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中的“潜意识”: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海和香港,因其特殊的地缘文化和历史渊源历来被史学界和文化界津津乐道并赋予“双城”之名。在两座城市的交流史上,电影曾作为记录社会文化镜像的载体见证了他们各自的发展与变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关系在交融消长间因为电影而得到升华。战时南来北往间的艺术交流为两地的电影发展铺就了共同的精神土壤,更为之后的新浪潮导演创作的一批涉及“老上海”的影片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和历史感的素材。不同风格的镜像,不同类型的叙述,香港电影就是从“他者”的视角,用影像建构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气质,由此也引申出一系列关于双城历史渊源和文化共性的探究。本篇论文以历史为线索,从电影的视角细细梳理上海和香港各自的城市发展史、双城文化交流史、双城合作电影的发展;并以香港电影为研究文本,以许鞍华、关锦鹏、王家卫为“风格”研究对象,以文艺电影、黑帮电影、喜剧电影为“类型”研究对象来梳理归纳香港导演、香港类型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质,同时剖析香港电影选择上海作为影像建构对象的深层历史政治动因。通过研究,本文认为,香港电影对于上海的重绘,看似是一种趋向怀旧和美的记录,而事实上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在有关上海的影像中得以获取和强化,把双城文化在电影层面进行了对接和延续。然而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生产的逻辑下,电影作为技术的艺术,无法避免其工业化生产的逻辑,香港电影对老上海的回望与描摩,从纯粹的寻根情结发展成有意识的构建——在选择、重组、拼贴的有意识的过程中,被历史牵绊的双城文化终究面临一场与商业化的博弈。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re two cities that have common ge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always set to be two models in comparative study by historians and cultural scholars. As a media to convey the social changes, film witness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in both cities, and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re usually be known as“Twin-City”at the same time. As we can see during the war-time, culture exchanges between two cities not only cultivate environment to create films but also giv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identify with self-identity of the Hong Kong people. In the view of“the other”, Hong Kong films use movies to establish the unique Shanghai metropolis features by different style and types, with which a serial of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Twin-City”are pointed out.Standing in the point of film study and making history go through the whole thesis, this essay try to carding history of city construction, twin-city culture exchange history and twin-city film cooperation. By researching films from different directors and types, Shanghai Cultural can be easily found as produce elements in Hong Kong films and the purpose of why they establish Shanghai-images have also be known.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re-construction of Old Shanghai-images is the continue of the former culture exchange of two cities and Hong Kong people’s self-identity are also be obtain and strengthen from that. However, we can not ignore that film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industry nowadays. History has become consumer produc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organized on purpose.
引文
1引自Thomas Cripps,Hollywood’s High Noon: Moviemaking and Society Before Television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第3页
    2资料参见罗苏文著:《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第1页
    3王海威:《借来的时间: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5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8页
    6朱建华:《中国近代政党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7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第436页
    8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第43—54页
    9 Leo Ou-Fan Lee:Shanghai Mordern: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1930-1945(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第118页
    10任仲伦:《电影双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2资料参见丁新豹编写《香港历史博物馆通讯》1999年7月至9月,第10-11页
    14资料参见萧国健着《香港历史与社会》,香港教育图书公司,第7页
    15资料参见于2005年01月26日18:22的人民网港澳专题香港历史资料
    16资料参见周承人编着《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页
    19任仲伦:《电影双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0资料参见周承人编着《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页
    21资料参见上海电影制片厂官网有关天一影片公司的介绍
    22资料参见《申报》,1939年1月10日和1月25日;徐迟:《江南小镇》,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第248—252页;关文清:《中国影坛外史》,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6年;老吉:《影坛人杰邵醉翁》,《大晨》杂志,第17-18期,第57-59页
    23参见《上海地方志》《电影志》www.shtong.gov.cn
    24林友兰:《香港史话》,第152—156页;Annual Report of Hong Kong:1938,第180—194页
    25 G.B.Endacott, Hong Kong Eclipse,第23-35页;鲁言:《香港掌故》,香港广角出版社,1981年,第1——120页
    26 James Hsiung, Steven Levine编: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1937——1945,N.Y.:M.E.Sharpe,1992)。
    27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香港次文化堂1998年,第84——92页
    28李祖永:《我的旨趣》,见《永华国魂特刊》,引自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163-164页
    31资料参见大卫·伯德维尔著,何慧玲译:《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第31页
    32参见《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34参见李焯桃:《香港:八零年代新电影的中国传统》,载焦雄屏编:《新亚洲电影面面观》,第51页
    36参见刘辉、许乐:《后现代姨妈与真实许鞍华》,《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38参见林文淇:《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与国家寓言》,林文淇教学网站
    40参见苏珊·桑塔格,《关于“坎普”的札记》,1964年版,收录于《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41参见林豪慧:文检课教学模式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6):79-80
    43顾也鲁:《忆名导演卜万仓》,《上海电影史料》,第1期(1992年10月),第88—89页
    44杨村:《中国电一尼姑演员沧桑录》,世界出版社,第67-72页
    45参见《电影世界》,第14期,1942年2月
    46资料同注释10,第53页
    47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48参见周蕾,《写在家国以外》,第41页
    49参见何秀君:《张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文史资料选集》1980年3月,第252-253页
    50参见杜云之:《中国电影七十年》,台北,中华民国电影图书馆,1986年,第269-271页
    51刘成汉:《张彻的三部浪漫暴力悲剧》,《电影赋比兴集》,第269页
    52参见苏智良、陈丽菲著《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第151页
    53参见朱家昆著:《香港类型电影漫谈,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7-59页
    54参见程景民编著:《香港廉政公署》,第1-14页
    55参见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p181
    56参见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p256-257
    57参见杨德建:《香港喜剧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75—78页
    58参见严胜雄:《国际都市香港与上海的发展》,《台大建筑与城乡学报》,1997年12月,第69-84页
    59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37页
    60胡和平:《模糊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
    61钱虹:《港式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异同》,上海艺术家,1997年02期
    62参见潘琳著:《炎黄子孙——华人移民史》
    63参见邹依人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第24-30页
    64参见程季华等编:《中国电影发展史》(2),第357-372页
    65参见潘孑农:《检讨过去一年间的抗战电影》,转引自胡菊彬:“Wartime Chinese Cinema”
    66参见《艺林》第68期(1940年2月)
    67参见徐迟:《江南小镇》,第226页
    68参见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谎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第57页
    69参见方梓勋:《被知名者的话语:香港早期的话剧》,《联合文学》第192期2000年10月,第126-136页
    70参见Elizabeth Sinn:“A History of Regional Associations in Pre-War Hong Kong,”见Elizabeth Sinn编:Between East and West: Aspect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Hong Kong: Center of Asian Studies,1990),第159-186页
    71伍湘畹:《回到未来:想象的怀乡愁和香港的消费文化》第10页,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60页
    72同注释70,第10-11页
    73参见梁秉钧:《在时间按末的城市》City at the End of the Time, trans. Gordon T. Osing, Hong Kong: Twilight Books,1992
    74参见阿巴斯:《最后的商业中心:诗和文化空间》,《倾向》卷1期(1993),第1-17页
    75参见孔诰烽:《初探北进殖民主义——从梁凤仪看香港夹缝论》,载陈清侨:《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论评》
    76转引自洛枫:《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75 - 76页
    77参见让-马克:《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与方法论》,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25页
    [1]罗苏文著:《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
    [2]王海威:《借来的时间: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任仲伦:《电影双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萧国健着《香港历史与社会》,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5]《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
    [7]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8]周承人编着《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
    [9]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香港次文化堂1998年,
    [10]大卫?伯德维尔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海南出版社2003版
    [11]朱家昆著:《香港类型电影漫谈,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12]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3]杨德建:《香港喜剧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4]刘辉、许乐:《后现代姨妈与真实许鞍华》,《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15]严胜雄:《国际都市香港与上海的发展》,《台大建筑与城乡学报》,1997年12月
    [16]钱虹:《港式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异同》,上海艺术家,1997年02期
    [17]方梓勋:《被知名者的话语》,《联合文学》第192期2000年10月
    [18]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谎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19]孔诰烽:《初探北进殖民主义——从梁凤仪看香港夹缝论》,载陈清侨:《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论评》
    [20]梁秉钧:《在时间按末的城市》City at the End of the Time, trans. Gordon T. Osing, Hong Kong: Twilight Books,1992
    [21]阿巴斯:《最后的商业中心:诗和文化空间》,《倾向》卷1期(1993)《电影世界》,第14期,1942年2月
    [22]《艺林》第68期(194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