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研究,当然包括艺术研究,就是在知识的谱系里不断地从广度、深度和精度上拓展新篇章。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历史很像瑞士奶酪,充满了孔隙。”本文试图以“无知者无畏”的胆量,以发生不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创作为重要案例,对我国公共艺术研究现状下进行一番填补空白式的、较深入的研究。“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浙江馆作为发生在当下的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实践案例,它具备了许多成功的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及其独特性,认真研究它,使之成为21世纪乃至将来公共艺术创作的一个可靠的个案,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经验,并以自己的多年公共艺术实践创作经验,为今后的有志于公共艺术创作者构建一套可资参考的方法论,是本文的初衷。
     本文的重点探讨内容是浙江馆的创作研究。从一定程度讲,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决定了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面貌。对揭开公共艺术创作的神秘面纱、感受公共艺术创作的心理、分析公共艺术生成的机制和文化表述方式等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度揭示“浙江馆”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这里将会结合公共艺术创作与地域文化、公共空间以及视觉特性的等几层关系,从构思阶段的“开放视野与动态思维”到“开合多变的过程流”、“抽象的提炼”、“解构与异变的表现”“公共又独特的元素”、“多元互动的特色”、“艺术化与科技的融合”等章节去细致探讨公共艺术创作的创作方法及过程,并通过“浙江馆”与创作者、“浙江馆”与公众这两个章节从另一角度去阐释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缘由与执行效果。当然,为了丰富论文的结构支撑,本文会同时枚举许多当代国内外公共艺术新作。结论部分将会站在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背景和新技术时代下探讨“浙江馆”创作的创新点、价值以及公共艺术的可能性。
     本文是将公共艺术的研究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创作过程的动态研究,把目光转向创作过程的发显显现;转向对主题、构思、创意及制作的演绎;转向对感性经验和地域文化深沉积淀的生成揭示;转向公共艺术结合公共空间创作的流动过程,也许,是开拓公共艺术“过程美学”的新领域的斗胆的尝试。这是浙江馆创作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另外,试图构架一个在现有概念和研究状况下的公共艺术创作方法新体系、尤其是倡导一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艺术的多元互动的实践追求,能希望成为怀有后来继续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赤子们诚之心的后来者“登楼撤梯”之梯、并能让他们在实践之中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是本篇论文的实践意义所在。
No doubt that, in a certain s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definitelyincluding the artistic research, is to extend new chapters out of the breadth,depth and accuracy in the lineage of knowledge. As E.H. Gombrich says:“History is much like Swiss cheese with manyholes.” Therefore, this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further study, with a courage of “whoever ignoranthas nothing to fear”, the creation of the Zhejiang Pavilion in the2010Shanghai World Expo witnessed recently, in our background of the public artstudy, to fill in some blankets.“A sand stands for a world, and a flowera paradise.” The Zhejiang Pavilion, as a successful case embodying the spiritof the public art practice in the moment, must be involved with many successfulmethods and laws of the public art creation, as well as its peculiarity anduniqueness. My basic and original goal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et it asa credible and reliable example of the creation of public art, seriouslystudied, of the21st century and even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historical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n China, and tocreate,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during many years of public art practice,a set of methodology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with the determinations andpursuits of the public art to refer to.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point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is the studyon the creation of Zhejiang Pavilion. The process and media of the publicartistic creation, speaking from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 the finalappearance of the works of public ar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nveilthe mystery of the creation of public art, feel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during the public artistic cre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generatingthe public art and the means of the cultural presentation and so forth.
     This thesis aims to reveal the methodolog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ZhejiangPavilion as a work of Public Art to the fullest measure. Hence, here itexplores elaborately and carefully the creative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the creation of public art, combined with the multi-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creation of public art, the local culture, public space and visual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layers of relationship, from the chapter onBroaden the Eyes and Dynamic Thinking in the conceptual stage to The VariableProcesses of Opening and Closing, to Abstract Refinement to Deconstruction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tation, to the Extraction of Common-uniqueElements, to the Grasp of Multiple interactive features, to the Explorationof the Artistic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also, from another angle throughthe two chapters on the Zhejiang Pavilion and its creators and the ZhejiangPavilion and the public, it interprets the cause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methods of the Public Art as well as its executive effects. Surely, in orderto enrich the structural support of the thesis, this article also enumeratesmany new contemporary works in the public art at home and abroad. Theconclusion centers on 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point and the value of thecreation of the Zhejiang Pavilion,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Public Art,se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ublic art and theera of new technologies.
     This thesis is a trigger to shift the study on the public art, from thestatic to the dynamic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to turn the eyes to the creativemajor proces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mes, the concepts, the creativeand the production; to the generative discovery of the accumulation of the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urvival; to the fluidprocess of the creation of public art combined with the public space, whichperhaps is a venturing attempt to open up new areas of Process Aestheticsof the public art. This i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creation of the Zhejiang Pavilion.
     In addition of this, it strives to structure a system of the methodologyof the public art cre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concept and researchcircumstances, and especially advocates a pursuit of the diversified andinteractive practice for Public Art suitable to the new media age, which isable to become a helper for the pure latter generations keeping on beingdevoted to the creation of Public Art “to reach the upper and remove the ladder”, and for them to get a farther view from a higher position in thepractice, wher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resides.
引文
1上海世博局,《世博知识150问》,2010年,第十八页。
    2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页
    3许江主编,《世博/思博/世博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一页3.5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页
    4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内容指南》,第十五页
    5许江主编,《世博/思博/世博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地302页
    6参阅许江主编,《世博/思博/世博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307页“曹增节访谈”
    7帝门艺术基金会,环境与艺术公共艺术系列讲座专刊[M],台北,2011:2
    8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13张浩达,著《我们的公共艺术在哪里-城市形象与公共艺术作品》,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20、29页
    14袁运甫主编,《中国当代装饰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15周之骐主编,:《美术百科大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年7月,第118页
    16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18李永清编,著《公共艺术》,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5页,第11页
    19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8,第175‐211页
    20贡布里西,《艺术与科学》,范景中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1“过程哲学”又被称作“机体哲学”。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尔弗莱德·怀特海。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预言中国将在未来50年内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过程研究中心。参阅王治河、霍桂桓、谢文郁主编,《中国过程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2自杨富斌的《〈过程与实在〉译者序言》,参见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5页。
    23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辉、李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23
    24“实际存在物”(Actual Entity)有时被译成“活动性存在”。参见田中裕,《怀特海有机哲学》,包国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11页。
    25腾小松,《雕塑草稿研究》绪论,2005年
    26参阅腾小松,,《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绪论,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28[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9页
    2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57-358页
    30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31《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许江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170页
    35《国际城市规划》2009Vol.24, No.3,第46页)
    38殷双喜,《自由与交流》,《当代艺术》,2002年第三期
    40转引自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231页
    41转引自(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7页
    42曾令香,《Billy Lee访谈录》,2010年7月,北京
    4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45曾令香,《杨奇瑞访谈录》,2013/03/07中午,中国美术学院杨奇瑞办公室
    46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47鲁枢元,《创作心理学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74—90页
    48引自鲁枢元,《创作心理学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30-131页
    49曾令香,《杨奇瑞采访录》,2010年9月20日,杭州杨奇瑞办公室
    50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25页
    51鲁枢元,《创作心理学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第67页
    52转引自《雕塑》2011增刊,第9页
    53注《文心雕龙》“神思”篇
    54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172页
    55《文心雕龙》“神思”篇
    56《文心雕龙》“神思”篇
    57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254页
    58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253页
    59参考鲁枢元《创作心理学》,黄河文艺出版社,66页、67页
    60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58页
    62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265页
    63许江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266页)
    64曾令香,《杨奇瑞采访录》,杨奇瑞办公室,2010年9月20日上午
    65曾令香,《杨奇瑞采访录》,杭州杨奇瑞办公室,2010年10月9日上午
    66“空筐结构”概念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67概念出自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68杨奇瑞曾在2003年做过3米高的钢质碗雕塑,名为“一抔土”,在中国美院校园内展出
    69曾令香,《杨奇瑞采访》,杨奇瑞办公室,2010年10月9日下午
    70许江在《宛若天城》影像光盘中的采访录音,浙江音像出版社,2010年
    71[法]马克·。第亚尼编著,腾守饶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72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
    73[法]马克·。第亚尼编著,腾守饶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57页
    74概念引自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75转引自概念引自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76杨奇瑞,《杨奇瑞作品集》,2011年
    77曾令香,《杨奇瑞访谈》,杨奇瑞办公室,2012年12月1日中午
    78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5页
    79注,曾令香,《李玉普访谈》,中国美院李玉普办公室,2013年2月20日下午
    81许江主编,《世博/思博/视博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246-247页
    82刘去病著,《谈纪念碑雕塑》,金陵书社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第15页
    83王克举著,《“继往开来蓬勃发展——新中国城市雕塑50年》”,载《中国城市雕塑5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页
    84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395页
    周秀琴、李近明编著,《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内容指南》
    帝门艺术基金会,环境与艺术公共艺术系列讲座专刊[M],台北,2011:2
    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
    张浩达著,《我们的公共艺术在哪里-城市形象与公共艺术作品》《我们的公共艺术在哪里——城
    市形象与公共艺术作品》,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周之骐主编,:《美术百科大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年7月
    李永清编著《公共艺术》,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8年
    许江主编,《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贡布里西,《艺术与科学》,范景中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版
    李永林,《从广州抗非典纪念雕塑方案看公共艺术》(2003年),
    邹跃进,《阳光下的步履-北京红领巾公园公共艺术案例》(2001年),
    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王府井商业街黄城根遗址公园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2002年)
    王治河、霍桂桓、谢文郁主编,《中国过程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英]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日]田中裕,《怀特海有机哲学》,包国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辉、李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
    腾小松,《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蒋济永,《过程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许江主编,《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研究图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殷双喜,《自由与交流》,《当代艺术》,2002年第三期
    《国际城市规划》,2009Vol.24, No.3
    [日本]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中信出版社,20?
    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鲁枢元,《创作心理学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
    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杨奇瑞,《宛若天城》影像光盘,浙江音像出版社,2010年
    [法]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腾守饶译,《非物
    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奇瑞的艺术《美术报》2007年8月4日
    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三联书店,1985年版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刘去病,著《谈纪念碑雕塑》,金陵书社出版,1992年12月第一版
    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编,《中国城市雕塑5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王府井商业街皇城根遗址公园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
    郑乃铭,《艺术家看公共艺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深圳雕塑院,《深圳人的一天》,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陈惠婷,《公共艺术在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7年
    林蓝,《公共艺术的历史观:广东地域公共艺术研究》,海南出版社,2003年
    H.H.阿纳森,《西方近代美术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诺·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李希贤、章浩,《潜创作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
    李咏吟,《创作解释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勰,《文心雕龙》,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刘煊,《文艺创作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刘雨,《艺术经验论》,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陆一帆,《文艺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
    邵宏,《艺术史的意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袁运甫主编,《中国当代装饰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年份?
    钱钟书钱锺书《谈艺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许正龙,《雕塑学》,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英]赫伯特·。里德,著林荣森译《现代雕塑简史》,林荣森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
    [法]卡特琳·。格鲁(Catherine Grout)著,《艺术介入空间》,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孙振华,《走向荒原》,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孙振华,《雕塑空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孙振华编著,《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腾守饶,《审美心理学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夏中义,《艺术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杨文虎,《艺术思维与创作发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周宪,《艺术创作的境界》,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庄子,《庄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唐戊、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的]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腾守铙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腾守铙、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强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年
    [瑞]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苏]科瓦廖夫,《文艺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英]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英]冈布里西,《艺术与幻觉》,卢晓华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98年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哲学》,朱伯雄、曹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志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英]汤因比等,《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杨成寅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日本]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钟嵘,《诗品》,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东方出版社1996年
    魏晓笛编著,《生态危机与对策——人与自然的永久话题》济南出版社2003年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陈永禹译,联经出版社台北1986年第60页
    Anderson,Perry,In The Track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Berenson,Bernard,Three Essays in Metho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Brown,Spencer G,Laws of Form,Allen and Unwin,1969
    Cassirer,E,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Dewey,J,Art as Experience,Capricorn Books,1958
    Focillon,H,The Life of Forms in Art,Wittenborn,1948
    Empson,W,Seven Types of Ambiguity,New Directions,1953
    Gombriich,E.H,Art and Illussion: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Freud,S,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New York,1920
    Freud,S,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Dover,1932
    Langer,S,Philosophy in a New Ke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2
    Lowenfeld,V,The Nature of Creative Activity,Harcourt Brace,1939
    Mac Cabe,Colin,Tracking the Signifi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5
    Nelson Goodman,Languages of Art,The Bobbs-Merrill Company,Inc,1968
    Rothenber,A,and Hausman,C.,The Creativity Question,Duke University Press,1976
    Rudolf Arnheim,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Rudolf Arnheim,Emotion and Feeling in Psychology and art,Confina Psychiatrica,1955
    Schaefer-Simmern,H.,The Unfolding of Artistic Activ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48
    Sigfried Giedion,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41
    Wind Edgar,Art and Anarchy,Knopf,1964
    Thomas, A Quiet Revolution British Sculture Since1965,Thames and Hudson1987
    Andy Goldsworthy,Hand To Earth–Andy Goldsworthy, Thames&Hudson Ltd2004
    Battcock, George. Minimal Art: A Critical Anthology, E. P. Dutton&Co., Inc.1968
    William Tucker,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 Thames and Hudson
    William Tucker,Early Modern Sculpture, Oxford Press
    Beyond Modern Sculpture, Jack Burnham
    Passages in Modern Sculpture, Rosiland Krauss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Sculpture, Herbert Reed
    Shock of the New, Robert Hughes, Knopt Press
    American Visions: Epic History of Art in America, Robert Hughes
    Henry Moore on Sculpture, Phillip James, Henry Moore, MacDonald
    Complete Essays, Clement Greenberg
    Post Modern Culture, H. Foster
    Donald Judd, Complete Writings, Donald Judd
    Abstract Art, Anna Moszynska, Thames and Hodson
    BritishSculp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dited by SandyNairne and Nicholas Serota,Whitechapel Art Gallery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by, Rudolf Arnheim (there is Chinese translation)
    A Quiet Revolution.British Sculpture Since1965. Thames and Hudson, Publishers.
    Defining Moments in Art: Over a century of the artists, exhibitions, people, artworks
    and events that rocked the world. General editor, Mike Evans, A Cassell book. Distributed
    in USA by Sterling Publishing Co.inc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