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个技术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超出了技术本身。就社会和政治层面而言,“网络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现实社会的补充,有时甚至超越了现实社会而对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学者将网络视作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网络鲜明的自由、平等、开放等极具民主性质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对政治话题的兴趣远远大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程度。通过网络平台表达看法、交流观点、发表评论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便捷方式;在网络尤为发达的欧美地区,“电子民主”已经成为现实;政府在制定新政策之前通过网络征集民意以作为参考。种种迹象表明,网络对民主政治的发展的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以此为依据将网络视为民主政治的新的生长点似乎也并不为过。当然网络带给民主政治的也不全是乐观的消息,很多学者也指出了网络对于传统民主社会的破坏力。网络的开放性似乎已经超出了自由的界限,语言暴力、群体极化、协同过滤等现象在网络中比现实中更加严重;网络的去中心化结构被大部分用户视为分散权力的利器,但是相对的,权力的扩散既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对抗,也可能导致相反的情况,即催生出一种技术性的权力专制。然而不论学术观点如何,我们都必须正视网络正在改变世界这样一个事实。网络民主毕竟还是一种新的民主形式,而不等于民主本身。虽然我们不能断言网络民主能否引领世界进入真正的、自我治理的直接民主时代,但是作为一种现实民主政治的补充,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网络民主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结合传统民主理论的观点,对网络民主的概念及核心机制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围绕网络民主这一核心主题,在对网络民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对网络民主的概念、基础要素、实现途径以及自身缺陷进行全面性的梳理。结合民主理论的有关概念与现实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对权力分配、公民权利以及政治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网络民主对现实政治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结果,以及网络民主对现实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一章主要阐释了网络民主的概念与内涵。网络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技术。传统的大众传媒容易被权力机关所控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息垄断。网络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组织结构是分散式、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这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摆脱了权力实体的控制,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它提供了民主政治要求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讨论参与平台,为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第二章分析了网络民主的两个基础要素——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信息与表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前提。充分了解信息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自由发表意见,了解他人的意见并与其进行讨论才能形成共识,寻找出最佳路径。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前提条件,那么民主也就无从谈起。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使公民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多元化;网络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言论,或参与到讨论中。更进一步地,信息是一种可分配的资源,在信息时代里,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权力。网络实现了权力的分散与重组,建立了新型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三章从网络民主的主体——公民——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对公民的主体身份认同的影响。人作为社会属性的身份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行为逻辑,个体对于集体的认同是构成社会体系的基础。传统社会里的身份认同是一种习惯和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过程,人们在外界的规范下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身份定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个体突破了现实社会对于身份认同的约束,允许个体可以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建立个性化的身份认同,用不同的性格特征在网络中行动。人们的身份定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后,消解了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对个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人们不再满足于按照既定的身份轨迹生活,而是意识到自己作为行为主体对社会发生影响的权力和能力。
     第四章分析了网络民主的现实效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网络民主对于民主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放式的讨论空间和制造公共舆论。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网络社群实现的。网络利用自身的技术特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便捷的交流空间,人们以不同的话题中心群体为单位,各自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网络社群中的讨论避免了现实因素对个体意见表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领域的功能。通过在网络社群中的讨论,人们的意见最终被汇总成为公共舆论,使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大众所知,并影响到政策的制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入与扩大,以及公民社会的初步培育。
     第五章分析了网络民主对现实的社会政治造成的破坏。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社会的言论自由的状况,并以此为起点使人类在心灵和身体上都完成了生存空间的拓展。但是这种高度的自由带来的不仅是直接民主或协商民主的兴起,也同样造成了对社会秩序和政治体系的巨大冲击。数字鸿沟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两极分化,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极端思想的蔓延,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构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的权力重组——无政府主义或是新型的集权统治。这些都是当我们期望网络能够实现民主政治的新一轮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The world today i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ternet as a technologytools play a role in social lif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beyond thetechnology itself. Cyber society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level, as the complement of the social reality, sometimes even beyond therealit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of the people had a major impact. Manyscholars regarded the internet as the only way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of democracy. Due to the extremely feature of democratic qualities such asliberty, equality, open, people show more interest of political topics in theinternet than they do in real life. To express views, exchange ideas, make comment on the internet have been a convenient way for people to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life. E-democracy has become reality in Europe andUSA, where the internet is particularly developed. Government shallcollect public opin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before new policies would beformulated.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internet served as a catalyst in the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However, internet brings not only allpositive news, many scholars have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tructivepower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traditional democratic society. Openness ofinternet seems to have been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freedom, verbalviolence, group polarizatio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re more serious than inreality. Non-centralized structure of interne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toolfor decentralization, but relatively, the proliferation of power may not onlylead to more serious anarchist and social antagonism, it may also lead tothe opposite case, spawned a technical power autocratic. However,regardless of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we must face up the fact that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orld. Cyber democracy, after all, is just a new form of democracy rather than democracy itself. Although we can not saycyber democracy can lead us the world into the truly self-governance era ofdirect democracy, but as a comple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reality,cyber democracy does play a huge role. Based on this, combined traditionaldemocratic theory point of view,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concept andcore mechanism of cyber democra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re themeof cyber democracy, combing the concept, basic elements, realization wayand defects of cyber democracy. Combined with the democratic theory ofthe concept and reality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alyze the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that internet take on the allocation ofpower, civil rights 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approach and results of cyberdemocracy impact on practical political,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o reality of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yber democracy.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cyberdemocracy. Internet is essentially a new kind of media technology.Traditional mass media is easy to control by authority. The appearance of internet broke down this information monopoly. The technical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determine i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sdistributed, decentralized form of organization. This makes the publication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get rid of control from authority,achieved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changed human social interaction. It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and platform of fully discussed participate whichdemocracy demands, and new space for democrat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of citizens.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two basic elements of cyberdemocracy--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Freedom ofin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are two basic premise of democracy. Fully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make a rational judgment,understand the views of others, and discuss in order to form a consensus, tofind out the best path.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two prerequisites, thendemocracy will be out of the question. Internet brought about informationresources freely shared, citizens access to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channel diversification. internet gives citizens more right to speak, peoplecan public opinions freely,or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Further more,information is an allocated resour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yone whohas the information, shall hold the power as well. Internet brought aboutpower decentral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established a new type of poweroperating mechanism.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to citizens’ identityconfirmation of cyber democracy. As the identities of the social attributesdetermine its position in society and behavior logic, the individual identityto collective is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traditionalsociety is a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habit and experience, peopleestablish a community identity in the external specification. Virtual ofcyberspace allowed individuals break through the constraints of realitysocial identity, allows individuals to create personalized in full accordancewith the wishes of self identity. Departing from the shackles of socialreality, individual identity impaired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existing social rules and social authority of individuals. People no longer satisfiedwith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stablished identity trajectory, but realizedtheir powers and abilities of influence on society as actor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effect on reality of cyber democracy.In the current techn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fluence on democraticpolitics of mainly reflected in an open space for discussion andmanufacture of public opinion cyber democracy. These two aspects wereachieved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y. Internet using its own technical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the public with an open, free and convenientcommunication space; people can discuss topics of their own interest indifferent groups. Discussions in virtual community avoided the practicalfactors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opinions. Achieved functions ofpublic sphere to some extent. Views of people can ultimately summarizedinto public opinion throughout discussion in virtual community, so that thevoice of people can be heard by the public, and affect the policyformulation. In this way, brought about th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civil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amage to realit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caused by cyber democracy.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fundamentallychanges the situation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But such high degree of freedom brings not only the rise of directdemocracy 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ut also cause a huge impact onsocial order and political system. Digital divide may cause a new round ofpolarization, group polarization an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may lead tosocial division and spread of extremist, IT refactoring social life may leadto two contrary reorganization of authority--anarchism or a new type ofauthoritarian rule. These should be the proble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while expecting that internet could achieve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fdemocracy.
引文
1[英]蒂姆·伯纳斯-李、马克·菲谢蒂:《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张宇宏、萧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26页。
    2[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3J.Y.基:《普遍性服务与因特网的商业化》,载于《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4刘向晖:《互联网草根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5王晓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7[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4页。
    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10[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11[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2[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13[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4参见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8页。
    15[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16[美]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7[美]奥斯汀·兰尼:《政治科学导论》,林剑林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3页。
    18李彬:《传播学导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19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20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21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页。
    22[美]查尔斯·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23[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10页。
    24[英]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25[美]托马斯·戴伊:《民主的嘲讽》,孙占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26张昆:《大众媒介的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141页。
    27Cohen, B. C.,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28[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2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30[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3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3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9页。
    33沈国麟:《镜头上的国会山——美国国会与大众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34毕研韬:《传媒,权力博弈的舞台》,《传媒透视》(香港)2006年第2期。
    3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37[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0—332页。
    38王怡红:《冲突与合作:认识大众媒介与社会关系形态的新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39[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40[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页。
    41Bannett W. Lance,&Robert, M. Entman, 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CambrigeUniversity Press,2001, p.247.
    43参见郭小安:《西方民主政治视野下大众媒介的功能异化及后果》,《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4Christine Bellamy and John A. Taylor,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p.118.
    45转引自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46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47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48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Finding Connection in a Computerized World,Secker&Warbutg,1994,p.5。
    49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50[英]约翰·诺顿:《因特网——从神话到现实》,朱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5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53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54Roza Tsagarousinaou,Cyber Democracy:Technology,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Routledge,1998。
    55Graeme Browing,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Information Today Inc,1996。
    56L.Hacker&Van Dijk,“Models of Democracy and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Digital Democracy,Issues ofTheory Practice,2000。
    57Mark Post,Cyber Democracy: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in David Holmes,Virtual Politcis:Identity&Community in Cyberspace,Sage Publication,1997,p.228。
    58[美]莫里斯:《网络民主》,张志伟中译,(中国台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59Steve Clift,Democracy is Online,“on The Internet”,March1996。
    60侯斌:《试析“网络民主”特征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61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62[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2页。
    63[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2页。
    6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0页。
    65Grace Browing, Electronic Democracy: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Information Today,1996.
    66L. Hacker&Van Dijk,“Models of Democracy and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Theory and Practice,2000.
    67Norris, Pippa, Virtual Democracy, Press/Politics, Vol.3, No.2, pp.1-4,1999.
    68Wu&Weaver, On-Line Democracy or On–Line Demagoguery? Public Opinion Poll on the Internet,Press/Politics, Vol.2, No.4,1998.
    69Mark Poster, Cyber Democracy: 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David Holmes: Viertual Politics: Identity&Community in Cyberspace, Sage Pbulication,1997, p218.
    70Steven Clift: Democracy is Online,”On the Internet”, March1996.
    71[美]莫里斯:《网络民主》,张志伟中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72[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汪明杰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73侯斌:《试析“网络民主”特征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74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江海学刊》2006年06期。
    76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77[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78[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页。
    79[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5页。
    80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近义,还是反义》,载《公共论丛: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页。
    81[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5页。
    8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83Carole Patema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pl.43
    8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9页。
    8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86[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87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88严耕、陆俊:《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89[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4页。
    90转引自柯平、高洁:《信息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0页。
    91转引自(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示预言》,李旭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92[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林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3页。
    93[美]埃里温·艾默里、迈克尔·艾默里:《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94郭小安:《网路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95[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8页。
    96转引自[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1页.
    9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9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9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69页。
    100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101杨景荣、纪凌云:《论网络信息自由与道德自律》,《现代情报》2012年第8期。
    102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1—63页。
    103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0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05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6页。
    106李怀德:《论表达自由》,《现代法学》1988年06期。
    107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108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6页。
    109李怀德:《论表达自由》,《现代法学》1988年第6期。
    110[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7页。
    111Kelsen, Hans, General Thoery of Law and State, trans. Anders Wedber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pp.285288.转引自王四新:《表达自由与民主政治》,《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112胡泳:《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113Noelle-Neuman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1993, p.202.转引自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4页。
    114王虎:《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
    11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116[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17[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影响》,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118[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119[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120[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21[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122[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23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124唐杰:《网络冲击传统政治文化》,《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25[美]查克·马丁:《数字化经济》,孟祥成译,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126汪之编译:“互联网、亚洲和未来——尼葛洛庞帝访谈”,《南方日报》2000年2月26日。转引自刘文富:《网络政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8页。
    127Arno Penzias:《和谐一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世界科学》1996年第6期。
    128本节内容可参见张欧阳:《网络民主的要素分析》,《兰州学刊》2012年第12期。
    129[美]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页。
    130[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3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页。
    13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133[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134Richard Hermsteinn&Charles Murray: The Bell Curve: 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1994,Simon&Schuster Inc. New York.
    13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www.cnnic.cn.
    136[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137转引自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138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139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90页。
    140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14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42Woodward, Kath, 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 Class, Nation, Ner York: Routledge,2000, p.8.143144Fornas, Johan, Cultural Identity&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1995, p.233.Baker, Chris, 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2000, p.166.
    145Jenkins, Richard, op. cit, p.4.
    146[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6页。
    148[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9[美]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0[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赵蓉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151[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0页。
    15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2—107页。
    15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154[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56Chomsky, N., A Propaganda Mode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35.
    157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
    158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159转引自杨伯溆:《因特网与社会:论网络对当代西方社会及传播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160转引自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8页。
    161转引自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162转引自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8页。
    16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164转引自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165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16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167本节部分内容可参见张欧阳:《网络民主的要素分析》,《兰州学刊》2012年第12期。
    168[美]D﹒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汪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169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载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70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17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73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163页。
    174[美]罗伯特·达尔:《美国的民主》,波士顿赫夫顿·密夫林公司1981年版,第235页。
    175[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176[美]詹姆斯·E.凯茨等:《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郝芳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44页。
    177[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
    29页。
    178[美]阿尔蒙德、维尔博:《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徐湘林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7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9页。
    180[美]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耕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9页。
    18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182Carole Patema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p.43
    18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340页。
    18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4页。
    185《通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透视》,《中国信息导报》1994年第01期,中国知网,www.cnki.net.
    187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64页。
    188转引自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70页。
    18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190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www.cnnic.net.cn
    19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84页。
    19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19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195胡泳:《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196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197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199[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200[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201[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20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03[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0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05[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06[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20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08[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页。
    209[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10[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11[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21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13[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1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215[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森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75页。
    216[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21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21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219[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220[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22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222[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任小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页。
    223[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22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25[美]杰弗里·朱瑞斯:《网络化社会运动:争取全球正义的全球化运动》,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76页。
    2261999年11月30日,世贸组织会议在西雅图召开。当天有5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公司全球化。示威者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最终这次游行活动迫使会议草草结束。
    2272000年4月16日和9月26日,分别在华盛顿和布拉格爆发了抗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规模游行。这两场游行的参与者包括了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美国、南美洲和南亚地区的公民,并在两个主场之外同样举行了团结运动。
    22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
    22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230[美]杰弗里·朱瑞斯:《网络化社会运动:争取全球正义的全球化运动》,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89页。
    231[美]杰弗里·朱瑞斯:《网络化社会运动:争取全球正义的全球化运动》,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89页。
    232[美]杰弗里·朱瑞斯:《网络化社会运动:争取全球正义的全球化运动》,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233[美]杰弗里·朱瑞斯:《网络化社会运动:争取全球正义的全球化运动》,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95页。
    234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11页。
    235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236[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237参见[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406页。
    238参见[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239严耕、陆俊:《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术出版社1999年版。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M],赵蓉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城市卷)[M],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5.[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黄典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美]D﹒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M],汪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M],李吟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美]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5.[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陈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6.[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刘炳章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17.[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傅凌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18.[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未来的战争[M],马秀芳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M],王希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0.[美]埃里温·艾默里,迈克尔·艾默里,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M],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21.[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2.[美]爱德华·赫尔曼,诺姆·乔姆斯基,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M],邵红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3.[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丁德良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版。
    24.[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M],张华青,孙嘉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美]安妮·利尔,网络的未来[M],岳云霞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奥斯汀·兰尼,政治科学导论[M],林剑林等译,(中国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27.[美]贝丝·西蒙·诺维克,维基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M],李忠军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28.[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美]布赖恩·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M],刘艳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1.[美]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媒体、市场与民主[M],冯建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33.[美]查尔斯·蒂利,民主[M],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美]查克·马丁,数字化经济[M],孟祥成译,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35.[美]达雷尔·韦斯特,数字政府:技术与公共领域绩效[M],郑钟杨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7.[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銛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3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M],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9.[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M],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美]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储复耕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1.[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2.[美]胡安·林茨,阿尔佛雷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M],孙龙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3.[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尹宏毅,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45.[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6.[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8.[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M],李旭,沈伟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示预言[M],李旭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李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林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3.[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美]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5.[美]罗纳德·德沃金,民主是可能的吗?新型政治辩论的诸原则[M],鲁楠,王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6.[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汪明杰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7.[美]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展望[M],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58.[美]迈克尔·曼德尔,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M],李斯,李燕鸿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59.[美]迈克尔·帕伦蒂,少数人的民主[M],张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4.[美]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美]莫里斯,网络民主[M],张志伟中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
    6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67.[美]尼古拉斯·巴任,透视信息高速公路革命[M],於丹,李振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68.[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M],顾建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美]普拉特,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M],郭立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71.[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72.[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M],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7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74.[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M],彭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5.[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6.[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M],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8.[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美]托马斯·戴伊,民主的嘲讽[M],孙占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80.[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内容升级和扩充版)[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81.[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82.[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8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5.[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M],苗华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6年版
    86.[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7.[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8.[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M],王国瑞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89.[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0.[美]詹姆斯·E.凯茨等,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1.[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2.[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93.[英]巴特·范·斯廷博根,公民身份的条件[M],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94.[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6.[英]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7.[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8.[英]蒂姆·伯纳斯-李,马克·菲谢蒂,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M],张宇宏,萧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99.[英]尼克·史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M],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00.[英]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M],禹建强,王海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01.[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M],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任衍具,魏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3.[英]约翰·邓恩,让民自由:民主的历史[M],尹钛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10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05.[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M],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6.[英]约翰·诺顿,因特网——从神话到现实[M],朱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蔡翠红,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M],学术出版社2009年版。
    4.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蔡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集体行动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曹俊松,政府网络传播[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曹荣湘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9.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
    11.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M],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14.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17.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8.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M],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9.龚文庠,说服学[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1.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4.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7.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28.胡泳,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M],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30.黄鸣刚,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31.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3.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4.柯平,高洁,信息管理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李彬,传播学导论[M],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6.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刘津,博客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3.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刘向晖,互联网草根革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刘毅,网络舆情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毛牧然,陈凡,论网络技术的价值二重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邱永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51.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
    5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沈国麟,镜头上的国会山——美国国会与大众媒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55.史达,政府网络与网络政治:多维视角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6.顺风,吴祐昕,互联网帝国:信息时代的群雄割据[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57.苏振芳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8.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9.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0.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1.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3.王绍光,民主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64.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5.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6.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8.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王文宏主编,网络文化多棱镜——奇异的赛博空间[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王晓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1.王秀,阳光下的政府:政府信息行为的路径与激励[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魏星河,陈洪生,欧阳兵,谢懋金,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3.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谢芳,西方社区公民参与:以美国社区听证为例[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75.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76.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徐治立,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严耕,陆俊,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9.杨伯溆,因特网与社会:论网络对当代西方社会及传播的影响[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2.杨雄主编,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83.叶皓等,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年版。
    88.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张昆,大众媒介的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93.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94.甄树青,论表达自由[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6.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97.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 Arno Penzias,和谐一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J],世界科学》1996年第6期。
    2. J.Y.基,普遍性服务与因特网的商业化,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3.毕研韬,传媒,权力博弈的舞台,传媒透视(香港)2006年第2期。
    4.曾远英,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嬗变述评[J],前沿2008年第11期。
    5.昌灏,论信息分化与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6.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7.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8.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J],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10.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J],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第7期。
    11.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2.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13.顾宁,网络政治:虚拟空间里的绝对民主——从“网络愤青”现象看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J],理论界2006年第3期。
    14.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第4期。
    15.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16.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17.何平立,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9期。
    18.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9.贺筱华,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的负向作用[J],理论观察2006年第2期
    20.侯斌,试析“网络民主”特征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1.胡赳赳,网络公民:不列席的人大代表[J],新周刊2008年第5期。
    22.胡伟,石凯,理解公共政策:“政策网络”的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3.黄大熹,戴修殿,中国人大代表“网络问政”现象透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4.焦方义,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J],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25.雷聪,博客时代下的中国协商民主[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26.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
    27.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8.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29.李怀德,论表达自由[J],现代法学1988年06期。
    30.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J],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31.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2.刘向晖,周利娜,保卫厦门发起者讲述厦门PX事件始末[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48期。
    33.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34.倪明胜,政治博客的民主维度考量[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5.潘运滨,政府的互联网态度之网政互动:国家CPU的双核时代[J],新周刊2008年第5期。
    36.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7.石勇,微博:一种新的“社会权力”在生长[J],南风窗2011年第15期。
    38.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J],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39.唐杰,网络冲击传统政治文化[J],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0.田磊,网络,离民主还有多远?[J],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41.王彩波,张磊,试析公民参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42.王虎,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J],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
    43.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44.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5.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性、成因及对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46.王四新,表达自由与民主政治[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47.王新生,现代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次生性层级[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48.王怡红,冲突与合作:认识大众媒介与社会关系形态的新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49.文新良,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0.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1.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仁[J],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2.徐黎明,姜艳艳,论网络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J],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
    53.徐升华,网络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J],企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54.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J],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55.颜纯钧,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6.杨景荣,纪凌云,论网络信息自由与道德自律[J],现代情报2012年第8期。
    57.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
    58.叶皓,迎接媒体事件时代的到来[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59.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年第3期。
    60.余建华,网络乌合之众: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6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2.郁建兴,刘大志,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反思与展望[J],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63.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4.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J],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5.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66.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67.赵玥,许亮,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J],理论视野2011年第12期。
    68.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69.郑易平,江洪娟,批判视角下的西方政治参与模式[J],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3期。
    70.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J],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71.朱碧波,尹向阳,政治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政治参与[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 Andrea L. Kavanaugh Than Than Zin Mary Beth Rosson John M.Carroll Joseph Schmitz B.Joon Kim “Local Groups Online: Political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The Journal of Collaborative Computing0925-97242007Vol.16No.4-5.
    2. Brian S. Krueger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on the Internet”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0894-43932005Vol.23No.4.
    3. J. Cmejrek “Citizens’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rural-urban comparis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Zemedelskaekonomika0139-570X2007Vol.53No.1.
    4. Kelly LeRoux “Nonprofits as Civic Intermediaries: The Role of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Urban Affairs Review1078-08742007Vol.42No.3.
    5. L. Hacker&Van Dijk “Models of Democracy and Concepts ofCommunication”.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2000.
    6. Laurence Monnoyer-Smith “Deliberation on the Internet: How DoCitizens Discuss On-line? The French Ducsai Debate Case Study”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 vol.22006vol.2.
    7. Manuel Alamilla; Carla Marisa Bonina “Public Deliberation on theInternet: The Case of Mexico and the Reform of the FederalTelecommunications Law”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20051027-28; Ottawa (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2005.
    8. Norris Pippa:Virtual Democracy, Press/Politics,Vol.3,No.2,pp.1-4,1999.
    9. Rabia Karakaya Polat:“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0267-32312005Vol.20No.4.
    10.Samantha Kumar-Green,Marian Quigley:“Online Political Activism:MoveOn.org”2005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ol.1Managing Modern Organizations with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vol.1.
    11.Wu&Weaver,On-Line Democracy or On–Line Demagoguery?Public Opinion Poll on the Internet, Press/Politics,Vol.2,No.4,1998.
    12.Baker, Chris, 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Prac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
    13.Bannett W. Lance,&Robert,M. Entman, Mediated Politics: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
    14.Barber, Benjamin.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15.Barry N. Hagne, Brian D.Loader.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16.Christine Bellamy and John A. Taylor,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Age,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17.Cohen, B. C.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18.Fornas, Johan, Cultural Identity&Late Modernity, London:Sage,1995.
    19.Grace Browing, Electronic Democracy: Using the Internet to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Information Today,1996.
    20.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FindingConnectionin a Computerized World, Secker&Warburg,1994.
    21.L.Hacker&Van Dijk,“Models of Democracy and Concepts ofCommunication”,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Practice,2000.
    22.Mark Post, Cyber Democracy: 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David Holmes,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Community in Cyberspace,Sage Publication,1997.
    23.Morley Wino grad and Michael D. Hais, Millennial Makeover: MySpace, You tube,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 s(New Brunswick,N. 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8).
    24.Peter M.Shane.Democracy Online: The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RenewalThrough the Internet,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2004.
    25.Richard Davis. the Web of Politics: 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6.RichardHermsteinn&Charles Murray: The Bell Curve: Intelligenceand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1994, Simon&Schuster Inc.New York.
    27.Roza Tsagarousinaou, Cyber Democracy: Technology, Cities andCivic Networks, Routledge,1998.
    28.Stephen Goldsmith and William D. Eggers, Governing by Network: TheNew Shape of the Public Sector.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Institutions,2004.
    29.Steve Clift, Democracy is Online,“on The Internet”, March1996.
    30.Tiziana Terranova, 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London: Pluto Press,2004.
    31.W.Lance Bennett, Robert M.Entman.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2.Woodward, Kath, 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 Class, Nation, NewYork: Routled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