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及效益分析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当前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宣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5种主要模式,即太阳能微动力、多级氧化塘、人工湿地、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以及毛细管渗滤法的实例研究,介绍其具体工艺,列举其优势与不足,从投入和产出方面分析了经济效益、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引文
[1]杨华平.关于长丰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26):284.
    [2]宋文华.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以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2(8):117-118.
    [3]冷建飞,李璐.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及管理模式研究[J].求索,2012(2):11-13.
    [4]潘敏.复合治理模式对农田径流中氮磷的调控[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6-278.
    [5]汪殿蓓,冯国刚,杜安静.不同种植模式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0(9):140-142.
    [6]李贵兵,任树梅,杨培岭,等.新农村建设中污水处理系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6):29-31.
    [7]刘洪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9(3):34-35,82.
    [8]顾华.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成效及经验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6):23-25.
目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