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学民主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时至今日,教学中非民主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学民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鉴女性主义的解放分析模式来审视教学中的民主问题,在分析女性主义对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民主诉求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女性主义与教学民主的契合点,以此来构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解放式教学民主,并观照当下教学民主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提出解放式教学民主的实现路径和策略。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缘起,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确立了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提出本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民主解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民主是指教师在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为目标,采取民主的方式,在与学生积极互动过程中促成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的一种教学原则。它具有主体性、参与性、平等性和差异性四个特征,并对教学民主在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国内外教学民主思想的历史考察。分别对国外和国内的教学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在当代批判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国外对教学民主问题的研究不再停留在改革外在的制度和形式层面,而是深入各种不平等的现象背后,试图揭露它、改变它。这一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必须要用批判的方式、解放的分析模式来重新思考教学民主及其实现。国内的教学民主思想起步较晚,目前仍在发展当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已经关注的问题有教育的平等、教育的普及、师生关系的民主、教学方法的民主、个性化教育等。现象揭示多,而对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不够,仍不能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非民主问题。因此,结合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来思考教学民主的问题,将成为教学民主理论新的生长点。
     第四部分为了解教学民主的真实状况,本研究分别对150位教师和250名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内容各有偏向,问卷各包括30个问题,从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设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学生希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对待,期待教学民主,而现实的教学中仍然有不民主或非民主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制约了教学的正向功能。从认识方面看,教学民主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民主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把教学民主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或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民主对于教学中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以及在实现学生平等、自主发展方面的价值,更没有看到教学民主对于培养民主社会的民主公民方面的价值。从教学民主的实践看,教师课堂教学权力的行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建立、教学活动的方式等都取决于教师,因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民主很容易被异化为一种给予式的民主,其实质是不民主。教学中非民主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文化层面,文化中的等级制价值思维方式及统治逻辑的影响;制度层面,受制度的形成、制度的表述、制度的执行当中存在的不民主的制约;观念层面,受观念上的认识如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取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的误解等的影响;素质层面,受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的限制。
     第五部分分析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三次浪潮、主要流派及特点。女性主义发展至今,流派众多,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即关注两性的差异和平等、追求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公平发展。女性主义与教学民主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希望能够改变弱势群体的处境,使其获得公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解放式教学民主,将其界定为:为了实现师生人性的自由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放自身和学生的意识和行为,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尊重每个共同体成员的个体经验,展开平等对话,以此来达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的一种教学原则。作为一种教学原则的教学民主在理念及教学方式上规范着教学,其核心在于以人性的自由、公平的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以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解放、尊重和对话为实现方式。体现在:教学目的上,以师生意识的觉醒、人性的自由发展为追求,尤其强调教师的文化觉醒。教学内容上,就知识本身而言,课堂中再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知识,有的只是个体的不同体验。不论来自何种种族、性别、阶层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而珍贵的体验,教学要以此为基础展开平等主体之间不同经验的分享,让每个学生的声音都得到同等的关注和重视,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在认识上得到提升。教学方式上,通过解放师生,展开对话和协商。
     第六部分解放式教学民主实现的路径。认为解放式教学民主要通过转变师生的教育观念、变革师生的教学实践、弘扬师生的人性来实现。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入手,促成师生主体观、平等观、自由观、道德观和权力观等观念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变革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实践。最终要通过人性的弘扬,实现教学目的的升华。弘扬师生人性,即追求人性之真:从驯化到解放、人性之善:从片面到和谐、人性之美:从约束到自由。认为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观念转变是前提,教学实践变革是保证,师生人性的弘扬是目的。
     第七部分提出了解放式教学民主实现的策略。认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关心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强调通过解放学生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教学中的不民主现象。从实践的角度考虑解放式教学民主的实现,应该重新定位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基于学生的解放确定教学目标、基于知识的批判解读教学内容、基于民主的原则选择教学方式、基于共同体的构建开展课堂管理、基于关系思维进行教学评价。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研究分析模式新,即用女性主义的解放分析模式来进行研究。以往在谈教学民主时多数从教师的角度来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权力没得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多数研究借鉴的是性别分析模式或平等分析模式,对解放分析模式的借鉴几乎属于空白。二是研究内容新。以女性主义与教学民主二者的共契来提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并非牵强附会,而是经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点:都具有强烈的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怀,都强调通过解放来实现发展,都包含意识的解放、实践的解放、人性的解放三个层面。三是主要观点新。在解放的女性主义分析模式下,教学民主不再是因为教师采取所谓的民主方法对待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通过解放学生,让学生自觉自为地意识到解放自我的需要,并积极主动地争取解放,实现教学民主从“给予”到“解放”的转变,从而促成学生平等、自由的发展。
Teaching Democracy is not a new topic. However, up till now, non-democratic teaching is still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which has already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for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Therefore, deep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ssue of teaching democracy is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students and school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liberal feminism, looks into to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democracy.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feminism on teaching and teaching democracy, and focusing on the interplay of feminism and democratic teaching, we established a framework of teaching democracy from the feminist viewpoint.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status quo and origins of teaching democracy, we proposed ways and strategies of realize teaching democrac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Part One:Introduction. Part one explicates the rationale of the present study. It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studies, states the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also explains the major thoughts,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our study.
     Part Two:we firstly give a summary on the teaching democracy in general. It is considered that generally, teaching democracy refers to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in which teachers acknowledge the subjective status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and see that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s in learning behaviors, and therefore, teachers would be concerned about arousing students' initiatives and maximize learning outcomes in democratic interaction. This process bears4features, which are subjectivity, participation, equality and variability. We elaborated the manifestation of teaching democracy i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Part Three:A historical review on the teaching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rt, We then give a historical review on the teaching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critical pedagogy, researchers abroad do not just only focus on external systems, but rather, they go deeper into the inequality and endeavor to reveal the fact and make changes. This inspires us that we should adopt a critical and emancipatory viewpoint to rethink about teaching democracy and how to realize that. In China, thoughts of teaching democracy are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now it is developing but no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has been established. Some issues has been explored, such as the equality in education, the spread of education, democratic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democracy in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Nonetheless, it lacks deep-seated reasons on these phenomena, which prevents us from solving non-democratic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s. Based on the emphasis on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 present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issues of teaching democracy will be a new growing point for teaching theories.
     Part Four: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eaching democracy, the present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with150teachers and250students. Questionnair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biased towards different aspects. In total, there are30questions in the questionnaire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study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teach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hope to get respectful and equal treatment, and expect for teaching democrac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non-democratic phenomena which limit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ing positive function. That aside, there is still misunderstanding in teaching democracy by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who considers teaching democracy as merely a type of non-essential teaching approach. They have not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democracy for helping vulnerable group in learning and for promoting equal and self-development, nor have they seen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democracy in cultivating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eachers have been the major determinant in deciding teachers' power,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ctivities,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and also teach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eaching democracy is easily dissimilated into teacher-bestowed "democracy", which is virtually not really democracy. Non-democratic teaching has its root in culture, social system, ideation and dia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values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dominant ideology have a role to play.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al system, there has been non-democracy in the formation,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system. Ideas on society-departmentalism, knowledge-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teaching processes also play a part. Finally,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teacher's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Part Five:analyzed connotations of feminism, the three main waves, and major schools of feminism. There are various schools of feminism, but all of them have a common pursuit, that is, to focus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equality, and to achieve equity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 Feminism has a similar purpose to teaching democracy, that is, to help vulnerable groups get out of disadvantageous situations and to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For this reason, we proposed a key conception for the present study:Emancipatory Teaching Democracy, which is defined as "a teaching principle by which teachers liberate themselves and students in both ideology and behavior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student-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in which individual experiences of each member would be respected and equal dialogues could be conducted, and therefor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their competence could be promoted." Specifically, this could b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cerning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there are no longer absolutely right or wrong answers, but only different individual experiences. Regardless of race,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individuals all have unique and special experiences. By sharing their experiences, every student will be equally valued. They are emotionally acknowledged, cognitively promoted.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free to have dialogues and negotiations.
     Part Six:Ways to achieve emancipatory teaching democrac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mancipatroy teaching democracy, we should transfer the liberation of thoughts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advocate the freedom of human nature. Firstly, starting from the liberation of thought, traditional views on subjectivity, equality, liberty, morality and authority should be changed. Then, behavior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aching practices should be freed. Finally, teaching purposes should be elevated by freeing the human nature. The truth of human nature should be pursued:from acclimatization to freedom (kindness of human); from one-sidedness to harmony (beauty of human); from restraint to freedom. The three processes go forward one by one. Freedom of thought is the prerequisite, freedom in teaching practices is the guarantee, and freedom of human nature is the ultimate goal.
     Part Seven:proposes the strategies to realize emancipatory teaching democracy. In this part, we consider that a feminist view of teaching democracy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emancipating students, their subjective status will be promoted and thus get rid of non-democracy in teaching.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we should rethink about several aspects in teaching practices, and provid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Those strategies are:(a) to set teaching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emancipation of students;(b) to interpret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riticism of existing knowledge;(c) to choose teaching approaches based on democracy;(d) to manage classes based on an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teacher community; and (e) to make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an relational thinking.
     The present study has brought forward several innovations. First, studying teaching democracy in the framework of feminism i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the past literature, most studies have discussed about teaching democracy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while few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subjective status and rights of students. In addition, most of the studies have used gender analysis model or equal analysis model, but there are barely any studies which have employed the liberation analysis model. Second,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novel. Based on amounting evidence in the past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it is well-justified that feminism aligns well with the key poi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y have a lot in common. Both of them focus on the vulnerable group. Both of them stress on development with the help of freedom which contains the freedom of ideas, behaviors, and human nature. Thirdly, we have proposed fresh viewpoi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the framework of feminist liberation, teaching democracy is no longer a practice that teacher adopt so-called "democracy" in treating students. But rather, it should refer to the fact that teacher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to free themselves and to actively strive for freedom, and thus, the situation will be changed from "giving" to "freeing" and finally promote equality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引文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①[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②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①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5页。
    ②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③参见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①Linda Alcoff & Elizabeth Potter,Feminist Epistemologies,Routledge,1993:13.
    ①[美]克莉丝·威登著:《女性主义实践与后现代结构理论》,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3页。
    ①赵振洲:《女性主义方法论及对教育研究的应用》,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1期。
    ②吴小英:《方法论的女性主义》,载《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3日。
    ③黄晓玲:《倾听、参与与发展——试论女性主义研究分析模式对弱势群体关照的意义》,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④杨昌勇、胡振京:《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①李定仁、张广君:《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年第3期。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①转引自韩水法:《民主的概念》,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范进学:《民主的概念分析》,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51页。
    ①[美]蒂利(Tilly, C.)著,魏洪钟译:《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美]蒂利(Tilly, C.)著,魏洪钟译:《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③[美]蒂利(Tilly, C.)著,魏洪钟译:《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④[美]蒂利(Tilly, C.)著,魏洪钟译:《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0页。
    ②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②陈建华著:《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④[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5-106页。
    ②[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6页。
    ①余文森:《关于教学民主的思考》,载《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9期。
    ②李宇晓:《教学民主的哲学分析》,天津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③陆彩霞:《论教学民主及其实现条件》,徽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④李玉环:《课堂教学民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⑤邵晓枫:《解读教学民主》,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Z1期。
    ⑥李年终:《关于课堂教学民主性的思考》,载《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①王萍:《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民主》,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②焦兵新:《论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呼唤教学民主》,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③张国民、周春爱:《浅析民主教学》,载《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1期。
    ①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天津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②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著:《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美]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108页。
    ①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①参见[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4页。
    ②吴式颖等编:《外国教育史简编》(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3页。
    ③转引自杰普莉茨卡娅著:《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95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页。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285页。
    ②[美]罗伯特·B·塔利斯著,彭国华译:《杜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2页。
    ③参见[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页。
    ④参见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333页。
    ⑤[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297页。
    ①[美]布卢姆著,王钢译:《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1页。
    ②Freire,P.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1:45.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泰伯》。
    ④《墨子·尚同》。
    ⑤《墨子·尚贤上》。
    ①《论衡·刺孟》。
    ②《论衡·问孔》。
    ①《杂说四首》。
    ②韩愈:《师说》。
    ①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教育文选》,第22页。
    ②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蔡元培教育文选》,第49页。
    ①胡适:《实验主义》,载《新青年》6卷4号。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5-327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5-326页。
    ①李浩吾编:《新教育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②原载《教育半月刊》复刊第7期,1948年10月。
    ③靳玉乐、李森主编:《学术与人生——张敷荣教育学术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6页。
    ①参见湛卫清:《人权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②[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21页。
    ①[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页。
    ①参见施光明、孙义农:《尊重学生教育民主——中小学教育中非民主化倾向的调查思考》,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①参见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①顾准著:《顾准文集》,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②韩贺南、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③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7页。
    ①胡白云:《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及其启示——兼谈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载《教育探索》2011年第12期。
    ①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②编者:《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8期。
    ①何志范:《美国华盛顿州优秀教师守则》,载《四川教育》1986年第2期。
    ①李森、陈晓端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②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①[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②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182-183页。
    ①参见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李银河著:《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参见尹旦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流派》,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李银河著:《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①李银河著:《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胡琰、陈建华:《“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西方女性主义分析模式下的教学民主观》,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
    ②转引自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参见李银河著:《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30页。
    ②苗学杰:《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与走向》,载《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③黄晓玲:《倾听、参与与发展——试论女性主义研究分析模式对弱势群体关照的意义》,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①黄晓玲:《倾听、参与与发展——试论女性主义研究分析模式对弱势群体关照的意义》,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②参见徐辉、章光洁:《试析女性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模式》,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①参见张琨著:《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11页。
    ②张琨著:《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参见张琨著:《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4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00页。
    ②参见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①参见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②参见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6页。
    ① Freire, P.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London:Macmillan,1985:111.
    ②[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110页。
    ③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载《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2期。
    ①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载《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2期。
    ②[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社2003年版,第143-146页。
    ③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载《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2期。
    ④刘小龙、冯雪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载《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①伏荣超:《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载《教育探索》2010年第7期。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②[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1页。
    ①胡白云、李森:《成为理解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诉求》,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①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①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②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①编者:《动机寓言:你在为谁而“玩”》,载《文学少年(小学)》2007年第10期。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②冯建军:《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观——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教育公正思想的比较》,载《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③[加]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5页。
    ①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122页。
    ②[美]理安·艾斯勒著,程志民译:《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284页。
    ③张品兴、乔继堂主编:《人生哲学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页。
    ④马凤歧著:《自由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参见马凤歧著:《自由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7页。
    ①参见马凤歧著:《自由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121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学基本术语》,参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华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②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①转引自尹弘飚、靳玉乐、李子建:《信任与赋权文化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参见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4页。
    ②美国杰出的女性主义理论家理安·艾斯勒根据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对克里特岛文明的发现提出,曾经存在一种伙伴关系模式的“圣杯文化”。这种模式是一种消除冲突、对抗和权力等男性统治话语,推进爱、温情、友谊等新的文化话语的模式,它完全不同于男性统治模式,是男女两性所能达到的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和谐的良好模式。其中,对话、互补和共识取代了矛盾、冲突和对抗。理安·艾斯勒从消逝了的遥远的人类文化的原初形态,预示出了一个潜在的和有可能成为事实的美好未来。这样新的辩证的男女平等观不再局限于从女性自身权益出发进行男女平等的社会政治实践,而是能够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来考虑自身的目标。应该说,这是女性对人类责任的担当,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成熟。参见马春花:《建立新的辨证女性文学观——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突围》,选自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2005年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
    ①参见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 Freire, P. The Politics ofEducation. London:Macmillan,1985:111.
    ②参见张姝、钱旭升:《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实现》,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Z2期。
    ③[美]吉内瓦·盖伊著,解志强译:《文化回应教学法:理论、研究与实施》,台北文景书局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94页。
    ①胡琰、陈建华:《“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西方女性主义分析模式下的教学民主观》,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
    ①[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②转引自黄向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导论》,华东师范大学1997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美]约翰·杜威著:《杜威五大讲演》,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5-56页。
    ①陈建华著:《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①参见史静寰主编:《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137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②参见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274页。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②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①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①参见[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学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9页。
    ②[日]佐腾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①参见[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学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②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③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①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9-227页。
    [1]胡适著:《实验主义》,《新青年》6卷4号,1918年出版。
    [2]董渭川著:《中国教育民主化之路》,中华书局1949年版。
    [3][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活》,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蔡元培著:《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8][美]E·M·伯恩斯著,曾炳钧译:《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美]布卢姆著,王钢译:《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
    [12]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3]吴杰编著:《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4]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5]唐文中主编:《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6][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17]张品兴、乔继堂主编:《人生哲学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8]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王耀宗、潘玉琼著:《民主教育与时代反思》,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93年版。
    [20][美]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1]田正平主编:《中教育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美]克莉丝·威登著:《女性主义实践与后现代结构理论》,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23]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
    [26]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李银河著:《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
    [32]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33]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4]《论语.述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李森著:《教学动力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0]顾燕翎、郑至慧主编:《女性主义经典》,台北市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41][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2][美]约翰·杜威著:《杜威五大讲演》,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4][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5][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学基本术语》,参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华厦出版社1999年版。
    [46]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著:《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蔡宝来著:《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反思和构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郑金洲著:《教育研究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张清滨著:《学校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55]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6][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拄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美]罗伯特·B·塔利斯著,彭国华译:《杜威》,中华书局2002年版。
    [58]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59]徐西森著:《两性关系与教育》,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60]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杜祖贻著:《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2][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社2003年版。
    [63][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4]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张勇、蔡乐苏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史静寰主编:《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靳玉乐、李森主编:《学术与人生——张敷荣教育学术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1]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约瑟夫·费瑟斯通等著,王晓宇、周常明译:《见证民主教育的希望与失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罗恩·克拉克著,王颖译《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74]李银河著:《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韩贺南、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7][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8][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9]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0]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2]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3]魏书生著:《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王啸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5]马凤歧著:《自由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贾馥茗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87]顾准著:《顾准文集》,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88][美]吉内瓦·盖伊著,解志强译:《文化回应教学法:理论、研究与实施》,台北文景书局有限公司2006年版。
    [89]张云著:《经验·民主·教育:杜威教育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90]肖巍著:《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孙中欣、张莉莉主编:《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李浩吾编:《新教育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3]陈晓端等著:《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杨小微、张天宝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5]张琨著:《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6][美]珍妮·米勒著,王红宇、吴梅译:《打破沉默之声——女性、自传与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徐继存、赵昌木著:《现代教学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孙云晓著:《教育是人的解放: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9]陈建华著:《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0][美]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性别的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体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1][美]理安·艾斯勒著,程志民译:《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2][美]蒂利著,魏洪钟译:《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3]《论衡·刺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4][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5][美]威廉·威伦等著,李森等译:《有效教学决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6]李森、陈晓端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杨自伍编译:《教育: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8]韩愈:《杂说四首》中华书局出版2010年版。
    [109]杜二敏著:《女性主义观照下和谐共生教育世界的建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印]克里希那穆提著,张春城、唐超权译:《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1]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专题报告:《美国中小学女生教育的缺欠》,载《美国威尔斯利学院妇女研究中心》1992届。
    [2]金晶、傅桂范:《教学民主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载《黑龙江教育》1994年第4期。
    [3]夏国美:《论女性主义和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4期。
    [4]王清明:《论教育民主》,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李定仁、张广君:《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年第3期。
    [6]胡礼仁:《“民主教学法”简论》,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5期。
    [7]贾笑纯:《教育民主与教育科学》,载《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第11期。
    [8]周培红:《尊重——教育活动的前提》,载《云南教育》1998年第11期。
    [9]郑新蓉:《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概述》,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10]范进学:《民主的概念分析》,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凌秀云:《实施教学民主强化主体意识》,载《湖南教育》1999年第1期。
    [12]荣维毅:《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浅议》,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3]张熙:《课堂教学民主三题》,载《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4期。
    [14]李建忠:《倡导教学民主不搞一言堂》,载《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11期。
    [15]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载《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6]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7]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8]庞大镶:《关于课堂教学民主的思考》,载《宁夏教育》2000年第11期。
    [19]编者:《我国缺乏教育民主的概念》,载《山东教育》2000年第13期。
    [20]谭再琼:《论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方式》,载《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21]谭再琼、唐祺:《对话与思考: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本土化探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2]赵稀方:《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载《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
    [23]丛红延:《我对教育民主的理解与实践》,载《辽宁教育》2001年第5期。
    [24]杨昌勇、胡振京:《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25]葛乃和:《关于课堂教学民主化的理性认识》,载《教书育人》2001年第23期。
    [26]王萍:《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民主》,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27]李年终:《关于课堂教学民主性的思考》,载《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8]董春:《西方女性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载《教书育人》2002年第22期。
    [29]张国民、周春爱:《浅析民主教学》,载《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1期。
    [30]黄忠敬:《女性主义与课程中的性别问题》,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3期。
    [31]刘凤英:《推进教育民主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载《辽宁教育》2003年第4期。
    [32]陈志章:《从全纳教育看我国全民教育的差距》,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3]黄清:《西方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载《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
    [34]王雪峰、高畅:《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载《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35]宗树兴:《和谐教育内涵的发展及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年第6期。
    [36]黄志成:《试论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载《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37]胡振京、杨昌勇:《女性主义课程观评析》,载《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38]施光明、孙义农:《尊重学生教育民主——中小学教育中非民主化倾向的调查思考》,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39]胡修金:《实行教学民主转换教师角色》,载《人民教育》2003年第19期。
    [40]韩登亮:《教育民主化的内源解析》,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3期。
    [41]李晓东:《略论教育民主》,载《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2]刘静:《论西方女性主义的教师专业化批判与重建》,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43]王宏维:《论西方女性主义教学论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4]王鲁蛟:《浅析课堂教学民主的失落与重建》,载《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45]尹旦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发展》,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6]徐颖、李川:《从全纳教育视角全面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载《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7]魏开琼:《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8]颜小冬、石潇纯:《论西方女性主义与人权思想》,载《湖湘论坛》2004年第3期。
    [49]张伟航:《西方教育界的女性主义教学(英文)》,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0]陈新景、冯超、曹朝阳:《课堂民主化对小学生创造性影响初探》,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4期。
    [51]黄晓玲:《倾听、参与与发展——试论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对弱势群体关照的意义》,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52]火青、刘朝中:《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民主教学》,载《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53]尹旦萍:《西方思想的传入与中国女性主义的崛起——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载《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4]高翔、蒋喜锋:《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女性教育历程》,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年第6期。
    [55]强海燕:《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6]徐辉、章光洁:《试析女性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模式》,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57]黄清、勒玉乐:《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58]姜勇、郑富兴:《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新视角——贝尔·霍克斯的关系教育学理论述评》,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59]曹剑波、陈英涛:《女性主义知识论》,载《哲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60]王生华:《简论实施教学民主的有效策略》,载《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13期。
    [61]胡振京:《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期。
    [62]敬少丽:《论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质疑以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63]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4]吴乔:《教学民土与学生参与》,载《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第2期。
    [65]王金国:《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化》,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6]吴小英:《女性主义的知识范式》,载《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7]子规:《中国女性主义的风雨历程》,载《文史杂志》2005年第3期。
    [68]胡莉芳:《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载《教育探索》2005年第4期。
    [69]朱咏北、龙献忠:《教育民主与学生个性培养——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个性培养的启示》,载《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4期。
    [70]何萍:《中国女性主义问题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1]金生鈜:《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民主》,载《教育学报》2005年第6期。
    [72]李丽华、钟婉娟:《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6期。
    [73]李镇西:《民主教育的内涵》,载《天津教育》2005年第6期。
    [74]唐克军:《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75]张琨:《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民主实践思想》,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76]王沧霖:《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措施》,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77]梁雅静:《化学课堂教学民主化探索与实践》,载《新课程(教师版)》2005年第12期。
    [78]许瑞芳:《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探略》,载《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3期。
    [79]史存贝:《关于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研究化和综合化》,载《文教资料》2005年第23期。
    [80]丁振国:《美国高校教学民主一瞥》,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期。
    [81]敬少丽、卢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82]王学敏:《浅谈教学民主在增强教学实效性方面的作用》,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3]赵振洲:《女性主义方法论及对教育研究的应用》,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1期。
    [84]羊巨波:《论教学民土化》,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85]郭丽英:《教育民主:一个具有多学科意义的概念》,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6]曾毅、杨昌勇:《女性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重构及启示》,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4期。
    [87]李维金、朱金芳:《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思想内涵探析》,载《工会论坛》2006年第4期。
    [88]刘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教育》,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89]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6期。
    [90]肖巍:《西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载《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91]臧春兰、杜丽:《关于女性主义教育本土化的思考》,载《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
    [92]钱洁:《解放教育:打开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新视界》,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93]彭卓:《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民主化反思》,载《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21期。
    [94]王雨:《谈教学民主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载《时代经贸》2006年第S3期。
    [95]贾玲莉:《民主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载《陕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5期。
    [96]刘帆:《女性主义与教育学》,载《文教资料》2006年第35期。
    [97]史静寰:《教育、赋权与发展: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教育研究回顾》,载《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98]王小飞、张崇脉:《教育民主的理想—批判教育的民主理念评析》,载《湖南师范人学教育科学报》2007年第1期。
    [99]王晓梅:《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00]甘永涛:《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女性主义教育的三重视野》,载《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101]潘颖:《中国女性主义问题的法律探索》,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2]吴晓宁、余晓莹:《全纳教育理念下对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思考》,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03]王会亭、刘晓林:《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学校教育摭谈》,载《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4]韩水法:《民主的概念》,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05]周小李、胡修银:《文化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载《教育评论》2007年第5期。
    [106]董晓璐:《中西方女性主义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高校性别教育的启示》,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107]张惠、廖其发:《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载《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108]陈雨亭、黄志成:《西方主要女性主义理论派别的教育思想概论》,载《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0期。
    [109]冯建军:《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观——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教育公正思想的比较》,载《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110]周静:《请蹲下来和学生看风景——关于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思考》,载《教学实践》2007年第11期。
    [111]邵晓枫:《解读教学民主》,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Z1期。
    [112]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探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113]苗学杰:《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与走向》,载《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1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载《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3期。
    [115]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116]高媛、关海霞等:《多元共生文化对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载《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117]毛锡龙、李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平等”略论》,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18]肖巍:《传统教育观的女性主义分析》,载《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19]陈叶红:《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载《文教资料》2008年第5期。
    [120]符伟民:《生物学科教育价值新探》,载《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121]张苗苗:《女性主义对基础教育实践的启示》,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122]高燕:《生本教育:实现教育民主的可行性路径选择》,载《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9期。
    [123]李清雁:《女性主义对师生关系的阐释》,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24]余文森:《关于教学民主的思考》,载《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9期。
    [125]何玉玲:《美国教育督导的特征及其变革趋势》,载《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126]胡术恒:《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启示》,载《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第10期。
    [127]庞威:《对话与体验:课堂中的批判与女性主义》,载《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128]于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民主》,载《科学大众》2008年第10期。
    [129]吴国平:《课改:追求教育民主与经典教学的统一》,载《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11期。
    [130]胡琰:《“不同的声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载《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17期。
    [131]胡小林:《蔡元培的教育民主实践》,载《上海教育》2008年第Z1期。
    [132]陈德英、刘政智:《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民主》,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 第7期。
    [133]杜二敏:《相互性关怀:共容、共生——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载《文教资料》2009年第1期。
    [134]尹弘飚、靳玉乐、李子建:《信任与赋权文化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35]邢贤明:《浅谈课堂教学民主化》,载《新教育》2009年第2期。
    [136]杨建忠:《论教育民主的有限性》,载《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
    [137]李玉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载《科教文汇(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8]赵荣辉:《论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的共生》,载《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3期。
    [139]吴晓兰、王敬杰、李晓群:《教育问题中的性别不平等探讨——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载《技术与市场》2009年第5期。
    [140]胡琰、陈建华:《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西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学民主观》,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
    [141]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载《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2期。
    [142]李彦琳:《全纳教育:基于公民权利的教育平等》,载《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143]焦兵新:《论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呼唤教学民主》,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5期。
    [144]伏荣超:《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载《教育探索》第2010年第7期。
    [145]张姝、钱旭升:《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实现》,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Z2期。
    [146]刘小龙、冯雪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载《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147]胡白云、李森:《成为理解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诉求》,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148]胡白云:《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及其启示——兼谈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载《教育探索》2011年第12期。
    [149]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150]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中山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151]湛卫清:《人权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152]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2000届硕士学位论文。
    [153]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154]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四川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55]欧阳美荣:《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湖南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56]唐黎:《论美国历史上的教育民主化》,四川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57]闫效鹏:《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河北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58]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福建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59]陈雪琴:《中学语文教学民主化探索》,南京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160]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河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161]汪亚利:《英国第六学级的课程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162]王中伟:《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民主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163]高洁:《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64]哈恩岩:《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东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65]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66]余晓玲:《美国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67]吕华芹:《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分析》,苏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68]刘姝:《一个女性问题的思考者》,山东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69]陆彩霞:《论教学民主及其实现条件》,安徽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70]曲秀玉:《试析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立法及其启示》,山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71]孙雨霞:《女性主义视角下教育与社会性别公平》,天津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72]张晓云:《中、美教育公平的比较分析》,吉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73]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天津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74]郭婧:《教育民主化进程中的瑞典高中教育改革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75]李淑艳:《女性的困境:在传统和女性主义期望之间彷徨》,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76]牛楠森:《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77]高苑:《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178]李宇晓:《教学民主的哲学分析》,天津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179]李玉环:《课堂教学民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1]Lindgren. Henry Clay. Education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Peter Woods.strategi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A], In Peter Woods(ed)Teacher Strategies[C].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1980.
    [3]Freire, P.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J].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1.
    [4]Gilligan, C. 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M].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5]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M], The Later Works, Vol.2, Th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3.
    [6]Robert R. Reilly and Emest L. Lewi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 for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M]. Macmillan Publishing,1983.
    [7]Freire, P.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M] London:Macmillan,1985.
    [8]Gurmann, A. Democratic Education[M]. Princeton, NJ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9]Linda Alcoff & Elizabeth Potter.Feminist Epistemologies[M], Routledge,1993.
    [10]Guskey & Huberma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5.
    [11]Poster, C. Canonicity and the Campus Bookstore:Teaching Victorian Women Writers.[J] Feminist Teacher,1997,11(1).
    [12]Barton, A.C. Feminist Science Education[J]. Athene Series,1998.
    [13]Cummings, A.L. A Femin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Women's Issues in Counsellor Educ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1998,32(1).
    [14]Broughton, T.L. and L. Potts. Dissonant Voices:The Teacher's "Personal" in Women's Studies[J]. Gender and Education,2001,13(4).
    [15]Bosse, M.J. and D.A.C. Hurd. Women Communicating Mathematics:The Historical Role of Women[J].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Education,2002,36(3).
    [16]Marchbank, J. and G. Letherby. Empowering and Enabling or Patronising and Pressurising? Opening Dialogues between Staff and Students[J]. Gender and Education,2003,15(1).
    [17]Daniel Cottom. Why Education is Useless[M].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3.
    [18]Spence, C.N. and M. Parikh,.A Women's College Perspective o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Men[J].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2004(107).
    [19]Gary D.Borieh.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5th ed.)[M]. Merill Prentiee Hall,2004.
    [20]Berila, B., et al. His Story/Her Story:A Dialogue About Including Men and Masculinities in the Women's Studies Curriculum[J]. Feminist Teacher:A Journal of the Practices, Theories, and Scholarship of Feminist Teaching,2005,16(1).
    [21]Burman, E., Childhood, Neo-Liberalism and the Feminization of Education[J]. Gender and Education,2005.17(4).
    [22]Holmgren, J.L., L. Basch, and M.P.C.A.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Encouragement Not Gender Key to Success in Science[A]. Carnegie Perspectives[C]. 2005: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3]Evans, S.Y. Major Service:Combining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Service-Learning in Women's Studies[J]. Feminist Teacher:A Journal of the Practices, Theories, and Scholarship of Feminist Teaching,2006,17(1).
    [24]Ryan, J.D. Writing the World:The Role of Advocacy in Implementing a Feminist Pedagogy[J]. Feminist Teacher:A Journal of the Practices, Theories, and Scholarship of Feminist Teaching,2006,17(1).
    [25]Stake, J.E., Pedagogy and Student Change in the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Classroom[J]. Gender & Education,2006,18(2).
    [26]White, A.M. Psychology Meets Women's Studies, Greets Black Studies, Treats Queer Studies:Teaching Diversity and Sexuality across Disciplines[J]. Feminist Teacher:A Journal of the Practices, Theories, and Scholarship of Feminist Teaching,2006.16(3).
    [27]Gender and Eaton, A. W. A Sensible Antiporn Feminism[J]. Ethics,2007,11(74).
    [28][9]Charle, T. Transcendence and feminism:Response to Anderson's 'Feminist Challenges to Conceptions of God'(Pamela Sue Anderson)[J]. Philosophia,2007,35.
    [29]Few, A. L. Integrating black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race feminism into family studies research [Z]. Journal of Family Issus,2007,28(4).
    [30]Kirsten, B.& Darlene, McNaughton. Feminism and the invisible fat man [J]. Body & Society,2007,13(1).
    [31]Rudman Laurie A.& Phelan Julie E. The interpersonal power of feminism:Is feminism good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Sex Roles,2007,57(11-12).
    [32]Marciniak K; Imre A; Ohealy A. Transnational Feminism in Film and Media [A]. Comparative Feminist Studies Series[C],2007.
    [33]Maria, B.& Ortbals, C. D. The Evolution of Spanish State Feminism:a Fragmented Landscape[A]. In Outshoorn, J & Kantola, J(eds) Changing State Feminism[C],2007.
    [34]Maria, Morales. Rational Freedom in John Stuart Mill's Feminism [A]. In Urbinati, N.& Zakaras, A.(eds)J.S.Mill's Political Thought.A Bicentennial Reassessment [C],2007.
    [35]Marion, Y. I. Recognition of Love's Labor Considering Axel Honneth's Feminism [A].In VanDen, Brink B.& Owen, D.(eds) Recognition and Power:Axel Honneth and the Rradition of Critical Social Theory [C],2007.
    [36]Artemisa, F. Feminism and Knowledge:Women's Experience to ciborg [J].Isegoria,2008, (38).
    [37]Carmen, G. M. What is/(When is it) feminism? [J].Isegoria,2008, (38).
    [38]Colin, Koopman. Public and Private in Feminism and Pragmatism [J].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ghy,2008,40(2).
    [39]Felicia, Gordon. Convergence and conflict:anthropology, psychiatry and feminism in the early writings of Madeleine Pelletier (1874-1939) [J]. History of Psychiatry,2008,19(2).
    [40]Grippo Karen P.& Hill Melanie S. Self-objectification, habitual body monitoring,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older European American women:Exploring age and feminism as moderators [J]. Body Image,2008,5(2).
    [41]Amy, Allen. Feminism and the Subject of Politics [A].In Bruin BD; Zurn CF(eds) New Wave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C],2008,1-18.
    [42]Elizabeth, B. Militarized Humanitarianism Meets Carceral Feminism:The Politics of Sex, Rights, and Freedom in Contemporary Antitrafficking Campaigns [J]. Signs,201036(1).
    [43]Maria, L. Toward a Decolonial Feminism [J]. Hypatia-A Journal of Feminist Philosophy, 2010,2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