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曲率模态法识别桥梁损伤可行性试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设计了一个两跨连续梁实体桥梁模型。通过设定的2种不同损伤工况,采取车辆激励、锤击激励和环境激励3种激励方式模拟工程环境及传感器稀疏布置和加密布置两种形式,共进行了18种方案试验。分别采集加速度时程响应,进行了这些试验方案的模态分析;用平均曲率模态法对模型进行损伤识别,研究这种方法识别桥梁损伤的实用可靠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工程环境下,平均曲率模态方法是识别桥梁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决定着损伤识别的有效性。
引文
[1]李兆,唐雪松,陈星烨.基于曲率模态和神经网络的分步损伤识别法及其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2]田丹丹,高向鹏,陈红霞.基于曲率模态的连续刚构桥损伤识别研究[J].交通科技,2008(3).
    [3]李忠献,其怀展,朱劲松.基于曲率模态的大跨度斜拉桥损伤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4).
    [4]杜晓燕,刘岿,张洋.桥梁损伤检测中曲率模态分析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6).
    [5]陆熙,霍达.应用曲率模态理论识别实桥模型损伤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8).
    [6]张开银,等.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曲率模态技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6).
    [7]J.-T.Kim,N.Stubbs.Improved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odel Information.Journal ofSound and Vibration,2002,252(2):223-238.
    [8]叶黔元,翟立祥,陈锦辉.曲率模态及其在桁架桥梁损伤识别中应用[J].力学季刊,2005(2).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