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的地震监控:可行性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北海一水平井中对某储油层进行溶解气驱采油期间,我们用地震法检测并解释了储层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了其可行性。这次研究综合了油藏工程的流量模拟、岩层物性量值和变换值、叠前地震模拟及北海油藏实际模型的偏移等。该油气采收监控分析法包括: ·综合了Norsk Hydro提出的油藏流量模拟结果(孔隙压力、温度和油、气及水的饱和度); ·综合应用了由岩芯资料测得和有关岩石物性方面的油藏地质信息(孔隙度、干弹性常数和密度); ·利用Gassmann公式计算油藏中纵波和横波波速的空间分布,以及采油的流量模拟结果; ·利用克希霍夫弹性模拟算法在采油期间模拟多偏移距地面地震监控测量结果; ·利用叠前地震成象绘出作为油藏产油时间函数的地震响应差异图。根据流量模拟数据计算了油藏岩石物性的空间分布,并在三个采油时间段:未采油前(基础测量)、采油56天之后(监控器1)及在采油113天之后(监控器2)绘出了有关的地震响应。对三个采油时期均做了多偏移距地震测量模拟。由于利用了实际地震采集参数,所以我们能在油藏采油过程流量模拟期间成功地检测和监控动态气顶膨胀。在实际地震噪声水平和频率带宽情况下,叠前偏移差异剖面上可清楚地看到气锥的证据。
引文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