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诠释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诠释学作为西方的批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在文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较其它学科与诠释学具有高度的相契性,文学的虚构属性,文学形象与思想的不相一致性使其文本更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与意义独立性。《封神演义》文学、文化内涵丰富,其艺术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日益焕发着也生发着新的价值与影响,各种版本的文本样式、文学研究、影视作品、游戏开发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封神演义》在历史中展现的意义的开放性、丰富性与诠释学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效果历史的理解等观点不谋而合,两者的衔接与融合有着深刻的学术价值与现代视域意义。
     全文共分五章。导论,包括“诠释学理论背景”、“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的意义”。“诠释学理论背景”介绍了西方诠释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传至中国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是文学诠释学、诠释学一部分,“中国古代小说诠释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领域中的诠释思想与诠释事例进行了溯源。“《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的意义”探讨了诠释学视点与理论给《封神演义》研究带来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一章“《封神演义》诠释史述”。随着《封神演义》的问世,人们对其理解与解释活动层出不穷,按时间线索进行纵向分析划分为明代、清代、(1912—1976)、(1976一)四个诠释阶段。明代学界对《封神演义》解读主要以托名钟伯敬批评为主,涉及人物形象、君臣之道、教化等方面论述。清代随着研究的深入,《封神演义》诠释相对活跃,诠释者对《封神演义》奇幻的艺术想象力进行了肯定性评价,对《封神演义》中人物、情节做了沿波探源的本事考证,对《封神演义》作者、作品内容牵扯着与政治或即或离的关系。(1912一1976)接续清代诠释特征向前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封神演义》艺术想象力的进一步认同;二、是在整理国故思潮影响下延续清代考证的诠释方法,在作者、版本、成书时代等方面下功夫;三、是对《封神演义》主题也做了与时俱进的探讨。(1976一)对《封神演义》的诠释走向了多元化审美观照。作者、版本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梳理与澄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研究里程。
     从明代问世至今《封神演义》各种版本争相竞艳、异彩纷呈。按文字多寡、内容精简、版本主体的文学立场、文化背景不同有全本、绘图本、缩写本、节选本、改编本、续书本、译文本等。“《封神演义》版本诠释简论”论及了这些版本形式复杂多样、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并简要阐述了其在社会变迁中的时代价值及诠释者渗透在其中的审美取向。
     第二章《封神演义》政治解读。诠释者立足时代风云、个人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诠释视域对《封神演义》中革命思想、仁政主题、民主思想、伦理政治主题等进行理解,彰显政治诠释的多义性与丰富性,并在理解中审视剖析了与政治诠释对应的诸如比附索隐、主观臆断、牵强附会等诠释方法、传统与现代多种因素综合的诠释原因以及诠释价值。作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封神演义》政治诠释是历史时代与诠释者思想的展示。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实际,基于作品的理解是《封神演义》的诠释底线。
     第三章《封神演义》诠释中的宗教哲学理解。《封神演义》作为神魔小说比较突出的是它的宗教哲学特征,诠释者从天命观宿命论、阐教截教、三教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论述分析。老一辈的学者认同天命观,而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成长起来的学者坚持唯物主义史观,认为天命迷信,而张扬个性肯定自我强调人本位的学人则对天命观不置可否。《封神演义》天命观命定论随着岁月的推进不断丰富发展,愈趋学术性,学术包容性尽显其中。
     《封神演义》充斥其间的善恶正邪的神仙妖魔的斗争是以阐教截教派别纷争为线索的。历代诠释者对阐教截教进行了内涵的界定、语义的探源、溯源正一教与全真教等教派的得失尊崇,并从诠释者的诠释立场与诠释视域进行了阐教截教意义的辨析与反思,张显了诠释者不同的灵思,丰富了《封神演义》的宗教解读。三教在《封神演义》中信手拈来,被作家反复提及,诠释者从狭义、广义方面把握三教内涵动态变化,阐述三教之间相互关系,在三教历史文化中理解《封神演义》三教的复杂性。《封神演义》的宗教诠释既有以小见大立竿见影的解读方式,也有深具理论深度与广度的表达,还有政治与宗教、宗教与民俗之间的学科跨越性的交织与交融,在诠释史上具有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诠释特征。
     第四章《封神演义》民俗诠释论。《封神演义》蕴含丰富的民俗内容,诠释者注意从不同的民俗方面进行解读。神话说的诠释者们立足神话学学科背景阐述了《封神演义》的神话内容与神话性质,解析了神话与文学、宗教、民俗彼此之间的关系。信仰民俗诠释解读了财神、东岳大帝、三霄娘娘等神祇祭奉与崇拜,在深层次上反映着人们对财富的心理需求,对生死的态度,对子嗣的盼望等民俗心理。语言禁忌、民俗语言、民俗风物等民俗展现了《封神演义》民俗书写的多样性,民俗在理解中的生动形象性。民俗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精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事项、习惯、活动,《封神演义》民俗诠释体现了民俗的世俗性、地域性等诠释特征。
     第五章《封神演义》人物形象诠释研究。《封神演义》塑造了成千上百个人物,这些人物被后世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解读,大人物备受推崇,小人物极受青睐,以数多质优形式显现着他们的艺术魅力与生命力。
     妲己是《封神演义》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影响着纣王的喜怒哀乐,决定着殷纣政治形势与人民的命运,是作家用力最勤花费笔墨最多的女性形象,引起后世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人们对其态度毁誉不一褒贬不一,既有正反褒贬截然对立的女祸说、人权说,也有饱蘸悲悯之情的同情说,还有较为另类的的复仇说等,其形象在诠释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来。
     哪吒是《封神演义》中刻画最丰满的英雄人物,他天真活泼,勇敢无畏,深受后世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影响遍及学术界、民间及传媒。人们对其诠释涉及原型演化来源、民俗信仰确立、形象性格分析等多方面因素,是《封神演义》众多人物群像中诠释篇章最多,诠释内容最饱满,诠释方式与媒介最全面的人物。
     其他人物如姜子牙、纣王、武王、杨戬等人,诠释者也以各自的诠释立场依凭独特的诠释理念与诠释方法对他们了做了多视角的解读,再现了《封神演义》人物风采,展现了《封神演义》人物贯纵古今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力。
     结语:《封神演义》诠释研究对历来《封神演义》版本、政治、宗教、民俗、人物等方面做了学理与方法论上的诠释解读,总体看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对《封神演义》研究历史现状梳理,深化研究。第二,《封神演义》诠释研究立足宏观的诠释学视野。第三,《封神演义》诠释专题争议性选择。第四,涉及与《封神演义》相关领域的广阔。第五,《封神演义》研究资料有限,诠释研究空间有所局限。
Hermeneutics as western criticism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permeating gradually to various disciplines, in literature produc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Literature than other disciplines and hermeneutics has high intensity Literary fiction attribute, literature image is not in consistency,that makes the thought of its text more fairly openness and meaning independence.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is rich in "FengShenYanYi ".Its artistic charm increasingly glow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passed, also generate new values and effects. All versions of text styles, literature study, movies and game development filled with our vision. " FengShenYanYi "in history shows the meaning of openness, richness. Hermeneutics understanding is alway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the effect of the understanding. "FengShenYanYi" understanding and Hermeneutics can have cohesion and coincide fusion.It has profound academic value and modern sight significance.
     The paper includes five chapters.The introduction,there are three parts,the theory of western hermeneutics,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s hermeneutic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The theory of western hermeneutics" introduces development in west and spread to China on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s hermeneutics is a part of literature, hermeneutics, "Hermeneutic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s "traces ancient chinese novel critic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cases."The significance of'FengShenYanYi'interpretation "can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hermeneutic research from "FengShenYanYi"
     The first chapter "The history of'FengShenYanYi'interpretations". With the advent of "FengShenYanYi", it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s of activities emerge in endlessly. According to the time clues,I divided into Ming, qing dynasty, (1912-1976), (1976-) four interpretations stages. In the Ming circles on the "FengShenYanYi " interpretations ZhongBo-jing criticism were given priority, involving the characters, King's word and Moral enlightenment.In the Qi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are relatively active. The Interpreters evaluated postively the fantasy artistic vision in "FengShenYanYi",had skill textual research in character, plot, and involved with political relationship. (1912-1976)the annotation studied forward, there are mainly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The first there was further identity on the "FengShenYanYi" artistic imagination. The second,it was continuation of qing dynasty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uoGu trend such as the author, version,times aspect,.The third the themes of "FengShenYanYi"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times. (1976-)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trend the diversity of aesthetic to witness. The author, version problems have further comb and clarify, ideological content, the artistic style of study also gradually mature and move on to a new research mileage.
     Since the advent of "FengShenYanYi" in the Ming dynasty, various versions were shown. According to the text amount, content simplification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there are have original versions, picture versions, abbreviated versions, adapted versions versions, renewed versions, translated versions etc. These versions have complex forms and varie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value is in the changes of generating, highlight social times factors and the Interpreters'aesthetic orienta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s to'FengShenYanYi". The Interpreters understanded from different political perspectives based on age cloud, personal experiences.The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s included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rebell thoughts, ethic politics etc.The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s revealed the multi-meanings and richness in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s such as analogies subjective judgement,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s were combined together.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he criticism of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s expressedthe historical era and the interpreters' thought. Respecting history, respecting the objective realit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is the bottom line of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The third chapter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as Supernatural evil-spirit novels more outstanding is "FengShenYanYi "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features. The Interpreters analyse destiny, ChanJiao JieJiao,sanjiao and sanjiao. Older scholars approve identity, Marxis insist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nking destiny superstitious, Humanists fudge destiny. "The destiny view and fatalism" interpretations to "FengShenYanYi " unceasingly enrich and develop, the academic inclusiveness were shown among them.
     The clues is the good ChanJiao and the evil JieJiao struggle in "FengShenYanYi". The interpreters explain the definition of ChaoJiaoand JieJiao, semantic extricated, traceability of the gain or loss, etc. reflecting the meaning of ChaoJiao and JieJiao from their position and horizons. The interpretations indicate interpreters'different thoughts, enrich "FengShenYanYi"religious understanding.Three religions in "FengShenYanYi " are mentioned by writers repeatedly.In a narrow and generalized sense,the interpreters grasp the dynamic change, expounds the three religions,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sanjiao relationship in sanjiao culture of history.There are the immediate reading way, theoretical depth and breadth of expression, politics,religion and folk crossed. "FengShenYanYi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s show extraordinary features.
     The fourth chapter "FengShenYanYi" folk interpretations.FengShenYanYi contain abundant folk content, annotation attention from different folk aspects approaches. The interpreters foothold mythological background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nature of the myth in "FengShenYanYi "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yth folk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Belief folk interpretation explains mammon, dongyue emperor, three xiao empress etc adoration,reflecting people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depth of the riches, the attitude of life and death, the children's hope. Language taboos, folk language,and folk customs showed the diversity in "FengShenYanYi" and the lifeliken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folk custom is a kind of complex cultural phenomenon, it is relative stability of matters, habits and activities in long-term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practice. "FengShenYanYi" folk interpretations embody the folklore of seculariz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fifth chapter "FengShenYanYi "character images interpretations FengShenYanYi "shaped hundreds characters, including prominent heroes that left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literary hall. These figures were interpreted by later people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highly respected. DaJi is the vital role in "FengShenYanYi".She decides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Yin king, effecting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eople's destiny.She is the most female image.She caue later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with a heated discussion. People differ in their attitudes, positive or negative, praise or blame.some people sayed she was female evil, some people thought she demand human rights, some people had the feeling of sympathy, even some people said DaJi wanted revenge. DaJi's images i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y show complexity.
     NaZha is the plumpest hero in "FengShenYanYi", he is innocent and lively, fearless and couraged, deeply loved, influencing in academia, folk and media. Its interpretations involves archetype source, folk beliefs establishment, image character analysis and other elements, is "FengShenYanYi" group of characters in the textual interpretation most, interpretation, the most full content way and media most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The other characters such as the son tooth, zhou, Lawrence w., etc YangJian interpreter also with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position of unique interpretation depending idea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m did Angle of reading, which represent a "FengShenYanYi" character elegant demeanour, showed the penetration of ancient character FengShenYanYi longitudinal the artistic charm and influence.
     Epilogue:"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s have version, politics, religion, folk, characters i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interpret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reading can reach the following some understandings. First, for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situation FengShenYanYi comb, deepening research. Second, the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based on macro hermeneutic perspective. Third, the FengShenYanYi "interpretation project controversial choice. Fourth, involved with FengShenYanYi "related field is wide. Fifth, the research of FengShenYanYi limited data, annotation research space been limited.
引文
①(德)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卷,蒂宾根:J.C.B.Mohr(Panl Siebeck)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②洪汉鼎《淦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④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⑤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⑥(德)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见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3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3页。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3页。
    ①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8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
    ③陈奇献《昌氏存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256页。
    ④(唐)道世撰集《法苑珠林》卷二十四《说听篇第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
    ⑤(清)卢文弨著、王文锦点校《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5页。
    ⑥张元济辑《南雷集学箕初稿》卷第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⑦(清)况周颐著、孙克强导读《蕙风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刘勰著、黄霖导读整理集评《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②梁启超著、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③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④陆永品《庄子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⑤陆永品《庄了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黄霖、韩同文主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③阿英编《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②邓之诚著、赵不杰选编《五石斋小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34页。
    ②于天池《明清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③齐凤艳《从<封神演义>的女性角色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卑微》,《读与写杂志》2007年第8期,第7页。
    ④种明章等选讲《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选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页。
    ⑤金元浦《文学解释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①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页。
    ②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日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18页。
    ③(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序。
    ②(明)钟惺、谭元春《诗归》,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序。
    ③(明)钟惺、谭元春《诗归》,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序。
    ④(明)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⑤(明)钟惺《钊伯敬先生合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⑥(明)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序。
    ①(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谭解元元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
    ②《答同年尹孔昭》、(明)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③(明)钟惺《钟们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序
    ④(明)钟惺、谭元春《诗归》,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序。
    ⑤(明)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序。
    ①(明)钟惺《钟伯敬先生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②(明)谭元春著、陈杏珍标校《谭元春集》卷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80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03贝。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③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34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44页。
    ②(德)席勒剧本《强盗》第一版序言中语。
    ③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④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⑤许仲琳编、《封神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44页。
    ⑥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80页。
    ⑦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7贝。
    ⑧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⑨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66页。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③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④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⑤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⑥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95页。
    ⑦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81页。
    ⑧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⑨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③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④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56页。
    ⑤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⑥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③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90页。
    ④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47页。
    ⑤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48页。
    ⑥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38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90页。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③冯梦龙编《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④丁锡根《中国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93页。
    ⑤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页。
    ①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99页。
    ②许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①(战国)《韩非子·忠孝》,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②陈义钟编校《海端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印版,第599页。
    ③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明)米嘉穗修、孙鲸等纂《郓城县志》卷七《风俗》,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年版。
    ①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五,台北:伟文图文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版。
    ②李贽《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第53回总批。
    ①四雪草堂本《封神演义》序
    ②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③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④杨洪《简议清代考据学》,《华夏文化》2000年第1期,第20页。
    ⑤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3页。
    ①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②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1页。
    ③王闿运看、马积高主编《湘绮楼诗文集》,文卷第九“封神演义作意”,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365贝。
    ①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湘绮楼诗文集》,文卷第九“封神演义作意”,长沙市:岳麓书社1996年版,365页。
    ②(清)昭梿撰《啸亭杂录》,北京市: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9-5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利:1981年版,第170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9页。
    ③郑振铎《郑振铎谈文学》下册,北京:长征出版社2008年版,第685页。
    ④成之《小说从话》,《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一卷第8期。
    ⑤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页。
    ⑥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9页。
    ①易竹贤辑录《胡适论古典小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60页。
    ②胡适《胡适文集》之《胡适文存》第一集卷二《新思潮的意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④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页,63页。
    ①胡适《胡适全集》第1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②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日》卷5《明清小说》部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6-197页。
    ③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9-490页。
    ①引自黄秋耘《<封神演义>没有糟粕吗——谨就教于李骞先生》,《新建设》1956年第9期,第61页。
    ①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年版,第48页。
    ①陈鹏录《<封神演义>对<三国演义>的模拟与创新》,《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8页。
    ②李建武、尹桂香《<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0页。
    ①楞严阁主《反封神榜》,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89页。
    ①弓智峰《<周易>与康复易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5页。
    ②郭杰、秋芙总主编《中国文学史话·明代文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①王增武、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415-416页,417页,418页。
    ②罗永麟《中国仙话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③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④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487页。
    ⑤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487页。
    ①史仲文、胡晓林主编,冯大彪、孟繁义、庞毅等本卷主编《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文化精萃分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②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1页。
    ③程千帆《校雠广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①叶德辉《书林清话书林余话》,长沙:岳簏书社1999年版,第288--289页。
    ②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日答问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③许仲林编、施愚点校《封神演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点校前言第3页。
    ①《漫画辞海·日本篇2》,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丘宏义《新封神榜》,台北:台北九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6年版,序言。
    ②大众软件杂志社编《大众软件精华本2005游戏加油站》,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①参见(韩)闵宽东《在韩国的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情况》,《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4期,第46页。
    ②参见王丽娜编著《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345页。
    ③孙志鹏《文化与翻译——评封神演义英译本》,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版,第2页。
    ①陈建华 《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印版,第64页。
    ③路遥、程澈《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16页。
    ①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4页。
    ②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编辑委员会《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从第二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③王利器辑《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5页。
    ①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页。
    ②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9页。
    ③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页。
    ④盛巽昌《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①盛巽昌《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②盛巽昌《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③盛巽昌《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④盛巽昌《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四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977年版,第3页。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977年版,第606页。
    ①郭学旺《毛洋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②盛巽昌《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③盛巽昌《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120页
    ④陈晋《毛洋东与文艺传统》,北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
    ①龚育之等著《毛洋东的读书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兰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1页。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專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前言第2页。
    ③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5页。
    ①淄博市文教局《山东省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典型材料汇编》,1970年版,第6页。
    ②刘冬《我看<封神演义>》,《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2期,第141页。
    ③李建武《革命合法性与合“道”性地位的儒家伦理建构——<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及其成因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第25页。
    ④张国风《话说西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①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寻找失落的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刘彦彦《论<封神演义>粗糙的复调写作》,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编委会编《文学与文化》第七辑,第35页。
    ③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3页。
    ④(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页。
    ①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②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③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④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页。
    ⑤黄克剑、林少敏编《徐复观集》,北京:群言出版1993年版,第118页。
    ⑥李处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转引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③(汉)焦延寿撰《易林注》卷,《四部从刊》初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④陈奇献《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723页。
    ①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小说讲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②李时人《封神演义的多维阅读》,《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1期,第14页。
    ③张国风《中国古代小说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2页。
    ①曹础基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问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7页。
    ②刘飞茂、程之主编《生活中的十万个怎么办》(文学艺术卷)上册,北京:华龄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③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明清文学》台湾:晓园出版社1991年版,第970页。
    ④谈凤烺、 陈泳超《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①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②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③郄建业《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④汀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②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③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④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⑤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⑥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8页。
    ②黄彰建《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明穆宗实录》卷9,隆庆元年六月。
    ①黄彰建《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明穆宗实录》卷32,降庆三年五月戊辰。
    ②黄彰建《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明神宗实录》卷312。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71页。
    ④陈奇献《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723页。
    ①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黄秋耘《黄秋耘文集》第2卷《刺在哪里》,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③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④盛巽昌《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①盛巽昌《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②韩进廉《走进文学殿堂中国古典文学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①韩进廉《走进文学殿堂中国古典文学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②徐洪兴《孟了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③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④徐洪兴《孟了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⑤李建武、尹桂香《<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0页。
    ①杨处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②刘上升《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③攀天叟、范花凤编著《信仰就是心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76页
    ②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③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④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⑥李亦辉《顺天与人伦的冲突——浅论<封神演义>中的殷郊、殷洪形象》, 《成人教育》2009年6期,第93页。
    ①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9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③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④(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⑤王增武、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15-416页,417页,418页。
    ⑥曹础基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问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6-277页。
    ⑦张云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小说篇,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66页。
    ①张国风《话说西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②(清)纪晓岚《四库总目提要》卷97,04234《朱子圣学考略》条,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
    ③(宋)黎清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2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7页。
    ④(宋)朱熹《朱熹集》第6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6页。
    ⑤(明)何心隐《何心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第17册卷193《陈以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120页
    ②(清)查继佐《罪惟录》第三册列传卷11《徐阶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8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第20册233卷《姜应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70页。
    ①(清)昭梿撰《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9-530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7页。
    ①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寻找失落的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蔡守湘主编《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715页。
    ③种明章等选讲《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选讲》,上海:山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第108页。
    ④(清)昭梿撰《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9-530页。
    ⑤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①刘乃和编《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九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②金元浦《文学解释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③转引王勇《玩封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02-403页。
    ②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15-416页。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439页。
    ④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7页。
    ⑤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⑥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页。
    ②张炯主编,蒋祖林、王中忱副主编《丁玲全集》第8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③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见丁锡根《中国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8页。
    ①黄霖、韩同文主编《中国历代小说论着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②黄霖、韩同文主编《中国历代小说论着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④(清)蓬蒿子《新世勋小引》,见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①汪正龙《文学解释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①(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12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38页。
    ①参见谈凤烺、陈泳超《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②(汉)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③(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7页。
    ④(汉)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⑤(汉)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⑥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0页。
    ⑦(明)王畿撰《天泉证道记》,《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一,台湾中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①(汉)曹操著、郭化若译《十一家注孙子》,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页。
    ②文学遗产编辑部编《文学遗产选辑》二辑,北京:文学遗产编辑部1957年版,第287页。
    ③毛洋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洋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827页。
    ④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8页。
    ⑤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小说史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05页。
    ⑥黎宏基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举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⑦魏文哲《天命观:神话与谎言——论<封神演义>》,《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第158页。
    ①张曙光《人的天命与历史的境遇》,《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第28页
    ②王增斌、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9年版,第419页。
    ③龚维英《<封神演义>漫议》,《贵州社会科学》1996第5期,第69页。
    ④张云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小说篇,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⑤耿静、张书珩编《中国文学史快读》下册,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485页。
    ⑥马晓东著,陈海燕、张韶宁译《风骚国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①徐尚扬《出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②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③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附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中《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9页。
    ②宋莉华、孙逊《封神演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第19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中《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④周燕谋《透视<封神演义>创作的时代背景(三)》,台北:《中央日报》1965年10月31日第11版。
    ⑤石昌渝《<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第75页。
    ⑥胡文辉《<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考》,《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第47页。
    ⑦李处武《道佛典籍与<封神演义>“阐教”词语关系考》,《宗教学研究》2008年2期,第194页。
    ⑧朱越利《<封神演义>与宗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89页。
    ①《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序
    ②转引赵玉玲《从正一道的贵盛看明代道教的世俗化》,《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101页。
    ③转引赵玉玲《从正一道的贵盛看明代道教的世俗化》,《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101页。
    ①范守己《皇明肃皇外史》,《四库存目》史部第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76页。
    ②张瀚《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9页。
    ③李元贞《西周英雄传奇封神榜》,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
    ④封苇《<封神演义>谈》,《读书》1984年7期,第148页。
    ⑤陈辽《陈辽文存》第五卷,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3年版,第527页
    ①李建武《再考<封神演义>的闸教和截教》,《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第281页。
    ②李建武《再考<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第287页。
    ③潘百齐、刘亮《论<封神演义>的道教文化意蕴》,《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3期,第190页。
    ④王连儒《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①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③转引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④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①程毅中《明代小说从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②郑志明《<封神演义>的多重至上神》,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稗海新航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会议论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156页。
    ③陈耀庭、刘仲宇编《道、仙、人:中国道教纵横》,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202页。
    ④《车王府曲本重的史诗性作品——<封神演义>》,《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第129页。
    ⑤谈风烺、陈泳超《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7-78页。
    ⑥潘承玉《求真与问美:古典小说名著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页。
    ⑦潘承玉《求真与问美:古典小说名著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页。
    ①王连儒《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②王连儒《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③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5页。
    ④黄秋耘《古今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107页。
    ①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②于志斌编著《六朝松随笔文库·山海文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
    ③柳存仁《和风堂读书记》上册,北京:龙门书局1977年版,第245页。
    ①白云观长春道人编纂《正统道藏》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 1995年版,第365页。
    ②张元济辑《广弘明集》卷第八,《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③《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四,转引潘桂明、董群、 麻天祥《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④张处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五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转引杨志明《中国哲学及其文化底蕴》,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页。
    ①惠彬《<封神演义>中宗教文化的融合与混同研究》,《华章》2008年9月,第46页。
    ②房春草《相似的神统,不同的幻像——<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宗教思想的比较》,《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8页。
    ③朱越利《<封神演义>与宗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82页。
    ④冷成会《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京:北平人文书店1932年版,第15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3页。
    ③马焯荣《中国宗教文学史》,香港:银河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页。
    ④石昌渝《<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第71页。
    ①刘彦彦《论<封神演义>的戏笔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6期,第152页。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②鲁迅《鲁迅全集》之《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③矛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①袁柯《中国神话史》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②张文安《重谈神话的定义问题——神话学基本命题的反思》,《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20页。
    ③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寅恪文集之三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
    ④杨堃、罗致平、萧家成《神话及神话学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1期,第6页。
    ①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页。
    ②陈佩佩《<封神演义>神话元素研究》,台北师范学院1992年硕士论文,第178页。
    ③朱秋风《<封神演义>神仙谱系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研所1986年硕士论文,第1页。
    ④曾勤良《台湾民间信仰与<封神演义>之比较研究》,台北:华正书局民国74年年版,第3页。
    ⑤潘承玉《求真与问美:古典小说名著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页。
    ⑥潘承玉《求真与问美:古典小说名著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印版,第323页。
    ⑦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56页。
    ①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56页。
    ②黄景春《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道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③尹飞舟等著《中国古代鬼神文化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④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页。
    ①《道藏》第20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550页。
    ②《道藏》第6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③《道藏》第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62-563页。
    ⑤赵杏根《中国百神全书——民间神灵源流》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3年版,第332页。
    ①胡燕鸣主编《平峰村的文化转型:中国内地乡村五十年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②参见简涛《沈万三的传说与迎财神的习俗》,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5期,第72页。
    ③周德华《新春迎财神》, 《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1期,第43页。
    ④赵新平《1912-1928山西乡村生活研究》,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⑤汪泉恩《贵州道真傩戏》, 《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⑥郑向敏、范向丽、陈晖莉《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 《旅游科学》2009年第6期,第73-74页。
    ①朱一玄编《明清小说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87页。
    ②荣正一《故乡叙事曲》,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石国伟、周征松《东岳信仰的传承及其地方社会的影响——以山西地区为例》,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9页。
    ④张世贤主编《东岳庙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⑤潘兰香《东岳大帝源流》,《学术交流》1997年第6期,第130页。
    ⑥徐仲琳编《封神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09页。
    ⑦韩雪峰《红高粱:辽北习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①姚显志《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辽宁卷,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委员会《康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委员会1989年版,第147页。
    ③王秋桂主编《江北县复盛乡协睦村四社湛宅的庆坛祭仪调查》, 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年版,第21页。
    ①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3页。
    ②王渝光、王兴中主编《语言学概论》,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③徐仲琳编《封神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5页。
    ④陈来生《中国禁忌》,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04-105页。
    ①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②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③马魏和《歇后语故事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④贤才文化编著《歇后语故事精华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马学良、李耀宗《论民俗语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第78页。
    ②盛巽昌编著《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③盛巽昌编著《毛洋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2页。
    ①北京鼓词《封神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8回。
    ②姚伟钧、余和祥主编,阮荣华著《市井习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①聂绀弩《聂绀弩杂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58页。
    ②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页。
    ①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宋莉华、孙逊《封神演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31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徐仲琳编、钟惺评《封神演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66页。
    ③王勇《玩封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王志尧、仝海天《<封神演义>中“三妖”的社会意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62页。
    ②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1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阿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8页。
    ④刘士林《妲己本事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4页。
    ①记者卜昌伟《京华时报》,2006-04-24。
    ②狼伏咎《从妲己说起》,出自创网,第38页。
    ③宋莉华、孙逊《封神演文》,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①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0页。
    ②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③(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8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33页。
    ⑤(吴)韦昭注、明洁辑评《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⑥(吴)韦昭注、明洁辑评《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117页。
    ⑦(汉)司马迁撰,郭逸、郭曼标点《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⑧(汉)刘向撰、刘晓东标点《列女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⑨(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18贝。
    ⑩(汉)赵哗撰、(元)徐天佑音注《吴越春秋》卷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①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第六七则。
    ①(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论创作》,南宁: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82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页。
    ③李洋厚《形象思维续谈》,见《美学论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页。
    ①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序言,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第4-5页。
    ②高尔基《俄国文学史》,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第42-43页。
    ③萨特《什么是文学》,转引毛崇杰《存在主义与美学与现代艺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①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79页。
    ①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79页。
    ②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81页。
    ③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83页。
    ④陈晓怡《哪吒人物及故事研究》,台中逢甲大学中l国文学研究所1993年硕士论文,内容摘要。
    ⑤宋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①李祥林《哪吒神话和莲花母题》,《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第74页。
    ②叶俊古《儿童神的叙事:以孙悟空与李哪吒为主的考察》,国立政治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内容摘要。
    ③温存超《哪吒形象的原型分析》,《河池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第27页。
    ④何满子《“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漫谈<封神演义>》,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漫话明清小说》,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0页。
    ⑤黄景春、李纪《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道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①蔡志军《中国卡通明星——谈<封神演义哪吒传奇>中哪吒的人物塑造》, 《电视研究》2003年第10期,第70页。
    ②李远国《哪吒E信仰及其巴蜀的传播》,《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4期,第68页。
    ③陈松民《漳州文衡殿哪吒信仰习俗与哪吒鼓》, 《闽南日报》2009年8月5日,第C02版第1页。
    ④宋全忠《情牵哪吒祖庙》, 《台声》2003年3月,第24页。
    ①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②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③徐尚扬《明清经典小说重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④赵安民《叛逆者的价值分析——哪吒形象的人类文化学意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3页。
    ⑤彬彬主编《心之蔷薇》,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①《从哪吒看<封神演义>的天命世界》,见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②参见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8页。
    ①赵景云、何贤锋《中国明代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②赵景云、何贤锋《中国明代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③袁世硕、张可礼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7页。
    ④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小说讲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⑤郎立《<麦克自>与<封神演义>中“暴君”人格之比较》,《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第92页。
    ①李亦辉、李秀萍《论<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的理学文化特征》,《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第175页。
    ②李建武、李冬山《革命合法性与合“道”性地位的儒家伦理建构——<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及其成因分析》,《乐出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25页。
    ③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6页。
    ④吴志达《明清文学史:明代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页。
    ⑤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①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②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44页。
    ③韩兆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人物形象辞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④李亦辉、李秀萍《姜子牙形象浅说》,《成人教育》,2009年第7期,第89页。
    ⑤郭杰、秋芙《中国文学史话·明代文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页。
    ①郭杰、秋芙《中国文学史话·明代文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99-500页。
    ②郭杰、秋芙《中国文学史话·明代文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97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51-952页。
    ④参见孙勇进《<三国演义>趣谈与索解》,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84-286页。
    ⑤李亦辉《顺天与人伦的冲突——浅论<封神演义>中殷郊、殷洪形象》,《成人教育》2009年第6期,第92页。
    ①李衍柱《比较研究方法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山东帅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第39页。
    ②赵景、何贤锋《中国明代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③罗伟国《话说道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④周钧涛、欧阳建等主编《中国通俗小说鉴赏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①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②聂绀弩《聂绀弩全集》第二卷《杂文》中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③刘彦彦《<封神演义>殷郊形象考论》,《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170页。
    ①干树德《漫议杨二郎神话的演变》,《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25页。
    ②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小说讲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②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潘德荣、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学习与探索》1995(01)。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水伟《诠释学,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00(03)。
    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
    7、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8、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文史哲》2003(01)。
    10、景海峰《“诠释”考》,《中国哲学史》2003(02)。
    11、柳倩月《诠释学视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三种取向》,《求索》2005(02)。
    12、张奎志《文学批评中的“过度诠释”》,《文艺评论》2005(05)。
    13、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潘德荣《诠释学:理解与误读》,《天津社会科学》2008(01)。
    15、李凯《“中国诠释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西南农业大学》2008(02)。
    16、庄鹏涛《文学阐释活动中的视域重置》,《中州大学学报》2008(06)。
    17、朱风军《诠释学视域中的诠释限度问题》,《大连大学》2009(02)。
    18、朱一玄等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黄文炀《曲海总目提要》,天津市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23、黄秋耘《略谈<封神演义>》,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24、曾勤良《台湾民间信仰与<封神演义>之比较研究》,华正书局1985年版。
    25、卫聚贤《<封神演义>故事探源》,天一出版社1990年版。
    26、谈凤娘、陈泳超《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梁归智《神仙意境—<封神演义>:道教文化的艺术模特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永芳《<封神演义>文化批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勇《玩封神》,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李若莺《<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书>之比较》,高雄师范学院1980硕士论文。
    31、朱秋凤《<封神演义>神仙谱系研究》,国立师范大学1986年硕士论文。
    32、萧凤娴《从思维方式剖析<封神演义>中封神的意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86年硕士论文。
    33、陈佩佩《<封神演义>神话元素研究》,台北师范学院1992年硕士论文。
    34、江丽雯《<封神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1992年硕士论文。
    35、陈晓怡《哪吒人物及故事研究》,台中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3年硕士论文。
    36、叶俊古《儿童神的叙事:以孙悟空与李哪吒为主的考察》,国立政治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37、林朝全《<封神演义>的多重至上神研究》,淡江大学1997年硕士论文。
    38、李建武《<封神演义>创作思想探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9、杨惠琴《对<封神演义>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精神分析》,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0、褚殷超《<封神演义>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1、房春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神仙系统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2、周博《<封神演义>的成书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3、韩美凤《<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探析》,内蒙古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4、耳耶《论<封神榜>》,《太白半月刊》1934(10)。
    45、顾肇仓《<封神演义>考》,《文化教育》1935(12)。
    46、张政烺、胡适《<封神演义>的作者》,《独立评论》1936(7)。
    47、幼梧《<封神演义>的时代及作者问题》,《天津益世报》1936年9月27日。
    48、柳存仁《<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宇宙风》1940(5)。
    49、赵景深《<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平话>》,《万象》1941(3)。
    50、李光璧《<封神演义>考证》,《中和月刊》,1941(12)。
    51、聂绀弩《从<封神演义>扯到佛朗哥》,《文萃》,1945年(13)。
    52、秋云《<封神演义>是一本怎样的书》,《文艺学习》,1955(10)。
    53、李骞《评略谈<封神演义>》,《新建设》,1956(7)。
    54、可永雪《<封神演义>的精华和糟粕何在》,《光明日报》1956年7月1日。
    55、秋云《<封神演义>没有糟粕吗——谨就教于李骞先生》,《新建设》,1959(9)。
    56、一丁《<封神演义>与许仲林》,《新民报晚刊》1956年11月29日。
    57、刘世德《<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描写》,《光明日报》,1956年12月9日。
    58、辛夷《<封神演义>是怎样一本书》,1957年(30)。
    59、张荣起《<封神演义>简介》,《图书馆工作》1957(7)。
    60、曹道衡《谈谈<封神演义>》,《文史知识》1958(3)。
    61、刘世德《<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描写》,《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2、柳存仁《<封神演义>的佛教探源》,《皇家亚洲学会会志》1960年
    63、杨步飞《从“莲花化身”说起<封神演义>》,《广西日报》1962年12月25日。
    64、周燕谋《二郎神与梅山七怪,<封神演义>与<西游记>》,《公论报》1965(8)。
    65、周燕谋《透视<封神演义>创作的时代背景》,《中央日报》1965年11月1日。
    66、刘家璧《关于<封神演义>的考证问题》,《中央公报》1965年11月16日。
    67、庄练《也谈<封神演义>的考证》,《中央日报》1965年11月23日。
    68、包列夫斯卡娅《罗懋登演义小说的文学渊源》,《亚洲人民》1973(3)。
    69、王聚贤《<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妖怪》,《春秋》1976(3)。
    70、杜若《<封神传>的新评价》,《合肥月刊》1978(7)。
    71、洪开《泼墨如笔挥洒如神——谈动画片<哪吒闹海>》,《电影评介》1979(9)。
    72、操戈《<封神演义>浅谈》,《长江日报》1980年3月7日。
    73、李知文《<封神演义>》,《北京日报》1981年5月14日。
    74、张强《论哪吒》,《淮阴师专学报》1981(4)。
    75、罗秋水《漫谈<封神演义>》,《滇池》1982(9)。
    76、张政娘《<封神演义>漫谈》,《世界宗教研究》1982(4)。
    77、黄永年《今本<西游记>袭用<封神演义>说辨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78、封苇《<封神演义>谈》,《读书》1984(7)。
    79、徐朔方《<水浒>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兼及<平妖传封神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成书的一个侧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1)。
    80、何满子《漫谈<封神演义>》,《文史知识》1987(4)。
    81、陈辽《道教和<封神演义>》,《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82、陆三强《从地理位置描述看<封神演义>作者的生活地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3)。
    83、方胜《再论<封神演义>因袭<西游记>——与徐朔方先生商榷》,《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4)。
    84、蒋和森《<封神演义>序》,《社会科学辑刊》1989(Z1)。
    85、萧兵《<封神演义>的拟史诗性及其生成》,《明清小说研究》1989(2)。
    86、萧兵《再论<封神演义>与拟史诗》,《明清小说研究》1989(4)。
    87、张颖、陈速《<封神演义>与神权》,《明清小说研究》1990(1)。
    88、胡文辉《<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考》,《学术研究》1990(2)。
    89、《“车王府曲本”中的史诗式作品——<封神演义>》,《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90、黄毓文《<封神演义>抄袭<水浒传>例证》,《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91、陆三强《<封神演义>的成书及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92、梁归智《女娲·姐己·性畏恋》,《明清小说研究》1991(2)。
    93、刘冬《我看<封神演义>》,《明清小说研究》1992(2)。
    94、王利器,《宋评<封神演义>解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2)。
    95、章培恒《<封神演义>作者补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96、常征《历史剧吗?——对<封神榜>质疑的质疑》,《电影评介》1992(5)。
    97、温存超《哪吒形象的原型分析》,《河池师专学报》1993(1)。
    98、金鼎汉《<封神演义>中几个与印度有关的人物》,《南亚研究》1993(3)。
    99、刘蔚华、苗润田=《论姜太公》,《管子学刊》1995(3)。
    100、王志尧、仝海天《<封神演义>中“三妖”的社会意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01、潘承玉《怪、力、乱、神:<封神演义>的文化品位》,《晋阳学刊》1995(5)。
    102、刘心武《领略传统文化的神奇——接力版<封神演义>缩写本前言》,《出版广角》1996(3)。
    103、龚维英《<封神演义>漫议》,《贵州社会科学》1996(5)。
    104、何满子《神魔小说与<封神演义>》,《博览群书》1996(9)。
    105、干树德《漫议杨二郎神话的演变》,《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106、朱迪光《<封神演义>与<伊利亚特>》,《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107、李明泰《读<封神演义>札记(三题)》,《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
    108、才让南杰《<封神演义>主题的再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09、潘百齐、刘亮《论<封神演义>的道教文化内涵》,《明清小说研究》2000(2)。
    110、魏文哲《天命观:神话与谎言——论<封神演义>》,《明清小说研究》2000(3)。
    111、杜萌若《<封神演义>哪吒莲花化身故事考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12、徐志福《心神相通,根源相系——海峡两岸哪吒文化探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
    113、刘海峰《姜太公》,《天中学刊》2001(2)。
    114、赵章超《<封神演义>神王合一观考论》,《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15、赵安民《叛逆者的价值分析——哪吒形象的人类文化学意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16、李小荣《哪吒故事起源补考》,《明清小说研究》2002(3)。
    117、张鸿年《风牛马不相及——质疑<封神演义>受<列王记>影响》,《国外文学》2002(4)。
    118、邓卫中《哪吒与水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2(4)。
    119、刘士林《姐己本事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20、宋全忠《情牵哪吒祖庙》,《台声》2003(3)。
    121、蔡志军《中国卡通明星——谈<哪吒传奇>中哪吒的人物塑造》,《电视研究》2003(10)。
    122、李时人《<封神演义>的多维阅读》,《中文自学指导》,2004(1)。
    123、石昌渝《<封神演义>政治宗教寓意》,《东岳论丛》2004(3)。
    124、蔡新中《命运的力量》,《浙江社会科学》2004(4)。
    125、吴承学《浅读<封神演义>》,《古典文学知识》2004(6)。
    126、朱越利《<封神演义>与宗教》,《宗教学研究》2005(3)。
    127、李亦辉、李秀萍《论<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的理学文化特征》,《学术交流》2006(1)。
    128、王韬《天庭的诞生——评<封神演义>中神话时代的更替》,《明清小说研究》2006(4)。
    129、郎立《<麦克白>与<封神演义>中暴君人格之比较》,《名作欣赏》2006(5)。
    130、王振星《怪、力、乱、神:论<水浒传>对<封神演义>创作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6(5)。
    131、刘彦彦《论<封神演义>的戏笔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6)。
    132、曲晓红《火攻技法在<封神演义>中的运用与发展》,《黄山学院学报》2006(6)。
    133、李建武、尹桂香《<封神演义>儒家革命思想新探》,《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1)。
    134、刘彦彦《论<封神演义>的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
    135、李建武、尹桂香《<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36、李建武、尹桂香《百年来<封神演义>研究评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137、曲晓红《<封神演义>研究综述》,《铜陵学院学报》2007(5)。
    128、葛荣玲《被阉割的英雄——对孙悟空与哪吒故事的一种新解读》,《百色学院学报》2007(6)。
    139、纪君德《北京鼓词<封神榜>对<封神演义>》的因革》,《北京社会科学》2007(6)。
    140、曲晓红《民间火崇拜管窥——从<封神演义>中的拜火观念谈起》,《池州学院学报》2007(6)。
    141、齐凤艳、聂英杰《从<封神演义>的女性角色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卑微》,《读与写杂志》2007(8)。
    142、李建武、李冬山《革命合法性与合“道”性地位的儒家伦理建构——<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及其成因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
    143、李祥林《哪吒神话和莲花母题》,《文化研究》2008(1)。
    144、陈小林《论杨戬与孙悟空的关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45、田永顺、张娜、隋永良《<封神演义>的人本主义探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S1)。
    146、李建武《道佛典籍与<封神演义>“阐教”词语关系考》,《宗教学研究》2008(2)。
    147、刘彦彦《<封神演义>殷郊形象考论》,《宁夏社会科学》,2008(3)。
    148、李建武《再考<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明清小说研究》2008(4)。
    149、陈鹏录《<封神演义>对<三国演义>的模拟和创新》,《贺州学院学报》2008(4)。
    150、张晖《忠孝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和武王伐纣的合法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51、冯娟《<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群像》,《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52、刘彦彦《<封神演义>与密宗》,《宁夏党校学报》2008(6)。
    153、曲晓红《火神形象及其多元化内涵探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6)。
    154、刘燕楠《殷商之爱——短评<封神演义>中纣王无道却有情》,《作家杂志》,2008(8)。
    155、惠彬《<封神演义>中宗教文化的融合与混同研究》,《华章》2008(9)。
    156、房春草《相似的神统,不同的幻像——<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宗教思想的比较》,《明清小说研究》2009(1)。
    157、李建武《试论<封神演义>的象征叙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58、刘彦彦《<封神演义>研究综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2)。
    159、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宗教学研究》2009(3)。
    160、李远国《哪吒信仰及其在巴蜀的传播》,《中华文化论坛》2009(4)。
    161、李建武、孟华《<封神演义>的意象叙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
    162、李亦辉《顺天与人伦的冲突——浅论<封神演义>中殷郊、殷洪形象》,《成人教育》2009(6)。
    163、李秀萍、李亦辉《姜子牙形象浅说》,《成人教育》2009(7)。
    164、陈松民《漳州文衡殿哪吒信仰习俗与哪吒鼓》,《闽南日报》2009年8月5日。
    165、李建武、孙之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口、吕、品、器”字形人物板块结构——以<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为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
    166、魏文哲《<封神演义>有反封建思想吗》,《明清小说研究》2010(2)。
    167、李建武《<封神演义>看似崇道,实则敬佛》,《明清小说研究》2010(3)。
    168、孟华《<封神演义>的外“道”内“儒”辨正》,《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69、杨林夕《德欲矛盾菩萨妖魔——论明代神魔小说的女性形象》,《江汉大学学报》2010(4)。
    170、李建武《<封神演义>的“西方教”定性考论》,《北方论丛》2010(4)。
    171、杨林夕《不同的表现相同的本质——论<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女性类型的异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72、穆刚《<封神演义>的思想特色及成因探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73、孟华《再论爱·摩·佛斯特的人物理论和<封神演义>的圆形人物》,《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8)。
    174、陈莉、曾锋《<封神演义>中的语言巫术》,《宜宾学院学报》2010(9)。
    175、唐朝文《<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核心人物的最佳关联研究》,《名作欣赏》2010(23)。