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台塬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作者:吴健利 ; 刘梦云 ; 赵国庆 ; 虞亚楠 ; 刘丽雯 ; 刘欢
  • 关键词:黄土台塬;;土地利用;;矿化;;活性碳;;温室气体
  •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版单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分类:碳循环
  • 年:2016
  • 期:5
  • ISSN:1672-2043
  • 出版日期:2016-05-20
  • 资源类型:期刊论文
  • 来源:知网
摘要
以黄土台塬区耕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乔灌混交林和乔木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室内密闭培养法对其土壤温室气体及有机碳矿化动态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种活性碳组分含量分布规律一致,均表现为草地显著高于林地,林地显著高于耕地(P<0.05);土壤有机碳矿化量趋势为培养初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速缓慢,0~5 cm土层草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是林地的1.26~1.34倍,是耕地的1.82倍,5~20 cm土层较0~5 cm土层有所降低,耕地降幅高达48%;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矿化碳潜力Cp值在0.81~2.70 mg·kg~(-1)之间且差异显著(P耕地。综上,退耕还林还草极大地推动了该区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减弱了土壤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