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美·本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著名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有着多重的文化身份,彼岸世界观是一股贯穿他毕生创作的神秘力量,它从宗教哲学发展而来,以其神秘性和非确定性而难以概括。笔者采用叙事学理论、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哲学分析及读者反应理论等方法,对纳博科夫作品进行解读,试图提出并阐明自己对彼岸世界观的另一种理解,以作为对纳博科夫文学遗产研究的微小补充。
     纳博科夫的小说并非“故弄玄虚”,而是表达他的“感情和思想”。本文深入发掘纳氏彼岸世界中的自由形而上学内涵,并论述纳博科夫的自由审美创作及自由伦理诉求等价值观念,三者三位一体,构成一种追求自由、非功利美和本真的精神力量。第一章阐述彼岸世界观的源流演变及现代性的“宗教转向”,可知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观已超越了宗教概念,它是个体内心的一种“宗教性”体验,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自由。第二章论述纳博科夫的自由观,它以人为目的和主体,注重灵魂和内在精神的自由;坚持自我意识和意志自由,要求得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个人权利的平等与尊重,并反对他者意志的支配与强制束缚。第三章论述纳博科夫的自由审美观。他坚持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崇尚灵感、自由的想象和创造力,珍视人类思想或情感领域里的激情和美感,并重视艺术性及作品的形式美。第四章论述纳博科夫的自由伦理诉求。纳博科夫推崇人性之美,认可人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本真状态,因此他在小说中表达的伦理诉求不是指普遍的道德规则及“人应当做什么”,而是“人应该如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一问题。这具体体现为人性之美与人性之恶的对照、个人与群体的抗争等等。纳博科夫把人视为平等而有尊严的存在者,他强调个人拥有自主权,只要不违反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每个人都可以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结语论证彼岸世界观是贯穿纳博科夫创作的朵朵“图案”底下的那根神秘之线,它凝聚着对人的个性自由的尊重、对美丽纷呈的艺术理想的追求、对故国家园的缅怀和对俄罗斯文化的追思,以及对个人本真自在状态的关怀。
     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个人基本自由及内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重视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故研究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观与自由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纳博科夫的作品呈现出广阔的开放性和多元的文化色彩,其彼岸世界观并非是一锤定音的,有待读者不断的参与和探索。
As a writer who owned great talents and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 was quite extraordinary in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idea of "otherworld" Is a mystical power that penetrated through Nabokov's whole life and literary works. It developed from religious belief, and it's hard to generalize what the otherworld is because of it's mystery and ambiguity.
     This paper analyses Nabokov's novels by Narrative theory, New-critisim's close reading theory, Religion theory and Reader response theory, etc. The thesis trys to state and explain my view of Nabokov's otherworld, and it try to offer a supplement for the study of Nabokov's literature heritage.
     In my opinion, Nabokov's works intended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and though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taphysics of the otherworld, which can be named freedom. We will discuss Nabokov's free aesthetic conceptions and ethics as well. The trinity of freedom, aesthetics and ethics constructed a spirit power that pursued human freedom, beauty without utility, and intrinsic states. The paper will take up the following four questions one by on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th history of the "otherworld", and it also expounds the religious conversion and the changes of modern religion thoughts. We hold that Nabokov's otherworld had gone beyond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and it was a individual "religious" expericence. The essence of Nabokov's otherworld is freedom.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Nabokov's liberalism, which attached importance to human beings and stressed the freedom of soul. Nabokov holded the self conciousness and free will. He advocated the equality and respect to civil liberties in social life. And he opposed the domination and control by other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Nabokov's aesthetic conceptions. Nabokov appreciated the bueaty without utility. He advocated inspiration,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he cherished the artistry in work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Nabokov's free ethics and humanism. Nabokov cherished the virtue of human nature, and he respected the peculiarity and diverdity among people. Nabokov appreciated the freedom and intrinsic states in human nature. Therefore, His ethics expressed in the works didn't mean the universal laws or the question "what should we do?", but the question that "how human beings can live in the world?". It embodied the constrastions between virtue and evil, the cruelty and anti-Semitism, and the fight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rowd, ect. In Nabokov's opinion, humen beings have the equality and dignity. Everyone can pursue the life styles that fit them, as long as they didn't offend the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or other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therworld" Is the mystical thread that went through all of Nabokov's literary works. It contains the respect of freedom in human nature, the appreciation and pursuit of the bueaty and artistry in works, the memory of his lost Russian home and childhood, the reminiscences of Russian culture, and the concern for the free and unrestrained states of human beings.
     Nabokov's otherworld still gives inspiration to us today, and it offers the view of phylosical and cross-culture study.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discoveries and surprises in the study of Nabokov's literary heritage.
引文
1 我国许多学者已经对国外纳博科夫的研究现状做了很多述评,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欲深入了解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可参阅: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J].外国文学评论 2004(2).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那双眼睛,那个微笑[D].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
    2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述评可参阅:王霞.越界的想象——论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
    3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4 V.Nabokov, Nikolai Gogol, New York:New Directions,1961, p.149.
    5 《固执己见》,同前,第78页。
    6 Vera Nabokova, 3.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er remarks appears in Dimitri Nabokov's" Translating withNabokov", see Vladimir E.Alexandrov, Nabokov's Other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p4.
    7 Vladimir E.Alexandrov, Nabokov's Other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p3-p5.
    8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9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7页。
    10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11 白银时代(1890-1920)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现代主义诗歌文学的时代,代表诗人有明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索洛古勃、勃洛克、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坦等。这是相对于俄国十九世纪初叶(1810-1830)出现的文学“黄金时代”而言的,当时由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蒙莱托夫等杰出的诗人以 其优美动人的抒情诗篇构筑了俄罗斯诗歌文学的“黄金时代”。
    12 《哲学问题》(俄刊)第140页,1990年第2期。引自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3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75页。
    1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274页。
    15 同上,第90页。
    16 同上,第248页。
    17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22页。
    18 《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汪剑钊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
    19 同上,第301页。
    20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21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9页。
    22 [美]弗·纳博科夫:《绝望》,朱世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23 [美]弗·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2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48页。
    25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纳博科夫自传》,陈东飙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9-260页。
    26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49页。
    27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刘小枫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 页。
    28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第二版),曹卫东等译,刘小枫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29 同上,第31页。
    30 同上,141页。
    31 同上,128-129页。
    32 “三位一体”最初来源于《圣经》:耶稣有“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新约圣经·马太福音》,28:19)基督教传统中,圣父、圣子、圣灵乃三位一体;东正教则认为三位一体的每一个体格都是神,是统一神的本体。即三个神圣体格既各自独立性和相区别,又有统一的神圣自我意识。本文仅借用“三位一体”来指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中其自由形而上学、审美形而上学和伦理学这三方面结合一体的关系,并无以其基督教义指代的意思。
    33 汪剑钊:《俄罗斯侨民诗歌及其知识分子特征》,引自《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汪剑钊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页。
    34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32页。
    35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7、38页。
    36 同上,第11页。
    37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5页
    38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39 此分类参考邓晓芒先生的《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0 康德:《形而上学笔记L1》(28:267),转引自[美]亨利·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陈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41 康德提出了“先验的自由”概念,它被界定为一种绝对的自发性,不同于实践的自由。先验自由就是讨论“通过它我如何能够从一个不受外在原因规定的内在原则出发而采取行动的这种实践的自由,是如何可能的。”(《形而上学笔记L1》28:269)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意味着对经验世界(包括感性冲动)的独立性,即不受自然中一切机械因果性的约束;另一方面它意味着自行开始一个因果系列的原因性,即它为实践层面的自由提供根据。康德说:“‘先验自由’观念对于我们的理论认识能力是超验的,却又不是无用的或可以缺少的,而是作为调节原理被运用着。”(《判断力批判》,p3)故“先验自由”是一种“悬设”,它是理性为了“实践的利益”(道德或宗教)而在经验世界中为自己预留的一个“调节性”的理念。而自由只有从实践的眼光上看才是一种事实。于是康德继续论证“实践的自由”。康德把“实践的自由”分为“自由的任意”和“自由意志”两个层面。“自由的任意”(arbitrium liberum)是指“任意性对于由感性冲动而来的强迫的独立性”,即人的任意虽然是一种感性的任意(arbitrium sensitivum),但不是动物性的(brutum),而是自由的(liberum),因为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人的任意虽是自由的,却又是理性的。“自由的任意”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属于一般实践理性。“自由意志”(derfreie wille)则要求不受感性的干扰而逻辑上一贯地使用理性,是理性本身具有了超越一切感性欲求之上的尊严。在康德看来,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自由只能是意志自由,它通过一系列自由任意的范畴而逐渐显露出来,最终表达为道德律或义务的形式。
    42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3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1页。
    44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 Vladimir E. Alexandrov, ed.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Garland, 1995, p627.
    46 《固执己见》,第38页。
    47 张杰、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48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52页。
    49 [美]弗·纳博科夫:《天赋》,朱建迅、王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50 同上,第122页。
    51 [美]弗·纳博科夫:《梦锁危情》,潘源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41-342页。
    52 穆艳杰:《论三种自由观与三种实践观》,《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53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52页。
    5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64页。
    55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12页。
    56 [美]弗·纳博科夫:《普宁》,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57 同上,第101页。
    58 [美]弗·纳博科夫:《普宁》,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59 同上,第104页。
    60 [美]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石枕川、于晓丹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61 [美]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石枕川、于晓丹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41页。
    62 [美]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第242页。
    63 同上,第243页。
    64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崔洪国、蒋立珠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5页。以下同一作品内容皆引自此译本,不再一一作注,特此致谢,译文有所删减。
    65 同上,第13页。
    66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第79—80页。
    67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第124—125页。
    68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第178—179页。
    69 同上,第184页。
    70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第159页。
    71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78-179页。
    72 [美]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第172页。
    73 同上,第200页。
    7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94页。
    75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37页。
    76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陈东飙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77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17页。
    78 同上,第125页。
    79 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80 勃留索夫:《<第三守备队>序言》,转引自《俄罗斯作家传记辞典(1800—1917)》,第1卷,第334页。
    81 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82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同前,第12页。
    83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同前,第4页。
    8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53页。
    85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5页。
    86 同上,第1页。
    87 [美]弗·纳博科夫:《天赋》,朱建迅、王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79—180页。
    88 [美]·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60页。
    89 王东溆《柳南续笔》卷三引钱圆沙语。转引自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1页。
    90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18页。
    91 同上,第4页。
    92 [美]·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36页。
    93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74、91页
    94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22页。
    95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同前,第281页。
    96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1页。
    97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第67页。
    98 同上,第66页。
    99 同上,第67页。
    100 [美]弗·纳博科夫:《防守》,陈岚兰、岳崇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40页。
    101 [美]弗·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龚文庠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19—122页。
    102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82页。
    103 [美]弗·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26页。
    10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80页。
    105 Vladimir Nabokov: Lectures on Russian Literatures, ed. by Fredson Bower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Bruccoli Clark, 1980. p137.
    106 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18页。
    107 Margaret A.Rose: Parody: Ancent, Modern, snd Postmodern, p. 120. 转引自上书,第122页。
    108 David Lodge: After Bakhtin: Essays on Fiction and 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P.36
    109 L.S.Dembo, Nabokov: The Man and His Book,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7, p116.
    110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338页。
    111 [美]弗·纳博科夫:《绝望》,朱世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前言第ⅲ页。
    112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同上。第401页。
    113 [俄]扎克·德利尔:《Les jardins ou L’art d’e,mbellir les paysages》(1782),转引自[俄]德·谢·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97页。
    114 [俄]德·谢·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85页。
    115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8页。
    116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209页。
    117 同上,第180页。
    118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4页。
    119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92页。
    120 同上,第241页。
    121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236页。
    122 同上,第242页。
    123 [美]弗·纳博科夫:《防守》,陈岚兰、岳崇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95页。
    124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15页。
    125 [美]弗·纳博科夫:《天赋》,朱建迅、王骏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16页。
    126 [美]弗·纳博科夫:《天赋》,第25页。
    127 [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80页。
    128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16页。
    129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64页。
    130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同前,第334页。
    131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34—35页。以下同一作品内容皆引自此译本,不再一一作注,特此致谢,译文有所删减。
    13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133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35页。
    134 纳博科夫在讲授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时提出这一手法,并用于对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
    135 《洛丽塔》,同前,第61页。
    136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234页。
    137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276页。
    138 同上,第269页。
    139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261页。
    140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288页。
    141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319页。
    142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390页。
    143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22页。
    144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98页。
    145 同上,第21页。
    146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86页。
    147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337页。
    148 [美]弗·纳博科夫:《洛丽塔》,第324页。
    149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5页。
    150 [美]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第151页。
    151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100页。
    152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98、99、101页。
    153 同上,第102页。
    154 [美]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104页。
    155 [美]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17页。
    156 [美]弗·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龚文庠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15页。
    157 [美]弗·纳博科夫:《普宁》,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158 Boyd. The American Years, p528-83, and Vladimir E. Alexandrov, ed.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Garland, 1995, pxl.
    159 Julian W. Connolly. Nabokov and his fiction: New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86
    160 [美]弗·纳博科夫:《天赋》,版本同前,第364页。
    161 [美]弗·纳博科夫:《普宁》,版本同前,第148页。
    162 [美] 弗·纳博科夫:《普宁》,版本同前,第155-156页。
    163 同上,第157页。
    164 [美] 弗·纳博科夫:《天赋》,版本同前,第372页。
    165 [美] 弗·纳博科夫:《普宁》,版本同前,第6页。
    166 同上,第15页。
    167 [美] 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石枕川、于晓丹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168 同上,第133页。
    169 同上,第144页。
    170 [美] 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第186页。
    171 [美] 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第188页。
    172 [美]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3页。理查德·罗蒂(1931——),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哲学教授,是当今英语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173 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pp 194-195.
    174 [美]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版本同前,第273页。
    175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陈岚兰、岳崇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同一作品的引文皆参考此译文,不再一一作注,特此致谢。选文略有删减。
    176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93页。
    177 同上,第16页。
    178 同上,第85页。
    179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173页。
    180 同上,第175页。
    181 同上,第176页。
    182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221页。
    183 同上,第195页。
    184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135—137页,选文略有删减。
    185 Lenona. Toker. "The dead are good mixers": Nabokov's versions of individualism. See Julian W.Connolly. Nabokov and his fiction: New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06. 卡内提(Canetti Elias,1905—?),英国作家,用德语写作。他对群众心理学很有兴趣,写出两部重要著作:《迷惑》(Die Blendung,1936)和《群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1960),198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6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176页。
    187 刘放桐等:《新编西方现代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6页,
    188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第250—251页,译文略有删减。
    189 [美]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190 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p152.
    191 “地毯中的图案”——这一短语原为亨利·詹姆斯的一篇故事的标题(收入他的故事集Embarrassments,1986)。该故事描述一位年轻批评家在对一位杰出小说家的作品展开研究时,力求找到“地毯中的图案”这把金钥匙,以开启通往作品深层意义之门。
    192 Henry James, "Preface" to Roderick Hudson, New York: Agugustus M. KelIy, 1971. Ⅰ: ⅵ—ⅶ。
    193 [美] 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128页。
    194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3页。
    195 《因·安年斯基选集》,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1987年俄文版,第87页。转引自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1] Brian Boyd. VladimirNabokov: the American year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Brian Boyd.Vladimir Nobokov: the Russian Year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Vladimir Alexandrov.Nobokov's other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4] John Butt Foster.Nabokov's art of memory and European modern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5] Pfchova, Hana, The art of memory in exile: Vladimir Nabokov & Milan Kundera Carbondale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2.
    [6] Jane Grayson, Arnold McMillin, and Priscilla Meyer.edited.Nabokov's world. Volume 1, The shape of Nabokov's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in association with School of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2001.
    [7] Jane Grayson, Arnold McMillin, and Priscilla Meyer.edited. Nabokov's world. Volume 2, Reading Nabokov. New York: Palgrave, in association with School of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2001.
    [8] Lisa Zunshine.edited. Nabokov at the limits: redrawing critical boundaries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1999.
    [9] Julian W. Connolly edited. Nabokov and his fiction: new perspectiv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0] Vladimir Alexandrov.edited.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obokov. 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1995.
    [11] Phyllis A. Roth. compiled.Critical essays on Vladimir Nabokov.Boston, Massachusetts: G.K. Hall, 1984.
    [12] Norman Page.edited. No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2
    [13] Peter Quennell. edited.Vladimir Nabokov: a tribute, his life, his work, his world.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0.
    [14] Alison Hilton:Russia Imagined: Art, Culture, and National Identity.1840-1995.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72.No.2.(Jun.2000)
    [15] Elizebeth Freeman: Honeymoon with a stranger: Pedophiliac picaresques from Poe to Nobokov. American Literature.vol70.No.4.(Dec. 1998)
    [16] Susan Elizabeth Sweeney:Vladimir Nabokov:Selected Letters.1940-1977. American Literature.vol63.No.4(Dec. 1991)
    [17] GianPaoloBiasin:Otherfoods, Othervoic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vol109.No.5. (Dec.1994)
    [18] Janet k. Gezari,W.K:Vladimir Nabokov Wimsatt:more chess problems and novels, Yale French Studies No_ 58, In Memory of Jacques Ehrmann Inside Play Outside Game2(1979).
    [19] Stephen.K.White: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52.No2.(May. 1990)
    [20] John Haegert: Artist in Exile: The Americanization of Humbert Humbert. ELH.vol52.No3.(Autumn, 1985)
    [21] Wesley.A.Kort: The story of ldentity: American Fiction of the sixties. American Literature.vol52.No.4(Jan. 1981)
    [22] Pekka Tammi:Blue Evenings in Berlin:Nabokov's short stories of the 1920's. Comparative Literature.vol95.No.5.(Dec. 1980)
    [23] C.E.Tanzy: The real life of Sebastian Knight. The English Journal.vol 49.No.2(Feb. 1960)
    [1] [俄] 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 .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 [俄] 弗.阿格诺索夫.白银时代俄国文学[M] .石国雄、王加兴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3] [俄] C.H.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
    [4] [俄] M.P.泽齐娜、л·B·科什曼、B·C·舒利金.俄罗斯文化史[C] .刘文飞 苏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版.
    [5] [俄]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 .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6] [俄] 德·谢·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M] .吴晓都、王焕生、季志业、李政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7] 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1890年代—1920年代初)[C] .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谷羽、王亚民等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
    [8] [美]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9] [美] 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M] .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0] [美]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 .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 [美]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 .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 [美]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
    [13] [美]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4] [美] 亨利·E·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M] .陈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 罗素.西方哲学史[M] .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6] [法]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M] .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
    [17] [法]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 .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 月版.
    [18] [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M] .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0] [德] 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第二版)[M] .曹卫东等译.刘小枫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 [日] 河也真等.人与恶——东西方恶论面面观[C] .王永昌译.石路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22] 林火旺.伦理学入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3] 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版.
    [24]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卷(第二辑)[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5] 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6] 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7] 欧美文学论丛:传记文学研究(第四辑)[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8] 张铁夫.群星灿烂的文学——俄罗斯文学论集[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9]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0] 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Z] .汪剑钊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1] 乐峰.东正教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2] 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版.
    [33] 张杰、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5]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4] 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6]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7]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8] 唯心论的先验理论资料选编[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39] 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 [美] 弗·纳博科夫.绝望[Z] .朱世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 .[美] 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 .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
    [3] [美] 弗·纳博科夫.天赋[Z] .朱建迅、王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 [美] 弗·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Z] .石枕川、于晓丹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版
    [5] [美] 弗·纳博科夫.洛丽塔[Z] .于晓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 [美] 弗·纳博科夫.斩首的邀请[Z] .崔洪国、蒋立珠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7] [美] 弗·纳博科夫.防守[Z] .陈岚兰、岳崇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 [美] 弗·纳博科夫.微暗的火[Z] .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9] [美] 弗·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纳博科夫自传[Z] .陈东飙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10] [美] 弗·纳博科夫.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Z] .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11] [美] 弗·纳博科夫.梦锁危情[Z] .潘源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2] [美] 弗·纳博科夫.普宁[Z] .梅绍武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3] [美] 弗·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Z] .龚文庠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4] [美] 弗·纳博科夫.眼睛[Z] .张玉夺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 穆艳杰.论三种自由观与三种实践观[J] .哲学研究2002(2).
    [3] 刘佳林.论纳博科夫的小说主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4] 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J] 外国文学评论,2004(2).
    [5] 刘佳林.果戈理的另一幅肖像——纳博科夫《尼古拉·果戈理》述评[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6] 刘佳林.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J] .国外文学,2006(1)
    [7] 刘佳林.纳博科夫与堂吉诃德[J] .外国文学评论,2001(4).
    [8] 戴晓燕.纳博科夫在中国[J] .南京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1卷第3期
    [9] 杨振宇.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试论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
    [10] 马凌.谈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1] 聂丽珠.《文学讲稿》和纳博科夫[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3).
    [12] 冯羽.眺望世界的彩色窗口——纳博科夫生平及创作概述IJ] .南京高师学报1996(3).
    [13] 宋艳芳.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对话——《微暗的火》的一种阐释[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
    [14] 谷羽.飞鸟凌空——俄罗斯侨民诗人纳博科夫和他的诗歌[J] .俄罗斯文艺,2005(1)
    [15] 张冰.纳博科夫与白银时代俄国文化精神[J] .外国文学研究,2005(3).
    [16] 周启超.独特的文化身份与“独特的彩色纹理”——双语作家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跨文化特征[J] .外国文学评论,2003(4).
    [17] 寇才军.飘洋过海的俄罗斯蝴蝶——纳博科夫和俄罗斯白银时代[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增刊.
    [18] 马红旗.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游戏[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2).
    [19] 柏彬.论纳博科夫和戏拟[J] .当代外国文学,2002(1).
    [20] 王霞.越界的想象——论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D]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
    [21]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那双眼睛,那个微笑[D]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
    http://www.libraries.psu.edu/nabokov/zembla.htm (Zembla is a resource of the Arts & Humanities Library of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