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知识服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新兴的知识服务逐渐被人们所广泛关注。作为科学文化事业单位,目前综合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通过对档案馆知识服务的研究,探索档案馆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模式与方法,使档案馆成为新型的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从而开拓档案馆的发展空间,实现档案馆发展的新跨越。
     本文受特里·库克“后保管模式”中知识服务思想的启发,运用档案学理论和知识服务理论,立足于我国档案馆资源建设和利用服务的现状,提出了档案馆知识服务的理念。在科学界定当前档案馆知识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档案馆知识服务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具体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目前档案馆实践和推进知识服务的思路和举措,以求改进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
     本文主要从管理层面而非技术层面来讲“档案馆知识服务”的具体实现策略。重点在于优化档案馆的数字馆藏与网络服务,强调实现馆藏的知识化和服务的知识化。文章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技术支撑、人力保障、馆藏建设、服务模式、实现平台等方面探讨了档案馆实施知识服务的策略与方法。
     知识服务是档案馆谋求新发展的趋势之选,而国内大多数档案馆距离实现数字档案馆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提出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尚未全面铺开的当前,档案馆实施知识服务的发展模式。其中,文章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在知识服务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档案馆加强知识型档案工作队伍建设的措施。档案馆实施知识服务的核心是优化馆藏与服务,而最终都要通过一个终端门户实现与档案用户的连接互动。文章认为现阶段档案馆门户网站可以承担这一任务,并提出了知识型档案网站的建设方案。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 could not meet the user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 at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The rising knowledge servic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known. At the moment,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as a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 has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est play.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we can explore some diverse, personalized and professional modes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so as to make comprehensive archives turn to be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institution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 and get further development.
     Inspired by the idea of knowledge service in Terry Cook's "Post-Custody Model", this thesis tries to propose a concept of knowledge service in comprehensive archives with theory of archives science and theory of knowledge service, based on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and service in Chinese comprehensive archives. This thesis scientifical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builds up a system of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and analyses its main components and the process and methods to accomplish it. After that,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carry out knowledge service in archives at present,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service of archives.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carry out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on a management level rather than at technical aspects. The emphasis is to optimize the digital holdings and web services, for the sake of intellectualization of holdings and service. With the "user-centered" service concept, the thesis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implement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from aspects of technical support, manpower support, collection building, services mode, implementation platform and so on.
     Knowledge service is the inexorable trend to seek development for archives. Now most domestic archives have not realized the project of digital archiv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pose a pattern of developing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The thesis sets forth the key role of archivists in the system of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and stat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archivists' quality to provide knowledge service. The crux of developing archives knowledge service lie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 But in the end, all of the above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archives website, which links the archives and users. Furthermore, the thesis proposes a programme to improve the archives website serving for knowledge service at present.
引文
1、(德)马丁,(德)海森格,(德)沃贝克编著,赵清涛,彭瑞梅译:知识管理——原理及最佳实践(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Michael Cook: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from archives [M],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U.S.A.:Gower,1986
    3、(法)查尔斯·德普雷,丹尼尔·肖维尔主编,刘庆林译: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威主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版
    5、初景利,邵正荣主编: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6、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7、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胡昌平主编: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李国庆:数字档案馆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迈克尔·库克著,朱国斌,李宪译:档案管理——中小型机构和地方政府档案机构实用手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12、(新西兰)斯图尔特·巴恩斯编,阎达五等译:知识管理系统: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3、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4、温有奎等:知识元挖掘[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版
    16、薛四新编著:档案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变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17、曾民族主编:知识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张斌著: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19、张晓娟编著:档案馆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张晓林:元数据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21、赵曙明编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朝乐门:知识技术的综合集成视角研究,图书情报工作[J],2008(10)
    2、方立霏:培养档案馆馆藏专家的几点思考,中国档案[J],2009(01)
    3、冯湘君:谈档案知识资源的挖掘,浙江档案[J],2006(08)
    4、管先海:对知识管理时代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思考,档案时空[J],2007(08)
    5、管先海:对档案馆“服务壁垒”的若干思考,档案管理[J],2009(03)
    6、胡群: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7、胡瑞珩,刘卫平:从信息保管者到知识管理者——谈特里·库克的“后保管模式”,档案与建设[J],1999(11)
    8、胡小琳:档案知识服务及其系统构建,湖北档案[J],2003(07)
    9、李成国,徐凌:谈新形势下档案馆的知识服务,兰台内外[J],2005(05)
    10、李菊花:关于知识技术与知识服务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7(10)
    11、李泽锋: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框架,档案学通讯[J],2007(02)
    12、梁孟华:面向用户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研究,档案学研究[J],2009(02)
    13、刘国华,郝伟斌: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馆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8(01)
    14、刘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7(05)
    15、刘永:数字档案管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档案学研究[J],2008(05)
    16、刘勇: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的新变化,档案学通讯[J],2006(04)
    17、孟祥宏:基于开源软件的档案Web2.0网站建设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8(02)
    18、孟歆:档案部门的知识服务,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9、孟歆:结合知识管理浅议档案知识库的建立,兰台世界[J],2007(24)
    20、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浙江档案[J],2005(12)
    21、彭明或: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定位思考,湖北档案[J],2004(Z1)
    22、齐虹:用户信息需求立体结构模型探讨,档案学通讯[J],2009(02)
    23、齐虹,石慧敏:知识服务及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实现,北京档案[J],2002(08)
    24、钱毅:档案数据库的规范和质量控制,档案学通讯[J],2007(05)
    25、孙逊:知识经济背景下档案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探析,兰台世界[J],2008(20)
    26、谭必勇:论数字档案馆的资源选择问题,档案管理[J],2006(05)
    27、谭必勇: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档案时空[J],2003(08)
    28、谭必勇: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档案与建设[J],2003(07)
    29、唐艳芳:基于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用户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6(04)
    30、(加)特里·库克,刘越男编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J],1997(02)
    31、王成琴:建立导航式档案网上检索系统的思考,北京档案[J],2009(07)
    32、王广宇:数字档案馆小众化信息服务研究——理念与比较,档案学通讯[J],2008(04)
    33、王萍,赵丹阳:档案馆随需应变知识服务模式,档案学通讯[J],2009(04)
    34、王应解:基于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组织,北京档案[J],2008(01)
    35、王应解:档案知识组织初探,档案学通讯[J],2008(02)
    36、王云庆:论档案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山东档案[J],2009(02)
    37、伍振华: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4(02)
    38、武琳,纪舜丽:基于网络的档案开放目录研究,北京档案[J],2009(06)
    39、肖文建,王广宇,彭宁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档案馆关注弱势群体研究——基于信息能力与信息需求的思考,档案学研究[J],2009(01)
    40、邢颖:档案部门的知识服务意识,档案管理[J],2005(03)
    41、徐鸿: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档案学研究[J],2004(06)
    42、徐莺:关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思考,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J],2004(02)
    43、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档案学通讯[J],2007(05)
    44、徐拥军: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档案学通讯[J],2008(02)
    45、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山西档案[J],2008(01)
    46、徐拥军,陈玉萍:传统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研究,北京档案[J],2009(04)
    47、徐拥军,邓荣华:档案学界知识管理研究述评,兰台世界[J],2008(12)
    48、许明蓉: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新任务,城建档案[J],2007(01)
    49、杨霞: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与利用情况综述,北京档案[J],2009(02)
    50、姚志强:信息环境下档案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档案与建设[J],2004(10)
    51、袁红军: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中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档案学研究,2009(04)
    52、张强: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3、张卫东,王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功能的变革研究,情报科学[J],2004(12)
    54、张正强: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顶层框架设计的基础性标准比较,档案学通讯[J],2008(05)
    55、赵爱国:传统创新发展,山东档案[J],2009(02)
    56、赵爱国:试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档案馆馆藏建设,档案学通讯[J],2006(06)
    57、赵爱国:强化信息观念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管理[J],1995(07)
    58、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9、赵建平:公共档案馆社会地位及发展研究综述,档案学研究[J],2009(01)
    60、赵彦昌:后保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湖北档案[J],2007(07)
    61、周毅:全面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学通讯[J],2002(04)
    62、周毅:知识服务——档案管理部门的新目标,中国档案[J],2002(05)
    1.http://www.saac.gov.cn/
    2.http://edu.duxiu.com/
    3.http://www.kmcenter.org/
    4.http://www.chinakm.com/
    5.http://www.archives.gov/
    6.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①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C/OL].Paris:OECD,1996.[2008-05-09]. www.oecd.org/dataoecd/51/8/1913021.pdf
    ②(美)J.奈斯比特著,孙道章等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①(美)F·杰拉尔德·汉姆著,刘越男译:《档案边缘》,《山西档案》,1999年第1期。
    ①(加)特里·库克著,刘越男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第2期。
    ②详见(加)特里·库克著,黄霄羽译:《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1996年,第87-114页。
    ①周毅:《知识服务:档案管理部门的新目标》,《中国档案》,2002年第5期。
    ②胡小琳:《档案知识服务及其系统构建》,《湖北档案》,2003年第7期。
    ③伍振华:《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2期。
    ④孟歆:《档案部门的知识服务》,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⑤孙逊:《知识经济背景下档案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探析》,《兰台世界》,2008年第20期。
    ①张卫东,王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功能的变革研究》,《情报科学》,2004年第12期。
    ②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①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姜永常:《论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情报学报》,2001年第5期。
    ③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4页。
    ①转引自司训练编著:《知识生产网络的进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②转引自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④陈兆祦,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⑤伍振华:《档案的知识特征初探》,《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3期。
    ①《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代表时的讲话(1995年12月11日)》,《档案管理》,1996年第1期。
    ②孙逊:《知识经济背景下档案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探析》,《兰台世界》,2008年第20期。
    ③张娟慧:《谈企业档案管理中的知识管理》,《赤峰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9页。
    ②尹一捷:《信息化让档案资源活络起来》,《计算机世界报》,2009年6月15日。
    ③参见黄静:《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导航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页。
    ④同②。
    ①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②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李翠屏:《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特点》,《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第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
    ①张卫东,王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功能的变革研究》,《情报科学》,2004年第12期。
    ②山东省档案局张奎明局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2日。
    ③ M. Goldstein. The Evolving Role of In-House Business Archives:From Tradition to Flexibility [A]. J. O'Toole. The Records of American Business[C].Chicago:The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1997:41~55.
    ④(加)特里·库克著,刘越男编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①(加)特里·库克著,黄霄羽译:《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19.96年,第87-114页。
    ②胡瑞珩,刘卫平:《从信息保管者到知识管理者——谈特里库克的后保管模式》,《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11期。
    ①孙逊:《知识经济背景下档案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探析》,《兰台世界》,2008年第20期。
    ①参见(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著,李萌译:《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8-10页。
    ①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②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157页。
    ①齐虹:《用户信息需求立体结构模型探讨》,《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2期。
    ①李海军:《档案信息转化为“档案知识”的技术框架探讨》,《山西档案》,2007年第1期。
    ①蒋永福:《论知识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第6期。
    ①详见蒋永福:《论知识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第6期。
    ②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①参见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②参考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①谢海洋:《“中国档案在线”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张卫东,王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功能的变革研究》,《情报科学》,2004年第12期。
    ①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②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①肖文建,王广宇,彭宁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档案馆关注弱势群体研究——基于信息能力与信息需求的思考》,《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King J. What is KT 2001. [2008-02-13].http://www. Knowledge technologies.net/2001/index.htm
    ①曾民族主编:《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刘振华:《视频文件元数据的设计与开发》,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24页。
    ①段荣婷:《MARC AMC与EAD档案著录标准比较研究》,《情报学报》,2003年第3期。
    ②参见于文斌:《网络环境下档案著录标准初探——以档案编码著录标准(EAD)为例》,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③陈俊华:《标记语言构筑互联网应用的现在与未来》,《情报杂志》,2001年第6期。
    ④T.R:Gruber. Toward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tologies Used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Vol.43,1995.
    ①丁晟春,顾德访:《Ontology及其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①转引自赵展春:《知识管理目标下的企业档案工作》,2005年第11期,第42-43页。
    ①安泽秀一:《日本的档案馆与档案馆学》,《日本档案工作译文集》,陕西省档案学会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① Guy St. Clairaf著,陈静,吕秋培编译:《知识服务:在新职业中的文件信息管理工作》,《广东档案》,2007年第1期。
    ②(美)F·杰拉尔德·汉姆著,刘越南译:《档案边缘》,《山西档案》,1999年第1期。
    ①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黄萃,陈永生:《基于Agent的数字档案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5期。
    ②参见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31页。
    ① Diane Kresh. Offering High Quality Reference Service on the Web: The Collaborative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CDRS)[J].D-Lib Magazine,2000,6(6):56-66.
    ①参见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29页。
    ①梁孟华:《面向用户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研究》,《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②王广宇:《数字档案馆小众化信息服务研究——理念与比较》,《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4期。
    ①参见曾民族主编:《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①曾民族主编:《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②详见梁孟华:《面向用户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研究》,《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见http://www.archives.gov/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