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
     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Global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originated from North America;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both historic meaning and literary value in studying how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was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The thesis sets the research time period to "the first decade of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that spanned from1991to2001.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was the forerunner of current Global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as well as its uniqueness.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has split apart due to and a plethora of complex external factors (changes in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rnal factors (digi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he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 of bilateral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media theor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individual features between Network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irstl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ime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a few respected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groups (forums, web magazines and websites), their authors and their published literary works. From case-by-case studies and literary analysis,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first decade North America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The second approach is based on regions. This method places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against the concepts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comparisons through North American English Literature, Mainland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and Southeast Asia Literature. It also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writers who live in Western,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environments.
     Furthermor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variations of culture and art in Network literature under the current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background. Through iPhone, iPad, eBooks, etc., New Media has changed the way information is transferred. Thes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also tremendously affected how literature is created, dissipated, and accepted:changing our concept of literature as a whole. By following the few well-known writers in the first decade of North American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 Network literature will expand and mature in this age of consumpti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typed on the computer or printed on paper
引文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吴生华:《网络T具论——关于网络是什么的一点思考》,《新闻实践》,2001年第9期。
    [1]李洁非:《Free与网络写作》,《文学报》,2000年4月20日。
    [2]李敬泽:《“网络文学”:要点和疑问》,《文学报》,2000年4月20日。
    [3]转自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4]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网络报·大众版》,2000年2月21日。
    [5]欧阳有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陈瑞林,《论北美华文文学》,《新文网——<新文学>刊》,2002年12月1日。
    [1]少君:《当代美华文学概况》,《文学创作与研究》,2007年5月22日。
    [1]高雄的《山抹微云文艺专业站》(网址bbs://140.117.11.8).
    [2]清华大学女性主义站《自己的房间》(网址:bbs://140.114.98.108).
    [3]《晨曦诗版》(网址:bbs://192.192.35.34,的poembook版)。
    [4]《尤利西斯文社》(网址:telnet://140.113.178.8,近期无法连线)。
    [5]罗添:《“榕树下”创始人另起炉灶成立“新榕树下”》,《北京商报》,2009年4月14日。
    [6]《华夏文摘》(网址cnd.org)。
    [7]《新语丝》(网址:xys.org)。
    [8]《橄榄树》(网址:wenxue.com)。
    [9]文学城(网址:wenxuecity.com)。
    [10]文心社(网址:海外wenxinshe.org中国大陆: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index.asp)。
    [1]钱建军:《华文网络文学》,《华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丹尼:《潮起潮落——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散文简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
    [3]安娜:《如歌的行板——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诗歌评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
    [4]世闽:《大浪淘沙——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
    [5]陈瑞琳:《横看成领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3-7页。
    [6]黄鸣奋:《网络华文文学刍议》,《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7]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发展轨迹》,《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
    [1]陈瑞琳:《“网”上走来—少君》,《世界华文文学》,1999年第5期。
    [2]郭媛媛:《阅读少君》,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34-335页。
    [1]华夏文摘:《华夏文摘发刊词》,《华夏文摘》创刊号,1991年第1期。
    [1]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版,第156-157页。
    [2]郭沫若:《编辑余谈》,《创造季刊》,1922年第1卷第2期。
    [1]公仲:序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
    [2]参见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第3、111、112页,“序曲”以及“从平等到多元文化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1]融融:《历史漩涡中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从<一代飞鸿>谈起》,《华文文学》,2011年第6期。
    [1]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9页。
    [1]方起驹、杨耀宗、金水礼:《新马华人教育发展小史》,《华侨史研究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31页。
    [2]郭招金:《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对外大传播》,2005年04月12日。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383页。
    [1]舒晋瑜:《网络原创大赛出版转型探秘》中李寻欢语,《光明日报》,2007年2月3日。
    [1]王强,《我国近年网络艺术的发展》,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838824.9/。
    [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上海:商务书馆,2000年版,第154页。
    [1]洪林:《泰国华文文学史探》,广州: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80页
    [1]洪林:《泰国华文文学史探》,广州: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85页。
    [1]申慧辉:《作家的游戏:接力式写作》,《中华读书报》,1997年8月20日。
    [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34页。
    [1]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施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接龙小说--试析<古代·祈盼的青春>》,《湛江学院报》,2008年第8期,103-107页。
    [1]王德威:《原乡神话的追逐者》,《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5-226页。
    [1]梁启超:《美术与生活》,《梁启超文选》:下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155页。
    [1]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2]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福州:福建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643-644页。
    [1]杜威·佛马克:《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杜威·佛马克:《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页。
    [1][芬兰]莱恩·考斯基马(Raine KosKimaa)著,单小曦、陈后亮、聂春华译:《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第4页。
    [1]《青年作家·网络文学杂志》,2001年第4期。
    [1]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04年1月版,第64-65页。
    [2]《某代风流》:http://www.sinologic.com/persimmon/modai/fengliu.html。
    [1]方舟子:《怀图雅》,http.//www.xysforum.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tuya.tex。
    [2]图雅:《拱诸记》,《华夏文摘》,1993年11月26日,第139期。
    [1]王伯庆:《十年一觉美国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51页。
    [1]施雨:《美国儿子中国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施雨:《美利坚书生:成长在美国——素质教育在国外》,天津:新蕾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57页。
    [1]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引自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49页。
    [1]陈思和:《民间的沉浮》,载于周介人、陈保平: 《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页。
    [2]陈思和:《民间思维还原》,《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1]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性》,《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江胜信:《网络文学,警惕四类“陷阱”!》,《文汇报》,2009年3月20日。
    [1]文艺报:《广东回顾网络文学十年发展》,2011年10月17日。
    [1]单小曦:《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3日。
    [2]傅小平:《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深入人心》——《文学报》记者傅小平独家对话美籍华裔作家哈金,《文学报》2012年1月19日。
    [1]周慧虹:《手机阅读须告别“三低”》,《文学报》,2011年9月22日。
    [2]孙红:《痞子蔡:商业介入伤害了网络文学》,《北京晨报》,2003年2月23日。
    [1]陈村:《网络两则》,《作家》,2000年第5期。
    [2]张英:《陈村:我对网络文学失望》,《南方周末》,10月9日。
    [1]应建:《网络文学能否成气候》,《深圳周刊》155期,2000年2月21日。
    [2]余华的观点见《网络和文学》,《作家》,2000年5期。
    [3]张抗抗与徐坤语:《网络文学杂感》,《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4]张抗抗与徐坤语:《网络文学杂感》,《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5]吴俊:《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驾马车》,《上海文学》,2000年5月。
    [6]南帆:《双重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顾广梅:《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写作观念新论》,《东岳论丛》,2007年第4期。
    [1]李淼:《首届中国写作者大会:网络文学“生意兴隆”》,《中国新闻出版网报》,2010年11月4日。
    [1][英]尼古拉斯·加纳姆:《文化唯物主义的方向》,《传播学学刊》第33卷第3期(1983年夏季号),第314页。
    [1]文学报:《新世纪十年文学: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文学报,2010年7月15日。
    [1]卉红:《“打赏”要用对地方》,《文学报》,2011年12月29日。
    [2]金洋网:《学者与网络作家齐聚羊城:网络文学不需“有担当”?》,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0-02/102969.html。
    [1]单小曦:《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3日。
    [1]刘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第12-13页。
    [1]马季:《网络文学:没有航标的河流》,《文学报》,2008年2月21日。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09页。
    [1]袁勇麟,李薇:《文学艺术产业——趋势与前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http://culture.163.com/edit/010302/011312-46865.html。
    [2]邵道生:《转型社会国民心态现状及其调适》,《教育报》,1994年11月23日。
    [1]黄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文学艺术性探微》,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2]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162页。
    [1]谭华孚:
    [2]《网络文学近年飞速发展 高学历人群成为主要读者》,《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14日。
    [1]提墨:《日本动漫文化延烧北美》,《世界周刊》。
    [1]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55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3年,第161-162页。
    [1]钱宁:《留学美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13、16页。
    [1]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9、10页。
    [1]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后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陈瑞琳:《论北美华文文学》,《华文文学》,2003年第1期。
    [1]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9月版,第1页,第374-375页。
    [1]陈公仲:《明智的选择——<阅读少君>序》,《阅读少君》,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页。
    [2]马季:《网络文学:没有航标的河流》,《文学报》,2008年2月21日。
    [1]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5页。
    [1]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9-64页。
    [2]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12-115页。
    [1]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19-196页。
    [1]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55-257页。
    [1]阿黛:《处女塔》,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版。
    [2]方舟子:《网络上清新独特的声音》,http://bbs.zsu.edu.cn/bbsanc?path=boards/Reading/ D.1163897680.A/D.1164988836.A/D.1044600400.A/M.932850740.A
    [1]白先勇:《处女塔》序:《阿黛的故事》,《处女塔》,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第3-5页。
    [2]许志英:《回顾与前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题》,《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该文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作家统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三代作家”。
    [1]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陈瑞林,《论北美华文文学》,见《新文网——《新文学》刊》,2002年12月1日。
    [1]苏炜:《三个女人的戏台——读“海外知性女作家从书”》。
    [1]陈谦:《多余的话——中篇小说集<覆水>后记》。
    [1]小欧:《“瞬间”——读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有感》。
    [2]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30-31页
    [1]郑一楠:《多维度的开拓——评施雨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
    [1]刘俊:《“单纯/中国”与“丰富/美国”的融合——施雨诗歌、散文、小说综论》,《华文文学》双月刊,2009年第4期。
    [1][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2]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寒胭:《我为什么要写字》,《北美女人》网站,http://www.nawomen.com/viewthread.php?tid=3368。
    [2]马兰:《写作自律》,《橄榄树》文学月刊,2004年7月12日。
    [1]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潇洒不起来》,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8-10页。
    [2]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潇洒不起来》,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83-184页。
    [3]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11月期。
    [1]啸尘:《珍藏的乡愁》,网刊《国风》,第11期,1997年9月28日。
    [2]转引自德里达《多义的记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3]白军芳:《面对异族文化的挣扎——施雨《下城急诊室》的怀旧情怀》,《文心社》,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 read. asp?NewsID=62730
    [4]羽醇:《生活在别处》,网刊《国风》,第40期,2000年2月13日。
    [1]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从”之《人在江湖》,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38-140页
    [1]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人在江湖》,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2-144页
    [2]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从”之《一笑了之》,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6-44页
    [1]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人在江湖》,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9-12页
    [2]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人在江湖》,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3-74页
    [1]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1]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48页
    [1] 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1929), Granada Publishing Ltd., London, Toronto, Sydney, New York, 1997
    [1]于东晔:《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42页
    [2]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吴生华:《网络工具论——关于网络是什么的一点思考》,《新闻实践》,2001年第9期。
    [3]李洁非:《Free与网络写作》,《文学报》,2000年4月20日。
    [4]李敬泽:《“网络文学”:要点和疑问》,《文学报》,2000年4月20日。
    [5]转自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6]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网络报·大众版》,2000年2月21日。
    [7]少君:《当代美华文学概况》,《文学创作与研究》,2007年5月22日。
    [8]钱建军:《华文网络文学》,《华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9]丹尼:《潮起潮落——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散文简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
    [10]安娜:《如歌的行板——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诗歌评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
    [11]世闽:《大浪淘沙——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
    [12]陈瑞琳:《横看成领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3—7页。
    [13]黄鸣奋:《网络华文文学刍议》,《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4]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发展轨迹》,《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
    [15]陈瑞琳:《“网”上走来一少君》,《世界华文文学》,1999年第5期。
    [16]融融:《历史漩涡中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从《一代飞鸿》谈起》,《华文文学》,2011年第6期。
    [17]郭招金:《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对外大传播》,2005年04月12日。
    [18]舒晋瑜:《网络原创大赛出版转型探秘》中李寻欢语,《光明日报》,2007年2月3日。
    [19]申慧辉:《作家的游戏:接力式写作》,《中华读书报》,1997年8月20日。
    [20]施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接龙小说——试析<古代·祈盼的青春>》,《湛江学院报》,2008年第8期,103-107页。
    [21]陈思和:《民间思维还原》,《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22]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性》,《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3]江胜信:《网络文学,警惕四类“陷阱”!》,《文汇报》,2009年3月20日。
    [24]文艺报:《广东回顾网络文学十年发展》,2011年10月17日。
    [25]单小曦:《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3日。
    [26]傅小平:《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深入人心》——《文学报》记者傅小平独家对话美籍华裔作家哈金,《文学报》,2012年1月19日。
    [27]周慧虹:《手机阅读须告别“三低”》,《文学报》,2011年9月22日。
    [28]孙红:《痞子蔡:商业介入伤害了网络文学》,《北京晨报》,2003年2月23日。
    [29]陈村:《网络两则》,《作家》,2000年第5期。
    [30]顾广梅:《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写作观念新论》,《东岳论丛》,2007年第4期。
    [31]李淼:《首届中国写作者大会:网络文学“生意兴隆”》,《中国新闻出版网报》,2010年11月4日。
    [32]马季:《网络文学:没有航标的河流》,《文学报》,2008年2月21日。
    [33]许志英:《回顾与前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题》,《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34]陈瑞林,《论北美华文文学》,《新文网——<新文学>刊》,2002年12月1日。
    [35]刘俊:《“单纯/中国”与“丰富/美国”的融合——施雨诗歌、散文、小说综论》,《华文文学》双月刊,2009年第4期。
    [36]应建:《网络文学能否成气候》,《深圳周刊》155期,2000年2月21日。
    [37]余华:《网络和文学》,《作家》,2000年5期。
    [38]张抗抗:《网络文学杂感》,《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39]吴俊:《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驾马车》,《上海文学》,2000年5月。
    [40]李淼:《首届中国写作者大会:网络文学“生意兴隆”》,《中国新闻出版网报》,2010年11月4日。
    [41]邵道生:《转型社会国民心态现状及其调适》,《教育报》,1994年11月23日。
    [42]黄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文学艺术性探微》,《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3]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44]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45]马兰:《写作自律》,《橄榄树》文学月刊,2004年7月12日。
    [46]羽醇:《生活在别处》,网刊《国风》,第40期,2000年2月13日。
    [47]啸尘:《珍藏的乡愁》,网刊《国风》,第11期,1997年9月28日。
    [48]符力:《“首届新红颜诗歌研讨会”综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9]李诗信:《先锋的精神,古典的情韵——施雨诗歌特色探析之一》,《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
    [50]文学报:《新世纪十年文学: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文学报,2010年7月15日。
    [51]卉红:《“打赏”要用对地方》,《文学报》,2011年12月29日。
    [52]单小曦:《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3日。
    [53]文艺报:《广东回顾网络文学十年发展》,2011年10月17日。
    [54]哈金: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深入人心——《文学报》记者傅小平独家对话美籍华裔作家哈金,《文学报》,2012年1月19日。
    [55]周慧虹:《手机阅读须告别“三低”》,《文学报》,2011年9月22日。
    [56]孙红:《痞子蔡:商业介入伤害了网络文学》,《北京晨报》,2003年2月23日。
    [57]陈村:《网络两则》,《作家》2000年第5期。
    [58]黄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文学艺术性探微》,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9]许志英:《回顾与前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题》,《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60]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11月期。
    [61]肖迪:《阎真:沧浪之水濯人生》,《湘潮》,2005年9月10日
    [62]李津:《小论“新移民”文学》,《沧桑》,2008年6月28日
    [63]刘俐莉:《被阉割的男性--从<白雪红尘>看现代社会的男性困境》,《华文文学》,2005年4月26日
    [64]陈瑞琳:《涛声依旧:来自两个世纪的回响--鸟瞰当代“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时 空坐标》,《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5月31日
    [65]小欧:《“瞬间”--读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有感》,美国《侨报》副刊,2007年9月19日
    [66]罗四鸰:《新“纽约客”的突围与困境--略析施雨长篇小说<纽约情人>、<刀锋下的盲点>中华人形象的意义》,美国《侨报》副刊,2007年9月22日
    [67]郑一楠:《多维度的开拓--评施雨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上海《文学报》,2007年2月15日
    [68]袁平夫:《网络文学的兴起与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9月10日
    [69]袁平夫:《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出路》,《名作欣赏》,2007年8月1日
    [1][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上海:商务书馆,2000年,第154页。
    [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09页。
    [3][芬兰]莱恩·考斯基马著,单小曦、陈后亮、聂春华译:《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第4页。
    [4][英]尼古拉斯·加纳姆:《文化唯物主义的方向》,《传播学学刊》第33卷第3期(1983年夏季号),第314页。
    [5][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张京嫒:《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7]郭媛媛:《阅读少君》,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8]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版,第154页。
    [9]公仲:《序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10]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一29页。
    [11]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2]王德威:《原乡神话的追逐者》,《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5-226页。
    [13]梁启超:《美术与生活》,《梁启超文选》:下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155页。
    [14]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5]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福州:福建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643-644页。
    [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小说文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17]杜威·佛马克:《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杜威·佛马克:《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页。
    [18]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64—65页。
    [19]王伯庆:《十年一觉美国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51页。
    [20]王伯庆、施雨:《我家有个小鬼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1]施雨:《美国儿子中国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2]施雨:《素质教育在海外——成长在美国》,天津:新蕾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3]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引自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24]陈思和:《民间的沉浮》,载于周介人、陈保平:《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页。
    [25]白先勇:《处女塔》序:《阿黛的故事》,《处女塔》,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3—5页。
    [26]阿黛:《处女塔》,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版。
    [27]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8]刘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9]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30]袁勇麟,李薇:《文学艺术产业——趋势与前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31]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162页。
    [32]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155页。
    [33]南帆:《双重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34]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48页。
    [35]李银河:《酷儿理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6]于东晔:《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42页。
    [37]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38]蓝爱国:《网络恶搞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34页。
    [39]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30-31页。
    [40]黄鸣奋:《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1—6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41]欧阳有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版。
    [4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汉语网络文学调查纪实》,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4]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45]聂庆璞:《网络叙事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6]须文蔚:《台湾数位文学论》,台北:二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4月版。
    [47]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48]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9]李金慧、武建敏:《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视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50]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1]黄万华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2]刘俊:《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3]刘登翰:《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4]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四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8月版。
    [55]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56]张岚:《本土视域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7]宋晓英:《精神追寻与生存突围——论欧美华人纪实作品中的女性自我书写》,济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58]叶枝梅主编:《海外华人女作家评述》(美国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月版。
    [59]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60]转引自德里达《多义的记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61]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2]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人在江湖》,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3]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一笑了之》,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4]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凡尘》,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5]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知味观》,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6]鸣鸿主编:“花招网络文丛”之《潇洒不起来》,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7]高鸿博士论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68]蒙星宇博士论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
    [69]谭华孚博士论文:文学生态变迁的媒介溯源
    [70]丘琦硕士论文:陈谦小说论
    [71]张春玲硕士论文:由《人生自白》系列小说解读华文网络作家少君的创作
    [1]高雄的《山抹微云文艺专业站》(网址:bbs://140.117.11.8)
    [2]清华大学女性主义站《自己的房间》(网址:bbs://140.114.98.108)
    [3]《晨曦诗版》(网址:bbs://192.192.35.34,的poembook版)
    [4]《尤利西斯文社》(网址:telnet://140.113.178.8,近期无法连线)
    [5]《华夏文摘》(网址:cnd.org)
    [6]《新语丝》(网址:xys.org)
    [7]《橄榄树》(网址:wenxue.com)
    [8]文学城(网址:wenxuecity.com)
    [9]文心社(网址:海外:wenxinshe.org中国大陆:http://wxs.zhongwenlink.com/ home/index.asp)
    [10]罗添:《“榕树下”创始人另起炉灶成立“新榕树下”》,《北京商报》,2009年4月14日
    [11]诗阳:《诗阳笔谈摘录:虚拟写作——论信息主义的诗歌创作》,http://shiyang.net/?p=82
    [12]诗阳:诗歌,http://shiyang.net/
    [13]方舟子:《ACT的兴起,繁荣,和衰败》,http://xwt.donews.com/donews/article/9/ 9943.html
    [14]方舟子:《网文原来有“中心”》,http://www.qingyun.com/cgi-bin/utl/topic_print.cgi? id=1836
    [15]方舟子:《怀图雅》,http.//www.xysforum.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tuya.tex
    [16]方舟子:诗歌,http://blog.renren.com/share/287625179/7959343245
    [17]诗坛笑笑生:网络诗词石器时代(1993-1996),http://www.hecaitou.com/ blogs/hecaitou/archives/121849.aspx
    [18]刘擎:《网络辩论的输赢标准》,http://www.civilwind.com/liuqing/lq070617.htm
    [19]王强:《我国近年网络艺术的发展》,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 1838824.9/
    [20]心远:《贝德:鲜为人知的高产业余作家——幼河》
    [21]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858
    [22]《美华庄的故事》之四,http://www.e-literati.com/bbs/leadbbs/Announce/ announce.asp?BoardID=102&ID=5252
    [23]《美华庄的故事》引子,http://www.e-literati.com/bbs/leadbbs/Announce/ announce.asp?BoardID=102&ID=5252
    [24]《跨国红楼梦》,news_read.asp?NewsID=28623
    [25]《跨国红楼梦》红楼本纪之文心人物一览表,post_readT.asp?lei=8&id=6696
    [26]瓶儿:《和涂鸦擦肩而过》,2003年11月,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 news_read.asp?newsid=17238
    [27]老金在线:《神秘的图雅》,天涯社区-天涯论坛一关天茶舍,2004-3-30,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93534.shtml
    [28]陈希我:《我对网络写作的困惑》,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 news_read.asp?newsid=23514
    [29]《王朔:网络文学代表着文学的未来》、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617/ 200006170074.htm
    [30]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http://culture.163.com/edit/010302/011312-46865.html
    [31]《卢新华:伤痕文学是短命的》,东方网,2004年10月22日http://finance.eastday. com/eastday/node7209/node7248/node7363/userobjectlai599309.html
    [32]方舟子:《网络上清新独特的声音》,http://bbs.zsu.edu.cn/bbsanc? path=boards/Reading/D.1163897680.A/D.1164988836.A/D.1044600400.A/M.9328 50740.A
    [33]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EB/OL]》, http://culture.163. com/edit/010302/011312-46865.html
    [34]《网络文学近年飞速发展高学历人群成为主要读者》,《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14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1-14/106146.html
    [35]寒胭:《我为什么要写字》,《北美女人》网站,http://www.nawomen.com/ viewthread.php?tid=3368
    [36]莲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36269.htm
    [37]金洋网:《学者与网络作家齐聚羊城:网络文学不需“有担当”?》,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0-02/102969.html
    [38]《某代风流》:http://www.sinologic.com/persimmon/modai/fengliu.html
    [39]白军芳:《面对异族文化的挣扎——施雨《下城急诊室》的怀旧情怀》,《文心社》,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62730)
    [40]阎真: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5732.htm?func=retitle
    [41]阎真: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9%98%8e%e7%9c%9f
    [42]湖南师大附中语言教研组网站资讯:《约请阎真教授11月29日来校做“文学语言艺术”讲座》,http://www.hnsdfz.org/yuwem/show_news.php?id=16
    [1]Virginia Woolf:A Room of One's Own (1929), Granada Publishing Ltd., London, Toronto, Sydney, New York,1997.
    [2]A.Assiter:Althusser and Feminism, Pluto Press,1990.
    [3]S.L.Bartky:Fem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 Routledge,1990.
    [4]G.Bock and S.James:Beyond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2.
    [5]Don Tapscott:Grown Up Digital,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9.
    [6]Jack Goldsmith and Tim Wu:Who Controls the Intern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7]Daniel J.Solove: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8]L.Alcoff and E.Potter:Feminist Epistemologies,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1993.
    [9]S.Bazilli:Putting Women on the Agenda, Qav an Press, Johanneburg,1991.
    [10]S.Nothing Matters Brodribb:A Feminist Critique of Postmodernism, Spinifex Press,1992.
    [11]V.Bryson: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2.
    [12]K. Campbell:"Critical Feminism", Argument in the Discipli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1992.
    [13]J.Butler and J.W.Scott:Feminists Theorize the Political,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2.
    [14]L.E.Donaldson:"Decolonizing Feminisms", Race, Gender and Empire Building, Routledge, London,1992.
    [15]J.Chapman:Feminism and the Reformation of Gender,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23.
    [16]Janet Abbate:Inventing the Internet,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9.
    [17]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 New York:Alfred A.Knopf,1995.
    [18]Russell W. Neuman:The Future of Mass Audie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9]Virginia Woolf:A Room of One's Own (1929), Granada Publishing Ltd., London, Toronto, Sydney, New York,1997.
    [20]Sharon Zukin:Landscapes of Power, Berkei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1]Shoshana Zuboof:In 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 New York:Basic Books,1998.
    [22]Victor Zhivov M:Time and Money in Imperial Russia, unpublish paper deliver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ime and Money in the Rusian 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Center for Slavic and Eastern European Studies,March 17,1995.
    [23]Stephen Wood: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 London:Unwin Hyman,1989.
    [24]Kosaku Yoshino:Culture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Japan, London:Routledge, 1992.
    [25]Andrew Webster: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New Directions, London: Macmillan,1991.
    [26]Duncan J. Watts:Small Worlds.The Dynamics of Networks Between Order and Randomnes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27]Ajit Singh:Global Economic Changes,Skills,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33(2):107-83.
    [28]Sara Schoonmaker:Trading on-line:Information Flows In Advanced Capitalism, Information Society,9(1):39-49,1993.
    [29]Nancy Schofield Clark:"Dating on the net:teens and the rise of 'purerelationships'", in Jones(1998):159-83,1998.
    [30]Enid C.B. Schoettle and Kate Grant:Globalisation:A Discussion Paper, New York: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1998.
    [31]Andrew Rosenbaun:France's Minitel has finally grown up, Electronics,65(6), 1992.
    [32]Charles Piller:Dreamner, Macworld,11(10):96-9,1994.
    [33]Jeffrey Pfeffer:The Human Equation:Building Profits by Putting People First, Cambridge,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4]L.O.Pettersson:Arbetstider i tolv Lander, Statens offentliga utrednigar,53, cited in Bosch et al. (eds)(1994),1989.
    [35]Carlotta Perez:"Structureal change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Future,15:357-75,1983.
    [36]S.J.Patel:"In tribute to the Golden Age of the South's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20(5):767-77,1992.
    [37]GH.R.Parkinson:Leibniz:Philosophical Writings, London:J.M.Dent,1973.
    [38]Erwin Panofsky:Gothic Architercture and Scholasticism, New York:Meridian Books,1957.
    [39]Ray Pahl:"On Work: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Xford:Blackwell,1988.
    [40]Bruce M.Owen:The Internet Challenge to Televis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1]J.Northcott:Microelectronics in Industry, London:Policy Studies Institute,1986.
    [42]Douglas 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W.Norton,1981.
    [43]Alfred Lorn Norman:Informational Society:an Economic Theory of Discovery,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Boston/Dordrecht/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