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视角下的自然灾害协同治理——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汶川大地震的应急管理中,各参与主体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们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会存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唯有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彼此信任、资源整合、互相协调、权责统一、共同合作机制,才能促进自然灾害有效的管理。
引文
[1]王杰秀.巨灾应对中的多主体参与[J].中国减灾,2008,(06).
    [2]朱颖.从汶川地震看企业社会责任[J].现代商业,2008,(17).
    [3]谭建光.中国志愿者:第三种力量在崛起——汶川大地震灾区志愿服务调查报告[EB/OL].http://www.gdvr.cn/showartxxk.asp-art-id=100,2008-9-3.
    [4][6]黄宾中.灾变事件福利体系资源管理——危机处理中的公私协力关系[D].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6.
    [5]洪郁婷.建构危机状态下的公私协力关系:九.二一紧急医疗与安置照顾在灾难管理过程下的角色[D].台中:东海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2.
    [7]周利敏.灾害社会工作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及途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06).
    [8]Salamon Lester M.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s[A].Powel W.W.The Nonprofit Sector:Aresearch Handbook[C].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110-113.
    [9]汤蕴懿.“志愿失灵”现象值得关注和反思[J].人民论坛,2008,(14).
    [10]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D].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
    [11]曹现强,赵宁.危机管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0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