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人为本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核心话语。目前人本德育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一种限于德育系统内部的抽象理念阐释与具体方法策略构建的研究模式,它尚未真正触及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即政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这在人本德育的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中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人本德育研究的视角需要有所突破,要确立人本德育研究的唯物史观向度,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实现的根本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基本问题进行解答,这将为人本德育的实现奠定根本性理论基础。
     人本德育唯物史观向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以人为本概念的辨析。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以人为本包含两个相统一的基本层面,即哲学抽象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只有在以哲学抽象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为前提,同时体现以人民为本的基本内涵,才能够使人本德育真正得以实现。这一点,要从人本德育缺失的现实根源说起。
     中西方德育史表明,人本德育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追求,但是历史上人本德育却从未真正彻底实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往社会形态中德育人本追求的内在本性被政治系统所扭曲,政治与德育的关系失衡问题是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性根源,是其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同样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历程当中。但有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具有了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条件。解决政治与与德育的关系问题,并不意味着使德育完全脱离政治,而是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状态。政治对德育的介入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因此,需要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为复杂、含混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此概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据此,对意识形态的一种理解就在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理论体系,在理论形式上,可以看作是以理论化的特定阶级意识对于人类基本问题的一种系统解答。根据这个定义,意识形态所直接针对的是人类基本价值,意识形态的基本运动规律存在于它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矛盾当中:人类基本价值要通过意识形态这种载体表达出来;人类基本价值作为一种历史价值必然性是意识形态的最终评判标准。
     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为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德育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德育泛意识形态化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总体运动中人民主体性的缺失。因而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德育中人民主体性的确立,这并非是取消灌输论、崇拜群众自发性,而是指将蕴涵人民主体性的人类基本价值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贯彻到德育之中,消解以往德育的泛意识形态化倾向,达到灌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解决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这也回应了“人本德育要体现人民本位”的问题,达到一种逻辑上的彻底。这是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考察的逻辑终点。
People-oriented is the cor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The current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mainly focus onthe interpretation of abstract concept which is confined only to the moral educationsystem, and the building of concrete strategies or methods. But it hasn’t really touchedo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The research viewon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needs a breakthrough. It must establish the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mension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isanswering the questions with the basic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of historicalmaterialism, which include the social origin of the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lacking,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significance and the other relevant basic problem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with historicalmaterialism dimension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of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nMarxism's context, people-oriented contains two unified basic levels, namelyhuman-oriented in an abstract philosophical sense and the people-oriented. Only bytaking human-oriented in an abstract philosophical sense as the premise, as well asreflect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people-oriented, can the human-oriented moraleducation be truly realized. At this point, it should start from the reality causes of the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lack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history shows that human-oriented moraleducation is a common pursuit of mankind, but it has never been completely realized inhistory. The reason for that is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pursuing is distorted by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former social morphology. The problem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moral education is the social root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lacking.But the difference is that socialist formationalready has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Solving the relationshipproblem between politics and moral educ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moral educationcompletely divorced from politics, but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two, so as to reach a balance, coordination state. Intervention of politics on moraleducation is mainly through ideology. Therefore, it need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concept of ideology.
     Ideology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and ambiguous concept. Classic Marxist writershas lain the basic analytic framework of this concept, therefore, an understanding ofideology is that ideology, as a kind of highly integrated theoretical system, can beviewed in theory form as a system solutions to the basic problems of human by thetheoretical specific class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this definition, ideology directly aimed at the basic human value,whose basic law of motion exists in its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 with the basic humanvalue: the basic human value is expressed by the carrier of ideology; the basic humanvalue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is the final judgment standard of ideology.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solve thefundamental problems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Socialist moral educationbelongs t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n general. The essence of extensiveide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s the lack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in the ideologicalmovement as a whole. Thus the fundamentality 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srealization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in moral education.Thisis not to cancel the indoctrination theory, or to worship the masses spontaneity, but referto implement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he basic human valuecontaining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into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eliminate theextensive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the previous moral education, to instill the unity ofthe indoctrination theory and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of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It also responds to the problem of "human-orientedmoral education should reflect the people's standard", and achieves thoroughness inlogic. This is the logical end of the human-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mension research.
引文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②关于德育概念,一般来说有大德育与小德育之分。李萍教授认为,“在人们实际运用‘德育’这个概念时,所指的常常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各种所指分为两类:小德育或狭义德育,即品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伦理学意义上的);大德育即广义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李萍、林滨,《比较德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2009年第5页。)本文使用“大德育”概念,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差别,但其内涵基本一致。郑永廷教授认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范围上“德育一般在学校使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在全社会通用”,教育对象上,“德育一般指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对社会所有人员的教育。”但是“两者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完全一致。”“两者的教育内容与重点完全一致。”“两者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完全一致。”“两者的教育机构与人员完全一致。”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是基本同一的概念。”(郑永廷等著:《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也就是,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可以互换使用。
    ③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⑥万光侠:《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范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5期。
    ①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6期。
    ②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③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④雷鸣:《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⑤熊宏俊,方彬:《论“以人为本”的几个前提性问题》,《求实》2006年第8期。
    ①侯惠勤:《“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界限》,《探索》2005年第1期。
    ②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①参见范树成、李海:《当代西方国家德育模式与方法的人本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②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①刘亦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与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2期。
    ②李萍、林滨:《比较德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2009年,第5页。
    ①郭凤志:《唯物史观视域下以人为本的解读》,《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①石凤妍、徐建康:《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②邵广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探索》2006年第5期。
    ③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④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
    ①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6期。
    ②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8页。
    ③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
    ④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⑤王彦力:《教育“以人为本”误读解析》,《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7期。
    ⑥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问题的探讨》,《教育探索》2011年第4期。
    ⑦杨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视角》,《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①魏雷东:《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王兆珍:《从以人为本视角看高校德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4期,第56页。
    ③袁本新等:《人本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4页。
    ④邵广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探索》2006年第5期。
    ①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②邵广侠:《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学术界》2007年第2期。
    ③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④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4期。
    ⑤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①王国银:《“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6期。
    ②邓玉函:《以人为本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解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
    ③李丹:《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创新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2期。
    ④刘亦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与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2期。
    ⑤李德平:《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⑥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①Lawrence A.Crem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1,p275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③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①Carl R.Rogers,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io: Merrill Publishing,1969,p104
    ②Abraham H.Maslow,Motvi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Row,1970,p12-13
    ③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④Lawrence Kohlberg,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I: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Harper&Row.1981,p2
    ①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③George F.Kneller,Existentialism and Education,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1958,p66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①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②邱柏生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1-302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①陈学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②严世雄,郝翔:《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从阶级斗争到以人为本》,《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③侯惠勤:《“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界限》,《探索》2005年第1期。
    ④陈志尚:《“以人为本”: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1期。
    ⑤夏甄陶:《论以人为本》,《新华文摘》2003年第9期。
    ①黄枬森:《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②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③张云飞:《以人为本与群众史观》,《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1期。
    ④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①刘静茹:《解读以人为本》,《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②张艳玲:《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8页。
    ③高放:《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0期。
    ④参见黄枬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回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以人为本”原则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⑤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陈志尚:《“以人为本”: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1期。
    ②张传开:《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学术界》2005年第2期。
    ③张有奎:《克服“以人为本”的五个误区》,《求实》2007年第12期。
    ④刘永富:《“以人为本”不能解读为“以个人为本”》,《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⑤郭晓君、赵建辉:《关于以人为本若干问题的探析》,《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96、325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9页。
    ②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汤侠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①冒从虎等编著:《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74页。
    ②冒从虎等编著:《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73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钟书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8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1990年版,第22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93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6页。
    ③《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5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1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5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2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218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8、2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①《靳辉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①万光侠:《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7页。
    ①刘铁芳主编:《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②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③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④Lawrence A.Crem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1,p275
    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②郑承军:《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①白萍:《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
    ①黄书光主编:《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②参见罗厚立:《道统与治统之间》,《读书》1998年第7期。
    ①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1986年版,第156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1986年版,第109页。
    ②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少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1986年版,第304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1986年版,第107页。
    ③《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①浙江大学教育系等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②浙江大学教育系等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378页。
    ③浙江大学教育系等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①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8页。
    ②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①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②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
    ①《裴斯泰洛齐选集》第2卷,尹德新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
    ①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③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①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③Carl R.Rogers,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io: Merrill Publishing,1969,p104
    ④Abraham H.Maslow,Motvi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Row,1970,p12-13
    ①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②Lawrence Kohlberg,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I: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Harper&Row,1981,p2
    ③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④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②卡尔·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③《弗洛姆文集》冯川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④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1页。
    ①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②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③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①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①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郑国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③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②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①刘光主编:《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②刘光主编:《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④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拓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⑤杜时忠:《生活德育论的贡献与局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⑥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张巽根:《教育是什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②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68页。
    ③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④这里需要提前说明一点,政治是社会结构中对德育影响最大的社会子系统,这是一种客观社会规律,单纯
    就此点而论,它本身并非必然内涵有“好“坏”或者“合理”、“不合理”的属性,这就意味着即使在一种合理甚至比较理想的人本德育状态中,政治依然是对德育影响最大的社会子系统,这是一种客观必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指出德育所存在的泛政治化问题,并不必然在逻辑上导致否定政治对德育的重大影响,关键在于政治与德育关系如何平衡的问题。这些观点我们会在后文中详细论述。
    ①戚万学等编著:《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①贾金玲:《人本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改革刍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7期。
    ②黄书光主编:《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351页。
    ③张小健、胡继岳:《浅谈中西德育文化的比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
    ④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3页。
    ⑤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⑥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⑦邵广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探索》2006年第5期。
    ①檀传宝:《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③池田大作、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5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①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下卷,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87-488页。
    ②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8页。
    ①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1页。
    ②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3页。
    ①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6页。
    ②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7页。
    ①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页。
    ③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9、650页。
    ④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②邱柏生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③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④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5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①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下注2,手稿中删去的一段话)。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①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①恩格斯曾提到如下观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他认为这种理解虽然不完整,但至少在抽象意义上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0页。)
    ②《中国哲学的精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49、250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②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页。
    ①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①张岱年:《论价值与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6期。
    ②李德顺:《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黄枬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①黄枬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②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③参见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童世骏:《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①俞宣孟:《追寻绝对价值》,《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3-504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219页。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4页。
    ①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220页。
    ②李德顺:《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①刘书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0期。
    ①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②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①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166页。
    ②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③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④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①董重转:《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3、14期。
    ②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57页。
    ①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②刘济良主编:《德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6页。
    ③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354-3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3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④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192页。
    ①乔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刘书林、华晔子:《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理论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①陈锡喜:《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
    ②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期。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②《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71页。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7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50-951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④汤啸天:《再论人民表达权的行使与政府的保障》,《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⑤章舜钦:《和谐社会公民表达权的法治保障》,《法治论丛》2007年第4期。
    ①姚剑文:《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公民表达权的保障》,《学术界》2009年第3期。
    ②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吴麟:《言论自由与地方治理》,《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②《浙江日报》网络版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0-07/30/content_473813.htm?div=0
    ③郭道晖:《论作为人权和公民权的表达权》,《河北法学》2009年第1期。
    ①赵振宇:《论公民表达权的实施与保障》,《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3页。
    ①郭道晖:《论作为人权和公民权的表达权》,《河北法学》2009年第1期。
    ②陈力丹、吴麟:《论人民表达权的法治保障》,《新闻大学》2009年第2期。
    ①王刚桥:《能否废除“诽谤罪”的“但书”条款》,《新京报》2009年4月22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①郭凤志:《德育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陈先达著:《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靳辉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胡乔木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郑永廷等著:《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邱柏生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谢宏忠著:《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8.《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19.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0.冒从虎等编著:《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范树成著:《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黄书光主编:《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25.刘卓红等著:《开放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雷骥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李辽宁著:《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侯惠勤著:《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宋惠昌著:《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31.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季广茂著:《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李德顺著:《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4.刘明君等著:《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刘济良主编:《德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6.乔耀章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王玉樑著:《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袁本新等著:《人本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9.李萍等著:《比较德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1.衣俊卿著:《大学使命和文化启蒙》,黑龙江出版社2007年版。
    42.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3.郭凤志著:《德育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袁贵仁等著:《邓小平价值观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4.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5.方世南等著:《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6.李德顺等著:《价值论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李从军著:《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刘永富著:《价值哲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玉樑著:《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0.冯平等主编:《价值之思》,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曾长秋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张文喜著:《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3.杨生平著:《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4.张艳玲著:《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张秀琴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胡子克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8.李瑜青著:《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9.刘建军等著:《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0.单中惠主编:《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1.叶汝贤著:《唯物史观和人道主义、异化问题》,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2.李明德著:《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文主义教育之演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3.黄见德等著:《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田建国著:《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5.李连科著:《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6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版。
    67.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8.王东莉著:《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69刘铁芳主编:《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0.浙江大学教育系等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73.[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7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美]柯尔伯格著:《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8. Lawrence A.Crem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New York: VintageBooks,1961
    79. Carl R.Rogers,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io: Merrill Publishing,1969
    80. Abraham H.Maslow, Motvi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Row,1970
    81. Lawrence Kohlberg,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I: The Philosophy of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arper&Row.1981
    82. George F.Kneller, Existentialism and Education, New York: philosophicallibrary,1958
    1.刘书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0期。
    2.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
    3.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4.陈锡喜:《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
    5.刘书林、华晔子:《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理论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6.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期。
    8.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拓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黄枬森:《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0.黄枬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1.黄枬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郭凤志:《唯物史观视域下以人为本的解读》,《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
    13.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4.杜时忠:《生活德育论的贡献与局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15.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6期。
    16.陈学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17.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18.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19.张澍军:《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20.黄枬森:《“以人为本”原则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21.夏甄陶:《论以人为本》,《新华文摘》2003年第9期。
    22.陈志尚:《“以人为本”: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1期。
    23.万光侠:《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范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5期。
    24.万光侠:《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5.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26.高放:《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0期。
    27.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8.童世骏:《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29.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30.侯惠勤:《“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界限》,《探索》2005年第1期。
    31.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2.石凤妍、徐建康:《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33.张传开:《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学术界》2005年第2期。
    34.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5.郑承军:《德育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6.雷鸣:《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37.魏雷东:《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8.贾金玲:《人本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改革刍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7期。
    39.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40.王兆珍:《从以人为本视角看高校德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4期,第56页。
    41.张有奎:《克服“以人为本”的五个误区》,《求实》2007年第12期。
    42.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43.范树成、李海:《当代西方国家德育模式与方法的人本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44.李德平:《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45.赵敦华:《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6.张曙光、宋友文:《论价值的普遍性与普遍价值》,《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47.王玉樑:《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
    48.田海平:《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探寻》,《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49.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50.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51.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52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52.俞宣孟:《追寻绝对价值》,《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53.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4.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55.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4期。
    56.王彩凤:《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57.刘亦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与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2期。
    58.邵广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探索》2006年第5期。
    59.冯志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理论导刊》2011年第3期。
    60.王彦力:《教育“以人为本”误读解析》,《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7期。
    61.邵广侠:《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学术界》2007年第2期。
    62.严世雄,郝翔:《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从阶级斗争到以人为本》,《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63.刘静茹:《解读以人为本》,《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