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邻区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摘要
西藏四大成矿带是特提斯洋漫长演化的产物,尤其近年来一系列超量富集铜金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评价的成果,使得西藏不仅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和开发基地之一,更是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基地。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质工作艰辛、工作程度较低等原因导致带内众多关键地质问题仍未解决,尤其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简称班-怒带)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受到严重制约。针对上述问题,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和主导的多个项目,与国内外12个高校、研究所、地勘单位、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以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为技术手段,以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性科学问题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认识:(1)从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沉积、岩浆耦合等多方位出发,对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特提斯洋演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认识,为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2)对多龙矿集区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厘定、成矿动力学机制及矿床保存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建立了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深化了多龙铜资源基地成岩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指出多龙矿集区作为藏北"明珠"般地潜力及特色,做实了藏西国家级有色金属储备基地。(3)对班公湖-怒江成矿造山带野外填图工作方法进行了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班-怒混杂岩带的1∶5万岩性 构造填图理论和方法,并付诸实践。同时研发的"短红外光谱 高精度AMT 高精度磁法 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在多个矿床的勘查评价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4)对班-怒带、冈底斯带新发现、新突破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完善和丰富了大洋俯冲-大陆碰撞的矿床成矿系列,识别出多种新矿床类型,为西藏主要成矿带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