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思想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契嵩是北宋著名禅宗僧人,其思想中对儒家排佛言论的反驳、对儒释思想的融会、对儒家学说的阐释以及对文道关系及写作古文目的的辨析最具特色。目前学术界对契嵩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儒释融会思想方面,因此尝试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契嵩的思想进行全面的认识是必要的。契嵩思想包含诸多方面,这与其时儒家与佛教所发生的变化关系密切,而贯穿于契嵩思想诸多方面的线索就是由儒家提倡并被佛教所认同的重建新秩序的要求。
     契嵩对儒家排佛言论的反驳是通过对韩愈言论的批评来进行的,他站在佛教亲相传法的立场指责韩愈的道统说不可信,同时认为韩愈论性之言论混淆了性情,韩愈的论说只是围绕“情”而言,并没有言及“性”。同时契嵩以佛教适时而出反驳韩愈“六民三教”之说,以事佛在于使人趋善来反驳韩愈“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的观点,而“六民三教”之说以及“佛不足事”乃至夷夏之辨是儒佛论争的常规话题,契嵩借批评韩愈对之进行了回应。
     契嵩对儒释思想的融会主要体现在:他认为佛教与儒家治天下的王道是一致的,有助于统治者治理天下;他延续流行的以佛教“五戒”比附儒家“五常”的学说,并将儒家“五常”与佛教“五戒”的融合拓展到佛教的“五戒十善”、“六度万行”;他从义理与行事两个方面对佛教孝道进行了论述,提出并阐释了“孝名为戒”、“孝为戒先”、“孝以诚为贵”的观点,同时参考儒家的丧制,为佛教徒定出了守丧之道;他将佛教轮回报应说与儒家福祸思想进行了融通,认为儒佛两家诚心斋戒以感召福报是相通的,儒家所言个人之“五福六极”通于佛教所说的善恶果报;他从本体的规定性层面将儒家所讲的“诚明之性”与“实性一相”进行融通,并认为《中庸》之“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所揭示的宇宙生成思想与佛教“万法唯心”思想相通。当然契嵩在反对儒家辟佛言论、融通儒释思想的同时还针对其他佛教徒对禅宗法统的质疑作出回应,维护了禅宗法统。从重建新秩序的角度看,契嵩反驳排佛言论、融通儒释思想,在于破除儒家视佛教为重建新秩序的障碍这一疑惑,通过破除儒家之惑以表明佛教有助于新秩序的重建。契嵩反驳排佛言论、融通儒释思想并积极引导儒家士大夫的“谈禅”风气,对儒家士大夫由庆历之时的激烈辟佛最终变为熙宁之时的耽于禅悦有引导推助之功,从而影响了宋儒辟佛方向的转变。
     契嵩对儒家思想的阐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他通过对儒家学者解经的评论,藉以表明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治国之道,同时他认为五经均有助于治道,缺一不可。契嵩以大中来解释皇极,并将皇极大中之道贯穿于三才九畴,体现于礼乐制度。他认为天下得治有赖于皇极中止之道,唯有遵循此道,方有助于理想的政治秩序的建立。最后契嵩认为皇极与中庸为表里关系,中庸是“礼之极而仁义之原”,从礼乐入手,中庸可学而至。契嵩讨论心性学说之时以真如之心为本体,认为性无善恶,情有善恶。他对心性的讨论与儒家学者的讨论有诸多一致之处。对于重建新秩序而言,契嵩认为佛教的“性命之学”更应该成为重建新秩序的最后依据。
     契嵩认为文章须“人文”、“言文”兼备,同时古文写作的目的在于“发仁义而辨政教”。契嵩对文道关系以及作文目的的讨论与古文运动诸儒的观点基本相同,其差异在于契嵩所言“人文”,即“道”的内涵已不单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其中亦蕴含有佛教的思想。古文运动是宋代儒学复兴的第一阶段,而“回向三代”则是古文运动的主导观念,因此从重建新秩序的角度看,契嵩对文道关系以及作文目的的阐释也完全与古文运动诸儒重建新秩序的呼声相合。契嵩思想的流传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文章的文采,其散文所具有的论端锋起,气势浩然;意贯理融,博及古今;自然大方,平实晓畅;详而不繁,要而不简的风格与宋代散文风格一致,易于被人接收,从而为契嵩思想的被认可起到了辅助作用。与其散文相比而言,契嵩诗歌因其主要以自然景物及山居生活为主,其诗歌的语言往往用具有冷淡色调的词汇,创造出一种清淡的意境,使其诗歌风格以“清淡”为主,尽显诗僧本色。
Qi Song is a famous Zen Buddhist in Bei'song Dynasty, his thought contains the refute of Confucianism anti-Buddhism,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fucianism-prose relationship and the objective of writing ancient prose. So far the research in academic field is main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so to know Qi Song’s thought fully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research is necessary. Qi Song's thought contains many aspects, and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ter-changing proces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Yet the thread going through his aspects of thought is the demand of reconstructing new order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He refutes the words of Confucianism anti-Buddhism though HanYu’s words, he thought the point of Daotong from HanYu is untrue, and HanYu confused Xin and Xing which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point. HnYu's words just focus on Qing but Xing. Then he refutes the point of six classes and three enlighten and influences of HanYu by the story of Buddhism, he thought that the people would be better if they believe in Buddhism but HanYu did not think so. Of course, HanYu thought that the people believe in Buddhism could not get good luck but Qi Song did not think that which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Liang Dynasty.
     Qi Song's integration of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mainly embodies as following:the kingcraft of ruling the world is the same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and is helpful for ruling; he compares the prevailing "five abstaining" of Buddhism to "five constant virtues" of Confucianism, and integrates and develops the two into "five abstaining ten goodness, six tolerance ten thousand actions" of Buddhism. He interprets Buddhism filial p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ighteousness, reason and conduct, puts forward the points of "abstaining from the filial piety fame, filial piety coming first, filial piety valuing honesty". He at the same time refers to mourning ceremony of Confucianism and constitutes mourning ritual for Buddhists; he combines metempsychosis of Buddhism with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weal and woe; he holds that these two schools'devout fast for blessing happiness is inter-related; and "the five blessing six best" of Buddhism is similar to the goodness-evil rewarding of Confucianism. 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ic prescriptive, integrates "explicitness" and "fact" of Buddhism, and think "there's no two kings and things are unpredictable" from Zhongyong opens out the thought of universe formation is similar to "all laws comes from the mind" of Buddhism. Of course Qi Song, at the same time, he reacts to the questioning of Zen Buddhism and sticks up for the Zen tradition. From the angel of reconstructing new order, Qi Song refutes the words of anti-Buddhism, integrates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make clear the skeptics of thinking Buddhism is the hindrance of reconstructing new order. Qi Song actively guide scholar-bureaucrats of Confucianism "Zen talking", and is helpful for the change from hating to talking Zen to willing to talking Zen, and finally influence Buddhism of Song scholar-bureaucrats'Buddhism
     Qi Song's interpretation on Confucianism is evolved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He, through the means of remarks on Confucian's explaining scriptures, shows that classics of Confucius and also Five Classics also are all helpful about the way of ruling a country. No one is not indispensible. Qi Song makes use of gold mean to interpret the mighty sovereign and carries it into the three wits nine categories, and manifests in rules of rites and music. He thinks that ruling a country depends on the gold mean of mighty sovereign and, only by this means, is it helpfu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ideal political order. Last Qi Song think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hty sovereign and gold mean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Gold mean is "the extreme of rites and the origin of humanity", and it can be achieved by learning rites and music. When Qi Song discusses the disposition doctrine takes thusness mind as noumenon and thinks that human nature has no goodness or evil but emotion does. His discussion on thusness mind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at of Confucians. As for rebuilding new order, Qi Song thinks that "the doctrine of disposition and life" of Buddhism should be the final gist to refer to.
     Qi Song holds that articles should have both the human disposition and words disposition, and meanwhile the objective of writing ancient prose is to "extend goodness to dispute political cultivation" Qi Song's discussion about format-cont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objective of writing ancient prose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 with Confucians. The differences lies in the connotation of Qi Song's "human disposition", which refers to not only the Confucianism "five virtues", but also the thought of Buddhism. The Ancient Prose Campaign is the first step of the rebirth of Confucianism in Song Dynasty. But "returning to the three era" is the leading concept of Ancient Prose Campaig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building new order, Qi Song's interpretation and Confucianism is quite the same. The spreading of his thought is, in a degree, due to his styles, his sharp viewpoints and grand vigour, his flow of meaning and reasoning, going through the ancient and persent which are natural, vivid and fluent. His style is concise but not simple, similar to style of Song Dynasty, is easy to be accepted by people. Compared with his prose, Qi Song's poems is mainly about natural beauty and remote living. His words have the hue of blandness and can arouse the mild conception. His style of poems is mainly bland and shows clearly the quality of a poet monk.
引文
①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044页。
    ② 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③ [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9页。
    ④ [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② 钱穆:《读契嵩<镡津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 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④ 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学思想》,《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29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⑤郭尚武:《契嵩生平与<辅教编>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⑥ 陈雷:《契嵩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⑦ 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会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⑧ 刘贵杰:《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中华佛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①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 [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杨曾文导读:《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 李雀芬:《北宋契嵩的文学观》,华梵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⑥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5-52页。
    ⑦ 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第33-36页。
    ⑧ 郭朋:《从宋僧契嵩看佛教儒化》,《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9-112页。
    ①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学思想》,《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29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②方友金:《论契嵩的儒释一贯思想》,《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112-123页。
    ③释妙谨:《试探北宋僧佛日契嵩儒释一贯思想——以高达美哲学诠释学为进路》,《普门学报》,2003年第18期,第231-258页。
    ④陈雷:《契嵩“儒佛一贯”说的逻辑理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八期,第92-98页。
    ⑤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会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⑥陈雷:《契嵩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①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②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③[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044页。
    ④李雀芬:《北宋契嵩的文学观》,华梵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⑤牧田谛亮撰,如真译:《赵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场》,《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七册,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印行,1978年,第14-44页。
    ⑥[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杨曾文导读:《中国禅学思想史》(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37页。
    ①[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四,《四部丛刊初编》。
    ②[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7页。
    ③[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5页。
    ④[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23页。
    ⑤徐洪兴:《思想的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一,《儒林一》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589页。
    ①[宋]孙复:《孙明复小集》,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②[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69页。
    ③[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93-294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74页。
    ②[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92页。
    ③[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3、144页。
    ④[清]黄宗羲:《安定学案》,《宋元学案》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页。
    ①[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24页。
    ②[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7页。
    ③[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〇,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2页。
    ④[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85页。
    ①[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6页。
    ②[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6页。
    ①[元]脱脱:《宋史》卷二九三,《列传》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987页。
    ②[唐]韩愈:《原道》,《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73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二八四,《列传》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8647页。
    ①[宋]孙复:《孙明复小集》,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①[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0页。
    ②[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117页。
    ①[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18页。
    ②[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1页。
    ①[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页。
    ②[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见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所编:《全宋笔记》第二编(四),郑州:大象出版社,第104页。
    ③[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88-289页。
    ④[宋]陈善:《扪虱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⑤[宋]李耆卿:《文章精义》,《四库全书》本。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038页。
    ②[宋]孙复:《信道堂记》,《孙明复小集》,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③[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9-80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319,《列传》第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375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319,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377页。
    ⑥[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74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173,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168页
    ①[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四,《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859页上。
    ②[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20页上。
    ③[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20页中。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乾德四年四月丁巳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9页。
    ①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85-386页。
    ②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43、46页。
    ③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7页。
    ④[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一,《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81页中。
    ⑤[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四,《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29页上。
    ⑥[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一,《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81页中。
    ⑦[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五,《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36页下。
    ⑧[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五,《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37页下。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141页。
    ②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84-385页。
    ③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130页。
    ④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140页。
    ⑤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151页。
    ⑥[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大正藏》第五十四卷,第247页下。
    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75页。
    ①《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61页。
    ②《宋会要辑稿》7876页载此,但语句不全,今依《曾巩全集》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佛教》部分补齐。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76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太平兴国八年十月甲申”条,北京:中华书局,第745页。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77页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5,“景德四年二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45页。
    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74页。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82页。
    ②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147页。
    ③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7页。
    ④[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06-907页。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7页。
    ②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2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6页。
    ④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2-233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5页。
    ②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9页。
    ③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5页。
    ④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1页。
    ⑤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2页。
    ⑥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4页。
    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54页。
    ② [唐]神清:《北山录》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卷,第579页上。
    ③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7页。
    ④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1页。
    ①[宋]延寿:《宗镜录》卷三十三,《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六册,第417页上。
    ②[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第四十八卷,第988页上中。
    ①[宋]智圆:《闲居编》卷一,《续藏经》第56册。
    ②[宋]智圆:《闲居编》卷一九,《续藏经》第56册。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从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62页。
    ③[宋]智圆:《闲居编》卷一九,《续藏经》第56册。
    ①[宋]智圆:《疏四十二章经》,《续藏经》第56册。
    ②[宋]智圆:《闲居编》卷二八,《续藏经》第56册。
    ①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1页。
    ②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2页。
    ③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1页。
    ④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82页。
    ⑤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⑥[宋]道融:《丛林盛事》卷一,《续藏经》第86册。
    ①[宋]陆游:《跋云丘诗集后》,《渭南文集》卷二十九,《四部备要集部》。
    ②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卷九十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第5617页。
    ③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卷九十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第5617页。
    ④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01-102页。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8页。
    ⑦[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智圆:《闲居编》卷二十九,《续藏经》第56册。
    ①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八,《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90页上。
    ②[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665页下。
    ③[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五,《大正藏》卷四十九,第410页下。
    ④[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31页。
    ①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89页。
    ③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④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18页。
    ⑤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18页。
    ⑥乃光:《临济禅初探》,《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145页。
    ①[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②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8页。
    ③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9页。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9页。
    ②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9页。
    ③东初:《宋代的佛教》,《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七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6页。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
    ②[明]大佑集:《净土指归集》卷上,《续藏经》第六十一册,第379页中。
    ③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4页。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2页。
    ①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③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07页。
    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三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5页。
    ⑤[宋]祖琇:《僧宝正续传》卷七,《续藏经》第七十九册,第582页中。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
    ②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8页。
    ③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47页。
    ④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8页。
    ⑤[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⑥[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129页上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9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77页。
    ③[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一,《中华大藏经》第八十二册,第781页下。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882页。
    ⑤[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明]觉岸:《释氏稽古略》卷四,《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869页中。
    ⑦[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⑧[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668页下。
    ②[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04-1005页。
    ④[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释可观:《竹庵草录》卷一,《续藏经》第五十七册,第90页上
    ①[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5页。
    ②[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怀悟:《镡津文集又序》,《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3页。
    ③[宋]宗晓:《乐邦文类》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149页上。
    ④[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大正藏》第四十九卷,第264页上。
    ⑤[明]祩宏:《往生集》卷三,《大正藏》第五十一卷,第151页上。
    ①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2页。
    ②[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3页。
    ③[宋]张津等:《干道四明图经》卷一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5页。
    ④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4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怀悟:《镡津文集序》,《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一,《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15页上。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宋]怀悟:《镡津文集序》,《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怀悟:《镡津文集序》,《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怀悟:《镡津文集序》,《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13页。
    ④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13页。
    ①[明]如卺:《镡津文集引》,《镡津文集》,《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0页。
    ①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②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会思想》,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第66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3页。
    ②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③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32-533页。
    ④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3页。
    ①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3页
    ②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③[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9页。
    ④[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74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6页。
    ③[北齐]颜之推:《归心篇》,《大正藏》第五十二卷,第107页中。
    ①[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259页下。
    ②[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25页。
    ③[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24页。
    ①[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341页中。
    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卷,第926页下。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东汉]迦叶摩腾等译:《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卷,第722页下。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后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卷,第1004页上。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0页。
    ②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页。
    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篇》,《诸子集成》(八),第31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朱]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明]真可:《紫柏老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33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35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35页。
    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页。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一,《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19页中。
    ①[北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六,《大正藏》第五十卷,第321页下。
    ②[唐]神清:《北山录》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卷,第611页中、下。
    ③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3页。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1页上。
    ②[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1页上、中。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四,《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47页中。
    ②[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五,《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53页上。
    ③[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五,《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53页上、中。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3页中。
    ②[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3页中、下。
    ③[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3页下。
    ④[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五卷,第301页中。
    ⑤[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47-348页。
    ⑥[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4页上、中。
    ①徐文明:《师子比丘与后四祖》,《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52-55页。
    ②[宋]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上,《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402页下、403页上。
    ③[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五,《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60页上。
    ①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5页。
    ②[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卷五,《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57页中。
    ③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4页。
    ④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4页。
    ⑤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4页。
    ⑥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5页。
    ①[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06页。
    ②[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从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①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9页。
    ②[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4-5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③[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6页。
    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1页。
    ①[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7页。
    ②王宇春编:《云栖法汇》,《临窗二笔·儒佛交非》,金陵刻经处重刻本。
    ③印光:《印光法师文钞》(下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279页。
    ①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②[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7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2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2页。
    ③[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0页。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春秋]左丘明:《左传》,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644-645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6页。
    ③[宋]胡瑗:《周易口义·发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王得臣:《麈史》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5-16页。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杨伯峻译注:《孟了译注》(滕文公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六,《说春秋序》,《四部丛书初编》。
    ④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35页。
    ⑤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37页。
    ⑥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45-2046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二期,第33-36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传法正宗记》,《中华大藏经》第七十八册,第365页下。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二期,第34页。
    ⑤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二期,第34页。
    ⑥[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二期,第35-36页。
    ③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83页。
    ⑥[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8页。
    ①[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三,《四部备要集部》,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②侯外庐等编:《宋明理学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③[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八,《四部备要集部》,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④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90页。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⑥[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笺注:《王荆公文集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1089页。
    ⑦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①[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0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③[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4页。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④[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6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③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78页。
    ②[宋]智圆:《闲居编》,《续藏经》第56册。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会思想》,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3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五,《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9页。
    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三,《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六,《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3页。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73页。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七,《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姚勉:《雪坡舍人集》卷三十七,《豫章丛书》本。
    ③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8-31页。
    ①[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044页。
    ①[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6页。
    ①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1页。
    ①[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六,《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②[宋]苏轼:《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五,《四部丛刊初编》。
    ③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
    ④[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23页。
    ⑤[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719页。
    ⑥[明]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03页。
    ⑦[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11页。
    ①[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05页。
    ②[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36页。
    ③[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七,《四部丛刊初编》。
    ④[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补》,《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⑤[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④[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①[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44页。
    ②[宋]契嵩:《镡津文集》卷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集部》。
    ③[清]王士祯:《居易录》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63页。
    [1](东汉)安世高译.《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大正藏》第16卷[Z].
    [2](东汉)迦叶摩腾等译.《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卷[Z].
    [3](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大正藏》第15卷[Z].
    [4](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Z].
    [5](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30卷[Z].
    [6](后秦)鸠摩罗什译.《百论》.《大正藏》第30卷[Z].
    [7](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二门论》.《大正藏》第30卷[Z].
    [8](后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大正藏》第24卷[Z].
    [9](北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大正藏》第50卷[Z].
    [10](北齐)颜之推.《归心篇》.《大正藏》第52卷[Z].
    [11](梁)僧祐编.《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Z].
    [12](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3](梁)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4](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大正藏》第33卷[Z].
    [15](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Z].
    [16](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Z].
    [17](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卷[Z].
    [18](唐)神清.《北山录》.《大正藏》第52卷[Z].
    [19](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大正藏》第46卷[Z].
    [20](唐)慧能撰,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1](宋)宗晓.《乐邦文类》.《大正藏》第47卷[Z].
    [22](宋)延寿.《万善同归集》.《中华大藏经》第106册[Z].
    [23](宋)延寿.《宗镜录》.《中华大藏经》第76册[Z].
    [24](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5](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卷[Z].
    [26](宋)契嵩.《镡津文集》[M].《四部丛刊》本
    [27](宋)契嵩.《传法正宗记》.《中华大藏经》第78册[Z].
    [28](宋)契嵩.《传法正宗论》.《中华大藏经》第78册[Z].
    [29](宋)契嵩.《传法正宗定祖图》.《中华大藏经》第78册[Z].
    [30](宋)晓莹.《罗湖野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宋)智圆.《闲居编》.《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Z].
    [32](宋)智圆.《疏四十二章经》.《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Z].
    [33](宋)道融.《丛林盛事》.《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Z].
    [34](宋)道原.《景德传灯录》[M].《四部丛刊》本.
    [35](宋)普济撰,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6](宋)惠洪.《禅林僧宝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宋)惠洪.《石门文字禅》[M].《四部丛刊》本.
    [38](宋)惠洪.《冷斋夜话》[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宋)张商英.《护法论》.《大正藏》第52卷[Z].
    [40](宋)道诚.《释氏要览》.《大正藏》第54卷[Z].
    [41](宋)赜藏主编,萧萋父等点校.《古尊宿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42](宋)志磐编.《佛祖统纪》.《中华大藏经》第82册[Z].
    [43](宋)释可观.《竹庵草录》.《卍新纂续藏经》第57册[Z].
    [44](宋)祖琇.《僧宝正续传》.《卍新纂续藏经》第79册[Z].
    [45](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镡津文集》[M].《四部丛刊》本.
    [46](宋)怀悟.《镡津文集又序》.《镡津文集》[M].《四部丛刊》本.
    [47](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卷[Z]..
    [48](元)念常编.《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Z].
    [49](元)刘谧.《三教平心论》.《大正藏》第52卷[Z].
    [50](明)大佑集.《净土指归集》.《卍新纂续藏经》第61册[Z].
    [51](明)祩宏.《往生集》.《大正藏》第51卷[Z].
    [52](明)如卺.《镡津文集引》.《镡津文集》[M].《四部丛刊》本.
    [53](明)真可.《紫柏老人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54]印光.《印光法师文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55]任继愈编.《佛教经籍选编》[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6]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7]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1](春秋)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梁)刘勰.《文心雕龙》[M].《四部丛刊》本.
    [5](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6](唐)韩愈.《韩昌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7](唐)柳宗元.《唐柳先生集》[M].《四部丛刊》本.
    [8](唐)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M].《四部丛刊》本.
    [9](唐)李翱.《李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10](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1](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宋)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宋)胡瑗.《周易口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5](宋)孙复.《孙明复小集》[M].《四库全书珍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16](宋)晁迥.《法藏碎金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宋)晁补之.《鸡肋集》[M].《四部丛刊初编》
    [18](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9](宋)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0](宋)欧阳修.《集古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M].《四部丛书初编》本.
    [22](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全宋笔记》第二编(四).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23](宋)周敦颐.《周元公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5](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26](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笺注.《王荆公文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27](宋)苏洵.《嘉佑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陈舜俞.《都官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0](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1](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M].《四部丛刊》本.
    [32](宋)苏轼.《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M].《四部丛刊初编》.
    [33](宋)李耆卿.《文章精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宋)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5](宋)李舫等.《太平御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7](宋)陈善.《扪虱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8](宋)文莹.《湘山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9](宋)范成大.《吴郡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1](宋)姚勉.《雪坡舍人集》[M].《豫章丛书》本.
    [4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4](宋)张津等.《干道四明图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5](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6](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4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9](宋)叶适撰.《水心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50](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1](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M].《四部丛刊》本.
    [52](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3](宋)王得臣.《麈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4]《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5](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
    [56](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7](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M].《四部备要集部》
    [58](明)黄宗羲等.《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9](明)杨慎撰,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0](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补》[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61](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4](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65](清)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6](清)王士祯.《居易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7](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8]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70]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7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2]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73]徐培均.《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74]丁传静辑.《宋人轶事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5]王宇春编.《云栖法汇》.《临窗二笔儒佛交非》[M].金陵刻经处重刻本.
    [1]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7]汤用彤.《汤用彤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8]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9]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0]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3]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5]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22]杜继文主编.《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4]杨曾文.《宋元禅宗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5]杨曾文.《日本佛教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26]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7]印顺.《中国禅宗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赖永海.《佛学与儒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9]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30]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1]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中华书局编.《儒佛道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3]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4]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35]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36]徐小跃.《禅与老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37]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
    [39]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
    [40]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41]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42]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汇思想》[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43]陈士强.《佛典精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4]陈士强.《大臧经总目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5]蒙培元.《理学的嬗变》[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46]邓广铭、徐规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47]漆侠.《宋代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8]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50]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51]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2]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53]陈自力.《释惠洪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4]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5]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
    [5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7]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58]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严耀中.《江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0]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美)刘子健撰,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美)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钱穆.《读契嵩镡津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学思想》.《中国佛教学术论典》[C]第29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3]杨曾文.《宋云门宗契嵩的著作及其两次上仁宗皇帝书》.《觉群学术论文集》[C]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4]乃光.《临济禅初探》.《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东初.《宋代的佛教》.《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七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 版社.
    [6]郭朋.《从宋僧契嵩看佛教儒化》[J].《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7]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J].《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8]郭尚武.《契嵩生平与<辅教编>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9]方友金.《论契嵩的儒释一贯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0]陈雷.《契嵩“儒佛一贯”说的逻辑理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1]刘贵杰.《契嵩思想研究》[J].《中华佛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2]业露华.《孝为戒先:论契嵩的孝道观》[J].《当代宗教研究》,1996年第1期.
    [13]释妙谨.《试探北宋僧佛日契嵩儒释一贯思想——以高达美哲学诠释学为进路》[J].《普门学报》第18期,2003年.
    [14]邱小毛.《北宋释契嵩的生平及文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5]陈钟楠.《契嵩思想与宋代佛教的儒化》[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16]聂士全.《实相与慈悲——以释契嵩为中心的佛教真俗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7]李雀芬.《北宋契嵩的文学观》[D].台湾:华梵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18]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9]王月清.《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征》[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0]徐文明.《师子比丘与后四祖》[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1]冯国栋.《宋代佛教史学略论》[J].《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2]普慧.《“史”与宗教》[J].《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23]陈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J].《河北学刊》,1991年第3期.
    [24](日)牧田谛亮撰,如真译.《赵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C]第七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