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Ballad Mov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odern Folklore
  • 作者:李传军 ; 罗含
  • 英文作者:LI Chuanjun;LUO Han;
  • 关键词:歌谣运动 ; 《歌谣》周刊 ; 五四新文化运动 ; 中国民俗学
  • 英文关键词:the ballad movement;;Ballad Weekly;;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Chinese folklore
  • 中文刊名:MSYA
  • 英文刊名:Folklore Studies
  • 机构:青岛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民俗研究
  • 年:2019
  • 期:No.146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歌谣风议与汉唐社会”(项目编号:18FZS038)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SYA201904010
  • 页数:8
  • CN:04
  • ISSN:37-1178/K
  • 分类号:101-107+161
摘要
诞生于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歌谣运动,以《歌谣》周刊的创立和歌谣的采集及研究为代表,吸引了胡适、周作人、顾颉刚、董作宾等当时的优秀学人参加。歌谣运动受中西文化的影响与促进,实现了中国学术眼光向下的革命,口头文学和民间文化登堂入室,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实证的比较研究法、传说的历史演进研究法、歌谣采集的田野调查法等现代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推动歌谣研究和民间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歌谣研究理论的成熟、方法的运用、研究队伍的确立、标志性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新的世纪,中国民俗学还需继承歌谣研究的优秀传统,进一步促进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The ballad movement,born in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 hundred years ago,was represen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llad Weeklyand the collection and study of ballads,which attracted Hu shi,Zhou Zuoren,Gu Jiegang,Dong Zuobin and other most outstanding scholars at that time.Influenced and promoted b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the ballad movement realized the revolution of the top-down perspective in Chinese academia,and oral literature and folk culture climbed the ladder to become an object which academia discussed.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heories and methods such as the empirical comparison methodology,study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egends,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ballads has promoted the study on ballad and folk culture to achieve great success.Maturity of the study of ballad theory,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earch team and the emergence of iconic works mark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odern folklore.In the new century,Chinese folklore needs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ballad study and promote greate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folklore.
引文
(1)赵世瑜:“即使在西方,民俗学意识及学科的产生,也是不同的学科在人文主义思想和对世界的深刻认识的前提下,强调民族和民众的重要性的产物。因此中国现代民俗学道路开辟者的学科意识,是在西方近代学术和思想传统的总体影响下产生的。”参见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家斌译:《英国搜集歌谣的运动》,《歌谣》周刊1923年第16号。
    (3)Andrew Lang:《民歌(Ballad)》,家斌译,《歌谣》周刊1923年第18号。
    (4)《台湾的歌谣序》,《歌谣》周刊1923年第9号。
    (5)[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6)卢文婷:《周作人与顾颉刚:“五四”民俗学的双重变奏——〈歌谣〉周刊中的德国浪漫主义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7)[日]柳泽健:《儿童的世界(论童谣)》,周作人译,《诗》1922第1卷第1期。
    (8)[日]白鸟省吾:《新民谣与古民谣》,周丰一译,《歌谣》周刊1937年第3卷第10期。
    (9)宋含鑫:《五四时期民粹主义思想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11)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1923年第6号。
    (12)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第387-388页。
    (13)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8、1756页。
    (14)刘毓松:《古谣谚》序,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
    (15)李海英:《晚清来华外交官威达雷与〈中国民俗〉》,《民俗研究》2014年第3期。原文见顾颉刚《吴歌小史》,《歌谣》周刊第2卷第23期。
    (16)《歌谣》周刊1922年第1号《刊词》。
    (17)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
    (18)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6号。
    (19)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卷一,黄山书社,1996年,第6页。
    (20)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周刊1922年第3号。
    (21)朱爱东:《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思想战线》2002年第2期。
    (22)朱爱东:《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思想战线》2002年第2期。
    (23)卫景周:《歌谣在诗中的地位》,《歌谣》周刊1923年增刊。
    (24)《歌谣》周刊1936年第2卷第1期。
    (25)胡适:《复刊词》:“《歌谣周刊》是歌谣研究会主编的,编辑最出力的是常惠先生,顾颉刚先生,魏建功先生,董作宾先生一班朋友。”参见《歌谣》周刊1936年第1卷第1期(第98号)。
    (26)常惠:《谈北京的歌谣(续)》,《歌谣》周刊1924年第43号。
    (27)施爱东:《看见她:中国美女大脸盘》,中国民俗学网: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uid-5-action-viewspace-itemid-8986,2018年9月22日。
    (28)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0页。
    (29)陈泳超:《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民族艺术》2000年第1期。
    (30)顾颉刚:《顾颉刚民俗论文集》卷二,中华书局,2011年,第68页。
    (31)顾颉刚1923年2月间在给钱玄同的回信中提起由此史观拓展而来的三点理论:“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这封信里说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参见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页。
    (32)胡宗霞:《顾颉刚历史民俗学思想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33)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36页。
    (34)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黄山书社,1996年,第581页。
    (35)许竹贞:《我今后研究歌谣的方法》,《歌谣》周刊1924年第42号。
    (36)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2页。
    (37)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原文见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38)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9)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
    (40)《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歌谣》周刊1922年第1号。
    (41)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周刊1922年第2号。
    (42)《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歌谣》周刊1922年第1号。
    (43)杨志成:《现代民俗学》,《民俗》1936年1期。
    (44)傅振伦:《歌谣杂说》,《歌谣》周刊1925年第68号。
    (45)[法]卡普费雷:《谣言》,郑若麟、边芹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68页。
    (1)参见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参见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