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古曲演唱体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一门传统文化艺术。笔者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为目的,从傅雪漪先生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入手,深入学习研究,从而领略并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介绍并阐述傅雪漪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征
     2.通过具体谱例研究分析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3.从加强声乐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增进中国古典文学底蕴等方面阐述如何演唱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本文的重点在于:从古典文学和音乐学、美学及演唱实践经验的角度,深入研究把握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使文学、音乐、演唱(技法、情感、韵味)相结合,从而全面系统地探索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艺术魅力。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作品乐谱分析分类法”进行研究。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ongs ar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which combines music and liter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ongs. Through studying on Mr. Fu Xueyi's poetry songs, we'll appreciate, succeed and develop the splendi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irst, introduces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inging features of Mr.
     Second, further studies Fu Xueyi'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ongs through music analysis.
     Third, explains the sing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sic vocal music skills training, singers'artistic accomplishments improvement and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heritage.
     This paper studies in-depth the inherent nature and law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musicology, aesthetics and concert practice; and explores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charm of Fu Xueyi's classical poetry songs sing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music analysis are mainly used to support the whole structure.
引文
①傅雪漪编著:《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副末开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①笔者听王苏芬教授亲授。亦参阅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0页。查阅“傅雪漪资料照片简历_人物档案照片资料库”http://www.513gwo.com/viewnews-32393.html2011年4月26日访问
    ①傅雪漪编著:《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亦听王苏芬教授亲授。
    ①胡适:《词的起源》,见《胡适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王力的《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见中国音乐学院王苏芬编著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程》)
    ①参阅中国音乐学院王苏芬编著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程》
    ①《史记》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②《消夏湾记》
    ①《论语·八佾》
    ①赵梅伯:《唱歌的艺术》第二章呼吸第6页
    ②同上
    ③(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④(清)陈彦衡《说谭》
    ⑤(明)魏良辅《曲律》
    ⑥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⑦(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⑧(宋)张炎《词源》
    ⑨(元)燕南芝庵《唱论》
    ⑩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①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②(明)魏良辅《曲律》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
    ④(清)王德辉、徐沅澂《顾误录·度曲十病》
    ⑤(清)徐大椿《乐府传声》
    ①《乐府传声》
    ②(清)王德辉、徐沅澂《顾误录·度曲十病》
    ③(清)王德辉、徐沅澂《顾误录·度曲八法》
    ①(清)王德晖、徐元澄《顾误录》
    ②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29页。
    ③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①《乐记·本论》
    ②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中国戏曲出版社,1996年版,<副末开场>
    ①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中国戏曲出版社,1996年版,<副末开场>
    ①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附录二<中国古典诗词曲演唱教学札记>第305页。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
    ③(元)燕南《芝庵唱论》
    ④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附录二<中国古典诗词曲演唱教学札记>第305页。
    ⑤(明)王骥德《曲律》
    ①(清)王德晖、徐沅澂合著《顾误录·度曲八法》
    ①(明)陈第《毛诗古音序考》
    ②李渔《闲情偶寄》
    傅惜华.(1957).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王力.(1977).诗词格律.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杨荫浏.(1981).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傅雪漪.(1985).戏曲传统声乐艺术.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刘再生.(1989).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傅雪漪.(1996).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宋承宪.(1997).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武俊达.(1999).戏曲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袁静芳.(2000).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出版社.
    修海林.(2000).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王苏芬.(2001).怎样学唱歌.北京.中国国际广播总公司.
    王苏芬.(2002).民族美声通俗古曲的歌唱方法.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余笃刚.(2002).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张晓农.(2003).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胡适.(2003).胡适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赵梅伯.(2006).唱歌的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金文达.(2006).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傅利民.(2006).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于会咏.(2008).腔词关系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邹长海.(2009).声乐艺术语言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张卫东.昆曲艺术研习课教程.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王苏芬.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集.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教材.
    傅雪漪.(1981).试谈词调关系. 音乐研究,02
    傅雪漪.(1981). 唱念表演的用气 (上).戏曲艺术,01.
    傅雪漪.(1981). 唱念表演的用气(下). 戏曲艺术,01
    王苏芬.(1987).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 中国音乐,03
    孙振兴.(1987). 论音乐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点黄钟---武汉音乐学报,02
    修海林.(1988). 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中国音乐,02.
    傅雪漪.(1994).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诵.音乐研究,03
    得雨.(1994).我国古代诗词和音乐的结合与分离. 中国音乐,03
    程巍.(1995).中国古代歌唱教学理论和歌唱艺术理论萌芽.中国音乐,03.
    陈四海.(1997). 试论我国古典声乐中的气、字、声.人民音乐,02
    周静.(1998). 中国古代唱论的语言风格和表现风格.交响,04.
    王苏芬.(1998).声乐讲座“怎样学唱歌”. 中国唱片总公司
    谈龙建.(1999).傅雪漪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人民音乐.
    刘亦群.(2002).浅论姜白石词调歌曲的演唱. 中国音乐,03期
    修海林.(2003).宋代词乐的创作特点. 音乐研究,01
    张晋俐.(2006).古典诗词音乐艺术的历史衍变与现代复兴.中国音乐学,04
    吴静.(2006).“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论《唱论》中字与声的关系.中国音乐03.
    汪中中.(2007). 清代歌唱理论鸟瞰.黄钟,01.
    杨溢.(2007).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发展.艺术教育,04
    韦菁.(2008). 浅析古诗词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家杂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