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粉丝”现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叶湘虹 ; 任泽森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粉丝”现象 ; 互联网 ; 新媒体
  • 中文刊名:CXYC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 机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创新与创业教育
  • 年:2019
  • 期:v.10;No.55
  • 基金:2018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研究”(2018024);2018年度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从离身到具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转向”(2018JY073)
  • 语种:中文;
  • 页:CXYC201901027
  • 页数:6
  • CN:01
  • ISSN:43-1503/G4
  • 分类号:122-127
摘要
"粉丝"现象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基于"粉丝"现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互联网时代的"粉丝"具备如下三个特征:"粉丝"的群体化、"粉丝"的非理性化、"粉丝"学习的泛在化。文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粉丝"现象进行了心理解读,发现处于青少年阶段的"粉丝",进入成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需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要重要的偶像认同与权威镜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粉丝"心理可以促进此任务的完成。进而,分析了当前利用"粉丝"现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也分析了"粉丝"现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利弊。最后,提出了基于"粉丝"现象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一是适当利用"粉丝"现象争取更多支持和认可;二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重,切忌盲目追求关注度和热度;四是基于成长型思维培育"粉丝"的理性分析能力。
        
引文
[1]郑永廷,刘书林,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张嫱.迷研究理论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7(5):43-46.
    [3]王蓉蓉.关于“粉丝”现象的综述[J].知识经济,2009(6):76-77.
    [4]曾玉琴.偶像崇拜中的“乌合之众”——网络传播中“歇斯底里的”粉丝特征与行为研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6):356.
    [5]靖鸣,王容.微博“粉丝”现象及其存在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2(6):25-29.
    [6]方亭.名人博客与“粉丝”现象症候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68-172.
    [7]田和军.微博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安:西北大学,2011:16.
    [8]丁家永.社会化媒体营销中的“粉丝”心理与营销策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0):30-33.
    [9]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10]刘和海,李少鹏,王琪.“互联网+”时代知识观的转变:从共建共享到众传共推[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08-112.
    [1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