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时期农业家庭的演化和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周时期农业家庭的演化发展经历两个时期,即西周、春秋中期以前、春秋中期以后至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所以在两个时间段的划分上都有体现。
     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的农业家庭的经营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农业家庭的生产基础、农业家庭的组织模式、农业家庭的生活依靠和人口流动、农业家庭的思想意识等这四个方面。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这个时期的劳动者是游离于家庭之外的单纯劳动力,农夫、农妇各自以力役形式服务于王田、贵族田地和公家的手工业作坊;名义上的农业家庭实际上只是一个储备劳动力的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并不多见;家庭组织虽然形成,但是关于农业家庭的丰富内涵尚在发展完善之中。
     农业家庭发展到春秋后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具有了小农经济的意义。战争、变法、宗法观念等因素促使农业家庭向较高阶段转化,转化的表现在于家庭内部的一些变化:男女分工的相对固化、家庭意识的强烈、手工业者和士等析出家庭等,以上这些变化既与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农业家庭的转化,又是小农经济形成的重要表现。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famili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ZhouDynastie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the Western Dynasty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transitional, so it was reflected in both of these periods.
     The agricultural familie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the WesternDynasty and the previous intermedi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aspects: agricultural families’ production base, agricultural families’ organization pattern,agricultural families’ life dependence and population movement and agricultural families’ide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se four aspects,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atthat time, the labors who dissociated the family were pure labor force, the farmers and peasantwomen served the farmland of royal families and aristocrat paddies in the form of corveerespectively. In fact, the agricultural family in name was only a reserve labor forceorganization and the productive labor in the unit of family was unusual. Although the familyorganization had formed, the rich connotation about the agricultural families was stillunder-developed.
     The agricultural famili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ad the small peasant economymeaning. The factors such as war, political reform and patriarchal concept all urged theagricultural families to a higher stag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was shown inthe family interior changes: the relative solidification of the divided work between men andwomen, intensive family sens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handicraftsmen and gentlemen fromthe family and so on. These changes with the external factors, th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form of small peasant economy, influenced the agricultural families’ transformation.
引文
①马克思.<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5页.
    ②仲亚东.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46页.
    ①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69—86页.
    ②詹子庆.论我国古代个体家庭的出现和早期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32—39页.
    ③龙登高.个体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的历史演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63—68页.
    ④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48页.
    ①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79页.
    ②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8页.
    ①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第150页.
    ②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56—58页.
    ③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41页.
    ④田昌五.古代社会体系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第11页.
    ⑤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186页、4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7页.
    ③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J].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43页.
    ④徐仲舒.先秦史论稿[J].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1版:第290页.
    ⑤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第10页.
    ⑥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页.
    ⑦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8页.
    ①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75页.
    ②徐中舒.先秦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1版:第92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413页
    ①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1版:第94页.
    ②《诗经瞻昂》
    ③《诗经采蘩》
    ④唐兰.西周青铜器分代史徵[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第93页.
    ①詹子庆.论我国古代个体家庭的出现和早期的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32—39页.
    ②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第10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412页.
    ④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8页.
    ①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412页.
    ①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429页.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第1版:第208页.
    ④《诗经大田》
    ①关于授衣的问题,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结合睡虎地秦简的授衣分析,认为贵族供给衣食之说为长。
    ②《大雅召旻》
    ③《诗经黄鸟》
    ④聂石樵主编,雒桂三、李山注释.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360页.
    ⑤《诗经我行其野》
    ①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第1版:第11页.
    ②《樯盘》
    ③《诗经清庙》
    ④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①张荣明.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J].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李子伟.诗经时代的农业文明[J].贵州文史丛刊:50—53页
    ①徐中舒.先秦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294页.
    ②仲亚东.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46页
    ③詹子庆.论我国古代个体家庭的出现和早期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32—39页.
    ④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J].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李恒全..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问题[J].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龙登高.个体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的历史演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⑤《孟子万章下》
    ①《国语勾践灭吴》
    ②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6页.
    ③朱凤瀚.从生产方式看商周社会形态[J].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16—18页.
    ④袁林.战国授田制试论[J].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62—67页.
    ①《吕氏春秋审分》
    ②《韩非子外储说》
    ③《史记商君列传》
    ④平中苓次.论秦代的自实田[M].立命馆文学:180期,1960年:第325页.
    ⑤许倬云.汉代农业[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①吴荣曾.对春秋战国家长制奴隶制残余的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1—19页.
    ②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541页.
    ③许倬云.求古编[M].台湾: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4年:第314页.
    ①许倬云.求古编[M].台湾: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4年:第314页.
    ②李根蟠、黄崇岳、卢勤.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435—436页.
    ③李根蟠.对我国秦汉小农耕织结合程度的估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④裴安平..农业文化社会——史前考古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60页.
    ⑤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版:第114页.
    ①裴安平.农业文化社会——史前考古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59页.
    ②徐铭.论两周时期的女织[J].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102—106.
    ③《管子揆度》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⑤仲亚东.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⑥《左传昭公七年》
    ⑦此歌谣被称为中国歌曲之祖,沈德潜在《古诗源》的注释中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只说“为始”,但具体的产生时间并没有确定。另结合《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可以看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战国时期避世农者普遍认同的一种观念。
    ①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6月第一版:第214页.
    ①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570页.
    ②《战国策燕策》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页.
    ②许倬云.西周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8页.
    [1]程俊英.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1年版.
    [2][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三国]韦昭注.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4年版.
    [5][战国]商鞅.商君书[M].中华书局.2009年版.
    [6][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中华书局.2007年版.
    [7][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06年版.
    [9]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三联书店.1962年版.
    [14]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杨宽.西周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许倬云.西周史[M].三联书店.2001年版.
    [18]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0]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李根蟠.中国农业史[M].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22]《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先秦卷)中华书局,2009年版.
    [23]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4]龙登高.个体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的历史演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25]李恒全.从家族公社私有制到个体家庭私有制的嬗变——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化的轨迹[J].学海2005年第2期.
    [26]李根蟠.对战国秦汉小农耕织结合程度的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7]李根蟠.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两重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6年7月.
    [28]陈永勤.井田学说与小农经济下的均田思想和农地产权[J].安徽史学.2008年第3期.
    [29]王红.试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原因[J].阴山学刊.1994年第3期
    [30]仲亚东.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1]贾君义.论西周领主政权的品级特征[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32]李向平.秦代家庭形态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3]李向平.试论周秦时代的什伍制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34]李向平.周代“民社”新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4期
    [35]许倬云.试论社会、族群与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秋之卷.
    [36]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J].文物季刊.1986年第2期.
    [37]郭豫才.试论西周的公社问题[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38]赵世超.试论周代家长制家庭公社存在的原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39]赵世超.西周的国和野[J].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40]赵世超.要实事求是地估价周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J].西周史研究.
    [41]张荣明.西周地方行政制度辨析[J].烟台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2期.
    [42]任继周.论华夏文化发展过程及其重农思想的演替[J].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43]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4]佟新,龙彦.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J].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45]徐杰瞬.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46]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J].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47]《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M].中华书局.2007年.
    [48]《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2007年.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