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国家形象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其战略地位正不断升高。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我们而言有着更为现实而深刻的意义。因此,必须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全盘规划。
     本文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展开研究。一般而言,这一主题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探讨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现实,即“做了什么”。在理论分析上,也就表现为介绍情况、梳理事实和总结经验;二是研究当前国家形象构建应该从哪里下手,即“要怎么做”。这就表现为一个对事物“应然”层面的分析。本研究定位在第一层含义上,文章要做的是在总结梳理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并已开始着手树立崭新的国家形象。但是,我们的理论却远远落后于实践。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国家形象所迎接的挑战方面,而较少对当前我国树立新形象的一系列探索做出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和总结,更毋用说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以体现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因而,本文着眼于国家形象构建的理论回归。笔者在叙述总结事实的过程中,亦发现当前我们的形象构建工作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笔者试图将这一“新鲜”元素引入国家形象构建之中,以充实理论研究并推进其付诸实践。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奠定国家形象构建的基础理论,其次,从思想史角度探寻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思想源流。接着,视角从历史转移至当下,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现实背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手搭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框架。然后,研究视角从面上框架分析转移至具体要素分析,提出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环节。文章的最后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环节进行扩展,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为六章,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国家形象构建的基础理论。本部分集中考察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一般理论。本章首先界定国家形象的概念,然后再引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形象问题的相关论述,此外也有其他学派对国家形象的理论诠释,包括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大学派。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抽象出国家形象的特性、功能等,并对国家形象构建展开初步分析,试图厘清国家形象构建的具体内容和层次结构。文章认为国家形象构建是包括国家形象定位、塑造、传播与修复等多个步骤在内的循环过程,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良好形象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很强的动态特征,需要整篇谋划,精心布局。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思想源流。“构建”是一个动词,国家形象构建无疑是指实践活动。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国家形象思想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思想源流。毛泽东对改变中国的旧面貌,树立新形象立下了赫赫功勋。但他的国家形象思想并没有延续到底,而是被“左”倾错误中断了。邓小平敏锐捕捉到时代主题的变换,使中国以更为积极、正面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江泽民同志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形象的概念及塑造任务,他从国家形象“地位论”、“目标论”和“塑造论”等三个方面出发,为中国在新世纪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做出了总体布局。构建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必须善于从这一思想宝库中就地取材。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现实背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时代语境。本部分首先考察国家形象问题凸现的全球化根源。国家形象战略地位的不断升高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是决不能分离的,正是全球化催生了这一问题的产生。全球化“化全球”的大趋势使得创新21世纪的中国国家形象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本部分接着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集中力量,夯实基础,这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此外,全球化时代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还必须考虑目前中国形象的现实状况。本章最后分别从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形象的现状进行考察。
     第四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框架。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必须着眼于国家形象构建的目标,对国家形象的定位、塑造、传播以及修复等环节集中发力。本章即对以上内容依次展开研究,试图从这几大方面共同搭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框架。本章首先明确了国家形象构建的目标,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目的就是要提升国家软实力,改善国际软环境,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本部分接着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战略定位。然后,文章提出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要通过打造和谐中国的形象品牌,将当代中国的多重形象都交汇其中,从而更好地展示给世界。同时,本章论述了国家形象的传播,提出应通过多种手段,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提升国家形象。本章最后借鉴危机管理的理论,阐述了国家形象修复的问题。
     第五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环节。本部分从前一章的面上框架分析转移至具体要素分析,提出培育科学正确的国家形象意识是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环节。本部分首先分析国家形象意识的一般理论,界定了国家形象意识的内涵,并引出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概念。为什么培育国家形象意识是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环节?本章基于两点对该问题展开论述:一是认识对于实践的能动作用,二是教育的战略手段作用。紧接着,本章对公民国家.形象意识的现状开展分析。认为当前普遍存在着对国家形象认识不清的问题,而且,由于意识淡漠,有时甚至会出现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本部分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六章,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初步探索。本部分针对第五章的内容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本章先着手分析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基础。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形象理论和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探索是进行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基本目标应着眼于文化认知、情感意识、行为能力等三个方面。同时,本章还阐明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根本原则。接着,本章着重论述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内容体系。认为,国家形象意识培育可从基础性内容、主体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等三个维度展开,进行包括国家形象基本理论、国家意识、国家形象认同意识、国家形象责任意识、国家形象参与意识、国家形象危机意识等在内的六个方面的教育。本章最后分析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增强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较为全面系统地概括出21世纪初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基本内容及内在逻辑。文章建立了分析国家形象构建的逻辑线索,即“基本理论——思想源流——现实背景——战略框架——关键环节”,这为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理论视角。第二,对国家形象意识培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培育公民国家形象意识是现实的需要。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国家形象意识,人人参与国家形象构建,那么,中国才会以更好的面貌和姿态展现于世。本文初步研究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内容体系,并提出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实施途径。第三,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形象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文对国家形象意识及其培育所展开的分析研究,对改变国家形象领域选题不均衡现象以及加速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把培育国家形象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China's national image is receiving unprecedented value from all countries, and its strategic status is elevating unceasingly. Our country is presently in a crucial period, and establishing a good national image i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we must carry on with a thorough discuss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and make overall plans for it. This article launches th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This research is on two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its logical structure and basic contents are the follows: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This section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essay,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main contents and research ideas, innovation, and inadequacies.
     ChapterⅡ-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national image and its construction. Firstly, this chapter limits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mage, then introduces various theories of national image including three big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domai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well as Marxism. Secondly, this chapter further introduces and abstra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national image. It also presents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and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concrete content an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includes national image localization, the mold, the dissemination and the repair; it contains so many steps and its so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Good image construction does not just happen for one purpose, but it has several very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to be carefully laid out according to a plan.
     ChapterⅢ- The thought sources of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The contemporary China national image practice has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ought. It is believed that three leader's concepts of this new China are the 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Mao Zedong made every effort to change China's old appearance and set up the new image. Deng Xiaoping captur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age in his time; then China became more positive about integrating with international society. Jiang Zemin proposed the national image concept and the mold duty systematic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national image must come from a thorough study of these treasures of though; and we must also make good use of local materials.
     ChapterⅣ-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As China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well-to-do society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is chapter inspects this globaliz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national image's strategy for unceasing ascension due to globalization will develop quickly. It appears that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to innovate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in development of well-to-do society ha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The development of well-to-do society has provided an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setting up a good national image. Finally, this chapter inspects the Chinese image realistic conditions in four aspects:the economical image, the political image, the cultural image and the social image.
     ChapterⅤ- The strategic fram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must focus on the goal to effect the localization, mold, dissemination as well as repair of the image. Firstly, this chapter makes clear the goal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that it must promote the national soft strength, improve international sof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national interest realization. Secondly, this article takes from the overall discussion and the partial two aspects to analize contemporary China's national image strategic localiz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way to mold the national image is mainly through making China's harmonious image into a "brand" that encompasses all of contemporary China's multiple images into the "brand". This chapter also elaborates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 by broadcasting the national image through many methods. Finally, this chapter profits from th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to elaborate on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image repair.
     ChapterⅥ- The key link of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analysis shifts from the frame to concrete factors. It proposes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link of construction. It begins by analizing the general theory of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 of the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It seek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cultivation the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link for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wo aspec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How to guide th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with a strategic method. This chapter also looks at the current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situation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the citizen. It appears that an unclear understanding to the national image is common. Sometimes it even appears that the behaviour of society does not favor the national image. Finall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in three aspects.
     ChapterⅦ-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This chapter is the final defense of the article because the varying views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image is not only the question that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consider, but in fact the national image comes from each member's image as well. This text considers this kind of idea is needed to carry on the views in order to educate and to foster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The views concerningnational image from Marxism is the primary theory source for the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overall national benefit being the starting point; all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key value systems to guide it. This will allow for many aspects to be launched effectively. Leading through fruitful education through public propaganda, edifying culture, practical forms, and good system will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 consciousness.
     At present,the discip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Scholar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y conering it. In this context th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focus concerns have shif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to the deeper factor analysis.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direct, hidden, deep-related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result soft power, cultural infiltration, and national image go into the research horizons and become research hotspot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nowadays.The main contribution is a reforming of research. Now the ques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s not only to let people realize that it exists, but also to do more research at a higher level in order to try our best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whole research system.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changes the view from the question discussion to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from the macro of the overall question to the micro issue to stress the research accuracy.
引文
1[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2[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页。
    3我们在现实中看到,许多人由于对中国缺乏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而四处碰壁,例如美国前总统布什就不太熟悉中国的实际情况,因而他的许多政策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与此类似,在商业领域,那些对中国一知半解的外国企业或个人,往往很难在中国市场开拓业务。参见[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2管文虎:《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
    3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4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7-189页。
    5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6页。
    6董青岭、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1王生才:《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与大国形象塑造》,《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第1期。
    2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227页。
    3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4罗建波:《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框架与实现途径》,《理论视野》,2007年第8期。
    1韦日平:《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3期。
    2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邓小平形象”为检索词,在检索项“篇名”中进行模糊搜索,时间截止2009年12月,剔除所有显示篇目中并非以国家形象为研究主题而得出的结果。
    3王培文:《试论邓小平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总体国际形象思想》,《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焦占广:《和谐外交理念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3期。
    1张路黎:《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与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
    2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俞邃:《爱国主义佳作<国家形象论>》,《当代世界》,2000年第12期。
    1陈娥如:《爱国主义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当代传播》,2002年第2期。
    2方世南:《国家与民族形象意识:内容、价值与培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王珏:《“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4《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7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6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6页。
    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2[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2[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4[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社会的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5[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社会的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2页。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社会的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2[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社会的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6页。
    1 Chart of Opinion of China in 2010,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网站,http://pewglobal.org/database/?indicator=24。
    2[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页。
    3[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6页。
    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2[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1页。
    3[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4期。
    1转引自张毓强、张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论坛”述评》,《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2季正矩、王瑾:《国家至要——当代国家政治安全新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377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35页。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90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6页。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3-124页。
    2《毛泽东文集》笫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8页。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6-157页。
    1《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5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
    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0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5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8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8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8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8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页。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29-530页。
    3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
    4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
    1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83页。
    1[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2[意]康帕涅拉:《全球化:过程和解释》,《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
    3《论语·季氏第十六》
    1[日]池田大佐、[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佐的对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425-426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26页。
    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2王家福等:《国际战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3[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1[美]欧文·哈里斯:《反华综合症》,《美国国家周报》,1997年5月。
    Anne Applebaum, Full.of Eastern Menace, The Spectator, September 23,1995, P.10-12.
    1 A new approach to China谷歌官方博客,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0/01/new-approach-to-china. html.
    2蔡尚伟、张恒山:《刻板印象和政治利益影响下的国家形象认知——以“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为例》,《今传媒》,2010年第4期。
    1[美]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8页。
    2倪世雄等:《中美国家利益比较》,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3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4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5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1页。
    1[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1[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5-32页。
    1[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2[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3[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页。
    2[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3[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转引自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66页。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转引自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41页。
    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2卢献:《略论“知情意行”行为辅导模式》,《教育探索》,2004年第4期。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1孙显元:《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5-167页。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7页。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美]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1《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6页。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1-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14.花建:《软权力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竞争潮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林良旗:《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外文出版社2007年。
    16.孙津:《赢得国家形象》,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7.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
    18.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何辉、刘鹏:《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8年。
    20.周明伟:《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论丛》,外文出版社2008年。
    21.刘继南、何辉等:《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23.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6.孙津:《赢得国家形象》,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7.蒋春堂:《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
    28.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29.赵劲夫:《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形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
    30.徐桂华:《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陈立等:《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2.李继盛:《国家战略艺术:结构、原则和方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33.杨毅:《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张志刚:《安全困境与和平崛起:新世纪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证与趋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葛东升:《国家安全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
    36.高华成:《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家安全》,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年。
    37.何兰:《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0.张学明:《冷战后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巴忠谈:《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牛力等:《社会主义中国不可战胜——邓小平国家安全指导艺术》,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43.孙恪瑾:《挑战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台海出版社1999年。
    44.曹锡仁:《“中国问题”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5.刘建明:《中国问题报告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 中国出版社1998年。
    46.沈骥如:《中国问题报告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47.何清涟:《中国问题报告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48.朱炳元:《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洪兵:《国家利益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50.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51.房广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杨洁勉:《大合作:变化中的世界和中国国际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段霞:《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刘万文:《中国和世界的国际战略视角》,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55.韩源等:《全球化与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6.马也:《历史是谁的朋友——全球化:定义、方法论和走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57.李琮:《经济全球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8.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9.王辑思:《文明冲突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0.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1.季正矩,王瑾:《国家至要——当代国家政治安全新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
    62.朱威烈:《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年。
    63.曹泽林:《国家文化安全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
    64.梁云彤等:《美国和平演变战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65.陈卫星主编:《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66.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67.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8.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0.宋慧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7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2.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3.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4.朱金平:《舆论战》,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
    75.刘杰:《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6.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77.刘芳:《科学发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78.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9.韩源、侯德芳:《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80.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1.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
    84.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
    85.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
    8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87.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2007年。
    88.陈晓明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89.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0.农华西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91.周中之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92.韩震、王炳林:《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8年。
    94.[美]亨利·基辛格:《国家战略问题》,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9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
    9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97.[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利的转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98.[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度教育出版社1998年。
    9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100.[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1.[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2.[美]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03.[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04.[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5.[美]芭芭拉·沃特、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6.[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
    107.[保]亚历山大·利洛夫:《文明的对话:世界地缘政治大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08.郭建锋:《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109.郭建锋:《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微》,《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
    110.唐焕韶:《国家危机意识培养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教资料》,2009年第24期。
    111.刘宝村:《全球化的挑战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战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
    112.支戈壁:《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性教育:全球化进程中大学德育的新课题》,《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
    113.解松、夏宁:《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探索》,2008年第5期。
    114.顾蓓熙:《如何强化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意识教育》,《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15.朱霖:《国家意识形态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笫4期。
    116.桑颖:《论国际旅游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9期。
    117.王帆:《当代中国人的国际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对外传播》,2009年第4期。
    118.孙永泰、刘一民:《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响》,《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19.高宇:《日本如何设计国家形象》,《党政论坛》,2009年第14期。
    120.吴建民:《国家形象与国民心态》,《今日中国》(中文版),2009年第5期。
    121.万晓红、杨万杰:《奥运文化品牌的提升与国家形象塑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22.陈宇家:《北京奥运对外传播与“和平崛起”——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新机遇》,《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10期。
    123.刘继南、何辉:《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
    124.焦占广:《和谐外交理念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3期。
    125.张路黎:《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与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
    126.冯霞:《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新闻界》,2008年第2期。
    127.余意:《国家形象视角下的我国国际宣传》,《理论探索》,2008年第2期。
    128.陈正良:《增强中国“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江汉论坛》,2008年第2期。
    129.刘斌:《北京奥运战略与国家形象的构建》,《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4期。
    130.王浩雷:《关于党和国家形象对外表述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31.金元浦:《中国形象该如何包装》,《人民论坛》,2008年第15期。
    132.冯惠玲:《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33.王培文:《试论邓小平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总体国际形象思想》,《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34.唐小茹:《略论奥运报道与国家形象建构》,《采·写·编》,2008年第5期。
    135.黎海波:《温和而坚定:中国和平性国家形象的自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36.孙勇胜:《中美大国形象的比较及对中国外交的启示》,《东方论坛》,2008年第6期。
    137.敖云波:《“和谐世界”理念下的国家形象塑造》,《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38.王公龙:《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政论坛,》2007年第3期。
    139.王生才:《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与大国形象塑造》,《唯实》,2007年第3期。
    140.冯霞:《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41.罗建波:《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框架与实现途径》,《理论视野》,2007年第8期。
    142.张巍华:《冷战结束后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与传播》,《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9期。
    143.罗建波:《论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新远见》,2007年第9期。
    144.夏子怡:《突破刻板印象,塑造中国形象》,《世界知识》,2007年第20期。
    145.赵磊:《以“和谐世界”理念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2期。
    146.余意:《“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家形象》,《新远见》,2007年第2期。
    147.韩源、王磊:《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浅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148.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149.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150.吴满意,谢海蓉:《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51.董青岭:《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152.何辉:《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笫2期。
    153.郑礼志:《浅论我国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7期。
    154.朱凯兵:《论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塑造与展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55.郭树勇:《论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大国形象》,《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156.何一峰:《邓小平中国国际形象思想探析》,《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157.管文虎:《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天府新论》,2004年第5期。
    158.郑建岚:《略论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59.许丽英:《邓小平的国家形象论》,《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60.王家芬:《论邓小平国家形象思想》,《求实》,2000年第2期。
    161.潘卫东:《浅谈邓小平维护中国大国形象的思想》,《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62.赵少华:《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研究》,《理论前沿》,1998年第7期。
    163.方柏华:《跨世纪中国形象的塑造》,《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
    164.支庭荣:《国家形象传播——一个新课题的凸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
    165.黄泽存:《邓小平论中国的国际形象》,《发展论坛》,1996年第7期。
    166.李三德:《请国人警觉!当今怎样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外向经济》,1996年第2期。
    167.李松凌:《论树立中国形象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第2期。
    168.韦日平:《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3期。
    169.雷琳:《中国形象与意识形态策略》,《新疆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70.杨仕辉:《论邓小平中国“形象”战略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71.王仲莘:《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172.刘艳房:《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3.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4.吴友富:《国家形象理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5.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6.朱大鹏:《正义观与正义观教育》,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7.赵英:《21世纪初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化战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8.郑礼志:《定位与认同: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主义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9.董青岭:《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0.揭晓:《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1.Ding, Sheng. Digital Diaspora and National Image Building:A New Perspective on Chinese Diaspora Study in the Age of China's Rise. Pacific Affairs, Winter2007, Vol.80 Issue 4, P.627-648.
    182.Ding, She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Aug2008, Vol.13 Issue 2,P.193-213.
    183.Jinh.ua, Dai. Behind Global Spectacle and National Image Making. Spring2001, Vol.9 Issue 1, P.161.
    184.Spark, Alasdair. Wrestling with America:Media, National Images, and the Global Villag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Spring96, Vol.29 Issue 4, P.83-98.
    185.Willis, Richard H. Ethnic and National Images:Peoples v Natio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68, Vol.32 Issue 2, P.186.
    186. Sun, Henry H.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arketing:a case study of United States soft power and public diplomacy.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Aug2008, Vol.8 Issue 3,P.165-183.
    187.Yanzhong Huang; Sheng Ding. Dragon's Underbelly:An Analysis of China's Soft Power. East Asi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Winter2006, Vol.23 Issue 4, P.22-44.
    188.Ding, Sheng; Saunders, Robert A. Talking Up China:An Analysis of China's Rising Cultural Power and Global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ast Asi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Jun2006, Vol.23 Issue 2, P.3-33.
    189.Sutter, Robert. 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The Dragon Looks South: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New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Strategic Affairs, Dec2007, Vol.29 Issue 3, P.526-528.
    190.Ying Fan. The National Image of Global Brand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Jan2002, Vol.9 Issue 3, P.180.
    191.Cheung, Gordon C. K. Involuntary Migrants, Political Revolutionaries and Economic Energisers:a history of the image of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Feb2005, Vol.14 Issue 42, P.55-66.
    192.Willis, Richard H. Ethnic and National Images:Peoples VS. Natio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68, Vol.32 Issue 2, P.186.
    193.Tung-lung Steven Chang, Weichun Zhu. Enhanc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for market expansion in China:customer orientation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roduct and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Apr2011, Vol.19 Issue 2,P.153-170.
    194.Li, Xin; Worm, Verner. Building China's Soft Power for a Peaceful Ris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Mar2011, Vol.16 Issue 1, P.69-89.
    195.Manzenreiter, Wolfram. The Beijing Games in the Western Imagination of China:The Weak Power of Soft Power.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Feb2010, Vol.34 Issue 1, P.29-48.
    196.Zhang, Weihong. China's cultural future:from soft power to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Nov2010, Vol.16 Issue 4, P.383-402.
    197.Rasmussen, Rasmus. The End of Foreign Policy? How the Securitization of National Reput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 Branding Schemes Challenges the Policy Monopoly of Foreign Ministries. 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2010 Annual Meeting, P.1.
    198.Kang, Minjeong; Yang, Sung-Un. Comparing Effects of Country Reputation and the Overall Corporate Reputations of a Country on International Consumers'Product Attitud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Spring2010, Vol.13 Issue 1, P.52-62.
    199.Yang, Sung-Un; Shin, Hochang; Lee, Jong-Hyuk; Wrigley, Brenda. Country Reputation in Multidimensions:Predictors, Effects,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Oct2008, Vol.20 Issue 4, P.421-440.
    200.Xifra, Jordi. Building Sport Countries'Overseas Identity and Reputation:A Case Study of Public Paradiplomac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Dec2009, Vol.53 Issue 4, P.504-515.
    201.Ho-fung Hung; Kucinskas, Jaime.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Inequality: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1980-2005.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ar2011, Vol.116 Issue 5, preceding P.1478-1513.
    202.Glaser, Charles. 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 Foreign Affairs, Mar/Apr2011, Vol.90 Issue 2,P.80-91.
    203.Wang, Q. Edward.'Rise of the Great Powers'=Rise of China? Challenges of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hist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Mar2010, Vol.19 Issue 64, P.273-289.
    204.Bin, Yu. China's Harmonious World:Beyo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Aug2008, Vol.13 Issue 2, P.119-141.
    205.Blanchard, Jean-Marc. Harmonious World and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Features, Im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Aug2008, Vol.13 Issue 2, P.165-192.
    206.MILNER, ANTHONY. THE DIGNITY OF NATIONS:Equality, Competition, and Honor in East Asian Nat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Spring2009, Vol.82 Issue 1.P.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