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论的中国探索与转型之路(1949—2019)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ina's Road to the Expl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ory from 1949 to 2019
  • 作者:叶飞
  • 英文作者:YE Fei;Research Institute of Mor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新中国 ; 德育理论 ; 德育话语体系 ; 德育转型
  • 英文关键词:China since 1949;;moral education theory;;moral education discourse system;;transform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 中文刊名:NJ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2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道德教育与‘公共人’的培育研究”(BEA170105)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JSS201904004
  • 页数:13
  • CN:04
  • ISSN:32-1030/C
  • 分类号:29-41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转型和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化"改造再到中苏关系解体之后的"中国化"探索,从"文革"十年的全面停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创新,德育理论研究在波折中不断前进,在波折中不断探索,实现着自身的现代转型及改革创新。新世纪以来,中国德育学者继续开展德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更加注重在本土教育语境及现实问题背景下展开中国德育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的创新,形成了一批兼具理论原创性与实践引领性的德育模式,展现了多元开放姿态下的学术争鸣与学术创造。展望未来,中国德育理论研究必将在中西方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走向深化和拓展,并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培育。
        Over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1949, China's moral education theory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major changes, e g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following Soviet mode to developing Chinese own style after the rupture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from the ten years' stagnation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innov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at is, the research of moral education has made steady progress and modernization in twists and tur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Chinese academics in moral education have continued to do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cal context and educational problems to develop new ideas, paths,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producing a batch of original and practical mode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showing the academic dynamics and innovation due to academic pluralism and opennes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will be deepened and expanded in th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thoughts, and gradually construct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with an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引文
(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2)王雁冰:《介绍“苏联的新道德教育”》,《人民教育》19 5 0年第4期。
    (1)梅里维里:《实用主义——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人民教育》19 51年第12期。
    (2)金岳霖:《批判实用主义者杜威的世界观》,《哲学研究》195 5年第2期。
    (3)曹孚:《杜威批判论(上)》,《人民教育》195 0年第5期;曹孚:《杜威批判论(下)》,《人民教育》1950年第6期。
    (4)张腾霄:《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动实质何在》,《人民教育》1955年第5期。
    (5)张健:《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中有关学校教育的谬论》,《人民教育》1955年第6期。
    (6)张文郁:《我与“活教育社”的关系》,《人民教育》1951年第11期。
    (7)林英才:《希望倡导“活教育”的先生们进行自我批评》,《人民教育》1951年第8期。
    (8)张凌光:《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人民教育》1951年第4期。
    (9)凯旆:《“教学做合一”的批判》,《人民教育》1952年第1期。
    (1)张凌光:《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人民教育》1952年第1期。
    (2)陈之平:《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人民教育》195 3年第8期。
    (3)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载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79-599页。
    (4)瞿葆奎:《关于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年第4期。
    (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2)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红旗》1958年第7期。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
    (4)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第140页。
    (5)瞿葆奎:《如何在教育学领域中实现“百家争鸣”》,《人民教育》1956年第11期。
    (6)瞿葆奎:《关于教育学“中国化”问题》。
    (7)许宗实:《社会主义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教育》1964年第6期。
    (8)孙陶林:《建立我国教育学,革新教育学的教学工作》,《学术月刊》1958年第8期。
    (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第18 6页。
    (2)王炳照:《“四人帮”“批智育第一”是对德育智育的全面破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3)吴庆燊、陈子茂:《必须把德育摆在领先地位》,《学术论坛》1983年第6期。
    (4)木子青:《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与进修》1983年第6期。
    (1)陈景磐:《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2)毛礼锐:《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3)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4)扈中平:《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84页。
    (5)鲁洁:《商品经济与教育》,《江苏高教》1989年第1期。
    (6)胡晓莺:《学校德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国教育学刊》19 8 9年第1期。
    (7)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教育研究》19 94年第6期。
    (8)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1年,第311页。
    (1)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 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8-182页。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41页。
    (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4)朱小蔓:《情感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1)檀传宝:《美学超越的历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2)檀传宝:《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页。
    (3)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6-73页。
    (4)刘铁芳:《生命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5)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
    (1)杜时忠:《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98页。
    (2)彭未名:《交往德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3)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