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开始迅速进入消费时代,社会文化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传媒文化自然也就处在深刻的嬗变过程之中。因此,科学地阐明消费时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及其影响,就是当前传媒文化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
     国内学界对传媒文化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90年代中期开始,“传媒文化”、“媒介文化”、“媒体文化”这些对应于“Media Cultural”的中文语汇,先后成为国内学术论文标题中的关键词。不过,最初几年的传媒文化研究基本上处于贴“标签”的阶段,即在研究有关问题时打出了“传媒文化”的旗号,但究竟什么是传媒文化,应当如何开展传媒文化研究,则缺乏本体性的追问。直到1999年,周宪、许钧在《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中才开始自觉的学理思考,对“媒介文化”的内涵作了初步界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传媒文化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不仅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有关传媒文化的研究著作,而且国人也开始出版自己的研究专著,并发表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论文。但是,除个别论著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外,大多数的论著仍处于运用西方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来阐释有关传媒文化研究一般范畴的初始阶段,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建树。
     本文以消费时代为语境,以中国传媒文化为研究对象,在认真分析、批判、借鉴有关传媒文化及相关各领域的文化研究成果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文化研究的语境化原则,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嬗变及其影响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全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消费社会·消费文化·传媒文化”:首先根据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全面梳理了西方消费社会的产生与特征,着重阐述消费社会的主导逻辑。随着西方现代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型为消费社会,早在西方现代化过程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就逐步培育起来的消费文化,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西方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符号学分析,其实也是对消费文化的分析。因此,在阐明消费社会理论之后,接着论述了消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国内学界对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及其价值取向,表明本文所说的消费文化实质上是消费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传媒文化的概念,指出这一概念在运用中存在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广义的传媒文化概念更富有学术意义,进而分析并厘清了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指出作为宏观性、总体性的传媒文化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研究,为研究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国传媒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嬗变”:从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历史进程出发,全面论述了中国传媒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嬗变。在进入消费时代之前,中国传媒文化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建国后三十年特别是从1957年到“文革”期间,传媒成为极左意识形态的直接载体,传媒文化也就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从1978年到80年代中后期,传媒文化一方面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宣传舆论工具,一方面又是追求现代启蒙的精英文化的传播空间,从而形成一种二元复合结构。与此同时,以通俗文化形态呈现出来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也在潜滋暗长。进入消费时代之后,大众文化又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一是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期,通俗文化开始全面崛起与迅速发展,其二是从9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文化在传媒领域逐渐得到发展与扩张,成为传媒文化演进的最新潮流。由于这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大众文化的内在精神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所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事实上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是通俗文化与消费文化。这一区别在通俗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消费文化的各种表征中得到了鲜明体现。
     第三章“消费时代中国传媒文化嬗变的影响”:结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现实境况,深入探讨了消费时代中国传媒文化嬗变所造成的影响。首先阐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盛改写了传媒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成了主导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几种文化形态体现在传媒文化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区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本分类,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形态间的对话互动。由于这种几种文化形态并非处于平等地位,基本态势是大众文化不断扩张,精英文化日趋边缘,这就激发起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强烈批评,并促进了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然而,在“人文精神”讨论中形成的大众文化批评,存在着简单挪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错误设置中国大众文化语境的根本性缺陷,其观点需要加以重新审视。为此,本文阐明了语境的概念和文化研究的语境化原则,并从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松动、社会转型与世俗化、全球化与后现代景观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指出这种社会文化语境具有多重时空并置与重叠且处于矛盾运动之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价值嬗变及其影响作了重新探讨,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解构意识形态的一元化霸权,促进思想解放;建构新的文化空间,适应社会转型;形成新的文化问题,侵蚀现代性工程。因此,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批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要区别对待通俗文化与消费文化。
     在上述各章的论述过程中,本文对所涉及的有关论题作了深度论述,不仅提出了个人在研究中的独到发现与新见,而且对有关概念、理论、话语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阐释,澄清了许多模糊不清或似是而非的看法,使有关学理问题变得更加清晰与准确,从而深化了有关研究。
Since late 1980s and especially since early 1990s, China has rapidly evolved into the era of consumption driven by the carrying out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globaliz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have been seeing historic changes, which in turn bring significant changes to media culture. Therefore, to clearly understand and clarify the change and impact of China's media culture in consumer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edia culture.
     Studies on media culture in China originated in 1990s. Since mid 1990s, such Chinese counterparts of "Media Culture" as "传媒文化", "媒介文化", "媒体文化"have become key words of numerous Chinese theses on media culture. However, the studies in the first years were no more than "tag adding", which means simpl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media culture without understanding what media culture is and how the corresponding study should be conducted. This situation remained unchanged until 1999 when Xian Zhou and Jun Xu published "Translation Series o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General Preface", in which they made the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media culture. Some progress in media culture research has been made since the new century arrived. A few books on media culture by foreign scholars we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nd published, and some Chinese researchers started publishing their works and quite a few theses on this subject came out. But except few of them with noticeable academic value, most of those studies were limited to infant stage of introducing theories of Western culture criticism and researches to media culture study and failed to make any break-through.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provide a thorough and deep study on the change and impact of China's media culture in the consumer Era by carefully analyzing, criticizing and referring to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on media culture and related areas while complyi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setting appropriate context in culture research. Three chapters are includ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itled as "consumer society, consumer culture and media culture", the first chapter puts an emphasis on leading logic of consumer society with a complete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consumer 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by Jean Baudrillard. The consumer culture, which was gradually cultivated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or capitalization of Western society,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ideology in Western countrie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and especially World War II. As a matter of fact, Baudrilard's symbolistic analysis on consumer society is the same as the analysis on consumer culture.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shaping and developing of consumer culture, clarifies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onsumer culture by domestic scholars, and points out that consumer culture is virtually culture of consumerism.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ve, this chapt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media culture and the distinction of this concept in narrow and broad sense. The latter is of bigger academic significance. After analyzing and clarifying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 between media cultures and other culture forms like mass culture and consumer culture, this chapter concludes that macro and general research on media culture is virtually a research on ideology, laying th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China's media culture in consumer Era..
     As its title indicates, the second chapter 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China's media culture in consumer Era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ess of China's contemporary media culture. Prior to entering consumer Era, China's media culture passed two stages. The first one is from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o 1978 and especially from 1957 to the Great Culture Revolution, during which media became the tool of the extieme Leftism and the mouthpiece of the ideology.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1978 to late 1980s, during which media acted as both the propaganda machin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nd the communication instrument for elite in pursuit of modern enlightenment. At the same time, mass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a, exhibited as popular culture, was developing in a unnoticeable manner. After entering consumer Era, mass culture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ne is from late 1980s to early 1990s, during which popular culture grew dramatically. The other one is from mid 1990s to present, during which consumer culture expanded to media area and became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culture. Due to the intrinsic difference on the spirits of mass culture in the two stages, mass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ctually contains two different culture forms, which are popular culture and consumer culture. This distinction is well demonstrated by the evolution of popular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is titled as "the impact brought by the change of China's media culture in consumer Era". This chapter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prosperity of mass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ang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media culture and brings the co-existence of leading/mainstream culture, elite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These culture forms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iated by ideology instead of text and their relations are embodied by dialogue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Mass culture expands continuously and elite culture continues to be marginalized. As a result, elite culture keeps fiercely criticizing mass culture and henc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research. However, there are serious drawbacks in the criticism of mass culture caused by simply copying theories of Frankfurt School as well as mistakenly setting the context of China's mass culture, and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criticism is needed. This chapt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context and the principle of making culture research in a certain context,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ree respects includ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loosened ideology control, society transformation, secular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break-down of monopoly of ideology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inking; establishment of new cultural space to match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creation of new cultural issues eroding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mass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be conducted by cases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consumer culture should be treated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discussions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deep analysis on all the issues under consideration, not only offering the author's novel findings and creative thinking but also probing into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ories, context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clarification of many ambiguous or confusing points. Thus, this dissertation will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引文
① 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见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0页。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页。
    ①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①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②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③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④ 罗钢、孟登迎:《文化研究与反学科的知识实践》,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⑤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之罪》,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② 本·卡林顿:《解构中心:英国文化研究及其遗产》,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页。
    ① 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① 陶东风:《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待大众文化的第三种立场》,载《上海文化》1996年第3期。
    ① 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① 转引自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② Zygmunt Bauman,Intimations ofPostmodernitu,London,Routledge,1992,p49.
    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6页。
    ④ [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⑤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⑥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5页。
    ① 张卫良:《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② 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14页。
    ③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① [美]约翰·霍尔等:《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0页。
    ② 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研究述略》,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①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② 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
    ③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④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7页。
    ①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②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③ 转引自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
    ④ [美]弗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8页。
    ①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vol. 1, part on.;, Chap. IV, "Status Groups and Classes "; Bedminster Press,1968, pp.302-307.
    ①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1988.pp.128~359.
    ② Goodwin Nova R, Ackerman Frank, Kiron David (edited). The Consumer Society. Washington D C: IslandPress, 1997.
    ③ 参见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研究述略》,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① Douglas KelIner, Jean Baudrillard: 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Stanford, California,1989, p.1.
    ② Douglas Kellner, Jean Baudrillard: 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vond, ibid, p.94.
    ③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④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前言》,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②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页。
    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4~256页。
    ④ 参见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8~59,89~90页。
    ①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8页。
    ②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前言》,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③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85~86页.
    ④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绪论第2页,
    ①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23页。
    ②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页。
    ① 参见孔明支:《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赞: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②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22~223页。
    ③ 转引自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④ 转引自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⑤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⑥ [英]迈尔·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② 转引自仰海峰:《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③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④ 转引自仰海峰:《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玛丽·道格拉斯等:《物品的用途》,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1~66页。
    ②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③ [英]z..鲍曼:《消费主义的欺骗性》,何佩群编译,载《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
    ① 吴兴明:《省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载《文化研究》第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247页。
    ②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③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④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11页。
    ②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③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2、215页。
    ①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11页。
    ②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32页。
    ③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①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赵文书、肖锁毫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② McKendrick, Neil, etai., The Birth of a Consi 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 1982.
    ①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② Loslie Sklair.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p.72.
    ③ 黄平:《未完成的叙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④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皈社,2003年,第7页。
    ① 参见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②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03页。
    ③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④ Thomas Richards, The Commodity Culture of Victorian England: Advertising and Spectacle, 1851-1914, London andNEWYork.. Verso, 1990, p.l.
    ⑤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fts, ed., Mark Poster, London. Politv Press, 1988, pp.57-92.
    ⑥ 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145页。
    ① 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1、184~185页。
    ② 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③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85页。
    ④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3~54、136页。
    ⑤ Rosalind Williams, Dream Worlds: Mass Consumption in Nineteen Century Fr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p.69.
    ① 参见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② 张允若:《西方新闻事业概述》,新华出版社,1989年,第28页。
    ③ [美]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任海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5),第37、106页。
    ④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①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81、82页。
    ②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5~56页。
    ①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萧琛等译,华厦出版社,1999,第502~504页。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13、116~117页。
    ③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锆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28页。
    ④ 彼得·杰克逊、尼格尔·斯内夫特:《消费地理学》,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30页。
    ①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166页。
    ② 司金銮:《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载《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③ 王乐忠:《中国消费文化探析》,载《东岳论丛》1999年第1期。
    ④ 刘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野:消费文化》,载《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⑤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载《光明日报》1995年4月30日。
    ⑥ 《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① 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
    ② 黄平:《面对消费文化,要多一份清醒》,或《人民日报》1995年4月30日。
    ③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载《天涯》2003年第6期。
    ①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②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0页。
    ③ 熊汉富、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① 蒲心文:《论消费文化:左右企业经营成败看不见的手》,载《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② 参见《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登)》,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③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尹世杰:《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载《人民日报》1996年8月24日。
    ④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① 《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登)》,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② [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① 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见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3页。
    ② 转引自[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8页。
    ③ 转引自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0页。
    ②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页。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1页。
    ④ 陈卫星:《在媒介文化之外,或者其中》,载《中国审计》2003年第22期。
    ⑤ 余秋雨、陈洁:《余秋雨谈香港文化的转机》,载《海上文坛》1997年第7期。
    ① 章辉美:《传媒的历史定位及社会学意义》,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③ 陈雪虎:《走向媒介文化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 蒋原伦:《媒体文化刍议》,载《天津社会科学》(社科版)2002年第1期。
    ①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6~37、42页。
    ② 吴圣刚:《媒体文化研究纲要》,载《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10、9页。
    ② 秦志希:《媒介文化研究的视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 参见严功军:《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媒介文化》,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② 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③ 参见董天策:《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庄晓东:《文化传播论》,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② 蒋原伦:《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③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页。
    ② 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③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④ 刘水平:《作为媒介文化的大众文化》,载《云梦学刊》2004年第4期。
    ⑤ 吕新雨:《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⑥ 王菊花:《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①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1、132、42页。
    ② 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了的文化模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③ 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载《学海》2001年5期。
    ①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载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网http://www.wenyixue.com/view.asp?id=677(2004-9-6 22:55:00发布)。
    ② 李文革、沈杰、张智华、解玺璋、陈立红、余跃:《警惕低俗文化侵蚀》,载黄河新闻网:http://www.huanghenews.com.cn/bwzt/djyhsqlzxbd/47139_1.shtml
    ③ 陆扬、路瑜:《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④ 王彬彬:《西种不同质地的文化:略论“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载《文艺争鸣》1996年第5期。
    ① [美]托马斯·英奇:《通俗文化研究》,肖俊明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
    ② 参见陆小宁:《洛文塔尔的通俗文化观》,《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③ 李文革、沈杰、张智华、解玺璋、陈立红、余跃:《警惕低俗文化侵蚀》,载黄河新闻网:http://www.huanghenews.com.cn/bwzt/djyhsq/zxbd/47139_1.shtml
    ④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6、42页。
    ⑤ 肖鹰:《美学与流行文化》,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② 许长山、曾云莺:《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③ 乔艺:《试论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载《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 冯宪光:《大众文化与文化大众》,载《文艺报》1995年4月1日。
    ①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9页。
    ②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③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① 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中文版序言》,丁宁译 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页。
    ③ 丹尼尔·米勒:《物的领域、意识形态与利益集团》,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 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页。
    ① 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载《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②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③ 吴翔:《消费社会与中国》,载《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④ [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李佗序第3页。
    ⑤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 严云:《“高消费”及其危害》,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② 陈昕、黄平:《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载世纪中国网http://www.cc.org.cn/old/wencui/021104200/021104004.htm
    ③ 游建荣:《走向日常生活的美学意识形态:解读社会演进中的消费文化》载《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62年,人民出版社,第532、535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21~2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189页。
    ③ 《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1957年6月14日。
    ④ 《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红旗》杂志1968年第2期。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共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72~273页。
    ② 参见陈世英、陈世娟:《再论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③ 周扬:《我们必须战斗》,《周扬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④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① 穆欣:《孟超(李慧娘)冤案始末》,载《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② 第四次文化会筹备组起草组、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理论政策研究室编:《六十年文艺大事记》(1919~1979),1979年10月内部印行,第207页。
    ③ 转引自陈世英、陈世娟:《再论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① 参见人民网:《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http://www.people.com.cnlGB/shizheng/252/5301/5302/20010612/487077.html
    ②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23页。
    ③ 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④ 参见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6~387页。
    ⑤ 参见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① 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1页。
    ② 参见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载《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人民网:《戏曲:“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http://www.people.com.cn/GB/sher ghuo/200/3660/3664/20001230/365387.html
    ③ 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勾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载《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① 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载《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
    ② 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载《书屋》2000年第3期。
    ③ 参见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 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7~432页。
    ① 参见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① 参见弘石:《1978-1989: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描述》,载《艺术广角》1998年第4期。
    ① 参见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② 参见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1~412页。
    ③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① 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3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664页。
    ③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62~63页。
    ① 于今:《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② 转引自于今:《狂欢季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③ 转引自于今:《狂欢季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④ 于今:《狂欢季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① 参见杨晓鲁、张振涛主编:《中外通俗歌曲鉴赏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230页。
    ② 钱彤:《论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崛起》,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③ 于今:《狂欢季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① 参见于今:《狂欢季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4~175、72~73页。
    ② 转引自陈必祥:《通俗文学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页。
    ③ 邓菡彬:《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商业文学》,载《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④ 杨汉云:《通俗文学: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三种现象之一》,载《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① 杨春时:《金庸、琼瑶小说的传播与大陆通俗文学的兴起》,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 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8~319页。
    ③ 参见鲍昌:《试论当前的通俗文学》,载《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李天喜:《80年代通俗文学杂志采英》,载《孝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① 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上)》,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5期。
    ② 见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下)》,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6期。
    ① 李陀、陈犀禾、郝大铮、孔都、姚晓濛:《对话:娱乐片》,载《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② 参见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上)》,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5期。
    ③ 端端:《讨论应继续深入》,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④ 高鑫:《通俗剧:大众文化文本》,载《中国电视》1996年第6期。
    ① 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2页。
    ② 参见郭镇之:《中国电视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30~31页。
    ③ 参见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25~426页。
    ① 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4页。
    ① 刘水平:《新时期以来通俗文化的大众性和市民性》,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刘晟:《大众文化的“韵味”类型及其转换》,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②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载《天涯》2003年第6期。
    ① 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② 参见周宪:《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③ 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3、116页。
    ① 晁乐红:《论中国人消费的伦理误区》,载《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期。
    ② 陈听:《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7~108页。
    ③ 文启湘、高觉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载《消费经济》1999年第6期。
    ④ 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载《中国发展》2005年第1期。
    ⑤ 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0~121页。
    ⑥ 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1~242、233页。
    ① 文启湘、高觉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载《消费经济》1999年第6期。
    ② 陈长英:《扩大内需重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7期。
    ③郝洪:《这是怎样的消费时代?》,载《国际金融报》2004年6月8日第1版。
    ④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①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9~300页。
    ②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编:《传媒与生活》,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
    ③ 引自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4页。
    ①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4页。
    ② 崔建聪、谢明:《时尚类杂志的特征及走向》,载《编辑之友》2002年第2期。
    ①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4页。
    ②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4页。
    ③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载《中国编辑》2003年第5期。
    ④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① 参见孟繁华:《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 〈时尚〉杂志解读》,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②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5页。
    ③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④ 黄勇:《消费时尚的社会学分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⑤ 周均东:《时尚杂志的叙述品格与消费文化的虚拟走向》,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①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载《中国编辑》2003年第5期。
    ②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③ 参见董之林:《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侧记》,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① 转引自戴阿宝:《鲍德里亚:现代性困顿中的时尚》,载《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3期。
    ①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
    ② 彭向刚:《“隐私热”:—个黑色的幽默》,载《现代交际》1999年第4期。
    ③ 参见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① 参见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3~294页。
    ② 中新网:《消费时代的文化症状:“身体写作”是文学的堕落》,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4-05-20/3/68653.shtmI
    ③ 彭亚非:《“身体写作”质疑》,载《求是学刊》2004年三第4期。
    ① 张器友:《欲望化写作负面观》,载《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第98页。
    ③ 黄应全:《解构“身体写作”的女权主义颠覆神话》,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④ 木子美:《遗情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⑤ 彭亚非:《“身体写作”质疑》,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① 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杨克主编:《2000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出版社,2001年,第544~547页。
    ② 陈仲义:《肉身化诗写刍议》,载《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① 参见《人体彩绘大辩论:“色情”还是“艺术”》,载《西部人》2004年第1期;陈履生:《人体彩绘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文化潮流中的低俗化倾向》,载《美术》2002年第10期。
    ② 参见梦中人:《谈中国人体彩绘活动与人体摄影现状》,载《影像材料》,2004年第6期。
    ① 陈履生:《人体彩绘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文化潮流中的低俗化倾向》,载《美术》2002年第10期。
    ① 国家工商总局、文化部、公安部2003年11月初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在公众聚集场所进行裸体的人休彩绘表演活动的通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商场、广场、公园、展览会、展销会、娱乐演出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等公共场所进行裸体的人体彩绘活动,违者将依法查处。利用未成年人进行此类活动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② 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10页。
    ③ 孙正国:《文化转型催生狂欢化新民俗》,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④ 张志君:《创新精神·平常心态·平等关怀:世界各国电视娱乐节目整体扫描及对中国同行的启示》,载《当代电视》2000年第4期。
    ① 朱羽君、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② 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6期。
    ③ 宗匠:《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④ 参见耿文婷:《美感文艺与快感文艺;春节联欢晚会与游戏娱乐节目之比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⑤ 景志刚、朱寿桐:《批判视野中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载《中国电视》2002年第10期。
    ① 参见陈序:《娱乐模式:从明星表演到百姓游戏》,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② 参见陈序:《娱乐模式:从明星表演到百姓游戏》,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① 孙书磊:《20世纪历史剧争论之检讨》,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 郑春风:《欲望化时代的文化消费:谈影视剧中的戏说历史》,载《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③ 季广茂:《笑谈古今也从容:试论“戏说历史”的文化内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台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④ 王黑特:《诙谐、游戏与狂欢追逐:90年代中国部分电视剧再解读》,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4期。
    ①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② 王黑特:《诙谐、游戏与狂欢追逐》,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4期。
    ③ 杨虹:《商业时代时尚文学的流行范式及其成因》,载《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0-81页。
    ② 参见纪小春:《解析市场化条件下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 曹丽虹、布仁:《对媒体泛娱乐倾向及其负面效应的思考》,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① 林晖:《市场经济‘j新闻娱乐化》,载《新闻与传橘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A.David Cordon &John Michael Kittross: Controversies in media elhics (second edition), Longman, 1999,p.231.
    ③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④ 谭筱玲:《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反应》,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⑤ 齐克团:‘矫正与异化:“马加爵案件”的媒体报道分析》,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6243
    ⑥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① 李玫:《浅析我国新闻娱乐化》,载《新视野》2005年第2期。
    ② 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第5期。
    ③ 汉江风:《星气象“感性播报”何以成了“性感播报”?》,载《潇湘晨报》2003年10月6日。
    ① 蔡茂生、林海华:《大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② 1991年,张颐武提出“后新时期”的概念。参见张颐武:《写作之梦:汉语文学的未来》,载《当代作家 评论》1991年第5期。1992年,“后新时期”概念在文学评论中得到明确运用。参见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载《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赵毅衡:《二种当代文学》,王宁:《继承与断裂:走向后新时期文学》,载《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
    ①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② 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化:挑战与机遇》,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③ 徐贲:《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④ 梅向东:《“后新时期”:一个非历史性的概念》,载《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① 吴培显:《“转型”与“后新时期”的思考》,载《理论学刊》1995年第3期。
    ② 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载《花城》1995年第3期。
    ③ 赵毅衡:《二种当代文学》,载《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
    ④ 耿传明:《后新时期文学的启动与八五新潮文学》,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① 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② 陈钢:《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第4期。
    ① 饶朔光:《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思考》,载《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② 转引自王晓明:《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2期。
    ③ 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④ 孟繁华:《精神裂变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的文化冲突》,载《山东文学》1997年第6期;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论当今中国三种文化形态及其关系》,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⑤ 《关于当前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1991年5月10日。
    ① 转引自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招215页。
    ② 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载《电视研究》2002年第6期。
    ① 彭文祥:《论主导文化的艺术形态及其关于艺术的话语精神》,载《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① 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载《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② 参见张英:《世纪末之争: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大讨论》,载《今日名流》1995年12期。
    ① 参见张英:《世纪末之争: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大讨论》,载《今日名流》1995年12期。
    ② 转引自董之林:《“人文精神”讨论述略》,载《光明日报》1995年6月21日第7版。
    ③ 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载《东方》1994年第5期。
    ① 陶东风、金元浦:《人文精神与世俗化:关于90年代文化讨论的对话》,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①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② 许文郁:《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批评》,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③ 刘寒娥、张丽萍:《人文精神:大众文化批评的核心理念》,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① 孙长军:《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三大误区》,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吴秀明、田至华:《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② 孙长军:《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三大误区》,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徐贲:《美学·艺术·大众文化:评当前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② 刘迎秋:《在使命与诱惑之间:试论大众文化勃兴下的精英文化意识》,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 李陀、戴锦华、宋伟杰、何鲤:《漫谈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载《钟山》1996年第5期。
    ②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39页。
    ① [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高丙中译,见《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8~199页。
    ②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③ [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高丙中译,见《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4页。
    ① 霍尔:《语境与意义》,史蒂夫·英滕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胡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② 参见王宇:《文化语境及其构建》,载《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吴玲:《文化语境与词汇内涵意义》,载《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③ 参见黄华新、俞国女:《社会语境中的科等:传播》,载《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④ 参见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斗学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① 参见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② 参见[德]赫·杜毕尔:《评〈辩证法的梦幻〉:关于1923~1950年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的历史》,潘于立摘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79年第2期。
    ③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④ Theodor 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fledge, 1991,p.127.
    ⑤ Theodor W. Adomo & Max Horkheimer,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ew York: Herder& Herder, Inc., 1972, p. 159.
    ⑥ 潘知常、林炜:《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①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笕264页。
    ② [德]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9页。
    ③ 赵勇:《法西斯主义与大众文化:论阿多诺大众文化观中的一个主题》,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④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⑤ 徐贲:《文化批评往何处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第166页。
    ⑥ 徐友渔:《自由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它》,载《天涯》1997年第2期。
    ⑦ 转引徐友渔:《自由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它》,载《天涯》1997年第2期。
    ①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② 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8、70~71页。
    ②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① 冷溶、冯雷:《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1期。
    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页。
    ① 参见何龙群:《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③ 许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载《理论与改革》1996年第12期。
    ④ 徐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⑤ 韩健鹏、周琳:《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反思》,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
    ③ 《邓小平文选这》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④ 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
    ① 《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66页。
    ② 李永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特点透析》,载《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③ 晏辉:《论社会转型的实质、困境与出路》,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1期。
    ④ 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⑤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⑥ 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 参见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参见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③ 张德祥:《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与现实主义衍变》,载《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④ 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⑤ 吴忠民:《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分析》。载《学海》2903年第3期。
    ⑥ 钱进:《当代中国青年的世俗化》,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9期。
    ① 朱贻庭:《西方世俗化价值观的反思》,载《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② 宋希仁:《关于世俗化的断想》,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 参见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吴忠民、赵慧珠:《世俗化:含义.表现·隐忧》,载《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① 邓铭瑛:《论中国文化的世俗化问题》,载《求索》1998年第5期。
    ② 范钦林、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载《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
    ③ 宋希仁:《关于世俗化的断想》,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李银河:《必要的冷淡》,载《读书》1993年第9期。
    ② 崔惟航:《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③ 李慎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认同》,载俞可平、黄卫平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42~243页。
    ① 参见陆仁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1期:刘伯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新世纪发展探析》,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② 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④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⑤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转引自韩保江:《全球化时代》,四川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⑥ 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① 1985年前,国内学界介绍“后现代主义”的文章,只有吴焕加的《西方建筑艺术潮流的转变与后现代主义》,载《文艺研究》1982第1期;袁可嘉的《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分别载《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11期、《译林》1983年第2期。
    ② 参见姚介厚:《“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张琦伟:《后现代文化思潮基本图景》,载《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参见田薇:《后现代主义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②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代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③ 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见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5~132页。
    ① 陈晓明:《历史的误置:关于中国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载《文艺争鸣》1997年第4期。
    ②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2~13、45页。
    ①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16日第8版。
    ② 参见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① 潘建成、席念霞:《我国地区、城乡差距有多大》,载《中国统计》2005年第5期。
    ② 卢汉龙:《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认识社会与解释发展》,载《社会学》2001年第2期。
    ③ 陈光兴:《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载当代文化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es.com/jiangtan/jianggao/200505/1784.html
    ④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16日第8版。
    ① 孙立平:《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① 鲁晓鹏:《西方文化研究的语境与中国的现实》,载《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② 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
    ①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① 《洛文塔尔论通俗文化》,陆小宁节译自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及社会》,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4期.
    ② Leo Lowenthal, Litera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1, pp,134-135.
    ③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①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ry, Rontana, 1976, p.199.
    ② 陆道夫:《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载《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① 参见刘海龙:《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② 萧俊明:《文化平民主义与通俗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③ 王菊花:《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④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1~22页。
    ① 途途:《大众文化呼唤真正的大众化》,载《文艺报》1995年1月21日。
    ② 王裕江:《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大众读物的出版》,载《编辑之友》2002年第6期。
    ③ 李德顺:《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载《理论探讨》2001年第3期。
    ④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
    ⑤ 李凤亮:《大众文化:概念、语境与问题》,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 孙长军:《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② 何兰萍:《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载《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③ 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④ 引自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① 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
    ② 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③ 刘海龙:《通俗文化的话语》,http://lhl.vip.sina.com/document/20030301.btml
    ④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
    ⑤ 唐晓煜、王强、朱文峰:《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7期。
    ① 尹鸿:《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我写传媒网2003-11-24发布,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10896
    ② 陈翔:《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③ 杨发民:《“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① 参见杨发民:《“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① 马立诚、凌志军:《三次思想解放贯穿一条反左主线》,载《炎黄春秋》1998年第8期。
    ② 参见陈军科:《从人性复归到人文精神: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22期。
    ① 陈晓明:《填平鸿沟,划清界限:“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载《文艺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李陀、戴锦华、宋伟杰、何鲤:《漫谈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载《钟山》1996年第5期。
    ③ 连连:《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探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④ 刘迎秋:《在使命与诱惑之间:试论大众文化勃兴下的精英文化意识》,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② 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74页。
    ④ 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① 成美:《什么是社会新闻?》,载《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4期。
    ② 柏生、国亮:《社会新闻与社会》,载《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5期。
    ③ 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载《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④ 小峦:《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文艺创作的典范》,载《人民日报》1974年7月29日。
    ⑤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⑥ 参见董天策等:《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0、137、126页。
    ⑦ 柏生、国亮:《社会新闻与社会》,载《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5期。
    ① 王小妮:《被白纸包裹的人》,转引自陈尚荣《世俗化的日常生活景观》,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② 陈仲义:《日常主义诗歌:论90年代先锋诗歌走势》,载《诗探索》1999年第2期。
    ③ 《钟山》编辑部:《“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载《钟山》1989年第3期。
    ④ 周晓燕:《平民化与平俗化:当前文学发展的两种趋向》,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⑤ 池莉:《写作的意义》。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①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载《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② 《小说选刊》转载《烦恼人生》的编后语,1987年第11期。
    ③ 吕乐平:《电视剧日常生活叙事的社会文化价值》,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④ 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载《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① 参见张贞:《从“日常生活”看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载《当代文坛》2005年第2期。
    ②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载《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第12版。
    ③ 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①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2、215、75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35、119页。
    ③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
    ④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35、119页。
    ①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② 参见王传满:《后殖民文化心态驱使下的欲望泛滥》,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③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① 张伯存:《征婚广告:从私人话语到公共叙事》,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③ [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译者前言》,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④ 逢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①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②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92页。
    ③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④ 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2页。
    ① 饶朔光:《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思考》,载《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② 历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如下:1983年:团结、欢乐、希望;1984年:爱国、统一、团结;1985年:团结、奋进、活泼、欢快:1986年:团结、奋进、欢快、多彩;1987年:团结、向上、喜庆、火红;1988年:欢乐、团结、奋进;1989年:团结、欢乐、向上;1990年:团结、欢乐、祥和;1991年:团结、欢乐、多彩;1992年:团结、欢乐、祥和;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1994年:团结、自尊、奋进、企盼;1995年:祥和、欢乐、亲切、温馨;1996年:欢乐、祥和、凝聚、振奋、辉煌;1997年:团结、奋进、自豪的中国人;1998年:中华民族春节大团圆,万众一心迈向新世纪;1999年:欢声笑语张灯结彩春节大团圆,载歌载舞万众欢腾迈向新世纪;2000年:满怀豪情跨世纪,龙腾报春迎复兴;2001年:喜庆、亲切、昂扬、展望;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2003年:凝聚力和自信心;2004年:祝福;2005年:盛世大联欢;2006年:张灯结彩大拜年,天地人和万事兴。
    ③ 万林艳:《从大众文化到平民文化的范式转换》,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④ 张贞:《从“日常生活”看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载《当代文坛》2005第2期。
    ① 陈光兴:《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载当代文化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es.conffjiangtan/jianggao/200505/1784.html
    ②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76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胡乔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德]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科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法]阿尔贝·杜鲁瓦:《虚伪者的狂欢节》,逸尘、边芹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法]埃斯皮卡:《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里克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 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包亚明:《浩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萧琛等译,北京:华厦出版社,1999年。
    [美]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英]比格纳尔:《后现代媒介文化》(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英]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必祥:《通俗文学概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痛苦中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董天策等:《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董学文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郭镇之:《中国电视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青译,第1,2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韩保江:《全球化时代》,成都:四川人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黄平:《未完成的叙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任海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金丹元:《电视与审视:电视审美文化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金民卿著:《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常昌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入电视剧种》,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林大中、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2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罗岗、顾铮主编: 《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罗兰·巴尔特、让·鲍德里亚等:《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吴琼、杜予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9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德]马尔库塞: 《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马修.5可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英]迈尔·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盂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潘知常、林炜:《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逢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法]尚·布希亚:《物体希》,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史蒂夫·莫滕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胡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宋伟杰:《从娱乐行动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马姗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托马斯·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赵文书、肖锁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处。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5年。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6年。
    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风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刘北成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肖鹰:《体验与历史:走进艺术之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徐贲:《文化批评往何处去?》,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年。
    许文郁、朱忠元、许菌苗著:《大众文化批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克主编:《2000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杨晓鲁、张振涛主编:《中外通俗歌曲鉴赏辞典》,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于今:《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俞可平、黄卫平编:《全球化的悖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美]约翰·霍尔等:《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来民:《作为商品的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张首映:《西方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允若:《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992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编:《传媒与生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
    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周宪、罗务恒、戴耘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宗匠:《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高丙中译,载《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柏生、国亮:《社会新闻与社会》,载《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5期。
    鲍昌:《试论当前的通俗文学》,载《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鲍曼Z.鲍曼:[英]《消费主义的欺骗性》,何佩群编译,载《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
    蔡茂生、林海华:《大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曹丽虹、布仁:《对媒体泛娱乐倾向及其负面效应的思考》,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晁乐红:《论中国人消费的伦理误区》,载《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期。
    陈长英:《扩大内需重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7期。
    陈钢:《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第4期。
    陈光兴:《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载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jiangtan/jianggao/200505/1784.hlml
    陈军科:《从人性复归到人文精神: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22期。
    陈履生:《人体彩绘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文化潮流中的低俗化倾向》,载《美术》2002年第10期。
    陈尚荣: 《世俗化的日常生活景观:20世纪90年代诗歌与散文的题材取向》,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陈世英、陈世娟:《再论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陈卫星:《在媒介文化之外,或者其中》,载《中国审计》2003年第22期。
    陈翔:《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陈晓明:《历史的误置:关于中国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载《文艺争鸣》 1997年第4期。
    陈晓明:《填平鸿沟,划清界限:“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载《文艺研究》1994年第2期。
    陈昕、黄平:《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载世纪中国网http://www.cc.org.cn/old/wencui/021104200/021104004.htm
    陈序:《娱乐模式:从明星表演到百姓游戏》,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陈雪虎:《走向媒介文化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了的文化模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陈仲义:《日常主义诗歌:论90年代先锋诗歌走势》,载《诗探索》1999年第2期。
    陈仲义:《肉身化诗写刍议》,载《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成美:《什么是社会新闻?》,载《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4期。
    池莉:《写作的意义》,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崔建聪、谢明:《时尚类杂志的特征及走向》,载《编辑之友》2002年第2期。
    崔惟航:《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戴阿宝:《鲍德里亚:现代性困顿中的时尚》,载《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3期。
    邓国用、何昀:《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登)》,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邓菡彬:《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商业文学》,载《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邓铭瑛:《论中国文化的世俗化问题》,载《求索》1998年第5期。
    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
    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董天策:《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董之林:《“人文精神”讨论述略》,载《光明日报》1995年6月21日第7版。
    董之林:《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侧记》,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端端:《讨论应继续深入》,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范钦林、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载《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
    冯宪光:《大众文化与文化大众》,载《文艺报》1995年4月1日。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高鑫:《通俗剧:大众文化文本》,载《中国电视》1996年第6期。
    耿传明:《后新时期文学的启动与八五新潮文学》,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耿文婷:《美感文艺与快感文艺:春节联欢晚会与游戏娱乐节目之比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一个侧面的考察》,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韩健鹏、周琳:《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反思》,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郝洪:《这是怎样的消费时代?》,载《国际金融报》2004年6月8日第1版。
    何兰萍:《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载《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何龙群:《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载《书屋》2000年第3期。
    [德]赫·杜毕尔:《评〈辩证法的梦幻〉:关于1923~1950年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的历史》,潘子立摘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79年第2期。
    弘石:《1978-1989: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描述》,载《艺术广角》1998年第4期。
    黄华新、俞国女:《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载《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
    黄平:《面对消费文化,要多一份清醒》,载《人民日报》1995年4月30日。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载《天涯》2003年第6期。
    黄应全:《解构“身体写作”的女权主义颠覆神话》,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黄勇:《消费时尚的社会学分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纪小春:《解析市场化条件下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季广茂:《笑谈古今也从容:试论“戏说历史”的文化内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蒋原伦:《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蒋原伦:《媒体文化刍议》,载《天津社会科学》(社科版)2002年第1期。
    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载《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景志刚、朱寿桐:《批判视野中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载《中国电视》2002年第10期。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冷溶、冯雷:《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1期。
    李德顺:《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载《理论探讨》2001年第3期。
    李凤亮:《大众文化:概念、语境与问题》,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李玫:《浅析我国新闻娱乐化》,载《新视野》2005年第2期。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载《:中国编辑》2003年第5期。
    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6期。
    李天喜:《80年代通俗文学杂志采英》,载《孝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
    2期。
    李陀、戴锦华、宋伟杰、何鲤:《漫谈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载《钟山》1996年第5期。
    李陀等:《对话:娱乐片》,载《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李文革、沈杰、张智华、解玺璋、陈立红、余跃:《警惕低俗文化侵蚀》,载黄河新闻
    网: http://www.huanghenews.com.cn/bwzt/djyhsq/zxbcl/47139_ 1.shtml
    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上)》,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5期。
    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下)》,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6期。
    李银河:《必要的冷淡》,载《读书》1993年第9期。
    李永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特点透析》,载《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连连:《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探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刘伯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新世纪发展探析》,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刘海龙:《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刘寒娥、张丽萍:《人文精神:大众文化批评的核心理念》,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刘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野:消费文化》,载《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刘晟:《大众文化的“韵味”类型及其转换》,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刘水平:《新时期以来通俗文化的大众性和市民性》,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刘水平:《作为媒介文化的大众文化》,载《云梦学刊》2004年第4期。
    刘迎秋:《在使命与诱惑之间:试论大众文化勃兴下的精英文化意识》,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载《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卢汉龙:《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认识社会与解释发展》,载《社会学》2001年第2期。
    鲁晓鹏:《西方文化研究的语境与中国的现实》,载《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陆道夫:《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载《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陆仁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1期。
    陆小宁:《洛文塔尔的通俗文化观》,《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陆扬、路瑜:《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吕乐平:《电视剧日常生活叙事的社会文化价值》,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吕新雨:《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德]洛文塔尔:《洛文塔尔论通俗文化》,陆小宁节译,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4期。
    马立诚、凌志军:《三次思想解放贯穿一条反左主线》,载《炎黄春秋》1998年第8期。
    梅向东:《“后新时期”:一个非历史性的概念》,载《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
    孟繁华:《精神裂变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的文化冲突》,载《山东文学》1997年第6期。
    孟繁华:《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梦中人:《谈中国人体彩绘活动与人体摄影现状》,载《影像材料》2004年第6期。
    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研究述略》,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穆欣:《孟超(李慧娘)冤案始末》,载《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潘建成、席念霞:《我国地区、城乡差距有多大》,载《中国统计》2005年第5期。
    彭文祥:《论主导文化的艺术形态及其关于艺术的话语精神》,载《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彭向刚:《“隐私热”:一个黑色的幽默》,载《现代交际》1999年第4期。
    彭亚非:《“身体写作”质疑》,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蒲心文:《论消费文化:左右企业经营成败看不见的手》,载《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钱进:《当代中国青年的世俗化》,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9期。
    钱彤:《论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崛起》,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乔艺:《试论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载《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秦志希:《媒介文化研究的视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4期。
    饶朔光:《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思考》,载《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
    司金銮:《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载《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年第6期。
    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
    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宋希仁:《关于世俗化的断想》,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孙长军:《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三大误区》,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孙长军:《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孙立平:《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孙书磊:《20世纪历史剧争论之检讨》,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孙正国:《文化转型催生狂欢化新民俗》,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谭筱玲:《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反应》,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唐晓煜、王强、朱文峰:《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7期。
    陶东风、金元浦:《人文精神与世俗化:关于90年代文化讨论的对话》,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陶东风:《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待大众文化的第三种立场》,载《上海文化》1996年第3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载《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第12版。
    田薇:《后现代主义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途途:《大众文化呼唤真正的大众化》,载《文艺报》1995年1月21日。
    [美]托马斯·英奇: 《通俗文化研究》,肖俊明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
    万林艳:《从大众文化到平民文化的范式转换》,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 期。
    王彬彬:《两种不同质地的文化:略论“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载《文艺争鸣》1996年第5期。
    王传满:《后殖民文化心态驱使下的欲望泛滥:20世纪末的另类女性写作》,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载《电视研究》2002年第6期。
    王黑特:《诙谐、游戏与狂欢追逐:90年代中国部分电视剧再解读》,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4期。
    王菊花:《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王乐忠:《中国消费文化探析》,载《东岳论丛》1999年第1期。
    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载《东方》1994年第5期。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16日第8版。
    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载《花城》1995年第3期。
    王宁:《继承与断裂:走向后新时期文学》,载《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
    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载《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
    王晓明:《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载l: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2期。
    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载《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载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http://www.wenyixue.com/view.asp?id--677(2004-9-6 22:55:00发布)。
    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王宇:《文化语境及其构建》,载《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王裕江:《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大众读物的出版》,载《编辑之友》2002年第6期。
    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文启湘、高觉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载《消费经济》1999年第6 期。
    吴焕加:《西方建筑艺术潮流的转变与后现代主义》,载《文艺研究》1982第1期。
    吴玲:《文化语境与词汇内涵意义》,载《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吴培显:《“转型”与“后新时期”的思考》,载《理论学刊》1995年第3期。
    吴圣刚:《媒体文化研究纲要》,载《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吴翔:《消费社会与中国》,载《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吴兴明:《省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载《文化研究》第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秀明、田至华:《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吴忠民、赵慧珠:《世俗化:含义·表现·隐忧》,载《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吴忠民:《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分析》,载《学海》2003年第3期。
    萧俊明:《文化平民主义与通俗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载《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肖鹰:《美学与流行文化》,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第5期。
    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载《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熊汉富、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徐贲:《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徐贲:《美学·艺术·大众文化:评当前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徐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论当今中国三种文化形态及其关系》,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徐友渔:《自由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它》,载《天涯》1997年第2期。
    许长山、曾云莺:《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许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载《理论与改革》1996年第12期。
    许文郁:《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批评》,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严功军:《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媒介文化》,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载《中国发展》2005年第1期。
    严云:《“高消费”及其危害》,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晏辉:《论社会转型的实质、困境与出路》,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1期。
    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
    杨春时:《金庸、琼瑶小说的传播与大陆通俗文学的兴起》,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杨发民:《“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杨汉云:《通俗文学: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三种现象之一》,载《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杨虹:《商业时代时尚文学的流行范式及其成因》,载<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载《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姚介厚:《“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尹鸿等:《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10896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载《光明日报》1995年4月30日。
    尹世杰:《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载《人民日报》1996年8月24日。
    游建荣:《走向日常生活的美学意识形态:解读社会演进中的消费文化》,载《宝鸡文 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余秋雨、陈洁:《余秋雨谈香港文化的转机》,载《海上文坛》1997年第7期。
    袁可嘉:《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载《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1l期。
    袁可嘉:《后现代主义》,载《译林》1983年第2期。
    张伯存:《征婚广告:从私人话语到公共叙事》,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张德祥:《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与现实主义衍变》,载《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张琦伟:《后现代文化思潮基本图景》,载《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器友:《欲望化写作负面观》,载《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张卫良:(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化:挑战与机遇》,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
    张颐武:《写作之梦:汉语文学的未来》,载《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5期。
    张英:《世纪末之争: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大讨论》,载《今日名流》1995年12期。
    张贞:《从“日常生活”看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载《当代文坛》2005年第2期。
    张志君:《创新精神·平常心态·平等关怀:世界各国电视娱乐节目整体扫描及对中国同行的启示》,载《当代电视》2000年第4期。
    章辉美:《传媒的历史定位及社会学意义》,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赵毅衡:(二种当代文学》,载《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
    赵勇: 《大众文化的颠覆模式》,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赵勇:《法西斯主义与大众文化:论阿多诺大众文化观中的一个主题》,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赵勇:《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郑春凤:《欲望化时代的文化消费:谈影视剧中的戏说历史》,载《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中新网:《消费时代的文化症状:“身体写作”是文学的堕落》,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4-05-20/3/68653.shtml
    周均东:《时尚杂志的叙述品格与消费文化的虚拟走向》,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周宪:《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周晓燕:《平民化与平俗化:当前文学发展的两种趋向》,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朱贻庭:《西方世俗化价值观的反思》,载《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朱羽君、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庄晓东:《文化传播论》,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载《学海》2001年5期。
    A. David Cordon &John Michael Kittross, Controversies in media ethics (second edition), Longman, 1999.
    Douglas Kellner, Jean Baudrillard: 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Stanford, California, 1989.
    Goodwin Neva R, Ackerman Frank, Kiron David (edited). The Consumer Society.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7.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Poster, London: Polity Press, 1988.
    Leo Lowenthal, Litera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61.
    Leslie Sklair,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vol. 1, Bedminster Press, 1968.
    McKendrick, Neil, etal.,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 1982.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1988.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ontana, 1976.
    Rosalind Williams, Dream Worlds: Mass Consumption in Nineteen Century Fr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Shearon A. Lowery and Melvin L. DeFleur, Milestones in Mass Media Errects (third editonn), Longman Publishers USA, 1995.
    Theodor W. Adorno & Max Horkheimer,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Inc., 1972.
    Theodor 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1.
    Thomas Richards, The Commodity Culture of Victorian England: Advertising and Spectacle, 1851-1914,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0.
    Zygmunt Bauman,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