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与社会组织的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代社会,旅游己逐渐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其所产生的时代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产业领域,创设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启动社会组织的再建构,成为旅游影响社会整体生态的主要内涵。因此,针对旅游的旅游文化研究已成为当代学术的显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与民俗旅游学是当前旅游研究的主体学科,但不同学科研究都有各自的不足。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失于学术研究的化约化、集权化,而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则倾向于认为旅游本身乃是“社会不同人群的互动建构”,体现了学术进路的深化。但在面对现代旅游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却无法提供合适的、对当下旅游关系缔结契约的建构资源。因此,亟需发展出超越传统旅游经济学、地理学以及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对旅游交往中“约定俗成”关系的深入研究为核心,建构旅游学与民俗学相交融的“旅游民俗学”。这样一方面实现对现代旅游之人际交往属性的确认,为旅游交往提供合适的契约结构;另一方面推动传统民俗学与时俱进、学科拓展。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中西旅游发展史考察、旅游活动的深度阐释、旅游交往关系的模式建构与典型旅游个案解读是四个主要的研究主题。
     人类旅游活动存在古代与现代的差别,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古代旅游的社会特征是作为“神圣旅程”而引导人们通过旅游实现人格的升华与信仰的皈依。不过,古代旅游对“神圣”的追求与现代旅游对“自由”的向往,所包含的心理机制是相同的,这是古代旅游本身蕴含的向现代旅游转向的内在契机。现代旅游产生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经济结构的改变。产业革命为现代旅游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结构、交通设施、可支配收入以及需求机制。就需求产生而言,现代产业革命所产生的异化劳动,使现代旅游成为人们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秩序的一种“脱序”行为。而且,伴随产业革命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日益深刻,现代人的“脱序”欲望也日益普遍、常态化,越来越多“在路上”的游客群体在失去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期望后,倾向于借助日益发达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日益主流化的休闲价值观而构建具有自组织性的旅游社会认同,出现了现代旅游的社会自组织化特征。而旅游社会组织化的展开,是旅游休闲时代到来的显著特征。中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两者在进入休闲时代的节点时刻、发生契机等方面都是同中有异。
     现代旅游作为社会自组织行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构建方式有别,其核心组织方式是游客群作为“陌生人”与其他“陌生人”相遇。旅游人群在不可预测的旅游境遇中通过“约定俗成”的契约方式实现当下建构,在此意义上,现代旅游本身即是一种民俗。现代旅游的社会自组织形式,通过“约定俗成”的形式缔结了稳定的交际交往结构——“游缘”,其是现代旅游民俗化的典型形态。旅游的“游缘”交往结构包含六大交往主体要素和六大交往模式。旅游的“游缘”交往关系无法在既有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得到安置,“约定俗成”的民俗交往模式才是容纳“游缘”的合适框架。“游缘”发生的内在逻辑包含三个顺次发生的阶段,即“游而匿名”、“因游生缘”与“因缘饰游”。“游缘”发生的外在契机是旅游活动中各种“中介”要素的存在,比如旅游活动中的特别人群、特定事象等。“游缘”最后所呈现出的民俗事象,与传统民俗事象在样态上呈现出“表演性模仿关系”。“游缘”人际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培养公民平等、合作的意识并重塑和谐人际关系的天然优势,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化社会结构、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现代旅游的“旅缘”交往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因此,现代旅游产业展开的关键,应是充分开发旅游活动中丰富的交际内容,而在可作为旅游开发资源的各种传统资源中,民俗传统的交际交往内容最为丰富,最适合将之加以旅游开发,所以,从“旅游本身即是一种民俗”到“民俗适合导向旅游开发”的转变是自然而然的。山东省旅游局推动开展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即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而其成功的关键,正在于通过精心设计而释放了人们在年节中通过年俗旅游而发生的交往需求,在传统深厚的年俗基础上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游俗。激荡在年俗旅游中的丰富游缘使“贺年会”变成了游客与当代民众“共在”的体验盛宴,在对游客群体产生强烈吸引力的同时,也使得参与其中的游客群体成为了年节传统传承的活的个体,实现了旅游产业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同时发生。
     要之,现代旅游影响力的核心和内在逻辑,在于通过旅游创设全新的交际交往模式(“旅缘”)来引导人们实现最终认同,在此意义上,旅游本身是一种包含公共交往理性的现代仪式,这是旅游民俗学研究的最终指向。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ourism activ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ocial activities. Tourism not only has great era influence on the economy industry, but also creates a new mod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reconstruct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latter two have become the main influence content of tourism on the whole social ecology. The tourism culture researchhas become a very popular research subject in contemporary academic study.At present, the tourism economics, tourism sociology,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folklore tourism study are the main subjects of the tourism studies, while each of these different subjects has its insufficient. Tourism economics and tourism sociology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reductionism and centralization of their academic research.While although tourism sociology and tourism anthropology are inclined to support that the tourism itself is 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 society, which is reflecting the deepen of the academic access, but when they face the complicat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the modern tourism, they can provide no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resources for the present tourism relationship to negotiate a contract. For this reason, we hav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a research perspective which i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economics, geography,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tourism sociology, and look forward to construct the "Tourism Folklore" which has focus on the "conventionalized" relationships in the tourism association. Thus, on the one hand,we can confirm the attribu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association in modern tourism,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folklore studies advance and develop with times. To realize those purposes, we have some research methods as follow: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and Western tourism, deeply illustrating the tourism activity, constructing the mode of the tourism associate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ve tourism ca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human tourism activities. Whether in China or Western,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tourismas a "sacred journey" are guiding people to realize their personality sublimation and belief converts, overall are self-reclusive andanti-social organized, but the ancient tourism in pursuit of "holy" and the modern tourism of "freedom" contains the sam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t is the internal opportunity in which the ancient tourism turn to modern tourism.Modern tourism generated in the change of the human economic structure brought about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provide i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port facilities, disposable income and demand mechanism; in terms of demand, the alienated labor caused by the modern industry revolution made people initiatively ask for the "Anomie" moment in which they can temporarily get away from the reality life and value order. The modern tourism just is the "Anomie" act of people to be out of the reality order tentatively. And, with the increasingly profound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caused by industry revolution, the "Anomie" desire of modern people is increasingly general and normalized. More and more tourist groups "on the way" are tend to construct the self-organized tourism social identity by the increasingly-developed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the mainstreaming leisure value, after they lost the happy expectation to the real world, thus modern tourism presents its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feature, and the tourism leisure era has come. Compared to the west developed capitalismcountries, China has some difference in the time point and opportunity for entering to the leisure era.
     As a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behavior, modern tourism differs from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its construction way, its core organization mode is that the tourist groupsas"strangers"meet with other"strangers".Tourists construct their instantly organization through "conventional" contract way atunder unpredictable circumstances, in this sense, the modern tourism itself is a kind of folklore. Society Modern tourism's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can establish stabl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mode, which is called "Tour-Relation";"Tour-Relation"is the typical form of the folkloric modern tourism.The associate structure of the "Tour-Relation" contains six subject elements and six communication modes.It's the "conventional" folklore communication mode instead of the exist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ode is the framework to hold the communicational "Tour-Relation".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Tour-Relation" contains three stages occurring in sequence:"anonymity","acquaintanceship", and "relationship"; the external opportunity of the "Tour-Relation" are the various "medium" factors in the tourism activities such as the special people or some specific things in the tourism; and at last, the folklore image which the "Tour-Relation" presents, has some common ground with the traditional folklore image in the so-called "performing imitation relationship". The interpersonal feature of the Tour-Relation" decides it has some natural advantages in cultivate the civic awareness of "Equal" and "Cooperative",it'sa efficient path to promote the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to optimize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o resolve the social conflicts.
     The interpersonal "Tour-Relation" is the core of modern tourism experience, thus the key point to develop the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is to fully develop the ric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in tourism activities, and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in the various tradi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folklor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folklore tourism" to "folklore-oriente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natural. For example, the key to success of the "New Year Celebration of Friendly ShanDong" which is promoted by Tourist Administ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just lie in releasing people's communication demand generating in folklore tourism on Spring Festival holidays, and producing various tourism folk custom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Spring Festival customs.The "Tour-Relation" in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tourism makesthe "New Year Celebration" an experience feast in which the tourists "get-together"with local people, realizing the tourism benefits in industry, society and culturesimultaneously.
     In brief, the core and inner logic of modern tourism influence is to guide people to realize their ultimately self-identity through creating a brand new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 in tourism which can be called "Tour-Relation". In this sense, tourism itself can be seen as a modern ceremony which contains rationality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this is the ultimate point of the Tourism Folklore research.
引文
1 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刑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2 王云五编:《礼记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第171页。
    1 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7页。
    1 张友主编: 《经济转型期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理论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经大忠文辑》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232页。
    2 (瑞士)汉泽尔科、克拉普夫:《普通旅游学纲要》,转引自孙文昌、郭伟:《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 黄福东: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 《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2 吕宛青主编:《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绪论第2页。
    3 吕宛青主编:《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绪论第2页。
    4 陈道山:《旅游的概念研究:回顾与展望》,《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 朱国兴: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情况综述》, 《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李永文等编著:《旅游地理学》,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第7页。
    3 王宁等: 《旅游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1 仓理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旅游学刊》2008年第12期。
    2 纪文哲:《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分析》,《人民论坛》2012年第1期。
    3 黄福东: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 《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4 孙九霞: 《社会参与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 刘晖:《旅游民族学》,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1 梁福兴、吴忠军主编:《民俗旅游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2 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3 周作明编著:《中国民俗旅游学新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年。
    1 张晓萍、刘德鹏:《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2 李中泽在《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中表达了近似的观点,他说:“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既然已经成为文化学的研究对象,那么,作为人类生活方式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活动,自然也成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这项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旅游与文化的互动作用和旅游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掌握和综合利用基础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原理,深入细致地研究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心理,把旅游与文化的互动作用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旅游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应用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过程。”参见李中泽:《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2 “脱序”也称为“失范”或“越轨”,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首先提出,后来杰克·道格拉斯艾(J. D. Douglas)和弗兰西斯·瓦克斯勒(F. C. Waksler)的《越轨社会学概论》将“越轨”定义为“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是违反其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参见杰克·D·道格拉斯艾、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朱欣民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12页。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
    2 “陌生人”概念的首先提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 Georg)。齐美尔在《陌生人》(1908)的文章中写道: “在这里陌生人不是在此前常常接触过的意义上的外来人,即不是指今天来、明天走的流浪者,而是指今天来、明天留下的的漫游者——可以说潜在的流浪人,他虽然没有继续游移,但是没有完全克服来和去的距离。……陌生意味着远方的人是在附件的。”参见齐美尔: 《陌生人》,林荣远编译: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1-342页。
    1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1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 《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俗学》,安德明译, 《民俗研究》2010年2期。
    1 李天元、王连义编著: 《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页。
    2 梁实秋: 《梁实秋闲适散文精品》(韩菁清选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0页。
    1 秦永洲、邓丽丽: 《浅析中国古代旅游与西方的差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陈碧: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 刘东主编: 《中华文明读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1 宁欣:《从士人社会到市民社会——以都城社会的考察为中心》,《文史哲》2009年6期。
    2 陈宝良:《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 特别注明,本部分主要参考了郑本法、曾敏: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以下不再具体注明。
    1 郑本法、曾敏: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 《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1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1 韩克华主编:《当代中国的旅游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1 祝注先:《法显(佛国记)和谁最先发现新大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2 韩克华主编:《当代中国的旅游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1 秦永洲、邓丽丽:《浅析中国古代旅游与西方的差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2 《海上霸者-维京海盗》,http://www.luanjin.com/html/haidaojilu/renwu/880.html
    3 彭顺生:《世界旅游发展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第87--88、169页。
    1 张夏:《旅游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83页。
    1 王琪延:《休闲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 周谷城:《世界通史》(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3 王永忠:《西方旅游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1 赵炜: 《中西古代旅游文化类型比较》,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 赵炜:《中西旅游文化类型比较》,《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 赵炜:《中西旅游文化类型比较》,《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 “神圣旅程”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格雷本在《旅游:神圣的旅程》中写道:“在此强调的旅游是一种典型形式,它只是对度假或消遣的选择,或可被视为一种生活模式,而人们所选择的度假或消遣方式,从结构上说是必要的仪式化停顿,因为它打破了日常生活的清规戒律并缓解了生活的乏味感。”参见格雷本: 《旅游:神圣的旅程》, 《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2(美)纳尔逊·格雷本著:《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6-77页。3雷喜斌:《“重建”土楼》,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页。
    1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21-22页。
    1 李天元编著: 《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 刘丽君:《浅析新休假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商业经济》2009年第7期。
    2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1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2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1 “休闲”,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4%bc%91%e9%97%b2
    1 (美)罗歇·苏著:《休闲》,姜依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转引自张捷鸿:《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3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4页。
    4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是其在1943年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参见(美)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第四章“人类动机理论”,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5 蔡笑晚: 《休闲才是一切事务环绕的中心》,“蔡笑晚天马行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26f690100h80d.html
    1 杨卫武:《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 《旅游科学》2007年第3期。
    1 (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 《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2 “自组织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自然科学界,指的是以耗散论、系统论、突变论等一系列的理论群。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自组织”的是哲学家康德, “康德认为自组织的事物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它的各部分既是由于其它部分的作用而存在,又是为了其它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其各部分一起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而且按照这些规定,个产物才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并且是自组织的物,而作为这样的物,才称为一个自然目的。”参见吴彤: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社会自组织化”是从自组织理论来观察社会对象而产生的一种概括:旅游“社会自组织化”的含义,是指旅游活动的发展使其本身从原先的“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变成了“自身成为包含许多部分的社会整体”,旅游活动中不同部分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旅游的的自组织社会特征。
    1 孙钢: 《中国旅游业:世纪之交的登攀与思考》,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318页。
    2 陈水雄等编著: 《旅游文化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4页。
    3 楼嘉军、徐爱萍: 《试论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及特点》, 《旅游科学》2009年第1期。
    1 楼嘉军、徐爱萍:《试论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及特点》, 《旅游科学》2009年第1期。
    1 楼嘉军:《休闲时代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休闲研究的启示》,石培华主编:《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专家评论:1978-2008》,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2 “旅游”,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gXIEr5bNTtVbuQQXCknhLiBLrINaCLLfOsTBNpIff9LEx0xwb2dKlPvm0W4Rc wW
    1 楼嘉军、徐爱萍:《试论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及特点》, 《旅游科学》2009年第1期。
    2 潘圆:《迈向全民休闲时代》, 《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9日05版。
    1 潘圆:《迈向全民休闲时代》,《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9日05版。
    1 李玉华主编: 《旅游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页。
    1 “旅游”,百度百科,http://bbaike.baidu.com/view/9103.htm?fromtaglist
    2 谢彦君、乔正康主编, 《旅游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1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1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2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1 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1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若干意见的通知》, 《云南政报》2000年第15期。
    1 廖扬:《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 廖扬:《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参见朱江勇、覃庆辉: 《论人类表演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 《旅游学论坛》2009年6期;荣莉:《旅游场域中的“表演现代性”》,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5期。
    1 顾颉刚: 《<民俗>发刊词》,转引自王文宝: 《弘扬祖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2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安德明译,《民俗研究》2010年2期。
    3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 蔡武:《游客已不满足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9-29/1893450.shtml,2009年9月29日。
    1 参见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2期。
    1 (美)李根·罗德: 《国家科学词典》,转引自田光占编著: 《旅游礼仪》,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10页。
    1 张海钟、李娜: 《亲情的跨学科研究综述与文化心理学研究发微》, 《阴山学刊》2010年第4期。
    2 《中国网民数达到5.64亿青少年网民4.49亿》,中国网新闻中心,http://news.china.com.cn
    1 《中国网民数达到5.64亿青少年网民4.49亿》,中国网新闻中心,http://news.china.com.cn
    2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http://www.isc.org.cn/download/fz0726.pdf
    3赵德华: 《正视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解放日报》2002年6月16日。
    1 颜姿: 《民族民俗文化展示中的文化协商——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1 (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42页。
    2 (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42页。
    1 《我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2012年为0.474》,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
    1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政府如何推动旅游业发展》,人民网,http://travel.people.com.cn
    2 《世界旅游组织:中国2015年将成第一大旅游国》,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2004news/internal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第112、114、116页。
    2 田秋渝、韩艳红: 《浅谈旅游市场及其开拓的必要性》, 《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4期。
    3 张晓明: 《论旅游经济的形成及发展》,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5期。
    4 张晓明: 《论旅游经济的形成及发展》,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5期。
    1 张士闪:《淄河孟姜女故事:对<齐鲁晚报>一则新闻报道的深读》,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未出版,2009年),第46页。
    1 参见王德刚:《旅游公平论》,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第7卷(1);夏赞才、刘焱:《论旅游权利》,旅游学刊2010年5期:黄秀琳: 《惠众与公平:未来旅游发展的终极诉求》,中国软科学2011年3期。
    1 宋作升、高永贤: 《潍坊千里民俗游》, 《民俗研究》1989年1期。
    1 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 谌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2日。
    1 据程蔷: 《中国式过年:从传统到现代》, 《风景名胜》2007年第2期。
    1 周建国:《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社会》2002年2期。
    1 周建国: 《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社会》2002年第2期。
    2 张慧、余平辉、谢彩霞:《湖南农村年俗文化的调查与研究》,《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5期。
    1 周建国:《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社会》2002年第2期。
    2 张士闪:《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 《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1期。
    1 周建国: 《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社会》2002年第2期。
    1 关于外来节日(也称“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负面意义越来越大,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这种影响本身并不可虑。耿波通过调查指出:“在对“您期待过圣诞节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非常期待”的占8.4%,“期待”的占18.4%,两者相加可以得出人们在各个不同层次上的期待共为26.8%;与之相比,“不期待”的占22.5%,“无所谓”的占49.8%,两者相加可反映出人们对圣诞节不期待值为72.3%。这与当前舆论所营造的“大多数人期待过洋节”形成了巨大反差。”参见耿波:《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与对策调查报告》,《艺术百家》2013年4期。
    2《关于组织开展山东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的通知》,2004年2月18日。
    3《关于组织开展山东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的通知》,2004年2月18日。
    1 陈国忠:《旅游业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大众网·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做客大众网旅游频道访谈,http://tour.dzw.w.com/lyft/201402/t20140224_9701300.htm
    1 高瑜: 《山东举全省之力打造贺年会品牌》, 《中国旅游报》2010年12月3口。
    2 山东省旅游局: 《2012年“好客山东贺年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2011年11月29日。
    1 于冲:《在“好客山东贺年会”大型主题活动电视动员会上的发言》,2009年11月27日,间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866370100fovf.html
    1 徐海等: 《民俗游将成山东旅游“蓝海”》, 《中国旅游报》2014年2月21日。
    1 李松等: 《民俗旅游与社会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7期。
    1 于冲: 《要把“好客山东”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大众网,http://Ivyou.dzwww.com/lyft/200908/t20090820_4990078.htm
    1 徐海等:《民俗游将成山东旅游“蓝海”》, 《中国旅游报》2014年2月21日。
    1 盖东海: 《东西南北中欢天喜地过大年》,《消费日报》2011年2月1[
    1 《福福、乐乐放炮拜年贴春联——“好客山东贺年会”吉祥物出炉》, 《聊城日报》2009年12月26日。
    2 留山旺人: 《好客山东贺年会确定标识吉祥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57ecc0100gezo.html
    1 《百家争鸣论春节创新高端论坛说文化传承》, 《中国旅游报》2011年11月4日。
    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刑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
    张友主编:《经济转型期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理论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经大忠文辑》,民族出版社,2011年。
    (瑞士)汉泽尔科、克拉普夫:《普通旅游学纲要》,转引自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
    吕宛青主编:《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李永文等编著:《旅游地理学》,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刘晖:《旅游民族学》,民族出版社,2009年。
    梁福兴、吴忠军主编:《民俗旅游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周作明:《中国民俗旅游学新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年。
    (美)杰克·D·道格拉斯艾、(美)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朱欣民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纳尔逊·格雷本:《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天元、王连义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梁实秋:《梁实秋闲适散文精品》(韩菁清选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
    刘东主编:《中华文明读本》,译林出版社,2009年。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韩克华主编:《当代中国的旅游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彭顺生:《世界旅游发展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
    张夏:《旅游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
    王琪延:《休闲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谷城:《世界通史》(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永忠:《西方旅游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文昌、郭伟主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年。
    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罗歇·苏著:《休闲》,姜依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孙钢:《中国旅游业:世纪之交的登攀与思考》,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
    陈水雄、周义龙、卢洪编著:《旅游文化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
    石培华主编:《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专家评论(1978-2008)》,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
    卢玉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玉华主编:《旅游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谢彦君、乔正康主编:《旅游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廖扬主编:《文化再生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王文宝:《弘扬祖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
    田光占编著:《旅游礼仪》,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仓理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旅游学刊》2008年第12期。
    纪文哲:《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分析》,《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
    张晓萍、刘德鹏:《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李中泽:《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6期。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俗学》,安德明译,《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秦永洲、邓丽丽:《浅析中国古代旅游与西方的差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陈碧:《(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期。
    宁欣:《从士人社会到市民社会——以都城社会的考察为中心》,《文史哲》2009年第6期。
    陈宝良:《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祝注先:《法显(佛国记)和谁最先发现新大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赵炜:《中西旅游文化类型比较》,《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刘丽君:《浅析新休假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商业经济》2009年第7期。
    潘圆:《迈向全民休闲时代》,《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9日05版。
    朱江勇、覃庆辉:《论人类表演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旅游学论坛》2009年6期。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2期。
    张士闪:《淄河孟姜女故事:对<齐鲁晚报>一则新闻报道的深读》,《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未出版),2009年。
    王德刚:《旅游公平论》,《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第1期。
    夏赞才、刘焱:《论旅游权利》,《旅游学刊》2010年第5期。
    黄秀琳:《惠众与公平:未来旅游发展的终极诉求》,《中国软科学》2011年3期。
    宋作升、 高永贤:《潍坊千里民俗游》,《民俗研究》1989年第1期。
    谌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2日。
    周建国:《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社会》2002年第2期。
    张慧、余平辉、谢彩霞:《湖南农村年俗文化的调查与研究》,《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5期。
    张士闪:《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耿波:《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与对策调查报告》,《艺术百家》2013年4期。
    李松等:《民俗旅游与社会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7期。
    荣莉:《旅游场域中的“表演现代性”》,《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5期。
    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011年好客山东贺年会背景材料》,山东省旅游局内部发行,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