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与遮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尊重和保护隐私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20世纪以来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使传统的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电子监控技术、远距离照相摄影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剧了侵犯公民隐私的危险性,而以网络、手机、DV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有人称为自媒体、私人媒体)在颠覆传统的体制性传播的同时,也因为人类普遍存在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以及新媒介中个体责任的分散化、无理性化而更多关注和传播他人隐私。相对于传统隐私侵权而言,新媒介时代的隐私侵权具有主体多样化、手段隐蔽化、影响普泛化的特点。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我们生活的社会似乎正在变成一个“透明的社会”和“监控社会”。
     由公私领域的划分而提出的隐私概念经过了从贬抑到褒扬的发展过程。古人因为私人生活缺乏公共性不够高尚所以要隐藏起来;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张扬个性、尊严、自由和权利,所以要保护个人的私密生活不受打扰。隐私具有内在的、终极性的价值,是与人类尊严不可分割的一种条件和权利;同时它又具有促进人性和有价值的亲密关系的工具性价值。19世纪下半叶大众化商业报刊的发展对私人及家庭生活的侵害最终导致隐私权的提出与法律地位的确立,而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也不断拓展隐私权保护的内涵。传播媒介和隐私具有天然的矛盾性。隐私具有“隐秘性”和“私人性”的特点,而传播媒介最重要的特点是分享和交流,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媒介技术愈发达,这种矛盾愈突出。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记录下自己行进的每一个脚步,所有信息能够被方便、快捷、海量地采集、存储和传播,前所未有地解放了人类的文化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窥视和暴力的温床。在新媒介时代,由于责任主体的匿名性、分散化,由于设备的便捷、易得、小巧、灵动、隐秘,使得偷窥和刺探更为容易,更为人所无法防避;而由于隐私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在新媒介技术的背景下更是出现了多元化的隐私价值观,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有被动型和主动型隐私公开的不同表现形态,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公共场所无所不在的电子监控作为权力统治的技术,在保护社会安全的同时侵害了公众的隐私和自由;网络数据库通过对公共与私人界限的颠覆,把个体纳入“超级全景监狱”的统治之中,个人隐私成为了商业机构牟利的手段;人肉搜索和偷拍偷录是普通个人对媒介工具的使用,既张扬了个体的权利,又容易侵害他人隐私,引发网络暴力;而作为隐私主体的个人用写博客和网络自拍的手段张扬自己的隐私。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隐私泛滥的媒介景观。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体现了媒介技术和文化是如何互动式地影响并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宏旨的社会问题。从某方面来说,隐私丧失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其必然性,而人又有对与安全与自由有关的隐私的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充满张力的矛盾。本研究以西方哲学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为宏观背景,以媒介环境学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对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的哲理反思,探索隐私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可能性路径。希望在法律和技术的保护框架外,能通过公民意识的建构、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及隐私文化的培育,以保护和实现每个公民的隐私权利。
Protection of privacy shows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However,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has brought enormous benefits for our society and great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privacy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uter, modern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remote camera photography exacerbated the violation of personal privacy. And the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network, mobile phone and DV (also known as private media), has not only overturned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 privacy and its dissemination because of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curiosity about oth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nd non-rational use of new media.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ivacy violation, the privacy infringement in new media era has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of subjects, concealment of the means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Personal privacy in our society is disappearing. The society we live in seems to be a "transparent" and "surveilled" place.
     The concept of privacy by the divis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from depreciation to praise. The ancient people hid the private life because it lacks public nature; Modern liberalists advocate human personality, dignity, freedom and rights, so they want to protect people's privacy and keep their personal life undisturbed. Privacy has the inherent and ultimate value which is an indiscerptible condition and right of human dignit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n instrumental valu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umanity and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ommercial press had more and more infringement upon the private and family life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proposal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establishment its legal statu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also keeps on exp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There is a natural contradictory between privacy and the media. The characteristic of privacy is "secret" and "private".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media is to share, communicate and disseminate the information openly. The more advanced the media technology, the more prominent of such contradiction. The massive inform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can be collected,stored and disseminated by new media technology,which greatly freed the productive of human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and may be a hotbed of peep and violenc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new media era, because the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is anonymous and decentralized, the equipments are small, and easy to get, use and hide, the peeping and spying become easier and could hardly be avoided by people.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privacy, diverse values of the privacy appear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which also led to corresponding social problems.
     The problem of privacy in new media era has passive and active type of manifestations in public.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problem:Ubiquitous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in public places as the technology of power protects social secur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nfringes on the citizens' privacy and freedom; Network database put individuals into the rule of "superpanopticon" by blurr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and personal privacy has become means of profit-making of commercial institutions; 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 and furtive recording are typical personal use of media tools which embodies individuals'right, but may easily infringe on another's' privacy and lead to the violence on the intern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ubjects of privacy publish their privacy through blog and self-snapshot on network...... All of the above factors together result in the media spectacle of rampant privacy invasion in the current world.
     The problem of privacy in new media era reflects how medi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nfluences each other, and how they affect our life and thought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the loss of privacy is inevitab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do need to have the privacy related to their freedom and security. The two respects constitute a pair of tension-filled contradiction. Under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rational criticism to the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edia ecology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privacy and the possibility pat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ivacy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it. Besides the frameworks of the legal and technical protection, it is expected to protect personal right to privac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ivic awareness, media literacy,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 on the culture of privacy.
引文
① Brin,D,The Transparent Society,Boston:Addison-Wesley,1998
    ②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第209页
    ③理查德·A·斯皮内洛, 《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序言,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150页
    ② James Gleick,"Big Brother is Us",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September 29,1996
    ① Marshall Mclub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entor Books,1964, p,ⅳ.
    ②理查德·A·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9页
    ①张新宝,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0页
    ①(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李伦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65页
    ②张晓辉《从隐私公开现象看传播范式的转变—以电视媒介为例》, 《现代传播》2006,6
    ①许良, 《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元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3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① 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梅罗维茨《空间感的失落》,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15-516,524。
    ①(美)本杰明·N·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② Cliford G.Christians(2008).Media Ethics on a Higher Order of Magnitude.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Vol.23,No.1
    ③ 《新闻界》2007年第4期
    ①《东南传播》2007年第2期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7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0页
    ①同前,第71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2页
    ①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②(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第16页
    ①梁慧星、廖新仲《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 《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③(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转引自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
    ②(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66页
    ①秦立彦著《面对国家的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②(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第11页
    ③(美)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454页
    ①郑超然程曼丽等著《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5页
    ②1840年前后,美国约有11%的人口,约1,845,000人居住在超过2,500人的城市中,当时全美国只有一个城市人口超过250,000人,12个城市人口超过25,000人。大部分人口仍居住在乡村中。1860年时居住在都市(人口超过2,500人)的人口增加了20%,1890年更增加为35%。在1890年时,全美人口超过250,000人的都市有11个,其中有3个超过百万,超过25,000人的城市则有124个。(Don R, Pember, Privacy and Press..6-8(1973))
    ① Don R,Pember,Privacy and Press.15-16(1973).
    ① Samuel D.Warren & LouisD.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Vol.4, no.5,193.Winter1890.
    ②(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①(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4页
    ①同前,第3页
    ② Samuel D.Warren & LouisD.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Vol.4, no.5,193.Winter1890.
    ①(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①(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③刘德良《论隐私权》,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①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 《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42页
    ②(法)让-克鲁强·考夫曼著,谢强马月译《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①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75页
    ② 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 《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③[法]保罗·维利里奥著,陆元昶译《解放的速度》,江苏人民出社2004,第27页
    ④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①转引自吴志翔《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②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①(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第168-176页
    ②梁慧星、廖新仲:《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 《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
    ③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7-162页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②马锋,陈富明《长尾理论与微内容开发:Web2.0时代媒体网站发展的依据和路径》, 《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9期
    ③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Vol.22, No.1.2007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236页
    ②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2页
    ① Sennett,Richard,The Fall of Public Man,New York:W.W.Norton,1974
    ② CCTV2008年5月12日报道
    ③北京晚报2008-5-12新华社简讯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86页
    ①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第2-6页
    ①胡磊《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探析—以“Google Earth”事件为例》, 《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②张友好《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①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①李三虎《技术、空间与权力——米歇尔·福柯的技术政治哲学》, 《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216页
    ③ Lyon, David, Surveillance Society:Monitoring Everyday Life.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①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①张友好《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267页
    ③ See Willian L.Prosser,Privacy,48 Cal.L.Rev.383(1960)
    ① See Andrew Jay McClurg,Bringing Privacy Law out of the Closet:A Tort Theory of Liability for Intrusion in Public Places, 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 Vol.73(1995)
    ②(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第35页
    ③马文政《“电子眼”下的公民隐私保护》,www.cpscom.cn
    ① Patton,Jason, W. Protecting privacy in public?.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2000
    ① Gumpert,G.&Drucker, Susan J. (2001),Public Boundaries:Privacy and Serveillance in a Technology World,Commun Q49 No.2Spr.
    ② Philip Shenon, Internet Privacy is Suspectd as Agents Raid Campuses, The new york Times,December 12,2001,p.C1.
    ③ Tavani, Defining the Boundaries of Computer Crime, Reading in CyberEthics(Sudlbury, MA:Jones&Bartlett,2001,pp.451-462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第271页
    ②张友好《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第70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86页
    ②陈芳《电子监控及其社会影响》, 《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8期,第136页
    ③马文政《“电子眼”下的公民隐私权保护》www.cps.com.cn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591页
    ②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13页
    ① See Stephen P. Jones,Reasonable Expectations of Privacy:Searches,Seizures,and t he Concept of Fourth Amendment Standing,27 U. Mem. L. Rev.(1997),p.940.
    ② 张友好《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廖卫华《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启动婚检不得问性生活史》,《新京报》2005年4月23日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274页
    ①刁胜先《论网络隐私权之隐私范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91页
    ①建初、李政辉《论互联网中的隐私权—由一则案例谈起》,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2期,第43页
    ①梅绍祖《网络与隐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6页
    ①袁军荣《数据库技术的伦理向度及其对社会的重构》,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第6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197页
    ①袁军荣《数据库技术的伦理向度及其对社会的重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第11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67页
    ①(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第207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1,第13页
    ①本节内容参考了张金鹏《超级全景监狱:信息方式下的权力技术—波斯特论信息方式下的统治模式》论文中的观点,见《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② 以下书引号中的文字均引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5章
    ①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67页
    ①(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李伦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57页
    ②同上,第147页
    ③ See Stephen P.Jones,Reasonable Expectations of Privacy:Searches,Seizures,and the Concept of Fourth Amendment Standing,27 U. Mem. L. Rev. (1997),p.940.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151页
    ② Edmund Andrews, "European Law Aims to Protect Privacy of Data,"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6,1998, p.A1
    ③ Patrick Thibodeau, "Europe's Privacy Laws Become Global Standard," Computer-world, March 12, p.77
    ①李丽峰、李岩《人格权: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55—56页
    ①(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李伦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51页
    ②李丽峰、李岩《人格权: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65页
    ①环球时报2008年8月11日第4版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1页
    ①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69页
    ①艾伦·艾德曼,卡洛琳·肯尼迪著,吴懿婷译《隐私的权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第260页
    ①《隐私的权利》,第279页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2004,第296页
    ①方建移、张芹著《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179页
    ① Jourard,S.M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8,P91-98.
    ②王怡红著《人与人的相遇》,人民出版社2003,第174页
    ①柳燕《网络自拍的传播学分析》中国传媒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58页
    ①许若书《性与不只是性-网路自拍研究》,南华大学传播管理所硕士论文1994
    ②吴志翔《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6、151页
    ①转引自王玮,邱鹏《“网络自拍”解读》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56&ID=4510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③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梁慧星《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人民司法》2003.4.P45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106页
    ③ Alan Westin,Privacy and Freedom,New York:Atheneum,1967,7
    ④转引自许若书《性与不只是性——网路自拍研究》南华大学传播管理所硕士论文1994
    ①王文军,陈敏《论博客中共同隐私的法律保护》,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80页
    ②樊秀荣《关于侵犯隐私权行为问题的思考》,《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6期,第68页
    ① http://www.techweb.com.cn/manage/2006-12-29/135934.shtml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第100页
    ①(德)冈特·绍伊博尔德著,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201页
    ②(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陆俊、严耕等译《可选择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2页
    ③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26页
    ①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1页
    ②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36页
    ③同上,第137页
    ①(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0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30页
    ③同上,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页
    ①(加)麦克卢汉·M著,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②(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①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68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①(法)吉尔贝·夏尔,让-塞巴斯蒂安·斯泰利《高科技威胁私生活》,《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4期
    ②(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③同上
    ④(英)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第216页
    ①(法)吉尔贝·夏尔,让-塞巴斯蒂安·斯泰利《高科技威胁私生活》,《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第4期
    ② LewisMumford,"Technics and theNature ofMan",Philosophy andTechnology,byC. Mithcham, NewYork:The Free Press,1983,pp·77-78
    ①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86页
    ②廖加林《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第32页
    ③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239页
    ①同前,第277页
    ②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239页,第251页
    ③转引自马蓬勃《论公民意识——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另一维度》,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美)汉娜·阿伦特,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39-40页
    ①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今传媒》2008年第2期,第11-14页
    ①龚福照《老百姓的隐私都有啥》, 《市场研究》2008年第1期,9-11页
    ①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第17页
    [1](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著,冯建妹等译《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美)艾伦·艾德曼,卡洛琳·肯尼迪著,吴懿婷译《隐私的权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版
    [4](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美)本杰明·N·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8](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戴维·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方式》,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1](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汉娜·阿伦特,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法)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年版
    [17](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 版
    [18](美)卡尔·米切姆著,殷登祥、曹南燕等译《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张晓辉等译《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0](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李伦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刘钢译《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2](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年版
    [23](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4](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加)麦克卢汉·M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6](美)曼纽尔·卡斯特著,郑波、武炜译《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7](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8](美)尼尔·波兹曼著,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1](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2](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英)乔治·奥威尔著,孙仲旭译《一九八四》,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34](法)让-克鲁强·考夫曼著,谢强马月译《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特里·巴特雷著,何积惠译《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6](日)小此木启吾著,周顺连等译《人生ABC丛书:隐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
    [37](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8](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9](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陈昌曙著《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方建移、张芹著《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而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李瞻编译《传播法:判例与说明》,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92年版
    [12]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丽峰、李岩著《人格权:从传统走向现代——理论与实务双重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4]李伦《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廖加林《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吕光《大众传播与法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9]梅绍祖《网络与隐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谭华孚《虚拟空间的美学现实——数字媒体审美文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4]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
    [27]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8]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吴志翔《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肖峰《技术的人性面与非人性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33]徐浙宁《偷窥》,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34]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年版
    [3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甄树清《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43]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4]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45]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赵维《隐私,这道甜点: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8]郑超然程曼丽等著《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Agree, Philip E. and Rotenberg, Marc(1998). Technology and Privacy:The New Landscape. Cambridge, MA:Mit Press.
    [2]Anonymous. Enemies of privacy, IT Week. London:Mar 31,2008
    [3]Brin, D 《The Transparent Society:Will Technology Force Us To Choose Between Privacy And Freedom?》, Boston:Addison-wesley,1998
    [4]Beverley-Smith, Huw. Ohly, Ansgar. Privacy, property and personality:civil law perspectives on commercial appropriation.Cambridge, U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Cliford. G.. Christians(2008).Media Ethics on a Higher Order of Magnitude.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Vol.23, No.1
    [6]Domingo-Ferrer, Josep. Privacy in statistical databases:CENEX-SDC proje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SD 2006, Rome, Italy, December 13-15,2006 proceedings:Berlin;New York:Springer,c2006.
    [7]Gumpert, G.&Drucker, Susan J. (2001), Public Boundaries:Privacy and Serveillance in a Technology World, Commun Q49 No.2Spr.
    [8]Julie. C. Inness(1992), Privacy, Intimacy and Isolation. New York,Oxford.
    [9]Katz, James.&Tassone,Annette, (1990),A Report:Public Opinion Trends:Privacy and Information Thnolog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54, No.1.
    [10]Lyon, David(1994), The Electronic Eye: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11]Lyon, David, Surveillance Society:Monitoring Everyday Life.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12]Michael, James. Privacy and Human rights: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stud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ments in informantion technology, Brookf ield, VT:Dartmonth Pub. Co, c1994
    [13]Ruiz, Blanca R. Privacy in telecommunications:a European and an American approach. The Hague Bost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cl997
    [14]Samuel D. Warren & Louis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Vol.4, no.5,193.Winter1890.
    [15]Sean P. Hier.&Josh Greenberg,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camera surveillance programmes in Canada, Media, Culture&Society,2007 SAGE Publications, Vol.29, No5.
    [16]Siva Vaidhyanathan, Naked in the "Nonoptic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Washington:Feb 15,2008. Vol.54, Iss.23
    [17]Sloan, Irving J. Law of privacy rights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 Dobbs Ferry, N. Y.:Oceana Publications,1986
    [18]Westin. Alan F, Privacy and Freedom, New York:Atheneum,1967
    [19]Whitaker, Reg(1999) The End of Privacy. New York:The New Press.
    [20]Yee.George, Privacy Protection for e-services, Hershey,PA:zdea Group Pub, c2006
    [1]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6期
    [2]刁胜先《论网络隐私权之隐私范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樊秀荣《关于侵犯隐私权行为问题的思考》,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4]葛怀东、邹军《“第二媒介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郭小平、蔡凯如《隐私话题:当代中国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的扩张》《新闻大学》2003夏季刊
    [6]何道宽《简论中国人的隐私》《深圳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7]胡磊《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探析—以“Google Earth”事件为例》,《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8]胡胜发《美国计算机、自由与隐私大全》, 《国外法制信息》1999年第1期。
    [9]黄辉《网络隐私权对传统隐私权的若干突破》《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0]金新《第二媒介时代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构成的重建—兼论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思想》《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11]靳翠萍《浅议大众传媒私密话语的道德底线》, 《新闻界》2007年第4期
    [12]李瑞锋,杨娜新《技术化生存与透明化生存—关于隐私丧失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13]李兰芳《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7期
    [14]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5]李三虎《技术、空间和权力—米歇尔·福柯的技术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16]李秀芬《论隐私的法律保护范围》, 《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7]连岳《偷窥与悲伤模式》,南方周末2002年4月18日视点A11。
    [18]梁慧星、廖新仲《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 《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
    [19]刘一兵《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与隐私保护》,《情报科学》2003年第6期
    [20]苏晓波《人为什么喜欢窥探别人隐私》, 《心理导航》2005年第1期,第16页
    [21]王岳川《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22]王秀哲《隐私、隐私观念与隐私权》, 《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23]王治东《虚拟世界与私人生活空间—关于网络隐私的哲学文化思考》, 《理论界》2008年第1期
    [24]王治东《技术化生存对隐私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5]王勇《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东南传播》2007年第2期
    [26]王文军,陈敏《论博客中共同隐私的法律保护》,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7]吴晓春,姜丹《隐私在新闻传播中的特点、价值和方式》,《新闻界》2007年第2期
    [28]徐丛青《论私人话语适当回归私人领域》,《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29]翟石磊,李灏《隐私与跨文化交际》,《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0]张建卫、刘玉新《当代青年情感隐私披露的心理学思考》, 《青年探索》1999年第3期
    [31]张晓辉《从隐私公开现象看传播范式的改变—以电视媒介为例》, 《现代传播》2006年第6期
    [32]张晓辉《互联网传播中的主动型隐私公开化释析—以“木子美现象”为例》, 《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33]张友好《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34]张斌《隐私倾诉:一种新的媒介文化现象》,《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7期
    [35]张金鹏《超级全景监狱:信息方式下的权力技术—波斯特论信息方式下的统治模式》,《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36]钟瑛,刘海贵《网络有害信息管理中的冲突与困境》,《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1]陈华明《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隐私话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
    [2]柳燕《网络自拍的传播学分析》,中国传媒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吴志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东北大学博士论文2006
    [4]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