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骚体诗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的文体概念应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构成的文本体式和文本风格的复合体。文体的形式有可能随着时代和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也有可能因为别的因素而在当时没有呈现出原貌,因此文体的界定要考虑时代因素。从汉代已经确知为骚体的作品中提炼共性,并以此作为基本特征去界定汉代骚体的概念,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楚辞章句》中的汉人作品是确定汉代骚体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得出结论:以“兮”字句为主要句式的作品在体式上属于汉代骚体作品。骚体和楚辞体两个概念或许存在差异。汉代骚体诗包括楚歌、诗及以辞、曲、操、引等命名的乐府古辞。汉代骚体赋主要包括《楚辞章句》内的汉人作品和《章句》外以赋名篇的骚体作品。骚散相间体赋不能称为骚体。
     黄老思想中含有道、法两家成分,黄老思想在汉初因统治者提倡而大盛,并以此奠定其在民间的生存基础。黄老思想自武帝而后地位有所下降,其思想呈现法消道长的趋势,这是汉代骚体作品创作的思想基础;在大一统的帝国体制下,知识分子承受了巨大思想压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汉初儒生因受意识形态压制而产生的痛苦、诸王宾客因诸侯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而产生的惧祸心理、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畏惧、在宦官外戚乱政下产生的不安全感。这些压力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爆发出来,成为骚体创作的直接内因。而汉人思想中已经存在的道家因素使创作出来的骚体作品同时具有楚骚的悲怨和道家的无为相结合的特质。
     汉代骚体诗赋的抒情目的主要包括达幽怨、通讽喻、表称颂三种,其中达幽怨一类又可细分为述不平、哀无常、诉情思三种,并在抒情中体现出述志倾向。汉代骚体诗赋在继承屈骚悲怨传统的同时表现出三点新趋势:抒情范围拓宽到对帝王功臣的称颂及对自然景物的鉴赏等方面;情感中心由君国转向己身;屈骚中主人公对自我和社会的双重固持精神则几乎不见踪影,从而使汉骚抒情气势转向弱化。
     汉代骚体诗赋的文体艺术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体式和风格两方面。从体式上看,汉代骚体诗赋都呈现出动静并存的状态。就骚体诗而言,皇家骚体诗的楚歌体本色贯彻两汉始终,而文人骚体诗由散趋整;就骚体赋而言,《楚辞章句》中汉人作品体式相对严谨,而《楚辞章句》外的骚体赋句式呈现齐言与杂言此消彼长的动态发展趋势。另屈骚体式与先秦散文体式在汉代的传承和相互影响,促成了骚散相间体赋的产生、发展和发扬光大。风格又包括文风辞藻和美学理想两方面。骚体诗风以自然为主,融合优柔与典雅;骚体赋风以清雅为底蕴,以华丽文辞作点缀。综合骚体诗赋的美学理想来看,可知两汉美学思想继承了先秦楚骚美学的幽怨、道家美学的自然、儒家美学的中和,而使骚体诗赋呈现出以悲为美、以自然为美、以理为美的审美风尚。
     汉代骚体诗赋的发展轨迹呈现出复合性特征。汉代骚体诗赋与宋玉《九辩》情感上有共通,体式上有细微差别。汉以后的骚体作品体式上更转精致,情感上更趋世俗,体现出汉骚在屈骚流变史中的过渡作用。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style should refer to a complex whole which in certain order of discourse and be consisted of text body and text slyle. The literary style may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context change, it is also possible there was no showing of original appearance at that time, so the definition of style should refer to the age factors. It is a feasible methord that distill the common attribute from works of Sao ,and take this as Basic characters to define the Han Dynasty works of Sao type. It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to determine the Han Dynasty works of Sao type from which created by the hans in "Chu Ci Zhang Ju",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works, we ma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works that take The "Xi" sentence as the main sentence belonging to the Han Dynasty works of Sao type. and put forward the issue that the two concept Sao and Chu Ci may be different. the Han Dynasty poetry of Sao type including Chu Ge, poetry, and the Yue Fu verse named after speech, music, gymnastics, citing,and so on. the Han Dynasty Fu of Sao type include works in "Chu Ci Zhang Ju" created by the Han writers,and works of Sao type which are named after Fu beside Chu Ci Zhang Ju. The style of Fu which Sao prose interphase free prose can not be called Sao Fu.
     Huang-Lao thought contained two components of Taoism and Legalism, It become prosperous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because of the rulers promot, and thus lay the basis of survival in the folk. Huang-Lao thought retreat to the political second-line after Emperor Hanwu, in which the idea presented a Legalism back and Taoism forward trend, which is the ideological creation basis of the Han Dynasty poetry of Sao type. under the monarchy of Great Unification, the intellectuals have experienced tremendous mental pressure, mainly lies in four aspects:Confucian scholars'sufferings in early Han Dynasty which derive from the Suppression of the early Han ideology, duke guests's disaster-frightened psychology aris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kingdoms and central government, the intellectuals'fear of despotism,the insecurity sense arising from political chaos created by the eunuch and exterior relatives. In the event of some kind of stimulus ,these pressures will burst forth and become the direct internal cause of Sao Fu creation. The existing Taoism elements bring out the combination of feature which contains both sadness of Chu Sao and inactions of Taoism.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ain Lyric purpose in the Han Dynasty poetry & Fu of Sao type, including expressing hidden bitterness, reflecting allegory and showing praise, as far as expressing hidden bitterness, which can also sub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elling about injustice; bemoaning impermanence, pouring out affection,and reflected the tendency of expressing aspirationsin. the Han Dynasty poetry & Fu of Sao type displayed three new trend while inheriting sadness tradition in Qu Sao:the lyrical scope was widened to praising the emperor or hero's tribute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al scenery, etc.; emotional center shifted from the Emperor to self instead; The spirit of hero in Qu Sao which contain dual immobilization of self and society has almost disappeared, thus shifted the Han Sao lyrical momentum to weakening.
     The unique style art of the Han Dynasty poetry & Fu of Sao typ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orms and genre. From the view point of forms, the Han Dynasty poetry & Fu of Sao type presented as dynamic and static co-existence state. As to the poetry of Sao type, the regnal one always hold the style of Chu poems through the Han Dynasty, but scholars one changed from dispersed to one-piece. As to the Fu of Sao type, the works style in "Chu Ci Zhang Ju" is strict relatively, the other ones except from "Chu Ci Zhang Ju" presented a dynamic development where the Qi prose and ragged prose were traded off. The Qu Sao style and the essay style of pre-Qin period were inherited and mutual influence in the Han dynasty, contributed to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flourish of Sao prose alternating with free prose. Style also includes writing rhetoric and aesthetic ideals. The poetry of Sao type is major in natural, integrated with the blandly and elegant; The Fu of Sao type regard the fresh and elegant style as inside secret, and the gorgeous words as a decoration. Integrated the aesthetic ideals of poetry & Fu of Sao type,we can find that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Han Dynasty inherited from there parts:the Sao works'sorrow style of pre-Qin period, the natural interest of Taoist aesthetics and the harmony interest of Confucian aesthetics,thereby the poetry & Fu of Sao type presented an aesthetic inerests regarded sorrow,nature and ration as beauty.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 Fu of Sao type in Han Dynasty presents a composited characteristics.
     The poetry & Fu of Sao type in Han Dynasty and the Song Yu's "Jiu Bian" have affection in common and style in differenc. The works of Sao type after Han Dynasty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exquisite in style, and secular in emotion,reflected the intermediate role of Han Dynasty works of Sao type in the flow and deformation history of Qu Sao.
引文
①以上诸序分别见(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236、259、269、282、314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241、241页;下册第698、699、494、47、672页。
    ①(南朝梁)沈约著,《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册第1778页。
    ②(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册第1090页。
    ③(唐)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八,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④(唐)柳冕《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⑤(宋)朱熹《楚辞辩证》上,见《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卷四十三,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776页。
    ②(宋)严羽《沧浪诗话》,收于(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下册第698页。
    ③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尚友堂刊本《楚辞疏》,转引自《楚辞学文库》第二卷《楚辞评论集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页。
    ①游国恩《楚辞概论》第五篇《楚辞的余响》,北新书局1926年版,第335页。
    ②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1页。
    ①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①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③参崔富章等主编《楚辞学通典》,《楚辞学文库》第四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3页。
    ①《周礼注疏》卷二十五,(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809页中。
    ②(宋)陈骙《文则》卷下,《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32册第27-28页。
    ③(汉)蔡邕《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1册第4页。
    ①各家文体著作分类概貌主要参褚斌杰先生《中国古代文体概论》附录部分《古代文体分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③(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①(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定势第三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0页。
    ②(元)陈绎曾《文说·明体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第245-246页。
    ③(魏)曹丕《典论·论文》,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④(南朝梁)沈约著,《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册第1778-1779页。
    ⑤(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体性第二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505页。
    ①(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50页。
    ②(宋)陈骙《文则》卷下,《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32册第27-28页。
    ③(宋)严羽《沧浪诗话》,收于(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下册第687页。
    ④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5页。
    ⑤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2页。
    ②王元化《王元化集》第二卷《文艺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314-315页。
    ③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④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杨仲义,梁葆莉《汉语诗体学》,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前言第2页。
    ③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①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一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申 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t998年版,第108页。
    ③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④姚爱斌《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42页。
    ①(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乐府第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101页。
    ②(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48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30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15页。
    ④(唐)张九龄《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4页。
    ⑤《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册第1674页。
    ⑥《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9册第6240页。
    ⑦(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上册第475页。
    ⑧(宋)许顗《彦周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上册第399页。原文如下:“晁无咎在崇宁间次李承之长短句,以吊承之,曰:‘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便与江湖永相忘,还堪乐。’不独用事的确,其指意高古深悲,而善怨似《离骚》,故特录之。”
    ⑨(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古体上·杂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⑩(清)程廷祚《青溪集》卷三《骚赋论上》,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9册第20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②(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辩骚第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47-48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定势第三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530页。
    ④(唐)令孤德棻《周书》卷四十一《王褒庾信》,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册第743页。
    ⑤《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4册第2689页。
    ⑥《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9册第6140页。
    ⑦(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卷一三《晦庵论楚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270页。
    ⑧(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中册第962页。
    ⑨(明)唐顺之《荆川集》卷十一,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续编》,第144册第338页。
    ⑩(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古体上·杂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11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①(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册第528页。
    ②(清)刘献廷《离骚经讲录·离骚总论》,杨金鼎主编《楚辞评论资料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③(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余论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④王国维《静庵文集·屈子文学之精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⑤又名《释皎然杼山集序》,(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一十二,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5册第3678页。
    ⑥(清)王邦采《离骚汇订·自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16册第99页。
    ⑦(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古体上·杂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①游国恩《楚辞的起原》,载《国学月报汇刊》第一集,北京述学社1928年,第65页。
    ②赵逵夫《论屈原在完成歌诗向诵诗的转变方面所作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l期。
    ③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④王德华《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限度—兼论唐前骚体兼融多变的句式特征》,《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吴仪凤《骚体赋、散体赋分类概念评析》,《东华人文学报》2003年第5期。
    ②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③郭朝凤《唐代骚体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张汤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4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791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册第166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821页。页。
    崔富章等主编《楚辞学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342
    ①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卷七《楚辞今绎讲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②见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卷五《楚辞书目五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9-456页。
    ③张正体《楚辞新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①张思绪《诗法概述》第二章《诗的格律》第二节《古体诗的格律》之“七古的变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①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页。
    ②李中华,龚贤《楚辞的文体界定与文体渗透》,《光明日报》2004年7月28日。
    ③周殿富选注,李书源点校《楚辞源流选集》(四)《楚辞余——历代骚体赋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1页。
    ①陶秋英《汉赋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0页。
    ②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版。
    ③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版。
    ①参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②(日)西川靖二,葛荣晋,李廷平译《汉初黄老思想的一个侧面》,原载《东方学》第六十二辑。
    ①(汉)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6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112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1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5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51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三《高后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9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册第418-41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册第427-42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92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34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35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①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思想家》,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册第142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15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册第142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112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1132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858页。
    ⑤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6页。
    ⑥曾祥旭《士与西汉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册第2048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册第204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册第206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册第2000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2771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2775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233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748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0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08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0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710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278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737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12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908-290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306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册第192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册第192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7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册第3058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一百上《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册第4205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册第85页。
    ⑧(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册第703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册第1428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册第2492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册第754页。
    ④(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册第945、946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册第1300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册第1124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602页。
    ⑧(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册第2770页。
    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册第2774页。
    ⑩(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上《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册第1050页。
    1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册第1226页。
    1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902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902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2031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842、1851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册第2693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972、1953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644页。
    ①吴贤哲《汉代儒道互补及其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徐复观《西汉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压力感》,载《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②徐复观《西汉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压力感》,载《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23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33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七《文三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20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册第2145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35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340页。
    ①李乃龙、张春生《论汉初藩国文士的文学觉醒》,《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汉)刘向《战国策》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40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3053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12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册第2860页、第2863-2864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208页。
    ①赵善诒《说苑疏证》卷十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352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914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83、3565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68-3573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703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704页。
    ④(战国)列御寇撰,张湛注《列子》卷二《皇帝第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本书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影印),第2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72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72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724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726页。
    ①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熊良智《楚辞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19、221页。
    ③(元)祝尧《古赋辩体》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66册。
    ④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①(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中册第962-963页。
    ②(清)程廷祚《青溪集》卷三,《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9册第202页。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①于浴贤《“士不遇”的屈骚解读及其在汉代的现实意义》,《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18页上下。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50页上。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2005年版,第46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66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80-181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959页下。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0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11页。
    ②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第20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16页。
    ②(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11页。
    ④(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5-116页。
    ②(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
    ③(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2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185页下-186页上。
    ②周啸天《先秦八代诗赋鉴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③(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833页下-834页上。
    ①(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三,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9页。
    ②郭建勋《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88页。
    ④郭建勋《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①(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1页。
    ②(宋)朱熹《楚辞后语》卷二《自悼赋第十五》,《楚辞集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233页。
    ③(元)祝尧《古赋辩体》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66册第756页、第747页。
    ④郭建勋《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⑤(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三,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9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8版,第208页下-209页上。
    ②(宋)朱熹《楚辞后语》卷二《服赋第十三》,《楚辞集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①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578页上-579页下。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册第985-1001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980页。
    ②转引自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93页。
    ④关于述行赋,可参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册第1705-170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一百上《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册第4213页。
    ③陈君《班固<幽通赋>探微》,《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册第1914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59页上-761页下。
    ①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2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65页。
    ③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38页。
    ④康达维《班昭<东征赋>考》,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95页。
    ①《旱云赋》的作者存在争议,马积高先生有关于作者之论,见《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第47页。但在没有定论之前,还是暂归贾谊名下。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08页上。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册第3054页。
    ③万光治《司马相如<大人赋>献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册第2640页。
    ②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98-99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71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606页上。
    ③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15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14页上。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六《前汉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8页。
    ②(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六《前汉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4页。
    ①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98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2页上、263页上。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1页上。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8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册第2485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页下。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50页上。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8页上-579页下。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52页上-853页上。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③参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3页。
    ①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页。
    ②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1页。
    ①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57页。
    ②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8页上下。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85页下-186页上。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5页-346页上。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8页上-579页下。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0页下-461页上。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97页下-598页上。
    ⑥(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87页上下。
    ⑦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8页上-579页下。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8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85页下-186页上。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5页-346页上。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87页上下。
    ①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页。
    ②参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道家思想与汉代文人的自我情怀”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61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页下。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50页上。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85页下-186页上。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5页-346页上。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9页。
    ⑥(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9页下。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卷十五《兵略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43页。
    ①《论语注疏》卷十八《微子第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529页上。
    ②《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719页下。
    ③(清)杜文澜辑,周绍良整理《古谣谚》卷三十四《刘向引谚·越人拥楫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8页。
    ④(清)杜文澜辑,周绍良整理《古谣谚》卷三十四《刘向引谚·徐人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8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周南·螽斯》,(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279页上、中。
    ⑥《毛诗正义》卷一《召南·摽有梅》,(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1页。
    ⑦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扬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①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扬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0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复印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上册第1页、第3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附录二《人间词话》删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③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册第204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册第3214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册第104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1页。
    ①郭建勋《楚歌·楚声·楚辞》,《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3期。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6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6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②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8页。
    ③(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④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第105页。
    ①郭建勋《论楚辞孕育七言诗的独特条件及衍生过程》,《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①(宋)朱熹《楚辞辩证》上,见《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18页上下。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44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408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61页下。
    ④梁启勋《中国韵文概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20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59页上。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852页上。
    ②孙晶《汉代骚体赋文体功能的发展演变》,《中国楚辞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①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②郭建勋《论楚辞句式对文体赋的侵淫》,《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
    ③郭建勋《略论“楚辞体”作品在汉代的流变》,《中国韵文学刊》1990年第1期。
    ①(日)铃木虎雄著,殷石月瞿译《赋史大要》,正中书局1947年版,第11页。
    ②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
    ③郭建勋《楚辞的文体学意义——兼论楚辞与几种主要的中国古代韵文》,《中国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第4期。
    ①蒋文燕文,褚斌杰荐,《类别流变:汉赋研究的另一种思路》,《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②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10页。
    ②(元)陈绎曾《诗谱》,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5页。
    ③(明)胡应麟《诗薮·外篇》卷二《六朝》,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43页。
    ④(清)费锡璜《汉诗总说》,见(清)丁福保辑《清诗话》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74页。
    ⑤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第99页。
    ①(宋)朱熹《楚辞后语》卷一,见《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②(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③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第15页。
    ④(明)胡应麟《诗薮·外篇》卷二《六朝》,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
    ⑤(宋)朱熹《楚辞后语》卷二,《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⑥(宋)朱熹《楚辞后语》卷三,《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⑦(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7、63、61页。
    ⑧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第19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99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9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171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版,第96页。
    ①(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三《哀吊第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241页。
    ②(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才略第四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698页。
    ③(清)王之绩《铁立文起》前编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714册,第335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43页下。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331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册第1756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515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册第2609页。
    ①孙晶《尚奇:汉赋创作的潜在动力》,《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244页。
    ③(唐)虞世南辑《北堂书钞》卷一百,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海孔氏三十三万卷堂刻本,第3a页。
    ①梁启勋《中国韵文概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6页。
    ②郭建勋《略论“楚辞体”作品在汉代的流变》,《中国韵文学刊》1990年第1期。
    ①毛庆先生著有《屈骚艺术新研》,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见戴志钧《论骚二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③潘啸龙《论屈辞之狂放和奇艳》,《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④梅琼林《论楚辞学的艺术审美研究》,《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⑤简宗梧《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页。
    ⑥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①阮忠《20世纪汉赋研究争鸣概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人文论丛》2004年卷。
    ②参于民、孙通海《先秦两汉美学名言名篇选读》,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69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③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页。
    ①钱钟书《钱钟书作品集·诗可以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2-543页。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一《原道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卷十四《诠言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96页。
    ③何宁《淮南子集释》卷十四《诠言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0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007页。
    ②《论语注疏》卷八《泰伯第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487页中。
    ③《论语注疏》卷三《八佾第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468页上。
    ④《礼记正义》卷五十一《中庸第三十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625页中。
    ⑤(汉)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卷十七《天地之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5页。
    ⑥(汉)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卷十六《循天之道》,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570、577页。
    ⑦《礼记正义》卷三十八《乐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535页下。
    ①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上册第29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册第1325页。
    ③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二《俶真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8页。
    ①刘欢《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①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徐国荣《关于“以悲为美”问题的误解及其澄清——兼与张锡坤等先生商榷》,《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②关于汉代以悲为美的大环境,亦可参徐国荣先生文。
    ③梁惠敏《楚音以悲为美论略》,《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清)王先慎集注《韩非子集解》卷二《十过第十》,《国学基本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42-43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53页下-354页上。
    ③钱钟书《管锥编》全汉文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8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页下。
    ①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康金声《论汉赋的盛衰演变》,《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③叶志衡《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简论两汉文风的消长轨迹》,《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④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⑤张春丽《简论汉赋在汉末的发展特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赵逵夫《屈骚探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②杨仲义《中国古代诗体简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1页。
    ③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④王凤霞《汉代骚体赋运动的文化轨迹》,《天府新论》2003年第1期。
    ⑤梁葆莉《骚体赋的产生及在汉代发展轨迹的文化解析》,《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支菊生《浅论楚辞在古代诗体演变中的地位》,《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册第2491百.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册第1747页。
    ⑤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文献》1998年第1期。
    ⑥金荣权《百年宋玉研究综论》,《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5页上。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版,第73页上。
    ①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姜亮夫全集》(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0-451页。
    ②王夫之《楚辞通释》卷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9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5页。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辑,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三万卷堂刻本。
    《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凌曙注,中华书局1975年版。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中华书局1983年版。
    《楚辞集注》,(宋)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
    《楚辞学通典》,崔富章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楚辞直解》,陈子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楚辞源流选集》,周殿富选注李书源点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楚辞文化研究》,熊良智,巴蜀书社2002年版。
    《楚辞新论》,张正体,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辞赋文学论集》,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楚辞评论资料选》,杨金鼎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赋史大要》, (日)铃木虎雄著殷石臞译,正中书局1947年版。
    《赋史》,马积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古诗归》,(明)钟惺谭元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古诗源》,(清)沈德潜,中华书局1963年版。
    《古谣谚》,(清)杜文澜辑周绍良整理,中华书局1958年版。
    《管锥编》,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汉书》,(汉)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中华书局1965年版。
    《淮南子集释》,(汉)刘安撰,何宁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韩非子集解》,(战国)韩非撰(清)王先慎集注,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郭建勋,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汉语诗体学》,杨仲义梁葆莉,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汉赋通义》,姜书阁,齐鲁书社1989年版。
    《汉赋通论》,万光治,巴蜀书社1989年版。
    《汉赋研究》,陶秋英,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赋史略新证》,朱晓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赋之史的研究》,陶秋英,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代诗歌史论》,赵敏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张新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简宗梧,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
    《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杨树增,陈桐生,王传飞,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汉武帝与西汉文学》,龙文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静庵文集·屈子文学之精神》,王国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姜亮夫全集》,姜亮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马积高,中华书局2001年版。
    《鲁迅全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两汉魏晋之道思想家》,陶建国,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
    《论骚二集》,戴志钧,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沈约研究》,林家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版。
    《曲江集》,(唐)张九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全唐文新编》,周绍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清诗话》,丁福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訄书详注》,章炳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秦汉史》, 钱穆,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6页。
    《钱钟书作品集》,钱钟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秦汉思想史》,周桂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王德华,中华书局2004年版。
    《屈骚探幽》,赵逵夫,巴蜀书社2004年版。
    《屈骚艺术新研》,毛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人间词话》,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中华书局1982年版。
    《拾遗记》,(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书》,(南朝梁)沈约,中华书局1974年版。
    《诗品注》,(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诗品集解》,(唐)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说苑疏证》,赵善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
    《诗法概述》,张思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士与西汉思想》,曾祥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文赋集释》,(晋)陆机著 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著 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版。
    《文镜秘府论》,(日)遍照金刚,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王元化集》,王元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版。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童庆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文学风格例话》,周振甫,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版。
    《西京杂记》,(晋)葛洪,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曹道衡,刘跃进,中华书局2005年版。
    《先唐辞赋研究》,郭建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聂石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费振刚,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张松辉,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先秦八代诗赋鉴赏》,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先秦两汉美学名言名篇选读》,于民孙通海,中华书局1987年版。
    《先秦美学思潮》,霍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玉台新咏笺注》,(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艺概》,(清)刘熙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战国策》,(汉)刘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周书》,(唐)令孤德棻,中华书局1971年版。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梁启超,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版。
    《中国韵文概论》,梁启勋,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上海书店1984年复印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古代诗体简论》,杨仲义,中华书局1997年版。
    《中国古代诗体通论》,秦惠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辞赋发展史》,郭维森许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文学的美感》,柯庆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王洲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周汉诗歌综论》,赵敏俐,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钱志熙,《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姚爱斌,《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楚辞的起源》,游国恩,《国学月报汇刊》第一集,北京述学社,1928年。
    《论屈原在完成歌诗向诵诗的转变方面所作的贡献》,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限度—兼论唐前骚体兼融多变的句式特征》,王德华,《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骚体赋、散体赋分类概念评析》,吴仪凤, 《东华人文学报》,2003年第5期。
    《<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跃进, 《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唐代骚体诗歌研究》,郭朝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楚辞的文体界定与文体渗透》,李中华 龚贤,光明日报,2004年7月28日。
    《<全汉赋>辑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吴广平,(《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2期。
    《汉代儒道互补及其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吴贤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论汉初藩国文士的文学觉醒》,李乃龙、张春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和传播》,于浴贤,《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士不遇”的屈骚解读及其在汉代的现实意义》,于浴贤,《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郭建勋, 《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班固<幽通赋>探微》,陈君,《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班昭<东征赋>考》,康达维,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司马相如<大人赋>献疑》,万光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楚歌·楚声·楚辞》,郭建勋, 《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3期。
    《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赵敏俐, 《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论楚辞孕育七言诗的独特条件及衍生过程》,郭建勋,《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汉代骚体赋文体功能的发展演变》,孙晶, 《中国楚辞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楚辞句式对文体赋的侵淫》,郭建勋,《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
    《略论“楚辞体”作品在汉代的流变》,郭建勋, 《中国韵文学刊》,1990年 第1期。
    《楚辞的文体学意义——兼论楚辞与几种主要的中国古代韵文》,郭建勋,《中国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第4期。
    《类别流变:汉赋研究的另一种思路》,蒋文燕文褚斌杰荐,《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尚奇:汉赋创作的潜在动力》,孙晶,《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屈辞之狂放和奇艳》,潘啸龙,《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论楚辞学的艺术审美研究》,梅琼林, 《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20世纪汉赋研究争鸣概述》,阮忠, 《人文论坛》,2004年卷。
    《关于“以悲为美”问题的误解及其澄清——兼与张锡坤等先生商榷》,徐国荣,《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楚音以悲为美论略》,梁惠敏, 《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汉赋的盛衰演变》,康金声,《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简论两汉文风的消长轨迹》,叶志衡,《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简论汉赋在汉末的发展特征》,张春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汉代骚体赋运动的文化轨迹》,王凤霞, 《天府新论》,2003年第1期。
    《骚体赋的产生及在汉代发展轨迹的文化解析》,梁葆莉, 《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浅论楚辞在古代诗体演变中的地位》,支菊生, 《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陈桐生,《文献》,1998年第1期。
    《百年宋玉研究综论》,金荣权,《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论建安骚体文学情感指向的主要层面》,郭建勋,《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论建安骚体文学转向个性化、抒情化的内因外缘》,郭建勋,《求索》,1996年第2期。
    《论建安骚体文学的转捩》,郭建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晋代骚体文学的三大主题》,郭建勋,《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晋代骚体文学的艺术风格与主要体式》,郭建勋, 《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2期。
    《论晋代骚体文学情感的世俗化》,郭建勋,《人文杂志》,1997年第5期。
    《论南朝骚体文学艺术上的新变》,郭建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的新变》,任丽华,《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汉代歌诗研究》,刘旭青,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刘欢,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