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倪莉彬
  • 中文刊名:NCJY
  • 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3-30
  • 出版单位:中国农村教育
  • 年:2019
  • 期:No.295
  • 语种:中文;
  • 页:NCJY201909004
  • 页数:2
  • CN:09
  • 分类号:8-9
摘要
<正>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点工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体现在焦虑、抑郁、强迫等方面,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传统心理学只具有治疗功能,只能做到事后的补救和帮助,而无法实现事先的预防和关怀,当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消极情绪的矫正。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对善端和美德的探索,关注构建积极向上的主观情感、个人特质,适用于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