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练习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和发展必需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各种感知、尝试、探究、体验等活动,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训练。由于中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的特殊性,中专语文教材的练习,更需要做深入地研究。
     论文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李修生主编)为研究评价对象,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和有效使用中专语文教材中的练习。
     如何使中专语文教材练习设计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更为学生喜爱和接受呢?对此,论文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练习的优点及不足进行了评价,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得出练习还有待完善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对目前中专学生学习现状及中专语文定位的分析,在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课程论及知识论等语文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下对练习设计进行了理性地分析,同时选取了四所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通过问卷、电话采访等方式调查了解了中专语文教材练习的使用情况。
     论文为中专语文练习提出了“三模块”设计模式,尝试性地编写了部分练习题,又以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为例,完整设计了“三模块”的练习及操作方法。
Exercis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hinese textbook, It emphasis on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function is to arrange students to carry on some activities which including perception, attempt, inquisition, experience. For specific, such as reading, writing, composition, oral practic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vocational school, the Chinese textbook school be study deeply.
     It focuses on how to design and use the Chinese exercise efficiently, and how to make the Chinese textbook for the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more suitable,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acceptable to students.
     How to design the vocational Chinese and make it become more scientific, more reality and loved, accept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We praised the postman parts and advised the negative ovens, and we should try our best make the negative become the posit. Besides, the thesis guided in study theory, cognizance psychology, course theory and give a rational analyze on exercis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it used some methods to 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such as questionnaire and tele-interview.
     Finally, the writer designs"three-part"mode for vocational Chinese and tries to compile some exercises. "The closest tree to sun" is the best example for the "three-part".
引文
1 余凤琼《中专语文教材的改革探析》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4页
    2 同1
    1 余凤琼《中专语文教材的改革探析》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4页
    2 同1
    1 http://yaoming.ntzx.cn
    2 http://ceric.ecnu.edu.cn
    3 《中学语文教材参考》2002年第1-3期
    1 http://www.jyb.com.cn
    2 http://www.ecnu.cc
    3 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2001年版
    4 王荣生、倪文锦《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上海《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1 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2001年版
    1 黄光硕《语文教材论》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2页
    1 叶圣陶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版
    2 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 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
    3 王小明《现代心理学的知识与能力观——兼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知识》,语文建设,2003年第7期
    4 转引自孙武清《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之我见》,载《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5 同4
    6 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8页
    1 本部分内容参阅: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25-55页
    1 本部分内容参阅: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第25-55页
    1 本部分内容参阅: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第43-50页
    2 同1
    1 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 叶圣陶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版
    [2] 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S]北京:北刺币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3]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4] 朱绍禹 中学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倪文锦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6] 倪文锦 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M]上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7] 倪文锦 何文胜 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8] 柳士镇 洪宗礼 汉语文教材评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陶保平 研究设计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0] 黄光硕 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皈
    [11] 顾黄初 顾振彪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2] 顾黄初 顾振彪 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13]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皈
    [14] 吴庆麟 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学术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5] 区培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6] 叶澜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7] 谢象贤 语文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 林崇德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 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0] 刘春生 徐长生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李修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版)(1-4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皈
    [2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 给教师的建议(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23] R赖丁 S雷纳著 庞维国译 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 Kathy G. short Literature: As a Way of knowing[M]Stenhouse Tublishers1997
    [25] Mayer, R. 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M] Boston: Little, Brown,1987.
    [1] 何郁 用正确的训练提升语文学习能力[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年第5期
    [2] 宦平 新编技校<语文>教材:传统与新锐的碰撞[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第6期
    [3] 钱梦龙 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7期
    [4] 刘淼 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05年第3期
    [5] 杜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8期
    [6] 温立三 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变化及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
    [7] 张勇 关于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类型归纳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
    [8] 聂春艳 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体系的新突破[J]天津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9] 蔡正栋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N]教师报2005年12月4日
    [10] 母小利 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11] 许崇善、王英杰、马秀芹 职业学校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1年第1期
    [12] 刘惠娟 与时俱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J]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4年第3期
    [13] 何郁 新课程我们怎样学语文[J]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
    [14] 张勇 关于新旧语文教材练习活动的比较分析[J]语文建设2005年第3期
    [15] 赵年秀 语文教材言语技能训练型单元结构新构想[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5期
    [16] 江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举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 李本桃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原因[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4期
    [18] 余凤琼 中专语文教材的改革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19] 韩艳梅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和练习[EB/OL]http://chinese.cersp.com 2006-5-23
    [20] 孙宗良 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观念更新[J]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21] 洪映红 现状与呼唤——语文教材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通讯2004年第9期
    [22] 谢增伟 关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思路[J]综合天地2006年第2期
    [23] 毛三洪 新世纪的职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J]职教论坛2005年第3期
    [24] 杨金芳 谈职业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