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舍索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摘要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北部,属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为小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鉴定基础上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法测年、主量与微量元素测试、H-O、C、S和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包裹体温度盐度分析。矿区成矿岩体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16Ma,A/CNK值在1·0附近,A/NK值在1·62~1·88之间,为准铝质过铝质的过渡类型。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Th、Pb、Ti,贫Nb。稀土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重稀土部分的曲线形态平缓,∑REE=89·89×10-6~97·92×10-6,∑LREE/∑HREE=7·47~9·31,δEu=0·75~0·89,具有不明显的负Eu异常。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即冈底斯地块)俯冲碰撞闭合之前的岛弧环境。石英包裹体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方解石的δ13CV-PDB(‰)=-3·6~-2·0;δ34SV-CDT(‰)=-10·3~2·7,以负值为主,出现-8·5‰-3·5‰两个峰值,辉钼矿的δ34S出现较大的负值。花岗闪长岩的锶钕同位素显示其源区为幔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下地壳物质的影响。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有少量的N2CH4。气液比(%)为5~45,大小为3×6~33×20μm。测试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30~290℃,主要介于180~260℃,盐度主要介于3%~6%NaCleqv和10%~18%NaCleqv,总体显示为低温低盐度特点。成矿物质由岩浆地层共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