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普通高校整体式公共教学楼(群)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1998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建设量剧增。高校建筑比重最大的教学楼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为了适应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促进学科间互相交流、资源共享的整体式教学楼(群)应运而生。原有单一的教学空间也转变为多元化与注重全方位交往空间的学习场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学空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将显得日益重要,教学空间设计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面对全国高校教学楼大规模建设带来的批量生产与特色趋同的现象,本文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西安地区所有新建高校整体式公共教学楼进行调研,了解公共教学楼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从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出发,探讨了整体式公共教学楼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研究内容,结合国内外优秀实例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整体式公共教学楼空间适应性设计的构成方法。最后结合西安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气候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并对部分整体式公共教学楼的教学空间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With massive increasing enroll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1998, th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for the building at school has bee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new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an integral classroom building emerged promo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 subjects and encouraging the share of resources. Hence, original room solely for teaching became into learning space for multi-purpose and overall interaction. With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era and continuous reforming of education concept and education model, the flexibility of teaching spa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 is worthwhile to study on a topic that how the design of teaching space adapts such ever-changing tendency.
     Based on the fact that buildings erected at schools in nationwide with same production mode lacks of special featur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ll the newly-built integral classroom building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Xi'an.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s,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were made. Secondly, concerning students'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s, the scope of research in relation to adaptive design of integral classroom buildings we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ypical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position of adaptive design of integral classroom buildings was summed up.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location, culture, and climate of Xi'an, concrete design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 addition, adaptive modification of some integral classroom buildings was also proposed in the article.
引文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高冀生.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美)威廉姆·布鲁贝克(C.William Brubaker)著.邢雪莹 孙玉丹 张玉玲译.学校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姜辉,孙磊磊.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Francis D. K. Ching著,刘丛红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7](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0]罗伯特·鲍威尔著,翁鸿珍译.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1]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Richard. P. Dober. Campus Architecture-Building in the Groves of Academe. 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U.S.A.,1996.
    [1]王杨,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09:71-73.
    [2]胡晓鸣,吴伟年等.聚合与分散——现代综合性大学校园发展的新趋势[J].建筑学报,2002,04:18-19.
    [3]卢峰,李骏.当代建筑地域性研究的整体解读[J].城市建筑,2008.
    [4]王坚,杨昌鸣.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浅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33(1):171-173.
    [5]宋晟.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J].华中建筑,2007,01:35-39.
    [6]汤桦.十一个半院落和建筑里的城市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校区设计[J].时代建筑,2007,06:62-66.
    [7]宛素春、王珊、董淑英,高校智能化教学楼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0,02.
    [8]徐达明、迟敬鸣,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规划创作
    [9]梅洪元、鞠叶辛,谢略,大学校园建筑创作的适度思想[J].新建筑,2007,01.24-28.
    [1]周峰.大学校园教学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2007.
    [2]王琰.现代大学整体式综合教学楼群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
    [3]黄鑫.现代高校整体式教学楼利用率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4]陈健.国内高校教学楼组群的两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
    [5]吉志伟.高校教学建筑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6]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7]孙宇.北方高校教学楼适应性改造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大学,2008.
    [8]苟中华.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
    [9]文晓雯.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10]齐赞.关于高等院校公共教学楼设计的几点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1]赵婕.高校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温雅玲.中小学多意性空间及其适应性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3]巫萍.1980年以来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建筑组群形态研究[D].北京:清华大
    学,2004.
    [14]宋佳颖.带中庭的大教学楼[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5]刘文佳.带现代教学建筑空间与“开放式”教学[D].郑州:郑州大学,2003.
    [16]王日韦.研究型高校自习行为模式及空间属性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17]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的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天津大学,2002.
    [1]GBJ 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3中国国家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姜辉,孙磊磊等.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王杨,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09:71-7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3中国国家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 Francis D. K. Ching著,刘丛红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99
    [1]巫萍.1980年以来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建筑组群形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27
    [2]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14
    [1]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14
    [1]王杨,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09:71-73.
    [2]孙宇.北方高校教学楼适应性改造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大学,2008.43
    [2]王杨,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09:71-73.
    [1]齐赞.关于高等院校公共教学楼设计的几点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温雅玲.中小学多意性空间及其适应性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2
    [1][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的设计.尹培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
    [2]欧诗,陈健.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析.规划师,2003(9):91-92
    [1]王杨,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09:71-73.
    [1]周峰.大学校园教学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2007.
    [2]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8
    [1]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66
    [1]宋佳颖.带中庭的大教学楼[D].上海:同济大学,2008.39-40
    [2]辉,孙磊磊等.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8
    [1]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52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2]孙宝志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世纪年追踪研究·心理科学·2001第24卷第5期
    [3]文晓雯.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31
    [1](美)威廉姆·布鲁贝克(C. William Brubaker)著.邢雪莹 孙玉丹 张玉玲译.学校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52
    [1]罗伯特·鲍威尔著,翁鸿珍译.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1]周峰.大学校园教学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2007.44
    [2]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6
    [1]卢峰,李骏.当代建筑地域性研究的整体解读[J].城市建筑,2008.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1-73
    [2]巫萍.1980年以来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建筑组群形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24
    [3]汤桦.十一个半院落和建筑里的城市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校区设计[J].时代建筑,2007,06:62-66.
    [1]姜辉,孙磊磊等.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85
    [1]梅洪元、鞠叶辛,谢略,大学校园建筑创作的适度思想[J].新建筑,2007,01.24-28.
    [1] OsgoodC. E.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Chicago. Illusions Universify Press,1957
    [2]汪浩,基于SD法的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评价:华中建筑,2007-05:第25卷
    [1]苟中华.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
    [1]姜辉,孙磊磊等.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刘文佳.带现代教学建筑空间与“开放式”教学[D].郑州:郑州大学,2003.27
    [1]宛素春、王珊、董淑英,高校智能化教学楼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0,02:P50-52
    [1]赵婕.高校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74
    [1]张宇.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
    [2]孙宇.北方高校教学楼适应性改造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大学,2008.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