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余韵 光影深深——重提“写意美学”与电影创作的互通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若晨 ; 尹葰嫣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 中国电影学派 ; 赋比兴 ; 蒙太奇
  • 中文刊名:SCXJ
  • 英文刊名:Sichuan Drama
  • 机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8-02 09:44
  • 出版单位:四川戏剧
  • 年:2018
  • 期:No.215
  • 语种:中文;
  • 页:SCXJ201807025
  • 页数:4
  • CN:07
  • ISSN:51-1087/J
  • 分类号:107-110
摘要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围绕着商业性和艺术性作出了许多尝试,但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力度、辨识度仍不够高,审美意识和符号体系还不够完善,想要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建构中国电影学派,必须从中国电影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入手,找寻滋养与灵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诸多电影理论家、电影学者提出中国电影艺术要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而中国的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或者形式感方面都是中华文化的巨大瑰宝之一,汲取古典诗词的养料有益于中国电影的艺术创新。
        
引文
(1)(2)(11)贾磊磊、肖熹:《构筑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北京电影学院倾力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构建》,《中国电影报》,2017年12月20日。
    (3)陈山:《经典的建构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成熟》,《电影艺术》,1999年第5期。
    (4)陈山:《光荣与梦想:新中国影坛对于东方电影美学的探索》,《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5)徐昌霖:《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电影艺术》,1962年第1期。
    (6)(7)徐昌霖、李长弓、吴天忍:《电影的蒙太奇与诗的赋、比、兴——吟诗观影随想录》,《电影艺术》,1981年第1期。
    (8)刘成汉:《电影理论赋比兴·电影赋比兴集》(上册),远流出版社,1992年版。
    (9)费穆:《导演、剧作者——写给杨纪》,《大公报》,1948年10月9日。
    (10)吴笑:《在温情回味中寻找过往的感动——诗性导演霍建起电影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费穆:《风格漫谈》,《大公报》,195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