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们”:鲁迅个人主义命运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两个概念——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两个概念都不是从中国家庭本位的传统伦理文化中自发生成的。通过引入卢梭、尼采、易卜生、施蒂纳等人的思想,个人主义在五四时期逐渐成为股思想潮流。但个人主义并未内化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民族救亡的现实面前,个人主义很快让位于能够直接解决社会问题的阶级革命。作为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们对“人”的内在规定性完全不同。个人主义肯定个体的理性自觉。它以“个”、“我”为基本组织单位,提倡“个”的理性自由精神,肯定“我”的理性批判能力。而阶级革命以“我们”的集体的联合为基本结构形式,要求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并以思想的一统性作为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当集体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话语,追求精神自由的个人主义的命运就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以鲁迅及其精神传承者为代表考察个人主义在阶级革命的“我们”及其话语权威面前如何最终丧失“我”的精神独立,从而剖析个人主义与政治话语权威的复杂关系。
     第一章主要论证鲁迅个人主义的位置及其独特性。首先必须从理论上阐明个人主义的真正所指,以便于确定鲁迅个人主义的逻辑起点,概述鲁迅个人主义的特质。鲁迅的个人主义始终是立足现实、立足人间的。正是对中国现实的清醒认识,使得鲁迅的个人主义具有一种“绝望”的独特气质。绝望,在鲁迅的个人主义体系中并不是纯粹消极的。作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具有积极意义。对现实真实,也即黑暗的发现,以及对死亡的独特体验,使鲁迅个人主义的现实指向性获得了深刻的政治批判性。第二章,主要根据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阐述鲁迅“个”的思想的具体内涵。鲁迅先从非物质的主观精神切入对“个”的思考。在诸多强调“主观”精神的思想流派中,鲁迅尤其肯定了极富现实战斗精神的主观意力派。借鉴“主观意志派”与“摩罗诗派”等西方个人主义的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术语,鲁迅赋予“个”以新的内在规定性。在他看来,真正的“个人”,是充满“内曜”与“心声”,具有“意力”,能够以“神思”之诗表达现实之真,并由此与现实形成对抗关系的“一二士”。“内曜”,是理性自我的显现,是指通过自我的理性力量破除黑暗之遮蔽,获得理性自觉的状态。鲁迅对“内曜”的阐释符合启蒙本义,由此,启蒙成为鲁迅“立人”的逻辑起点。
     个人主义在与现实的对抗关系中明证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个人主义者以言说与行动展现理性自觉之个体对现实的反抗。因此,第三章,借助文学展示鲁迅作为个人主义者的反抗。鲁迅个人主义的反抗在启蒙语境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反抗传统集体观念,尤其国民性,这是对已经内化为集体行动指南的实践理性的批判;反抗认识层面的成见——鲁迅重新审视“希望”、“绝望”、“光明”、“黑暗”、“复仇”、“死亡”等概念,并用行动的真实性重新审视这些概念的虚妄性,从而取消观念意识形态对这些概念的遮蔽,重新回到概念的原点——作为世界之组成部分的最本已的存在;由此,鲁迅超越了成为时代主流的启蒙话语。第四章,阐释鲁迅对自我的现实定位。鲁迅用直刺向天空的“枣树”、以死亡为终点,始终行走在“痕迹”上的“过客”等意象形象地表达自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自已在现实中的位置。鲁迅“在”同时又“不在”现实之中,这使得鲁迅的个人主义反抗行动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在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取得话语优势之时,个人主义面临集体话语的新挑战。论文第五章考察集体主义与阶级的“我们”是如何生成,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权威话语的。理解“我们”话语的实质,作为一个大的背景与现实存在,对理解鲁迅在集体主义思潮中如何介入革命以及如何保持“我”的独立性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第六章主要对鲁迅的革命观、“革命人”、革命文学等观点加以阐述,以此说明鲁迅始终以“个”的身份参与革命。鲁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我们”始终保持警惕。他不是以阶级认同,而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身份参与到革命之中。他认为阶级革命只是革命的一种而不是唯一形式,革命在任何历史时期作为变革社会的动力都是合理的。革命的真正力量是“革命人”,是认真从事革命事业,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实干家,而不是空喊口号,在革命的边上享受着革命果实的“众数”,也不是拿着鞭子,呵斥别人革命,自已却站在一旁的“巧人”。鲁迅仍然从“人”的角度审视革命的现实发展。鲁迅反对将文学视为宣传的工具,肯定“革命人”用血与肉铸就的革命文学。通过对中国古典神话或故事的现代改编,鲁迅对逐渐以统治阶级面目出现的“我们”进行了批判与嘲讽。本文通过对《故事新编》中《理水》、《采薇》、《出关》等几个文本的细读,探索鲁迅在革命语境中的自我坚守。鲁迅对自已与革命的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愿意以革命的“同路人”身份参与革命,并甘愿充当“梯子”,为推进现实的革命注入一点“真实”的“希望”。
     鲁迅在革命中的表现是他对自已在启蒙语境中已形成的“个”的理性自觉的坚守。从鲁迅的立场来看,他的个人主义始终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从革命的“我们”一方来看,鲁迅对革命的参与,使得将鲁迅纳入“我们”话语体系成为可能。鉴于鲁迅个人主义所体现出来的战斗精神,无产阶级领导者从阶级革命的政治需要出发置换了鲁迅思想的本质属性。原本属于启蒙个人主义思想体系的鲁迅成为阶级革命的前驱者。“原鲁迅”逐渐被表象化了的“鲁迅”所淡化。革命对鲁迅个人主义的创造性误读,使得鲁迅更多的是以一个文化符号的身份“存活”在革命之中。第七章,从权威话语之于鲁迅的角度,论证权威话语对鲁迅的改造。鲁迅基于个人主义的现实精神,成为现实革命的参与者。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由此,鲁迅的个人主义精神与政党政治联系起来。瞿秋白是最早将鲁迅塑造为阶级革命战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因与鲁迅的特殊关系,以及身份的特殊性,冯雪峰的鲁迅阐释对创造性的解读鲁迅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如周扬、艾思奇、陈伯达、周文等人,将鲁迅视为抗日民族解放的英雄,爱国爱人民的战士,甚至赋予鲁迅以“党性”,鲁迅已经被描述为“我们”革命队伍中最忠实、最英勇的一员,这无疑是对鲁迅反抗行动的断章取义式的解读。而最具典范意义,且影响深远的是毛泽东的鲁迅阐释。毛泽东的特殊地位以及他本人对鲁迅的推崇,使得鲁迅逐渐成为一个政治、文化符号。
     第八章,从鲁迅精神传承者角度解读鲁迅个人主义的历史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权威话语致力于打造阶级战士形象的鲁迅相比,仍追求五四启蒙精神的部分知识分子,希望尽可能回到反抗的鲁迅、行动的鲁迅那里,以保持知识分子“个”的精神独立以及对现实的关怀。在延安时期,短暂的“杂文运动”是对鲁迅现实批判精神的传承,他的后继者——萧军、丁玲、王实味、胡风、路翎等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捍卫着鲁迅个人主义的传统。但在“极左”政治文化氛围中,想要坚守个人主义绝非易事。因此,他们或者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者投降,或者臣服,或者精神失常。个人主义要打破话语权威的努力终究抵不过权威话语施加给“个”的政治压力。
In the20th Century, two conceptions attract the whole intellectual's attention——the Individualism and the Collectivism. The two concepts are not spontaneously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 ethics culture. The Individualism, which is originated from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spread into china through the idea of the individualist, such as Rousseau, Nietzsche, Ibsen, Max Stirner. Individual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end of thoughts in the "wusi" period. But individualism is never internalized as the essence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Facing the mission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individualism and Its Enlightenment are soon be replaced by the Class Revolu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As the two diametrically opposed concepts, The Individualism and The Collectivism treat the "people"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ways. The Individualism treats "people" as rational individualism, while the class revolution requires individuals must obey the collective, which could guarantee the victory of the social revolution. When the collectivism had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the times, the individualism, in the purpose of seeking spiritual freedom, must come down to earth. Especially, when the collective become a kind of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individualism destiny is in jeopardy.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take Lu Xun and its spiritual successo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individualism in order to discuss how the individualism keep or eventually lose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ce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class revolution. Thu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can be further analyzed.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reviews the individualism of Lu Xun theory and his individualism practice. The second part mainly reviews how, as a individualist, insists on his personal choice in he context of revolution, and what is Lu Xun's historical destiny.The class revolution takes "we" as the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Lu Xun,as "a revolution fellow ",not only participate in the revolution, but also keep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ce. He insists on his individualism which had already formed in the enlightenment context.Therefor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u Xun, his individualism has never been changed. But from the revolution's point view, his participation of the social revolution makes him seem to be a member of the Class. Because of his classical fighting spirit, the leaders of the proletariat revolution reinterpret the essence of his thought. Lu Xun's thought about "individualist", belonging to the enlightenment individualism ideology, By Creative misreading of Lu Xun's individualism, as the superficial layer of the "Lu Xun" become the part of the precursor of bourgeois revolution. Lu Xun as a cultural symbol identity survival in the revolution Context. Even his spiritual successors are hard to reach the height of his thought.
     The introduction of part1,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Lu Xun's individualism,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demonstrate Lu Xun's individualism and prove that Lu Xun's individualism is based on enlightenment.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based on Lu Xun's three articles, expounds Lu Xun's thought of individualism. First, Lu Xun emphasize the subjective, especially the subjunctive's spirit of fighting toward reality. Lu Xun draws his theory of individualism from the "Moluo poets" and other Western individualist. Combining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term, Lu Xun makes individualism have a new meaning. To be a real man, he must be full of "NeiYao" and "Shensi", and he must use poems express the true, reality.Thus, luxun's individualism makes enlighten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Lu Xun's individualism is always based on reality. It i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of China that makes Lu Xun's individualism have a unique temperament-desperation. So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to discuss the uniqueness of luxun's desperation. The desperation in Lu Xun's individualism is not negative, contrary speaking, as the internal force, desperations is playing a positive rule and making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finding of the real darkness and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death makes Lu Xun's individualism gained a deep political character.
     The third chapter is mainly to explain Lu Xun's multiple levels of individualistic revolt: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collective concept, especially the national character, which is already internalized people's rational. 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 critique of cultural essence; 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notions, such as "Hope","despair","light","dark","revenge","death",which should be re-examine. Thus we can move the masking covered by the ideology. Anther important discovery founded by Lu Xun is his surpass the mainstream of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Based on the realty, desperate revolt becomes the proof of Lu Xun individualism substantiv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explain Lu Xun's self position in the reality.two examples can be used to express Lu Xun's self image.one is "jujube",the other is the "traveler", taking the death as the end, always walking in the "traces" of the road. In one wo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xun and the reality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Lu Xun "be in" and also "not be in "the reality. This is why Lu Xun becomes to be a representative of revolutionary soldier, by his literary works; we can get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his individualistic revolt.
     The second part mainly reveal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he revolution, Lu Xun's spirit inheritance and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analyzes how the collectivism generates, and gradually become a kind of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As a deep and real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ollectivism dis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Lu Xun's choice.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o explain Lu Xun's conception of revolution,"revolutionary people", and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ese theories, make Lu Xun different from the member of'The Create" and "The Solar" agency. Lu Xun is always on guard against the collectivism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He identify with the revolution, not because it is a final form to finish the social revolution, but it is a needed social activity to change the society, and make it be more reasonable, the independent thinking individuals participate in He believes that class revolution is one,but not the only one, of the form,in any historical period.The "revolutionary people", is the one who is seriously engaged in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and the one who devote his life to the revolutionary action. The real "revolutionary people" is not immersed in empty slogans and enjoying the result of the revolution. And he is not the "clever people" who stands on the side of the reality and holds a whip to slave others. Thus, Lu Xun is still in his individualism standpoint. Lu Xun opposed regarding literature as a propaganda tool, the real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must be written by the real revolutionary people's flesh and blood. Lu Xun also has a sob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Class Revolution. He is willing to involve the revolution as a revolution "fellow", and is willing to act as a "ladder" to promote the reality and inject a bit of "real" hope into the Class Revolution. 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authority's point view, Lu Xun's is transformed to be a solider of Communist revolution. Lu Xun realistic spirit makes him become revolutionary participants. He support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Thus, the individualism of Lu Xun's fate is bind with the political party. Qu Qiubai firstly locate Lu Xun as class revolutionary soldier according to Marx Marxist theorists.Others such as Zhou Yang, Ai Siqi, Chen Boda, Zhou Wen orientate Lu Xun as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liberation hero, patriotism, even Lu Xun gains the identity of "political party", Lu Xun is described as the memb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o Zedong's 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makes a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ce on Lu Xun's image.The special status of Mao Zedong and his admiration of Lu Xun, make Lu Xun become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ymbols. The third chapter, Lu Xun's historical destiny of his individualism will be showed. The successor of his spiritual dedicated to Lu Xun to create the class warriors image compared, some intellectuals still pursue the enlightenment spirit five four, hope Lu Xun as much as possible back against Lu Xun, action there, to keep the intellectuals spirit of independence and realism. In Yanan period, short "essay movement" is a realistic critical spirit of Lu Xun, his successor--Xiao Jun, Ding Ling, Wang Shiwei, Hu Feng, Lu Ling, in their different ways to defend the Lu Xun legacy of individualism. But in the "leftist" political culture atmosphere, want to hold the individualism is not easy. Therefore, they either pay the price of life, or surrender, or surrender, or mental disorders. Individualism to break the authority to eventually arrive but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is applied to the "political pressure".
引文
①[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0页。
    ③[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14页。
    ④[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页。
    ①[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42页,第104页。
    ②[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9页。
    ③[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46页。
    ④[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8页。
    ⑤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81页。
    ⑥[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⑦我指的是,如卢克斯在《个人主义》一书中所侧重的那种知识性的、客观表述出来的关于个人主义的认知。因为有这种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判断一个人足否是个人主义者主要看行动。
    ①刘再复,李泽厚:《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华文文学》,2010年第1期,第60页。
    ①[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39页。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②[法]福柯:《什么是启蒙》,《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530页。
    ③[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3页。
    ④[法]福柯:《什么是启蒙》,《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528页。
    ⑤[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许黎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49页。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25页。
    ②[法]福柯:《什么是启蒙》,《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532页。
    ③[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24页。
    ①[法]福柯:《什么是启蒙》,《福何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532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③[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5页。
    ④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第13页。
    ①[英]罗索:《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8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洪涛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20页
    ①[美]亨利·大卫·梭罗:《公民不服从》,张晓辉译,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38页。
    ②[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理性和传统》,《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8年,第82-84页。
    ④[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5页,第2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申辩篇》,《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①刘再复,李泽厚:《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华文文学》,2010年第1期,第60页。
    ①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该文出现的鲁迅原文均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后文将不再重复标注。
    ②鲁迅:《野草·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第2卷,第219-220页。
    ③[日]竹内好:《鲁迅入门》,《竹内好全集》第2卷,东京:筑摩书房1981年版,第38页。转引自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开放时代》,2012年第8期,第144页。
    ①石坚:《也谈周作人的“转向”——从“谈鬼”说起》, 《湖南大学学报》,2010第6期,第94页。
    ①当年五四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傅斯年、罗家伦等人最终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②[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①[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②[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③鲁迅:《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页。
    ④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入学出版社,1981年,第372页。
    ①李淑英:《关于“黑暗”与鲁迅的杂文转向》,《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7期,第40页。
    ②鲁迅:《野草·复仇(二)》《鲁迅全集》第2卷,第179贞。
    ①钱理群将第一次仅限定在1926年,我认为1925年,是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时期,也是他绝望反抗的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钱理群:《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5期,第10页。
    ②林贤治:《人间鲁迅》(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③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2页。
    ④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1-2页。
    ⑤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①鲁迅:《野草·死火》,《鲁迅全集》第2卷,第201页。
    ②鲁迅:《野草·死火》,《鲁迅全集》第2卷,第207页。
    ③鲁迅:《野草·死后》,《鲁迅全集》第2卷,第214-217页。
    ④鲁迅:《野草·雪》,《鲁迅全集》第2卷,第186贞。
    ⑤鲁迅:《<呐喊>白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①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第182页。
    ①[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0年,第182页。
    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①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5-56页。
    ②江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7页。
    ①鲁迅:《坟·摩罗行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6页。
    ②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第95页
    ③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3页。
    ①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第97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1页。
    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101贞。
    ⑤[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3页。
    ①代廷杰《探索探索者索者——以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当代重思为中心》,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04页。
    ②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1001页。
    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4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鲁迅全集》第6卷,第66-67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5页。
    ③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页。
    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贞。
    ①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页。
    ②[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革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③[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6页。
    ④参阅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82-83页。
    ①[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34-135。
    ②[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①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②[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5年,第143页。
    ①鲁迅: 《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②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强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①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鲁迅全集》第4卷,第511页。
    ①鲁迅: 《坟·灯下漫笔》, 《鲁迅全集》第1卷,第229页。
    ②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鲁迅全集》第1卷,第327页。
    ③[澳]张钊贻: 《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364页。
    ④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足说》,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3页。
    ⑤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 《鲁迅全集》第1卷,第453页。
    ①摩罗: 《狂人:彬彬有礼的反叛者》, 《耻辱者手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②鲁迅: 《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鲁迅全集》第3卷,第12页。
    ①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页。
    ③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4-25页。
    ①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第327页。
    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59页。
    ③汪卫东:《鲁迅国民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第18页。
    ①赵歌东:《启蒙与革命——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02
    ①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39页。
    ②薛毅:《反抗者的文学——论鲁迅的杂文写作》,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5685_3.html
    ③曹清华:《表达与鲁迅的思想——一个世纪难题》,《学术月刊》,2009第1期,第104页。
    ①鲁迅:《野草·复仇》,《鲁迅全集》第2卷,第176-177页。
    ②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70-171页。
    ③鲁迅:《彷徨·孤独者》,《鲁迅全集》第2卷,第88页。
    ④白吉庵:《胡适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①鲁迅:《彷徨·孤独者》,《鲁迅全集》第2卷,第90-91页。
    ②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鲁迅全集》第3卷,第414页。
    ①鲁迅:《集外集·渡河与引路》,《鲁迅全集》第7卷,第39页。
    ①秦凌燕:《一个表达虚无的文本——一重读〈伤逝〉》,《小说评论》,2011年第2期。
    ②范阳阳:《伤逝中涓生忏悔心理动因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12第6期,第86贞。
    ③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15页。
    ①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16页。
    ②鲁迅:《仿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17页。
    ①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17-118页。
    ②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30页。
    ①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第133页。
    ②杨晓珍等:《“自我”的危机与拯救——<伤逝>再解读》,《兰州出大学学报》,2012第3期,第3页。
    ①鲁迅:《野草·影的告别》第2卷,第169-170页。
    ①张宁:《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文史哲》,2007第2期,第8页。
    ②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③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第182页。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记谈话》,《鲁迅全集》第3卷,第378页。
    ②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学》,洪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2页。
    ①孙玉石:《<野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30页。
    ②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6页。
    ①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6-167贞。
    ①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196页。
    ②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第170页。
    ③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④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196页。
    ①鲁迅:《华盖集·导师》,《鲁迅全集》第3郑,第59页。
    ②[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46页。
    ①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1页。
    ①[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07年版.第271页。
    ①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①贾植芳:《狱里狱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45-46页。
    ②[德]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杭聪译,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③[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④许琳:《赴延安动机考》,山东大学硕十论文,2010年,第1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草明:《只把春来报——一位女作家的自述》,《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2期,第64页。
    ②吴敏:《延安文人研究》,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③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66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②[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④[德]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杭聪译,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①冯雪峰: 《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 《雪峰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34页。
    ② 丁玲: 《丁玲文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277页。
    ③茅盾: 《读<倪焕之>》, 《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79页。
    ④贺桂梅: 《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⑤丁玲: 《丁玲文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270-271页。
    ①冯雪峰: 《雪峰论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0页。
    ②李建军: 《国民性批判的发生、转向与重启》, 《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第19贞。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文贵良:《功能与实践:20世纪战争年代(1937—1948)文艺权威话语的一种描述》,《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第93页。
    ①在《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中,鲁迅曾说,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惟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之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第292页。
    ②刘再复为朱正《鲁迅传》所作序言(港版), 转引自秋水情感文学网:http://www.qsgct999.cn/guoxuelishi/9476_4.html12012-09-06,2012-09-06
    ③1938年,一些鲁迅拥护者在上海举行一场“鲁迅思想座谈会”,他们认为,“转变”与“飞跃”的评论,都足割裂了鲁迅思想一贯性的做法。转引自张钊贻:《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第416贞。
    ①张宁:《“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文史哲》,2007年第2期,第6-7页。
    ②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2页。
    ①鲁迅:《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556页。
    ②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438页。
    ③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5页。
    ④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428页。
    ⑤文中谈文艺,对于革命同样适用。鲁迅:《花边文学·“彻底”的底子》,《鲁迅全集》,第5卷,第538页。
    ①单独将革命人作为鲁迅革命思想的一个内容提取出来,是受到日长堀佑造的《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一文启发。 《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0期。
    ②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③鲁迅: 《而已集·革命文学》, 《鲁迅全集》第3郑,第568贝。
    ④鲁迅: 《集外集拾迎·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1926年)》, 《鲁迅全集》第7卷,第306页。
    ⑤[日]竹内好: 《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14页。
    ①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鲁迅全集》第3卷,第428页。
    ②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宁沪克复的那一边》, 《鲁迅全集》第8卷,第198页。
    ③鲁迅: 《华盖集·战士与苍蝇》, 《鲁迅全集》第3卷,第40页。
    ④鲁迅: 《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鲁迅全集》第4卷,第131页。
    ①冯雪峰:《有关1936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08页。
    ②鲁迅:《书信·350912致胡风》,《鲁迅全集》第13卷(书信),第543页。
    ③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0-211页。
    ①李辉凡:《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2-63页。转引自赵歌东:《横站的同路人》,《文史哲》,2012年第1期,第146页。
    ②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③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④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238-239。
    ①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6-437页。
    ②[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 三联书店,2005年,第134页。
    ③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第295页。
    ④冯雪峰:《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55-256页。
    ①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1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第390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第392页。
    ③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第400页。
    ④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第400-401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6卷,第540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出关》,《鲁迅全集》,第6卷,第457页。
    ③鲁迅:《故事新编·出关》,《鲁迅全集》,第6卷,第461页。
    ①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②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①[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1-42页。
    ②鲁迅:《<十二个>后记·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7郑,第312-313页。
    ①[日]增田涉:《鲁迅传》,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2),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367页。
    ②鲁迅:《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65页。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44-415页
    ④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13页。
    ①鲁迅: 《书信·300327致章廷谦》, 《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第8页。
    ②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54页。
    ①鲁迅:《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65页。
    ①转引自王鹏:《王芸生与两篇有关瞿秋白报道的面世》,《文史精华》,2006年第11期,第38页。
    ②冯雪峰:《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21页。
    ③瞿秋白:《荒漠里——一九二三年之中国文学》,《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312页。
    ④瞿秋白把中国文坛分为三个城池(因为学阀霸占的缘故):第一个城池中只有勉强认得千把字的“愚民”,这个文坛上称霸的是《西游》、《封神》、“几侠几义”;第二个城池称王称霸的是张恨水、严独鹤、包天笑等大家,他们不懂欧化文和上古文,只知道黑幕、侠义、艳情、宫闱;第三个城池里,方才有懂得欧化文的“新人”,托尔斯泰、易卜生、莎士比亚、高尔基都在这个城池里,“鲁迅等等”也归在这个城池里与外国大家齐名。瞿秋白:《学阀万岁!》,《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⑤瞿秋白:《“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第24页。
    ①瞿秋白: 《狗样的英雄》,《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第371页。
    ②傅修海、陈华积:《瞿秋白与鲁迅经典化进程——以<鲁迅杂感选集>的编选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
    ③瞿秋白:《瞿秋白选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46页。
    ④瞿秋白:《瞿秋白选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32页。
    ⑤瞿秋白:《瞿秋白选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48页。
    ①瞿秋白:《瞿秋白选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52页。
    ②冯雪峰:《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雪峰文集》,第4卷,1985年,第22-23页。
    ③1941年2月26日,冯雪峰被捕。这段特殊境遇,促使冯雪峰写下39首诗,后以《真实之歌》为名出版。
    ①两个剧本指茅盾的《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芳草天涯》。
    ②冯雪峰:《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65-366页。
    ①冯雪峰:《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②冯雪峰:《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50页.
    ①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2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2012年,第191页。
    ②《解放》第1卷,第56期。转引自潘磊,《“鲁迅”在延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③张闻天:《为追悼与纪念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张闻天文集》第2卷,第192贞。
    ④陈伯达:《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解放》.第1卷第55期。
    ①周扬:《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纪念鲁迅逝世二周年》,《解放》,第1卷第56期。
    ②成仿吾:《纪念鲁迅》,《解放》,第1卷第55期。
    ③周文,四川省荥经县人,生于1907年,原名何开荣。1932年参加左联,在创作上曾受鲁迅的指导。
    ④周文:《鲁迅先生的党性》,《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转引自《“鲁迅在延安”》,第56页。
    ①周扬:《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纪念鲁迅逝世二周年》,《解放》,第1卷.第56期。
    ②萧三:《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解放》,第1卷第87期。
    ③文贵良:《危机与新生》,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47页。
    ①毛泽东:《论鲁迅》,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从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②毛泽东:《论鲁迅》,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①毛泽东:《论鲁迅》,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②毛泽东:《论鲁迅》,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从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从书》(文艺理论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第45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第45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77页。
    ②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53页。
    ①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96页。
    ①李建军:《王实味与鲁迅的文学因缘》,《小说评论》,2012年第4期,第49页。
    ②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王实味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5页。
    ③张永泉:《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遗案——重读王实味的两篇杂文》,《海南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④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王实味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5页。
    ②胡平等编:《名人与冤案》,群众出版社,1998年,第517页。
    ③胡平等编:《名人与冤案》,群众出版社,1998年,第516页。
    ①钱理群:《精神界战十的大悲剧——说<路翎——未完成的天才>》,《读书》,1996年8月,第10页。
    ①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6页。
    ②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87页。
    ③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①[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3页。
    ①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②丁玲:《鲁迅先生于我》,中国青年网,http://agzy.youth.cn/mzh/huigu/200906/t20090619 932446 1.htm:2008-08-21
    ③王增如等编:《丁玲自叙》,团结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丁玲》,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①丁玲:《七月的延安》,《丁玲全集》第1卷,第327页。
    ②潘磊:《陆萍·丁玲·延安青年——丁玲<在医院中>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41页。
    ①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96页。
    ②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③丁玲:《三八节有感》,《解放日报》,1942年3月9日。
    ①转引自熊坤静《丁玲与毛泽东:在陕北结下文友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176982.html,2011年11月8日。
    ②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③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①尹骐:《丁玲在延安的“洗社”》,《炎黄春秋》,2004年12月。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萧军:《人与人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年,第336页,第403页。
    ①吴中杰:《鲁迅的抬棺人——鲁迅后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0负。
    ①钱理群:《胡风的回答》,《文艺争鸣》,1997年第5期,第54页。
    ②胡风:《如果现在他还活着》,《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6页
    ①吴中杰:《鲁迅的抬棺人——鲁迅后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3页。
    ②胡风:《胡风全集》第9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1-232页。
    ①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8-189页。
    ②鲁贞银: 《鲁迅的“主见”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粕神”》, 《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第85页。
    ①胡风: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
    ①李新宇: 《1955:胡风案中的鲁迅》, 《文史哲》,2009年第1期,第104-105页。
    ②鲁迅:《书信·340430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3郑(书信),第8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克里托篇》,《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第35-50页。
    ②[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5页。
    ③[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页。
    ④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39页。
    1、[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学》,洪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3、[古希腊]柏拉图:《申辩篇》,《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
    4、[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5、[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洪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
    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7、[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8、[英]哈耶克:《自由、理性和传统》,《自出宪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0、[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12、[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13、[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14、[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法]福柯:《什么是启蒙》,《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16、[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07年。
    17、[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18、[德]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杭聪译,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19、[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20、[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21、[美]汉娜·阿伦特著,《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23、[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许黎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俄]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
    26、[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7、[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8、[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9、张晓辉译,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强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吴敏:《延安文人研究》,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
    33、钟敬之等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34、摩罗:《狂人:彬彬有礼的反叛者》,《耻辱者手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5、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6、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37、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38、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杨义等编:《路翎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1、[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三联书店,2005年。
    2、[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澳]张钊贻:《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赵歌东:《启蒙与革命: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6、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7、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8、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9、林贤治:《人间鲁迅》,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林贤治:《反抗者鲁迅》,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4、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三联书店,2008年
    15、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6、孙玉石:《<野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7、潘磊:《“鲁迅”在延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19、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
    20、闫玉刚:《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21、何浩:《价值的中间物:论鲁迅生存叙事的政治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秋石:《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魏韶华:《“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吴中杰:《鲁迅的抬棺人——鲁迅后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25、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瞿秋白: 《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4、冯雪峰: 《雪峰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5、冯雪峰:《雪峰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6、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2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2012年。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丁玲:《丁玲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9、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王增如等编:《丁玲自叙》,团结出版社,1998年。
    11、王实味:《王实味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2、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3、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
    14、萧军:《萧军全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15、萧军:《从临汾到延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萧军:《人与人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年。
    17、胡风:《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胡风:《胡风论鲁迅》黄河文艺,1985年。
    19、胡风:《胡风杂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20、胡风:《胡风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1、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2、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23、胡平等编:《名人与冤案》,群众出版社,1998年。
    24、路翎:《路翎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25、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26、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1、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2、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
    4、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5、刘再复,李泽厚:《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华文文学》,2010年第4期。
    6、李淑英:《关于“黑暗”与鲁迅的杂文转向》,《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7期。
    7、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开放时代》,2012年第8期。
    8、钱理群:《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5期。
    9、汪卫东:《鲁迅国民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
    10、曹清华:《表达与鲁迅的思想—一个世纪难题》,《学术月刊》,2009第1期。
    11、秦凌燕:《一个表达虚无的文本—重读〈伤逝〉》,《小说评论》,2011年第2期。
    12、范阳阳:《伤逝中涓生忏悔心理动因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12第6期。
    13、杨晓珍、王永祥:《“自我”的危机与拯救——《伤逝》再解读》,《兰州大 学学报》,2012第3期。
    14、张宁《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文史哲》,2007第2期。
    15、李建军:《国民性批判的发生、转向与重启》,《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16、文贵良:《功能与实践:20世纪战争年代(1937-1948)文艺权威话语的一种描述》,《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7、赵歌东:《横站的同路人》,《文史哲》,2012年第1期。
    18、傅修海、陈华积《瞿秋白与鲁迅经典化进程——以<鲁迅杂感选集>的编选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
    19、潘磊:《陆萍·丁玲·延安青年——丁玲〈在医院中〉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0、尹骐:《丁玲在延安的“洗礼”》,《炎黄春秋》,2004年12月。
    21、草明:《只把春来报——位女作家的自述》,《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2期。
    22、李建军:《王实味与鲁迅的文学因缘》,《小说评论》,2012年第4期。
    23、钱理群:《胡风的回答》,《文艺争鸣》,1997年第5期。
    24、鲁贞银:《鲁迅的“主见”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25、李新宇:《1955:胡风案中的鲁迅》,《文史哲》,2009年第1期。
    26、钱理群:《精神战士的大悲剧——说〈路翎——未完成的天才〉》,《读书》,1996年8月。
    27、秦弓:《<财主底儿女们>苦吟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28、田广文:《“群”与“已”的嬗变》,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9、代廷杰《探索“探索者”——以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当代重思为中心》,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30、文贵良:《危机与新生》,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1、许琳:《赴延安动机考》,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32、中国青年网,http://agzy.youth.cn/mzh/huigu/200906/t20090619_933446_1.html。
    3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17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