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亦须防”:清代柳条边的时空分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敏
  • 关键词:清代 ; 柳条边 ; 时空分布
  • 中文刊名:JHLT
  • 英文刊名:Jianghan Tribune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江汉论坛
  • 年:2019
  • 期:No.48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12ZD146)
  • 语种:中文;
  • 页:JHLT201901018
  • 页数:5
  • CN:01
  • ISSN:42-1018/C
  • 分类号:127-131
摘要
清代绵延于东北地区的"人"字形走向的柳条边,是清代政治、军事、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柳条边是按段分时修筑,并经过康熙年间数次展边而最终基本确定下来的。清代地图关于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绘制多有出入,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接海,清代道光朝以前的地图关于柳条边的绘制多止于凤凰城边门或稍南的山,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盛京将军奕庆发现"地方官详报图册与旧图参差不符"后,当有所改正,故道光朝以后的地图关于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的绘制则止于海。
        
引文
(1)蒋廷锡等纂:康熙《大清一统志》卷32《关隘》。
    (2)孙乃民主编:《吉林通史》(3卷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李喜林:《清代的柳条边》,《兰台世界》1999年第4期;薛洪波、肖钢:《浅淡清代柳条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等。
    (4)杨树森:《清代之柳条边》,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刘选民:《明辽东边墙与清之柳条边》,《史地周刊》,《大公报》1936年10月30日;周家璧:《满洲之柳条边》1941年铅印本等。
    (6)别斯克罗夫内、齐赫文斯基、赫沃斯托夫:《论俄中边界形成史》,《国际生活》(苏联)1972年第6期;齐赫文斯基:《中国历史学中的大汉族霸权主义》,《历史问题》(苏联)1975年第11期。杨树森:《柳条边的历史和苏修的谬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杨树森:《再论柳条边的历史-驳齐赫文斯基的〈中国历史学中的大汉族霸权主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吕一燃:《关于“柳条边”的性质问题》,《人民日报》1982年3月19日;施立学:《东北柳条边的封禁及对东边道生态文化的影响》,《东北史地》2007年第3期等。
    (7)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萃文斋书店1940年版,第277-286页;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87页。
    (8)姜应贵:《清代柳条边“人字”形结合部的位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安万明:《辽宁省新民县境内清代柳条边遗迹踏查纪略》,《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施立学:《柳条边伊通边门》,《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等。
    (9)季永海、刘景宪译编:《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崇德三年戊寅二月初九日,户部承政英俄尔岱、马福塔前往办理凤凰城、碱场、揽盘等处新开边界之事宜。凤凰城、碱场之间,揽盘、凤凰城之间,新辟边界,较旧界多扩出五十里。此二百里应用钉桩绳索,恐凤凰城应用不敷,令沿边四城均办协济”。辽沈书社1988年版,第69页。
    (10)康熙《盛京通志》卷14《职官》。
    (11)高台堡边门,顺治八年版,初设水口,见阿桂等纂修:乾隆《盛京通志》卷33《关邮》,辽海出版社1997年影印,第618页下。
    (12)康熙《盛京通志》卷14《职官志》;康熙《锦州府志》卷7《武备志·边防》。
    (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册上,第995页。
    (14)萨英额:《吉林外纪》卷3《建置沿革》,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15)(16)光绪朝《清会典事例》卷161《户部·田赋》。
    (17)《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壬申”条。
    (18)康熙《铁岭县志》卷上《关梁志》。
    (19)(23)(26)(27)参见阿桂等纂修:乾隆《盛京通志》卷33《关邮》,辽海出版社1997年影印版,第618、618、618页。
    (20)(21)乾隆《盛京通志》卷19《职官》,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版,第781、782页。
    (22)《钦定八旗通志》(第4册)卷150《人物志三十·安珠瑚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8页。
    (24)(28)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卷65《锦州府》,第15页,据四部丛刊续编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册,第124页上。
    (25)关于展边至梨树沟的时间有两种记载,一为乾隆《盛京通志》卷16《关梁》载:“梨树沟小门,……康熙十八年设”。同书卷19《职官》载:“梨树沟小门,……顺治十一年于黑山口设笔帖式……康熙十八年移驻梨树沟”。一为《大清一统志》卷65《锦州府》第15页载:梨树沟边门“旧有碾盘沟门,在州西北七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此”,两种矛盾记载让人很难理清,不过按康熙《宁远州志》卷5《武备志》中尚有黑山口门推断,柳条边从黑山口处展至梨树沟当在康熙二十一年后,至于黑山口门何时移至碾盘沟门由于缺乏记载很难明确,但在康熙二十一至三十六年之间展边活动都发生在康熙二十五年,且康熙《皇舆全览图》柳条边部分同时有kuwang bang duka(宽邦门)和niyan pan ko duka(碾盘沟门),故本文采用黑山口门于康熙二十五年展至碾盘沟门,又于康熙三十六年展边至梨树沟。
    (29)王树枏纂:《奉天通志》卷78《山川十二》,文史丛书委员会影印本1983年版,第1776页。
    (30)康熙《大清一统志》卷32《关隘》。
    (31)此图收藏于辽宁省图书馆。
    (32)此图源于《皇舆全图》,见辽宁省图书馆编:《盛京风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33)古道编委会:《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光绪二十年刻本),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34)《查光土山夹片》,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盛京将军奏折档》,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7-69页。
    (35)民国《凤城县志》卷1《地理志》,第7页B。
    (36)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长山镇临海自然村。
    (37)《朝鲜肃宗实录》卷47“肃宗三十五年八月丙寅”。引自《朝鲜王朝实录》,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86年影印本。
    (38)参见J·B·杜赫德:《测绘中国地图纪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