lived in Dali, Nama people and Lemo people who lived in Nujia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Minjia, also that we call the Bai nowadays. The NECP have passed nearly half a century, but Nama people, who live along Lancangjiang River, they consider their language, clothes and ar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Bai people in Dali, because of these, some other people call them Nama, and consider they are the "real" Bai.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the author did in the field work,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festivals, religions, languages of the Nama people with Bai people in Dali.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the author think Nama people in Nujiang and Bai people in Dali shares the same cultures, Hence, they had enough evidences to identify Nama people and Minjia as Bai in1950s during the NECP.
     Still,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Nama people and Dali Bai people in ter ms of language, festivals and religious. Nevertheless, these differences have not affect ed Nama's identity to Bai, and can not be the basis for Nama to be an independent nat ionality. On the one hand, Nama people have accepted the Bai identity constructed by the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try to get more attention on them by using th 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Dali Bai, such as the artistic form--"Kaiyi"(transliteration of Bai language). The reason for Nama people to emphasize their Bai identity probab ly relates with specific circumstance that they involv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is situation is relating with the marginal status that Nama being with for too long. And that they need a way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development, hoping getting common interests under the reality environment leading by administrat ive structure.
引文
①参见Barfield, Thomas, ed., 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Blackwell Publishers,1997,转引自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②参见[美1郝瑞:《民族、族群和族性》,《中国人类学通讯》,第196期。
    ③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④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参考2009年9月马戎在中央民族大学的讲座:《当前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
    ②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③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340页。
    ①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②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1页。
    ①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2页。
    ②弗里德里克·巴斯著:《族群与边界》,载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④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市:允晨文化,1997年,第12页。
    ⑤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①参考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②(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③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①赵启燕:《白族研究一百年》,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②白志红:《Making a difference:Bai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Dal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③赵玉中:博士论文《文本、情境与族群认同——大理洱海地区一个村落的身份操演》,2009年5月,待出版。
    ①(美)那培思著赵玉中蒋晓军译彭文斌校:《对云南大理白族的表述与自我表述的再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04期。
    ②(美)那培思著赵玉中蒋晓军译彭文斌校:《对云南大理白族的表述与自我表述的再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04期。
    ③沈海梅:《空间、物与洱海区域白族人的族性》,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④张丽剑:《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①参考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省民族识别报告》,载《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②徐伟:《“白族”称谓的来历》,载《云南档案》,2006年3月。
    ③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9页。
    ④詹承旭等:《那马人风俗习惯的几个专题调查》,载《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①伍国栋:《白族那马支系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②李松发:《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1997年2月。
    ③张旭:《大理白族史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前言部分第1—2页。
    ①王文光,张曙晖:《利益、权利与民族认同——对白族民族认同问题的民族学考察》,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②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
    ③刘纯洁:《维西那玛人的历史文化考察》,载《白族文化研究》2010年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
    ①和润文:《沿江那马人生活习俗》,载《兰坪文史资料》(第六辑),政协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2002年12月。
    ②罗常培著:《苍洱之间》,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6月,第161页。
    ①凤羽镇,位于洱源县城西南方向,东邻右所镇,西靠炼铁乡,南接大理市花甸坝和漾濞县脉地乡,北邻茈碧湖镇。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形区域,地形由南向北倾斜,水资源比较丰富,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3℃,最低月平均气温5℃,最高月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750mm,常年主导为西南风。
    ①管学宣等纂:《丽江府志略》,乾隆八年纂修,丽江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第138页
    ②王文光段红云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第256页。
    ①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郑志慧篡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9月第一版,第64页。
    ②一种野生的水果。
    ③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8—-9页。
    ①澜沧江东岸的村寨,在黄登水电站附近。
    ②2011年8月12日,黄柏场村访谈资料所得,被访谈者:和小平父亲。
    ①详见《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中的文章《那马人风俗习惯的几个专题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张曙晖:《怒江流域巴尼人族属问题的再研究》,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复印件,2009年,第43—44页。
    ③张海超:《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①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整个村只有四位村民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①其中三位村民是一户人家,剩下的一位是从碧江嫁到本村的傈僳族媳妇,她嫁到这个村子之前已经是基督徒。
    ①张曙晖:《怒江流域巴尼人族属问题的再研究》,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复印件,2009年,第54页。
    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年鉴编纂委员会承编:《兰坪年鉴200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338页。
    ②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兰坪年鉴2008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289—290页。
    ①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兰坪年鉴2009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98页。
    ②居住在澜沧江边的那马村寨由于交通及经济条件的限制,能接受到大专及以上教育已经算幸运的了,在笔者调查的黄柏场村,五百多个村民目前为止一共有三个大专毕业生,这也是村里最高的学历了。
    ①张旭:《大理白族史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第27—28页。
    ①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人,当地人称她为“白族歌后”。
    ②黄金覃锐钧:《族群认同与族群性——以广西柳城县平话人与客家人为例》,载《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9月。
    ①[美]那培思(BethNotar)著,赵玉中蒋晓军译,彭文斌校:《对云南大理白族的表述与自我表述的再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04期。
    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怒江州每年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很多单位的招聘倾向于傈僳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这些民族还会有照顾加分,但当地的白族就没有类似的加分。
    ①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58页。
    [1]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
    [2]艾磊著.张霞译.白语方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
    [3](美)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白志红.Making a difference:Bai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Dali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5]《白族简史》编写组编.白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法)皮耶·布迪厄著.蒋梓华译.实践感[M].译林出版社.2003年.
    [7](法)皮耶·布迪厄著.河清译.遏制野火[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0]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11]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
    [12]李松发.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M].德宏民族出版社.1997年2月.
    [13]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
    [14]李静.民族心理学[M].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马丁·N.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 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M].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
    [17]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8]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19](英)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
    [20]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M].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 LANDON.
    [2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22]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3年版.
    [23]王文光段红云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
    [24]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总纂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编撰.云南省志 卷五十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5月.
    [25]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白族社会历史调查[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26]杨文辉.白语与白族历史文化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7]张旭.大理白族史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
    [28]张丽剑.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29]赵启燕.白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学术史与本土史料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0]赵寅松主编.白族文化研究[M].(2001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0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
    [31]徐琳 赵衍荪编著.白语简志[M].民族出版社.1984年.
    [32]俆琳主编.大理丛书·白语篇(卷五)[R].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
    [33]政协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兰坪文史资料[R].1999年10月
    [34]中共营盘镇委员会营盘镇人民政府编撰.营盘镇志[R].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
    [1](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艾丽曼.文化变迁下族群认同的多重表述——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3]高崇.族群与族群性:两个概念的再认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谷禾.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J].学术探索.2007年第6期.
    [5]横山广子.关于民族认同变化的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白族和汉族的关系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11月.
    [6]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黄泽.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
    [8]黄行.语言识别与语言群体认同[J].民族翻译.2009年第2期.
    [9]黄金覃锐钧.族群认同与族群性——以广西柳城县平话人与客家人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景军.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
    [11](日)甲斐胜二著.韦海英译.关于白族文字方案[J].大理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2]李东红.云南凤羽白族村历史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3]李祥福.族群性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4]马曜.云南民族中的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J].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15]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6]马戎.试论“族群”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7]明跃玲.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以湘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8]潘汁.族国家语境下的认同建构——金龙镇布岱人族群认同意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3月.
    [19]沈海梅.空间、物与洱海区域白族人的族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20]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1]王峰.论语言在族群认同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
    [22]王琼.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世界民族.2005年第1期.
    [23]伍国栋.白族那马支系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4]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5]张媚玲张曙晖.20世纪50年代以来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研究述评[J].学术探索.2010年第3期.
    [26]张海超.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7]张曙晖.怒江流域巴尼人族属问题的再研究[D].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9年.
    [28]赵玉中.文本、情境与族群认同——大理洱海地区一个村落的身份操演[D].云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