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状元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举取士制度在中国绵延存在了一千余年,斗转星移,现在已经成了历史的陈迹。但是,“状元”一词作为一个吉祥的字眼,透露着一种公平竞争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一直流传和使用到今天。然而,现今的社会大众对于“状元”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偏颇,反映的是一种直接而浅陋的功利主义诉求。实际上,在科举时代中状元或者进士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梦想,但千百年来真正能够实现这种梦想,并且是持续地实现这种梦想的群体并不多,而一旦一个群体能做到这一点意味着中状元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运行机制。本文以庐陵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从宋代开始出状元,到清朝为止总共出了13名状元,状元人数仅次于苏州,列全国同类地区第二,进士多达3000人,列全国同类地区第一。本文拟从庐陵状元入手,以庐陵状元文化为研究对象,探析状元文化的内涵、现状与传承。
     本文对科举与状元,社会结构、民风习俗与状元以及庐陵文化与状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综合概述,认为可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庐陵状元文化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考察古代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庐陵状元文化的现实和民众认知情况,初步形成关于状元文化的阐释与传承研究。在研究设计中,本文界定了状元、状元文化和庐陵状元文化等核心概念,同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对本文借助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做了详细的说明。
     在具体的研究内容方面:第一,本文考察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等主要问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庐陵的历史风貌。首先,自隋唐以后,庐陵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盛不衰,而雄厚的经济条件为庐陵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发达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则造就了科举上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北宋开始庐陵科举状元和进士开始繁荣,无论在全国还是在江西,庐陵地区都是科举非常发达的地方,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状元和进士,经历了从唐朝的无到两宋、元的发达,到明的极盛,再到清朝衰落的发展过程;在区域内,庐陵地区状元和进士数量形成了以庐陵、吉水、安福和泰和四县为中心的科举中心,其他地区则在这几个县的辐射下形成边缘地区。其次,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表现为重教崇文、爱惜人才的传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争上游、勇争第一的意志以及文章节义、回报社会的品质。关于这种内涵形成的原因,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看,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地方书院繁荣发展,村野私塾的支撑以及状元光环效应的驱动是庐陵状元文化产生以及千百年不衰的主要原因。
     第二,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和记录发生在人们生活中依然留存的状元文化。主要是以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通常采用的田野调查法,再结合当地的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和若干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庐陵地区的书院、古村和风俗三个面向对状元文化的民间存在进行全面的考察。在白鹭洲书院楹联传达了庐陵状元文化中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秉持礼义廉耻的儒家道统理念,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庐陵士大夫成为庐陵文化的榜样,被一代代传扬和学习;同时另一个表现就是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不断适应和融入,在融入中获得认可和上升的机会。其次,古村保留了完整的状元文化的家族痕迹,主要反映在民间建筑的风格、社会结构和群体聚居的模式和理念。最后,庐陵的民俗风情与状元文化息息相关,打上了深深的科举烙印,如“对轿对”、农耕和风水文化中都隐含着状元文化的气质。
     第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对状元知识的了解程度、关注态度、当代青年的状元意识、当代状元了解状元的途径等角度探讨了现代青年对对状元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从对状元文化的理解、对状元文化现状的认识、状元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认识等角度探讨当代青年对状元文化和庐陵状元文化的认知现状。基于对现状的认识,本文研究认为在现阶段,我们对庐陵文化的研究意识还不够强、研究力度还不够大,这就导致对庐陵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对庐陵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表面的层次,没能很好地辨析其中的封建残留和积极成分并作出选择,同时又没能有效保护开发庐陵文化物质形态、真正把握庐陵文化精神精髓。此外,当代青年有自己的文化消费方式,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与前人。庐陵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途径比较单一、陈旧,无法满足当代青年的需要。如果不对它进行创新,最终就会被年轻人所抛弃。
     第四,庐陵状元文化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精神内核。因此本文提出了状元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庐陵状元文化的实践原则主要包括:物质和文化同步推进,保护与开统筹兼顾,继承与发展双管齐下,政府和社会合力共治。在具体的操作上,一方面做到外塑形象,在保护和开发好庐陵状元文化中做好总体规划,切实地付诸行动,积极推进开发步伐;另一方面做到内铸灵魂,加强研究,增进文化宣传,提升教育,夯实传承基础,结合井冈山精神,推动优秀文化融合。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which emerges as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Fifth Invention of China"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s a very strong Chinese flavor, and which refers to the sum of the value concept, code of conduct,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customs, literature art and the physical morphology form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Champion scholar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generation and employment of champion scholar. This paper focuses research object on the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of the Luling area and takes the field work metho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as its research methods and which discusses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especially the inheritance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the marketization and takes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cultural identity, ethnomethodology, field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first part clarifies five conceptions, such as champion scholar, scholar culture,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etc, and it maintains that the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i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is embodied in each process and detail of training, generation and as well as employment of top one scholar; and the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is a complex system which includes material form, contains the spirit, and also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top group, but also in the social public. On this basis, wit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Luling Jinshi matrix and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typical character of Wen Tianxiang, Ou Yangxiu, Xie Jin and Nie Bao in Luling area and thus sums up the essence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the tradition of advocating education and cherishing talents, the spirit of Self-discipline and working hard, the will of aiming high and desiring to be first, the character of righteousness repaying society(the conviction of patriotic loyalty and unyielding integrity, unyielding faith; the character of clear frugality and pioneering innovation; the emotion of Thanksgiving to society and returning hometown),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rosperity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from five angles, such as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local governm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school, support of the private countryside school and the drive of the halo effect of champion scholar.
     The second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modern youth on the current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its related knowled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nderstanding, attitude, 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champion scholar and the ways to know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modern youth understand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from the angles of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nheritance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s from the government's dilemma, public puzzle and education in confusion, self-enclosed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challenges existed in Luling champion culture itself.
     Finally, based on illustr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nheritance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def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on the one hand, making overall plans, putting into practical action and promoting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to built external image image--to persist in manifesting the culture in object and reinforcing historical memory; on the other hand, casting spirit--Vowing enlightenment people with culture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good tradition, which includes both enhancing cultural propaganda and raising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o pass on the energetic essence of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ould be wise to keep in mind realizing the confluence between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Jinggang Mountain while inheriting the Luling champion scholar culture.
引文
① 赵宝堑,《害人害己,今年能否不炒“高考状元”?》,《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6月/10日/第002版。
    ② 张玉胜,《高考状元雕像在为谁树碑立传》,《青岛日报》2013年/5月6日/第005版。
    ① 刘云杉,《“状元”雕像为何立不起教育的价值》,《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8日/第003版
    ② 黄明光,2004,《明代科举鼎甲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③ 同上。
    ① 刘海峰、李兵,2004,《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
    ②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① 王凯旋,2005,《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② 石焕霞,2010,《知识精英与社会教化——以清代苏州状元石韫玉为中心的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0期。
    ③ (清)赵尔巽,1981,《清史稿》(上册),新文丰出版公司。
    ④ 转引自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⑤ 宋元强,2011,《状元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① 马学强,1994,《状元盛名与传统社会运行结构》,《史林》第5期。
    ② 日根,2007,《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长沙:岳麓书院。
    ③ 朱焱炜,2004,《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④ 石焕霞,2010,《知识精英与社会教化——以清代苏州状元石韫玉为中心的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0期。
    ① 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② 马学强,1994,《状元盛名与传统社会运行结构》,《史林》第5期。
    ③ 丁蓉,2012,《科举、教育与家族: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研究——以毗陵庄氏族谱文献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④ 王日根,2007,《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长沙:岳麓书院。
    ⑤ 李润强,2005,《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⑥ 刘大可,2005,《科举与传统客家村落社会——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民族研究》第6期。
    ① 刘海峰,2006,《科举民俗与科举学》,《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② 王娥,2005,《科举文化熟语探析》,《前沿》第8期。
    ③ 王玉超、刘明坤,2012,《明清小说中的科举社会风俗考析》,《安康学院学报》第6期。
    ④ 黄志繁,2005,《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史学月刊》第11期。
    ① 龙霖,1995,《论庐陵文化》,《古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② 温新华、王先侯,2002,《庐陵的历史沿革与庐陵文化的内涵》,《文史知识》第3期。
    ③ 邱峰、习萍,2007,《庐陵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兰台世界》第4期。
    ④ 王剑冰,2006,《庐陵文化》.《百花洲》第2期。
    ⑤ 吕滨,2001,《庐陵文化的渊源、特点历史地位》,《江西社会科学》第5期。
    ⑥ 李仁生,2006,《庐陵文化的儒学品格》,《兰台世界》第7期。
    ⑦ 李梦星,2002,《论庐陵文化的交流融汇》,《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3期。
    ① 转引自:毛晓阳,2005,《清代江西进士丛考》,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② 岛晨,2009,《历史上的另类状元》,《视野》第9期。
    ① 卫京伟,2008,《中西体育文化果真是同一种体育文化吗?——与<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作者商榷》,《体育学刊》第3期。
    ② 张岱年,方克力,2004,《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 田况,1937,《儒林公议》,北京:商务印书馆。
    ① 钟汉权,1995,《关于庐陵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① 刘文旋,2002,《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社合管概要》,《哲学动态》第1期。
    ② 同上。
    ③ 舍勒著、艾彦译,2000,《知识社会学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④ 江日新,1990,《马克斯·舍勒》,台北:东大出版社。
    ①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7017.htm
    ② 刘文旋,2002,《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社合管概要》,《哲学动态》第1期。
    ① 何平立,2008,《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江淮论坛》第4期。
    ② 郭晓川,2012,《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美国、欧洲(欧盟)为例》,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① 丁守和,1989,《中华文化辞典》,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② 张翠霞,2011,《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民俗学》第3期。
    ③ 阿尔弗雷德·许茨,2001,《社会实在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① 陶成琼,2011,《浅议常人方法学视角下的社会性别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② 张翠霞,2011,《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民俗学》第3期。
    ① 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① 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① 《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转引自周贤亮,2010,《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及该区域的开发》,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 转引自许怀林,1993,《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
    ③ 陈柏泉,1982,《制瓷艺师舒翁、舒娇、吴十九事迹考》,《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第4期。
    ④ 李锦伟,2011,《明清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⑤ 同上。
    ① 魏高山、萧华忠,1995,《都阳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
    ② 邓洪武、邹元宾,2003,《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5期。
    ③ 段非,2002,《庐陵文化的缩影——近读吉安陂头村》,《小城镇建设》第7期。
    ④ 邓洪武、邹元宾,2003,《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5期。
    ⑤ 同上。
    ⑥ 李锦伟,2011,《明清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⑦ 同上。
    ① 吴新雄,2008,《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一)》,《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09,《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二)》,《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10,《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三)》,《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12,《江西历代进士名录(四)》,《江西年鉴》第2期。
    ② 邱进春,2006,《明代江西进士考证》,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③ 毛晓阳,2005,《清代江西进士从考》,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④ 注:本文在《附录一》中考订了历代状元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时间、地点、科举功名、官职和主要文化成就。
    ⑤ 同上。
    ① 韩茂莉、胡兆量,1998,《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地理学报》第11期·
    ① 萧一山,1980,《清代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① 沈静苗,1999,《明清全国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关系》,《中国文化研究》总第26期。
    ① 沈登苗,1999,《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总第26期。
    ② 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③ 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④ 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⑤ 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⑥ 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⑦ 注:从表3.3的数字可以看出,本文的进士统计数据与郑建明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别,这其中原因可能是本文与郑建明的庐陵界定存在差异,郑文有部分县并为纳入庐陵地区中进行统计。
    ① 衷海燕,2003,《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① 刘晓丹,2011,《试论古代科举制度对庐陵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学研究》第7期。
    ② 同上。
    ① 钟年,1999,《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② 泰勒,1992,《原始文化(中译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③ 唐美君,1971,《文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④ 李亦园,1992,《文化的图像(下)》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⑤ 钟年、张继涛,2005,《对先进文化内涵的思考——结合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⑥ 同上。
    ① 转引自伊永文,2005,《宋代状元文化背景下的市民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② 转引自伊永文,2005,《宋代状元文化背景下的市民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③ 同上。
    ④ 张伯玉,《吴郡州学六经阁记》,《宋文鉴》(卷七九)。
    ⑤ 方大琮,《铁庵集·永福辛犯劝农文》(卷三三)。
    ① 白欲晓,2011,《“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① 龙霖,1995,《论庐陵文化》,《古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① 文天祥,1897,《文信国公全集》,清:湘南书局。
    ② 摘录自脱脱,1977,《宋史·文天祥传》,北京:中华书局。
    ① 摘自刘宁,1995,《欧阳修提介平易文风的思想渊源和时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第02期。
    ① 钱汉江,2007,《罗洪先:凄苦悲凉的杰出学者》,《深圳商报》01月27日版。
    ② 白欲晓,2011,《“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①滕星,2002,《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
    ② 关晓红,2005,《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第5期。
    ① 白鹭洲中学网站:http://blz.ja.jx.cn/Re3dNews.asp?NewsID=747
    ① 衷海燕,2005,《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变迁与儒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第3期。
    ② 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③ 同上。
    ① 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① 张会安,2012,《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意蕴》,《美与时代(上)》第11期。
    ② 邓洪武、邓裴、雷平,2007,《钓源古村“风水玄机”中的生态环境理念——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四》,《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① 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② 刘海峰,2006,《科举民俗与科举学》,《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① 高宣扬,2005,《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① 任重、陈仪,2006,《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华夏文化》第6期。
    ① 魏幼红,2006,《官绅之间: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府县城的“城门事件”——以吉安府城南门改建为中心》,《江汉论坛》第6期。
    ① 邓洪武、邓裴、雷平,2007,《钓源古村“风水玄机”中的生态环境理念——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四》,《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② 谢佳、刘伟丞,2007,《漠陂古村之建筑空间意象》,《四川建筑》第2期。
    ③ 许飞进,2007,《探寻与求证——建水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对比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① 杨小东、曾维涛,2012,《庐陵状元文化传承现状调查及思考》,《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① 杨小东、曾维涛,2012,《庐陵状元文化传承现状调查及思考》,《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① 李实明,2009,《宋代庐陵文化名人研究数据库建设概述》,《井冈山学院学报》第11期。
    ② 陈丽花,柳正葳,2012,《浅谈庐陵文化在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公园的应用》,《井冈山学院学报》[第12期。
    ③ 文尚卿.,2008,《关于弘扬与开发庐陵文化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
    ① 彭四芽,李霞,2010,《江西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第2期。
    ① 陈忠志.,2012,《略谈庐陵文化对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影响》《党史文苑》第6期。
    ① 陈来,2011,《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意义》,《中国高等教育》第9期。
    ① 原始数据来自: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① 原始数据来自: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赵宝堃,《害人害己,今年能否不炒“高考状元”?》,《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6月/10日/第002版。
    [2]张玉胜,《高考状元雕像在为谁树碑立传》,《青岛日报》2013年/5月/6日/第005版。
    [3]刘云杉,《“状元”雕像为何立不起教育的价值》,《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8日/第003版
    [4]黄明光,2004,《明代科举鼎甲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5]刘海峰、李兵,2004,《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
    [6]《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7]王凯旋,2005,《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8]石焕霞,2010,《知识精英与社会教化——以清代苏州状元石韫玉为中心的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0期。
    [9](清)赵尔巽,1981,《清史稿》(上册),新文丰出版公司。
    [10]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11]宋元强,2011,《状元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马学强,1994,《状元盛名与传统社会运行结构》,《史林》第5期。
    [13]王日根,2007,《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长沙:岳麓书院。
    [14]朱焱炜,2004,《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5]石焕霞,2010,《知识精英与社会教化——以清代苏州状元石韫玉为中心的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0期。
    [16]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17]马学强,1994,《状元盛名与传统社会运行结构》,《史林》第5期。
    [18]丁蓉,2012,《科举、教育与家族: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研究——以毗陵庄氏族谱文献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9]王日根,2007,《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长沙:岳麓·书院。
    [20]李润强,2005,《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1]刘大可,2005,《科举与传统客家村落社会——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民族研究》第6期。
    [22]刘海峰,2006,《科举民俗与科举学》,《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24]王娥,2005,《科举文化熟语探析》,《前沿》第8期。
    [25]王玉超、刘明坤,2012,《明清小说中的科举社会风俗考析》,《安康学院学报》第6期。
    [26]黄志繁,2005,《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十绅化”》,《史学月刊》第11期。
    [27]龙霖,1995,《论庐陵文化》,《古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28]温新华、王先侯,2002,《庐陵的历史沿革与庐陵文化的内涵》,《文史知识》第3期。
    [29]邱峰、习萍,2007,《庐陵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兰台世界》第4期。
    [30]王剑冰,2006,《庐陵文化》,《百花洲》第2期。
    [31]吕滨,2001,《庐陵文化的渊源、特点与历史地位》,《江西社会科学》第5期。
    [32]李仁生,2006,《庐陵文化的儒学品格》,《兰台世界》第7期。
    [33]李梦星,2002,《论庐陵文化的交流融汇》,《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3期。
    [34]转引自:毛晓阳,2005,《清代江西进士丛考》,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35]岛晨,2009,《历史上的另类状元》,《视野》第9期。
    [36]卫京伟,2008,《中西体育文化果真是同一种体育文化吗?——与<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作者商榷》,《体育学刊》第3期。
    [37]张岱年,方克力,2004,《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9]田况,1937,《儒林公议》,北京:商务印书馆。
    [40]钟汉权,1995,《关于庐陵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41]何平立,2008,《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江淮论坛》第4期。
    [42]郭晓川,2012,《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美国、欧洲(欧盟)为例》,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43]张翠霞,2011,《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大方法学的启示谈起》,《民俗学》第3期。
    [44]阿尔弗雷德·许茨,2001,《社会实在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45]陶成琼,2011,《浅议常人方法学视角下的社会性别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46]张翠霞,2011,《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民俗学》第3期。
    [47]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48]周贤亮,2010,《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及该区域的开发》,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9]许怀林,1993,《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
    [50]陈柏泉,1982,《制瓷艺师舒翁、舒娇、吴十九事迹考》,《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第4期。
    [51]李锦伟,2011,《明清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51]魏高山、萧华忠,1995,《都阳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
    [52]邓洪武、邹元宾,2003,《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5期。
    [53]段非,2002,《庐陵文化的缩影——近读吉安陂头村》,《小城镇建设》第7期。
    [54]邓洪武、邹元宾,2003,《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5期。
    [55]李锦伟,2011,《明清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56]吴新雄,2008,《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一)》,《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09,《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二)》,《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10,《江西历代进士名录(三)》,《江西年鉴》第1期。吴新雄,2012,《江西历代进士名录(四)》,《江西年鉴》第2期。
    [57]邱进春,2006,《明代江西进士考证》,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58]毛晓阳,2005,《清代江西进士丛考》,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59]注:本文在《附录一》中考订了历代状元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时间、地点、科举 功名、官职和主要文化成就。
    [60]韩茂莉、胡兆量,1998,《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地理学报》第11期。
    [61]萧一山,1980,《清代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62]沈登苗,1999,《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总第26期。
    [63]沈登苗,1999,《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总第26期。
    [71]郑建明,1999,《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74]衷海燕,2003,《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75]刘晓丹,2011,《试论古代科举制度对庐陵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学研究》第7期。
    [78]明万历《吉安府志》卷目,《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30册,中国书店1992年版。
    [79]刘晓丹,2011,《试论古代科举制度对庐陵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学研究》第7期。
    [81]钟年,1999,《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82]泰勒,1992,《原始文化(中译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83]唐美君,1971,《文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84]李亦园,1992,《文化的图像(下)》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85]钟年、张继涛,2005,《对先进文化内涵的思考——结合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87]伊永文,2005,《宋代状元文化背景下的市民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90]张伯玉,《吴郡州学六经阁记》,《宋文鉴》(卷七九)。
    [91]方大琮,《铁庵集·永福辛犯劝农文》(卷三三)。
    [92]白欲晓,2011,《“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93]龙霖,1995,《论庐陵文化》,《古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1期。
    [94]文天祥,1897,《文信国公全集》,清:湘南书局。
    [95]脱脱,1977,《宋史·文天祥传》,北京:中华书局。
    [96]刘宁,1995,《欧阳修提倡平易文风的思想渊源和时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第02期。
    [9]7白欲晓,2011,《“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98]滕星,2002,《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
    [99]关晓红,2005,《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第5期。
    [100]衷海燕,2005,《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变迁与儒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第3期。
    [101]纪莺莺,2006,《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社会》第6期。
    [104]张会安,2012,《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意蕴》,《美与时代(上)》第11期。
    [105]邓洪武、邓裴、雷平,2007,《钓源古村“风水玄机”中的生态环境理念——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四》,《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107]刘海峰,2006,《科举民俗与科举学》,《江西社会科学》第10期。
    [108]高宣扬,2005,《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9]任重、陈仪,2006,《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华夏文化》第6期。
    [110]魏幼红,2006,《官绅之间: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府县城的“城门事件”——以吉安 府城南门改建为中心》,《江汉论坛》第6期。
    [113]谢佳、刘伟丞,2007,《渼陂古村之建筑空间意象》,《四川建筑》第2期。
    [114]许飞进,2007,《探寻与求证——建水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对比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115]李实明,2009,《宋代庐陵文化名人研究数据库建设概述》,《井冈山学院学报》第11期。
    [116]陈丽花,柳正葳,2012,《浅谈庐陵文化在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公园的应用》,《井冈山学院学报》[第12期。
    [117]文尚卿.,2008,《关于弘扬与开发庐陵文化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
    [118]彭四芽,李霞,2010,《江西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第2期。
    [119]陈忠志.,2012,《略谈庐陵文化对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影响》《党史文苑》第6期。
    [120]陈来,2011,《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意义》,《中国高等教育》第9期。
    [121]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2008,《吉安县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23]Seidman I E.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1991.
    [124]Geertz C.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The Religious Situation:1968.1968
    [125]Arnove Robert F."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CIES)Fac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45, N.O.4,2002.
    [126]Peter Roberts. Beyond Buber:Dialogue, Education, and Polit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v33 no2 p183-9 Ag 1999.
    [127]Michael T. Ghiselin and Janet T. Landa. The Economics and Bioeconomics of Folk and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Journal of Bioeconomics,2005, Volume 7, Number 3, Pages 221-238
    [128]Philip S.The Electronic Trojan Horse:Television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Par-Modern Cultures. the Plenary Session Societies, Evolu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i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