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族际关系治理“是当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生活中的首要问题”。①所谓族际关系治理,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就是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对影响族际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类要素进行调适、整合、克服、消除的政治过程。其实质是“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②其目的是通过对民族关系的协调和治理,保证民族国家与国家内构成民族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发展。
     族际关系治理的核心是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对价值取向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民族国家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性所决定的。在民族与国家结合的过程中,为了使民族拥有一个能够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共同体,现实民族的独立和自强,需要以民族为中心来构建一个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因此,“以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构建”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在民族与国家结合完成后,为了维护各民族共同的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的主权与权威,实现民族国家的高度统一,需要以国家为中心来构建一个具有共同政治认同的国家民族,因此,“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构建”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出鲜明的“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一种价值取向选择能够多大程度上构建一个国家,就会在多大程度上解构一个民族国家。因此,科学地判定民族国家所处的阶段性,进行合理的价值取向选择和调整,是当代族际关系治理的核心问题。
     从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的具体历史过程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拥有了发展新型族际关系的平台,为当代中国族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提供了政治前提。但是数千年历史中所形成的旧有族际关系格局仍是一种现实存在,并发挥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是各民族相互交融、表现为良性关系的持续、延伸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各民族之间摩擦冲突、表现为非良性关系的继续存在。严峻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将我国族际关系中非良性关系视为颠覆新中国政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些情况决定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党和国家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选择,主要是在维护传统族际关系历史格局基础上,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别,推动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民族,致力于巩固新生的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权。可以说,1956年“一化三改造”完成以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族际关系治理更多体现出“以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构建”的特征,即民族到国家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从国内视野来看,各民族所获得的利益是非均衡的。尽管所有民族都获得了发展,但是民族之间的差距却呈现出了持续扩大的局面。国内民族之间、尤其是同其他国家内民族之间发展情况的对比,激发了国内各个民族的整体性意识,民族对自我的认同不断增强。而民族意识的增强,确实也为民族在与国家的博弈中带来了诸多现实利益,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诱发了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世界民族国家体系内“民族主义”思潮中“民族分离主义”及“泛民族主义”的兴起,对我国民族国家建设构成了现实威胁,
     “以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构建”的价值取向选择亟待调整。从西方发达民族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代中国在民族国家建立完成后,为了减少国内族际关系中非良性关系对民族国家的冲击,应将族际关系治理价值取向调整到更加注重“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构建”上来,通过这一价值取向选择,构建具有共同认同的国家民族,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民族基础。
     但是,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具备自我实现的能力,必须通过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式来实现对族际关系的具体治理。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与治理方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价值取向离不开具体手段的支撑,只有合理的价值取向,没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及必要的手段做支撑,价值取向无法独立的发挥作用,这也能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具有相似族际关系问题,相同价值取向选择的国家,其治理结果差异很大的问题;而具体的治理方式离开了合理的价值取向为指导,不仅无法解决族际关系问题,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族际关系问题激化,影响民族国家建设,甚至导致民族国家解体,这一问题在当代民族国家体系中也不乏实例。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总是会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中得以体现,而通过对族际关系治理方式的分析,也可以分析出一个阶段内族际关系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分析的关键,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治理方式,考察隐藏在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选择问题。
     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是通过族际关系治理价值取向与族际关系治理方式之间的具体互动来实现的,而这一关系鲜明地体现在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之中。所谓的民族国家建设,就是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①而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由民族国家基本特征民族性、人民性和主权性等三个基本特征派生而来的,是通过不断增强民族国家基本特征而得以实现的。只有持续进行这三个方面的建设,保证各民族对国家政权的控制、保证各民族对国家领土的认同与维护,保证各民族权利的平等与实现,才能保证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以民族国家基本特征为内容的国家建设构成了当代中国族际关系的价值向度,无论是“以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构建”,还是以“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构建”,都是具体包含着民族性、人民性及主权性这三个具体的价值建设内容。所谓的民族国家发展,就是民族国家构成民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基本制度引导下的发展。首先体现为横向发展,即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者之间在各民族中的均衡、合理发展上。四者均衡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国家构成民族获得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其次体现为纵向发展,即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者之间发展的连贯性与持续性。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民族国家发展是民族国家持续存在的现实任务。没有国家发展,就没有民族发展,民族发展是民族国家发展的载体与最终目的。因此,当代中国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事实上就是民族国家构成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具体发展,而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状况及由此而形成交错复杂的族际关系,恰恰是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的对象。从这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中关于族际关系治理的内容,就构成了族际关系治理的主要方式。
     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互动贯穿了当代民族国家族际关系治理的全过程。民族国家建设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由族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维度中民族性、人民性及主权性特征的分向度构成;而族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维度中也必然体现着民族性、人民性及主权性特征等向度,成为族际关系治理价值取向的主要标杆。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将族际关系治理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治理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与根本方法来使用。
     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国家发展之间互动的分析框架,对当代中国族际关系进行了分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及社会治理视野的描述和分析,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分视野地对我国族际关系治理中的主要方式及功能进行了梳理。其次,在对治理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含的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再次,对经过几十年治理后,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中的新情况与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总体上来说,本研究回顾了当代中国族际关系的治理背景,探讨了族际关系治理的深层次价值取向选择动因,评价了族际关系治理的得与失,提出了为了应对族际关系的新变化、新问题,应将治理价值取向从“以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构建”转换到更加注重“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构建”上来的具体建议。
     当然,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治理,是涉及到民族和民族国家这对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的一个政治过程,既要兼顾“民族属性”,满足“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与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①,即民族主义的国家建设与发展要求;又要兼顾“国家属性”,保证各民族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维护,即国家主义的国家建设与发展要求。离开了民族国家建设的向度,背离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价值取向,族际关系治理就会偏离正确轨道,破坏民族国家的存在;离开了民族国家发展——在横向与纵向方面的均衡发展,背离了充分尊重各民族在各级建设与发展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和利益,民族国家建设就无法得到各民族的支持和认同,民族国家建设也无法实现。简言之,当代中国的族际关系治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既注重民族认同意识的维护,又强化国家认同意识的生成,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最后对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提出了应该转换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调整治理路径,构建族际关系治理价值取向的评估机制,并对中国族际关系治理的价值取向选择、具体治理路径及族际关系治理价值取向的评估机制构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the key issue in peoples'political life of a contemporary multinational state." The so-called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from the politics point of view, is a polit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 national state uses its state power to adjust, integrate, reduce and eliminate thos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elements which have influences on the harmony,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Its essence "is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 national state uses its power to unify all ethnic groups into a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assert its rights". Its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virtuous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national state and the nationalities in the state by coordinating and gover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core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the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The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is not unalterable, but can be altered with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ime during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was conduc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ities and the state, if any nationality wants to own a political community that is capable of protecting its rights, to realize its independence and its self-improvement, it's necessary for the nationality to construct a political community that's nationality-centered, namely, a national state, which is of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that is nationality-centered and which embodies a direct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to "nationalism";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ities and the stat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of all nationalities—the sovereignty and authority of the national state, and to realize the high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it'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state nationality with common political identity, which is of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ity that is state-centered" and which embodies a direct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to "stateism". How much the value orientation can construct the national state depends on how much the value orientation can construct the state. So, a scientific judge of the right period which the national state is in, and the reasonable choosing and adjustment of value orientation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history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ever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all nationalities have the platform to develop new interracial relations, which lays a systematical foundation and provides a political premis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interracial relations formed during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still exist, and are having double effects:on the one hand,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re blending with each other, which we can tell from sustaining, extend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favorable re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re confronting with friction and confliction with each other, which we can see from the existence of unfavorable relations. In the sever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capitalist camp has regarded the unfavorable relations as the outbreak to overthrow the newly-founded state, China. Because of this, after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CPC and the state, the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in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to uphold the traditional interracial relations,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groups so as to make them the nationalities that hold the reins of government and focus on reinforce the new national state and the state power. We can say that, after the mov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handicraft and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 1956, and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hina is mor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te that is nationality-centered", i.e. from the nationality to the state "nationalism" value orient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with further reform within the state and more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state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During this period, 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all nationalities were benefiting a lot. But from the state perspectiv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enjoyed unbalancing benefits. Although all nationalities are making progress, the gap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s been keeping growing. 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within the state and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in other states has stimulated the awareness of integrity of its own nationality and strengthened its self-identity. The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s brought some realistic interests for the nationality when it is playing game with the state, and in certain degree had given rise to a new upsurge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rise of "ethnic separatism" and "pan-nationalism" in the national state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constituted a real threa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tate. It's urgent to chang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te that is nationality-center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western developed national states, after we have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unfavorable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in the state on the national state,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should be chang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 that is state-centered". The change of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has helped construct a national state with one common identity and provided a solid national foundation to construct a national st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Yet,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only a kind of ideology, it is not capable of self-actual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pproaches in the national s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nd the approaches of governance is as follows:the value orientation is meaningless without the support of concrete approach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cannot work with reasonable value orientation only but without support of the powerful state apparatus and some other necessary approaches, which partly explains why states with similar interracial relation problems and similar value orientations may get quite different results of governance; while without guidance of the reasonable value orientations, the concrete approaches cannot solve any interracial relation problems, and will even intensify the problems, show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and even worse disintegrate the state. Cases like that can be seen in some national stat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always embodied in some concrete approaches of governance.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can be see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approaches of governance. Therefore, the key to analysis o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to investigate problems of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lying behind it by looking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approaches of governance.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nd the approaches to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The so called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state is a political process of integrating all ethnic groups into one common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protecting the community by state power. And the chief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state is derived by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 state, namely, nationality, service to people, and sovereignty, and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enhanc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 state. Only by constructing nationality, service to people, and sovereignty continuously to guarantee all nationalities'governance of the state power,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tate territory and equality and realization of rights for all nationalities ca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be guarante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that is of national state characteristics form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ether i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te that is nationality-centered" 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ity that is state-centered", i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basic and specific aspects, namely, nationality, service to people, and sovereignty. The so call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is,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which constitutes the national state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is embodied in the lateral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balanced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four areas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all nationalities which constitutes the national st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o develop adequately. Then the development is embodied in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consistence and persist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As to contemporary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is its practical task of its continuous existence as a national state.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there will be no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ities is the carrier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The development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which constitutes the national state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the therefore formed complicated interracial relations make the subjects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explains the fact that the subjects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in area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ape the main approaches to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as a fundamental value orientation consists of trends of nationality, service to people, and sovereignty among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nd the trends of nationality, service to people, and sovereignty reveale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make the benchmarks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Based on what's discussed above, the research has tak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lue orientation and governance dimensions behind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and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der such background, an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and analysis o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 respectively. Firstly, the research combs the main approaches to and functions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hina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econdly,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main approaches to governance, it analyzes value orientation behind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detail and summarizes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it.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new problems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fter decades' governance. On the whole, the research first looks back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discusses inner motivation of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evaluates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nd then makes concrete suggestions that in order to handle the new change and the new problem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we need to change value orientation of governa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te that's nationality-center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ity that's state-centered".
     It's evident that,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a political process which involves the complicated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e nationality and the national state. So we need to take both "the attributes of a nationality" and "the attributes of a state" into consideration.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to match "the needs that are intrinsic to a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or,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tate that's nationality-centered; on the other, we have to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being favorable to the unification and safeguard of the state, or, 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tate that's state-centered. Once deviated from the trend of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and from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afeguar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state,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will stray away from the right track and will destroy the existence of the national state; once devia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later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and from respect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at all leve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will lose support and reorganization from all nationalities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achieved.
     Simply put, as far as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s concerned, we need to analyze particular problem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regions. We need to safeguard the consciousnes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strengthe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We need to avoid moving from one extreme into another, and covering one tendency with another.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reflects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proposes to change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djust approaches to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And the research mak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bout choosing of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constructing concrete approaches to governance and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 governance.
引文
①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②周平:《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参见周平“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①王宗礼:《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王宗礼:《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2页。
    ②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8页,。
    ②[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③Nathan Pluralism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①[美]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②常士訚:《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③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①杨雪冬:《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载于刘建军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和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107页。
    ②Louis L. Snyder,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sm,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p.14.
    ②李宗陶:《杜赞奇:现代性之“恶”与民族主义的“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期。
    ①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 问题》,《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②Em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England:Basil Black 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p.1.
    ③[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④沈松侨: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 《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 Anthony D. Smith,Nationalism,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Current Sociology,Vol.21,No.3,1973,p.26.
    ②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pp.5-6.
    ③ Elie Kedourie. Nationalism,2d ed. Oxford:Blackwell,1994, p.1.
    ④王文奇:《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析论》,《史学集刊》,2011年月第3期。
    ⑤ Hans Khon,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preface", New Jersey:D.Van No strand Company.Inc.,1955.
    ⑥王文奇:《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析论》,《史学集刊》,2011年月第3期。
    ⑦[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74页。
    ①王文奇:《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析论》,《史学集刊》,2011年月第3期。
    ②周平:《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周平:《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④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 《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①[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2-109页。
    ③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2-109页。
    ①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第6期。
    ②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③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④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①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学术界》,2011年第4期。
    ②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③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和“文化化”》,《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
    ④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年版。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转引自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②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③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④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①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 《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
    ②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 《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许春清:《新型民族关系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第19页。
    ④许春清:《新型民族关系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第16-17页。
    ①[美]斯蒂芬·范埃弗拉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参见周平的《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 《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页。
    ③[美]杜赞奇著: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①何叔涛《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②龚永辉《民族问题概念:更新换代长功能——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四》《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6页。
    ③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并不完全是生产发展的自然结果,历史上由国家政权推动的民族融合也有具体实例,推动了新的民族的产生。但就现代以前的民族分布于国家疆域之间的关系来看,自然因素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①《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88页。
    ②最早的民族国家诞生是这种方式:即先形成了国家民族,然后才共同建立民族国家。这一过程其实不可分割,难以确切地划出明确的时间界限。在早期民族国家示范与推动下,德国及意大利等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强有力地推动,逐步塑造了境内各民族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国家民族逐步得以塑造形成。就总体上来说,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得到民族认同的国家很难被认定为民族国家,事实上,也很难得以存续。
    ③ J.Rothschil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Contemporary Europe,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1979, p.38.
    ①理想型民族国家,即国家边界与民族边界完全重合,具有同质、高度认同的政治民族的国家。
    ②周平先生在《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了民族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即民族性,主权性和人民性。
    ①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对民族特征形成具有影响,但就人类社会早期来说,人是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才得以进行根本性的塑造,因而是与自然的互动,不包括其它。
    ①美国并不承认其国内存在“民族”,认定其为各具文化特征的“族群”,只承认其文化权利,而不承认其具有群体性与个体性的“权力”。即“文化化”的做法。
    ①详参《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2-109页。
    ②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①周平:“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刘鸿武:《从部落社会到民族国家: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 《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③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①[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 《国际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①[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 《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国际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②[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
    ③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更多参考了吴志成的《西方治理理论述评》, 《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①周平:《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 《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 《人民日报》2011年2月16日,第1版。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①朱伦:《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28日,第七版。
    ②朱伦:《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28日,第七版。
    ③朱伦:《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28日,第七版。
    ④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68页。
    ⑤毛泽东:《论新阶段》,载《解放》,第57期。
    ①参见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②详参《中国少数民族权利实现的制度构想之由来》, 《人权》杂志社, 《人权》,2006年第5期。
    ③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民族工作研究》2005年第3期。
    ①王建娥,陈建樾:《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页。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新华资料,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945.htm。
    ③参见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页。
    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02月28日,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02月28日,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④详参高亚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②权力是各民族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与控制力,必须是平等的才会带来权利的平等。权利平等并不代表权利完全一致,民族权利更多取决于民族整体性需求,民族特质决定了民族权利的差异化。
    ③参考金炳镐: 《民族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5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①王红曼: 《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①《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7页。
    ②邓浩:《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①详参邓浩:《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 《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②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③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150页。
    ①俞慈珍:《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及路径依赖》, 《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②张创新、崔雪峰:《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吉林日报》,2008年3月1日。
    ③孔德元:《西方学者政治参与理论述评》,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①李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186页。
    ①邓一轩:《澜沧拉祜族聚居区建设需要资金扶持》,中国经济时报。引自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06/17189479662.shtml。
    ②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释义》,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711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①《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 人民日报,2006年3月3日。
    ①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课题组:《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研究》总报告,云南民族网,2007年07月31日,http://www.ynethnic.gov.cn/Item/887.aspx。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③肖晞、杨晨曦:《西班牙巴斯克民族主义问题论析》,《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第63-68页。
    ④肖晞、杨晨曦:《西班牙巴斯克民族主义问题论析》, 《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第63-68页。
    ①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 《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①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6月17日, 《江洋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4页。
    ①郭广迪:《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两层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第1期,第47-5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2页。
    ②《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9页。
    ①李含琳:《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基础》,《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第13-16页。
    ②黄健英在原文中的论述为“把55个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笔者认为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经济治理应该包括所有民族,主体民族不应该被排除在外,因此修改了原文的论述。详参黄健英的《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刊载于《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第38-43页。
    ③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9页。
    ④司马义·艾买提:《中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人民日报》,1994年9月2日。
    ①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人民日报》,1956年9月17日。
    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改革开放30年民族工作成就》,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21页。
    ①程建国:《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政策取向》,《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第9-15页。
    ①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第38-43页。
    ②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第38-43页。
    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①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③[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6页。
    ④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 Hugh Seton-Watson. Nations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London:Methuen & Co.Ltd.,1977, p.5.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厅、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①刘吉昌: 《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②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②这里所说的公民文化,是指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治民族体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与文化形态。从这一点上来说,公民文化就是指国族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国家层面的、体现民族政治体特质的文化。
    ③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①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①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②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③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
    ①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
    ②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①参见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上),第131页。
    ②《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3月),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4页。
    ① Marshall Sahlins. 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m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Modem History, Vol.65,1988. pp.1-25.
    ①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①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③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④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①仟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2月16日,第1版。
    ①这一定义参照了学者吴忠民关于社会政策的定义。详参《社会公正论》,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②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转引自《社会公正论》,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③李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6期。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 《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②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175页。
    ③孙英:《权利义务新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④参见孙英:《权利义务新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①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370页。
    ①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红旗》,1980年第1期。
    ②参见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下),第430-431页。
    ①沈斌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②张天路主编:《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225页。转引自沈斌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①李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6期。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152页。
    ①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和“两会”文件亮点解读,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
    ①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页。
    ①张友渔:《宪政论丛》(上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1.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 [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 [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4. 本书编写组:《中国的民族事务》,北京:民族出版社出,2009年版。
    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6.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7. [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 [美]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龚学增主编:《宗教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厅、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
    14.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释义》,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改革开放30年民族工作成就》,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编:《民族工作统计提要,》(1949-1989),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1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8.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晨熹:《社会政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黄光学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1.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23.《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6.金炳镐、王铁志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7.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2.[美]罗森邦:《政治文化》,台湾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
    33.[美]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4.李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6期。
    35.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刘鸿武:《从部落社会到民族国家: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云南大学出版 社,2000年版。
    38.刘先照:《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3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0.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1.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4.《毛泽东文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5.《民族团结的历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46.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8.毛公宁等:《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9.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0.彭英明、王奎正:《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1.彭英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2.彭英明:《民族新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53.《斯大林全集》,第1、1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54.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55.[美]塞缪尔·亨廷顿和纳尔逊著:《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57.[美]斯蒂芬·范埃弗拉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年版。
    60.王建娥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1.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2.王希恩:《世纪之交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势及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研究》(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0年版。
    63.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6.吴宗金:《民族法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67.《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68. 《新中国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委会:《新中国民族工作四十年》,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69.[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70.熊锡元著:《民族理论基础》,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71.[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2.许春清:《新型民族关系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7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4.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75.《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76.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7.《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8.张友渔:《宪政论丛》(上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页。
    79.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 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8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中国现代国际研究所等:《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83.中央统战部:《民族政策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8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85.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6.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7.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常士訚:《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2. 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和“文化化”》,《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
    3. 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4.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学术界》,2011年第4期。
    5. 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
    6.程建国:《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政策取向》,《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7.邓浩:《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8. 邓一轩:《澜沧拉祜族聚居区建设需要资金扶持》,中国经济时报。引自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06/17189479662.shtml。
    9. 高亚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广西民族研究》 ,2002年第1期。
    10.郭广迪:《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两层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第1期。
    11.国家民委:《坚持和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规划(2011—2015年)》(2011年9月7日)。
    1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3月),载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年7月—2005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4页。
    13.《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2006年3月3日。
    1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1999年9月。
    15.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6.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民族工作研究》2005年第3期。
    17.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
    18.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44页。
    19.孔德元:《西方学者政治参与理论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20.李含琳:《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基础》,《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
    21.李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6期。
    22.李宗陶:《杜赞奇:现代性之“恶”与民族主义的“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期。
    23.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24.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人民日报》,1956年9月17日。
    25.马启智:《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制建设》,《新华文摘》,2010年 第1期。
    26.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7.毛泽东:《论新阶段》,《解放》,第57期。
    28.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9.[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国际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30.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2月16日,第1版。
    31.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一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2.司马义·艾买提:《中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人民日报》,1994年9月2日。
    33.孙英:《权利义务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4.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5.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36.王文奇:《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析论》,《史学集刊》,2011年月第3期。
    37.吴大华、郑志:《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成就》,《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8.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9.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40.肖晞、杨晨曦:《西班牙巴斯克民族主义问题论析》,《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
    41.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2.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 期。
    43.俞慈珍:《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及路径依赖》,《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44.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课题组:《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研究》总报告, 云南民族网,2007年07月31日,http://www.ynethnic.gov.cn/Item/887.aspx。
    45.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46.张创新、崔雪峰:《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吉林日报》,2008年3月1日。
    47.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8.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红旗》,1980年第1期。
    49.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50.周平:《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51.周平:《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2.周平:《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53.周平:《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54.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世界民族》 ,1999年第1期。
    55.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
    56.朱伦:《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28日,第七版。
    57.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58.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02月28日,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59.《中国少数民族权利实现的制度构想之由来》,《人权》,2006年第5期。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2005年2月。
    1.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Current Sociology,Vol.21,No.3,1973.
    2. Ayelet Shachar. On Citizenship and Multicultural Vulnerability. Political Theory, Vol.28,2000.
    3.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8.
    4. Elie Kedourie. Nationalism,2d ed. Oxford:Blackwell,1994.
    5.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England:Basil Black 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
    6. Hans Khon,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preface", New Jersey:D.Van No strand Company,Inc.,1955.
    7. Horace M. Kallen,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Brunswick, N. 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
    8. Hugh Seton-Watson. Nations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London:Methuen & Co.Ltd.,1977.
    9. J.Rothschil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Contemporary Europe,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1979.
    10. Jeff Spinner. The Boundaries of Citizenship,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11. Louis L. Snyder,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sm,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12. Marshall Sahlins. 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m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Modem History, Vol.65,1988.
    13. 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4. Nathan Pluralism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5. Robert W. Hodge and Patricia Hdge, Occupational Assimilation as a Competitive Process,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71,1965.
    16. Ronald Beiner. Why Citizenship Constitutes a Theoretical Problem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orizing Citizenship. New York: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