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悲惨世界》的文学隐喻因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曲丽丽 ; 孙艳婷
  • 关键词:隐喻因素 ; 人物内涵 ; 人道主义
  • 中文刊名:WXYS
  • 英文刊名:Literature Education
  • 机构: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03
  • 出版单位:文学教育(上)
  • 年:2019
  • 期:No.472
  • 语种:中文;
  • 页:WXYS201906020
  • 页数:2
  • CN:06
  • ISSN:42-1768/I
  • 分类号:50-51
摘要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一部伟大的反映现实和人性真善美丑的文学作品,战争、哲学、宗教以及文学内容都囊括其中。研究他的作品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本文试图从语言认知学角度,分析他这部作品中的三个隐喻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作品深刻内涵。
        
引文
1.傅守祥.《人的心灵向善迈进的精神史诗-----试论<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浪漫主义风格》.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第6卷第2期
    2.C·勃拉赫曼著.杨宗,刘弘壁译.《评<悲惨世界>》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5
    3.张淑琴.《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宗教观》.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11月第6期(总第109期)
    4.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何文忠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5.华广道.《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心灵救赎的圣经隐喻》.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