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融资结构的目的在于揭示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这种关系可概括为:通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能够优化融资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金融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历史说明:单一、失衡的融资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均衡、多元的融资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融资结构问题,对此是从下面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是什么。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是一种实然状态,要分析和评价我国融资结构就必须将其置身于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之中,也就是要用融资结构应然的理论体系来检视我国的融资结构,只有通过理论检视所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的,所提出的建议才具建设性。因此,本文首先抽象出融资结构应然的理论体系,主要论述的有两项:一是融资结构内涵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融资结构内部应该由那些要素构成。对此本文从两个视角来揭示:从金融资源配置的视角而言,它是政策性(政府)、市场性(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性(非正规金融组织)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相互组合和搭配的产物。这是从宏观层面揭示了金融资源借助于政府或市场的力量将其配置给资金需求主体的过程,要求不同配置方式均衡发展而不能相互替代,共同完成金融资源在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储蓄到投资转换的视角来说,它是法定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在社会融资中的组合和比例,这是从微观层面说明储蓄到投资转换运动过程的。它要求各融资方式和工具协调发展,社会融资中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不能过分依赖某一种融资方式或融资工具,这样才能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实现社会资金的供求平衡。可见,完备性是对融资结构内部要素最根本的要求。二是融资结构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否对融资结构的形成有影响。运用系统理论对融资结构系统进行分析后可知:金融法律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及金融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共同构成影响融资结构生成的外部环境。因此,适宜性是对融资结构外部环境因素最根本要求。本文重在说明金融法律制度是影响融资结构形成的最重要外部因素,它的完善程度和执法水准直接影响到合理融资结构的形成。至此,可以将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概括为:融资结构应该是完备的内部要素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完美结合。
     第二,我国融资结构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用上述融资结构应然理论中的“完备性”和“适宜性”对我国融资结构检视后发现:因我国社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融资方式和工具不健全,使融资结构内部要素的“完备性”不够;同时,由于金融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或缺失,使形成合理融资结构的外部环境的“适宜性”不足。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融资结构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失衡,即重商业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轻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歧视民间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二是融资方式搭配失衡,即在储蓄到投资的转化上重间接融资方式轻直接融资方式,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处于垄断地位;三是融资工具比例失衡,即重债权型融资工具轻股权型融资工具。从法律制度的视角看,造成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原因是政府对金融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其结果使我国融资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进而导致融资结构失衡。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保证了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控制,但使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非均衡发展,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市场地位和单一的资本市场结构以及对民间融资的歧视。融资结构的失衡状态对经济和金融本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看是融资公平和效率的缺失。就融资公平而言,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公平融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体现出的融资非公平。就融资效率而言,主要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不高和整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二是微观层面上是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以及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无力提供长期融资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使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同时,我国目前阶段实行的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债务型融资结构,是与以股东为中心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不相匹配,其结果是弱化了企业公司治理的效率。三是对金融自身层面而言是滋生了民间融资异常活跃,弱化了金融调控功能。
     第三,如何完善或优化我国融资结构。通过上述分析,我国融资结构失衡是由于融资结构内部要素的“完备性”不够造成的,其实质是因我国融资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形成合理融资结构外部环境的“适宜性”不够导致的。本文认为:通过完善以下几方面的金融法律制度是能够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状态的:一是完善规制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具体为:完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优化商业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规范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强化商业银行之竞争、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以剥离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法律制度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二是完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法律制度以扩大融资渠道,包括构建二板市场法律制度、完善企业债券法律制度以及完善投资基金法律制度。三是完善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使其能够规范发展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并正式成为我国融资结构的组成部分。
     本文分三编十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编理论篇: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编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重点阐述了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者关系可概括为:通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可以优化融资结构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本编分为四章,具体内容是:
     第一章: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是写作本文的逻辑起点,即研究融资结构的目的在于优化融资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从两个层面界定了融资结构的内涵:即从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来说,融资结构是金融资源不同配置方式相互组合的产物;从储蓄到投资转化的角度来看,融资结构是不同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相互搭配的产物。进而论述了融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动态变革性、法定性、弹性和系统性。其次,阐述了融资结构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基础:前者是指随着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的扩张以及其结构性矛盾的凸现,为从结构上研究融资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即随着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融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从结构上分析融资问题成为必要和可能;后者是指为减少融资风险和提升融资效率,需要研究融资结构内部要素如何保持合理的比例和组合状态,使优化融资结构的研究成为必要。最后,阐述了单一、失衡的和多元、均衡的融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揭示了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融资结构的内部要素。首先,在系统论理论的指导下对融资结构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融资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和开放性,进而论述了完备的融资结构内部要素是保证其发挥整体功能的关键。其次,从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视角认为融资结构是不同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进而分析了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征和功能。最后,从储蓄到投资转换的视角认为融资结构是不同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在社会融资中的比例和搭配,进而说明了基础性要素和派生性要素对融资的作用。
     第三章:影响融资结构的外部因素——法律及其它。本章重点论述了融资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改变融资结构。首先,论述了法律为何对金融发展重要。在介绍了“法律决定论”和“法律金融学”的观点之后,认为法律对金融重要源于金融的脆弱性和虚拟性。其次,论述了金融法律制度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对这一问题是从金融法律制度为什么能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融资结构两方面来说明的。最后,论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金融文化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融资结构及启示。首先,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市场导向型”融资结构和日本和德国的“银行导向型”融资结构的特点及比较优势。其次,论述了这两种融资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构建我国融资结构的启示。
     第二编实践篇:我国融资结构实践。我国融资结构是随着会融体制改革而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融资结构一方面是从单一走向多元,融资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融资结构的内部要素未能得到均衡发展,突出的表现在银行产权的国家垄断和金融市场竞争中的国有银行垄断,这种“双垄断”使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结构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融资结构发展呈现出失衡状态,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是造成融资结构失衡主要原因,其表现在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金融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其本质就是缺乏形成合理融资结构适宜的外部法律环境。本编分三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章:我国融资结构的变迁及其特征。首先,介绍了我国融资结构历史变迁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以财政为主的阶段;二是1983-1990年经济转型期以银行信贷为主阶段;三是1990年以后的融资结构逐渐多元化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融资结构的特点以及存在不足。其次,指出了我国融资结构主要特征是结构失衡,表现在: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失衡、融资方式搭配失衡和融资工具比例失衡,这三种失衡最终集中地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结构中处于垄断地位。
     第六章: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本章从宏观、微观和金融自身发展等方面说明了融资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导致融资公平和效率的缺失。就融资公平而言,农村地区和非国有企业公平融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就融资效率来说,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和整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次,从微观层面来说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和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低下。最后,从金融自身而言表现为滋生民间融资异常活跃,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功能。
     第七章: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成因分析。从制度变迁视角来说,融资制度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导致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本章的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说明了二者的适用范围、适用结果以及其哲学基础,最终的结论是过分适用某一种制度变迁形式都不利于良好制度的形成;其次,论述了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在银行制度、资本市场制度及民间融资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最后,论述了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两种后果:即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和制度供给不足或缺失。
     第三编救济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以优化我国融资结构。本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克服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对策,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克服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完善其他融资渠道的法律制度建设。本篇共分三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八章:完善规制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优化其市场结构;二是规范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强化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三是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以剥离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四是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法律制度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第九章: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法律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构建二板市场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债券市场法律制度,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三是完善投资基金法律制度,为风险投资和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开辟投融资渠道。
     第十章:完善民间融资法律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融资法定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民间融资生存空间的困境进行了辨证分析,从理论层面揭示了应该正视并“善待”民间融资。二是分析了我国目前民间融资的生存状况以及对其进行监管的具体措施,认为我国目前对民间融资的监管手段单一、打击过重,不利于民间融资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对如何规范我国民间融资提出了若干法律制度建议。
The purpose to study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lationship can be summarized as improving financial structure by improving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and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economy reveals that single and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will not help economic development,while balanced and multi financial structure could help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hesis focuses on financial structure in China,which is to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levels.
     First,what is financial structure as it ought to be? Chinese current financial structure is a state as it is,or a reality,if we are to analyze and estimate the objectivity of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we have to put it into the state as it ought to be,that is,we have to appl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n financial structure as it ought to be to review our financial structure.Only conclusion after theoretical review could be scientific,and its advice is helpful.Therefore,the thesis first should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s it ought to be on financial structure,which consists of two things:first,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ructure,that is,which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financial structure.This thesis reveals the inner factors of financial structure from two perspectives:from the perspective on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form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and non-formal organization,which reveal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being allocated to the bodies in need of funds with the help of government or market forces, requiring the balance development among different allocating means which could not replace each other but commonly finish the reasonable flow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mong social economic depart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witching saving to investment,it is the combination and proportion for the legal means and tool to collect funds,which reveals the specific operation process from micro-level perspective,requir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each financial means and tool.Different financial tool and means should keep in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in social funds collection,not depending too much on some financial means or tool,which could help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aving to investment,thus achieving the balance on social funds supply and demands. Therefore,completenes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n inner factors of financial structure.Second is what are the exterior factors affecting financial structure,that is, whether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could affect or determine financial structure.After analyzing financial structure by systematic theory,we can know that exterior factors such as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financial culture do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se exterior factors together forming the exterior environment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refore,suitableness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n the exterior factors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thesis puts an emphasis on explaining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ir improvement and execution level directly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Here,the stat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as it ought to be should be summed up a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omplete inner factors and suitable exterior factors.
     Second,what are problems i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thesis examines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via the above theories,finding that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in a unbalanced state,which are revealed by the following:first is the unbalanc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mean,that is,putting too much emphasis on commercial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looking down on policy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and discriminating civil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second is the unbalance on the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financial means,that is,putting emphasis on indirect funds collection and looking down on indirect funds collection in the switch from saving to investment which makes s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t monopoly in social funds collection;third,the unbalance of the portion each tool covers,that is,putting emphasis on credits tool and looking down on shares tool.The reason causing the unbalance of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compelling evolu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evolution by the government from legal perspective,which makes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pply in great demands.This compelling institution evolution ensures the control on financial resources from the government,but the lack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means and tools leads to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market, single capital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discrimination on civil finance.The unbalances in financial structure do not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finance.The negative effects mainly expos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is the lack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funds collection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As far as the fairness on funds collection is concerned,the opportunities to collect funds fairly in rural areas to some extent are deprived of compared with cities;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especially enterprises of medium or small size are hard to collect funds compared with sate-owned enterprises.As far as financial efficiency is concerned,it is revealed by low operation efficiency in state-owned banks and low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Second is the effect on enterprises and its operation without long-term funds support from microscop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not providing long-term financial support and the low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capital market make enterprises lack long-term financial support.At the same time,nowadays in China debts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major mode in state-owned banks,which can not meet shareholders-centered corporate control mode, and weakens the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ontrol.Third is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civil finance from the finance itself,which weakens the function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Third,how can we improve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n Chinese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is the key reason for unbalanc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by the above analysis;therefore,we can improve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to rectify the unbalance i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The legal institutions to overcome financial structure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first is the legal institutions to regulate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second is to improve legal institutions on constructing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to expand the financial channels;third is to improve legal institutions on regulating civil finance,making it meeting the financial demands from different economic bodies and becoming formally as part of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 ten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on theory: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could summarize as improving financial structure by improving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and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r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Ⅰ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which is the meaning to write this thesis,that is,study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o improv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help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first def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financial structure from two levels:financial structure is a product of mutual effects from different financial allocation me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allocation means;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product of mutual collo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inancial means and t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on from saving to investment;financial structure is comparatively stable,revolutionary, legitimate,flexible and systematic.Second,the author explains the base to produce financial structure.There are object base and subject base for financial structure:the former refers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financial means and financial size as well as the appearance of structure conflicts,which sets the material bas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financial structure,that is,with the credit form and credit means developing and enriching increasingly financial structure becomes more complex,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o analyze financial problems from the structure;the latter refers that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and raise financial efficiency,we need to study how the inner factors in financial structure keeping reasonable proportion and combination state to make the research necessary.In the end,the thesis explain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economy caused by single,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the multi,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pterⅡis the inner factors in financial structure.Firs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system under system theory,explaining that as a system financial structure has the nature of unity,relativity and openness,thus points out that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inner factors for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unity performing its functions well.Second,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financial struc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and then furth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policy,commercial and civil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the end,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financial structure is a proportion and collocation in social finance for different financial means and tools,thus explains the function of fundamental factors and derivative factors on fi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on from saving to investment.
     ChapterⅢis the exterior factors in financial structure:laws and others.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tructure system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factors,pointing out that the change in exterior environment could change financial structure.First,the author explains why law is important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After introducing the main ideas on "law determination" and "law and financ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law on finance comes from the weakness and invention of finance.Second,the author explains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on financial structure.This issue is to be explained from how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could influence financial structure.
     ChapterⅣis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ir revelation.Fir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structure in Britain and US,and "bank oriented" financial structure in Germany and Japan.The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endency of the two financial structures and the revelation o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artⅡis on practice:the practice of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form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therefore,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goes from single to multi with a increasingly efficiency growth;on the other hand,the inner factors in financial structure do not develop in a balanced way,prominently being revealed by state monopoly in the banks property and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banks in financial market.The double monopoly make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t an "ultimate superiority" in financial structure,which not on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financial means,but also makes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n an unbalanced state.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lies in the compelling evolu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which is revealed by the lack of financial legal institutions to overcome the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and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he lack of exterior legal environment to form reasonable financial structure.This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Ⅴis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Fir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first is the period before 1983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inance at the main position;second is the period from 1983to 1990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bank credits;third is the period since 1990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 bodies gradually.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at each stage.Second,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roblem i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unbalanced structure,which is revealed by the development unbalance in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collocation unbalance in financial means and proportion unbalance in financial tools,which ultimately are revealed by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financial structure.
     ChapterⅥis the negative effect on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This chapter revels the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from macro,micro and finance itself.First,from macro level,it causes the lack of fairness in finance and efficiency.Second,from micro level,it causes the enterprises lacking long-term financial support and a low efficiency in corporate control.In the end,from finance itself,it causes the abnormal financial activities too much active,weakening the function of financial macro regulation.
     ChapterⅦis the reason analysis on Chinese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The key reason to cause the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is the compelling institution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evolution.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first introduces the two ways of institution evolution,explaining their applying fields,consequence and their philosophy basis,an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oo much application of some institution evolution form does not help the formation of good institution;second,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mpelling evolu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as well as its performance in bank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system;in the end,the author explains the two consequences caused by compelling evolu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less incentive for institution evolution and less supply for institution.
     Part three is remedy:legal institutions to overcome unbalanced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This part proposes legal advice to overcome unbalanced financ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building,mainly in two aspects:first is the legal institutional building to overcome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second is to improve legal institutional building for other financial channels.This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Ⅷis legal institutions to overcome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including four aspects:first is to improve the legal institutions on market admission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improve market structure;second is to normalize the market admission institutions for non-state owned banks to strengthen market competition for commercial banks;third is to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for policy bank to separate their policy operation from s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fourth is the legal institutions on common management in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o improve their operation efficiency.
     ChapterⅨis the legal institutions constructed to improve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First,the leg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built for two boards market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high-tech enterprises.Second,legal institutions on bonds market should be improved to optimize capital market structure. Third,the legal institutions on investing funds are to be improved for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on risk investment and high-tech developing enterprises.
     ChapterⅩis the legal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normative civil finance.First is to analyze the living space for civil finance and reveal that we should not look down but "friendly treat" civil finance.Second,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iving condition s of Chinese civil finance and specific supervision measures,believing that the supervision on civil finance in China lacks more means and punishes too much,which do not do good to it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In the end,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legal advices on how to regulate civil finance.
引文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2 参见李健 等:《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3 樊鸿雁、姜南:《中国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4 参见王威:“三种代表性融资体制的比较”,《亚太经济》,2001年第3期,第30页。
    5 李健等,同上注,第237页。
    6 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7 Gurly,John and Edward Shaw,"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September1955),pp515-538.
    8[美]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45页。
    9 Allen F.and Gale D,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Cambridge:MIT Press,1999.
    10 F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ce,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 Law and Fina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23(1998):pp1131-1150.
    1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页。
    12 方小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和行为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3 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14 张尚学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15[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16 金融工具一般解释为信用关系的书面凭证、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是指一个经济单位发行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如货币、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存款单、股票、保单、汇票、金融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等标准和约,常被称为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同时,从融资的角度也可称为融资工具,因此,本文中金融工具和融资工具是同一概念。
    17 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私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18 张昌彩:“企业融资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第92页。
    19 有学者提出投资基金是既不同于直接也不同于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20 参见[法]乔埃尔·贝西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理论与方法》,许世清等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1 我国《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该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商业汇票办法》第5条规定:“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承兑和贴现无商品交易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承兑、贴现、转贴现的商业汇票,应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
    22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2条。
    25 郭树化:《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63页。
    26[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7 应飞虎:“为什么需要干预”,《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第73页。
    28[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29 参见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30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68页。
    31[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32[美]路易斯·德阿莱希:“市场如何缓解稀缺”,《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6页。
    33 对于金融资源的涵义,理论界尚未统一的界定,大体可分三种:一是白钦先认为金融资源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型高层次金融资源。二是陆家骝认为金融资源系统包括三个层次:即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和体制资源。三是崔满红从金融资源的层次属性,把金融资源分为四个层次:即货币资源、资本资源、体制资源和商品资源。参见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第77页、227-228页、347页。本文所探讨的金融资源主要是指货币和资本资源。
    34 参见 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第9页。
    35 融资结构的法定性和物权法定原则相类似,前者指融资方式和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由法律规定,不得由融资主体任意创设,后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不得由民事主体随意创设的原则。(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36 参见殷剑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37 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38 何问陶、劳建光主编:《货币银行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39 目前对高利贷的概念仍无一个较完善的定义,在此是指适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资本收益高于同期资本运作所得的平均收益生息资本部分。
    4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73页。
    41 同上注,第674-675页。
    42 张尚学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43 范健主编:《商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44 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45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53页。
    46 参见戴相龙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9页。
    47 参见[日]东京银行编:《贸易与信用证》,中国银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48 周英:《金融监管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9[比]菲利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黄贵海译,香港:宇航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8页。
    50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51 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52 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53 李海平:《金融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与体系演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54 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55 参见樊鸿雁、姜南:《中国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56 参见张尚学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57 李昌麒:《经济法一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58 Patrick,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34):pp174-189
    59 Stern,Nicholas."Theeconomic of development.a survey",Economic Journal,Vol.99 Issue 397(Sep.1989),pp597-686
    60 Demtriades,Panicos O.& Luintel,Kul B,"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and banksector controls-evidence from India",economic Journal,Mar,1996,Vol.106Issue 435,pp359-374;
    61 Greenwood,J.,& Smith,B.D.,'T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January)pp145-181.
    62[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 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63[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4-506页。
    6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65 王世进:“分形理论视野下的部分与整体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35页。
    66 马建民 等:“对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再认识“,《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第39-40页。
    67 对于投资基金是否有别与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而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或金融制度,是存在争议的。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一是金融工具说,机投资基金是以发行受益凭证或股票的方式,把广大小额投资者资金敛聚起来,在专家操作管理下,以金融资产组合方式,集体投资于证券市场或货币市场上的多样化金融资产,借以分散风险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和投资方式。见徐清军:“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二是金融中介或组织说,即投资基金制度是一种通过发行投资基金证券,再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 来,并交由专门的机构托管和专门的机构管理,将其收益分配给持有人的个人股份经济制度的经济组织形式。见刘传葵:《投资基金经济效应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或是投资向公众出售股份并将所获资金投资于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金融中介机构。见[美]弗兰克·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唐旭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三是金融制度说,即投资基金制度指的是有关支配投资基金资产管理活动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见何德旭:《中国投资基金的制度变迁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本文认为投资基金是有别与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而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或金融制度。
    68 白钦先,剑眉:“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相互关系“,《上海金融》,2005年第1期,第10页。
    69 参见人民银行内江市分行课题组:“关于政策性金融几个问题的研究”,《四川金融》,1997年第3期,第63页。
    70 Beck,T.,and R.Levine,"Industry Growth and Captia Allocation,Does Having a Market-or Bank-Based System Matte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4(2002):pp147-180.
    71 张建伟:“法与金融学:路径依赖与金融法变革”,《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第96页。
    72 LLSV:Fafael La Porta(哈佛大学),Florencio Lopez-de-Silance(哈佛大学),Andrei Shleifer(哈佛大学),Robert Vishny(芝加哥大学),四位学者分别在金融和法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共同致力于法学和金融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尤其擅长用法律方法研究金融问题,揭示法律和金融的相互关系。
    73 F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ce,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Law and Fina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pp 1131-1150.
    74 Postor,Katharina,Martin Raiser,and Stanislav Gclfer,"Law and Fi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8(2):pp325-368.
    75 Cheffins,"Does law matter?: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f control in the United Kingdom",ESRC Centre for Business Reasearch,Univerc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172.
    76 John C?Coffee,"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Lessons from securities market failure",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vol,25(1993),pp1-39.
    77 参见鹤光太郎:“用“内生性法律理论”研究法律制度和经济体系”,吴敬琏主编:《比较》,第8期,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8 参见张建伟:“法律、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发展”,《当代法学》,第19卷第5期(总第113期),第103页。
    79 参见谈儒勇:“法与金融: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7卷第5期,第98页。
    80 参见卢峰、姚洋:“金融抑制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99页。
    81 参见张建伟:《转型、变法与比较法律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1。
    82 参见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12页。
    8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84 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总249期),第41页。
    85 参见苏同华:《银行危机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86 白钦先、徐爱田:“金融虚拟性命题及其理论渊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2卷第4期,第3页。
    8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7-530页。
    88 胡光志:“虚拟经济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变革”,《法学家》2006年第4期,第78页。
    89 徐诺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法制问题”,《南方金融》,2005年第6期,总第346期,第5页。
    90[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9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94 参见史晋川、潘士远等:《法律·金融·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95 岳彩申:“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中国金融经营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4卷,第131页。
    97 参见(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98 参见(美)爱德华·S·肖:《金融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99 刘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100 参见[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2-43页。
    10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3页。
    102 参见吴晓求等:《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7页。
    103 参见万解秋:《企业融资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104 参见青木昌彦等:“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6期,第5页。
    105 参见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06 参见杨定华:“融资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ournal of Yunnan & Economics University》,Vol.19,No.5.
    107[美]艾伦·盖尔:《比较金融系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08 参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09 贺琦:“短期信用的集中”,《中国金融》,1951年第4期,第46页。
    110 陈仰青:“关于国家银行的性质问题”,《中国金融》,1953年第21期,第14页。
    111 段云:“论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工作的几个问题”,《红旗》,1964年第1期,第23页。
    112 参见袁步英等:《金融信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13 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1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2页。
    105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1页。
    106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117 参见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118 参见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119 参见吴晓求等:《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20 喻瑞祥:《改革财政银行体制充分发挥银行调节作用》,中国金融学会编,1981年版,第93-94页。
    121 王志:《十年金融改革学术观点概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发第37页
    122 刘鸿儒:“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步骤”,《金融研究》,1987年第5期,第43页。
    123 参见: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30 参见吴元波:《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49页。
    131 种明钊主编:《竞争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13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同上注,第90页。
    133 参见吴翔江:《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与区域差异分析》,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第24页。
    134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135 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36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缺失是否是造成农村融资困境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农村金融扶持缺失,并不意味着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而是指金融机构难以保证农业部门以及农民生产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和金融相关服务。参见:姚遂、朱松青:“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缺失与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7期。
    137 参见唐仁健:“重构农村金融体制”,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21日。
    138 参见:《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根据1994-2002年各卷整理。
    139 参见何广文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40 参见樊刚:“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上海金融》,2000年第9期,第49页。
    141 参见张彦军:“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03年第1期,第98页。
    142 樊刚:“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第23页。
    143 参见陈彩娟:“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59页。
    144[英]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经济学大词典(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145 樊刚:《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147 姜烨:“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分析”,《财政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总第243期,第87页。
    148 张宗新、侯金华:“证券市场融资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析”,《财经科学》,2002年第4期,第96页。
    143 参见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150 德生:“我国金融组织空间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总第86期,第102页。
    151 参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52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153 赵志刚:《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54 赵蒲,孙爱英:“产业竞争、非理性行为、公司治理与最优资本结构”,《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第87页。
    155 此处的企业主要指非上市的国有企业。非上市的企业和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是不同的,后者呈现出股权融资为主、债权融资为辅的特点。参见于东智:“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156 参见刘彤:“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第98-100页。
    157 见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第17页。
    158 参见欧国峰:“‘收编'民间资金的共谋”,《经济》,2005年第10期,第103页。
    159 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第93页。
    160 吕伟:“关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若干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1期,第99页。
    164 Anders Isaksson,"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Finance in Kenyan Manufacturing",The United Nation Indrustrial Development Orgnization(UNIDO) Working.www.unido.org,2002.
    165 Bell,C.,"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and Informal Credit Institutions in Rural India",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4(3):pp297-327,1990.
    166 参见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第9页。
    167 参见张杰:“非正规金融系统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21页。
    168 参见高新波、张军田:“金融抑制还是信息优势”,《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4期,第121页。
    169 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第87页。
    170[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
    17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页。
    172[美]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R·科斯 等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173 参见[美]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R·科斯 等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175 参见林毅夫,同上注。第397-400页。
    17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页。
    177 North,D.,"Jnstitution,Transaction Cost and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Inquiry,vol.25(July,1990).
    178 参见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179 参见韦森:《这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3-114页。
    180 参见[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37页。
    181[日]青木昌彦:“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科斯 等主编:《制度、契约与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2页。
    182 参见[日]鹤光太郎:“用“内生性法律理论”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体系”,《比较》,2003年第8期,第3页。
    183 吴海兵、黄添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总105期,第79页。
    184 杨大楷、韩其成:“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总第98期,第86页。
    185 席建国、段红:“论资本市场的饿制度基础”,《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89页。
    186 参见王后春:“优化融资结构的法学思考”,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四卷,第208-222页。
    187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88[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10页。
    189 参见王松奇:“金融机构上市及银行体系调整问题”,《南方金融》,2004年第3期,第68页。
    190 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91 见《证券法》第188条、第1 89条;《公司法》第210条;《刑法)第179条。
    192 见《合同法》第58条;《民法通则》第106条;《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22、29条;《刑法》第176条、第192条、第199条、第200条。
    193 齐天翔:“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第99页。
    194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第146页。
    195 郭雳:“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金融法苑》,1999年第2期,第49页。
    196 参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财政金融法制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释义与相关监督法规指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197 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页。
    198 陈颍:“对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与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90页。
    199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结算等特务的企业法人”。
    203 参见《商业银行法》第27条及《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相关条文。
    204 参见彭冰:“商业银行的定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97页。
    205 参见胡朝霞,陈浪南:“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研究”,《投资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9页。
    206 参见袁宝良:“中国商业银行准入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18页。
    207 参见邢军峰:“中国民营银行准入的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11页。
    208 参见袁昌菊:“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34页。
    209 参见陈婷:“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与组建”,《求索》,2006年第2期,第33页。
    210 李键:“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总第123期,第54页。
    211 参见熊继洲,李焱:“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22页。
    212 钟伟:“中国民营银行宜走社区银行之路”,《上海金融》,2004年第6期,第79页。
    213 孙世重:“发展民营银行需要澄清的几个关键问题”,《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第92页。
    214 参见曾康霖:“民营银行:敏感而需要讨论的金融热点话题”,《财经论丛》,2003年第1期,总第100期,第2页。
    215 参见于宗先主编:《民营银行:台湾案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16 张亮:“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应缓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第123页。
    217 参见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3页。
    218 参见刘爱军 等:“关于我国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几个问题”,《武汉金融》,2003年第6期,第93页。
    219 参见徐滇庆、巴曙松:“我们呼唤什么样的民营银行”,《中国改革》,2002年第10期,第102页。
    220 张杰:《制度、渐进转规与中国金融改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13页。
    223 参见刘莉:“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15页。
    224 参见杨帆:《金融危机处置与退市法律保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225 白钦先:“国内外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20卷第1期,第2页。
    226 曾康霖、谢太峰:《银行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227 参见王兰军、张合金:“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5期,第137页。
    228 丁华南:“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化解的对策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98页。
    229 参见白钦先等:“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障碍及对策思考”,《财贸经济》,2001年第9期,第1页。
    230 参见顾明主编:《外国经济法》(日本国卷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319页。
    231 参见刘云龙:“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思考”,《现代财经》,1998年第10期,第79页。
    232 参见白钦先,王伟:“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总第317期,第6页。
    233 刘刚、白敦:“我国政策性银行亟待立法”,《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20卷第1期,第3页。
    234 朱大旗等:“论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完善-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为契机”,《时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46页。
    235 王松奇:“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方向、思路及前景”,《新财经》,2006年,第2期,第23页。
    236 参见丁孜山:《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37 参见张兴胜:“国有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约束下的呆帐风险”,《金融论坛》,2001年第1期,第99页。
    238 高小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困境与突破”,《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11期,第102页。
    239 参见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40 参见张建伟:“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债权人主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金融法苑》,2001年第10期,第12页。
    241 资金供求的“死结”是王国刚先生提出的概念。参见王国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
    242 王松奇、徐义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想”,《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4期,总第135期,第35页。
    243 参见周放生:《“资本市场应构建金字塔式的体系”》,《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3年第6期,第47页。
    244 参见王国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第58页。
    245 参见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04页。
    246 参见邢天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思路”》,《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232期。第65页。
    247 寸晓宏等:“建立二板市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财经科学》,2000年第6期,第89页。
    248 见1993年《公司法》第144、152条。
    249 见1993年《公司法》第80条。
    252 晏志刚:“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构想及相关法律问题”,《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91页。
    253 参见孙德杰:“纳斯达克给我们的启示”,《金融时报》,2000年4月6日。
    254 参见陈峥嵘:“我国二板市场的运行模式选择”,《新经济》,2003年第2期,第95页。
    255 参见楼远:“关于二板市场定位的若干思考”,《财经论丛,》2004年第2期,总第108期,第113页。
    256 参见郑之杰等:《中小企业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57 见我国《证券法》第50条第2款: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258 魏兴来:“高新技术板设计思路(一)”,《金融时报》,2000年9月2日。
    259 参见耿丹丹:“中国创业板市场准入条件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21页。
    263 参见朱叶、王伟:《公司财务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264 王国刚:“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应解决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7期,第31页。
    265 刘彩晖、侯利:“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意义及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第122页。
    266 参见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55页。
    267 参见徐涛:《中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268 参见1993年《公司法》第159条。
    269 参见范俊:“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及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4页。
    270 卞耀武:“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郭峰主编:《证券法评论》第3卷,第1页。
    275 参见《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四章“法律责任”。
    276 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期法律课题:《完善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以证券投资者补偿为核心》(吴志攀主持),第8页,下载于“深圳交易所网站”。
    277 参见朱剑彪:“投资基金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6页。
    278 参见张淳:《信托法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279 见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委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
    280 《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为基金份额持有人是、的利益,字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见,本法适用于基金于投资证券领域的,但也为基金投资于其他领域留下了空间。
    281 参见朱松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美国金融结构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第87页。
    282 廖理 等:《探求智慧之旅——哈佛、麻省理工著名经济学家方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283 张旭娟:《中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84 刘俊海:“市场化成熟度标杆-我国投资基金立法若干在争议问题研究”,《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第76页。
    285 参见李泫永:“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缺失与完善-以基金治理机制为视角”,《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第8卷第4期,第90页。
    286 参见王连洲、董华春:《证券投资基金法条文释义与法理精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页。
    287 参见陆一:“有的放矢完善基金法律法规”,《中国证券时报》2006年2月24日第B07版。
    288 见《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十八条(四)规定:基金财产不得用于买卖其他基金份额,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289 见《证券投资基金法》第29、31、88、89条。
    290 参见《证券投资基金法》第60、61、62、64条。
    291 参见程宗璋:“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投资基金的法律规范”,《法学论坛》,2000年第4期,第94页。
    292 高岚:“日本公司型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思想战线》,2006年第3期第32卷,第89页。
    293 张国清:《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法律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294 参见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9页。
    295 生柳荣:《当代金融创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96 参见张杰:“非正式金融系统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6页。
    297 李建军 等著:《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298 参见伏军:“大约在冬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问题与根源”,《金融法苑》,2003年第4期,总第54期,第88页。
    299 见我国《证券法》第2条。
    300 王后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分析-效率视角之解读”,《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4期,135页。
    301 参见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微观结构、利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10页。
    302 非正规金融对应于正规金融,是指处于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非组织金融对应于有组织金融,侧重于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非组织金融的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一般较低。平行金融和分割金融侧重从金融市场的结构角度来定义的,说明两个市场的分割和缺乏联系。灰色金融和地下金融对应的是地上金融,主要从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是否合法的角度来定义的。体制外金融和民间金融对应的是体制内金融和国有金融,侧重于从所有制的角度来区别的,体制外金融和民间金融是指非国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303 参见张宁:“试论非正式金融”,《当代财经》,2002年第11期,第132页。
    304 参见杜朝远:“民间非正规金融的成因与治理思路”,《统计与预测》,2003年第3期,第109页。
    305 参见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306 郑航滨:“规范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若干问题研究”,《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总第90期,第109页。
    307 毕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第76页。
    308 参见杨颖:“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思考”,《求索》,2006年第8期,第78页。
    309 参见郑军:“‘金融压抑'催生民间金融”,《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30期,第32页。
    310 参见《人民日报》,2000年4月7日第2版。
    1.种明钊主编:《竞争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许明月主编:《经济法学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版。
    6.胡光志:《虚拟经济及其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版。
    8.盛学军:《证券公开规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1-4卷),北京:群众出版社。
    10.史际春主编:《经济法学评论》(1-4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1.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1-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3.[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6.[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1.[美]R·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张尚学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4.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私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马丽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6.[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
    29.李健 等:《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樊鸿雁、姜南:《中国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1.李建军等:《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年版。
    32.[法]乔埃尔·贝西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理论与方法》,许世清等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
    33.吴晓求等:《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殷剑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美]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周业安:《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杜惠芬:《中国融资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绩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8.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9.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李海平:《金融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与体系演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1.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2.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范健主编:《商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4.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5.[日]东京银行编:《贸易与信用证》,中国银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46.周英:《金融监管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7.[比]菲利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黄贵海译,香港:宇航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48.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刘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弗兰克·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唐旭 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1.何德旭:《中国投资基金的制度变迁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青木昌彦:《日本主银行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53.张建伟:《转型、变法与比较法律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吴晓求 等:《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58.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9.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60.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何广文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2.孙天琦:《金融组织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3.赵志刚:《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6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5.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6.韦森:《这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7.[美]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9.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0.于宗先主编:《民营银行:台湾案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1.张杰:《制度、渐进转规与中国金融改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72.杨帆:《金融危机处置与退市法律保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朱大旗:《金融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王延科:《现代金融制度与金融转规》,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75.顾明主编:《外国经济法》(日本国卷一),沈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6.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7.郑之杰:《中小企业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8.徐涛:《中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79.张淳:《信托法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0.王连洲、董华春著:《证券投资基金法条文释义与法理精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81.张旭娟:《中国政权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2.王国刚主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施天涛:《公司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4.周友苏主编:《新证券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5.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86.[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陈敏强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87.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何勤华主编:《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张昌彩:“企业融资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2.应飞虎:“为什么“需要”干预”,《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
    3.王威:“三种代表性融资体制的比较”,《亚太经济》,2001年第3期。
    4.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5.马建民等:“对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再认识”,《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
    6.白钦先,剑眉:“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相互关系”,《上海金融》,2005年第1期。
    7.人民银行内江市分行课题组:“关于政策性金融几个问题的研究”,《四川金融》,1997年第3期。
    8.梁定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的若干问题”,《证券法评论》,2001年第1期。
    9.王世进:“分形理论视野下的部分与整体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徐清军:“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1.颜芳:“我国金融创新中的四个矛盾的分析”,《经济纵横》,1999年第6期。
    12.青木昌彦等:“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6期。
    13.杨定华:“融资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ournal of Yunnan & Economics University》,Vol.19,No.5.
    14.张建伟:“法与金融学:路径依赖与金融法变革”,《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15.鹤光太郎:“用“内生性法律理论”研究法律制度和经济体系”,《比较》(吴敬琏主编)第8期。
    16.张建伟:“法律、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发展”,《当代法学》第19卷第5期(总第113期)。
    17.谈儒勇:“法与金融: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7卷第5期。
    18.卢峰、姚洋:“金融抑制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9.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20.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总249期)。
    21.白钦先、徐爱田:“金融虚拟性命题及其理论渊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2卷第4期。
    22.胡光志:“虚拟经济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变革”,《法学家》,2006年第4期。
    23.徐诺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法制问题”,《南方金融》,2005年第6期,总第346期。
    24.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25.岳彩申:“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中国金融经营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法论坛》第4卷。
    26.邢天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思路”,《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27.贺琦:“短期信用的集中”,《中国金融》,1951年第4期。
    28.陈仰青:“关于国家银行的性质问题”,《中国金融》,1953年第21期。
    29.段云:“论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工作的几个问题”,《红旗》,1964年第1期。
    30.喻瑞祥:“改革财政银行体制充分发挥银行调节作用”,中国金融学会编,1981年。
    31.刘鸿儒:“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步骤”,《金融研究》,1987年第5期。
    32.王后春:“我国融资结构单一的法学解释”,《经济师》,2007年第1期。
    33.樊刚:“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上海金融》,2000年第9期。
    34.张彦军:“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03年第1期。
    35.樊刚:“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36.陈彩娟:“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7.姜烨:“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分析”,《财政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总第243期。
    38.张宗新、侯金华:“证券市场融资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析”,《财经科学》,2002年第4期。
    39.殷德生:“我国金融组织空间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总第86期。
    40.赵蒲,孙爱英:“产业竞争、非理性行为、公司治理与最优资本结构”,《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41.欧国峰:“‘收编'民间资金的共谋”,《经济》,2005年第10期。
    42.毕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43.吕伟:“关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若干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1期。
    44.陈明衡:“温州民间借贷运行机制及宏观调控对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国金融半月刊》,2005年第17期。
    4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46.张杰:“非正规金融系统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7.高新波、张军田:“金融抑制还是信息优势”,《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4期。
    48.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49.吴海兵、黄添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总105期。
    50.杨大楷、韩其成:“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总第98期。
    51.席建国、段红:“论资本市场的饿制度基础”,《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52.王后春:“优化融资结构的法学思考”,《经济法论坛》(李昌麒主编),第四卷。
    53.齐天翔:“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54.郭雳:“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金融法苑》,1999年第2期。
    55.陈颍:“对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与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6.彭冰:“商业银行的定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7.胡朝霞,陈浪南:“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研究”,《投资研究》,2004年第10期。
    58.陈婷:“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与组建”,《求索》,2006年第2期。
    59.李键:“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总第123期。
    60.熊继洲,李焱:“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1.钟伟:“中国民营银行宜走社区银行之路”,《上海金融》,2004年第6期。
    62.孙世重:“发展民营银行需要澄清的几个关键问题”,《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63.曾康霖:“民营银行:敏感而需要讨论的金融热点话题”,《财经论丛》,2003年第1期,总第100期。
    64.张亮:“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应缓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65.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66.刘爱军等:“关于我国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几个问题”,《武汉金融》,2003年第6期。
    67.徐滇庆、巴曙松:“我们呼唤什么样的民营银行”,《中国改革》,2002年第10期。
    68.杜亮:“中国民营银行会不会陷入‘春天里的童话'”,《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5期。
    69.余保福:“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研究”,《经济法论坛》,第4卷。
    70.白钦先:“国内外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
    71.汤小青:“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财政政策环境和制度因素”,《金融研究》,2002年第11期。
    72.白钦先、王伟:“论政府与政策性银行的关系”,《武汉金融》,2005年第1期,总第61期。
    73.王兰军、张合金:“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5期。
    74.丁华南:“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化解的对策研究”,《湖南商学 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5.白钦先等:“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障碍及对策思考”,《财贸经济》,2001年第9期
    76.刘云龙:“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思考”,《现代财经》,1998年第10期。
    77.白钦先,王伟:“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总第317期。
    78.刘刚、白敦:“我国政策性银行亟待立法”,《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20卷第1期。
    79.朱大旗等:“论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完善-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为契机”,《时代法学》,2006年第5期。
    80.王松奇:“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方向、思路及前景”,《新财经》,2006年第2期。
    81.张兴胜:“固有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约束下的呆帐风险”,《金融论坛》,2001年第1期。
    82.高小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困境与突破”,《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11期
    83.张建伟:“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债权人主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金融法苑》,2001年第10期。
    84.王国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
    85.王松奇、徐义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想”,《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4期,总第135期。
    86.周放生:《资本市场应构建金字塔式的体系》,载《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3,(6)。
    87.王国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
    88.邢天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思路”,《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232期。
    89.寸晓宏等:“建立二板市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财经科学》,2000年第6期。
    90.孙德杰:“纳斯达克给我们的启示”,《金融时报》,2000年4月6日。
    91.陈峥嵘:“我国二板市场的运行模式选择”,《新经济》,2003年第2期。
    92.楼远:“关于二板市场定位的若干思考”,《财经论丛》,2004年第2期总第108期
    93.王国刚:“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应解决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7期。
    94.刘彩晖、侯利:“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意义及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
    95.卞耀武:“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证券法评论》,第3卷。
    96.王国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6月17日。
    97.朱松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美国金融结构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98.刘俊海:“市场化成熟度标杆-我国投资基金立法若干在争议问题研究”,《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
    99.李泫永:“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缺失与完善-以基金治理机制为视角”,《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第8卷第4期。
    100.陆一:“有的放矢完善基金法律法规”,《中国证券时报》,2006年2月24日第B07版。
    101.程宗璋:“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投资基金的法律规范”,《法学论坛》,2000年第4期。
    102.高岚:“日本公司型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思想战线》,2006年第3期第32卷
    103.伏军:“大约在冬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问题与根源”,《金融法苑》,2003年第4期,总第54期。
    104.王后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分析-效率视角之解读”,《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4期
    105.张宁:“试论非正式金融”,《当代财经》,2002年第11期。
    106.杜朝远:“民间非正规金融的成因与治理思路”,《统计与预测》,2003年第 3期。
    107.郑航滨:“规范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若干问题研究”,《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总第90期。
    108.毕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
    109.杨颖:“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思考”,《求索》,2006年第8期。
    110.郑军:“‘金融压抑'催生民间金融”,《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30期。
    1.Allen,Franklin and Anthony M.Santomero,"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7,21.
    2.Patrick,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34).
    3.Stern,Nicholas,"The economic of development.a survey",Economic Journal,Sep.l989(Vol.99 Issue 397).
    4.Demtriades,Panicos O.& Luintel,Kul B,"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and banksector controls-evidence from India",economic Journal,Mar1996,Vol.106Issue 435.
    5.Greenwood,J.,& Smith,B.D,"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January).
    6.Beck,T.,and R.Levine,"Industry Growth and Captia Allocation:Does Having a Market-or Bank-Based System Matt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4(2002).
    7.F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ce,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Law and Fina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
    8.Cheffins,Does law matter?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f control in the United Kingdom,ESRC Centre for Business Reasearch,Univerc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172.
    9.Hoff.K.and Stiglitz,J.E.,"Introuduction: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Rural Credit Market:Puzzl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the 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 1990.
    10.Anders Isaksson,"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Finance in Kenyan Manufacturing",The United Nation Indrustrial Development Orgnization(UNIDO)Working.www.unido.org,2002.
    11.Bell,C.,"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and Informal Credit Institutions in Rural India",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4(3):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