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浙江金华(古称婺州),是宋以来南方一大学术中心。以“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金华朱学,历来被视为朱学嫡脉。入元后,金华之学“流而为文”,一个学派在他们弟子一辈衍变为一个文派,人们称之为金华文派。金华文派成员以金华学派后学为主体,开创于柳贯、黄溍、吴莱等,是为金华文派第一代作家;由其弟子辈宋濂、王袆、胡翰、戴良等人推向高潮,是为金华文派第二代;及明初方孝孺被杀之后走向式微。他们代际之间有着清晰的师承脉络,在为学与为文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从元代中后期到明初,这一派持续百馀年,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与诗文特点,在当时文坛上占有显著位置。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学流派。
     对于这一流派,一些学者已有所关注。他们或是从理学方面,或是自地域视角对其进行了观照。本论文以金华文派为研究对象,则从学术与地域的层面对其进行综合考察。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十章,对金华文派的生成、发展和诗文成就及特色加以论述。
     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金华文派的生成背景。所谓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地理文化背景以及学术背景。本章对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进而为论述金华文派的特色提供重要的前提。第二章旨在理清金华之学流而为文的轨迹及原因,并采用以时间为主轴且参以师承的方法对金华文派的人员构成及发展历程加以梳理。其承传序列由“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金华三先生”(黄溍、柳贯、吴莱)——“金华四先生”(宋濂、王袆、胡翰、戴良)——方孝孺,形成一条继承主线。金华文派在确立以后,其诗文理论与创作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
     论文第三章以金华文派第一代作家“金华三先生”黄溍、柳贯、吴莱等人为中心,对他们的学术与文艺加以考察。他们多数兼官员、学者、文人身份为一身,出仕为宦,退而讲学,游走于京师与金华之间,成为两地之间的重要联结,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元代主流文坛与地域文坛的互动。学术取向上则以朱学为主而融通各派之学说。文学主张方面,追求浑成的诗学理想。反映在诗文创作上,则形成其独具的文学风貌。论文第四章至第八章,在考察了元明之际金华文派第二代作家的政治抉择与心态变迁之后,以专题形式,分别对“金华四先生”宋濂、王袆、胡翰与戴良展开论述,并辐射及第二代所有作家。
     论文第九章主要补充了金华之学被遗忘的重要一支,即王毅及其门人一脉,完善了金华之学的谱系。通过与宋濂等人的比较,论文对王毅及其门人的人格、学术与文艺的特点加以归纳与总结。第十章主要探析金华文派式微的原因,并通过对金华文派多重悲剧的分析,考察了文人参与政治的悲剧根源。最后,在与江西文派、吴中文人以及明初的江西文人集团的比较中,对金华文派的文学史地位与深远影响作一考察。
     无论是就学术史还是文学史而言,绵延百馀年的金华文派,都占据有重要地位,因而也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The Jinhua(named Wuzhou in the ancientry)area has been the mainarea to spread Confucianism,where BeiShan school(includes He-Ji,Wang-Bai, Jin-Lvxiang, Xu-Qian) inherits Zhu-Xi’s philosophicalprinciples. In the Yuan Dynasty,Jinhua school changed and formated anew literary school which called Jinhua literary school. This literaryschool whose members mostly born in Jinhua, was created byHuang-Jin,Liu-Guan,Wu-Lai etc.Then be pushed to reach its peak bySong-Lian,Wang-Hui,Hu-Han,Dai-Liang etc.However it declined afterFang-Xiaoru had been killed. Jinhua literary school continuanced morethan100years,and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academic features andliterary ideal.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and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trend of literature thought between the late Yuanand early Ming,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literary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ic and cultur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ultimately,which inludespreface, text and appendix, while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10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Jinhualiterary school,which includes social, regional and academic background.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flow of changing track and reason of Jinhualiterary school,then analyzes its members and development course.Themain list is composed of Beishan school(includes He-Ji, Wang-Bai,Jin-Lvxiang, Xu-Qian), Three Confucian scholars in Jinhua(includesHuang-Jin Liu-Guan,Wu-Lai),Four Confucian scholars (includesSong-Lian,Wang-Hui, Hu-Han,Dai-Liang). After establishing,Jinhualiterary school has the distinctiv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theoryand creation.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Huang-Jin and others`academic andliterary.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Jinhua literary school,most of them are officials, scholars and literator,and became the tache between the capitaland Jinhua.In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they inherited Cheng-Zhu`sNeo-Confucianism and accept the other doctrines.In the literature, theypursued artless poetic ideal. Most of their poesy are innovative,and beunique in style of their own. In the prose creation, they explore theacademic such as system, history and philosophy,and formed a uniquestyle. The chapterⅣto chapterⅤ,Ⅵ,Ⅶ and Ⅷ separately elaboratedSong-Lian, Wang-Hui, Hu-Han, Dai-Liang and others`academic, literarytheory and literary creation by the topical forms,after summarizingSong-Lian and others`political choice and attitude change.
     The chapterⅨ supplements a forgotten, important branche of Jinhua's academic at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which discusses on thepersonalities, academic and articles of Wang-Yi and his disciples.Wang-Yi, the descendant of Jin hua's academic,was taught by Xu-Qian.In comparison with Song Lian etc.Wang's academic sources are purer.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ment of Jinhua literary school.The tenth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the decline of Jinhua literaryschool, and comments on its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At last,comparing Jinhua literary school with Jiangxi literary school andWuzhong intellectual organization to highlight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of literature.
     We can make a conclusion that whether in academic history andliterary history, Jinhua literary school which lats for more than100years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nto. It deserves our attention.
引文
①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前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宋濂,字景濂,学者称潜溪先生,卒谥文宪。王袆,字子充,世称华川先生,谥忠文。胡翰,字仲申,卜居长山之阳,学者称长山先生。戴良,字叔能,自号九灵山人。黄宗羲《提举戴九灵先生良》云:“时以潜溪、华川、长山与叔能称‘四先生’”。文见《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
    ③参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之《方正学孝孺》,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参见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二,四部丛刊本。
    ①参见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参见黄百家《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按语:“金华之学,自白云一辈而下,多流而为文人。夫文与道不相离,文显而道薄耳。虽然,道之不亡,犹幸有斯。”
    ①如今人石夫、蔡东兴将“吕学”、“北山学派”乃至“永康学派”等统归为“金华学派”。参见其《谈谈金华学派》一文,见:政协浙江省金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金华县文史资料第3辑》(文化专辑),1990年版,第49页。
    ②王琦珍《论明初文坛的浙江文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③刘扬忠认为,流派必须具备如下的几个基本的条件和因素:一、必须有一位创作成就卓特、足为他人典范且个人具有较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的领袖人物作为宗主;二、在这位领袖人物周围或在他身后曾经聚集过一个由若干创作实践十分活跃并各自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追随者组成的作家群;三、这个作家群的成员们尽管各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采,但从群体形态上看却有着较为一致的审美倾向和相近的艺术风格。而“浙江文派”并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参见《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①欧阳光《从文人群落到文人集团——元代婺州文人集团再研究》,见:黄天骥《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典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1页。
    ②欧阳光《论元代婺州文学集团的传承现象》,见:《元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4页。
    ①陈寒鸣《金华朱学:洪武儒学的主流》,朱子学刊编辑部编《朱子学刊》,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辑。又见其《明代朱学述论》,《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②陈寒鸣,贾志刚《方孝孺与明初金华朱学的终结》,《沧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第3期。
    ③高云萍《北山学派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①陈耀东《关于柳贯研究及其佚著<打枣谱>》,《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②龚剑锋《宋濂诗文掇拾》,《文献》,1993年第4期。
    ③龚剑锋,蒋英根与潜苗金《宋濂诗文拾遗(一)》、《宋濂诗文拾遗(二)》、《宋濂诗文拾遗(三)》,《文献》,1993年第1期。
    ④叶玉琼《吴师道佚诗文补辑五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⑤任永安《日本藏宋濂<萝山集>抄本考述》,《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⑥任永安《宋濂集类著述新考》,《殷都学刊》,2011年第1期。
    ⑦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⑧俞为民与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⑨王水照《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⑩朱崇才《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其中代表作有左东岭《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汪正章《方孝孺文学思想初探》(《渤海学刊》,1989年第3期)等。
    ②除查洪德师《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外,仅有王振生《柳贯的文学思想初探》(《殷都学刊》,2007年第1期)与张文澍《清歌袅袅余悲音——论元代中期作家柳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③如有徐永明《黄溍与婺州学风》(《电大教学》1997年第5期)、查洪德师《在矛盾中求融通——黄溍学术思想探讨》(《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纪兰香《黄溍交游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与《论黄溍的题画诗》(《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与陈博涵《论黄溍的诗学思想》(《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等。
    ①如有李新宇《论吴莱的辞赋理论与创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②如叶志衡《论吴师道的诗学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与《评吴师道的诗论》(《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雷恩海《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雷恩海与石瑰硕《义理之正与性情之真——吴师道诗文创作理论的内蕴暨批评史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等。
    ③廖可斌《论浙东派》,《浙江学刊》,1992年第2期。
    ④查洪德师《元代理学“流而为文”与理学文学的两相浸润》,《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①查洪德师与李艳《金华之学的衍变与戴良的诗文成就》,《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第5期。
    ②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①韩儒林等《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4页。
    ②孙雄《元八百遗民诗咏序》,见张其淦:《元八百遗民诗咏》卷首,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版。
    ①萧启庆《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11-271页。
    ①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元文类》卷五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苏天爵《元文类》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参见(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第七章《顺帝与元朝统治在中国的结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参见査洪德师《元代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十九,民国绪金华丛书本。
    ①值得注意的是,朱仲玉先生界定的“金华学派”实际为狭义的“婺学”,并将“北山一派”涵盖其中。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但是其所列人物可备为一证。参见朱仲玉《论金华学派的形成、学术特色及历史贡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58-64页。
    ②参见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体研究》第一章《婺州作家群体之构成及其地域文化背景》中“婺州作家群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③胡凤丹《金华丛书序》,清同治十一年退补斋刻本。
    ①黄灵庚《婺州文献述要》,《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82-88页。
    ②李淦《燕翼篇气性》,见:张潮辑《檀几丛书》二集,康熙刊本。
    ①江文汉《安德鲁1326年书信》,《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页。
    ①参见万斯同《儒林宗派》、黄宗羲《宋元学案》以及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等。
    ①万斯同《儒林宗派》卷十三名之为“吴氏学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桑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朱仲玉《试论金华学派的形成、学术特色及历史贡献》,《浙江师范大学》,1989年第4期。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30页。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56页。
    ①参见程元敏《王柏之生平与学术》第二编“著述考”,台湾:学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264-270页。
    ②徐袍编次《宋仁山金先生年谱》,率祖堂丛书本。
    ①参见査洪德师《元代理学“流而为文”与理学文学的两相浸润》,《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①何基《何北山先生遗集》卷三,金华丛书本。
    ①主要依据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对诸集所作提要。
    ①石明庆《论宋末金华朱子后学的极端化理学诗论》,《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7-20页。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0页。
    ①查洪德师《外儒雅而内奇崛:理学家之人格追求与元人之文风追求》,《晋阳学刊》,2007年第1期。
    ①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四,四部丛刊影旧抄本。
    ①王廷《补定黄文献公集序》,见于黄溍《黄文献公集》卷首,金华从书本。
    ①查洪德师《在矛盾中求融通——黄溍学术思想探讨》,《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124-128页。
    ①黄溍《翰林待制柳公墓表》,《柳待制文集》附录,又载《黄文献公集》卷十。
    ②吴师道《吴师道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柳贯著,柳遵杰点校《柳贯诗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30页。
    ①查洪德师《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87页。
    ①蔡方鹿《朱熹“心统性情”说新论》,《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第74-78页。
    ②蔡方鹿《朱熹“心统性情”说新论》,《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第74-78页。
    ①陈衍《元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2页。
    ①宋濂《黄文献公集序》,《黄文献公集》:卷首,丛书集成本。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1、823页。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5页。
    ①叶颙《樵云独唱序》,《樵云独唱序》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濂《黄文献公集序》,《黄文献公集》:卷首,丛书集成本。
    ①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
    ①谭邦和《论元代散文的特殊文化境遇——兼释元代散文的跌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126-130页。
    ②查洪德师《谈谈元代散文的评价》,《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第63-67页。
    ③谭邦和《论元代散文的特殊文化境遇——兼释元代散文的跌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①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页。
    ①魏源《元史新编》卷四十七《姚燧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清光绪三十一年湖南邵阳魏氏慎初堂刊本。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0页。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8、825页。
    ①易小明《差异与人之本质的生成样态》,《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第1-10页。
    ①苏天爵《柳待制文集叙》,见:柳遵杰点校,柳贯著《柳贯诗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481页。
    ①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5页。
    ①参见萧启庆《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11-268页。又见于《台大历史学报》,2003年第32期,第77-138页。
    ①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5页。
    ①左东岭《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第104-111页。
    ①廖可斌《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第44-51页。
    ①参见朱彝尊《明诗综》卷四转引朱朗诣评语:“朱朗诣云:太史之文,舍人璲之书,评者以本朝第一目之。韵语则非所长,集虽多,不作可也”。
    ②参见任永安《日本藏宋濂<萝山集>抄本考述》,《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第90-96页。
    ①黄溍《沿海上副万户石抹公神道碑》,《全元文》(第30册),第226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②黄溍《沿海上副万户石抹公神道碑》,《全元文》(第30册),第226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①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八,四部丛刊影明本。
    ①罗海燕《元契丹人石抹宜孙交游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0-114页。
    ①王毅《木讷斋文集》卷一,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①刘基《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抹公德政碑颂》,《诚意伯文集》卷八,四部丛刊影明本。
    ②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第36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①陈镒《午溪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祎《少微唱和集序》,《王忠文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参见顾嗣立《元诗选·癸集下》“何宗姚条”载:至正中,石抹宜孙总置处州时,尝构掀篷于妙成观,集诸名士投壶赋诗。宗姚赋是诗,宜孙和之,一时属而和者数十人。石抹宜孙及部分诗人之和作亦见此书。刘基的和何宗姚韵诗今存十多首,见于《诚意伯文集》卷五、卷十。
    ①陈垣《结论》,《元西域人华化考》卷八,第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①萧启庆《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师生关系》,《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9-141页。
    ②宋濂等《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八,第2345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王毅《代章三溢上黑的元帅书》,《木讷斋文集》卷三,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①宋濂《王先生小传》,《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第205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①参见査洪德师《元代文学思潮与诗文流派》(未刊稿)有关金华文派的论述。
    ②刘明今《辽金元文学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①郑楷《学士承旨潜溪宋公行状》,徐纮《明名臣琬琰录》,卷八。
    ②张廷玉《明史·宋濂传》卷一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宋濂引刘基语,见于《书刘伯温序张孟兼文稿后》,张丁《白石山房逸稿·附录》。
    ④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8页。
    ①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释来复《翰林学士承旨潜溪先生像赞题》,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0页。
    ①语见王袆《宋太史传》,《王忠文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郑楷《学士承旨潜溪宋公行状》,见:徐纮《明名臣琬琰录》,卷八,清常州先哲遗书本。
    ②欧阳光《论元代婺州文学集团的传承现象》,见:黄天骥主编《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9页。
    ①参见《附录门人姓氏考》,见: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4-2668页。
    ①全祖望《宋文宪公画像记》,《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九,清嘉庆十六年刻本。
    ①唐宇元《宋濂的理学思想》,《孔子研究》,1987年第3期。
    ②李道进《宋濂的佛教观》,《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③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张凌林《宋濂儒释观之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2期。
    ⑤谢其祥《论宋濂的“为文”思想》,《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⑥左东岭《论宋濂的诗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王袆转引刘基语,见于《宋太史传》,《王忠文集》卷二十一。
    ①王崇炳《金华献徵录·宋濂传》转引方孝孺语,见于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7页。
    ①陈国珍《宋文宪未刻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2-2533页。
    ②陈守鸣《金华朱学:洪武儒学的主流》,《朱子学刊》,1995年第1期。
    ③王崇炳《金华献征录》,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7页。
    ④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39-940页。
    ①宋濂《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37页。
    ②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94页。
    ①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②宋濂《金刚般若经新解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80页。
    ③宋濂《赠清源上人归泉州觐省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2-1293页。
    ①此处的“金华之学”仅指吕祖谦之学,不包括金华朱学在内。
    ②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6-1787页。
    ③宋濂《志释寄胡征君仲申》,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①杨维桢《潜溪新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1页。
    ②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③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①廖可斌《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②宋濂《送璞原师还越中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22页。
    ③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3-42页。
    ①张仲谋《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②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③谢其祥《论宋濂的“为文”思想》,《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④张涤云《论宋濂的诗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博涵《宋濂文章观念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⑥贾文胜与吕旭峰《宋濂“文”“道”思想及其婺学渊源》,《学术交流》,2011年第1期。
    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页。
    ②宋濂《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①宋濂《夹注辅教编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39-940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22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21页。
    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8页
    ②左东岭《论宋濂的诗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张学忠《论宋濂诗中的人物形象》,《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①陆深《题萝山集》,《俨山集》卷八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任永安《日本藏宋濂<萝山集>抄本考述》,《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①杨维桢《寄宋景濂诗》,钱谦益辑《列朝诗集》:甲集前编,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刻本。
    ②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3页。
    ①李扶九,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372页。
    ②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41年版,第6页。
    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①王袆《王忠文公集》卷十九,明嘉靖元年张齐刻本。后文所引此书,均出自这一版本,不再一一注明。
    ③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①胡凤丹《王忠文公集序》,《退补斋诗文存》文存卷三,清同治十二年退补斋鄂州刻本。
    ①陈寒鸣《金华朱学:洪武儒学的主流》,《朱子学刊》,1995年第1期。
    ②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①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第41-48页。
    ②向燕南《论王袆的史学思想》,《学术月刊》,2002年第3期,第67-74页。
    ①《金华黄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藏元刻明修本与元刻本及南京图书馆清抄本)卷十九《义乌志序》载:“溍衰朽荒疏,无能为役,乃俾王生祎、宋生濂,合二书而参之郡乘,删其系冗,订其舛误,法当补书则引类相从,而增入之。附以辩证,厘为七卷,仍以图冠于卷首”徐永明先生《王袆年谱》误将“宋濂”作“朱濂”。见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体研究》第541页。
    ①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充卷二十九“《元史》”条。王树民校注本,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②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③顾颉刚《四部正讹序》,《四部正讹》,朴社1929年版,第3页。
    ④吕斌《明代博学思潮与文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①王袆相关论述见于《宣城贡公文集序》(《王忠文集》卷六),他以贡师泰为例称其:“克承家学,又蚤游上庠,受业诸公门,故其问学培植深厚,见于文章者,气充而能畅,词严而有体。”此外,又见于《朱元□文集序》(《王忠文集》卷五):“文以理为主。理明矣,气不求充而自充,辞不求达而自达,而始足以言文矣。”
    ①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六,见:《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参见查洪德师《借鉴中求超越:在唐宋诗之外求出路——元好问关于诗歌发展之路的思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82-83页。查师对“诚”有过集中论述。
    ①此转引自《明诗纪事》所引朱琰《金华诗录》语。
    ②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6页。
    ①语见宋濂《王忠文集序》,《王忠文集》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6页。
    ①李默《皇明诏使王忠文先生祠墓记》,《群玉楼稿》卷三,明万历元年李培刻本。
    ①潘德衡《宋金元明诗评选》,柳原书店,1939(昭和十四年)版。
    ①宋濂《胡仲子文集序》,《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6页。
    ①钱谦益《胡教授翰》,《列朝诗集》甲集卷十五,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刻本。
    ②王崇炳《金华征献略》卷六儒学传,清雍正十年刻本。
    ③邹缉《翰林待制王公墓表(祎)》,《明名臣琬琰录》卷十,清常州先哲遗书本。
    ④朱彝尊《明詩综》卷六转引朱良育语,清康熙刻本。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卷十五,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刻本。。
    ②方孝孺《题胡仲申先生撰韩复阳墓铭后》,《逊志斋集》卷十八,四部丛刊影明本。
    ③胡凤丹《胡仲子集序》,《退补斋诗文存》卷三,清同治十二年退补斋鄂州刻本。
    ①胡翰《广原道》,《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248页。
    ①胡翰《广原道》,《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248页。
    ②胡翰《送祝生归广信序》,《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177页。
    ③胡翰《心学图说序》,《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201页。
    ①宋濂《胡仲子文集序》,《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6页。
    ②胡翰《芳润斋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300页。
    ③胡翰《芳润斋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300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4,第210页。
    ①程颐,程颢《二程全书·二程遗书》: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珍仿宋版印,第6页.
    ②胡翰《敬身斋铭》,《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323页。
    ①胡翰《敬斋说》,《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273页。
    ①胡翰《历代易览序》,《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185-186。
    ①胡翰《游泳轩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第321页。
    ①胡翰《古乐府类编序》,《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187页。
    ②胡翰《缶鸣集序》,《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第195页。
    ①戴殿江辑《金华理学粹编》卷七理传正传转引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语,清光绪刻本。
    ②胡翰《杂兴》其二,《胡仲子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夫之《明诗评选》,陈新校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版,第110页。
    ②王夫之《明诗评选》,陈新校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版,第111页。
    ①胡翰《杂兴》,《胡仲子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胡翰《青霞洞天游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②胡翰《胡仲子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崇炳《金华征献略》卷六《儒学传·胡翰》,明乾隆武英殿刻本。
    ①此序不见于《胡仲子集》,《全元文》或《全明文》亦未收,今笔者自倪涛撰《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七十七辑得。
    ①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八说部,《艺苑巵言》五,明万历刻本。
    ①胡翰《深溪王氏祠堂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②参见许慎《说文解字》,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页。
    ③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第753页。
    ①胡翰《知本堂记》,《全元文》(第51册)李修生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①蔡清《复林居鲁书》,《虚斋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吴沉《长山先生胡公墓铭》,《明文衡》卷八十四,程敏政辑,四部丛刊影明本。
    ②吴沉《长山先生胡公墓铭》,《明文衡》卷八十四,程敏政辑,四部丛刊影明本。
    ③参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①方孝孺《逊志斋集》,徐光大点校,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①参见陈蓓蓓,王星琦论《戴良的理学渊源及其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①潘锡恩《戴九灵传》,见:《戴良集·附录》,戴良著,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页。
    ②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①査洪德师《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8页。
    ①如唐朝晖《元遗民诗人戴良的生平与诗歌的主题取向》(《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以及笔者《乱世文人的心灵史诗——论元明之际戴良诗歌的主题取向》(《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等。
    ①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90页。
    ②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页。
    ①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49-160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②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页。
    ②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③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整理本,第828页。
    ④包根弟《元诗研究》,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118-119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②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③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④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828页。
    ②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5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页。
    ①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
    ①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沈阳: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8-1199页。
    ②査洪德师《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8页。
    ①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二,四部丛刊本。
    ②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九,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又,括弧中人名为笔者添注,下同。
    ③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3页。
    ①钱谦益《宋学士文集序》,《牧斋初学集》卷二十九,四部丛刊本。
    ②刘明今《辽金元文学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③罗海燕《元末金华之学被遗忘的重要一支》,《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4期。
    ①《王毅墓志铭》,《木讷斋文集》附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376)刻本。下文所引均出自此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②王袆《王忠文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8页。
    ②苏遇龙、沈光厚编纂《龙泉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本。
    ①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8页。
    ②苏遇龙、沈光厚编纂《龙泉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本。
    ①罗月霞等点校《宋濂全集》,《王先生小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8页。
    ②王袆《王忠文集》卷八,《龙泉王先生祠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梓材、冯云濠《稿本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683页。
    ②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7页。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
    ①揭傒斯《九灵山房集》卷首,《九灵山房集序》。
    ①杨士奇《王忠文集》卷首,《王忠文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胡行简《王忠文集》卷首,《王忠文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文苑。
    ④详见陈蓓蓓、王星琦《论戴良的理学渊源及其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均见戴良《九灵山房集》卷首序。
    ①黎靖德编排《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①朱熹编《二程外书》卷十二:“伊川先生言人有三不幸:年少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①《元史新编》卷九十四志十之四、《元书》卷二十三均载《木讷斋文集》为五卷。这与宋濂序“因辑成五卷来请濂为之序”相符。而《千顷堂书目》卷十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九、《补辽金元艺文志》录《木讷斋集》为四卷,应有误。
    ①王毅《送萧德彰归武昌》,《木讷斋文集》卷五,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①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宣传部暨丽水市莲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编的《莲都古代诗词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错将这首词归于刘基名下。
    ①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①何乔远《臣林记·胡深》,《名山藏》卷六十,明崇祯刻本。
    ①庄廷鑨《罪惟录》列传卷之十二上,影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手稿本。
    ①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等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7页。
    ②朱彝尊撰,李富孙注《曝书亭集》,清嘉庆十九年校经庼刻本。
    ①宋濂《送方生还宁海并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6页。
    ②宋濂《送方生还天台诗并序》,方孝孺著,徐光大校点《逊志斋集附录》,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867页。序称“喧啾百鸟之中,见此孤凤凰”。
    ①陈寒鸣,贾志刚《方孝孺与明初金华朱学的终结》,《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第19-23页。
    ①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明初文人多不仕”条,清广雅书局丛书本。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2页。
    ①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①钱谦益《重刻方正学文集序》,《牧斋初学集》卷二十九,四部丛刊影明崇祯本。
    ①语见《直文渊阁侍读学士改文学博士方孝孺》,明廖道南撰《殿阁词林记》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方孝孺《逊志斋集》,徐光大点校,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页。
    ①语见方孝孺《祭太史公五首》其一,《逊志斋集》卷二十。
    ①数据参见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9页。
    ②朱彝尊《明诗综》卷十八《方孝孺》转引徐子元语,清康熙刻本。
    ③朱彝尊《明诗综》卷十八《方孝孺》,清康熙刻本。
    ①关于这一组诗的作者存有争议,明人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李东阳《怀麓堂诗话》、陆容《菽园杂记》、吴讷《文章辨体》与清人查继佐《罪惟录》、沈叔埏《颐彩堂文集》、陈衍《元诗纪事》等认为是元人陈谦
    (字子平)所作,而清人钱谦益《列朝诗集》、张豫章《四朝诗》、朱彝尊《明诗综》与《经义考》、陈弘谋《五种遗规》、王夫之《明诗评选》等则认为是方孝孺所作。因无暇详细考辨,暂从徐光大先生点校本《逊志斋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之说,归其于方氏。
    ②朱彝尊《明诗综》卷十八《方孝孺》转引李时远语,清康熙刻本。
    ①叶见泰《赠希直》,薛熙輯《明文在》卷九古诗,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渌水园刻本。
    ①宋濂《送希直归宁海五十四韵》,《文宪集》卷三十一。
    ①方孝孺《逊志斋集》,徐光大点校,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②王文禄《文脉新论》,《文脉》卷三,学海类编本。
    ③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686页。
    ①张锡金《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与政治之间》,《学术界》,2001年第5期,第161-168页。
    ①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北: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7-8页。
    ①谢无量《明初文学》,《中国大文学史》:第十九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据1918年中华书局版影印,第26页。
    ①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页。
    ②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0页。
    ①朱元璋《明太祖集》,胡士萼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100页。
    ①朱睦□辑《圣典》卷二十二,明万历刻本。
    ①参见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十七“孟子节文”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李贽《文学博士方公》,《续藏书》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页。
    ③张树旺《论方孝孺之死对明代士风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77-81页。
    ①参见胡应麟《诗薮》续编一转引王世贞语,清广雅书局丛书本。
    ①查洪德师《元代学术流变与诗文流派》,《殷都学刊》,2000年第3期,第61-71页。
    ②徐永明《元末明初南方两个文学群体成员的交往及其差异》,《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第77-84页。
    ①欧阳玄《雍虞公文序》,朱存理《珊瑚木难》卷二。
    ①参见査洪德师《中国诗歌通史》文稿。
    ①查洪德师《元代学术流变与诗文流派》,《殷都学刊》,2000年第3期,第61-71页。
    ①索洁《“靖难”事件与文学研究》,西南大学2009硕士论文。
    ①王稌《与童景庸书》,见:方孝孺《逊志斋集》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86页。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本。
    ①郭英德《论明代的文学流派研究》,《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第83页。
    ②王直《文敏集原序》,杨荣《文敏集》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参见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②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5页。
    ③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5页。
    ①张仲谋《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5页。
    ②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③许建中,李玉亭《宋濂与台阁体》,《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①由《宋元学案》知,柳贯师承金履祥,与许谦乃亦师亦友的关系。
    ①顾起纶《国雅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4页。
    ②徐泰《诗谈》,吴文治《明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0页。
    ①张思齐《论宋濂对明代文学的奠基性导向作用》,《西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39页。
    ①第五章曾提到任永安博士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国内久已失传的宋濂诗集《萝山集》。
    ①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②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于《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③汪国垣《近代诗派与地域》,见于《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④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
    ①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③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④查洪德师《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①查洪德师《元代理学“流而为文”与理学文学的两相浸润》,《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35-39页。
    ②张晶《元代正统文学思想与理学的因缘》,《文学遗产》,1999年版第6期,第74-83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3.何基.何北山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王柏.鲁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王柏.王鲁斋正学编.率祖堂丛书本.
    6.金履祥.仁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金履祥.书经注.清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
    8.金履祥.尚书表注.清通志堂经解本.
    9.金履祥.大学章句疏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许谦.白云集.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正统本.
    12.许谦.诗集传名物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元抄本.
    14.黄溍.日损斋笔记.清道光守山阁丛书本.
    15.黄溍.黄溍全集.王颋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柳贯.柳待制文集: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
    17.柳贯.打枣谱.清顺治说郛本.
    18.柳贯.柳贯诗文集.柳遵杰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19.吴莱.颖渊吴先生文集:十二卷.续金华丛书本.
    20.吴莱.三朝野史:一卷.说郛本.
    21.吴师道.吴礼部诗话:一卷.知不足斋从书本.
    22.吴师道.战国策校注:十卷.四部丛刊影元至正本.
    23.吴师道.吴礼部集: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
    24.吴师道.敬乡录:十四卷.民国适园丛书本.
    25.吴师道.吴师道集.邱居里,邢新欣,校点.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26.吴莱.吴莱集.张文澍,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7.叶颙.樵云独唱:六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9.戴良.戴良集.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30.胡翰.胡仲子集:十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抄本.
    31.王袆.王忠文集:二十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嘉靖元年张齐刻本.
    32.王袆.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抄本.
    33.王袆.重修革象新书:二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王袆.青岩丛录:一卷.说郛续本.
    35.王袆.逐鹿记:一卷.说郛续本.
    36.王袆.华川卮辞:一卷.说郛续本.
    37.王袆.续志林:一卷.说郛续本.
    38.苏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
    39.叶谨翁.叶同州诗.见顾嗣立元诗选本.
    40.吴景奎.药房樵唱:三卷.续金华丛书本.
    41.胡助.纯白斋类稿: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
    42.陈樵.鹿皮子集: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苏伯衡.苏平仲集:十六卷.四部丛刊影明正统本.
    44.童冀.尚絅斋集:五卷.续金华丛书本.
    45.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
    46.郑涛.浦江郑氏家范.金华丛书本.
    47.方孝孺.逊志斋集:二十四卷.四部丛刊影明本.
    48.王毅.木讷斋文集:五卷.续修四库本.
    49.章一阳辑.金华四先生四书正学渊源.四库存目丛书,经部162册.
    50.戴殿江编.金华理学粹编.四库未收书辑刊.
    51.应育廷.金华先民传.续金华丛书本.
    52.金江.义乌人物记.续金华丛书本.
    53.吴之器.婺书.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54.张祖年.婺学志.清康熙五十五年刻本.
    55.王崇炳.金华征献略.清刻本.
    56.胡宗楙.金华经籍志.续十四年梦选楼刊本.
    57.阮元声,戴应鳌辑.金华诗萃.四库存目本.
    58.赵鹤.金华文统.四库存目本.
    59.赵鹤.金华正学编.明万历十八年金华章氏刻本.
    60.戚雄.婺贤文轨.明嘉靖十七年刻本.
    61.黄彬,朱琰.金华诗录.清金华三十八年金华府学刻本.
    62.万斯同.儒林宗派.四明丛书约园刻本.
    63.浙江通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据光绪刻本影印.
    64.王懋德修,陆凤仪纂.万历金华府志.四库存目丛书本.
    65.徐象梅.两浙名贤录.明天启间光碧堂刻本.
    66.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
    67.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68.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69.魏源.元史新编.光绪三十一年邵阳魏氏慎微堂刻本.
    70.汪辉祖.元史本证.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七年徐氏铸学斋重刻本.
    71.曾廉.元书.清宣统三年层漪堂刻本.
    72.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
    73.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清同治甲戌江西书局刻本.
    74.柯邵忞.新元史.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
    75.吴于廑,齐世荣.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影印元刊本.
    76.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55.补编本.
    77.雒竹筠,李新乾.元史艺文志辑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78.徐蜀编.宋辽金元正史补订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79.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80.苏天爵.元文类.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81.顾嗣立.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
    82.顾嗣立,席士臣.元诗选·癸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83.钱熙彦编次.元诗选补遗.北京:中华书局,2002.
    84.陈衍著,李梦生校点.元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5.李修生主编.全元文(1-6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1-2006.
    86.吴文治.辽金元诗话全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87.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合肥:黄山书社,2009.
    88.王水照.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89.朱崇才.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90.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1.吴纳.文章辨体序说.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92.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93.孔齐.至正直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
    5.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
    6.程元敏.王柏之生平与学术.台湾:学海出版社,1975.
    7.蒙培元.理学的演变.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8.徐洪兴.理学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何植靖.许谦评传,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李学勤主编,朱汉民等著.中国学术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1.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2.萧启庆.蒙元的历史与文化//蒙元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
    13.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
    14.萧启庆.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15.李修生,查洪德主编.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6.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査洪德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18.查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9.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0.杨镰.西域诗人群体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1.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2.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3.包根弟.元诗研究.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
    2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5.胡务.元代庙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
    26.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台北:西南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
    27.魏青.浙东三作家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
    28.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9.徐永明.元至明初婺中文人群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0.徐永明.文臣之首:宋濂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1.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2.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4.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编.元代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朱荣智.元代文学批评之研究.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36.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8.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
    39.张毅.大漠来风.见中国文学通览:元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
    40.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1.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42.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
    4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4.孙克强.雅俗之辨.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45.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46.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7.潘清.元代江南民族重组与文化交融.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48.黄宝华、文师华.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49.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50.徐梓.元代书院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1.黄仁生.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52.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3.许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54.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5.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6.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7.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5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60.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廖可斌.论浙东派.浙江学刊,2009(2).
    2.朱仲玉.试论金华学派的形成、学术特色及历史贡献,1989(4).
    3.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4).
    4.饶龙隼.元末明初浙东文人择主心态之变衍及思想根源.文学遗产,2008(5).
    5.王珽.元代书院考略.中国史研究,1984(1).
    6.徐永明.元末明初南方两个文学群体成员的交往及其差异.文学遗产,2004(2).
    7.黄仁生.元代科举与辞赋.文学评论,1995(3).
    8.申万里.元初江南儒士的处境及社会角色的转变.史学月刊,2003(9).
    9.余大钧.关于元代四等人制下的科举取士.国学研究,2000(7).
    10.张帆.元朝诏敕制度研究.国学研究,2002(10).
    11.萧启庆.元朝多族士人的雅集.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7(6).
    12.萧启庆.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婚姻关系.郝时远、罗贤佑.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萧启庆.元代科举中的多族师生与同年.中华文史论丛,2010(1).
    14.李修生.元代文化刍议.殷都学刊,1999(1).
    15.查洪德.元代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新华文摘,2010(8).
    16.查洪德.“海宇混一”鼓舞下的元代盛世文风.南开学报,2008(4).
    17.查洪德.元代文学的多元丰富性.光明日报,2008.8.1.
    18.查洪德.元代文学史研究再审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5).
    19.查洪德.理、气、心与元代文论家的理论建构.文学评论,2010(1).
    20.查洪德.外儒雅而内奇崛:理学家之人格追求与元人之文风追求.晋阳学刊,2007(1).
    21.查洪德.元代诗学性情论.文学评论,2007(2).
    22.查洪德.元代理学“流而为文”与理学文学的两相浸润.文学评论,2002(5).
    23.查洪德.文道离合与元代文学思潮.晋阳学刊,2000(5).
    24.查洪德.元代学术流变与诗文流派.殷都学刊,2000(3).
    25.查洪德,李艳.金华之学的衍变与戴良的诗文成就.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5).
    26.查洪德.在矛盾中求融通——黄溍学术思想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27.查洪德,刘嘉伟.理学视阈下的元代色目文学家余阙.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4).
    28.陈博涵.论黄溍的诗学思想.北方论丛,2011(1).
    29.刘崇德.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南开学报,2007(5).
    30.雷恩海,石瑰硕.义理之正与性情之真——吴师道诗文创作理论的内蕴暨批评史意义.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1.叶志衡.论吴师道的诗学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
    32.李新宇.论吴莱的辞赋理论与创作.文学遗产,2007(6).
    33.王树林.元末诗人叶顒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9(3).
    34.张文澍.清歌袅袅余悲音──论元代中期作家柳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35.左东岭.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郑州大学学报,1991(1).
    36.左东岭.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8(5).
    37.左东岭.论刘基诗学思想的演变.文学评论,2010(5).
    38.左东岭.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1).
    39.左东岭.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文学评论,2006(3).
    40.杨镰.元诗文献研究.文学遗产,2002(1).
    41.杨镰.元代文学的终结:最后的大都文坛.文学遗产,2004(6).
    42.郭万金.元代文化生态平议.民族文学研究,2008(1).
    43.邱江宁.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文学评论,2009(1).
    44.蒲宏凌.关于元诗.文学评论,2010(6).
    45.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历史研究,2009(1).
    46.展龙.试论元末汉族士大夫的民族认同意识.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6).
    47.张晶.元代正统文学思想与理学的因缘.文学遗产,1999(6).
    48.陈寒鸣.论王伟的儒学思想.孔子研究.1994(3).
    49.陈寒鸣.金华朱学:洪武儒学的主流.朱子学刊.1995(1).合肥:黄山书社,1995.
    50.夏传才.元代经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程朱之学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9(4).
    51.许总.论理学弛张与文学盛衰—宋金元文学史演进动因新探.天津社会科学,1999(5).
    52.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5).
    53.徐子方.从宋濂、刘基的早期诗文看其由元入明前后的心态.浙江社会科学,2005(3).
    1.何淑贞.金履祥的生平及经学.“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75年博士论文.
    2.董刚.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上海: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3.高云萍.北山学派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4.王魁星.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11博士论文.
    5.张金锋.胡翰及其文学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6.罗海燕.戴良及其文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7.袁宗刚.抱道之遗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8.史硕政.戴良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9.陈蓓蓓.戴良遗民心态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0.黄美华.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1.刘倩.“靖难”及其文学重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硕士论文。
    12.王雄军,方孝孺.礼治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3.黄美华.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4.邹丽娟.方孝孺文学思想与元末明初文坛走向.长沙: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5.张霞.方孝孺尚气文学思想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