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的社会巨变中,大陆山东籍人士迁台者众多。他们及其后代参与了台湾各个方面的建设且贡献良多,文学方面亦是如此。在台鲁籍作家遍布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各个领域:小说方面的佼佼者有姜贵、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等;散文方面有王鼎钧、张腾蛟、也行、王孝廉等;诗歌方面有管管、沙牧、丁文智、闵垠、陈敏华等;影视、戏剧方面有马森、张永祥、何小钟、刘艺等。同时,他们还通过各式现代传媒辐射其文学理念,其创办经营或主编的文学传媒覆盖了台湾文坛将近半个世纪,至今犹影响深远。这些鲁籍作家或定居台湾、或由台湾移民海外,本文统称其为境外鲁籍作家。这里的境外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范围。近年来,境外鲁籍作家频频获得各种奖项,其文学成就逐渐引起文学史家的关注。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境外鲁籍作家浮出水面。
     境外鲁籍作家是一个成员庞杂且时空跨度较大的群体,文学评奖等传媒活动使得评论界对其个别成员关注较多,但是,对境外鲁籍作家群的整体研究几乎还是个空白。本文从山东地域文化传统异域传播的角度切入,主要以1949年以后境外鲁籍作家中带有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境外鲁籍作家对山东地域文化传统进行的创造性承袭,以及由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所产生的重大意义。论文主体主要采用代际思路,分为四章。前三章主要从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思想范型、外来基督教文化的某些精神因子以及山东社会底层的民间文化三种文化资源出发,分析它们与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最后一章主要采取作家分论的形式,探讨第二代境外鲁籍作家中的佼佼者对山东原乡文化传统各具特色的承袭方式及其折射出的文学审美景观。
     第一章着重分析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对原乡儒家文化传统的承袭与创新及其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分析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的创作动机,论证了其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这种文化忧患意识主要来源于其原乡乃是数千年文化圣地的荣耀感,由此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文化承担意识。通过对其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论文发掘出其看似乡愁式的原乡书写中寄寓的文化反思情结。
     本章选取了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中的佼佼者:朱西宁、姜贵、王鼎钧,具体分析他们乡愁书写下不同的文化反思形态,文学审美折射以及由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所做的贡献。朱西宁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与重建,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传统中国子民的蒙昧不明的人性,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沉重的一面,同时又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五四一代作家“破”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恕道”,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姜贵致力于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与坚守。他一方面通过传统中国妇女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反思了传统中国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另一方面并不完全认同于西方激进的文化思潮,而是秉承一种可贵的现代意识,为传统忠、孝等伦理道德思想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王鼎钧主要是致力于民族审美形态的改造与创新。他始终坚持文学教化的社会功能,却又能突破文学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弊端;他坚持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阳刚之美的一面,又着力批判文学审美上粉饰太平的中庸倾向。
     第二章着重分析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对外来基督教文化扬弃性的吸收与化用。近代以来基督教在山东的传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西方列强军事侵略所提供的便利的传教条件、基督教士传教方式的改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危机等因素使得基督教文化逐渐融入到山东地域文化传统中,影响到当地人的精神建构。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所承袭的原乡文化传统并非纯然的,而是混合了许多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因子。所以分析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接受的文化熏陶,外来的基督教文化亦是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资源。
     本章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个层面深入探讨近代以来外来基督教文化渗入山东地域文化传统的根源,然后仔细分析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利用这一文化资源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实践与努力。他们一方面着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仍具生命力的部分,另一方面不约而同将基督教文化视为一种可以借鉴的外来文化资源。一方面用基督教文化来修正中国传统文化中现实性、功利性的一面,以实现对人性的彻底救赎;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融合的努力又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他们珍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尊重中国人的民风习俗,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来阐发基督教义,在汲取基督文化精神精义的同时又跳脱出其教条神话等仪式的束缚。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基督信仰对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精神世界的影响同样折射到了其文学创作中,使其文学作品的整体风格、形式构架和文学想象力等层面产生了很大变化。
     第三章注重发掘山东底层的民间文化与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的密切关系。民间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文化空间,它既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在,又包蕴着一股活泼自在的生命力。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蕴涵了最符合人性,最为本真的精神资源。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大都出身民间底层,耳濡目染的民间文化乃是其后来文学实践的重要精神资源。
     首先,论文从整体上发掘出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创作中秉持的民间立场,然后结合朱西宁、姜贵、王鼎钧的创作进行个案分析。朱西宁多从儿童视角出发,采取复调型的叙事手段,彰显出被遮蔽的民间空间;姜贵坚守民间日常的生存伦理价值观,通过特殊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其他意识形态的荒谬可笑之处;王鼎钧则秉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以史笔作春秋的文学叙述方式,让多种意识形态声音的共鸣于其文本中,由此展示出民间真实的生存状态。民间立场的选择使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的创作突破了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启蒙视角的限制,从而具备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其次,论文选取了民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和方言,深入探讨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对山东民间文化传统的承袭特色。通过分析比较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于创作中展示原乡民间风俗的意图,揭示出其运用民间文化构筑虚拟的精神原乡,进行文化反思和实践文学审美现代性的创作意旨。通过探究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创作中的方言现象,发掘其运用方言创作所形成的文化传承与文学审美效果。
     第四章主要讨论第二代境外鲁籍作家对原乡文化传统各具特色的承袭方式。论文首先从整体上比较两代境外鲁籍作家审视原乡文化传统的视角差异。第二代境外鲁籍作家由于成长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等与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迥然不同,其原乡情结亦产生了很大变异:其一、“乡”的涵义有所变化。地理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分裂是第二代境外鲁籍作家原乡情结的重要特色。他们对原乡情感上隔膜,开始认同脚下的土地;其二更侧重从个体生命的现代角度去审视原乡文化传统;其三、原乡情结的体现方式由父辈们常带情感的乡愁抒发转变为一种文化式的原乡想象。其次,论文选取了五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山东地域文化传统在第二代境外鲁籍作家身上延袭的种种可能。张大春一方面承袭了第一代境外鲁籍作家的文化反思意识,另一方面借助原乡文化传统展开他天马行空的小说想象;王幼华的小说看似关注都市人生,但其对人物形象道德层面的极度关注显示出原乡文化传统的潜在影响;朱氏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早期作品受到乃父朱西宁及胡兰成文化与审美理想的影响,将原乡文化传统的承袭化入了对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一片深情中;平路的创作并未着眼于原乡文化传统的承袭,反倒对围困于原乡情结中现代个体的心理世界兴致盎然,由此揭示出现代社会原乡文化传统延袭的困境。
Many people of Shandong province migrated to Taiwan during the tremendous social changes at the end of the 4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y and their descendants have devot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got great achievements in all fields of Taiwan, especially in the literary field. Now the writer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in Taiwan spread to the fields of novel, poetry, prose and drama, even to the film circles. For example, Jiang gui, Zhu xi'ning, Zhu Tianwen, Zhu Tianxin and Zhang Dachun in the field of novel; Wang Dingjun, Zhang Tengjiao, Ye Xing and Wang Xiaolian in the field of prose; Guan guan, Sha Mu, Ding Wenzhi, Min Yin and Chen Minhuan in the field of poety; Ma Sen, Zhang Yongxiang, He Xiaozhong and Liu Yin in the field of film and drama. At the same time, these writers present their literary ideals through all kinds of modern literatures. The literature media they founded or edited reined the literary world for nearly fifty years and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even till now. Some writ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often got all kinds of rewards in recent years, so the researchers have gradually noticed their literary achievements. The group including the writ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has emerged distinctly. Some of them migrated once again from Taiwan to abroad, so I named them the outside writ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is group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ncludes complex members. Though the 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some member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from some media activities, the study on the whole group has not appeare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until now. This paper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culture, choose the works as the study objects that the writers created and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tung's 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hantung. The main part of this study include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three chapters on the study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se writers, and the fourth chapter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Confucius culture tradition o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se writers. Confucius culture tradition stimulated their sense of urgency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ecause their hometown had been the holy land of Chinese culture.
     The study chose some outstanding writer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group and analyzed their work deeply. Zhu Xining was devoted in the criticism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ty. He sharply revealed the ignorant human n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plored the serious sid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destruction" of the writers in May 4 times, he re-excavated of the vitality "Shudao" which is still liv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recreated it through creating a series of figures in shaping the image. Jiang Gui was committed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and adhered to the criticism. On the one hand, he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udal ethics of human suppression and distortion by shaping the ima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women; On the other hand, he didn't completely agree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of radical ideas, but implant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into the loyalty, filial piety, and other traditional values. Wang Dingjun did his best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aesthetic forms. He always notice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correctional and managed to break the disadvantages attaching to political ideology; He insisted the progressive outlook on life, inherited the masculine sid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he focused on critical white wash peaceful intermediate aesthetic tendencies.
     The second chapter researches the Christian culture's influence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Shandong writer's spiritual world. It provides outsid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versation that they were devoted to and let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present a new aesthetic form.
     Since the modern times, Christianity had widely spread in Shantung province. The convenience which the western invaders provided for the mission, the change of the mission's way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own crisis and so on made the Christianity culture gradually integrate into the traditional region culture of Shandong. They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ve's spirit. It was not purely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impacte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group. It mixed many Christianity culture factors. When the first generation was devoted to reconstruct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tried to unearth the vitality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garded the Christianity culture as the external cultural resources that could be profited from. They used the Christianity culture to revise the feasibility and utilitaria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it can come to the thorough redeeming of the human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kind of mixed culture also diligently took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They treasur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culture. They respected the Chinese common social custom. They explained the Christ religious doctrin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n the base of deriving the energetic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Christ culture, they got rid of the fetters of ceremony's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Christ belief in writers' inner world reflected in the literary. And it made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literary work, the form skeleton and the literature imagination change largel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hantung's folk culture on the first Shandong outside generation writers. This analyze from three stratifications: the folk spirit, the folk culture and the dialect. The paper first discussed the folk value stand point, which from the first Shandong outside generation writers. Take the Zhu Xining, Jiang Gui, Wang Dingjun for example to analyze. Civil society is a paradox cultural spaces, it has the dirty and the vitality together. When facing original culture tradition, this group of writes consciously upheld the value of a relative position on the civil. They continued the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tradition, so their creation beyond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Perspective, have a higher aesthetic value. Zhu Xining embarks from the child angle of view, adopts the duplicate accent narrative method, and showed the folk space that could be camouflaged. Jiang Gui persevered the folk values, and through the special character image demonstrated the absurd of the other ideology. Wang Dingjun received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which narrative the history. Through a variety of ideological voices resonate, and showed the real state of the civil.
     Custom is invisible and elementary power that reflects people's languages, actions and psychology in a specific are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custom in the work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revealed the intent in description geographical of customs: not only to build the original spirit by it, but also think it as the part of the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awarenes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subordinate to the modern aesthetic of the important practice.
     The dialect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part of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and carries so much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is region. These writers used the dialect of shantung, which was the special way of returning home from the spirit, and which also spiritedly unfolded the region character's relationship of form and spirit and the region culture essenc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is group how to inherit the hometown culture tradition. First, the paper compared two generation of writer's angles of view overall which they used to treat the hometown culture traditio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crea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writers who are the representative members w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Comparing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s original township emotion was totally different and had very big vari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irstly, they started to love the earth beneath their feet and becam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riginal township emotions; Secondly, they stress more from individual life angle to examine the original township culture tradition; Thirdly, they took the original township culture as the imagination fountainhead of the esthetic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second generation carries on unique to the original township culture tradition. On one hand, Zhang Dachun's work has carried on the cultural reconsider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launches his powerful and unconstrained novel imagination with the aid of the original township culture tradition. Wang Youhua's novel looked like paying his attention to the metropolis life, but it demonstrated the original township culture tradition to the character vivid morals stratification plane's extreme attention the potential impact. Zhu Tianwen and Zhu Tianxin's early time works' esthetic affective tone inherited Zhu Xining's culture and esthetic ideal obviously and continued China's ritual music culture tradition. Pinglu's creation demonstrated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gion culture tradi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modern people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that was not where the native place is, but how to console their own soul in the modern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y are surely to lose their township.
引文
[1]马中原:《试论朱西宁》,朱西宁短篇小说集《狼》,台北:三三书坊1989年版,第255-283页。
    [1]柯庆明:《试论朱西宁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铁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3年版,第9-47页。
    [2]王德威:《乡愁的超越与困境——司马中原与朱西宁小说》,王德威评论集《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79-298页。
    [3]应凤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姜贵卷》,参见《文讯月刊》第25、26、27期,台北:文讯杂志社1986年。
    [4]高阳:《关于<旋风>的研究》,刘守宜主编《中国文学评论》(第三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77年版,第143-185页。
    [5]夏志清:《论姜贵的<旋风>》,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574-579页。
    [6]应凤凰:《姜贵的<旋风>》,应凤凰评论集《台湾文学花园》,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01-103页。
    [1]张素贞:《姜贵的‘经典小说'<旋风>》,张素贞评论集《现代小说启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版,第41-70页。
    [2]李爽学:《再振反共雄风?——评姜贵著<旋风>》,李爽学评论集《书活台湾:1991—2003文学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年版,第89-93页。
    [3]蔡倩如:《王鼎钧论》,台北:尔雅出版社2002年版。
    [4]楼肇明:《评王鼎钧的散文》,王鼎钧散文集《碎琉璃》之附录,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
    [5]楼肇明:《在生存时间的堤岸上——淡回忆录自传和王鼎钧<昨天的云>》,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之序言,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6]黄万华:《文学史上的王鼎钧》,王鼎钧散文集《风雨阴晴》之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朴2004年版。
    [1]徐复观:《忧患之文化——寿钱宾四先生》,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1]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1]朱西宁:《历史的时代课题——论反共义学》,朱西宁评论集《日月长新花常生:文学嘹望之二》,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2]围民党中央文公会编:《第二次文艺会淡实录》,台北:国民党中央文公会1972年版,第13页。
    [1]张道藩:《论当前自由中国文艺发展的动向》,转引自司马卫《五十年代自由中国的新文学》,台北:《文讯》月刊1984年第9期,第19页。
    [2]朱西宁:《岂与夏虫语冰》,杨泽主编《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乍文小説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95页。
    [3]朱西宁:《回归何处?如何回归?》,尉天聪著《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流长桥联合发行部1978年版。
    [1]朱西宁:《<大风歌>序》,“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之“惊心之辑”序,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版,第37页。
    [2]姜贵:《曲巷幽幽》之后记,姜贵《曲巷幽幽》,台湾: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90-391页。
    [1]夏志清:《姜贵的<重阳>代序——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姜贵《重阳》之序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9页。
    [2]姜贵:《旋风·自序》,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朱西宁:《一点心迹<铁浆>代序》,朱西宁短篇小说集《铁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4]王鼎钧:《红石榴》,王鼎钧散文集《左心房漩涡》,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24页。
    [1]徐复观:《中困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0-21页。
    [1]杨念慈:《废园往事·自序》,杨念慈《废园往事》,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8页。
    [1]苏玄玄:《朱西宁:一个精诚的文学开垦者》,《幼狮文艺》第31卷第3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69年版,第102页。
    [1]苏玄玄:《朱西宁:一个精诚的文学开垦者》,《幼狮文艺》第31卷第3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101页。
    [1]朱西宁:《铁浆》,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叫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第75页。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页。
    [2]朱西宁:《铁浆》,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第76页。
    [1]王德威:《画梦纪:朱西宁小说的艺术与历史意识》,王德威等著《纪念朱西宁先生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行政文化建设委员会2003年版,第14页。
    [1]夏志清:《姜贵的<重阳>代序——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姜贵《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9页。
    [2]姜贵:《后记》,姜贵《姜贵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76页。
    [1]姜贵:《相州山海关》,姜贵《无违集》,台北:幼狮文艺社1974版,第57页。
    [2]姜贵:《曲巷幽幽》,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4页。
    [1]余英时:《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之引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姜贵:《曲巷幽幽》,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8页。
    [1]应凤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之二《姜贵卷》(一),《文讯月刊》第26期,台北:义讯杂志社1986年,第261页。
    [1]姜贵:《重阳·自序》,姜贵《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27页。
    [1]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版,第128-129页。
    [2]柳映陧:《生活在风雨中的人——姜贵先生访问记》,姜贵《无违集》,台北:幼狮文艺社1974年版,第314页。
    [1]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2]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姜贵:《曲巷幽幽》,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9年版,第19页。
    [2]管管、菩提选编:《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台北:源成书店1977年版。
    [1]陈义芝主编:《檐梦春雨:当代台湾十二散文名家选集》,台湾:朱衣出版社1999年版。
    [2]楼肇明:《谈王鼎钧的散文》,伊始编《王鼎钧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3]王鼎钧:《给大儒提供书房》,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见《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第8期,第21页。
    [4]王鼎钧:《我少年时期的偶像》,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见《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第8期,第20页。
    [1]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2]王鼎钧:《新版<碎琉璃>后记》,王鼎钧散义集《碎琉璃》,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268页。
    [3]赵卫民:《磨剑石上画兰花——访第二届联副‘每月人物'王鼎钧先生》,王鼎钧散文集《左心房漩涡》,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241页。
    [1]楼肇明:《评王鼎钧的散文》,王鼎钧散文集《碎琉璃》之附录,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
    [2]王鼎钧:《当时,我是这样想的》,王鼎钧散文集《碎琉璃》之序,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8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
    [2]赵卫民:《磨剑石上画兰花——访第二届联副‘每月人物'王鼎钧先生》,王鼎钧散文集《左心房漩涡》,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243页。
    [3]王鼎钧:《大家庭好比一只猫》,《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第8期,第23页。选自王鼎钧自印《昨天的云》。
    [4]王鼎钧:《敌人的朋友》,王鼎钧散文集《碎琉璃》,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32页。
    [1]王鼎钧:《敌人的朋友》,王鼎钧散文集《碎琉璃》,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32页。
    [1]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1]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3页。
    [3]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181页。
    [4]董丛林:《龙与上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2]魏建等著:《齐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安作璋 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页。
    [3]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7页。
    [1]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4页。
    [2]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
    [1]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234页。
    [2]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234页。
    [1]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2][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1]柯庆明:《论朱西宁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铁浆》,朱西宁小说集《铁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3年版,第25页。
    [1]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269页。
    [2]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269页。
    [1]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366页。
    [2]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6-187页。
    [3]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义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版,第16页。
    [4]王鼎钧:《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王鼎钧散义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版,第65-66页。
    [5]王鼎钧:《唯爱为大》,王鼎钧散义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4页。
    [1]王鼎钧;《高,更高》,王鼎均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版,第47-48页。
    [2]《新约》玛窦福音第六章第一节,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教务委员会2000年版,第14页。
    [3]李昂:《在小说中记史——朱西宁访问记》,《书评书目》第四卷第15期,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74年,第116页。
    [1]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6页。
    [2]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7页。
    [3]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01页。
    [4]王鼎钧:《信仰者的脚印》,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26页。
    [5]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8页。
    [6]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页。
    [7]王鼎钧《我也许说错了》,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75-176页。
    [1]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7页。
    [2]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99页。
    [3]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3页。
    [1]王鼎钧:《我也许说错了》,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72-173页。
    [2]王鼎钧:《信仰者的脚印》,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28页。
    [1]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29页。
    [2]王鼎钧:《感恩见证》,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93页。
    [3]李昂:《在小说中记史——朱西宁访问记》,《书评书目》第四卷第15期,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74年,第115页。
    [4]李昂:《在小说中记史——朱西宁访问记》,《书评书目》第四卷第15期,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74年,第115页。
    [1]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刊2002年版,第457页。
    [2]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页。
    [3]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义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0页。
    [4]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6页。
    [5]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年版,第140页。
    [1]王鼎钧:《王鼎钧自述》,王鼎钧散文集《随缘破密》,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51页。
    [2]王鼎钧:《关于信仰的反思》,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53页。
    [3]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31页。
    [4]王鼎钧:《关于信仰的反思》,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42页。
    [1]蒋欣怡:《一个作家的佛缘》,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13页。
    [2]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与我》,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页。
    [3]愚子:《心灵与诗》,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04页。
    [4]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页。
    [1]朱西宁:《铁浆》,朱西宁等《带我去吧,月光:台湾朱家五人作品集》,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2]朱西宁:《铁浆》,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明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版,第87页。
    [3]朱西宁:《铁浆》,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明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版,第88页。
    [1]王鼎钧:《唯爱为大》,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版,第20-21页。
    [2]李昂:《在小说中记史——朱西宁访问记》,《书评书目》第四卷第15期,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74年,第115页。
    [1]王鼎钧:《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69页。
    [2]愚子:《心灵与诗》,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02-203页。
    [1]王鼎钧:《高,更高》,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0页。
    [2]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147页。
    [1]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214页。
    [2]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第214页。
    [1]陈思和:《民间的沉浮》,陈思和评论集《秋里拾叶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208页。
    [1]朱西宁:《回归何处?如何回归?》,尉天聪著《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流长桥联合发行部1978年版,第212页。
    [1]王鼎钧:《与生命对话》,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2]姜贵:《自传》,姜贵《无违集》,台北:幼狮文艺社1974年版,第243页。
    [1]苏玄玄:《朱西宁:一个精诚的文学开垦者》,《幼狮义艺》第31卷第3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99页。
    [1]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第18页。
    [1]朱西宁:《铁浆》,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第75页。
    [1]鲁枢元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2]朱西宁:《我的麦秸蜗螺》,朱西宁小说集《春城无处不飞花》,台北:远景出版社1976年版,第191页。
    [3]朱西宁:《我的麦秸蜗螺》,朱西宁小说集《春城无处不飞花》,台北:远景出版社1976年,第201-202页。
    [1][意]埃斯特·卡尔维诺:《未米千年文学备忘录·轻逸》,杨德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页。
    [1]夏志清:《姜贵的<重阳>——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姜贵《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7页。
    [2]姜贵:《自传》,姜贵《姜贵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4页。
    [3]姜贵:《自序》,姜贵《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28页。
    [1]姜贵:《曲巷悠悠》,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81页。
    [1]姜贵:《旋风》封面,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
    [1]王鼎钧:《自序》,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王鼎钧:《自序》,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王鼎钧:《自序》,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4页。
    [1]王鼎钧:《高粱地里探险去》,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151页。
    [2]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与我》,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李昂:《在小说中记史——朱西宁访问记》,《书评书目》第四卷第15期,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1974年,第113页。
    [1]朱西宁:《躲伏》,《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2][意]埃斯特·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杨德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朱天文:《做小金鱼的人》,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8-879页。
    [2][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页。
    [1]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77-78页。
    [2]夏志清:《姜贵的<重阳>代序——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姜贵《重阳》序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第6页。
    [3]苏玄玄:《朱西宁:一个精诚的文学开垦者》,《幼狮文艺》第31卷第3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98-99页。
    [1]冯季眉:《悲剧是寻求希望的起始力量——专访小说家朱西宁先生》,《文讯》杂志革新版第79期,台北:文讯杂志社1995年第7期,第78页。
    [1]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413页。
    [2]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页。
    [3]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0页。
    [4]王鼎钧:《天心人意六十年》,王鼎钧散文集《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杨念慈:《废园旧事》,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30页。
    [2]老舍:《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1]王鼎钧:《一首民谣逼出来几封遗书》,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新世代”的指称延用黄凡、林耀德等的说法,以1950年以后出生者为主体,1945年—1949年者为弹性对象。参见黄凡、林耀德主编:《新世代小说大系·总序》,台北:希代书版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6页。
    [2][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1]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朱天心小说集《采薇歌》,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2]钟怡雯:《亚洲华文散文的中国图像》,台北:万卷楼图书2002年版,第52页。
    [1]李瑞腾:《始终维护文学的尊严——专访朱天心》,台北:《文讯》杂志革新第53期,1993年6月第6期,第81页。
    [1]杨明:《我以为有爱》,台北:九歌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1]司马中原:《炼狱里的天堂——兼序张人春的<欢喜贼>》,张人备小说集《欢喜贼》,台北:皇冠杂志社1989年版,第3页
    [2][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7页。
    [1]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61页。
    [1]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3页。
    [2]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2页。
    [1]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4页。
    [1]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2]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1页。
    [3]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4页。
    [1]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7-8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9页
    [3]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67页。
    [1]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版,第220页。
    [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5页。
    [1]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春秋战国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2页。
    [1]张大春:《城邦暴力团》(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37页。
    [2]张大春:《江水江花岂终极——论高阳历史小说的叙述密旨》,张大春评论集《文学不安——张大春的小说意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3]张大春:《以小说造史——论高阳小说重塑历史之企图》,张大春评论集《文学不安——张大春的小说意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张大春:《城邦暴力团》(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6页。
    [2]张人春:《城邦暴力团》(四),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37-238页。
    [1]李瑞腾:《创造新的类型,提供新的刺激——专访张大春》,台北:《文讯》杂志革新版第60期,1993年1月出版,第85页。
    [1]王幼华:《恶徒·序》,王幼华短篇小说集《恶徒》,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2]叶石涛:《谈王幼华的小说》,王幼华《两镇演淡·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3]彭瑞金:《探索的、反叛的漂泊者——王幼华》,彭瑞金评论集《瞄准台湾作家:彭瑞金文学评论》,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4]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余英时:《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2]王幼华:《花之乱流》,王幼华《王幼华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3]王幼华:《天魁草莽录》,王幼华短篇小说集《恶徒》,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25-26页。
    [1]王幼华:《恶徒·序》,王幼华短篇小说集《恶徒》,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2]王幼华:《恶徒·序》,王幼华短篇小说集《恶徒》,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1]张深秀:《有乱石的巨川—小说家王幼华访问记》,《新书月刊》,台北:新月出版社1985年5月第20期,第69页。
    [1]王幼华:《欲与罪》,方楠主编小说集《情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7页。
    [2]王幼华:《花之乱流》,王幼华《王幼华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页
    [1]王幼华:《欲与罪》,方楠主编小说集《情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7-1048页。
    [2]王幼华:《欲与罪》,方楠主编小说集《情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0页。
    [3]王幼华:《欲与罪》,方楠主编小说集《情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0页。
    [1]王幼华:《经常的梦》,《上海文学》2006年第7期,第109页。
    [1]白先勇:《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五四以来中国小说的几个问题》,牟宗三等著,东海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文化论文集》(二),台北:幼狮文化事业1980年版,第379页。
    [1]朱西宁:《日月长新花长生——谈汪其楣的聋剧》,朱西宁评论集《日月长新花常生:文学嘹望之二》,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版,第61页。
    [2]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朱天文论》,王德威评论集《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页。
    [3]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论朱天文》,《中外文学》第24卷第10期,1996年3月,第106页。
    [1]朱西宁《后记》,朱西宁长篇小说《八二三注》,台北:INK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791页。
    [2]王德威:《从<狂人口记>到<荒人手记>——朱天文论》,王德威评论集《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页。
    [3]朱天文:《写在春天》,朱天文散文集《淡江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81页。
    [1]朱天文:《梨园素人》,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2]朱天文:《怀沙》,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1]朱天文:《安安的假期》,朱天文小说集《炎夏之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2]朱天文《如梦令》,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朱天文《牧羊桥,再见》,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朱天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朱天心散文集《击壤歌——北一女三年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98-199页。
    [3]朱天文:《怀沙》,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朱天心:《方舟上的日子》,朱天心小说集《方舟上的日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朱天心:《楚天千里清秋》,朱天心散文集《江山入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朱天文:《星期六的下午》,朱天文散文集《花忆前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张诵圣:《朱天文与台湾文化及文学的新动向》,张诵圣评论集《文学场域的变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89页。
    [2]王鼎钧:《左心房漩涡·脚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201页。
    [1]林慧峰:《访平路札记詹宏志的评论》,平路小说集《五印封缄》,台北:网神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2]平路:《乡愁,我们共同的小名》,平路散文集《我凝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7页。
    [3]詹宏志:《旧事与新书》,平路小说集《五印封缄》,台北:圆神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1]平路:《在巨星的年代里》,平路短篇小说集《玉米田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2]平路:《玉米田之死》,平路短篇小说集《玉米田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1]平路:《在巨星的年代里》,平路小说集《玉米田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平路:《在巨星的年代里》,平路小说集《玉米田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1]平路:《在巨星的年代里》,平路小说集《玉米旧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1]平路:《童年故事》,平路主编《小说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27页。
    [2]平路:《童年故事》,平路主编《小说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27页。
    [3]平路:《童年故事》,平路主编《小说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28页。
    [4]平路:《乡愁,我们共同的小名》,平路散文集《我凝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20页。
    朱西宁:《铁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3年版。
    朱西宁:《旱魃》,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版。
    朱西宁:《冶金者》,台北:晨钟出版社1972年版。
    朱西宁:《朱西宁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
    朱西宁:《春城无处不飞花》,台北:远景出版社1976年版。
    朱西宁:《将军与我》,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1年版。
    朱西宁:《蛇》,台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版。
    朱西宁:《华太平家传》,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西宁:《八二三注》,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姜贵:《旋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
    姜贵:《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
    姜贵:《无违集》,台北:幼狮文艺社1974年版。
    姜贵:《曲巷幽幽》,台湾: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
    姜贵:《姜贵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
    杨念慈:《废园旧事》,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杨念慈:《薄薄酒》,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王鼎钧:《碎琉璃》,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
    王鼎钧:《左心房漩涡》,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版。
    王鼎钧:《山里山外》,台北:吴氏图书有限公司1965年版。
    王鼎钧:《心灵分享》,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鼎钧:《心灵与宗教信仰》,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鼎钧:《昨天的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王鼎钧:《风雨阴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伊始编:《王鼎钧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王鼎钧:《昨天的云——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版。
    王鼎钧:《怒目少年——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二》,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王鼎钧:《关山夺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张大春:《鸡翎图》,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
    张大春:《四喜忧国》,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版。
    张大春:《欢喜贼》,台北:皇冠杂志社1989年版。
    张大春:《公寓导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张大春:《雍正的第一滴血》,北京: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张大春:《大说谎家》,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
    张大春:《病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张大春:《本事》,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张大春:《寻人启事》,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
    张大春:《聆听父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2000年版。
    张大春:《最初》,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张大春:《春灯公子》,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王幼华:《恶徒》,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王幼华:《王幼华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版。
    王幼华:《美丽与欲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
    朱天文:《花忆前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朱天文:《炎夏之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天文:《画眉记》,刘俊、蔡晓妮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朱天文:《悲情城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天心:《击壤歌——北一女三年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朱天心:《采薇歌》,刘俊、蔡晓妮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朱天心:《古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天心:《我记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
    朱天心:《猎人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朱天心:《方舟上的日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平路:《我凝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
    平路:《凝脂温泉》,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
    平路:《新世纪散文家:平路精选集》,陈羲芝主编,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平路:《五印封缄》,台北:圆神出版社1988年版。
    平路:《玉米田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平路:《是谁杀了XXX》,台北:圆神出版社1991年版。
    平路:《在世界里游戏》,台北:圆神出版社1989年版。
    平路主编:《小说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书川:《落拓江湖》,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王书川:《劳燕北飞》,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王书川:《王书川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高大鹏:《追寻》,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高大鹏:《文海拾隅》,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刘枋:《刘枋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
    周介尘:《周介尘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李晓丹:《李晓丹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穆中南:《穆中南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田原:《田原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张放:《不是过客》,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
    张放:《腹有诗书》,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
    彭瑞金编:《台湾作家全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版。
    余光中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版。
    余光中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一九八九——二00三)台北:九歌出版社有 限公司2003年版。
    刘小江编:《圣经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管、菩提选编:《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台北:源成书店1977年版。
    陈义芝主编:《檐梦春雨:当代台湾十二散文名家选集》,台湾:朱衣出版社1999年版。
    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山曼、孙丽华:《齐鲁民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版。
    余英时著、辛华任菁编:《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余英时著,沈志佳编《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著、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黄克剑、林少敏主编:《徐复观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杜维明著、岳华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版。
    刘登翰:《台湾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1993年版。
    黎湘萍:《文学台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晋民:《台湾与海外华人作家小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发贵:《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一一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董丛林:《龙与上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罗秉祥、赵敦华主编:《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刘小枫主编:《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陈思和:《秋里拾叶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周育民、邵雍:《中国帮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大春:《小说稗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大春:《张大春的文学意见》,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版。
    张大春:《文学不安:张大春的小说意义》,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韩少功:《韩少功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张新颖:《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吴达芸主编:《台湾当代小说评论》,高雄:春晖出版社1999年版。
    尉天聪:《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流长桥联合发行部1978年版。
    蔡倩如:《王鼎钧论》,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
    朱西宁编:《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之惊心之辑》,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版。
    张涌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当代台湾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春城:《台湾文学的两个世界》,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李瑞腾:《文学尖端对话》,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版。
    应凤凰:《台湾文学花园》,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张素贞:《现代小说启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版。
    李爽学:《书话台湾:1991—2003文学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版。
    彭瑞金:《瞄准台湾作家:彭瑞金文学评论》,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郝誉翔:《情欲世纪末——当代台湾女性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龚鹏程:《台湾文学在台湾》,台北:骆驼出版社1997年
    龚鹏程编:《台湾的社会与文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杨泽主编:《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王德威等:《纪念朱西宁先生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行政文化建设委员会2003年版。
    牟宗三等著、东海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文化论文集》(二),台北:幼狮文化事业1980年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主编:《解严以来台湾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意]埃斯特·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杨德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英]L.R.帕尔默:《语言学概论》,李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黄万华:《文学史上的王鼎钧》,《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徐学:《孤侠与乡愁——王鼎钧短篇小说研析》,《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3期。
    高彩霞:《从“原乡”形象看王鼎钧散文家园情怀的特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倪金华:《庄谐杂出雅俗共赏——王鼎钧散文艺术论》,《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王光东:《民间》,《南方文坛》,1999年第6期。
    王光东:《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王光东、杨位俭:《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与民间文化关系 的一种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王光东:《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
    陈方竞、张学昕:《“边缘文化”: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话题——读莫言小说<檀香刑>所想到的》,《作家》,2004年第5期。
    赵德利:《民间精神与民间文化视角》,《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曹斌:《中国小说民间精神管窥》,《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高旭东:《走向民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流变》,《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董正宇、孙叶林:《民间话语的采撷与运用——论文学方言、方言文学以及当下“方言写作”》,《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何锡章、王中:《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董正宇、孙叶林:《民间话语资源的采撷与运用——论文学方言、方言文学以及当下“方言写作”》,《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王春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方言小说》,《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张钧、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刘进才:《从“文学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刘进才:《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张钧、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王嘉良:《民俗风情:透视“乡土中国”的生存本貌——“风俗文化”视阈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毛晓平:《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河北学刊》,2002年第22卷第5期。
    魏福惠:《乡土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描写与民俗文化批评》,《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2卷第2期。
    董健:《论礼乐精神的文化价值》,《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郑惠敏:《“天人合一”审美境界探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6期。
    《台港文学选刊》(福州),1985—2006年,双月刊。
    《华文文学》(汕头),1986—2006年,双月刊。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南京),1998—2006年,季刊。
    《台湾研究集刊》(厦门),1985—2006年,季刊。
    《联合文学》(台北),1985—2006年,月刊。
    《文讯》(台北),1985—2006年,月刊。
    《幼狮文艺》(台北),1985—2006年,月刊。
    《中外文学》(台北),1983—2006年,月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