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与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笔者首先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以及日本近代发生的主要地震的震害情况,并分析结构抗震设计应如何优化、并加强对地震的抵御。本文重点在于分析砌体结构及框架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并着重以保障人员不受伤害为目的的"大震不倒"的实现途径。
引文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方鄂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
    [3]《建筑震害分析资料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年12月出版。
    [4]《1976年唐山大地震资料》http://www.lrn.cn/science/disasterPreventting/dzkp/dxdz/200805/t20080514_229790.htm。
    [5]《走进历史:探访唐山大地震遗址》http://fj.sina.com.cn/travels/l/sz/2010-07-30/09261588.html。
    [6]《300天后,汶川地震死亡人数仍难公布》‘财经’记者张映光李微敖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4939.html。
    [7]《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清华大学土木结构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结构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结构组,‘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1-9。
    [8]《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李易,‘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12月,第30卷,第6期,。
    [9]《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林旭川、潘鹏、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5月,第42卷,第5期。
    [10]《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教训》叶列平,曲哲,陆新征,冯鹏,‘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42-5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