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有问题意识。本文的问题意识在于中国为什么要提倡和谐世界观?我们认为,“和谐世界”观是虽然是一种理念或观点,但它同时还是一种“世界观”。它是中国人在对国际局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对全球发展趋势做出的一种展望,它内在地包含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秩序方案。因此从世界观与国际关系的角度讨论和谐世界观提出的意义,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然而,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从世界观的角度研究和谐世界观;即使对于一般世界观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比较有限。需要说明的是,从世界观的角度解读和谐世界观,并不与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的外交指导方针相矛盾。邓小平同志是从外交政策层面上提出这一要求的,它没有也不要求中国放弃对自身世界观的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推进世界观的创新。当我们将和谐世界观视为一种世界观,就可以从世界观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这一整体框架中对和谐世界观提出的意义进行考察。和谐世界观要避免成为一种“十足的外交口号”或“乌托邦”,首先要提高本身的学理化程度,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让和谐世界观承担起“批判”、“解释”与“规范”这三重使命。本文的主旨就是尝试完成和谐世界观的批判使命。
     本文将马克思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观点,引中到国际关系领域。不过,与国内社会由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保证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统治不同,在国际关系领域,这一功能是由霸权世界观承担的。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现代西方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霸权世界观的作用。本文尤其关注霸权世界观在国际关系知识中的体现。世界观与国际关系知识之间有着人们尚未意识到的密切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本体论与认识论资源,而后者则保证世界观避免受到其他世界观的质疑和批判。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认为自身是客观中立、普适性的,然而,通过对它们与霸权世界观间关系的研究,我们能发现它们都有消除、同化其它世界观和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差异的内在冲动。这是我们之所以不能不加批判地接受霸权世界观及其衍生出来的西方国际关系知识的重要原因。霸权世界观能够产生象征性权力的政治效应,其有力之处就在于通过国际关系知识的传播等途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乃至塑造其他国家人们的心智结构和世界观,进而潜移默化地否定了其他世界观及其知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霸权世界观是一种深具威胁的力量,然而其作用却很少被人们意识到,它是西方国家同化和克服其他文化、世界观、政治制度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武器。之所以需要反抗霸权世界观,就在于通过维护世界观的多样性,进而维护多种世界秩序方案,避免世界成为一个“同一性的帝国”。
     批判霸权世界观,是为提高和谐世界观的学理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服务的。霸权世界观不仅存在于国外,同样活动在我们身边。当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在不加深入考察的情况下简单挪用西方国际关系知识来理解中国的理论命题和解释中国实践时,他们客观上发挥了巩固霸权世界观的作用。他们没有意识到,结合了中国传统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和谐世界观,是有自身独特世界秩序方案和有别于霸权世界观预设的基本特征的。人们不应在未加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认为和谐世界观仅仅是一种“战略口号”而简单地予以否定。对于霸权世界观及其预设的内化,既是和谐世界观之所以无法充分学理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之所以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部分根源。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通过将世界观“带回”国际关系,揭示世界观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霸权世界观的运作机制、它所带来的理论与政治后果、它对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的影响等问题,尝试提高和谐世界观的学理化程度,同时也促进它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赋权。本人认为,对霸权世界观进行批判,既是和谐世界观展示自身生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赢得人们信任和认同、获得世人响应和尊重的必然要求。在尝试完成和谐世界观批判使命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和谐世界观如何履行其解释与规范使命,做了必要的提示。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Problematique. The Problematiqu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why China puts forward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We can consider "harmonizing worldview" as an idea or a point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kind of worldview, which bases upon Chinese's judgments abou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thus mak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world. This kind of worldview contains a distinct world order projec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view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owever,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seldom studies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from this perspective till now, even if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view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n't been amply explored home and abroad. Exploring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perspective is not conflict with Deng Xiaoping's guideline for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at China doesn't regard ideology as the criterion to differentiate friends from enemies. Deng's argument is used to guide Chinese foreign practice, and it doesn't demand China to abandon its present worldview or not to innovate worldview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When treating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as a kind of worldview, we can explore its implications from the framework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vie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order to avoid the impressions of "a diplomatic slogan" and "Utopia",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should improve its scientific degree, and need finish three missions which include critical inquiry, interpretative inquiry and normative inqui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omplete the mission of critical inquiry of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This dissertation agrees the argument of Karl Marx's'The ideas of the ruling class in every epoch are the dominant ideas', and extends it to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owever, It is different from in domestic society which depends on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class to ensure the oppression and governance of ruled class, this func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carried out by hegemonic worldview.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view plays the role of a hegemonic worldview. This dissertation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cculturation of hegemonic worldview's presupposition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There are inn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ldview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which are seldom realized b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 The former provides divers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for the latter, and the latter guarantees the former avoiding critique and interrogation from other worldviews. The three mainstream theories of western countries, namely Structural Realism,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vism, all consider themselves are objective and universal, but afte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and hegemonic worldview's presuppositions, we can find out they have the impulses to eliminate and assimilate different worldview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It is the exact reason that we can not accept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derived from it without critique.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always produces symbolic power effects. Through spreading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and embedding into the ope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and its presuppositions influence even shape people'mental structure and worldviews unconsciously, and then cancel legitimacy and validity of other worldviews and it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is a kind of hazardous force and its functions hardly been aware of, therefore i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and a dangerous weapon used by western countries to assimilate and overcome the diversi ty of cultures, worldviews and political systems in the world. Why we need to counter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is that we have to safeguard the diversi ty of worldviews, and then protect diverse world order project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world from becoming an'Empire of Uniformity'
     Criticizing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is served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level and scientific degree of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not only exists abroad, but also around us. Whe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 simply appropriat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to explain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nd foreign practices of China without deep examinations, they always consolidat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unconsciously. They failed to consider that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has its own distinct world order project 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Hegemonic worldview's, because it combines the insi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view with Marxism worldview. We can not conclude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is just a strategic slogan without deep researches, and then simply abandon it.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and its presupposition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hasn't been theorized fully, but also partial roots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hasn't advanced origi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By bringing worldview back in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olve following questions:unmas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vie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owledg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its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and its control over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 and so on. All of these are inten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gree of the Harmonizing worldview and to clear thought obstacles for it to promote its self-affirmation and self-empowering.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criticizing the Hegemonic worldview is a basic prerequisite for the Harmonizing world to show its vitality, and is also an inevitable demand to win responses and respects from home and abroad. After trying to complete the mission of the critical inquiry, this dissertation also makes some hints for the missions of interpretive inquiry and the normative inquiry of the Harmonizing world.
引文
①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②胡锦涛在十七大党代会上关于对外政策部分的报告,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71015/wz.htm。
    ④恩格斯:《恩格斯致彼·拉·拉甫罗夫》,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162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1886年)》,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52页。
    ②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
    ③胡锦涛:《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人民日版》2006年4月24日。
    ④同上:3
    ①列宁有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著名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帝国主义研究的经曲文献,可参考列宁:《列宁论帝国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也可参考马健行著:《帝国主义理论形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336页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③认为国际关系中存在一种霸权世界观的观点也可参考J. Marshall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Indigeneity, Cosmology, and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②上述引文都出自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第363页。
    ③移居香港的学者甘阳,曾经就中国学术界争论不休、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古”、“今”、“中”、“西”四个方面的问题给中国学术界带来的诸多困惑做过专门的论述。请参考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联书店,2006年版。
    ④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363页。
    ③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246页。
    ④见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⑤罗伯特·考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191页。
    ①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67-168页。
    ②伊姆雷·拉克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56-57页。
    ③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第169页。
    ④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关于牟宗三对徐复观“忱患意识”概念的借用情况,请参见牟宗三在该书第14页所作的注释。
    ⑤可参考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⑥同上,第261页、第159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③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尤其后面三卷。这三卷对公理世界观替代天理世界观的进程做了深刻和严谨的分析。
    ④见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尤其是第一章“‘落后与挨打’的悖论”。
    ⑤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366页。
    ⑥“全球治理论”在中国拥有许多的研究者,较早的研究有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孙宽平、滕世华著:《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近年来关于全球理论的论著更是难以计数,比较典型有王缉思总主编,庞中英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系列第8卷,《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王义桅:《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①石斌:《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化”的论争”》,载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7页。
    ②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页。
    ①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15页。
    ②李长裕:《中共建构“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1998—2006)》,中国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116-152页。
    ①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第168页
    ②孙学峰:《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第55-60页。
    ①尹继武:《和谐世界秩序的可能: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第58页。
    ②同上,见第58页角注②尹继武对孙学峰分类的批评。
    ①王逸舟:《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5期,第16页。这篇文章被收入王逸舟的《中国外交新高地》一书。参见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②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序言”,转引自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王军、但兴悟著:《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第366页。
    ②石斌:《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化”的论争》,第531页。
    ② Andrew Linklater, "The Question of Community of the Next Sta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cal-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1, No.1,1992,77-98; Andrew Linkla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y:Et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Post-Westphalian Era,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pp.1-10.
    ③ Ibid, p.2.
    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页。
    ②李旭东:《论国际社会的怨恨心理与和庇世界的建构—一种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第34—38页
    ③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69-86页。
    ④参考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67-168页。《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与必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第7-13页。
    ⑤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大华、任菁译),2009年版,第361页。
    ③柯岚安:《中国视野中的世界秩序:天下、帝国与世界》。
    ④莱米·布拉格:《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梁卿、夏金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0页。
    ②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同上,第155-156页。
    ①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②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③请参考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主编:《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1页。
    ④麦科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⑤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当代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⑥也可参考罗宾·G.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6页。
    ⑦肖巍:《宇宙学的人文视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注释2。
    ①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②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第219页。
    ③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施忠连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8页。
    ②李荣海:《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7第8期,第8页。
    ③ Martin Griffiths, "Worldviews and IR Theory:Conquest or Coexistence?" in Martin Griffiths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 Introduction, New York:Taylor & Routledge, 2007, p.2.
    ④ Ibid., p.1.
    ⑤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努夫,保罗·科维特:《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⑥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当代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第251页。
    ①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第219页。
    ②可参考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章第一节“特拉西与意识形态概念的诞生”,第25-31页。
    ④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⑤同上,第98页。
    ⑥同上,第100页。
    ①Kurt Burch,Constitu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Yearbook,Ⅴ 10, Boulder:Col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7,pp.22-23.
    ②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3rd,ed.,S,V."World view"转引自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262页.
    ③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精神分析纲要》(程小平,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56页。
    ②将沃尔兹的理论称之为新现实主义的理论是理查德·阿什利(Richard Ashley),见《未来国际思想大师》一书中关于沃尔兹的讨论。伊弗·B.诺伊曼(lver B.Neumann),奥勒·韦弗尔(Ole Wver)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肖锋,石泉译),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第93-125页。
    ④卡尔·博兰尼著:《经济:制度化的过程》,载许宝强,渠敬东编译:《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
    ⑤分别引自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页,《中文版前言》第Ⅷ页
    ⑥同上,第9页、第7页。
    ⑦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页。
    ⑧ Charles Jones, "Rethinking the Methodology of Realism", in Barry Buzan, Charles Jones and Richard Littele, The Logic of Anarch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93, p.185。
    ①理查德·K·阿什利:《新现实主义的贫困》,载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②《国际政治理论》,第97页。
    ③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听、郝望、李保平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七章及第583-586页;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④这场论战的情况,可参考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章;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章。
    ⑤阿什利明确认为“新现思主义理论属于实证主义,由实证主义所创造,并为实证主义服务”,见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256页。
    ⑥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4页。
    ⑦莫里岑认为将沃尔兹的观点归结于实证主义是不公正的,然而他自己也承认:“根据波普尔的理论框架,沃尔兹的观点可以被视为对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有意识的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见汉斯·莫里岑:《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之间的批判理性主义者》,载诺伊曼,韦弗尔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第102页。
    ①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7页。
    ②同上,第95页。
    ③同上,第19页。
    ④同上,第87页。
    ②可参考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诺格尔将库恩的“范式”概念纳入到了“世界观”概念的研究之中,可参考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218-230页。
    ③详细内容请参考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 Rober O. Keohane and Lisa L. Martin:"Institutional Theory as a Research Program", in Colin Elman and Mirian Fendius Elman,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ppraising the Field, Massachusetts:MIT Press. 2003, pp.73-74.
    ①朱迪斯·戈尔茨坦和罗伯特·基欧汉主编:《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②同上,第8-9页。
    ③同上,第9页。
    ①马丁·怀特:《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载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0页;斯坦利·霍夫曼:《美国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学》,载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228-259页。
    ②戈尔茨坦和基欧汉主编:《观念与外交政策》,第7页。
    ③罗伯特·基欧汉:《研究国际制度的两种方法》,载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301-332页。
    ②约翰·杰拉尔德·鲁杰:“什么因素将世界维系在一起?新功利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挑战”,载卡赞斯坦、基欧汉与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269页。
    ①同上,第283-285页。关于国际学术界对建构主义的不同分类可参考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2页。
    ②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5页。
    ③同上,第235页。
    ④同上,第3页。
    ⑤鲁杰:《是什么因素将世界维系在一起?》,第282页。
    ⑥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1页。
    ⑦同上,第5页。
    ①可参考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90页;Jonathan Turner. "Emo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oward a General Sociological Theory", in Jody Clay-warner, Dawn T. Robinson,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p.319.
    ③可参考石之瑜、殷玮、郭铭杰:《原子论是国际政治学的本体?——“社会建构”与“民主和平”的共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第29-38页。
    ① Jim Geor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Search for Thinking Spa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3,1989,转引自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315页。
    ② Robert James Burrowes, The Strategy of Nonviolent Defense:A Gandhian Approach,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③ Chih-Yu Shih, 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3;石之瑜:《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新论: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Chih-yu Shih, Navigating Sovereignty World Politics Lost in China,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3.
    ④ Naeem Inayatullah and David L. Blane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 New York: Routledge,2004.
    ⑤ Ralph Pettman, Reason, Culture, and Religion:The Metaphysic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
    ⑥‘周宁:《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李扬帆著:《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何伟亚著:《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⑦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尤其见其第二卷上部《帝国与国家》。
    ④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p.2.
    ①Ibid.
    ②Ibid,p.30.
    ③Ibid,p.47.
    ④Ibid.,p.4.
    ①Ibid., p.42.
    ②可参考孙向晨:《面向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③ Roxaanne Lynn Doty, Imperial Encounters, Imperial Encounters,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North-South Relations, Minnesota: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96:Janice Bially Mattern. Order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dentity, Crisis, and Representation Force, New York:Routledge,2005.
    ④ Daniel Warner, An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and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1; Michael Dillon, Politics of Security:Toward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ontinental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Anthony Burke, Beyond Security, Ethics and Violence:War against the. Other, New York:Routledge,2007, etc.
    ①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了反思社会学的思想,明确主张社会学科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可参考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②Inayatullah and Blane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赵汀阳将这种消除差异的冲突称之为“异端思维”,请参考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贝尔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比较集中,见第44-48页。
    ④Beier,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p.45.
    ⑤“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是美国科学哲学家保罗·费耶阿本德提出来的口号。请参考保罗·菲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保罗·菲耶阿本德:《告别理性(第二版)》(陈键、柯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 p.45
    ② Ibid., p.44.
    ③对诸如此类二元对立范畴的深刻解构可参考R. B. J. Walker, Inside/Outsid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马克·B.索尔特著:《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肖欢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等。
    ④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 p.4.
    ⑤ Ibid,p.51-52.
    ⑥ Ibid., p.157.
    ① Tzvetan Todorov, The Conquest of America:The Question of the Other, New York:Harper Torch,1992, p.42.
    ②分别见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 p.115, pp.80-81.
    ② Ibid, p.44.
    ④ Ibid., p.46.
    ①恩格斯:《致弗兰茨·梅林》(1893年7月14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4-95页。
    ② Christopher L. Pines, Ideology and False Consciousness:Marx and his historical Progenitor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p.2.
    ③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般,第276页。
    ④同上。
    ①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8页。
    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第766页。
    ③同上,第762页。
    ②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载《读书》,1995年第2期,第117页。
    ④同上,第233-234页。
    ①同上,第237页。
    ②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第117页。
    ①可参考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②可参考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载阿尔都塞著、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375页。
    ③罗伯特·基欧汉就指出温特将世界分为理念的或物质的,具有笛卡尔二元对立的典型思维。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29页。
    ②详见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一章、第三章。
    ③前者可参考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七章: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1994.
    ①而基欧汉与戈尔茨坦则指出了这一点,见《观念与外交政策》第8-9页。
    ②可参考Christian Reus-Smit, The Moral Purpose of the State:Culture, Social Identity, and 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Michael Barnett and Martha Finnemore, "The Power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Michael Barnett and Raymond Duval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161—184.
    ①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 p.220.
    ② James Tully, Strange Multiplicity: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 Diversi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②戈尔茨坦与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第9页。
    ③同上,第7页。
    ① Richard Ned Lebow, A Cultu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2
    ②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69页。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②大卫·K·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吴恙:《论狄尔泰的世界观哲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第2页。
    ②威廉·狄尔泰:《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内的展开》,载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精神分析纲要》(程小平、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56页。
    ②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17-18页。
    ③转引自同上,第67页。
    ④ Friedrich Nietzsche, Beyond Good and Evil,转引自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110页。
    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张金言译),载《维特根斯坦全集》(涂纪亮总主编)第9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307页。在本书中文译本中,张金言将“Weltbild”译为“世界图景”而非“世界图式”。也可参考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175-181页。
    ②转引自约翰·A·霍尔:《观念与社会科学》,载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主编:《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庄申彬: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语言学转向》,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④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180页。
    ⑤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而对“视角主义”的定义,见该文第1-2页。
    ① Friedrich Nietzsche, Philosophy and Truth,转引自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第51页。
    ②尼采著:《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③同上,第96页。在周红的中译本中,“视角”被译为“观念”。
    ④同上,第122页、123页。
    ⑤同上,第126页。
    ②关于科学共同体以及由范式界定的世界观、以及范式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界观的变迁的系统论述,可参考在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经典著作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David Carr, Phenomen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History:A Study of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转引自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133-134页。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②安登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4页。
    ③同上,第52页。
    ①同上,第273页。
    ②金耀基:《传统与现代》,第133页。
    ③可参考约瑟夫·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大华、任菁译),2009年版。
    ①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第80-81页。
    ②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274页。
    ①Paul A. Marshall, Sander Griffieon, and Richard J. Mouw, eds. Introduction to Stained Glass:Worldviews and Social Science,转引自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第235页。
    ①麦科尔·赫尔费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①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9页。
    ②南乐山:《文化哲学家郝大维》,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第222-223页。
    ③同上,第222页。除了南乐山的文章,该书还收录了美国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约瑟夫·格伦治(Joseph Grange),以及安乐哲在郝大维逝世之后所发表的三篇评论文章。可见该书第185-241页。
    ④安乐哲:《此生之道:创胜力之真义》,见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第185页。
    ⑤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见“导论:期待论证”,第7页。
    ⑥卡尔·雅斯贝尔斯:《卡尔雅斯贝尔斯文集》(朱更生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55页。
    ①见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第138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8-9页。
    ③同上,第13页。
    ④同上,《作者辩言》,第7页。
    ⑤同上,第6-7页。
    ⑦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第1-2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导论:期待论证》,第7-8页。
    ②同上,第4页。
    ③莱米·布拉格:《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梁卿、夏金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第17页。
    ⑥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4页。
    ①莱米·布拉格:《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梁卿、夏金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第41页。
    ②同上,第56页。
    ③同上,第55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66页。
    ③同上,第82页。
    ④罗宾·G.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6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86页。
    ②胡家恋:《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③杜志清主编:《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吴国盛:《科学的世纪》,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胡家恋:《历史的星空》,第19页。
    ①参考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 当代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49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106页。
    ③同上,第87-88页。
    ④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95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112-125页
    ②同上,第122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3页。
    ②郝大维与安乐哲关于在中国文化研究中是否存在“超越”取向辩论的评论与反对,见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第九章,第226—260页。
    ①在否认中国哲学是以“超验宇宙论”为特征的基础上
    ②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4-18页。
    ③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第16-27页。
    ④南乐山:《文化哲学家郝大维》,载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第223页。
    ⑤同上,第226页。
    ①刘东在《先贤的民主》校后记中写道:“本书作者(即郝大维、安乐哲——引者注)对于中国文化怀有深厚的、有时甚至是偏爱的感情”。见刘东:《校后记》,载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第223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第123页
    ③参考第一章第一节中的相关论述。
    ④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第220页。
    ⑤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8页。
    ⑥同上,第14页。
    ①胡家恋:《历史的星空》,第17页。也可参考约翰·希克:《宗教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页。
    ②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第43页。
    ③该书已出版中译本,请参考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④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8页。
    ①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第64页。
    ①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11页。
    ①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定》,载大卫·A.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汉迪·布尔(即赫德利·布尔):《国际关系中的社会与无政府状态》,载詹姆斯·德·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③见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136页。
    ④ Brian C. Schmidt,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Sage,2006, p.12.
    ⑤ Brian C. Schmidt,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Anarchy:A Disciplinary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p.231
    ⑥信强:《“无政府状态”证义》,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第28页。
    ① Richard K. Ashley. "Untying the Sovereign State:A Double Reading of the Anarchy Problematique".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7, No.2,1988, pp.227-262.
    ② Schmidt,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Anarchy, p.233.
    ①叶自成:《自律、有序、和谐:关于老子无政府状态高级形式的假设》,《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32页。
    ②可参考谭再文的两篇文章,谭再文:《对无政府结构假定的质疑》,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5期,第50-57页;《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空洞及其无意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78-80页。
    ③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②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7页。
    ③同上,第128页。
    ④同上,第111页。
    ⑤ Kenneth N. Waltz.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2. 1993, p.59,也可参考Kenneth N.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2000, pp.5-41.
    ⑥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58页。
    ⑦同上,第226页。
    ⑧同上。
    ① Randall L. Schweller and David Preiss, "A Tale of Two Realisms:Expanding the Institutions Debat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1, No.1,1997, p.8.
    ②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5页。
    ④关于“猎鹿博弈”模型的介绍可参考Jean Jacques Rousseau,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 of Inequality Among Men, New York:Everyman's Library,1950, p.428,转引自潘亚玲:《全球治理中的猎鹿困境》,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2期,第60页。关于沃尔兹对卢梭关于自然状态及战争根源论述的详细阐述可参考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第142—161页。
    ⑤ John Herz,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Security", World Politics, Vol.2, No.2,1950, pp.157-180.
    ⑥吴征宇:《从霍布斯到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思想的古典与当代形态》,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第79页。
    ⑦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8页。
    ⑧同上,第101页。
    ①谭再文注意到了这一点,请参考谭再文:《对无政府状态结构假定的质疑》,第55页。
    ③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78-81页。
    ④ David Dessler,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 No.3, 1989, pp.464.
    ⑤ Jennifer Sterling-Folk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Primacy of Anarchy,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 p.69.
    ⑥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78-81页。
    ⑦同上,第135页。
    ⑧ Sterling-Folk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Primacy of Anarchy, p.79.
    ⑨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80页。
    ①同上,第81页。
    ②详细参考同上,第124-136页。
    ③ Ian Clark, The Hierarchy of States: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Alexander Wendt and Daniel Friedheim, "Hierarchy under Anarchy:Informal Empire and the Eastern German 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 No.4,1995, pp.689-721. Edaward Keene, Beyond the Anarchical Society:Grotius, Colonialism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John G. Ikenbery, "Liberalism and Empire:Logics of Order in the American Unipolar A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4,2004, pp.609-630, etc.
    ④ Jack Donnelly, "Sovereign Inequalities and Hierarchy in Anarchy:American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6, Vol.12, No.2, pp.139-170.
    ①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40页。
    ②同上,第76页。
    ⑤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5页。
    ①同上,第186页。
    ②同上,第154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117-121页。
    ①罗伯特·0.基欧汉:《国际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载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②同上,第185页。
    ③熊玢:《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②转引自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綦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 Gregory Shaffer, "Power, Governance, and the WTO: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in Michael Barnett and Raymond Duva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158.
    ④如秦亚青明确指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国际制度——是为维护和延续某种国际社会体系服务的”,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⑤ Akira Iriye, Global Community: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Craig Murphy, Emergence of the NIEO Ideology, Boulder: Westview,1984.
    ① Michael Barnett and Martha Finnemore, "The Power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Barnett and Duval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p.161—184.
    ② Ibid., p.163.
    ③ Ibid., p.165.
    ④ Ibid., p.175.
    ⑤这是一本著名的关于全球治理论著的名称,见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国际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改制”概念借用于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第12页。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② Andrew Hurrell, "Power, Institutions and 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in Barnett and Duval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pp.36-37.
    ③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我国学者冷晓玲与李开盛对温特的这种规范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持强烈赞赏态度,见冷晓玲;李开盛:《论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117页;也可见第115页。
    ② 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1987, pp.335-370.
    ③请参考安登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⑤温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第]46页。
    ⑥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14页。
    ⑦同上,第382-383页。
    ⑧同上,第176页。
    ①同上。
    ②可参考其代表作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③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7页。
    ④请参考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23页。
    ⑤同上,第145页。
    ⑥温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第147页。
    ①同上,第153-156页;也可参考《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16-418页。
    ②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六章,第313-387页。
    ③同上,第325页。
    ④同上,第387页。
    ⑤同上,第385页。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25页。
    ③德国著名社会批判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掌门人阿克塞尔·霍纳特(Axel Honnth)对此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可参考阿克塞尔·霍纳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第57页。
    ①第58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第58页。
    ④同上,第57页。
    ⑤同上,第58页。
    ① 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1994, pp.388-391.
    ②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30-452页。
    ③同上,第02-430页。
    ④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第58-60页。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24页。
    ②同上,第425-426页。
    ①同上,第334-335页。
    ②温特对“自然选择”概念的改造,见《国际政治理论》,第405-406页。对于国家这一政治组织形式如何取代其他各种,政治实体的原因及其过程,可参考这一方面的经典著作:查尔斯·蒂利著:《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98页。
    ①东亚地区与西欧在1000-1998年近千年间分别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对比情况可参考安德鲁·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第261页;也可参考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页。
    ② Siba N'Zatioula Grovogui, Sovereigns, Quasi Sovereigns, and Africans:Race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p.7.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69页。
    ②同上,第369-270页。
    ③同上,第428页。
    ①同上,第425页。
    ③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28页。
    ①温特:《中文版前言》,《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3页。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82页
    ②同上,第453页。
    ③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第58页。
    ④同上。
    ⑤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29页。
    ①同上,第448页。
    ②同上,第442页。
    ③同上,第443页。
    ④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⑤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45页。
    ①同上,第444页。
    ③ Brian Greenhill, "Recognition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4, No.2,2008, pp.343-368.
    ④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45页。
    ⑤同上,第431、432、453页。
    ⑥石之瑜、殷玮、郭铭杰:《原子论是国际政治学的本体?——“社会建构”与“民主和平”的共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第33、38页。
    ①同上,第430页。
    ②同上,第453页。
    ③温特:《世界国家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第62页。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13页。
    ②奥利·维弗尔:《国际关系学科的社会学:美国与欧洲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载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理查德·阿什利:《无政府状态下的强权:理论、主权与全球生活的治理》,詹姆斯·德·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同上,124页。
    ③同上,第114页。
    ④同上,第132页。
    ① Tzvetan Todorov, The Conquest of America:The Question of the Other, New York:Harper Torch,1992, p.42.
    ②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第79页。
    ① Inayatullah and Blane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 p.viii.
    ② James Tully, Strange Multiplicity: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 Divers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p.66.
    ③ Inayatullah and Blane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 p.2.
    ①维弗尔甚至认为自由主义构成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两个界定性特征之一,另一个特征是现实主义。载卡赞斯坦、基欧汉与克拉斯纳:《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87页。
    ②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73页。
    ③同上,第76-78页
    ①如秦亚青认为温特的建构是“结构建构主义”,而不是他所认为值得做进一步研究的“过程建构主义’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第72页。
    ②见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8-39页。
    ③ William J. Long and Peter Brecke, War and Reconciliation:Reason and Emotion in Conflict Resolution, Cambridge, MA:MIT Press,2003, p.123.
    ④见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72-281页,也可参考Alexander Wendt, "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No.2,2000, pp.289-316.
    ⑤罗伯特·G.吉尔平:《政治现实主义的丰富传统》,载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①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采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钟的身体与情绪》(杨韶刚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
    ② Neta C. Crawford, "The Passion of World Politics:Propositions on Emotion and Emo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4,2000, pp.116-156; Andrew A. G. Ross, "Coming in from the Cold: Constructivism and Emo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12, No.2,2006, pp.197-122.
    ③李开盛:《美好世界原理》,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④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43页。
    ①罗伯特·W.考克斯:《社会理论、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罗伯特·0.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②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③同上,第55页,注释1。
    ④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13.
    ⑥ Stephen M Walt,'The Enduring Relevance of Realist Tradition', in Ira Katznelson, Helen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Norton,2002, p.222.
    ②奥兰·扬:《世界事务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6页。
    ① Andrew Hurrell, "Power, Institutions and 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in Michael Barnett and Raymond Duval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33.
    ② Miachel C. Williams, Culture and Security:Symbolic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Routledge,2007, p.22.
    ③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e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④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125页。
    ④ Felix Berenskoetter, "Thinking about Power", in Felix Berenskoetter and M. J. Williams,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Routledge,2007, p.22.
    ①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16-417页。
    ②同上,第428页。
    ③同上,第429页。
    ④ Joseph S. Nye Jr.,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90。中译本请参考约瑟夫·S.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①约瑟夫·S.奈、西恩·克瑞翰、塞比·拉尔曼著:《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第78页。
    ②Nye Jr.,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ⅹ.
    ④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第31-36页。
    ①见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第139页。
    ②Robert A. Dahl,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Vol.2, No.3,1957, p.202
    ①引言见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206页。
    ②同上,第428页。
    ④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1页。
    ① Baruch de Spinaza, Tractatus Politicus, in:A.G. Wernham, Benedict de Spinoza:The Political. Work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58, p.273,转引自卢卡斯:《权力:一种激进观点》,第66页。
    ② David A. Baldwin,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Kappen,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Sage,2006, p.178
    ③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第148-191页。
    ④大卫·鲍德温对这些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可参考David A. Baldwin,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179-181.
    ①可参考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合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可参考Raymond Aron, Peace and War: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lorida: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1;罗伯特·O.基欧汉与约瑟夫·S.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Stefano Guzzini, "Structural Power:The Limits of Neorealist Power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3,1993,pp.443-478.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②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61-63页。后者我们在谈论国际关系学者理解权力存在的第一个
    ③ Michael Barnett and Raymond Duval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该章是本纳特与达瓦文发表在《国际组织》的“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一文的修正版。Michael Barnett and Raymond Duvall, "Pow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9, No.1,2005, pp.39-75.
    ④ Felix Berenskoetter and M. J. Williams,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Routledge,2007.
    ⑤ Barnett and Duvall,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in Barnett and Duvall,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p.8
    ①Ibid.,p.20.
    ②Clarissa R.Hayward,De-facing Pow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35.
    ①可参考高尚涛:《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与规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四章。
    ③ Berenskoetter,"Thinking about Power",pp.1-22.
    ④Ibid.,p.3.
    ③卢卡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13-17页。
    ①同上,第49页。
    ②同上,第143页。
    ③同上,第106页。
    ④同上,第107页。
    ⑤同上,第149页
    ⑥同上,第56页。
    ①这里对中译文作了改动,可参考Steven Lukes, Power:A Radical View,2nd,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p.139.中译本见第138页。
    ② Berenskoetter, "Thinking about Power", p.13.
    ③ Ibid., p.18.
    ①Ibid.,p.15
    ②政治与社会学界对韦伯关于“合法性”问题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批评,可参考张康之:《合法性思维的思想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第63-68页;王庆利:《“合法性”概念解析》,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81-85页。
    ③张康之:《合法性思维的思想历程》,第66-67页。
    ② Berenskoetter,"Thinking about Power",p.4.
    ⑤ Ibid.,pp.7-8.
    ⑥Ibid.,p.12.
    ①Ibid,pp.12-15.
    ③可参考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尤见第21-27页。
    ①可分别参考卢卡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4、74页;Stefano Guzzini, "The Concept of Power:A Constructivist Analysis", in Berenskoetter and Williams,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pp.31-36。
    ③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pp.24-25.
    ①詹姆斯·G.马奇,约翰·奥尔森:《国际政治秩序的制度动力》,载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尤其见第370-371页。
    ④ Arlie R. Hochschild, The Managed Heart: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中译本可参考亚莉·R.霍奇柴德:《情绪管理的探索》(徐瑞珠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①可参考Dawn T. Robinson,. Jody Clay-Warner, and Tiffani Everett, "Introduction", in Dawn T. Robinson, and Jody Clay-Warner,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 San Diego:Elsevier,2008, pp.2-.3.
    ① Roxaanne Lynn'Doty, Imperial Encounters,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North-South Relations, Minnesota: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96.
    ②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06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①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②布尔迪厄自己曾说:“符号暴力可以发挥与政治暴力、警察暴力同样的作用,而且更加有效。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个巨大缺陷,就是没有为这些‘软性’的暴力形式留有余地,而这些形式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发挥作用”。同上,第225页。
    ①Williams,Culture and Securit,p.25.
    ②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第178页。
    ③同上,第134页。
    ①布尔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第161-1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也可参考同上,第133页。
    ③ Pierre Bourdieu, "Legitimating and Structured Interests in Weber's Sociology of Religion", in Scott Lash and Sam Whimster. eds., Marx Weber,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London:Allen and Unwim,1987, p.134.
    ④分别见布尔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第139页、第20页。
    ①有关场域斗争与游戏之间的比喻可参考同上,第135-137页;
    ②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ment of Tast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01,转引自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②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1977, pp.167-168.
    ③刘拥华:《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载《社会》,2009年第3期,第111页
    ④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25页。
    ①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第121页。
    ② John Williams, 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Yugoslavia,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Ian Hurd, After Anarchy:Legitimacy and Power in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Jacques Thomassen, 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After Enlarge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Kanishka Jayasuriya, ed., Reconstituting The Global Liberal Order:Legitimacy And Regul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5, etc.
    ③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第365-366页。
    ④ Pierre Bourdieu, "Symbolic Power", in Denis Gleeson, ed., Identity and Structure:Issu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riffield:Nafferton Books,1977, pp.112-119.
    ②转引自斯沃茨:《文化与权力》,第87页。
    ③Pier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p.139-140,pp.209-210.
    ④Bourdieu,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p.183.
    ①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221页、第196页。
    ②Quoted from Williams. Culture and Security, p.33.
    ③分别见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115页、第25页。
    ④同上,第25页。
    ⑤同上,第115-116页,第288-291页
    ①斯沃茨:《文化与权力》,第103页。
    ②孙吉胜:《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第四章,也可见第29-30页。
    ③ Robert H. Jackson, Quasi-States: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Third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Siba N'Zatioula Grovogui, Sovereigns, Quasi-sovereigns, and Africans:Race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①转引自斯沃茨:《文化与权力》,第103页。
    ②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195页。
    ③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转引自刘拥华:《从二元论到二重性》,第125页。
    ①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369页、第103页。
    ②有关“短路的错误”的讨论,见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p.181、188.
    ③布尔迪厄关于法国知识分子场域的集中研究见其发表于1984年出版的《学术人》,英译本见Pierre Bourdieu, Homo Academicu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也可参考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文化理论》,第53-57页;斯沃茨:《文化与权力》,第156-160页关于文化场域在社会整体结构场域中位置的简要分析。
    ④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225页。
    ①同上,第43页。
    ①Pi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1984,转引自斯沃茨:《文化化与权力》,第197页,译文有改动。
    ①斯沃茨:《文化与权力》,第123页。
    ②同上,第217页。
    ③ Himadeep Muppidi,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Global Governance", in Barnett and Duvall,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p.274.
    ① Ibid., pp.275-283.
    ② Ibid.,p.280.
    ③主权制度在国际体系扩散过程中主权制度所向西方国家产生的“赋权”效应,可参考Erik Rigmar, "Empowerment Among Nations: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Berenskoetter and Williams,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pp.189-203.
    ① Jeremy T. Paltiel, The Empire's New Clothes:Cultural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 Value in China's Quest for Global Statu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② Christian Reus-Smit, The Moral Purpose of the State:Culture, Social Identity, and 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pp.30-33; Philpott, Revolutions in Sovereignt, pp.21-27.
    ①转引自Muppidi,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Global Governance", p.290.
    ① Ibid., p.291.
    ② Ibid., p.292.
    ③威廉姆斯对基地组织如何进行自我赋权,从而改变了人们对冲突观念的认识做了新颖的研究,见M. J. Williams, "Theory Meets Practice:Facets of Power in'War on Terror'," in Barnett and Duvall,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p.265-276。
    ① Eric Ringmar, "Empowerment Among Nations: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Berenskoetter and William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p.195.
    ② Ibid., p.196.
    ③ Ibid, p.195, p.198.
    ① Muppidi,'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Global Governance', pp.292-293.
    ①可参考王军、但兴悟著:《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有关这一问题的最新讨论科参考《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09年第2期关于“探索中的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第3期关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学术性与政策性”的讨论,尤其可参考第2期中任晓的文章,任晓:《走自主发展之路——争论中的“中国学派”》。也可参考阎学通:《借鉴先秦思想创新国际关系理论》,2009年第3期,第150-165页;阎学通:《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其启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87-108页。
    ①秦亚青、李巍的论文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可参考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13-23页;李巍:《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理论进步”与“问题缺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9期,第23-30页。
    ①张旭东: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②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尤其是第102—105页关于“从反映到中介”的论述。
    ③他参考的两本著作是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国际关系史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42—150页;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②社会学与国际关系领域中建构主义的代表作分别参考约翰·R·塞尔:《社会实在的建构》(李步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心灵、语言与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李步楼译),上海泽文出版社.,2006年版;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大一统对抗制衡》,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第78-105页;.《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第6-20页。
    ①可参考辛万翔、曾向红:《“多国体系”中行为体的不同行为逻辑及其根源:兼与许田波商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第59-73页。
    ②国内学者对许著的评论,可参考徐进:《两种逻辑与双重博弈》,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4期,第82-90页:张金翠、葛传红:《中欧历史分岔发展的悲观理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6-162页:孙学峰、杨原:《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载《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2期,第103-121页。
    ③桑东辉,《也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否是主权国家》,《国际政治研究》, 2006年第2期,第137-149页。
    ④可参考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研究的几点想法——(中国外交思想史)(第一卷)序言》,载《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第48-56页;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性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第9-22页;叶自成:《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载《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第64-71页等等。
    ⑤“封建社会”是指中国历史上实施分封制和贵族制的历史时代,具体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定义请参照: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10页。“封建社会”概念在中外史学界仍然存在分歧,我们倾向于国内的“西周封建说”,关于“封建社会”概念详细的解释性说明请参照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一章和第二章。
    ①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09-310、342-346页。另可参照: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社会等级和政治体制》(李增洪、侯树栋、张绪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尤其是第七编,第605-694页;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特别是第9-12讲,第147-202页;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蔡鸿宾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①春秋时期的“伯主”有齐桓公和晋文公,可参考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58页、172-173页、188-189页。
    ②关于“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的研究成果可参照童书业,同上,第7-8页;关于“家族主义”参照: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③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63-66页。
    ④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4页。
    ⑤关于“世族制度”和“世官制度”的论述,可参考童书业:《春秋史》,第69-71页、246-247页。
    ⑥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1-10页、96-107页。
    ⑦例如“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具体可参照: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特别是第四章,101-140页;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特别是第二章中关于卿大夫的社会流动的研究,34-38页。
    ⑧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6、72-75页。
    ①关于“家臣”的社会流动可参照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111-120页。
    ②张荫麟:《中国史纲》,第108-109页。
    ③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④张荫麟:《中国古史纲》,第54页。
    ⑤有关“法家改革”的讨论,可参考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471-487页;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212页。
    ⑥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490-492、497-500页;杨宽:《战国史》,第226-231页。
    ⑦可参考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第1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章第一节。
    ⑧关于“官僚体系”的建立可参考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488-497页;杨宽:《战国史》,第213-226页。
    ②从童书业先生之说,见其《春秋史》,第84页。另可参考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233页。
    ①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64页。
    ②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375-376页。
    ③张荫麟:《中国史纲》,第65页。
    ④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516页。
    ⑤对先秦战争之观念的总体性考察见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⑥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63页。
    ⑦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1-33页。
    ①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第194-197页。
    ②张荫麟:《中国史纲》,第109页。
    ③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第197-198页。
    ④张荫麟:《中国史纲》,第107页。
    ⑤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第198-200页。
    ⑥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574页。
    ①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第311-312页。
    ②张荫麟对“合纵连横”作过精彩评价,可参考其著:《中国史纲》,第109-110页。至于其具体情况可参考杨宽:《战国史》,第220-270页;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册,第514-528页。
    ③这种“统一与分裂的循环”现象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特征,详见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特别是第二、三章,第22-78页。
    ④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8页。
    ⑤关于近代欧洲的“均势”: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Edward Vose Gulick,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A Case Histo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Great Concepts of European Statecraft,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mpany, Inc.,1967。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18页。
    ②同上,第695-696页。也可参考Denial Philpott, Revolutions in Sovereignty:How Ideas Shaped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p.292; Thomas J. Biersteker and Cynthia Weber, eds.,State Sovereignty as A Social Construc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 Martin Wright, System of States, 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7, p.23.
    ③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184页。
    ④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37-138页。
    ⑤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186-187页。
    ①钱穆:《国史新论》,第10页。
    ①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第1页。
    ②秦亚青:《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第79页。
    ③赵汀阳,《天下体系:政治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阎学通、徐进:《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9页。
    ②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414页。
    ③同上,第389页。Jeremy T. Paltiel, The Empire's New Clothes:Cultural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 Value in China's Quest for Global Statu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①汪晖:《理与物》,第154页。
    ②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4-95页。
    ④ Ibid., p.42.
    ⑤关于五服的讨论可参考阎学通:《荀子的国际政治思想及启示》,载《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期,第137-139页;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施忠连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⑦ Thomas B.Stephen, Order and Discipline in China:The Shanghai Mixed Courted 1911-1927, quoted in Paltiel, The Empire's New Clothes, p.49.
    ①约翰·霍布斯:《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孙建党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②Louise E. Levathes, 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 London:Simon and Schuster,1994, p.20,转引自同上。
    ① Mervyn Frost, Global Ethics:Anarchy, Freedo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Routledge,2009, pp.83-89.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5-115页。葛瑞汉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第28页。
    ③转引自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④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⑤蒙培元:《情感与理性》,第26页。
    ⑥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⑦聂保平:《先秦儒家性情论》,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007年版,第5页。
    ⑧陈文祥:《中国天下观的思想溯源与检讨——以孔孟天下思想为中心》,东海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6年版,第44页。
    ⑨蒙培元:《情感与理性》,第187页。
    ①陆自荣:《儒学和谐合理性:兼与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见第221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55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第351页。
    ④蒙培元:《情感与理性》,第63页。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第351页。
    ⑥参考第三章中所引安乐哲与郝大维的研究成果。
    ①Wu Chan-Liang,Western Rationalism and the Chinese Mind:Conter—Enlightenm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in China,1915-1927,PhD.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1993.包天民也注意到这一点,请参考Paltiel,The Empire's New Clothes,p.9.
    ①对拉高塔印第安人世界观独特性的集中论述,见J.Marshall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Indigeneity, Cosmology, and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pp.99-106.
    ② Inayatullah and Blane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 pp.129-159.
    ③ Emanuel Adler, Communitar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Routledge.1998; Bill Mcsweeney,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etc.
    ①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②同上,第9页。
    ③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第167页。
    ①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乔纳森·默瑟:《人性与第一意向:国际政治中的情绪》,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2期,第53页。
    ④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277页。
    ① Andrew Sayer, "Class, Moral Worth and Recognition", in Terry Lovell ed., (Mis)recognition, Social In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Nancy Fraser and Pierre Bourdieu, New York:Rutledge,2007, pp.88-102.
    ② Ibid., p.95.
    ③ Ellen M. Granberg, "Commentary", in Dawn T. Robinson and Jody Clay-Warner,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 San Diego:Elsevier,2008., pp.309-371.
    ④阿克塞尔·霍纳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⑤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运动理论”的许多观点,在此不详述,可参考曾向红、杨恕:《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颜色革命”》,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5页。
    ⑥ Simon Thompson, "Anger and The Struggle for Justice", in Simon Clark, Pal Hoggett and Simon Thompson, eds., Emo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p.123-144.
    ①Sayer, "Class, Moral Worth and Recognition", pp.90-91.
    ②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采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可参考尹继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尤见第二章。
    ④对国际关系学者关于声誉、威望问题现有研究成果的介绍,可参考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8页。不过王学东没有涉及到国际地位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邓勇和下面将会提到的包天民两本著作,见Yong Deng,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T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⑤ Barry O'Neil, Honor, Symbols and War, 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9.
    ⑥ Neta Crawford, "Passion of World Politics:Propositions on Emotion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4,2000, pp.116-156.
    ⑦有Jonathan Mercer, Repu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Richard Ned Lebow, A Cultu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Jacques E. C. Hymans, The Psychologhy of Nuclear Proferation:Identity, Emo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Willam J. Long and Peter Brecke, War and Reconciliation:Reson and Emotion in Conflict Resolution, Massachusetts:MIT Univversity,2003, etc.
    ① Brent J. Steele,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elf-Identity and the IR States, New York: Routledge,2008.
    ②对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成果的介绍,可参考尹继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第53-67页。
    ①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365页。
    ① Duncan Bell, ed.,Memory, Trauman and World Politics: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Macmillan Palgrave,2006; Deniel Reisberg, Paula Hertel, eds., Memory and Emo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② Steele,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52-53.
    ①对于多样化情绪与多样化归因对象之间做了比较集中论述,可参考Jonathan Turner, "Emo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oward a General Sociological Theory", in Robinson and Clay-Warner,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 pp.319-342.
    ②可参考尹继武对不同类型归因偏差的介绍,尹继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第136-140页。
    ③可参考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④ Catarina Kinnvall, Globalization and Religious Nationalism:The Search for Ontological Security, New York: Routledge,2006, p.26.
    ① Steele,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10.
    ② Erik Rigmar, Identity, Interests and Action:A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Sweden's Intervention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p.76-77.
    ③正如米歇尔·C.威廉斯对新保守主义在小布什任期内兴起时所作的研究表明的,可参考Miachel C. Williams, Culture and Security:Symbolic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Routledge, 2007, chap.5.
    ④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429页。
    ⑤ Williams, Culture and Security, p.69.
    ① Paltiel, The Empire's New Clothes, p.16.
    ②姚先勇:《世纪的焦虑:全球化、文化认同、中国、民族主义……》,载陈家定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199页。
    ③唐世平、綦大鹏:《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第62-70页。
    ④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412页。
    ①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载《金耀基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① Douglas Cairns, Adios:The Psychology and Ethics of Honor and Shame in Ancient Greek Litera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3, p.14.
    ③对于“脸”与“面”的分裂现象,翟学伟称之为“脸面异质性”。更详细的讨论可参考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39页。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一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深入的研究,该书对于国际关系学者来说也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国际关系学者江西元就对张旭东思想做了大量的借鉴,参考江西元:《中国的
    世界还是世界的中国:中国外交文化本原与国际体系变化趋势》,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① 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 p.220.
    ②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载《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第99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7页。
    ① J. Marshall Beier,"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Indigeneity, Cosmology, and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p.47.
    ①Bei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p.220.
    ②Ibdi.,p.46.
    ①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泽),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②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③迈尔斯·卡勒:《国际关系中的理性》,载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①尹继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王庆利等著:《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概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②可参考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①这是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广松涉提出了观点,他的许多论著都已翻译为中文,可参考广松涉:《事的世界观》(赵仲明、李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69页。
    ①可参考约翰·加尔通:《和平论》(陈祖洲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350页,尤其见第310页。
    ① Moravsik:"Liberal In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Colin Elman and Elman,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ppraising the Field, p.159-204;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霸权之后》译者前言),第12-14页。
    ②可参考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2页。
    ①罗伯特·考克斯:《思考世界秩序的不同方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第110-115页。
    ③见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73-74页;尤见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 《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 《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
    10.F·佩蒂多,P·哈兹波罗编:《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张新樟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J·阿尔德伯特等: 《欧洲史》(蔡鸿宾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2.阿克塞尔·霍纳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合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4.爱德华·W.萨义德: 《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爱德华·W.萨义德: 《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6.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7.安德鲁·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安登尼·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安登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1998年版,北京:三联书店。
    21.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 《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采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钟的身体与情绪》(杨韶刚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25.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余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安乐哲,温海明编: 《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安乐哲: 《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家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奥兰·扬: 《世界事务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30.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德再构建》(刘德斌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1.白诗朗:《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彭国翔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3.白云真、李开盛: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保罗·菲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保罗·菲耶阿本德:
    35.保罗·菲耶阿本德: 《告别理性》(陈键、柯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6.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37.本杰明·史华兹: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编: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语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曹泳鑫: 《和平与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42.曹泳鑫编著: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3.曹泽林: 《国家文化安全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查尔斯·蒂利: 《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陈家定主编: 《全球化与身份危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陈戍国: 《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7.陈赞: 《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48.程远: 《先秦战争观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大卫·A.鲍德温主编: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大卫·K·诺格尔: 《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前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王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52.戴维·斯沃茨: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3.丹尼斯·朗: 《权力论》(陆震伦、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德伏尔金: 《列宁-斯大林的帝国主义论》,上海:作家书屋,1954年版。
    55.杜志清主编: 《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6.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8.甘阳: 《古今中西之争》,北京:三连书店,2006年版。
    59.高尚涛: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与规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60.高宣扬: 《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格奥尔格·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2.葛剑雄,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63.广松涉: 《事的世界观》(赵仲明、李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郭树勇、郑桂芬: 《马克思斯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年版。
    65.郭树勇:《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66.郭树勇主编: 《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8.汉斯·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郝大维、安乐哲: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0.郝大维、安乐哲: 《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施忠连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71.郝大维、安乐哲: 《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3.何怀宏: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74.何伟亚: 《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5.何伟亚: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6.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7.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8.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79.胡惠林: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们出版社,2005年版。
    80.胡家恋:《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1.胡宗山: 《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82.黄光国: 《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黄矖莉: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5.基佐: 《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6.江西元:《中国的世界还是世界的中国:中国外交文化本原与国际体系变化趋势》,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87.金耀基: 《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8.金耀基: 《金耀基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9.瞿同祖: 《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0.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91.卡尔·雅斯贝尔斯: 《卡尔雅斯贝尔斯文集》(朱更生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柯小刚: 《思想的起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94.肯尼思·W.汤普森: 《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肯尼斯·N.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96.肯尼斯·华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7.莱米·布拉格: 《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梁卿、夏金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8.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9.李爱华等著: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0.李金华主编: 《中国审计史》(第1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01.李金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2.李慎明主编,刘国平、王立强副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03.李扬帆: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李泽厚: 《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5.李泽厚: 《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6.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7.列宁、斯大林: 《列宁、斯大林论帝国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08.列宁: 《列宁论帝国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09.刘从德主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武汉出版社,2007年版。
    110.刘杰主编: 《中国发展的国际效应》,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111.刘靖华: 《霸权的兴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12.陆自荣:《儒学和谐合理性:兼与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3.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全集》(涂纪亮总主编)第9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4.路易·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5.路易·阿尔都塞著、陈越编: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6.罗宾·G·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17.罗伯特·0.基欧汉编: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8.罗伯特·O.基欧汉与约瑟夫·S.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0.罗伯特·杰维斯: 《系统效应: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1.马丁·布伯: 《我与你》(陈维钢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2.马健行: 《帝国主义理论形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3.马克·B.索尔特著:《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肖欢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24.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李增洪、侯树栋、张绪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5.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6.马小红: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马仲扬主编: 《理论与实践》,北京:研究出版社,2007版。
    128.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9.麦科尔·赫兹菲尔德: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30.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1.毛峰: 《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版。
    132.门洪华: 《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3.门洪华主编: 《中国:大国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蒙培元: 《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5.牟宗三: 《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6.尼采著: 《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137.倪世雄等著: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8.聂保平: 《先秦儒家性情论》,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007年版。
    139.欧文·拉兹洛: 《多种文化的星球》(戴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0.潘一禾主编: 《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1.庞中英主编: 《中国学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14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43.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44.皮埃尔·布尔迪厄: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5.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6.皮埃尔·布尔迪厄: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产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7.漆思: 《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8.钱穆: 《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9.钱穆: 《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50.乔治·H.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51.秦亚青: 《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2.让—吕克·南希: 《变异的思想》(夏可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3.计—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郭建玲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5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版。
    155.施爱国: 《傲慢与偏见——东方主义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6.史蒂夫·沃尔特: 《联盟的起源》(周丕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7.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8.苏国勋: 《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9.苏珊·斯特兰奇: 《国家与市场》第二版(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0.孙吉胜: 《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伊拉克战争解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1.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2.孙向晨: 《面向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63.孙学玉主编: 《价值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4.孙周兴,黄凤祝编:《交互文化沟通与文化批评——“伯尔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65.谭好哲: 《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6.汤林森: 《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7.童书业: 《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68.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9.汪晖: 《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70.汪晖: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71.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王军、但兴悟: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73.王庆利等著: 《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概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4.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一卷、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175.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6.王义桅: 《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177.王义桅:《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78.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9.王逸舟: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0.王逸舟: 《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1.韦伯: 《韦伯作品集Ⅰ: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2.魏光奇: 《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3.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4.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努夫,保罗·科维特: 《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5.吴国盛: 《科学的世纪》,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精神分析纲要》(程小平,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187.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兼评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88.肖巍: 《宇宙学的人文视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9.谢晓娟: 《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0.邢爱芬: 《影响世界格局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1.熊玠: 《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2.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9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黄贤金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4.许宝强,渠敬东编译: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5.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6.许倬云: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197.亚莉·R.霍奇柴德:《情绪管理的探索》(徐瑞珠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198.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9.阎学通、孙学峰等著: 《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0.阎学通、徐进: 《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1.阎学通: 《国际政治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2.杨大春: 《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03.杨宽: 《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4.伊弗·B.诺伊曼,奥勒·韦弗尔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肖锋,石泉译)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
    205.伊姆雷·拉克托斯: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06.尹继武: 《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7.于炳贵、郝良华: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济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8.俞可平主编: 《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09.俞新天等著: 《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210.袁正清: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1.约翰·R·塞尔: 《社会实在的建构》(李步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2.约翰·R·塞尔:《心灵、语言与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李步楼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13.约翰·霍布斯:《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孙建党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214.约翰·加尔通: 《和平论》(陈祖洲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215.约翰·希克: 《宗教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6.约翰·伊肯伯里: 《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7.约瑟夫·S.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18.约瑟夫·S.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19.约瑟夫·S.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晖、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20.约瑟夫·S.奈著、门洪华编:《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1.约瑟夫·列文森: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大华、任菁译),2009年版
    222.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3.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国际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4.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5.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26.张贵洪主编: 《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7.张祥龙: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28.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9.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30.张荫麟, 《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31.张振东: 《士林哲学讲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232.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当代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3.赵鼎新,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4.赵汀阳: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5.赵汀阳: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36.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北京市: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237.周桂钿主编: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8.周宁: 《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239.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主编: 《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巴殿君:《新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和谐世界观”的构建》,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张殿军: 《和谐世界观:从毛泽东到胡锦涛》,载《唯实》,2009年第Z1期。
    2. 白云真:《国际关系学科中美国的知识霸权》,载《外交学院》,2007年第5期。
    3. 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载《读书》,1995年第2期.
    4. 楚树龙: 《文化、文明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及国际关系》,2003年第2期。
    5. 丛向群、尹吉成:《营造和谐周边构建和谐世界》,载《当代世界》,2007年第9期。
    6. 但兴悟: 《中西政治文化与话语体系中的霸权—中西霸权观比较》,2004年第9期。
    7. 邓晓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本体论建构意义—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系问题》,载《探索》,2009年第5期。
    8.杜幼康:《构建“和谐亚洲”:时代需要与面临挑战》,载《红旗文稿》,2008年第1期。
    9.段忠桥:《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孙正聿教授商榷》,载《哲学研究》,2008年1期。
    10.郭树勇:《从“世界交往”概念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期。
    11.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
    12.郭树勇:《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
    13.郭树勇:《新国际主义与中国软权力外交》,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14.韩志立:《批判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秩序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15.何平、李云霞:《发展中印关系构建和谐周边》,载《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
    16.洪邮生:《“规范性力量欧洲”与欧盟对华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第52-65页。
    17.计秋枫:《中国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的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6期
    18.柯岚安:《中国视野中的世界秩序:天下、帝国与世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19.冷晓玲:李开盛:《论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李宝俊:《“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一项比较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21.李滨: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载《欧洲》,2000年第1期。
    22.李滨: 《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23.李滨: 《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载《世界经济与正传》,2005年第7期;
    24.李滨:《科学方法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25.李滨:《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学术渊源和当代代表》,载《欧洲研究》,1999年第5期。
    26.李滨: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
    27.李滨: 《无政府性·社会性·阶层星—国际政治的特性与国际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28.李荣海:《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7第8期。
    29.李巍:《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理论进步”与“问题缺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9期。
    30.李旭东:《论国际社会的怨恨心理与和谐世界的建构—一种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
    31.刘福森:《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32.刘福森:《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3.刘拥华:《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载《社会》,2009年第3期。
    34.陆钢:《“和谐地区”与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35.陆晓红:《“和谐世界”:中国的全球治理理论》,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6期。
    36.吕勇: 《无立场与中国立场—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S2期。
    37.罗伯特·考克斯: 《思考世界秩序的不同方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
    38.马骏:《国际关系中的“权力问题”—关系权力观的视角》,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39.钮菊生:《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探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40.潘亚玲:《“文明标准”的回归与西方道德霸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
    41.潘亚玲:《全球治理中的猎鹿困境》,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2期。
    42.庞中英:《国际关系研究中应该发问的几个问题》,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
    43.乔纳森·默瑟:《人性与第一意向:国际政治中的情绪》,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2期。
    44.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5.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6.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与必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
    47.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48.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2003年第4期。
    49.秦亚青:《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
    50.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51.仟晓:《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一些思考》,载《欧洲》,2000年第4期.
    52.任晓:《我们如何对待差异—和谐世界之内涵的一个探析》,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4期。
    53.任晓:《走自主发展之路—争论中的“中国学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2期。
    54.桑东辉,《也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否是主权国家》,《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55.石斌:《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式探索”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56.石之瑜、殷玮、郭铭杰:《原子论是国际政治学的本体?——“社会建构”与“民主和平”的共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
    57.斯蒂芬·陈、曹青:《文明秩序之辩:第三世界视角下的国际文化关系》,2008年第7期。
    58.宋效峰:《和谐世界观与新安全观的内在联系》,载《中共南宁市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59.宋效峰:《简论中国对地区多边机制的参与——以和谐世界观的视角》,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5期。
    60.苏长和:《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
    61.孙学峰、杨原:《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载《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2期。
    62.孙学峰: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
    63.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4.孙中原:《对立和谐与整体兼容——论墨家的和谐世界观》,载《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年第11期。
    65.孙中原:《墨家和谐世界观的理论创新》,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6.谭再文:《对无政府结构假定的质疑》,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5期。
    67.谭再文:《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空洞及其无意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
    68.唐世平、綦大鹏:《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69.陶富源: 《世界观·人类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70.田甲: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四要素》,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1.汪卫华: 《三大主义式论文争论的方法问题》,载《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4期。
    72.王庆利: 《“合法性”概念解析》,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73.王义桅: 《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74.王义桅: 《和谐世界观改变国际政治视角》,载《决策探索》,2006年第1期。
    75.王逸舟:《试析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进步”:几点批评与思考》,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3期.
    76.吴征宇:《从霍布斯到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思想的古典与当代形态》,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77.辛万翔、曾向红:《“多国体系”中行为体的不同行为逻辑及其根源:兼与许田波商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
    78.信强: 《“无政府状态”证义》,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79.徐建新: 《天下体系与世界制度—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载《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2期。
    80.徐进: 《两种逻辑与双重博弈》,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4期。
    81.许涛: 《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载《瞭望》,2006年第25期。
    82.许田波: 《大一统对抗制衡》,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
    83.许田波: 《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
    84.亚历山大·温特: 《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85.阎孟伟: 《“求同尊异”: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可能原则》,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86.阎学通: 《对“和平崛起”的理解》,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87.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88.阎学通: 《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其启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89.阎学通: 《荀子的国际政治思想及启示》,载《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期。
    90.杨丹志: 《构建和谐地区对于和谐世界构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
    91.叶自成: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载《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
    92.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研究的几点想法——<中国外交思想史>(第一卷)序言》,载《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
    93.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一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性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
    94.叶自成:《自律、有序、和谐:关于老子无政府状态高级形式的假设》,《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
    95.殷有敢: 《中国传统伦理视域中的和谐世界观》,载《南方论坛》,2005年第12期。
    96.尹继武: 《和谐世界秩序的可能: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
    97.约瑟夫·S.奈、西恩·克瑞翰、塞比·拉尔曼著:《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
    98.曾向红、杨恕:《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颜色革命”》,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2期。
    99.翟崑: 《在“和谐亚洲”的大目标下》,载《瞭望》,2006年第26期。
    100.张金翠、葛传红: 《中欧历史分岔发展的悲观理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101.张康之: 《合法性思维的思想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102.张小明: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103.赵鼎新: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一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04.赵景芳:《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兴起、嬗变及原因探析》,2003年第12期。
    105.赵汀阳: 《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
    106.赵汀阳: 《关于和谐世界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107.钟龙彪:《“巧实力”战略与奥巴马新外交》,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5期。
    108.周方银,王子昌:《三大主义式论文可以休矣—论国际关系理论的运用与综合》,载《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1期。
    109.周方银:《天下体系是最好的世界制度吗?——再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载《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2期。
    110.周建明、焦世新:《从东西矛盾到西方与多元文明的矛盾—对当今世界基本矛盾的一种理解》,2008年第6期。
    111.庄申彬:《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语言学转向》,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 Anthony, Giddens, The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2. Aron, Raymond, Peace and War: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lorida: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1.
    3. Barnett, Michael and Raymond Duval, eds., 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 Beier, J. Marshal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Uncommon Places:Indigeneity, Cosmology, and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5. Bell, Duncan ed., Memory, Trauman and World Politics: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Macmillan Palgrave,2006.
    6. Berenskoetter, Felix and M. J. Williams,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Routledge,2007.
    7. Biersteker, Thomas J. and Cynthia Weber, eds., State Sovereignty as A Social Construc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9.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1977.
    10.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11. Burch, Kurt, Constitu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Yearbook, V.10, Boulder: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7.
    12. Burrowes, Robert James, The Strategy of Nonviolent Defense:A Gandhian Approach,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13. Buzan, Barry and Charles Jones, Richard Littele, The Logic of Anarch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1993.
    14. Cairns, Douglas, Adios:The Psychology and Ethics of Honor and Shame in Ancient Greek Literature,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3.
    15. Carlsnaes, Walter and Thomas Risse,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Sage,2006.
    16. Carpenter, Ted Galen, Smart Power:Toward a Prudent Foreign Policy, for America, Washington, D.C.:The Cato Institute,2008.
    17. Clark, Simon and Pal Hoggett, Simon Thompson, eds., Emo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18. Colin Elman and Mirian Fendius Elman,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ppraising the Field, 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3.
    19.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0. Deng, Yo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1. Doty, Roxanne Lynn, Imperial Encounters,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North-South Relations, Minnesota: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96.
    22. Frost, Mervyn, Global Ethics:Anarchy, Freedo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2009.
    23.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4. Gleeson, Denis ed., Identity and Structure:Issu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riffield: Nafferton Books,1977.
    25. Gong, Gerrit W., The Standard of'Civilization'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6. Gontier, Nathalie and Jean Paul van Bendegem, Diederik Aerts, eds.,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Language and Culture:A Non-adaptationist:Systems Theoretical Approach, Dordrecht:Springe,2006.
    27. Griffiths, Martin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 Introduction, New York:Taylor & Routledge,2007.
    28. Grovogui, Siba N'Zatioula, Sovereigns, Quasi Sovereigns, and Africans:Race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29. Gulick, Edward Vose,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A Case Histo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Great Concepts of European Statecraft,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mpany, Inc.,1967.
    30. Harrison, Ewan, The Post-Cold War International System:Strategies, Institutions, and Reflexivity, London, New York:Taylor & Francis,2004.
    31. Hass, Ernst, When Knowledge Is Power:Three Models of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32. Hayward, Clarissa R., De-facing Pow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3. Held, David 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eds., 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9.
    34. Held, David 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From the Modern State to Cosmopolitan Governan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35. Held, David D., ed., Political Theory Today, Polity Press:Cambridge,1991.
    36. Held, David D., Global Covenant:The Social Democratic Alternative to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
    37. Held, David D., Cosmopolitanism:A Defence,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6.
    38. Held, David D., Models of Democracy,2ed.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6.
    39. Hochschild, Arlie R., The Managed Heart: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0. Hooker, C. A., Reason, Regulation, and Realism:Toward a Regulatory Systems Theory of Reason and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41. Horrocks, Roger, Freud Revisited:Psychoanalytic Themes in the Postmodern Ag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1.
    42. Hurd, Ian, After Anarchy:Legitimacy and Power in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43. Hymans, Jacques E.C., The Psychologhy of Nuclear Proferation:Identity, Emo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44. Ian Clark, The Hierarchy of States: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5. Inayatullah, Naeem and David L. Blane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 New York:Routledge,2004.
    46. Iriye, Akira, Global Community: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47. Jackson, Robert H., Quasi-States: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Third Wor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8. Jacques, Martin,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Allen Lane,2009.
    49. Jayasuriya, Kanishka ed., Reconstituting The Global Liberal Order:Legitimacy And Regul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5.
    50. Johnston,Alastair lain, Culture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51. Katznelson, Ira and Helen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Norton,2002.
    52. Keene, Edaward, Beyond the Anarchical Society:Grotius, Colonialism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3. King, Gary and Robert O. Keohane, Sidney Verba,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Scientific Infer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54. Kinnvall, Catarina, Globalization and Religious Nationalism:The Search for Ontological Security, New York:Routledge,2006.
    55. Kurlantzick, Joshua, 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56. Lash, Scott and Sam Whimster, eds., Marx Weber,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London: Allen and Unwim,1987.
    57. Lebow, Richard Ned and Mark Irvinbg Lichbach, Theory and Evidenc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and:Palgrave Macmillan,2007.
    58. Lebow, Richard Ned, A Cultu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59. Li, Mingjiang ed., Soft Power:China's Emerging Strateg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Lexington Books,2009.
    60. Linklater, Andrew, Beyond Marxism and Realism:Critic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London:Macmillan,1990;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y:Et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Post-Westphalia Era.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61. Linklater, Andrew, Critical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Citizenship, State and Humanity, New York:Routledge,2007.
    62. Linklater, Andrew, Men and Citizen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1990.
    63. Linklater, Andrew,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y:Et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Post-Westphalian Era,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64. Long, Willam J. and Peter Brecke, War and Reconciliation:Reson and Emotion in Conflict Resolution, 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3.
    65. Lovell, Terry ed., (Mis)recognition, Social In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Nancy Fraser and Pierre Bourdieu, New York:Rutledge,2007.
    66. Lukes, Steven, Power:A Radical View,2nd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67. Mattern, Janice Bially, Order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dentity, Crisis, and Represntation Force, New York:Routledge,2005.
    68. McGiffert, Carola, 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ashington, D.C:CSIS,2009.
    69. McSweeney, Bill,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70. Mercer, Jonathan, Repu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71. Murphy, Craig, Emergence of the NIEO Ideology, Boulder:Westview,1984.
    72. O'Neil, Barry, Honor, Symbols and War, 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9.
    73. Paltiel, Jeremy T., The Empire's New Clothes:Cultural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 Value in China's Quest for Global Statu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74. Pettman, Ralph, Reason, Culture, and Religion:The Metaphysic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
    75. Philpott, Daniel, Revolutions in Sovereignty:How Ideas Shaped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76. Pines, Christopher L., Ideology and False Consciousness:Marx and his historical Progenitors,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77. Reisberg, Deniel and Paula Hertel, eds., Memory and Emo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78. Reus-Smit, Christian, The Moral Purpose of the State:Culture, Social Identity, and 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79. Rigmar, Erik, Identity, Interests and Action:A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Sweden's Intervention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0. Risse, Thomas, et al. eds., The Power of 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Norms and Domestic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81. Robinson, Dawn T. and Jody Clay-Warner,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Emotion, San Diego: Elsevier,2008.
    82. Schmidt,, Brian C.,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Anarchy:A Disciplinary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83. Scott-Smith, Giles, The Politics of Apolitical Culture:Th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 the CIA & Post-War American Hegemony, New York:Routledge,2001.
    84. Shih, Chih-Yu, 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3.
    85. Shih, Chih-Yu, Navigating Sovereignty World Politics Lost in China,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86. Steele, Brent J.,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elf-Identity and the IR States, New York:Routledge,2008.
    87. Sterling-Folker, Jennif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Primacy of Anarchy, 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
    88. Thomassen, Jacques 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After Enlarg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9. Thucydides,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M. I. Finley, ed., Rex Warner, trans, New York:Viking-Penguin,1972.
    90. Todorov, Tzvetan, The Conquest of America:The Question of the Other, New York:Harper Torch,1992.
    91. Tully, James, Strange Multiplicity: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 Divers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92. Vasquez, John A., The Power of Power Politics, From Classical Realism to Neotraditionali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93. Walker, R. B. J., Inside/Outsid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94. Weber, Cynthi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2nd), London, New York:Rutledge,2005.
    95.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ed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96. Williams, John, 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Yugoslavia,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97. Williams, Miachel C, Culture and Security:Symbolic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Routledge,2007
    98. Wright, Martin, System of States, 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7.
    99. Young, Oran 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100. Zehfuss, Maja,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Politics of Realit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 Ashley, Richard K., "Untying the Sovereign State:A Double Reading of the Anarchy Problematique",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7, No.2,1988.
    2. Barnett, Michael and Raymond Duvall, "Pow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9, No.1,2005.
    3. Buzan, Barry and Richard Little, "Reconceptualizing Anarchy:Structural Realism Meets World Histo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 No.4,1996.
    4. Crawford, Neta C., "The Passion of World Politics:Propositions on Emotion and Emo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4,2000.
    5. Dahl, Robert A.,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Vol.2, No.3,1957.
    6. Dessler, David,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 No.3,1989.
    7. Donnelly, Jack, "Sovereign Inequalities and Hierarchy in Anarchy:American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2, No.2,2006.
    8. Greenhill, Brian, "Recognition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Vol.14, No.2,2008.
    9. Grieco, Joseph M., "The Maastricht Treaty,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and Neo-Realist Research Program,"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1, No.1,1995.
    10. Guzzini, Stefano, "Structural Power:The Limits of Neorealist Power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3,1993.
    11. Herz, John,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Security", World Politics, Vol.2, No.2,1950.
    12. Huntington, Samuel,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3,1993.
    13. Ikenbery, John G., "Liberalism and Empire:Logics of Order in the American Unipolar A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4,2004.
    14. Legro, Jeffrey W. and Andrew Moravcsik,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2,1999.
    15. Linklater, Andrew, "The Question of Community of the Next Sta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cal-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1, No.1,1992.
    16. Mattern, Janice Bially "The Power Politics of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7, No.3,2001.
    17.Mercer, Jonathan, "Anarchy and Ident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 No.2,1995.
    18. Ross, Andrew A. G., "Coming in from the Cold:Constructivism and Emo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12, No.2,2006.
    19. Ruggie, John Gerard, "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ty:Toward a Neorealist Syntheis", World Politics, Vol.35, No.2,1983.
    20. Randall L. Schweller and David Preiss, "A Tale of Two Realisms:Expanding the Institutions Debat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1, No.1,1997.
    21. Shannon, Vaughn P., "Wendt's Viol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Project:Agency and Why a World State is Not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1 No.4, 2005
    22. Waltz, Kenneth N.,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2000.
    23. Waltz, Kenneth N.,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2,1993.
    24. Wendt, Alexander, "Agency, Teleology and the World State:A Reply to Shann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1. No.4,2005.
    25. Wendt, 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18, No.2,1992.
    26. Wendt, Alexander, "Collective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1994.
    27. Wendt, Alexander,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1987.
    28. Wendt, Alexander, "The State as Person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2,2000.
    29. Wendt, Alexander, and Daniel Friedheim, "Hierarchy under Anarchy:Informal Empire and the Eastern German 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 No.4,1995.
    30. Wendt, Alexander,,"Why a World State is 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4,2003.
    1. Wu Chan-Liang, Western Rationalism and the Chinese Mind:Conter—Enlightenm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in China,1915-1927, PhD.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1993.
    2. 陈文祥:《中国天下观的思想溯源与检讨——以孔孟天下思想为中心》,东海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6年。
    3. 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4. 胡锦涛:《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人民日版》2006年4月24日。
    5. 胡锦涛:《增进友好互信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 日。
    6. 计秋枫, 《“大一统:概念、范围及其历史影响》, 《光明日报》2008年5月10日。
    7. 李长裕:《中共建构“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1998—2006)》,中国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8. 李开盛: 《美好世界原理》,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8年4月。
    9. 吴恙: 《论狄尔泰的世界观哲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10.相蓝欣: 《戒言崛起,慎言和谐》, 《联合早报》2006年3月26日。
    11.许少民: 《和谐世界:口号还是战略?》,该文刊载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上,投稿时间为2009年1月8日, 网址为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 asp?NewsID=141085。
    12.赵汀阳:《“和谐世界”的提法没什么不妥》, 《北京日报》2006年11月27日。
    13.朱彦明: 《尼采的视角主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