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海上油气田生产泄放系统研究及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夏志周晓红李志军郝蕴
  • 会议时间:2011-09-01
  • 关键词:海上油气田 ; 气体泄放 ; 火炬系统 ; 结构设计
  •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
  • 母体文献: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海洋工程工作部2011年工作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海洋工程工作部2011年工作年会暨技术交流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N;R38
摘要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对节能减碳和人身安全防护的日益重视,生产泄放系统的研究尤显重要.文中通过对国内外大型油气田生产泄放系统的初步研究,汇总国内外设计的经验,笔者归纳总结出以下的生产泄放工程模式:在常规平台的下风向建火炬臂泄放系统,如南海西部东方1-1气田和东海某气田等气田;在平台附近用栈桥连接建火炬平台,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但成本较高,波斯湾的大型气田通常采用此模式;直接通过管线将油气上岸,将火炬系统建在终端处理厂,如挪威Ormen Lange气田;深水油气开发中常有的工程设施有张力腿(TLP)平台、半潜式(SEMl-FPS)平台、深吃水立柱式(SPAR)平台、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以及它们的组合,一般将火炬系统建在深水乎台或FPSO上,如尼日利亚AKPO油气田、安哥拉Girassol油气田等。另外将设计经验应用于我国大型海上气田荔湾3-1项目,在借鉴国内外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泄放量,进行了热辐射的模拟计算,合理设计火炬放空系统和压力泄放系统,推荐了平台的火炬形式及火炬臂的高度,满足平台设计处理规模时的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