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使臣笔下的朝鲜——以董越《朝鲜赋》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orth Korea Written by the envoys in the Mid Ming Dynasty:Taking Dong Yue "Korea Fu" as an example
  • 作者:刘惠 ; 杨秀英
  • 英文作者:LIU Hui;YANG Xiuying;
  • 关键词:董越 ; 《朝鲜赋》 ; 弘治年间
  • 中文刊名:AY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6-15
  • 出版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No.113
  • 语种:中文;
  • 页:AYSF201803010
  • 页数:5
  • CN:03
  • ISSN:41-1331/Z
  • 分类号:43-47
摘要
弘治元年(1488年),董越与王敞出使朝鲜,并作《朝鲜赋》记载出使始末。此时的中朝交流迈入了一个平稳期,不同于彼时宦官出使的索求无度,董越等文官的清廉出使受到了朝鲜方面的友好接待。使臣记载了出使期间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及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所见所闻。两国之间虽有语言交流的障碍,但朝鲜方面依旧遵守礼仪秩序,表达了对明朝"宗主国"的尊重。在经济贸易方面,贡赐贸易组成了双方贸易的主要通道。在文化习俗方面,存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引文
[1]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王春辉,张安福.论7-9世纪中韩经济交流及其影响[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51-54.
    [3]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J].南开学报,2005,(5):69-77.
    [4]叶晔.明人域外赋双壁:董越《朝鲜赋》与湛若水《交南赋》[J].文史知识,2009,(6):31-36.
    [5]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129.
    [6]魏嵩山.三千里江山回顾——朝鲜王朝政区建置沿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傅德华,李春博.明弘治年间中朝礼仪外交—以董越出使朝鲜为中心的考察[J].韩国研究论丛,2009,(2):345-361.
    [8](韩)李道学.科举的实行是韩国史中世的起点.东国史学,2014(56).
    [9]白洋.论朝鲜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D].延边大学,2016.
    [10]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1]朴春子.论朝鲜民族传统传统服饰美的基本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2003,36(3):47-50.
    [12]李庆宏,黄渊.弘治时期朝鲜的社会风俗——以董越《朝鲜赋》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5,(5):71-76.
    [13]曹虹.论董越《朝鲜赋》——兼谈古代外交与辞赋的关系[A].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5.
    (1)详见李东阳:《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董公越墓志铭》,《献徵录》。
    (2)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申时行等撰:《大明会典》卷105,《朝贡一》,《东南夷上·朝鲜国》,明万历十五年(1587)内府刻本。
    (5)(朝鲜)《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46,十一年十二月乙酉。
    (1)(朝鲜)《中宗大王实录》卷76,二十八年十月戍寅。
    (2)(朝鲜)《成宗大王实录》卷213,十九年二月乙癸亥。
    (3)(朝鲜)《成宗大王实录》卷157,十四年八月乙庚辰。
    (4)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详见董越:《朝鲜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